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中,少数民族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尽管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积极的促进和支持,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教育资源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较于汉族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优质学校和教师集中在发达省市,而偏远地区则面临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享受良好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

2. 文化传承面临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消失的危机。

传统语言、习俗和节日等正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替代。

缺乏对本土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困惑。

3. 少数语种辅助教学不足由于广大少数民族学生以本民族语言为母语,在学习语言为汉族普通话的过程中常遇到困难。

学校在这方面缺乏专业的教学力量和资源,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

二、对策提议为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来促进教育发展。

1. 加大投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教师派遣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水平。

通过引导优秀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修建更多功能齐全的学校,并注重加强科研、培训等方面支持,以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能够享受到与汉族地区相当的教育资源。

2.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学校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授,包括语言、历史、音乐、舞蹈等方面。

可以开设特色课程,组织文化节日庆祝活动,并且给予相关老师适当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同时,国家可以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手工艺制作。

3. 加强少数语种教学与翻译服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提供丰富的汉语普及教育资源,并为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

此外,也可以鼓励学校引入双语教学模式,以保护并发展本土语言。

同时,建立专门的翻译中心或机构,提供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翻译服务,加强沟通交流。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26个民族中包含了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舞蹈种类丰富多彩、百花齐放,艺术表现美妙独特,文化价值深远浑厚。

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悠久,经过人们世代相传到今天不仅还愉悦各族人们,而且还向世人传递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舞蹈成为了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云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间舞蹈既有共通性,又各具风格,如:傣族舞蹈多显温柔婉转,女子舞蹈恰如流水般婉婉绵长,宫廷舞蹈端庄肃静,男子孔雀舞蹈稳健独特,正是傣族人民历史进程、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的真实体现;佤族舞蹈刚劲有力,无论是木鼓阵阵、还是女子的黑发飘洒,无不彰显出佤族人民与大自然融合的生命力量之美;彝族舞蹈中的踩荞动律、老牛擦背、老将拔刀、蜻蜓点水、蚂蚁上树等形象的舞蹈名词,正是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提炼,表达对生活热爱的真挚情感;哈尼族舞蹈中的芒鼓舞、棕扇舞、白鹇鸟表达了哈尼族人民对祖先、神灵的敬畏,对生活体验的感悟等。

民族民间舞蹈用人类自身的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抒发情感,传达思想。

它是一个民族在不断的历史变迁中,结合生活劳作,自行创作并传播的一种最为质朴、最为真实的表达情感的形式,是人们对生活的体会、对生命的感悟。

其所折射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的发展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劳作等方面,它直接反应了群众的生活和思想,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就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汇演。

在对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进行大力挖缺和推广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清楚地看到,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学习,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担任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缺乏文化的传承舞蹈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真正了解了舞蹈中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民族民间舞蹈。

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只顾表象,只有以各民族文化为基础,以本土文化特征为依据,传授民族民间舞蹈语汇同时,拓宽学生文化底蕴的学习和发展,强化动作语汇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各民族舞蹈潜藏的内涵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云南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探究

云南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探究

云南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探究发布时间:2022-06-21T03:02:22.76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2月)第4期作者:杨钦琳[导读] 大理属于云南省北部地区的云贵高原之上,这里是古代封建时期南诏国以及大理国的国都。

杨钦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院),邮编671000摘要:大理属于云南省北部地区的云贵高原之上,这里是古代封建时期南诏国以及大理国的国都。

在这里生活着13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白族人口最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的少数民族不但不断学习优秀的汉文化,还学习其他民族文化,多民族聚居在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开拓进取,为后代打造着生存发展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为后代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其中各民族的舞蹈在全国56个民族中独树一帜。

本文将从大理少数民族构成及舞蹈种类、云南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对云南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云南大理少数民族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云南大理作为白族自治州,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理少数民族地区舞蹈在传承上迎来巨大挑战,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教育的现状比较消极。

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需要教育,中小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提升中小学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认同以及兴趣事关民族团结的大事,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1.大理少数民族构成及舞蹈种类大理世居民族一共有13个民族,分别是:汉族、白族、彝族、回族等民族。

其中傈僳族、苗族、傣族、阿昌族、壮族、藏族、布朗族、拉祜族、纳西族为9个大理州世居人口比较少的民族。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短缺、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一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往往缺乏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这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教师配备不足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经费,改善学校设施,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

其次,师资短缺也是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普遍素质较低,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合格的教师。

这种情况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另外,应该鼓励优秀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执教,以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文化差异也是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差异,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无法适应主流教育体系,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尊重和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保持文化自信,并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支持。

最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环境与标准汉语有较大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语言障碍。

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语言支持和培训机构,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语言辅导和培训,并且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标准汉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师资短缺、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尊重文化差异和提供语言支持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不仅反映了教育公平的程度,也牵动着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体的命运。

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1.资源分配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大部分资源被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落后,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条件不佳。

2.教育质量低下由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以及受经济水平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普遍较低。

教育内容与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不匹配,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都较为薄弱。

3.辍学率较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辍学率普遍较高。

部分少数民族群体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偏见,认为女性教育不重要,男孩子可以辍学从事农牧业等传统行业。

此外,由于贫困和交通条件等原因,很多孩子被迫辍学。

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1.教育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2.文化差异与教育内容不合理在教育内容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文化和宗教信仰,与主流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对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宗教需求,以及如何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结合,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3.教师队伍建设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得到加强。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规划能力,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4.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缺乏对教育的重视和参与。

与此同时,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也不够密切,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影响了孩子的教育效果。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教育设备落后。

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

这种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2. 文化差异影响教育效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认同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教育中的表现相对较差。

缺乏文化多元性的教育模式也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缺乏教育投入相对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

这导致了教育设施的不完善,师资力量的匮乏,教学质量的下降。

缺乏足够的教育投入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二、对策研究1.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

增加学校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师资力量。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 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在教育中应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鼓励少数民族学生保留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特色,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

3. 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地区的教育经验和模式。

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 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也要注重对教育政策的监督与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以楚雄市A小学为例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以楚雄市A小学为例

98
◎ 音乐教育 ● 初等教育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7期 总第542期
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岗音乐教师多为声乐或器乐专业出身,未有过民族民
间舞蹈及舞蹈教学方法等方面理论与技能的系统学习的经历; 其二,在岗音乐教师多为大专学历,且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35
岁以上,早期的大专培养方案并不完全适合当代小学艺术课程提倡 “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 音乐教育 ● 初等教育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7期 总第542期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以楚雄市A小学为例
杜涓 杨辉艳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少数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通过融入优秀的少 数民族舞蹈文化元素,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继承 和发扬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本文以楚雄市北城小学为例,通过对当地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对少数民族舞蹈 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期在少数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 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策略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元素;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一、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目标,要求音乐课程通过教学及 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 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 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过程与方法”层面中提到将其他艺 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 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 活动中的价值。 《 乐 记 · 师 乙 篇 》 记 载 到 :“ 故 歌 之 为 言 也 , …… 嗟 叹 之 不 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舞蹈是歌唱时情感 的升华。诚然,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在学生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有了一定的情感, 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自古至今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艺术载体, 随着社会对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视。通过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入民族 民间舞蹈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精神,提高身 体素质,享受舞蹈中的真善美。还可以从舞蹈中感受各民族的文 化,在增加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乐舞文 化得以发扬、传承。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活动往往依赖于无意注意,主要受刺激 物的性质、强度等影响,如有趣的课堂环节、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 均容易引起小学生注意。而小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较差,自控能力 也较差,当学生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注意力被分散,学生的肢体 活动不受控制,玩儿小东西和与同学打闹的坏习惯就随之而来。如 果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渗透少数民族舞蹈元素,在课堂中教师 引导学生动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在约束了学生肢体活动的同时 又给了他们最大限度的放松,既顺应了学生的身体发展要求,既较 好的维持了课堂纪律,提高教学质量,释放学生学习的天性,真正 做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山区中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山区中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山区中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2009年8月26人,我与队友一行5人——哈工大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服务队——踏上了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这片土地。

我们是哈工大派往宁蒗支教的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团,至今我们已在服务地顺利开展了9个月的工作。

在此期间,我不但真正领会了支教意义所在,而且通过教学、听课、家访等形式对当地教育现状有了一定了解,并针对英语教学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现作以下总结。

我所在的支教地——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宁蒗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经济社会发展起步较晚。

有12种民族,其中11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9.99%,彝族占总人口的60.75%。

解放前夕,金沙江边的傈僳族保留着刀耕火种、游牧游耕的原始共耕制,凉山彝族保留着完整的奴隶制,坝区和半山区的摩梭人、普米族、汉族等,则处于封建领主制。

宁蒗各民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至今尚不同程度地带有原始社会的特点和遗风。

全县23万人口中,19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7%的人处于绝对贫困。

是个典型的山、少、边、穷县。

由于贫困,在宁蒗,读书就成了很多人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但是,也正是由于贫困,这里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很多学生就形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

以我所支教的宁蒗一中为例。

宁蒗的教育是高压式的,因为高考的压力,在宁蒗一中,学生每天都要从早上5:30起床,6:20开始自习,一直学习到晚自习结束,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梦乡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晚上10点了。

而且全校同学都是每半个月共放两天假。

而老师除了正常教课外,还要坐班备课。

每月一次月考,考得不好的班级,任课老师要在全年级老师面前检讨,同时扣除绩效工资。

就是这种高压教育,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苦不堪言,学生压力大,老师压力更大。

又因为学生没有自学习惯,往往自习时间老师都在讲课。

课外活动更是免谈。

但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一是没有了创新力,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习惯了老师把答案告诉他们。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思考作者:董杰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摘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云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丰富。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及对今后舞蹈教材建设的设想。

关键词:云南;舞蹈教材;建设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61-01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云南各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内在激情外化的重要手段,是信仰崇拜、民族礼仪的重要载体,是云南民族文化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多元文化相互渗透、激烈碰撞的新时代,尤其在外来强势文化遍及云南大地的今天,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既有极好的机遇,又面临严竣的挑战。

一、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现状(一)教材难度偏大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高学习者的生理、心理及审美认知规律,从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内容要生动、丰富、多样。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难易程度上看,教材从追求知识的全面系统的角度考虑多,而从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相对较少,以致于教材难度偏大。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编写中无论是其体例结构,还是所选择的内容等,都不自觉的以乐理知识体系和教师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显得呆板、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

(二)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喜好不一致教材要从学习者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积极性。

吸引学习者的教科书大多数都反映从学生经验出发,让大家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

这些主要反应在教材主题和内容的選材编排中。

在调查中了解到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中,所选的一些舞蹈不适合大家排练,使得教材内容与大家的喜好不一致。

(三)教学设备与教辅资料有待完善在调研中发现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在教学器材和专业音乐教学设备配置方面,所有学校基本能实现,但是音乐教师所需教辅资料(主要指音像资料)不到位的现象却较严重,尤其是在云南一些贫困乡镇学校。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概述: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倡导民族平等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然而,少数民族教育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质量的不稳定、文化失传以及语言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均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教育投入。

提高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增加教师编制,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条件。

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资助措施,鼓励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重点学校、优质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教育质量的不稳定尽管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依然面临着教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这一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应该开发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这些教材和方法应该兼顾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特点。

三、文化失传问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逐渐丧失。

这不仅对少数民族身份认同造成了影响,也对多元文化格局的维持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文化失传问题,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学校应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教育内容中,教授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四、语言难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是居民们的日常交流方式。

然而,由于主流学校普遍使用官方语言进行教学,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中面临语言障碍。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

培养一批擅长双语教学的教师,并开设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主流语言的同时保留自己的语言特色。

结语: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支持和投入。

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增强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完整)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完整)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突破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就有25个,云南独有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3.少数民族教育对云南民族平等、团结、边疆及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

是关乎到云南是否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问题,是关乎到云南各族人民梦想是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务须克服困境,寻求突破.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困境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加上长期对民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巩固率低,文盲率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民族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居住地区的差异带来对少数民族受教育的差异。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以聚居、杂居、散居三种类型并存.主要聚居于内地坝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蒙古族、壮族、傣族、阿昌族、布依族、水族等10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族、瑶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等8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的有苗族、傈僳族、藏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等6个民族;彝族在半山区和高山区都有分布。

一般认为,居住在坝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等条件较为优越,居住在半山区的次之,居住在高山区的较为不利。

居住在坝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水平整体不仅普遍高于居住在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而且居住在坝区的少数民族受研究生教育水平还高出汉族总体水平两倍多.居住在半山区和高山区的彝族受教育水平夹在居住于高山区的6个民族和居住在半山区的8个民族之间。

(二)经济收入的差异对少数民族受教育也带来差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落后制约其教育的发展水平。

目前,云南省仍有7个人口不足10万的特有民族仍较为贫困,如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和独龙族。

其中,整体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是德昂族、怒族和独龙族。

这3个少数民族整体上仍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其受教育的状况更为严峻。

论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与构想

论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与构想

论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与构想在云南中小学教育的广阔天地中,舞蹈课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艺术的光芒,照亮着学生们的心灵世界。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一种审美的提升。

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与构想,思考如何让这颗明珠在教育的春天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首先,让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舞蹈课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给学生们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清泉,滋润着他们对美的渴望和探索。

这股清泉就是舞蹈课,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舞蹈,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舞蹈课的开设,让它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接下来,我要运用夸张修辞和强调手法来表达舞蹈课开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可以说,舞蹈课开设是云南中小学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

这场革命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关乎他们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舞蹈课的开设,将其作为云南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向。

在观点分析和思考方面,我认为云南中小学开设舞蹈课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在舞蹈课中平衡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两种能力。

其次,如何激发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最后,如何提高教师对舞蹈课的理解和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应该在舞蹈课中设置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的结合环节,让学生们通过实践体验和理论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能力。

这需要我们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其次,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这可以通过组织舞蹈实践活动、讲述舞蹈故事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舞蹈。

最后,我们应该提高教师对舞蹈课的理解和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

研究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

研究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

研究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xx年xx月xx日•研究目的和背景•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综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实施过程目•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录01研究目的和背景1研究目的23探索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民族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提出完善中小学校民族舞蹈教育的建议和对策03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与理论支撑,需要进一步探讨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背景01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舞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02中小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民族舞蹈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研究问题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中的普及程度及教育效果如何?民族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小学校对民族舞蹈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政策支持情况如何?民族舞蹈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中小学校应如何应对?02民族舞蹈在中小学校的现状综述民族舞蹈教材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

同时,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教材与课程设置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缺乏创新和互动。

同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方法与手段民族舞蹈在中小学的教学现状活动形式与内容课外活动多以舞蹈社团、比赛等形式展开,内容以民族舞蹈表演为主,缺乏对民族舞蹈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探究。

活动参与度与效果课外活动参与度较高,但效果一般,学生对于民族舞蹈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有限。

民族舞蹈在中小学的课外活动现状教师数量与专业背景民族舞蹈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背景不够多样化。

现有教师多以传统舞蹈专业为主,对于民族舞蹈的内涵和特点了解不够深入。

教师培训与进修教师培训和进修机会较少,缺乏系统的专业指导和提升。

教师对于民族舞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

民族舞蹈在中小学的师资力量现状03研究的理论基础民族舞蹈教育的定义与特点01民族舞蹈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舞蹈教学,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审美和表演能力。

最新-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最新-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地位非同小可,在云南本地艺术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又占据较大比重,旨在传承和发扬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全面了解所学单元的背景常识、民族文化基础上,加以完成动作的模仿和学习,才能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要求和目标,使所学的动作更具其风格性、特色性,更具文化内涵。

而在实践教学观察中发现,多数教师往往一味注重动作模仿,而欠缺了文化的灌输、方法的提高及细节要求,因此即便学生完成了动作却永远缺乏应有的风格特点、内在质感。

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加强教师教学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就变得甚是重要。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教学方法民族民间舞蹈是所有艺术类院校舞蹈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

民族民间舞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据目前全国各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实际教学情况,大致包含四大民族藏、蒙、维、朝、汉族舞蹈及地方代表性民族民间舞蹈各地区独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3个板块。

在云南,各艺术院校舞蹈专业除学习四大民族舞蹈之外,本土代表性民族舞蹈板块比重较大,内容包括云南花灯、傣族、佤族、彝族、哈尼族、白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意在展现、继承和发扬云南瑰丽多彩、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

近年来,云南各艺术类院校大力挖缺、研究云南本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探索其发展的新思路,已整理出部分适用于实践教学的少数民族舞蹈教材,相关的课程建设也逐步完善。

有了发展方向,在实践教学中怎么教?如何教好?教学中该注重什么?就将是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26个民族中包含了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舞蹈种类丰富多彩、百花齐放,艺术表现美妙独特,文化价值深远浑厚。

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悠久,经过人们世代相传到今天不仅还愉悦各族人们,而且还向世人传递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舞蹈成为了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云南地区舞蹈发展的一些思考

对云南地区舞蹈发展的一些思考

对云南地区舞蹈发展的一些思考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还是从人文环境中的民风民情,都突显出其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实质,也正是如此孕育了丰厚的云南民族舞蹈的文化底蕴。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是稍显落后的,云南的民族舞蹈发展在经过一段兴荣之后,如今却逐步进入到一个平静期,这是正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个自然规律。

目前,我们如何找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是当下云南舞蹈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一、云南舞蹈发展现状探析现在,我们常常能从一些老艺人和老传承人口中听到这样一些话:“现在村里没有人来学了”、“现在年轻人要出去挣钱啊”、“他们跳的不对,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动作风格”等等。

其实这就反应出了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一、舞蹈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被人所接纳的程度,当年轻人学了没有足够发挥的空间,没有了审美市场,没有办法用以生存,也就削弱了学习和传承的意义,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对其的接受欲;二、大众对古老民间里蕴含的文化和观念的认同感,人们没有兴趣或是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和开发,觉得在做无用功,也就让人们对它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三、古老传承和崭新社会的融合问题,老艺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守也会同现实发展的社会产生碰撞,同时他们又不愿意接纳创新后的民间舞蹈动律或发展变化后的风格动作,也就从侧面的限制了传承广度。

随着新文化观念的普及和审美市场需求的逐步提高,民族舞蹈艺术与文化的未来发展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归根结底就是“继承”或者“怎样传承”的问题。

正是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项目才使人们引起了重视,不然让“传承”这一任务付诸到舞蹈艺术实践范畴从而使其在中国民族舞蹈的关注度得到提高,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到底是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变迁,为让大众社会认同和接纳民族文化做出转变,还是遵从和保持民族特性的原汁风貌坚持到底。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同时两个方向所衍生出来的结果也注定不同。

云南省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保山市潞江坝傣族象

云南省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保山市潞江坝傣族象

云南省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困境与对策研究——以保山市潞江坝傣族象脚鼓舞为例[摘要]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之一,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出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与底蕴。

但当今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浪潮的冲击,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收到了强烈的冲击。

象脚鼓舞作为傣族文化瑰宝已经受到了多元化的社会潮流文化冲击,因此开展象脚鼓舞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

象脚鼓舞作为傣族对图腾信仰的的重要载体,其拥有十分独特的情感美、韵律美,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潞江坝地区象脚鼓舞的传承策略。

[关键字] 云南省;象脚鼓舞;民族舞蹈;传承1 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象脚鼓舞傣族象脚鼓舞在2008年被确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历史长河来看傣族象脚鼓舞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

从象脚鼓舞的流传种类来看,象脚鼓舞属于是傣族人民在崇拜大象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民族舞蹈,象脚鼓舞于存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来看象脚鼓舞发展,由于傣民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又是跨境民族之一,自身文化有着的独特历史。

在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民族居住环境中,傣族的发展历史与滇西南其他民族的交流使得傣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潞江坝象脚鼓舞所处的傣族文化环境使得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滇西南多民族文化的融汇、生产劳作能力的提高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层建筑的变化(统治阶级及宗教信仰的影响)等2 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象脚鼓舞传承困境2.1传承基础模式的问题作者在民间艺人的调查和询问中发现,一位老艺人感慨道:在以前啊,我们都喜欢跳舞,民族舞蹈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爱好,就算没有人教我们,我们自己也跟着别人学习,那些年轻人也愿意主动的向我们学习,而现在社会发达了,人们娱乐的方式也多了,除了我们这些年长的人,已经没有人愿意学习民间舞蹈了。

虽然现在我们都会唱、会跳,但是当我们年龄再大一些,我们不能动弹的时候,谁又将我们的舞蹈继续传承下去啊。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一些问题的思考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一些问题的思考

作者: 李金福
出版物刊名: 民族艺术研究
摘要:为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笔者与课题组的成员,对云南迪庆、怒江、德宏、大理、楚雄、文山六个民族自治州和丽江、临沧、思茅、玉溪四个专区的民族自治县100余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历时三年,行程2万公里。

通过深人课堂听课、课外活动汇报、教师座谈、师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艺术教育有了总体上的认识。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随着素质教育启动,有了转机。

但大面积看,十分薄弱,发展不平衡。

乡中心完小以上的小学和县一中以上学校开课情况基本正常。

除此之外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极不正常,二者差距很大。

一是艺术教育与学校层次成反比。

初中不如小学,小学不如幼儿园。

二是城乡反差突出。

城市比农村好,坝区比山区好,完小比一般学校好。

三是小学与中学落差显著。

从内容到形式,从课内到课外,小学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搞的有声有色,到了中学,艺术教学活动感到枯燥无味。

为了深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笔者与课题组的成员深人课堂,听了150多节课,看了60场课外活动汇报。

其中,反映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有一些普遍性的间题。

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办学上的非特殊性解放前,云南...。

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

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

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近年来由于受到各方面冲击,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民族舞蹈教学效率,也影响了民族舞蹈传播与发展,因此,在各种外来舞蹈冲击的背景下,面对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中各种问题,应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将发扬和继承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主要任务,促进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

一、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学资源有限我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民族舞蹈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但目前民族舞蹈教学没有受到社会、教育部门以及院校的重视,民族舞蹈教学资源也受到限制,没有得到全面开放,民族舞蹈教学内容仅仅包括一些人们熟知的舞蹈内容,例如,新疆舞蹈、蒙古舞蹈以及傣族舞蹈等,我国有56个民族,最常见的民族舞蹈教学内容仅包括以上几种,其主要是由于其他民族舞蹈文化没有受到相应重视,人们对其他民族文化认知程度较低,因此掌握其他民族舞蹈教学知识的教师人才也相对较少,不具备进行舞蹈教学的条件,由此可见,民族舞蹈教学受到各方面的限制,难以将众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全部搬入教学课堂,使我国民族舞蹈的继承与发扬受到影响。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我国民族舞蹈教学模式较为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在民族舞蹈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轻视舞蹈实践教学,教师局限于将学生完成标准的动作作为教学重点,认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掌握了标准的动作和姿势就是学好了民族舞蹈,因此教师使学生不断重复性的进行单纯的动作训练,使民族舞蹈教学成为机械模仿,使舞蹈缺乏感情色彩,无法达到舞蹈艺术的美感,民族舞蹈源于特定的民族历史文化,一个民族的舞蹈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的人文特色、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情感等等,而机械式的教学却严重忽略了这些,仅仅抓住了舞蹈的表面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将舞蹈的精神与内涵演绎出来,这种传统缺乏创新的民族舞蹈教学模式不利于民族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1]。

(三)舞蹈形式受到外部因素冲击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经济与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成功接轨,在某些文化艺术方面,例如,舞蹈方面出现了一些哈日、哈韩潮流以及西方舞蹈文化中的街舞等等,这些舞蹈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充满了青春气息与力量,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学习这些舞蹈的年轻人逐渐增多,这些外来舞蹈形式对我国民族舞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民族舞蹈教学本身就受到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加之外来舞蹈的冲击,使我国民族舞蹈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分享到:更新日期:2012-05-07 | 点击:2次 | 一键收藏本论文
摘要: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

舞蹈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舞蹈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中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本文就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及对策提出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存在原因;导致原因;解决对策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舞蹈教育也受到了重视。

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把舞蹈教育纳入了中小学课堂教育中去,从而使舞蹈教育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当笔者为舞蹈教育走进发达地区中小学课堂而稍感欣慰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教育的欠缺而深感忧心。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手段,不是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的专利,舞蹈教育也应走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每一所中小学课堂。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素质教育在民族地区得到了宣传与普及,但由于所处的特殊地域、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舞蹈教育呈现出诸多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产生了矛盾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干扰最大的仍然是“升学率”这个指挥棒。

因为各地中小学校靠升学率的高低来评定学校的等级、教师的工作业绩等,从而学生们也为升学率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家长选择学校的标准,首先看重的也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

这样,尽管素质教育的地位在理论上抬得很高,但在现实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由于“舞蹈”没有被列入正式课程,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发展状况还显得过于落后,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舞蹈教育实际上是一片荒地。

在许多学校里,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切和中考、高考无关的科目都得让路,而美术、音乐、舞蹈这些在学校一向不被看重的科目,首当其冲地成了牺牲品。

从学校的编制到排课时间都在挤,有些学校把几门课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不占用正规的课时,这样整个艺术教育就断档了。

造成小学时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一些有天份的艺术苗子升到中学后中断了培养的局面,使有志于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只能在课外时间去找老师个别辅导。

中学时期这种以升学为中心的做法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也是非常不利于艺术后备人材的培养的。

2.舞蹈教师普遍缺乏,现有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是整个教育中最关键的因素,他们的质量与数量在一定条件下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舞蹈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是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师非常缺乏,另一方面却是舞蹈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大量改行,学非所用,学校让他们去改教语文、数学、自然、体育等。

许多舞蹈毕业生分配到学校后,开始都热情很高,想在教学中大干一场,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到后来却要服从学校提高升学率的大局,因而无法施展自己才能。

3.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设施简陋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贫困县,财政非常困难。

再加上长期以来许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把音乐(舞蹈)、体育、美术教育视为“小三门”与“副科”,特别是把音乐(舞蹈)、美术当作可有可无的一般性娱乐活动看待,因此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缺乏对该学科的资金投入,一是很少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二是教学设施非常简陋。

如笔者以前就读过的高中学校元江县第一中学,它建校于49年初,是一所环境异常优美的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3亩、并有70亩学农基地,校园内湖光山色,花草茂盛,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该校现有高中36个班,目前有专职音乐教师3人,美术专职教师3人,舞蹈专职教师2人。

该校有学生1500多人,60%是少数民族,以哈尼、彝、傣为主。

该校由于对“小三门”——音乐(舞蹈)、体育、美术引起重视,在高中录取时把特长生作为高考升学率的突破口来抓,几年来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考入各类艺术院校就读。

但是,该校的艺术教育设施还是相当简陋,特别是舞蹈还没有专门的舞蹈教室,平时训练都在学校的礼堂和学校的操场,礼堂的窗台成了学生的把杆。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舞蹈课没有列入正式课程,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每天下午第三节、第四节、晚自习时间对特长生进行辅导,而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室,两个老师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挤在一间礼堂进行教学。

当笔者从2001-2009年的艺术专业考试中看到该校学生们的优秀成绩时很有一番欣慰,但也感到一些失望,假如学校有一间很好的舞蹈教室,或许他们的成绩比现在更好。

作为元江县的重点中学,作为音乐(舞蹈)、体育、美术如此重视的学校,都没有一间很好的舞蹈教室,那么对于那些乡镇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设施就更是不堪设想了。

二、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
首先,是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滞后,甚至有的人还坚持“应试教育”观念不改,从而继续错误地认为加强艺术教育会影响“升学教育”。

在教育系统内,一些学校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习惯于把舞蹈教育依附于音乐教育,淹没了舞蹈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存在的自身特点。

另一些学校在“舞蹈是一种形式律动”的观念支配下,视舞蹈为广播体操等一类的肢体动作组合形式,抽去了舞蹈自身内在美的艺术本质。

由于上述观念的影响支配,一些学校把舞蹈教育作为次要课程,教学时间欠缺,上课内容不实,甚至走形式、搞时尚,学习任务轻时上几节课,学习任务重时就被其他课程代
替或挤掉,成为美育教育的一个“装饰”。

其次,是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教育结构不合理。

就云南而言,每年培养艺术人才的大中专院校系、科十多所,但毕业后从事师范教育的却是极少数。

所以首先要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官员们对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再次,是少数民族地区对舞蹈教育的投资不够。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对教育的投资就显得不够,各中小学不出资编撰教材与增置教育设备,导致舞蹈教育如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

三、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于舞蹈教育问题,要需各级教育部门领导认真贯彻执行,这非一日之功,要经常坚持对各级学校领导进行提高认识才行。

此外也要在实际政策上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普遍不重视舞蹈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现将有关舞蹈教育全面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道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1.要解决思想观念滞后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舞蹈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
我们要转变对舞蹈教育的错误认识,加强了解舞蹈的功能及舞蹈教育的积极意义。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切实把舞蹈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上。

只有端正对舞蹈教育的态度,正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让舞蹈教育真正全面地走入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

2.要解决师资力量问题,提高舞蹈教育师资水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我们要让舞蹈教育真正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普及舞蹈教育,师资问题是根本问题。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合格舞蹈师资奇缺,艺术师范教学学科设置模式又不尽合理,设置舞蹈教育专业的艺术师范院校更是较少。

因此,各地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配备专职舞蹈教师。

同时还应充分利用艺术及师范院校的软、硬件资源,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有一定舞蹈基础,但舞蹈专业知识还相对欠缺的教师进行在职进修深造。

这样双管齐下,通过几年的努力,相信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师资奇缺的现状就会得到根本改变。

3.提高舞蹈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舞蹈教育教学条件
开齐开足舞蹈课程,各地要在办学经费中保障用于改善舞蹈教育设备设施、添置和更新消耗性器材、举办校园艺术活动等经费。

学校要根据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提供便利条件,支持、鼓励、辅导舞蹈教师用好教学光盘等多媒体设备,用好农村远程教育网资源,并根据本地实际,不断丰富网络舞蹈教育资源。

同时可以依托社会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开放的相关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和社区的舞蹈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舞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鼓励、支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舞蹈教育资源。

4.开展课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大力开展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课外艺术活动,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学校每年都举办小型、灵活、多样的校园艺术节。

总而言之,舞蹈教育全面走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是我们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需要社会、学校及师生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尤其是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更是责无旁贷。

我们应该加强科研,努力构建与之相关的培养模式,一方面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一方面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输送所需的高素质师资。

殷切期待并真诚祝愿舞蹈教育这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能早日春满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