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选修1第2单元复习课件 商鞅变法(共计16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课件(共49张PPT)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史记•秦本纪》
三见孝公 变法论战 移木立信 Nhomakorabea第一次变法(前356年)
户籍制 连坐法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发) 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控思想 燔诗书而明法令。
军功 爵制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 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 芬华。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
这是对宗法制的彻底否定,同时也可以把大家庭里多余的劳动力全部挖掘 出来,使他们投身于农业生产,秦国的实际耕种土地必定会增加,与土地 挂钩的田租、户赋和刍稿(田赋)也会水涨船高,秦国必将富强。
——吴晗《读史札记》
生产力
废井田、重农抑商、 小家庭、统一度量衡
秦国的相对独特的历史传统与社会风貌,诸如其早期君权的 强大、其民风的驯朴勇悍、其礼乐传统之淡漠、其封建制和宗法 制的薄弱,都为商、韩法治学说之贯彻,提供了沃土。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秦孝公与求贤令
下令国中曰:“……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 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 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禁私斗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小家庭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重农 抑商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劳役和赋税)。事末利及怠 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第二次变法(前350年)
设县制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
废井田 为田开阡陌封疆, 开阡陌 而赋税平
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 “落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 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 四个方面下重手。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33张PPT)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33张PPT)
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 家实力
提高积极性
3)统一秦国度量衡
为经济交流提供便利 利于加强对市场的管理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2、军事方面
材料一: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每斩一个 敌人的首级可赏爵位一级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有效 行使政府权力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 内容固定下来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4、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改革旧的社会风俗
禁止请客,送礼,走后门, 违者重罚。
习俗 思想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重点优化】 商鞅变法的特点
变法的 核心
农业 法治
1)措施最全面; 2)措施最彻底; 3)历时最久;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显;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3、政治方面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什伍连坐制度
材料二: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 小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 除分封制
消极: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压迫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2《商鞅变法》ppt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2《商鞅变法》ppt课件
梁启超也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 安石和张居正同列。
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 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 理想主义者”。 “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 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 中国数千年”。
——《史记》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战国)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代)王安石
1、性质: 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2、历史作用(积极性)
孔子 杏坛 讲学
临淄之途,车毂
击,人肩摩,连
衽成帷,举袂成

幕,挥汗成雨,

家殷人足,志高
气扬。
——《史记》
吴 起
(二)变法前的秦国概况
西部边陲(“夷狄遇之”) 落后(经济落后,世卿世禄) 秦王立志改革(献公、孝公)
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 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 与之分土。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 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愤 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前340年,率秦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河 西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大忿: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春秋五霸图
专题二
商鞅变法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选修1第2单元复习课 商鞅变法(共计56张)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选修1第2单元复习课 商鞅变法(共计56张)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变法的背景)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商业日趋活跃: 生产力发展 决 定
1、农业生产的发展: 铁农具、牛耕、兴修水利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生产关系改革 决 定
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新兴地主、自耕农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三、各国纷纷进行改革 四、战争频繁,争霸兼并
匈奴
犬戎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战国时期形势图
“为秦开帝业” —— 商鞅变法 大王:你要治理天下,
秦 为什么
(why)
旁白:开始的两次会见 就要学习古代圣人 尧、舜、禹的仁义 求贤若渴 时世 强国 之道。
商鞅

法家代表 热心政治 怀才不遇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由公田到私田) 过程:铁器使用、牛耕的推广 量的出现 角色转换 私田的大
改变剥削方式(交地租) 自耕农 地主
平民和逃亡奴隶 贵族、商人
影响:小农经济形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技术的改善
2、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3、统治者的重视
4、民族间的交流
春秋:前770----前476
春秋战国
战国:前475----前221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特征
大动荡:战争频繁,争霸兼并, 民族融合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井田 私田
国有
产品要向周王进贡 不用进贡 私田越来越多
奴隶主私人占有
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 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 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 隶制的消亡。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件(共56张PPT)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课件(共56张PPT)
——卜宪群《中国通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变法的原因
军事: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改革的目的 根本目的 巩固统治 实现富国强兵
经过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几个大的诸侯国日益强大, 争论不休。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 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克敌取胜之 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 不断调整国策。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 各国蔓延开来。
儒家:以德治民 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顺应时势变革、以法治国 ……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变法的原因
政治: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经济: 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 私有制产生,小农经济形成。
阶级: 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军事: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思想: 私学兴起、百家争鸣。
废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废分封制,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制订秦律,轻罪重刑
燔诗书而明法令
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夫一妻小家庭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领域 经济 军事
政治
法律 文化 习俗
商鞅变法的措施和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
废除井田制,法律确认土地私有,重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激发生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公元前4世纪中期战国形势图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战国)韩非子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汉代 王充《论衡·书解篇》
管仲改革 初税亩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经过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几个大的诸侯国日益强大, 争论不休。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 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克敌取胜之 道,首在富国强兵,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争相延揽人才, 不断调整国策。变法的星火,以不可遏止的燎原之势在 各国蔓延开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16张PPT)

5.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为秦国开帝业——商鞅变法
指导思想 宗旨 性质
法家理论 富国强兵 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特点
农战与法治
范 围 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题练】
为秦国开帝业——商鞅变法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 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史记·商君列传》
政治:
1.建立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2.严格户籍制度, 实行什伍制度
3.制定秦律
为秦国开作帝业用——商鞅变法
取代分封制, 强化中央集权
保证统治秩序,强 化了对基层民众的 管理。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 容固定,加强统治。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相同点是什么? 提示:(1)都是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 (2)都是以大吞小、以强凌弱,减少诸侯国数量,加速奴隶 制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3)都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
3、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
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制度
C、重农抑商
投奔魏国——遭忽视;
投奔秦国(孝公)
任左庶长,官至大良造, 赐封商地
两次推行变法: 前356年,前350年
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
早年立志 热衷于法家学说
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
初投魏国 得到公孙痤的赏识
没有被魏惠王重用 秦孝公求贤若渴
弃魏从秦 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得到秦国的重用
(因守旧势力的攻击被处以车裂之刑)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26张PPT)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二)措施 1、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 军 奖励军功 事 按功授爵
(实行军功爵制)
①提高军队战斗力;②废除世卿 世禄制打击贵族特权;③树立地 主阶级优势; ①利于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②思想专制,摧残文化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 容固定下来
思 燔诗书而明 想 法令 法 律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专题二 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 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的时代特征;了解 商鞅变法的具体措 施和内容,认识其 特点。
专题二 商鞅变法
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大动荡—— 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大发展—— 经济列侯 申不害 邹忌、晏婴 乐毅
专题二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有哪些?
背景 目的 代表利 益 指导思 想 措施
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 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争霸战争的推动下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 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 新兴地主阶级
专题二 商鞅变法
铁器牛耕
(生产力)
私田增多
私田主人改 变剥削方式
耕者 主人
农民 地主
新兴地主 实力增强
封建土地私 有制产生
井田制瓦解
要求政治权利
各国变法
战争中取胜
兼并战争不断 诸侯势大 分封制、宗 法制遭破坏
专题二 商鞅变法
风起云涌的改革与变法
国家 主持者
齐国 秦国 魏国
楚国 赵国 韩国 齐国 燕国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原因) (一)必要性:(客观) 1、经济: (根本原因)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社会变革; 2、阶级: 3、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宗法制、分封制 遭到破坏; 日益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军事: (直接动力) “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理论武器; 5、思想: 6、经验: 各国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如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PPT课件

变请法同学内 们容阅读教材完成作下表用:

春国
管仲 改革
秋 鲁 初税
国亩
魏 李悝 国 变法 战
国楚

吴起 变法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
增强了齐国实力,
(“相地而衰征”)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使齐桓公成为春秋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第一个霸主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 ②推行“平籴 法”, 政治:制定《法经》
商鞅变法
根本目的:废立除地奴 主隶 阶主 级贵 专族 政的 ;特权,建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赢得兼并战争;
性 质: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 》PPT课 件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 》PPT课 件
(一)、经济---富国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 承认私有,允许买卖土地。
③外交上:(P22第三段内)
秦国地处边陲,长期以来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弱国无外交,被东方各
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
④统治者的表现:(P17第三段内)
➢秦孝公立志改革,摆脱落后,富国强兵。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为什么变?)
1、大背景: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大动荡、 大变革时代的必然要求: 2、小背景:秦国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
逐步确立-----根本原因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
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专政→改革
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直接原因
思想: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改革 变法的思想理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单元复习 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单元复习 课件

2.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内容 (1)经济方面——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主要措施 包括: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 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一举措,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 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 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 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严格执行。
(2)政治方面的变化。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战国时期, 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 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 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达到 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
①春秋时期的变革。 齐国的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 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私人对土 地的所有权。 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②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出现。 进入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 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于 是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 ③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 变法;齐国、赵国和韩国等国也陆续进行了变法改革。
4.如何认识商鞅变法的性质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 革。主要体现在改革的内容及其作用上:首先,废除世卿世禄 制,奖励军功。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 的增强。其次,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 地自由买卖,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法律上肯定了地主阶 级的土地所有权。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 式,这是封建政治的经济基础,在当时社会发展条件下,这样 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再次,建立 县制,这就实际上废除了分封制,打破了原来的封疆界限,剥 夺了奴隶主贵族对地方的控制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2单元 商鞅变法 课件(共15张)

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2单元 商鞅变法 课件(共15张)

1.商鞅变法的背景: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社会变化新气象: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大动荡、 大大变变革革:、奴大隶发社展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
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大发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
①经济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②政治上: A.人身依附关系削弱,社会阶级关系变化。 B.新兴地主和自耕农阶级,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 生产力。 C.社会发展要求废除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 封制邑统制治:。中选国贤古任代能君、主奖封励赐军给工宗;室俸、禄外制戚;和中功央臣集封权邑制的度。 制变度革,。盛行于周朝。受封者称封君,在封邑内按规定户 数D.征争收霸租与税兼。并卿战、争大和夫富在国封强邑兵内的享需有求统。治权利并对诸侯
生产资 料
生产中的关系
产品分配
废井田 意义
井田 制
封建 土地 所有 制
国有 (周王 所有)
奴隶主驱使奴 隶劳动,奴隶 无自由
农民向地主租
新兴地 用土地,农民 主私有 有一定人身自

向周王进贡部分,
奴隶几乎无
生产关
系变革,
促进封
地主收取高额地 建经济
租,农民有部分 产品
发展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①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为社会流动提供途径, 提高军队战斗力。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打击 贵阅族读1特:权战,国树时立期地,主很阶多级国优家势都。实行了军功爵,鼓励杀敌
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1)经济改革:以农求富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维
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46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46张PPT)

项 目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措施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实行什伍制度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建立县制 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轻罪重刑 焚烧诗书
塞私门之请
习俗 强制分家,推行一夫一妻
小家庭政策
意义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提高军队战 斗力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和控制,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 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 日,一些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兵马俑中 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冲在战争 第一线的士兵和将领不戴头盔?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为什 么连头盔都不给士兵配备?
• 材料一:
•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 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 得的爵位就越高。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
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
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
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
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
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 4、思想
• “燔诗书而明法令”——焚毁儒家著作,制定 秦律
加强思想控制,但钳 制了思想,摧残了文 化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6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61张PPT)


战 国

时 期




、 长






游 地



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公元前770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群 雄纷争,强者为王,变法图强的潮流在各国激荡。 地处西部一隅的秦国,在“欲兴秦、图天下”的 秦孝公继位后,重用胸怀大志的商鞅实施变法。 商鞅力排变法阻力,循历史潮流而动,行“富国 强兵、殷民图霸”之法。其“身虽死”而“法卒 行”,为“秦王扫六合”建千秋伟业而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 阶级属性。
成败依据和成败因素
依据: 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 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
成败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
认识和启示
认识: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
进步性;局限性。
吴起(约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卫国人,曾在鲁国担任将 领。后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到了魏国。魏文侯以吴起作为将帅, 攻打秦国,拔下秦国五座城池。文侯死后吴起遭谋害,便离开魏国, 投奔楚国。楚国便拜他为相国。等到楚悼王死后,楚国旧贵族作乱, 围攻吴起,吴起最后被乱箭射杀。
商鞅(约前390-前338)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为了富国强 兵,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 任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长达21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秦 孝公死后,被旧贵族诬陷,车裂而死。
——《国语》
祭祀宗庙——农耕
由公田到私田
过程:铁器使用、牛耕的推广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件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件
(6)实用主义,急功近利
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历史局限:
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刑。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在思想文化领域,商鞅还采取了焚烧诗书的 措施。他认为儒家学说于国有害,把礼乐、诗书、 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 称为“六虱”,认为这些是耕战政策、富国强兵 以及以法治国的大敌,是亡国之俗,应该统统毁 灭。
商鞅变法措施的特点
(1)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 文化、习俗等方面。核心内容:农战、法治
(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4)推行力度最大: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严惩旧势力(严格执法)
(5)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 基础
条件
一、商鞅变法的措施:
项目 领域

措施
(1)废除 世卿世禄制 ,设
立军功爵制度
政治 (2)什伍连坐制度
(3)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4)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经济
(1)废井田、开阡陌,法律上 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颁布标准器, 统一度量衡.
文化 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商鞅变法对中国后世制度的影响
(1)选官用人制度由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向军功禄爵制度转 变。初步打破血缘氏族对政治的把持,在古代用人制度发展史 上是一次进步。
(2)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被秦始皇所沿袭,并影响中国近 两千年。
(3)其军事改革对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影响巨大,兵器制造、战 略谋划、后勤保障形成体系,以禄爵激发士兵斗志,战斗力强 ,军纪严明。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单元复习课件人教选修1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单元复习课件人教选修1

长平之战(前260)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秦国
3、战争实质:新兴地主阶级夺权
4、战争的影响: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局部
统一);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促进
了民族融和
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的说法
要点:合理!从战争目的而言,春秋的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土地 人口和争霸,满足奴隶主的个人私欲,无正义可言;从战争的 影响而言,春秋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破坏,给人民带来了痛苦 更无“义”可言;
自耕农
井田 私田
国有
产品要向周王进贡
奴隶主私人占有
不用进贡
井田制的瓦解
私田越来越多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 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 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 隶制的消亡。
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井田制瓦解 1、经济
铁器 牛耕
农业发展
手工业商业发展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阶级关系:新兴地主—
3、漆工艺:采用夹纻技术
4、煮盐业: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四川井盐
5、酿酒:用曲酿酒 6、专著:《考工记》(战国时齐国官营手工业)
{我国最早的一部手工业技术汇集}
商业和城市
1、商品种类繁多
(中原市场:南方象牙、北方马、东方鱼盐、西方皮革)
2、商业城市兴起
(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
3、商人活跃,富比王侯
2、牛耕技术:牛耕犁“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书》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水利事业的发展:桔槔、芍陂<淮河> 都江堰<长江>、郑国渠<黄河>
(”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
手工业的发展
1、冶铁业: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四: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 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五: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材料六:
废井田,开阡陌——(制度)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 统一度量衡——(规则)
推广县制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燔诗书而明法令 移风易俗
压制工商业发展 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严刑峻法,轻罪重罚, 导致后来暴政阶级矛盾激化
政治
推广县制 制定秦律
军事
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 燔诗书,明法令
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
文化、习俗 改革旧俗
1、性质: 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历史作用(积极性)
(1)经济: (2)政治: (3)军事: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 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 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 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3)焚烧史书,蔑视文化: 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
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思考:
材料 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少恩矣。卒受恶 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从哪个角度对商鞅进行评价的? 2、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提示:材料一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
政治 军事
文化、习俗
探究: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1、变法分两个阶段逐步深入
持续时间最长久
4、成效最显著、影响最深远
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商人,你为什么 会感到商鞅变法“让我欢喜让我忧”?
废井田,开阡陌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政治 推广县制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具体表现为: 生产力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井田制——土地私有 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新兴地主、自耕农 三、上层建筑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变法 战国时期: 魏国李悝变法
总之,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 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 3、局限性: 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 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如:刑法严酷 如:连坐法
(2)重农抑商: 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材料二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 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结论: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依据其个性,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 步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
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 后五月而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鞅反者!”隧灭商君之家。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江苏省扬中市新坝中学历史组
赵建武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 特点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 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原先役使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 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奴隶从井田上大量逃亡,到山林沼泽中 开垦荒地。这些新开垦的土地不受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土地私有 权逐步得到认可。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 来越强,他们不断要求政治权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求 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由此,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 的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 态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 次思想解放高潮,有力的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商鞅的个人命运怎样? 为什么?
“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守旧势力的反扑 商鞅之死 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
为什么?
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
3)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 以大无畏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
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 燔诗书而明法令
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 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涉,加强 思想文化统治
文化、习俗 移风易俗
废井田,开阡陌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生产关系改革
楚国吴起变法
上层建筑改革
四、思想理论基础: “百家争鸣”: “儒、道、墨、法” 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 “法家”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
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
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