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1617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历史历史

合集下载

辽宁省本溪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

辽宁省本溪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卷

辽宁省本溪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2.建立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文件是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3.“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

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这里的“寡人”应该是A.夏启B.嬴政C.刘邦D.朱元璋4.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A.柏拉图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5.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6.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9.美国的“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0.一位学者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

”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卢沟桥事变11.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会议12.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13.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4.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第1-3小题每题2分,第4-17小题每题3分,计48分)1.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权臣、武将相继把持朝政。

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A.地方势力群雄并起 B.刘氏家族大权旁落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公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等级位次,其最直接的途径是A.提高军事才能B.锻炼演讲水平C.迅速积累财产D.培养参政意识3.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

”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B.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C.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4. 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

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A. 公民法B. 万民法C. 习惯法D. 《十二铜表法》5. 有的学者认为,“罗马国家与法律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通过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B.万民法的形成C.《査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D.公民大会的召开6. 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

”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A.民主共和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联邦制原则7.右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此时该国A.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B.帝国国会由各邦代表组成C.联邦议会有权力罢免首相D.首相有权力组成责任内阁8.近代欧美国家在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公民民主与法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两大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辽宁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

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2.《礼记·大传》记载:“别子(嫡长子以外的嫡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亡父)为小宗。

”这表明①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大宗”与“小宗”是绝对的③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④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C.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D.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4.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5.中国古代的文官凭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结成小集团,有学者概括称之为“姻谊”、“乡谊”、“年谊”等。

例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中有:“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其中的“年谊”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务奴隶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7.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说:“雅典民主的特别革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其排他性之上。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关于民国初年的政治,有学者认为:“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

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

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

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该学者意在()A.责任内阁制的设立是民国政治的大倒退B.“二元化政体”践行了主权在民的理念C.中华民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D.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政治纷争不断2. 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中的索贿罪主要针对的是执法官、元老院议员以及这两类人的子女,另外,一切利用公职从臣民和同事那里接受或者攫取物品的行为都可能涉嫌触犯此罪,元老院或其他掌权者违反有关禁令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比如搞公共承包,以营利为目的经营船舶等)也构成索贿罪。

这一规定()A.旨在维护工商业者权益B.有利于国家政务的良性运行C.树立了法律的至上权威D.提高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3. 1931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黄金不再在人们手上传来传去。

人们贪婪的手掌再也无缘接触它。

黄金如今沉睡在地下,再也看不见。

当众神不再身着金黄色的盛装在地上漫步时,我们便开始理性地看待它们。

”这段话的背景可能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确立B.白银取代黄金成为流通货币C.国际金本位制度走向崩溃D.金币代替黄金在国际间流通4. 自2013年以来,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规模都呈上涨趋势。

据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 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

这体现出()A.科技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B.大国主导国际高新技术的竞争C.科技创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D.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5. 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

辽宁本溪高级中学16-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

辽宁本溪高级中学16-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
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1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5.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这说明( )
A.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体现社会思想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2.他的作品是“动荡时局的最明确的表达”、“迎合了无神时代的猎奇和逃避心态”,他的艺术是“孩子式的病态”的“无理的表现,免费的游戏”。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说法的是( )
13.解放思想往往是改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思想解放的相同点有( )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5.下面哪一部作品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16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16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披)发左衽(前襟向左掩)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孔子主张对内整饬纪纲,对外攘逐夷狄B.齐桓公称霸中原维护了周朝的礼乐制度C.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阻碍了民族融合进程D.管仲相齐使齐国率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2.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

此现象说明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4.梁启超道:“杀贵族之权,削封建之制……然后君主专制之政体乃成。

”该论断A.符合唐朝政体特点B.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C.总结朝代更替规律D.体现了古代政治转型5.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6.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

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

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

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摸越庞大,组织越严密。

由此可知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C.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D.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

本溪高中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溪高中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溪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2*1.5=48分)1,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

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2,“罗马法规定有能力的罗马人要承担更重的国家公职,做这样的事都是无偿的,所以这些职位被称为“荣誉”,而且任职者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应付公共的开支。

最后,罗马法中还有公益许诺(Pollcitatio)制度,即已担任或将担任公职的人允诺以自己的费用为自己的城市完成某项公共工程。

”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B.关注执政者的经济实力C.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重视团体主义精神3,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表明作者()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认同民主政治促进工业化发展C.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D.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4,中共中央提出:“为了使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更加广大的与强有力的基础,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

从中可知()A.中共中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B.中共已经形成了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C.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D.中共“左倾”盲动错误日益趋于严重5,“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1974年任总统)的墓志铭。

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

尼克松缔造“和平”的实质是()A.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根本改变 B.以和平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C.淡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D.实力相对下降下的战略调整6,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

辽宁省本溪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1.考试前,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正确填涂考生信息;2.第I卷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第II卷为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共36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人发现秦国与其它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这反映了秦国A.官僚体制的探索B.庶民政治的建设C.宗族势力的弱小D.等级秩序的破除2.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

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

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B.奉行三教并行政策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D.“贵儒”又“尊道”3.唐代贡士如果通过科举考试,仅取得进士及第或者明经及第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

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

出现了“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A.选拔标准客观公正B.促进社会阶级流动C.摒除门第间的差距D.世族权门仍占优势4.“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

“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

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5.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

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

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12月月考试卷历史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命题范围:岳麓版必修三命题人:纪桂清说明:本试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

第Ⅰ卷为选择题,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主观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

5分,计60分)1.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来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2.“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他()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4。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5。

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辽宁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

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X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加强血缘亲族之间的凝聚力 D.淡化了世系血缘贵族的统治3.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A.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C.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4.“(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晋之宗家祁倶孙,叔向子,相恶于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

晋益弱,六卿皆大。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以上材料表明A.秦朝开始设郡县 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秦统一中国以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5.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6.“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1、西汉初期,“取周秦之制而兼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体制”。

材料中的“体制”A是对秦政的彻底否定B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D确保了皇权专制统治2、1911年10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大清政府紧急调兵支持汉口前线《清国驻美使馆称国内形势非常严峻》等三篇通讯。

这些通讯主要报道了A武昌起义的情况B中华民国成立C清帝宣布退位D袁世凯就任总统3、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

”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出A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B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C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D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4、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到:“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材料中的“岔路”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C认识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特征D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6、古希腊的平民阶层“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由平等权利观念,因为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等价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的本质属性”。

这表明在古希腊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保障B商业经济导致国家分裂C平民缺乏为城邦服务的意识D经济方式影响了政治理念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成为德意志皇帝”。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家白寿彝指出:“周初的封诸侯、建国姓,就是把氏族组织扩大为政治组织,也就是氏族组织变成国家机关,奴隶主贵族通过宗法制度,建立了一套周密的统治网。

”这说明A.周初中心集权具有血缘关系特点B.氏族部落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C.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D.周王的分封强化了氏族部落组织2.在古代雅典,一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可以非常富有,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

这一现象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旺盛B.加剧阶级冲突导致城邦混乱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3.2006年,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电影《女王》里面有一个镜头:私人秘书罗宾通知女王新首相布莱尔正在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用词的订正: “是准首相,罗宾。

”运用历史学问对这个镜头解读正确的是①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②布莱尔的执政权力受到女王的制约③布莱尔担当首相须要女王形式任命④女王事实上仍掌控至高无上的大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觉,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缘由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峻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5.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更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先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成为社会主要冲突6.“在总结阅历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A、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B、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的描绘C、对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扬D、对封建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强烈谴责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这句名言反映了诗人A、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B、对未来充满幻想,体现乐观精神C、批判现实主义思想意识D、追求自由和个人幸福的思想3、恩格斯说这些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不知道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学到的东西多。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A、拜伦B、巴尔扎克C、托尔斯泰D、贝克特4、下列评价与《战争与和平》不相符的是①时代的史诗②近代的《伊利亚特》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④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下列表述和《等待戈多》无关的是A、作者是法国作家贝克特B、富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C、被誉为世界荒诞派戏剧史上的里程碑D、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6、下列关于贝多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功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B、确立了印象派音乐的地位C、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与创新D、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7、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主要是由于A、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B、启蒙思想的影响C、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他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的精神8、在创作中强调音响和音乐,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的音乐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9、在绘画史上,现代派的特点是①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②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色彩的变化③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④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10、下列选项中属于印象派艺术家的是A、拜伦和雪莱B、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C、莫奈与德彪西D、贝多芬与莫扎特11、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的发明者是A、爱迪生B、贝尔德C、贝克特D、法拉第12、哪一位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A、美国的格里菲斯B、卢米埃尔兄弟C、卓别林D、贝尔德13、使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的主要因素是A、电视的出现B、电影的出现C、画展的举办D、音乐会的举办14、电影、电视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科学技术的发展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文学艺术的发展15、二战后的美国总统大选,一直是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1年整理)

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1年整理)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溪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长:90分钟命题人: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题2分,总计7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表明先秦时期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D.思想领域百家争鸣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实现了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的转变B、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的转变C、实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D、实现了由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的转变3、“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材料意在强调该制度A.扩大了官员来源 B.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4、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5、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

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

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6、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光荣革命”。

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中华民国 B.迫使清帝退位C.铲除了封建专制制度 D.加快了近代化进程7、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独立斗争紧密相连。

辽宁省本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本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溪市2019届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2.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

”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

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

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4.《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

”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5.《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6.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 2.5分,计60分)1.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来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当时()A.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2.“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3.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他()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上述材料表明()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5.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以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元帝时国势衰弱,匈奴兵犯境,满朝文武束手无策,昭君被迫出塞和亲,行至汉匈交界的黑江,投江自杀。

这说明()A.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体现社会思想B.元曲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元曲的兴起促进了封建社会瓦解6.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精英政治B.代议制民主C.直接民主D.贵族政治7.以下是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8.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

可见,胡适主张()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9.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

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10.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

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达尔文11.“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期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12.他的作品是“动荡时局的最明确的表达”、“迎合了无神时代的猎奇和逃避心态”,他的艺术是“孩子式的病态”的“无理的表现,免费的游戏”。

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说法的是()13.解放思想往往是改革的先导。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思想解放的相同点有()①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②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有利于破除计划经济的束缚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

”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15.下面哪一部作品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A B C D16.1927年,毛泽东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这段话意在说明()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17.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C.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19.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部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C.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20.严复在《辟韩》中指出:“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正是他们这伙大盗,“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

严复尖锐批评的是()A.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B.君主的德行与政策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1.从理论上来说,虫洞(一种假说,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不仅可以切割空间,还能切割时间。

近期,有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发表文章,提出了利用虫洞或可能穿越回过去。

其可能利用到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相对论B.量子论C.牛顿力学D.太阳中心说22.宋德金在《<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这是因为我党()A.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2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24.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的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4分,共40分)25.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周天子室微及血缘关系的淡化,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出现了孔子所谓“礼崩乐坏”的天下大乱的局面。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鼎盛的汉武时期,虽然那些“自为法令、拟于天子”的势力迭遭打击,但尚未彻底铲除而继续威胁着皇权的巩固。

另一方面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

某些封建贵族官僚“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蓄其积委”,使劳动人民“日削月胺,寝以大穷”。

——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三即便20世纪的中国不断试图摒弃孔子,但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孔子又常驻心间。

他提倡忠孝礼义,因为这有助于促进社会及宇宙的和谐。

……无冕之王孔子,是对其人民的命运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

而他的人民却往往最忽视他思想的精髓以及伦理的本原:那就是建立在经验与学习之上的责任与关怀。

——(法)瓦尔特《中国史略》(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生活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回应”的各自的目的。

(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

并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是什么?(3分)(3)举例说明20世纪的中国曾“试图摒弃孔子”。

据材料三,说明21世纪的中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及不足。

(4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

……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

……甲午以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