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三模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热闹极了”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他打算明天去扬州”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相同。

C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D .“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

” 这个复句是转折关系。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簇.新 (chù) 阔绰. (chuò) 笔砚. (yàn ) 伤痕累累.(l ěi ) B .勒.令 (lé) 淤滩 (y ū) 纤.夫 (qiàn ) 不屑.置辨 (xiè) C .间.或 (jiàn ) 恐吓. (hè) 盘桓.(huán ) 如坐针毡 (zhān ) D .荤.菜 (h ūn ) 锱铢.. (zh īzh ū) 侍.候 (shì) 天伦.之乐 (lún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走进芦笛岩,你就走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神话世界。

C .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

D .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 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初三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初三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初三第三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请找出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小__憩__(qì)唱__和__(hè)__栀__子(zhī)忍俊不__禁__(jīn) B .枯__涸__(hé)滑__稽__(jì)菜__畦__(qí)__锲__而不舍(qi) C .归省(shěng)抽搐(chù)愧怍(zuò)惟妙惟__肖__(xiào) D .嶙__峋__(xún)归__咎__( jìu)__嘈__杂(cáo)销声__匿__迹(nì) 【答案】:A 【解析】: 第2题: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凛洌真谛干涸相形见拙 B .遵循湍急弥足奄奄一息 C .阴晦愕然拮据乐此不疲 D .尴尬严谨恻隐通宵达旦 【答案】:A 【解析】: 第3题: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 地的广大,你能明透吗?光明的居所从何而至?黑暗的本位在于何处? ——《圣经·约伯记》 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

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

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法国)布菜·斯帕斯卡《感想录》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

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英国)T.H.赫胥黎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①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张仁文

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张仁文

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张仁文九年级三月调考语文学科试卷分析张仁文一.试卷情况分析三月份语文调考试卷满分120分,分五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7个小题共8分,考查学生古诗名句积累。

试题注重了积累理解,既有上下句的衔接默写又有迁移理解默写。

其中第7小题课外积累的1分是《琵笆行》中的诗句个人认为对学生而言有些偏难。

第二大部分共10道小题。

从汉字的书写,积累,读音,标点,成语语法修辞名著阅读到口语交际考查非常全面,有内涵,有深度,有难度。

本次调考单与汉字的书写认读有关的题目就有8,9,10三道小题共计7分,这恐怕是历届调考,中考之最重比重,其中第9题难度很大超出了一般性的考查倒像是“汉字书写大赛”的试题一样。

第三大部分浅层阅读共有四个文段总计26分,有课外古诗赏析,科普说明文的阅读,精典短文理解,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从这四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可谓面面俱到。

第四大部分深层阅读。

《审丑》一文从文本到题目就是山东省的一道高考阅读题体现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第五大部分写作水平考查记叙文,议论文任选。

题目的审题立意难度不大,学生一般有话可说,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写作水平。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调考试卷考点考查非常全面,同时有难度有深度加之还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复习,所以学生考试的整体情况很不理想。

全校本次参与调考的总人数为188人,及格只有61人,最高分才85分,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届调考分数最低点。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这一届语文成绩是最差的,相反我个人认为这一届语文中考成绩全市排名一定会提升不少名次。

下面就具体的失分点及失分原因作一简单的分析。

第一大部分古诗名句积累共8分,得满分的没有,基础好的同学拿了7分,其中第7小题考查课外名句失分较为严重,说明课外名句积累方面有欠缺。

第二大部分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得分情况也不太理想其中第9,10,11,14,15题失分十分严重,说明在语言基础积累,语法修辞的理解,标点病句的掌握方面还不理想。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模拟考卷,能够说是命题者花了必须心思,出的十分成功。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本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虽然难度系数有必须提升,但贴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在参加的考生中最高分为101分,最低分为6分,其中以80__90分的居多,较往常相比确实有点难度。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拼音的正确读法、病句的修改、古诗文名句默写、运用、名著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几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汉字书写。

这一题不是简简单单的规范抄写而是要求学生从多词语中选择拼音、写法正确的一项综合性较强。

2、病句修改注重与课本接轨,既考查了对文本的熟悉又巧妙的考察了学生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3、名句填空。

第1__4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小,除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第5题和第6题是理解性填空还是比较简单的,也容易得分。

最终一是考查学生的筛选本事。

有新意的是加进了对现代文名篇名段的考察,体现了中考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4、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语言的运用与其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二得。

5、语言运用题。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际,又考察了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生要想选对须仔细思索。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延续了传统的比较阅读,选择了《爱莲说》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用。

异常是第7小题前面考文题后面考作者有必须的迷惑性。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考情况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考情况分析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考情况分析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刚刚于本周二落下帷幕,各科成绩均已统计出来,下面我就本次语文考试情况及前两次进行分析与对比:一、考试基本情况:本次全班参考人数是27人,最高分101.5分,最低分66分,100分以上2人,分别是王寿玲的101.5和李小环的100分;90-100分3人,分别是:刘荣杰、刘鑫和张朝娟这三位同学;及格22人,不及格5人,平均分82.65,及格率为81.48% 。

从这些数据来看,高分极少,及格人数还可以,平均分还需要提高。

这次考试和上次相比有进步,无论从及格人数还是较低分的占有人数都有所改变,比如上次考试田峥巍考了56分,但这次已由56分变为83分,提高了27分,还有李奇奇同学,一模考了72分,二才考了48分,但通过努力,也在三模考了68分,整整提高了20分,从客观数字的变化来看后进生的成绩在变,说明同学们正在一点一滴的努力。

但部分同学的成绩很不稳定,这样的成绩应对中考令人担忧。

综合这三次考试的成绩来分析:(一)积累和运用:考得最理想的是第4题“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高。

失分最严重的是第1、2字音和字词题,还有改错的第5题。

学生一是对课本内的常用词汇掌握不牢,二是在答题时只注意了字形或字音,没有二者兼顾,导致丢分;第5题寻找语病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错选,病因类型没有掌握,同时平时语言积累匮乏导致语病难以找准。

(二)综合性学习:试题较容易,学生整体答题情况不错(三)阅读:学生把握较好、得分较高的是现代文的第8题、第9题、12题。

失分较多的是,第10题,大部分学生对文章线索搞不清。

第13题,部分学生表达方式含糊不清,不能对文体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把握,导致失分。

说明文中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现在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是对文体知识的混淆。

(四)作文:学生作文的得分普遍偏低,均分只有37。

主要问题有:文体不明,主题不够突出,文中缺少描写,语言枯燥无感染力,还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开头是抄袭作文题目的提示语,有些学生的作文字迹比较潦草。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2025年初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2025年初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志达中学2025年初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作家在小说作品中如何处理个人的情感,是依赖、纵容,还是遏制、,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谁也不知道作家在作品中应多高的情感温度,但那温度却是让人可感的,必须适宜他个人的情感需要,并涉及几方当事人,无法约定,也很神秘。

A.回避安置真诚B.回避设置真切C.躲避设置真诚D.躲避安置真切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传销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之所以普及传销知识,主要是朋友圈营销基地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种传销的特性。

B.与我国不同的是,法国高考十几科,美国ACT几十科,说明什么呢?文理分科,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思维和操作手段的简单性之反映。

C.2019年我市将在9大重点领域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打造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务,让企业和市民及时掌握各种服务信息,工作、生活更便捷。

D.目前市面上的凉茶主要成分大都包括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的,有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的功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9年寒假,我市“智慧教育·名师在线”平台开始授课。

B.由于去年倒春寒的天气,使老兰州八景之一的皋兰什川“梨苑花光”胜景不再。

C.近日,我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要求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

D.“巨婴”一词被评为2018年“十大流行语”之一。

一个成年人是否算“巨婴”,关键看他心理水平滞留在婴儿阶段4.下列有关名著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着浓浓的父爱。

语文三模考试卷分析

语文三模考试卷分析

一、1、正确率较高,大部分学生可以关注到“人对食品的喜好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只有少数学生只答到“人对食品的喜好”。

2、选择题得分较高,少数学生错选A。

3、本题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答题缺乏文体意识,未能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如从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角度分析;部分学生能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但是,表述说明方法的术语不规范,或写错别字,如例数字,做对比等;分析其表达效果时,不够准确,如:说明了香菜在不同地区喜欢的人的比例不同,说明人对食品的喜好与人的基因有关。

4、选择题的得分非常高。

5、补充研究计划的内容不准确。

如认为研究对象是:古老部落居民,或者1500个志愿者,不完整。

如认为研究方法是:收集对不同食品色香味的偏好。

不确切。

如认为研究结论是:人对食品的喜好跟他的味觉和嗅觉有关。

不准确。

6、本题要求简析行文思路和特点,主要问题如下:答题时并非在简析思路,答题思路混乱。

对文章思路的分析混乱,语言罗嗦。

未分析特点,或分析有误。

二、7、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能得满分,大部分同学不能理解巧合的是都与毛泽东有关。

多数同学理解成梅志的人格与词内涵的巧合,只能得1分。

典型答案:梅志与毛泽东的《咏梅》中的梅花一样美丽(或经历风雪)。

(得1分)8、没有人写到“变换句式”;只写“短句”也不得分。

少数同学能写到“四树斋”与“四面树敌”有关,可以得1分9、①前者(或第⑤节)写作者第一次见到梅志时,她与动荡时代形成强烈反差的美丽给作者带来的震撼(或被她的果断与沉静和脱俗的气质所吸引)。

②后者(或第⒂节)写作者见到梅志老了的时候,依旧美丽,给他带来的感慨。

③两处“注目”形成反复(补充:写前后呼应也给分了,但也很少人写到)④强化了作者的情感,强调了梅志的美,超越时间,永远带给人对历史的无限感慨。

以上四点,一点一分。

后两点写到的人很少。

所以90%的人都只能得2分。

10、①“家”象征着稳定而平静的生活。

(补充:梅志向往稳定而平静的生活)②梅志一生盼望着有个家,却不断失去家,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补充:能写到她坎坷的人生经历也给分,但提醒学生尽量围绕家来写)③梅志人物形象:坚毅、沉静、美丽、热爱生活和坚韧以上三点一点一分,得几分的都有,比例差不多。

初三三检语文卷面分析

初三三检语文卷面分析

初三三检语文卷面分析初三三检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试卷作一个全面、具体的分析。

一、试卷情况1、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2、试题的设问及答案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对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共有92人参加考试,全市排名第六。

其中及格84人,优秀7人,优秀率不高,需要加大努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积累及运用(27分)。

这道题测试范围广,包括字词古文默写、综合性学习、名著等。

学生得分在20分以上的不多。

失分较多的题:第4、5、6题。

失分原因:4题名著故事情节概括不够具体和准确;5题学生对语段不理解,补充不知如何下笔;6题(1)概括探究结果不准确。

总之,从第一题中可以看出以后还需继续加大巩固和训练力度,坚决夯实基础知识。

也让学生适应各种题型。

第二大题:(一)(16分):现代文阅读语段。

做的不够好,得分在10分左右。

这一题乍一看不难,但是对照答案看,每小题要得到满分也不是易事。

尤其是10题、11题,这两道题学生失分高,原因是学生对于文章没有深刻的理解,造成审题不清,做题抓不住关键。

表现在回答问题时条理不清楚,不能按点回答问题。

第三大题:说明文(12分):学生得分多数10分左右。

13、14题,失分较多。

失分较多的原因:13题,学生对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概括的依然不够准确。

14题学生对“高脂肪食物让人发胖的真正原因”语言组织的不够严谨,所以多多少少都有扣分的情况。

总之,从做题情况上看,不仅需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而且还需加大学生理解能力训练。

第四大题:文言文(10分):16题,失分较多。

古诗(5分):复习比较到位,学生整体答卷较好。

第五大题(50分):得分在45分以上的比较少。

大多数学生得分在43—45分之间。

作文二选一,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成长的滋味》,作文中表现出的问题:1.字体和书面还需要加强训练2.作文内容肤浅,没有深意。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

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

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评析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

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17分)、综合性学习(7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6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

试题中“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理解“红歌”,写出歌名,并补充小诗。

3.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带着感动出发》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

积累运用的1题和3题、古诗文填空的A、B两组中的第6小题两题、说明文阅读中的9题和记叙文阅读中的13题,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和改题目的问题。

﹙二﹚教学方面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

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一、试卷难度分析本次九年级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涵盖了课本内容和拓展知识。

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构成,各题型比重合理分配,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1. 选择题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40%,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次选择题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诗词鉴赏、文章阅读等多个方面。

选项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填空题填空题占试卷总分的30%,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本次填空题设计合理,题目涵盖了课本重点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语境理解和推测。

难度适中,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3. 简答题简答题占试卷总分的30%,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次简答题设计丰富多样,要求学生进行辨析、概括、分析等操作,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试题命制情况分析本次试卷整体命制情况良好,符合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题目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卷中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运用知识。

1. 选择题命制情况选择题命制情况良好,题目结构合理,选项设计合理,能够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中给出足够的上下文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避免干扰。

2. 填空题命制情况填空题命制情况良好,题目语句通顺,空格位置合理,能够有效考察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中涉及的词汇来自课本及相关拓展知识,能够扩展学生的语言视野。

3. 简答题命制情况简答题命制情况良好,题目语言简明扼要,能够准确表达问题的要求。

题目内容立足于课文,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试题易错点分析根据学生答卷的情况,本次试卷易错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诗词鉴赏题有部分学生在诗词鉴赏题上出现了较多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诗词鉴赏题需要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而一些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答案不准确。

最新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

最新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第1篇: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本事;写作本事,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景作一些分析。

一、考卷与考情分析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试卷由积累与应用;阅读本事;写作本事,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本事、语言应用本事、体验感悟本事。

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原则,异常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景看,积累与应用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阅读本事部分其次,写作本事完成得较差。

这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

如第16题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感受。

写作本事部分完成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较短有关。

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十分完整,逻辑条理十分严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二.反思与经验总结1、狠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一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本事。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和整体感知本事,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

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构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

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作文训练。

还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文为心声的作文习惯,写自我真正感受过的资料,必须会更加得心应手。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失分原因分析在初三语文试卷中,学生们普遍存在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题目理解不透彻有部分学生对试卷中的题目理解不够深刻,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不完全契合,造成失分。

2. 缺乏阅读理解能力部分学生缺乏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章中的隐含信息和含义把握不准确,导致答案出现偏差或不完整,影响得分。

3. 写作表达不规范在作文类题目中,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文章结构不清晰,语言表达不生动,句式不变化,影响了完整性与表达效果,降低了得分。

4. 文字运用不准确一些学生在对汉字的运用上存在困难,可能出现错别字、使用生僻字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的答题质量,造成失分。

5. 考点理解不深入对于一些语文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和细致,导致在应用知识点解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或不完整,造成失分。

二、改进措施建议针对以上失分原因,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以帮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提高得分:1. 阅读习惯培养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章的把握能力和深度理解。

2. 写作训练加强通过写作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和错别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知识强化加强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文字运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犯错。

4. 考点复习强化定期复习重点考点知识,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对考点问题的解答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失分现象。

5. 考前模拟练习组织模拟考试,让学生在真实考试环境下练习应试技巧和答题能力,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策略,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落实,相信学生们在语文考试中的失分原因能够得到有效改善,考试成绩也将得到明显提高。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语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本文对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总结考试的特点和学生的表现。

考试内容
考试试卷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和语法等部分。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语法部分则注重学生对语言规则和用法的掌握。

考试题型
试卷中的题型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章细节和主旨的把握,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义的理解和运用,解答题则要求学生展开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生表现
学生在本次模拟考试中整体表现良好。

他们在阅读理解部分能
够较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并正确思考问题,如推断和归纳等。


写作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并
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至于语法部分,虽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错误,但整体上掌握了基础语法规则。

改进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建议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阅
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练阅读理解题来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加强写作训练,引导学生
进行多样化的写作练,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此外,语法教
学中可以对常见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加强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总结
通过对九年级模拟语文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
各个方面的表现都较为出色,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
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改进,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相关推荐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通用19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篇1默写题考察了《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记》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四篇都是重点备考的对象,不多说。

名著阅读考察了《孟子》,也是学生需重点注意的名著之一。

其考查形式给各位考生的备考供给了一个方向,即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涉及到名著的课文的具体资料(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都应当成为重点记忆的对象。

选择题题量六道,东城与西城一样,题型上稍有创新,将关联词替换成了病句。

其六种题型中,字音字形与西城海淀一样,都涉及到对新增二十个词语的考察。

其他题,病句题不难,而标点、语意衔接及修辞则是十分难为各位考生了。

标点所考察的书名号用法及引号与其他符号的位置关系会难倒一批考生;语意衔接考察的是上下文资料及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语感稍差的同学都选不出来;修辞手法中所附的材料可用“不知所云”来评价,材料过于晦涩,且主题太不明显,中考不太会出这样的材料。

综合性学习第一题,整合并概括材料信息。

材料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概括两个要点并不难,表格的概括相对较难,表此刻表头不够清晰,能做出的同学需有较好的逻辑思维。

第二题,概括采访记录。

思路跟2011年中考一致,基本上需概括的关键词都在各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要概括的自我的理解也只是各个看法的整合,这使得本题很容易。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的本事,比前两题难,但若掌握了方法,本题也容易。

仔细审题可知,标题中已知部分对应的是材料最终一段,所以学生需概括的即是一二段的资料,一段写“爱心分队”诞生,二段写“分队用爱心传递温暖”,将这两个意思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格式一致的句子即可。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rùn( )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kè( )守平静;宽容是一束阳光,可消róng( )彼此间的猜疑积雪;宽容是一座桥梁,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答案】:润 恪 融 【解析】: 第2题: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

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

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

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1)第②句中的关联词有误,请将修改后的一组关联词写出来。

(1分) (2)第③句有语病,请指出修改意见。

(1分)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修改意见。

(1分) 【答案】:不是----而是 ; 在最后加“的参与”(意思对即可); 道德之中后的“、”改成“,”。

【解析】: 第3题:下列语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青春的舞蹈就是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春是死水,我们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春是萎靡,我们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春是敌人,我们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春是堕落,我们不要。

A .停滞单调偏激无梦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单调无梦偏激停滞C.停滞无梦单调偏激D.单调停滞无梦偏激【答案】:D【解析】:第4题:音乐之伴张抗抗音乐是有年龄的。

九年级语文模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试卷分析李瑞民一、总体分析:本次考试共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第三部分为写作。

各占分数为35、55、55(另外卷面5分)。

试题模式和往年的试卷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来说:1、注重人文精神,时代性强。

2、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信息筛选能力。

3、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点,考查全面。

本次期末试题与教材及中考衔接自然,紧扣课标。

从试卷卷面上看出:知识题分布面广,难易度适中,重点考察学生实际能力。

考试卷面出题重视对学生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题型灵活,问法变化大,生动、新颖、有趣,活题、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的比例增大了,考试更加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回答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课外积累、运用学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一个全面的较好的测试,考试出题符合素质教育和当前语文课教改的要求,为我们语文老师的课今后的教学指明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对指导后阶段的毕业复习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试题分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涉及内容广,主要考查学古诗文积累、生字词的积累、现代诗词鉴赏、名著知识积累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内容,共35分,比例适中。

第1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大部分都能得满分,也有少数失分较多,没过背诵这一关,尤其是默写时因标点错误而失分;第2题比较分析两首现代诗感情的异同,有一些同学失分较多,原因在于对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没有及时加以巩固,以及表述不清;第3题是综合性活动:举办读书活动。

考查了名句积累、设计报告会方案、推荐文学名著和谈读书认识。

重视积累和能力的测试。

我调查了一下,绝大多数学生敢于结合平时所学和课外阅读进行大胆作答,失分不多,但还是少量学生暴露出课外积累和阅读的匮乏。

本题考查知识面全,面向广大学生,重难点突出,既有基础认知题目,又有创新开放范围,起到了很好的检测和指导作用。

2022郑州三模语文分析初三

2022郑州三模语文分析初三

2022郑州三模语文分析初三
一、基本情况
(一)考生答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人平分79.8分;及格
率94%;优秀率38%;多数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

(二)知识分布
阅读(14分):其中填空题第1、2、3题,共4分;选择题第13、8题,共2分;规则第17(1)、(2)题,共8分。

二、试卷特点
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

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

三、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
知识。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
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

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迁移性。

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本次期末调研考试。

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九年级质量监测试题语文一、基础知识运用(22分)1. 品古诗之美。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tiěmǎ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o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yōu xián()(2)jīn gētiěmǎ()(3)piāo yì()(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获取与时俱进迸发B. 汲取与时俱进焕发C. 获取与日俱增焕发D. 汲取与日俱增迸发【答案】(1)①. 悠闲②. 金戈铁马③. 飘逸(2)B【解析】【小问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悠闲:yōu xián,指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金戈铁马:jīn gētiěmǎ,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飘逸:piāo yì,洒脱,自然,与众不同;漂浮;飘散。

通常用飘逸来形容人:气质好、动作自然好看。

【小问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获取:获得,取得;得到,猎取;汲取:吸取的意思。

“汲取”比“获取”更能体现出主动、深入地获取的意思,与“精神养分”搭配更贴切。

故选“汲取”;的与时俱进: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与日俱增:一天天增长。

形容增长快。

“与时俱进”强调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符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语境。

故选“与时俱进”;迸发:由内向外地突然发出;焕发:散发出年轻的健康所特有的红润,充满或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

“焕发”强调光彩四射地展现出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表述更自然准确;而“迸发”更强调突然、快速地发出,不太符合此处语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树人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三模测试九年级语文2016.5(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风靡.(mǐ)粗犷.(kuàng)安逸.(yì) 强.聒不舍(qiáng)B.笃.信(dǔ)俯瞰.(kàn)玷.污(diàn)卷帙.浩繁(zhì)C.隽.永(juān)潜.伏(qián)惬.意(qiè)相形见绌.(zhuō)D.殷.(yīn)红绵亘.(gèn)绮.丽(qí)拾.级而上(sh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太阳的后裔》这部电视剧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C.中考期间,考生应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大补特补往往适得其反....。

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

4.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2分)这些精美的图片和包含智慧的文字完美结合而成的宣传画深深打动了小男孩那颗纯洁善良的心。

A.图片、文字打动小男孩。

B.图片、文字打动心。

C.宣传画打动小男孩。

D.宣传画打动心。

5.下面的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阿长”是作者小时候家中的保姆。

C.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

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它讲述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

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 , , 。

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①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②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A .③①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①④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依次写汉字。

(4分)如果每宗学问的h óng ( )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hu áng ( )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su ì( )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j īn ( )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8.默写古诗文。

(凡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8分)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②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④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⑥千淘万漉虽虽辛苦, 。

(刘禹锡《竹枝词》)⑦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9.综合实践活动。

(8分)4月30日,树人学校“汉字节”引发同学们对汉字的关注,大家围绕“弘扬中华文明, 传承汉字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佳节溯源】(1)请根据以下两则材料,写出设立“汉字节”的理由。

(2分)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个汉字都是一件艺术品。

它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

材料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作为“世界母语日”,其宗旨是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性,促进各国母语传播运动,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消失。

【热词聚焦】(2)请概括表格的主要信息。

(2分)提示: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经过千锤百炼,极富表现力。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产生了一批“网络成语”,如“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但是感觉很厉害)、“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等等。

(3)“汉字节”开展年度汉字评选活动,通过民众票选的方式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

请你从以下两个备选汉字中,推荐一个参选年度汉字,并参照示例,说明推荐理由。

“网络成语”认同度调查表调查对象 认同 中立 不认同中老年人 15% 17% 68%青少年人 72% 12% 16%(提示:可从字的释义、诗句或俗语、个人体验等方面来写)(3分)备选字:和海示例:诗人郑愁予推荐“青”字。

理由:青,是一种颜色。

“青青园中葵”中写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当前,国家通过青年创业项目栽培青年,具有开创未来的意义。

(4)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些对联。

请你围绕“汉字书写”对出下联。

(1分)普通话说好不普通,规范字。

二、阅读理解(5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1题。

(5分)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0.诗歌前两句里的“外”“断”和“复”分别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况?(3分)11.按常理说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却说“不敢问来人”,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16分)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

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

香居③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

”“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

”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

”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

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②具:备办。

③香居:齐国大夫。

④尚书:官名。

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齐宣王为.大室()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趋.而出()遽.召尚书曰()1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香居问于.宣王曰相与步于.中庭B.以.齐国之大具之皆以.美于徐公C.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辍耕之.垄上D. 群臣莫敢谏者.上书谏寡人者.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6分)(1)何谏寡人之晚也?(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5.用自己的话概括香居为什么向君王进谏,并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3分)(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6--19题。

(13分)砚,只为磨墨而生宰予砚,俗称砚台,是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

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宋代米芾对一方山形砚台爱不释手,还专门为它写了《研山铭》,连续三年抱着砚山入睡,真是痴迷到一定境界了。

砚台一物,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

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成型石砚,出土于一座战国秦墓,跟毛笔、墨块放在一起,文房四宝在这时就已有其三了。

汉代的砚,往往还附带一块研石,就像捣药的杵,被称为“研杵”。

这说明当时墨锭制作工艺尚未成熟,不能用手捏着墨直接在砚上磨,需用研石将墨块碾碎磨细。

东汉之后,随着制墨工艺进步,墨锭可直接用手捏着磨,就不需研石了。

早期的砚注重实用,普遍造型朴素,只有一些贵族墓葬才会出土比较精美的砚。

唐宋以后,日常所用的砚造型也日渐丰富。

比如唐代流行龟形砚、鱼形砚,明清流行牧牛砚、虎伏砚等,精彩纷呈。

制作砚台,主要材质是天然岩石。

但并非所有石头都适合做砚,必须精挑细选,核心因素就是材料的硬度。

墨锭的莫氏硬度通常在2.3左右,想让它轻松磨出墨汁(称为“易发墨”),砚石中要有石英、长石等硬度较大(6-7)的矿物,它们是决定发墨效果的关键成分。

然而柔软的毛笔也要频繁接触砚台,如果硬度太高,容易损伤笔毛,缩短笔的使用寿命。

所以,砚台又必须有一定的柔韧性。

通常,在砚台中占主流的成分是方解石、绢云母等,硬度在2-4之间,质地偏软,细腻滑润,不易伤笔。

从微观视角看,砚面经过打磨后,软石部分磨损较大,微微下凹,硬石颗粒则微微凸起。

研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众多“小刺”从墨块上刮下墨粉,再溶于水中。

硬质的石英、长石颗粒必须很细,分布也要均匀,研磨出的墨汁才够细腻均匀,不会出现粗粒。

各种矿物成分之间联结紧密、颗粒间空隙小,砚台就“不吸水”,墨汁更不易干涸。

符合这些标准的就是一款好砚,人们将广东的端砚、甘肃的洮砚、安徽的歙砚、黄河岸的澄泥砚,并列为“四大名砚”。

端砚、洮砚和歙砚都是天然石头做成的。

端砚出自广东肇庆,颜色多彩,石质娇嫩,摸起来像婴儿皮肤一样细腻。

洮砚出自甘肃洮河,石色碧绿,颇为秀美。

歙砚出自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带,多位青黑色,其代表为南唐李后主最爱的“龙尾石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的溪流中,质地细密温润,叩之声音清越。

宋代大书法家蔡襄曾专门写诗赞美它,将它与天下至宝“和氏璧”相提并论。

澄泥砚比较特殊,用于反复淘洗、过滤后的细泥烧制的,属于陶砚。

因其原料讲究、工艺独绝,磨墨效果可媲美石砚。

今天,除了少数书画爱好者,我们平时写字用的多是现成的墨水或墨汁。

墨从固体到液体,砚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渐渐淡出日常生活了。

(选自《博物》杂志2016年第2期,有删改)16.阅读文章主体部分,概括主要内容。

(4分)→制作砚的材质要求→17.第8段划线句中“这些标准”具体是指什么?(3分)18.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1)所以,砚台又必须..有一定的柔韧性。

(2)研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众多“小刺..”从墨块上刮下墨粉,再溶于水中。

19.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 砚台,大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研磨的石槽、石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