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地方财政风险展开讨论,介绍了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应对对策、防范措施以及监测评估方法。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风险、经济波动等问题,其主要因素包括地方政府行为、外部环境等。

为了有效治理地方财政风险,可以采取加强规划引导、完善财政制度、加强风险防范等对策。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应对地方财政风险,确保地方财政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影响因素、应对对策、防范措施、监测、评估、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面临的因各种内外因素造成的财政压力和风险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地方财政风险逐渐显现。

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风险加大、财政预算压力增加等问题,外部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波动等也对地方财政风险构成挑战。

地方财政风险不仅对地方政府财务健康和经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全国经济发展和稳定具有直接影响。

深入分析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应对对策,对于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应对对策、防范措施和监测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为深入了解和有效应对地方财政风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 正文2.1 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第一,地方财政风险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

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往往密切相关。

地方政府部门在财政管理中存在着权力寻租、政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地方财政风险的增加。

第二,地方财政风险具有经济性和财务性。

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税收、国债和财政补贴等收入,而地方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民生事业等方面。

一旦收入不足或支出过大,就会导致地方财政风险的出现。

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对策

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对策

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对策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财政风险是指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旅行其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

它主要表现:首先是财政债务不可持续,也就是不可能再通过借债来维持或扩大支出;其次是财政的不可持续,即不可能再用扩大的赤子办法来扩大支出,这主要是来自社会压力和政治压力。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省级以下各级地方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当承担的支出债务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是是指地方财政运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融资环境等因素的变动,而导致地方政府无力提供基本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或对法律所规定的地方政府支付责任大规模违约以及无力承担迫于公众期望或政治压力要求必须由地方政府承担的道义责任或期望责任,由此给整个地方经济生活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它可能表现地方政府无力偿债、地方财政支出相对于收入的过快增长、长期持续赤子以及地方政府无力承担社会公共风险,但最终往往集中以地方政府债务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地方财政风险程度如何,一方面取决于致险因素及危害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当地财政的实力,即抵御风险的能力。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地方财政风险的程度和抗风险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及地区,地方财政风险的问题就相对比较突出,且风险形式呈多样化;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省份及地区,抵御财政风险的能力相对比较强,风险形式也相对比较集中。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地方财政风险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形式:(一)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本质上是政府债务的伴生物,而政府举债的直接原因是政府的经常收入不能满足其支出需要所产生的矛盾。

地方政府负债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地方政府直接举借的内、外债(政府承借或担保的债务);地方政府的间接债务(地方国有企业或国家持股的股份制企业举借的,并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点贷”项目(政府授意金融机构借款或政府提出的风险承诺)。

地方财政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分析

地方财政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分析

地方财政风险是在给定的不确定外部环境下 ,地方政府所拥 有 的公共资源无力履行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以至于给经济 、社会稳 定带来损害的一种可能性 。它集中体现在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到期 债 务,突 }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有 限性与财政支 出需求的无限 f I
性 之 间 的矛 盾 , 同时 隐 藏 在地 方 经 济 生 活 的各 个 领 域 , 而 对 地 方 从
方 财政 收入 增 长 机 制 缺乏 稳 定 性 ; 另一 方 面 , 国地 方 财 政 收入 流 我
不同层次提 出了手段和措施 。本文通过以下 的思路对这些手段 和 措施 进行 梳理 。 财政风险好 比一个 “ 蓄水池 ”有进水 口和 出水 口。 , 池中水位越高 , 明财政风险越 大。 表 导致“ 蓄水池” 水位 升无非就 是进水 口流量多大于 水 口流量 。降低水位 的办法就是缩小甚至
理范 围偏大 ; }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 , 支 j J 支 管理松 弛; 预算管理 弱化使得支m不断膨胀 。 在举债 问题上 , 各级地方政府 风险意识淡 薄, 对债务 的固有风险认识不 足, 只管借债而忽视对借 来资金的使 用和管理 ,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偿 还债务问题上 , 部分地方政府 领导重视不够 , 债务能拖就拖 , 住就可以不还 的侥幸心 理 , 拖 使得
集 中转换为公共风险。为了将不断增 大的公共风险控制在可 以承
受 的水 平之 内 , 府 不 得 不 动用 财政 资 金 加 以 化 解 , 而 形 成 财 政 从 政风险 。
差距不断扩大 , 同性和地方性 突发事件增多引发社 会风险增多 ; 全
农 村 社 会 矛 盾 突 j , 民上访 事 件 成 倍 增 长 ; 外 邪 教 和 非 法 宗 教 }农 { 此 活动 屡 禁 不 止 。 解 决 影 响 社会 社 会 安 定 和 政 治 稳定 的矛 盾 , 照 要 按 公 共 风 险 由财 政 兜 底 的原 则来 说 ,这些 社 会 矛 盾 增 加 了地 方 财 政 的额 外 负 担 , 就 是 社 会 原 因 引起 的财 政 风 险 。 这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地方财政风险即指由于地方财政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引发的财政收支矛盾激化,进而使地方财政平衡运行遭到破坏的可能性,是社会经济风险在财政领域的集中表现,表现为各种显性和隐性风险,包括收入风险、支出风险、制度风险、债务风险等。

作为风险的一个特定领域,地方财政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地方财政风险逐步显现,探究其原因,增强防范意识,对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因素,此外,经济制约和人为原因也对其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不合理的财政分配体制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但改革后的财税体制带有过渡性的色彩,地方财政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省级以下财政的建设一直比较落后,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方财政收入风险首先,分税制改革的出发点是增强中央政府在财政分配中的地位,提高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因而地方财力大幅下降。

增值税的75%上划中央,增收的大部分收入也归中央掌握,而地方税收大都是税基不稳固、税源零星分散、征收成本高的税种,地方财政的增收受到了限制。

其次,财权财力分散、税收流失严重,从而大大削弱了地方财政实力。

某些地方部门为局部利益而设的收费项目繁多,费挤税现象严重,预算外资金规模日益膨胀,分散了地方政府财力: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随意减免税收,大量隐性收入以及偷逃骗税等不法行为所导致的税收流失,更使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另外,在地方预算自求平衡的约束下,寅吃卯粮、买卖税款、拨款空转等也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了未来风险。

2.地方财政支出风险一是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越位”与“缺位”并存。

近年来,地方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急剧增长,使财政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有相当部分地方财政已经成为“吃饭财政”,这一现象在县、乡两级财政尤为突出。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用途广、管理混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隐性债务和债务风险不断升级的问题,这些都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同时,债务处置难度大,若出现债务危机,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第二,财政收入风险。

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财政、资源税等非税收入和地方税收,但这些收入在经济下行时也会遭受重创,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不足。

第三,经济结构风险。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拉动,但这些领域发展存在泡沫和风险,一旦发生危机将导致地方财政困境。

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 加强财政管理。

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确保各项支出的合法合规性,严禁挥霍浪费。

同时,加强债务管理,做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债务承担的划分和管理,防止地方债务不断升级。

还要建立财政收支平衡的长效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财力保障,避免出现财政收入不足的情况。

2.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

要通过扩大非税收入、完善税收制度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来源的多样性。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要加强对房地产等行业的监管,避免市场泡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比重,增强地方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地方财政存在较大的风险,但只要加强财政管理、多元化收入来源、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保障地方经济稳定发展。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建议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建议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建议本文将探讨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以及如何降低这些风险。

地方财政风险特点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因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风险以及经济发展不稳定等因素所面临的风险。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往往需通过大量的债务来筹措资金,而这些债务也很容易导致财政风险。

随着债务增加,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不断下降。

2. 经济不稳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出现不稳定,则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而财政支出需要不变或增加,从而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风险。

3. 土地收益下降: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增加财政收入,但随着土地资源的枯竭以及政策的调整,土地收益也在不断下降,从而带来财政风险。

降低地方财政风险的建议
为了降低地方财政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通过建立现代化的财政体制来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管理和风险控制。

2. 改善债务管理: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债务管理,通过规
范债务发行、积极开展债务重组和并购、加强债务减轻、债务收购等方式来降低债务风险。

3. 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控: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建立科
学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4. 推进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依靠市场力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地方财政风险的降低。

总而言之,地方财政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并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只有科学、合理的财政管理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VIP专享】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VIP专享】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含义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二、特点(一)地方财政风险的综合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 呈现出综合性特点。

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便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

如自然灾害将导致财政减收增支, 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

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

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财政风险地域层次性。

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

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省、地( 市) 、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

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地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也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成为潜在的隐患。

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 这就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 从而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地方财政是指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它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改善。

由于我国地方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地方政府发展过快、重建设轻生产的倾向,地方财政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地方财政的风险原因、风险表现及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浅议。

一、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原因1. 财政依赖性强地方政府依赖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时也依赖于财政收入。

从国家财政收支结构看,地方财政收支主要靠中央财政拨款、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但有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过于依赖资源税等非固定收入,导致财政收入波动较大。

2. 土地财政收入过度依赖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于土地资源出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3. 债务风险一些地方政府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及其他融资渠道进行债务融资,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财政偿债风险意识不强,未来一旦债务到期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很大的还款压力。

1. 政府不良负债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隐性债务问题,表现为政府不良负债较大、财政负担过重。

2. 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3. 地方债务规模扩大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善,债务规模扩大,对地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潜在威胁。

1. 完善地方财政体制应当加快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强化地方税收和非税收入,降低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

同时建立健全地方财政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防止财政风险的发生。

2. 加强地方政府财务监管加强地方政府财务监管,规范债务管理行为,加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监管,控制地方债务规模过快扩大的势头。

3. 推动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通过科学的财政管理手段提高地方财政的盈利能力。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

试论地方财政风险特点及对策【摘要】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入手,分析了地方财政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在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分析中,指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债务风险和预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在成因探究中,揭示了地方政府过度倚赖土地财政、财政调控不当等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监管和预警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收入水平等对策建议。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未来地方财政风险的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为解决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特点、成因、对策、财政监管、预警体系、支出结构、收入水平、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财政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部门的支出压力较大,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和民生保障支出持续增长;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逐渐加重,随着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在逐渐积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不及支出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监管制度亟待改善,财政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研究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点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分析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点,探究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才能更好地应对财政风险,保障地方政府财政的健康发展。

这一部分将从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背景和现状入手,全面分析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地方财政风险是当前我国财政领域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其特点独具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建议,探讨如何加强财政监管和预警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收入水平,从而有效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促进我国财政健康发展。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财政风险点是指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威胁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支出过度、财政债务风险、不合理的财政政策等。

1. 财政收入不稳定:财政收入来源不稳定可能导致财政预算无法充分执行。

为减轻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稳定经济增长:加强经济结构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提高财政收入的基础。

-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降低对单一来源的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财政收入,减少收入的波动性。

- 完善税收政策:优化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减少逃税漏税现象。

2. 财政支出过度:财政支出过度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债务累积等风险。

为防范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谨慎制定预算计划:合理设定财政支出计划,确保支出与收入的平衡。

- 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建立健全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 加强支出评估和审计:对重大支出项目进行评估和审计,确保支出合理、有效。

3. 财政债务风险:财政债务规模过大及偿还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财政危机。

为预防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债务规模:建立债务规模控制机制,适度控制债务规模,防止过度借债。

- 提高债务偿还能力:加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力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偿债能力。

- 健全债务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

4. 不合理的财政政策:不合理的财政政策可能导致经济波动、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防范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 宏观调控要稳妥: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协同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 加强财政政策评估:对财政政策进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 提高财政政策透明度:加强财政政策的公开和信息披露,促进社会各方形成共识。

综上所述,财政风险点的防控措施包括稳定经济增长、多元化财政收入、谨慎制定预算计划、加强预算执行监控、控制债务规模、提高债务偿还能力、健全债务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政策评估和提高财政政策透明度等。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强化风险意识教育
财政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对风险防 范工作的认识,形成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实施严格的风险评估与监控
财政局建立了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各类潜在风险 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预警风险,确保风险防 范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风险防范工作的覆盖面仍 需进一步扩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
02
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对财政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进行实时监控。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03
对于违规使用和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要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
责任。
完善政策法规,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
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加强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确 保财政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定 期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审计,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
针对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制 定更为严格的制度和流程,确 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人员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严格人员招聘和选拔 ,确保新进人员具备 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 德品质。
建立人员激励机制, 鼓励员工创新和进取 ,提高整体队伍的素 质水平。
财政局风险防范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财政局风险概述 • 财政局内部风险防范措施 • 财政局外部风险防范措施 • 财政局风险防范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财政局风险概述
财政局面临的风险类型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投资风险
财政局在进行投资决策时 ,可能面临市场波动、政 策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投资 失败或收益受损风险。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财政风险点1. 政府收入不稳定:政府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其他收入,如国有资产收益等。

但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或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到税收收入,政府收入将会受到冲击,造成财政风险。

2. 政府支出过度:政府在满足公共需求和提供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支出。

如果政府支出过度,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将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增加财政风险。

3. 债务风险: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和借款来筹集资金。

但如果政府债务过高,还款压力增加,将增加财政风险。

此外,如果债务利率上升,政府偿债成本也会增加,增加了财政风险。

4. 不可预测的事件:政府面临着各种不可预测的事件,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财政支出增加或收入减少,给财政带来风险。

二、财政风险防控措施1. 加强财政规划和预算管理:政府应制定长期的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合理安排支出和收入,避免过度支出和收入不足的情况发生。

同时,政府应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2. 多元化收入来源:政府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收入。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发展其他收入来源,如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高投资收益等。

3. 健全债务管理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债务管理机制,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和监测,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债务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债务资金用于有效投资,提高还款能力。

4. 建立应急储备:政府应建立应急储备,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的风险。

应急储备可以用于应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风险,减轻财政压力。

5.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测:政府应加强对财政风险的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政府可以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测系统,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加强国际合作:财政风险不仅是国内问题,也与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密切相关。

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财政风险,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

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我国财政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一、我国财政风险的深层次成因分析财政风险是一种体制风险其深层原因当然应从体制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一)财政体制改革仍未触及实质性问题收支划分方法的技术性手段难以解决权力本质性问题我国的财政改革一直沿着“分灶吃饭”的思路进行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不是如何分灶而是谁来分灶这就是分灶主体的资格与地位问题为什么财政改革一统就死一分就乱原因很简单技术手段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实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条块矛盾“条”是业务范畴它是一级政府权力的垂直延伸下级对上级是一种从属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下级对上级的行政权力依赖其次才是经济权力的依赖“块”是地缘范畴它是政府权力的横向分割政府间关系是一种地缘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其次才是行政权力范围的地缘性条块关系交织使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在处理财政问题时相互争执利益推诿责任下级政府部门在财政权力上缺乏自主性因而也就没有责任心形成了滥用财权浪费财力的局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利定位不够准确无法明确事权范围由于依据模糊划分收支的标准就很难把握忽而偏重中央忽而偏重地方偏重地方也有地区差异特别是中央与地方之间有交叉的支出跨地区的支出具有外溢性的支出更是容易造成相互干扰混淆不清可见体制缺陷是造成财政风险的最本质的原因(二)复合税制中主体税种设计有缺陷,税权划分重量轻质容易造成矛盾和冲突我国税收设计的基本目标首先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而流转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这也正是我国长期以来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主要原因虽然理论界不乏将所得税作为主体税种的声音如现阶段实行的增值税就是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的流转税地方税中的营业税也属于流转税类流转税的共同特点是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为课征对象、可征环节多、税源广泛但缺陷也很明显它既不能体现公平合理的税收基本原则也难以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近五、六年来我国税收收入连续以1000亿元的绝对数增长本身就隐含着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在目前税制下税收收入量的目标很容易实现但税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的反映越来越不够明显和准确从而形成了税收收入不断增加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的背反现象(三)国有企业改革仍未实现质的突破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的复杂性加重了财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我国国有企业的现实问题很多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负债率、低利润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困难国有企业多余职工的分流和再就业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无一不与财政有关大凡国企改革首先是产权改革即对产权进行界定明确投资主体明确产权的归属明确资产经营的盈亏责任政企关系不清集中体现在企业与财政关系不清上企业改革的各种风险必将形成财政风险(四)税权划分缺乏稳定性和科学性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力矛盾突显出来加大了财政风险因素税权即税收的管辖权国家拥有取得税收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必须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我国目前在税权划分上缺乏一个稳定的规则立法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越权、滥权现象较为严重另外税收征管主体的重复和交叉也对行使税权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从而导致中央税收保障性下降地方滥用收费权且收费规模日益膨胀这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收入的规范分配方式严重悖离的结果必然导致更深的财政风险(五)政府职能转变的艰巨性和矛盾性也成为产生财政风险的深刻因素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却存在着明显的艰巨性和矛盾性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失效问题更为突出政府纠正这些失效的能力也更弱政府行动的局限性也更大建立和完善市场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如果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很可能成为导致市场混乱的主要因素二、防范财政风险的思路与对策财政风险属于一种体制风险防范财政风险首先应该从体制改革入手具体说来就是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继续深入地改革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中的实质问题就是关于权、责、利的划分问题就是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问题事权的划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财权的划分很关键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清晰的事权划分财权的划分就失去了起码的依据因此事权划分才是经济和财政体制中的核心问题谈到事权的划分就必然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定位问题中央政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主导者着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原则性事务;地方政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施者和从属者着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和具体性事务可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仍是我国未来相当时期内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模式但今后的重点应集中在“分级管理”上即下大力气明确和规范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二)严格有序地区分财政问题和市场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社会权力中心和社会义务中心财政服务于政府,因此公共性和社会性是确定财政问题的基点这里有三层含义财政问题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市场是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财政问题的客体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也即公共性如失业和失业救济、武器生产和国防解决财政问题的目标是稳定和公平绝非是市场的发展与效率目标只有不夸大财政的职能和作用不强求不切实际的财政目标才是降低财政风险的必然选择(三)合理有序地改革税收体制建立切实可行的税权划分模式税收制度改革是财政收入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税制改革应该考虑以下原则一是建立多样化的税种范围;二是建立明确的主体税种;三是建立规范的中央税收管理制度和地方税收管理制度税权是国家权力的经济体现税种的多样化代表了国家经济权力的深度和广度主体税种的设立影响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从经济方面体现着国家权力的层次性应该强调税权划分必须考虑国家权力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否则会出现地方税挤中央税附加税挤正税形成地方割据财政负担加重滋生严重的财政风险(四)加强预算硬约束统一财政资金管理实行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预算硬约束就是要增强其作为国家财力计划的法律约束力和技术稳定性严肃预算编制严格执行预算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部门预算编制试点试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这是增强预算约束力的有益尝试同时维护财政资金的统一性也很重要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归各级政府管理权属各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财政资金符合财政资金的属性也是降低财政风险的重要途径(五)调整财政预算权限使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保持相对独立地方预算实行垂直管理取消乡镇一级预算维护各级政府财政的独立性是明确财权责任的必要前提但这种按地域板块的过细分割又会破坏财政资金的统一性因此可以考虑在中央预算和省一级预算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对省以下预算包括省、市、县级预算实行垂直管理鉴于乡镇财政基本上失去了公共性和社会性特征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考虑逐步取消当然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特殊处理取消财政权限的乡镇作为县一级的部门预算照样能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六)合理适度地发行国债建立国债专项预算降低因过度举债或使用公债不当所产生的财政风险国债导致的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量大造成的过度风险;二是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风险;三是使用不当造成的风险事实上我国国债的发行量已经较大了虽然横向比我们比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等国的国债规模小得多但纵向比我国国债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属超常发展加之我国国债管理手段落后国债的使用效率不高长此下去势必产生不利后果因此应实行国债专项预算管理像管理基金一样管理国债真正发挥国债的应有作用(七)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进程既减轻财政负担又能保证市场稳定和社会发展转轨时期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平等竞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但社会保障资金不应、也不可能完全由财政解决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力与义务相对应、管理与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减少财政负担的份额同时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市场化管理手段实现保值增值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灵活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等诸多方法降低财政风险作者单位陕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赵彩虹。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陆梅芳(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经济管理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_--y-£殳本身缺陷和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造成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力致使地方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受到损害的可能性。

笔者通过多年的对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财政决算审计发现,地方财政风险,作为财政风险的一部分,不仅存在,而且在有些地方还表现得较为严重,如收入增长乏力、收支矛盾突出、债务规模过大、资金效益低下等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经济的影响和;中击,更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可能性,因地方财政风险不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而是地方政府的风险,其涉及面广,后果危害性大,将会影响地方政府行使职能,扰乱经济和政治秩序,危及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应充分引起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一、地方财政风险成因分析地方财政风险,并不是地方财政运行本身造成的,而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长期积累和经济体制转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迟缓的结果。

具体分析产生地方财政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地方经济贫困是地方财政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地方财政风险表面上是地方财政不能提供必要的财力,实质是地方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够,是经济贫困的结果。

一是我国许多地方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在经济中占据很大比重,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效益不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二是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一哄而上形成一批重复建设工程,不仅超越了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浪费了本不宽裕的财力。

三是一些地方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运用政策优惠进行招商引资,制定或超越权限运用减税让利优惠政策,不仅损害了税法的严刺生,也使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增长受到很大影响。

(二)地方财政包揽过多,供给范围过宽,加大了地方财政支出风险目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财政资金的分配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财政包揽过多,供给范围过宽。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浅议我国地方财政的风险及防范
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主要包括债务风险、财政收入风险和财政支出风险。

为了避免这些
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债务风险是地方财政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不断
扩大,信用风险日益突出。

为了防范债务风险,我们应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债务
规模和结构,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总量,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

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评估,严格控制债务风险,防止违法违规举债。

财政收入风险也是我国地方财政面临的一大风险。

地方财政主要依靠税收和转移支付
作为收入来源,但税源单一,转移支付存在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了防范财政收入风险,我们可以推进税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增加非税收入,减少对转
移支付的依赖。

加强财政监管,严厉打击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税收收入的合法稳定。

财政支出风险是地方财政面临的另一个风险。

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事业投
入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

为了防范财政支出风险,我们
可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

加强审计监督,加强绩效评估,
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我国地方财政面临的风险众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这包括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债务规模和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等。

只有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才能确保地方财政的健康稳定发展。

地方财政风险及其制度性成因探讨

地方财政风险及其制度性成因探讨

地方财政风险及其制度性成因探讨【摘要】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债务风险增加等问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导致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制度性成因则体现在地方政府权责不清、财政体制不合理等方面。

解决地方财政风险的对策包括加强地方政府财政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制度等。

改善地方财政风险的建议则包括建立多层次的财政收支结构、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等。

结论指出解决地方财政风险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监管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关键。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地方财政风险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制度性成因、主要原因、解决对策、监管、法律制度、多方合作、建议、概念、特点、分析、结论1. 引言1.1 地方财政风险及其制度性成因探讨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财政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

地方财政风险不仅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的健康发展,也会对全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造成地方财政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债务过高、财政支出不合理、政府职能扩张等。

这些原因都与我国地方财政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性问题密切相关。

为了解决地方财政风险,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理念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等。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有效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维护地方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并合作,共同推动地方财政风险的解决。

加强监管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也是解决地方财政风险的关键点。

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地方财政风险的概念和特点地方财政风险是指由地方政府在财政管理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可能造成地方财政收支失衡、财政资金链断裂、财政债务违约等问题。

财政风险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防控措施

财政风险防控措施引言:财政风险是指由于财政预算管理不善、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政策执行失误等原因导致的财政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为了有效应对财政风险,保障财政安全,各国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预算管理、财政监管、债务管理、应急机制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财政风险防控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政风险防控的核心环节之一。

为了保障财政安全,需要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严格把控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科学制定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收支平衡,防止财政赤字过大,避免财力过于集中在某一领域,降低财政流动性风险。

2. 预算执行的监控与审计。

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审计,确保预算的执行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3. 预算目标的透明与公开。

提高预算报告的透明度,向公众公开预算收支情况和执行结果,推动财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增强约束力和公信力。

二、加强财政监管财政监管是财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强化财政监管有助于保障财政落实及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具体包括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财政监管体制。

完善财政监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明确监管责任,强化监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确保监管力量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 加强财政信息公开。

提升财政信息公开水平,推动财政监管工作公开透明,增强监管的威慑力,减少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3.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

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和法律法规对各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确保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三、合理进行债务管理债务管理对于保障财政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进行债务管理可以降低债务风险,具体措施包括:1. 控制债务规模。

通过限制借款额度和借款期限,避免债务规模过大,造成财政风险的积累。

2. 提高债务质量。

加强债务用途的审慎性,确保借款用于具有收益和发展潜力的领域,减少债务偿还的不确定因素。

3. 加强债务管理和风险评估。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第一篇: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含义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二、特点(一)地方财政风险的综合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 , 呈现出综合性特点。

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 便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

如自然灾害将导致财政减收增支, 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

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

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 ,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财政风险地域层次性。

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

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省、地(市)、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

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地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也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成为潜在的隐患。

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 , 这就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 , 从而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陈兴会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9期
摘要:财政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所为财政风险,是指财政不能提供必要的财力,致使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的可能性,它是财政分配的负面反映。

我国财政长期以来在种种矛盾和多重压力下超负荷运转,以薄弱的财力承担着维持政府运转、促进经济增长、支持各项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本文就财政风险的表现症状及诱因做出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成因对策
财政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所为财政风险,是指财政不能提供必要的财力,致使国家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的可能性,它是财政分配的负面反映。

财政风险涉及面广,后果危害大,远远超过其他行业风险,它不仅破坏财政收支结构和体系,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收支失衡,而且会引起财政危机和财政信用的丧失,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1.财政风险存在的表现症状
我国财政长期以来在种种矛盾和多重压力下超负荷运转,以薄弱的财力承担着维持政府运转、促进经济增长、支持各项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

在新旧体制转轨和市场化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中,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纵横交错,财政往往处于矛盾的中心,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逐渐衍生出各种形式的风险因素,对财政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风险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地方财政不仅偏小,而且财力分散,赤字连年发生。

一方面财力向地方分散。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尽管奠定了新体制的框架,但在实际运行中仍被迫保留了很多旧体制的因素,这不仅使中央财政愈来愈困难,调控能力大大削弱,也使地方利益刚性膨胀,甚至个别地方拥财自重;另一方面财权向部门分散。

表现在“部门财政”现象日益严重,分配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以“费”挤“税”等等。

风险二:隐性财政赤字大量存在。

按照预算法,地方财政本不应有赤字,但在实际预算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如财政收入弹性低,财政负担过重、增支压力大、地区财力严重不平衡等等,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赤字。

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大量的隐性地方财政赤字难以统计。

一些地方搞“假平衡,真赤字”,向银行、单位借款周转,虚收税款、挪用专款、欠拨支出等,由于这部分赤字未能真实反映出来,最终将挤占今后的正常支出,成为地方政府潜在的财政压力,极易使我们对财政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

风险三:预算外资金规模极度膨胀。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滑,但与此同时,预算外资金和非税收入规模却日益膨胀。

以酒泉市某县为例,2011年底,全年预算外资金规模已达21284.9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91.7%。

从某种意义说,已经形成了“第二财政”。

由于预算外资金的不规范性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性,以及运行机制残缺和财政管理的间接性,使预算外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呈现混乱状态,收费不合理、资金不专储、支出无计划、违纪难追究,极易出现风险和损失,这也是造成近几年社会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经济根源。

除上述财政风险表现外,还有一些潜在的财政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如财源建设后继乏力,财政体制变动难以预期,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矛盾加剧,社会保障难度增大等等。

因此,地方财政风险因素正在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上逐渐积累,有的矛盾已经激化,一些局部风险已经呈现,如任其发展,将对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后果。

2.地方财政风险诱因分析
财政风险成因比较复杂,既有财政方面的问题,又有非财政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

首先,财政风险是地方经济发展不景气所致。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经济发展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和基础。

受全国经济发展需求不足的大环境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企业由于受市场饱和与资金短缺的双重制约,又处在转轨建制关键时期,生存和发展困难重重,直接导致了地方财政困难。

从表面上看,欠发工资也好,职工下岗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也好,都是财政问题,财政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成为抵御金融风险和化解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一道防护大堤,而实质上这种经济现象,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结果在财政上的综合反映。

其次,政府包揽过多导致地方财政不堪重负。

企业包袱。

企业是地方各级政府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支柱,而现实是很多中小企业变成了政府的包袱。

一方面大批企业经营者难以为继,无力纳税,造成财政收入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亏损增加,效益下滑,导致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必须由地方拿出一定财力解决,使经济问题变成社会问题。

第三,超前消费和超财政承受能力消费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

无论是超前消费还是超财政承受能力消费,在正常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须禁止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讲排场,挥霍消费,到处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补越大,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造成大量财政赤字,以致财政无法统筹安排和正常调度资金,使财政平衡失去财力基础。

第四,机构人员膨胀造成地方财政岌岌可危。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口规模和财政收入规模不一定成正比,但和财政支出规模却绝对成正比关系。

从全国看,2011年吃“财政饭”的人数占职工人数的近32%,仅工资性支出一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5.3%。

有些地方财政收入的90%用
于工资性支出,个别贫困县(市)、乡(镇)甚至全年收入保不住工资需要,根本没有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3.防范财政风险的对策思考
财政是国家的财政,是政府的财政,由于财政风险是较长时间积累的资金矛盾,它直接表现为财政收支失衡,对财政未来支撑政府职能的作用将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研究并建立防范财政风险的预警机制,促使财政平衡稳定运行。

第一,树立正确的财政风险意识。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目前财政领域内存在的风险,要加大对财政风险的宣传,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防范财政风险,降低风险程度,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要把财政风险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来预测、论证,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调控力度。

二是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法》办事,强化财政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通过增收减支、堵塞漏洞来避免财政赤字,对已存在的历年赤字,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消化。

第二,加大财政支出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

预算内外资金的合理使用,就是要降低财政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1)坚持“五分”原则,实行“零基预算”。

即在预算安排上,改“基数法”为“因素法”,打破原定包干基数,重新按人员编制和工作业务量及现行支出标准,核定经济指标,并按照分级预算、分类负担、分流人员、分灶吃饭、分块管理的原则,对预算安排进行完善,使预算安排趋于科学、合理。

(2)全面推进综合财政预算。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总目标是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专户国库化,督查经济化、财政分开化。

必须改“人治”为“法治”,依法理财,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改革,归并以致取消
第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是加大企业及主管部门的责任,征集和使用好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多渠道实施再就业,鼓励好企业租凭或兼并困难企业,最大限度安排下岗职工;二是征集和使用好解困资金,建立职工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费制度,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合理剥离,分类实施救助,减少鱼目混珠现象,使真正困难的职工得到救助。

四是强化财政监督。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财政统管、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社会保障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共同联手化解风险。

要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必须重新研究企业发展战略,针对企业实际,研究防范和化解企业风险的宏观政策,对政策性亏损和其他非经营性原因造成的历史挂账,财政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对有悖企业发展的某些政策规定,要进行适当调整,使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