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肝脂肪变性

实验报告肝脂肪变性

实验报告肝脂肪变性实验报告:肝脂肪变性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肝脂肪变性对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

通过饲喂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发生肝脂肪变性,并观察其肝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肝脂肪变性导致小鼠肝脏出现脂肪堆积,肝脏功能受损,提示肝脂肪变性对肝脏健康具有不良影响。

引言:肝脂肪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发生与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

肝脂肪变性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影响肝脏功能,严重者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研究肝脂肪变性对肝脏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饲喂高脂饮食,对照组饲喂普通饮食。

3. 实验时间:连续饲喂4周。

4. 实验指标:观察小鼠体重变化、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形态学变化。

结果:1. 实验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对照组变化不明显。

2. 实验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升高,肝脏组织HE染色显示脂肪堆积。

3. 实验组小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发生肝脂肪变性,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和肝脏功能受损。

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形态学的变化提示肝脂肪变性对肝脏健康具有不良影响。

进一步研究肝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对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肝脂肪变性对小鼠肝脏功能具有不良影响,提示肝脂肪变性是一种重要的肝脏疾病。

进一步研究肝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对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某肝明乐胶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动物试验报告

某肝明乐胶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动物试验报告

某肝明乐胶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动物试验报告目的探讨某肝明乐胶囊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

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试验设200mg/kg·BW、600mg/kg·BW、1200mg/kg·BW三个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人体每日推荐量的5、15、30倍),分别量取10g、30g、60g样品,依次加蒸馏水至500ml混匀备用,冰箱保存,用完再配。

另设蒸馏水对照组和50%乙醇模型对照组。

采用酒精肝损伤模型法,三个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物,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按10ml/kg·BW每天经口灌胃一次,连续给予30天,每周称两次体重,以此调整给药量。

试验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剂量组一次经口灌胃给予50%无水乙醇,剂量为14ml/kg·BW,阴性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禁食16h后处死动物取肝脏称重,计算脏体比,并用肝脏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雄性SD大鼠后,可见动物生长发育正常;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能显著降低低、高剂量组大鼠肝匀浆中的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含量(P<0.05、P<0.05)以及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肝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P<0.01、P<0.01);三个剂量组大鼠肝匀浆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阳性。

结论某肝明乐胶囊对雄性昆明种大鼠具有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

标签:某肝明乐胶囊;辅助保护作用1材料和方法1.1样品:某肝明乐胶囊,系棕色液体。

人体每日推荐量为2.4g/60kg·BW。

用蒸馏水作溶剂配制受试物溶液。

1.2无水乙醇:分析纯,由某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20110820。

1.3实验动物:SD大鼠50只,体重160-200g,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川)2008-24.SPF级。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时珍 国医 国药 2 1 第 2 卷 第 1 0 0年 1 期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0V L2 O 1 I 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1 O .1 . H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物 肝 组 织 中丙 二 醛 含 量 测 定 方 法 的 改 进
周 琪, 梁运祥
407 ) 3 0 0 ( 中农业 大学农 业微生 物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 华 湖北 武 汉
摘要 : 目的 初步探讨糖类物质对肝组织中丙二醛( D ) M A 含量测定的干扰并改进测定方法。方法 该实验以含糖量不同
的小鼠肝 匀浆作为实验材料 , 通过 葡萄糖在 4 0 m和 5 2m 处吸 光度 值的正相关关 系建立 直线回归方程 , 正 M A在 5n 3n 校 D 52 m 处 的吸 光 度值 。计 算 出样 品 中 M A含 量 。 结 果 肝 组 织 中糖 类物 质 会 干 扰 MD 3n D A含 量 的 测 定 , 尤其 是 当样 品 中糖 量含 量 间差 异较 大 时 , 的 干扰 可 能 导 致 对机 体 受 损 程 度 的错 误 评 判 。结 论 改进 后 的 方 法 更 为 科 学 、 确 , 应 用 于动 糖 准 可
物肝 组 织 丙二 醛含 量 的 测 定
关键 词 : 丙二醛 ; 灵芝 多糖 ; 葡萄糖 ; 直线回归法
中图分 类号 :2 4 1 R8.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0 0 -2 4 2 10 -8 5 2 1 ) 1 2 - 0 0
丙二醛 ( l id hd , A) Ma md leve MD 是机体 内的氧 自由基 攻击 色 粉 末 为灵 芝 粗 多 糖 。 o a 生物 膜 中的 多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 成 的脂 质 过 氧 化 物 , 试 MD 2 3 肝匀浆的制备 动物禁食过夜 , 日颈椎脱 臼处死 、 形 测 A . 次 开胸 、 剖 的量可反映机体 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 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 的 开腹腔。用 4 ℃生理盐水清 洗肝脏 , 用滤纸 吸干肝表 面水分 , 称 程度 。传统的测定方法是利用过 氧化 降解产物 中的丙二醛与 肝重 , 2 倍 干重 的0 0 o/ B 缓 冲液在匀浆机 内匀浆 , 加 0 .5m LLP S 即 硫代巴 比妥酸 ( B 在 高温和酸性条件下缩合 , T A) 形成 的红色产物 制成 5 %肝匀浆。所有操作均在冰浴 中进行 。 三 甲川 ( , , 三 甲基 恶唑 24一 酮 ) 52 m 处 有 最 大 吸 收 24 小鼠肝组织糖类物质含 量 的测定 小 鼠肝组织糖类物 质含 3 55一 , 二 于 3n . 峰 来进 行 测 定 的 。这 种 方 式 常 常 受 到 多 种 物 质 不 同 程 度 的 干 量 利 用 苯 酚 硫 酸 法 进 行 测 定 。 扰 。其 中最 主要 的 干 扰 因 素 是 组 织 内 的 可 溶 性 糖 。 动 物 肝 组 2 5 葡萄糖对 T A反应 的影响测定 . B 织 中含 有 大 量 的肝 糖 原 , 测 定 时 降 解 的 葡萄 糖 会 干 扰 测定 。 而 2 5 1 葡萄糖 与 T A反应的比色测定 因为肝组织存在较多的 在 .. B 探讨动物组织 中糖 类物质 对 MD A测 定 的干扰及 消除方法 还未 糖原 , 其在一定条件下可 降解 为葡萄糖 , 以本 实验以葡萄糖为 所 见报道。本研究 以含糖量不 同的小 鼠肝匀浆作 为实验材料 , 初步 标准探讨排 除糖类 物质 对 MD A—T A反 应于 扰的情 况。参照 B 探 讨 了 葡 萄糖 对 肝 组 织 中 M A 含 量 的 测 定 的 干 扰 并 改 进 了 测 MD D A测 定 试 剂 盒 的 测 定 方 法 , 20 l 0mgm 葡 萄 糖 溶 液 , 取 0 / l 5 定方法。 加入 0 6 B 5 %冰醋酸溶解配制 ) . l沸水 浴 8 i . %T A(0 3 2m , 0 rn后 a 1 材 料 40 0rm n 心 1 n 取 上 清液 经 72型 紫 外 光 栅 分 光光 度 计 0 i 离 / 0mi, 5 I 1 动物 清洁级昆 明种 雄性 小 鼠,8~2 , . l 0g 由湖北省疾 病预 40~ 0 E 扫 描 并 记 录 结果 。 0 70H 防控制中心实验动物研究 中心提供 。动物饲养 室温 度为 2 2~2 2 52 5 . . MD A测定条件对样 品中肝糖 原降解情况 的影响 取 0 5 . ℃ , 度 为 6 % 一8 % 。 湿 5 0 m %肝匀浆上清液 , l 5 加入 15ml 0 冰醋酸 后沸水浴 2 . % 5 0~8 0 12 试剂 丙二醛 ( A) . MD 测定 试剂 盒 , 于南京建 成工程研究 r n 并设置对 照组 : 0 5m %肝 匀浆 上清液 , 入 15m 蒸 购 a , i 取 . l 5 加 . l 所。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醇。 馏水 。将各组 反应 液 p H调至 7 0后 , . 加入 2 m N l S溶液煮沸 D 13 仪器 7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 ( . 5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 限 5 i 后 测定各样品在 5 0n mt t 4 m处 吸收值 的变化。 公 司 ) 飞 鸽牌 T L一1C离 心 机 ( 海 安 亭 科 学 仪 器 厂 ) 解 剖 25 3 ; G 6 上 ; .. MD A—T A反 应 中糖 类物质干扰 的排 除( 线 回归法 ) B 直 剪。 取 不 同浓 度 ( 5 g m ) 葡 萄 糖溶 液 , 照 丙 二 醛 ( A) 0— 0m / 1的 按 MD 测 2 方 法 定 试 剂盒 上 的说 明 , 入 0 6 T A(0 冰 醋 酸 溶 解 配 制 ) . 加 .% B 5% 32 2 1 动物分 组及给药 清洁级昆明雄性小 鼠 4 . 8只 , 体质量 l m , 沸水 于 中 8 i 40 0rmn离 心 5 i , 定 上 清 液 8~ l置 Omn后 0 / i m n后 测

TUDC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减轻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

TUDC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减轻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

!#hUWumf-MeKW l f2020,Dyc;39(6):800可°5 -800-.论著.TUDC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及氧化应激减轻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苏艾荣,许金金,蒋秀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分子基因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03)&摘要]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14f诱导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通过测定血清转氨酶变化及观察肝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TUDCA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轻胺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PCR等方法检测肝组织中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R)、肌醇需求酶1(IRE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以及X盒结合蛋白1(XBP1)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分析TUDCA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结果:TUDCA显著保护由CC14中毒引发的肝组织病变,与单独急性肝损伤相比,TUDCA预处理显著增强肝组织的抗氧化水平,并抑制内质网应激程度。

结论:TUDCA通过抑制由CC3中毒引发的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对急性肝组织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关键词]牛磺熊去氧胆酸;肝损伤;内质网应激;肌醇需求酶1;小鼠&中图分类号]R-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64(2020)06-0800-06dob10.3969/j.bsn.1671-6264.2020-06-017TUDCA alleviates acute liver injury in micc inducet by CCl Ntreatment by inhioiting ER stress and oxCative stressSU Airong,XU Jinjin,JIANG Xiuqin(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o Laboratoro,the Second Ailiatep Hospital lp Nanjing MePical University,Nanjing210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petective mechanisms of taueursodeoxycholic aT6(TUDCA)on acute liver injue W mice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ide(CCI4)-Methods:The acute hepatotoxicity model was induced by intrapeitoneal injection of CCI4in mice.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UDCA on hepatic inju­ry,the activitie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nd aspaiate aminotransferase(AST)were characterized andthe tissue sections were analyzed by haematoxylin-eosin(H&E)stain.To furth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TUDCA on hepatic injue,we measured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MDA),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in mice sxum,and analyzed the expressions of 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inositod equibng kinase1(IRE1),cJUN N temiinal kinase(JNK)and 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收稿日期]2019-08-26&修回日期]2020-11-17&作者简介]苏艾荣(1978-),女,内蒙古商都人,讲师,理学博士。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及早期诊断指标GSTA1的研究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及早期诊断指标GSTA1的研究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及早期诊断指标GSTA1的研究刘芳萍;马欣;赵常伟;常轶聪;蔺月霞;李敏敏;刘颖姝;周琼;李植【摘要】为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在肝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本试验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及肝组织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成功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血清中GSTA1和ALT变化.结果显示,给予小鼠灌服乙醇溶液后,2h血清中GSTA1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ALT活性变化在6h才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P<0.05);当乙醇剂量为10 mL/kg体重时,血清中GSTA1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当乙醇剂量达到14 mL/kg体重时,ALT活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GSTA1的含量变化在肝损伤早期就可检测出来,作为肝损伤标记物,GSTA1比ALT更敏感.【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5(051)007【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GSTA1;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早期诊断指标【作者】刘芳萍;马欣;赵常伟;常轶聪;蔺月霞;李敏敏;刘颖姝;周琼;李植【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5.1+3研究表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氧化应激[1]及肝细胞凋亡[2]密切相关。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荧光法)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荧光法)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荧光法)简介:动物或植物细胞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时,会发生脂质氧化。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生物体脂质氧化的天然产物,一些脂肪酸氧化后逐渐分解为一系列包括MDA 在内的复杂化合物,此时通过检测MDA 的水平即可检测脂质氧化的水平,因此MDA 的测定被广泛用作脂质氧化的指标。

生物体内的一些其它生化反应也会产生MDA ,例如thromboxane synthase 也可以催化产生,但只要在测定时设置适当对照即可观察到脂质氧化水平的变化。

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TBA 荧光法,MDA Assay Kit)又称脂质氧化(MDA)检测试剂盒,是采用一种基于MDA 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反应产生红色产物的显色反应,随后通过荧光比色法用于对血浆、血清、尿液、动植物组织或细胞裂解液中MDA 进行定量检测,广泛用于脂质氧化(lipid peroxidation)水平检测。

丙二醛在较高温度及酸性环境中可与TBA 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MDA-TBA 加合物,MDA-TBA 加合物在处有最大吸收,以为激发光,据此可以通过荧光比色法进行检测。

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蒸馏水2、 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3、 荧光分光光度计或荧光酶标仪4、 水浴锅或恒温箱5、 离心机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样本处理:①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样本:从待测样本中分理出的血清或血浆不应有溶血。

取待编号 名称TO1015 50T TO1015 100T Storage试剂(A): TBA 0.4g 0.8g RT 避光 试剂(B): TBA 稀释液 50ml 100ml RT 避光 试剂(C): 抗氧化剂2.5ml 5ml 4℃ 试剂(D): MDA 标准品(1mmol/L) 0.2ml0.4ml-20℃ 避光使用说明书说明书测液体样本,加入MDA沉淀,混匀,室温静置,离心,弃上清。

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或器官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思考题: 思考题:
1. 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能够解决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 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能够解决什么理论和实际问题? 2. 说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对植物的影响。 说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对植物的影响。 3. TBA为什么要溶解在三氯乙酸中? 为什么要溶解在三氯乙酸中? 为什么要溶解在三氯乙酸中 4. 为什么要测定反应液在 为什么要测定反应液在600nm下的吸光度? 下的吸光度? 下的吸光度 5. 丙二醛反应液为什么加热时间过长会影响测定结果? 丙二醛反应液为什么加热时间过长会影响测定结果? 6. 如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你有什么 如果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办法消除其影响? 办法消除其影响? 7. 正常植物与衰老时相比丙二醛含量有什么变化,分析 正常植物与衰老时相比丙二醛含量有什么变化, 其原因。 其原因。
植物组织或器官中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制作人: 制作人:刘新 单 位: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 1.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 方法。 方法。 2.了解丙二醛积累对细胞的伤害 2.了解丙二醛积累对细胞的伤害
二、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逆境 膜脂的过氧化作用 丙二醛
五、结果计算
以测得的OD532减去OD600的非特异吸收值,按155mmol-1cm-1 以测得的OD532减去OD600的非特异吸收值, OD532减去OD600的非特异吸收值 消光系数计算MDA含量。 分别计算衰老和对照组的值。 MDA含量 消光系数计算MDA含量。 分别计算衰老和对照组的值。 MDA浓度(μmol/L)=6.45(D532-D600)-0.56D450 MDA浓度(μmol/L)=6.45(D532-D600)浓度(μmol/L)=6.45(D532

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研究

分光光度法与荧光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研究
结果 分 光 光度 法测 定 肝 组 织 M A含 量 及 体 外 FS 导 D eO 诱
Wi a 6大 鼠,P sr t S F级 ,5 2 0~3 0g 0 。北 京
U 75 V 5 B紫外 可见 分 光 光 度 计 , 海 分 析 仪 上
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 器 总 厂 产 品 ; Y 9 I型 电 动 玻 璃 匀 浆 机 , 波 新 芝 科 器 研 D 8 一t 宁 究 所 产 品 ;aoue4 0 高 速 冷 冻 离 心 机 , 国 T e Lbfg 0 R 美 hr mo产
集 团上海化学试剂公 司 ; C 三氯 乙酸 ) 北京 化学试 剂公 T A( : 司 ; E ( ,,, T P 11 3 3一四乙基 氧丙烷 ) Fua公 司; :lk 灯盏花 素 , 云南玉溪万方天 然药 物有 限公 司产 品 , 含总 黄酮 10 , 0 % 灯
结果 , 探讨最适合测定 肝组织 MD A含量 的方法 。方 法

17 6 4‘
中国药理 学通报
C i s P am cl i l u en 0 0D c2 (2 : 7 7 hn e h r ao gc lt 2 1 e :6 1 ) 1 4~ e o a B li 6
◇实验方 法学 ◇
分光光度法与荧 光法测定肝 组织丙 二醛 含量 的 比较研究
发生交联反应 , 增加膜 通透性 , 导致细胞膜结构 、 功能 和代谢 发 生改 变 , 对机体造成损伤 甚至死 亡。测定 M A的量可 反 D 映机体 内脂质 过氧 化 的程度 , 而间接 反 映细胞 损 伤 的程 从
的 T P代替肝匀浆 , E 加入 2 l H 15m B 0 T,. l A工 作液 , B T 漩 涡混匀 , 9 ℃水 浴 反应 6 i , 于冰 上 终 止反 应 。用 于 5 0rn 置 a 2 5ml . 正丁醇冰浴振 荡提取 , 00r・ i 离心 1 i, 3 0 mn 5 mn 取 上 清于 1Cl 径石英 比色皿 =52 R 入 =5 3n l光 l 3 E, 5 l n下

动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

动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

分离胶贮液 (30%Acr-0.8%Bis)
分离胶缓冲液
(pH8.9Tris-HCl)
浓缩胶贮液
(10%Acr-0.5%Bis)
1
0.67
草坪草
1.2
0.8 0.8
5.0 5.0
表 1.231 溶液配置及其吸光值
试剂
0.01mol/ml 磷酸缓冲液/ml
0.02mol/ml 愈创木酚/ml
提取酶液/ml
过氧化氢/ml
OD 值差
1.24SDS-PAGE 电泳实验步骤:
对照管
2.4
0.5
0
0.1
样品(三叶草) 样品(草坪草)
混合后读出 OD 值,3min 后再读出 OD 值,作差
0
1.241 安装夹心式垂直板电泳槽:目前,夹心式垂直板电泳槽有很多型号, 虽然设置略有不同,但主要结构相同,且操作简单,不易泄漏。同学们可根据 具体不同型号要求进行操作。
1.242 配胶:本实验采用 SDS-PAGE 不连续系统,按下表的配制分离胶和 浓缩胶。
表 1 不同浓度分离胶、浓缩胶的配制
试剂名称
溶液
1.21 三叶草丙二醛提取:分别取 0.5 克三叶草与草坪草叶片于研钵中,加
石英砂和 1ml 蒸馏水,研成匀浆,转移到试管中,再用 1.5ml 蒸馏水分两次洗
研钵,合并提取液→加入 2.5ml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
10min(自有气泡开始计时),冷却至室温→离心 15min 取上清液量其体积 V→以
蛋白质( protein)由 C、H、O、N 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 P、S、Fe、Zn、Cu、B、Mn、I 等。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 各异,都是由 20 种标准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 代谢与更新 并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

丙二醛含量测定

丙二醛含量测定

实验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植物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如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降低及内源激素平衡失调等。

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过程的变化。

近来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或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破坏而有利于活性氧的积累。

活性氧积累的危害之一是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膜系统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

活性氧包括含氧自由基。

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对价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生物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主要有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过氧自由基(ROO·)、烷氧自由基(RO·)、过氧化氢(H2O2)、单线态氧(O21)等。

植物对活性氧产生有酶促和非酶促两类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等是酶促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是非酶促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抗氧化剂。

丙二醛(MDA)是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

因此,丙二醛产生数量的多少能够代表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也可间接反映植物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的强弱。

所以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丙二醛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

[原理]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

该物质在539nm波长下有吸收峰。

由于硫代巴比妥酸也可与其它物质反应,并在该波长处有吸收,为消除硫代巴比妥酸与其它物质反应的影响,在丙二醛含量测定时,同时测定600nm下的吸光度,利用539nm与6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材料、仪器、药品]1.材料:植物抗逆性鉴定实验中的四种菠菜样品,即绿色和黄色叶片的高温处理和室温对照。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是评估生物体氧化应激水平和氧化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由于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的脂质分解产物之一、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分析法等。

然而,这些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操作繁琐、反应时间长、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不高等。

因此,有必要对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测定条件来改进方法。

比如,在TBA法中,可以调整反应液的pH值和温度等条件,以提高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同时,可以考虑使用新型的抗氧化剂(如BHT和α-生育酚等)来降低假阳性结果的发生,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其次,可以引入新的信号增强技术来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比如,可以结合纳米材料(如金纳米颗粒、石墨烯、量子点等)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将其应用于丙二醛的检测中。

这些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将信号增强数倍甚至更高,从而提高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另外,可以考虑采用自动化分析仪器来实现对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比如,可以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LC-MS/MS)来测定丙二醛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可以采用多指标联合测定法来评估动物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和氧化损伤程度。

丙二醛作为一种指标只能反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结果,而不能全面评估氧化应激状态。

因此,可以结合其他氧化应激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来共同测定,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总之,通过优化测定条件、引入新的信号增强技术、采用自动化分析仪器和多指标联合测定法等方法的改进,能够提高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靠性。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六逆境下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TBARS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机体在生化反应中产生的性质活泼的具有极强的氧化功能、可以导致机体衰老的物质。

自由基的形成有生化、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是来自机体内的生化反应,如各种酶的催化反应等都可以产生大量自由基。

此外,一些化学物质空气污染、辐射、运动和心理压力等都会激发活性氧和自山基的产生。

机体在氧的利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内因性和外因性因素而产生各种活性氧和自山基,这些自山基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疑自由基(0(?0H)、氢自由基(H?)、有机自1由基(R?)、单线态氧(0)、过氧化氢(H0)、臭氧(0)及脂类过氧化自由基(L00?) 和脂2223类自由基(L?)等。

为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抵御各种活性氧和自111基对器官和组织的伤害,体内有各种清除活性氧和自山基的抗氧化物质,如抗氧化酶类、蛋口质类和抗氧化维生素等。

抗氧化酶类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谷胱甘肽转移酶(GRT)等,这些酶是机体内部的笫一道防线,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蛋口质类包括铁传递蛋白、肝球蛋口、血红素结合蛋口等;抗氧化维生素有维生素C、尿酸、a-VE, a-胡萝卜素,卩-胡萝卜素。

当活性氧和自山基浓度超过生理限度时,多余的自山基成为有害物质,攻击脂质、蛋白质、糖类和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各种氧化反应,引发各种氧化损伤,进而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如人体癌症、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肝肾损伤、糖尿病、缺血再灌流障碍等多种疾病。

氧化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植物受到高温、水渍、低温等不良环境时,从形态上也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萎嫣,叶片变黃,生物量变小等,以及保护酶活性下降等。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摘要本文改进了传统的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提高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改进方法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使得反应更加稳定,同时采用了UV-Vis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一系列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使用改进的方法测定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

引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应激标记物,其含量的测定在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丙二醛测定方法是通过取样、处理、反应等步骤,最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来判断丙二醛的含量。

然而,由于该方法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例如反应不稳定、光谱范围受限,其准确性不足以满足研究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通过改进传统的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改进传统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中使用的样品是从动物肝组织中提取的。

具体的实验设计如下:1.试剂制备:通过加入氯化铵、三乙胺和乙酸,制备出适当的试剂。

具体制剂如下:•0.1 M 氯化铵:5.89 g氯化铵按100 ml 稀释得到。

•0.1 M乙酸铵:3.1 g乙酸溶于100 ml 水中,再加入3.37 g氨水,稀释到100 ml。

•10% (v/v) 三乙胺:11.032 ml 三乙胺加入90 ml 离子交换水中,稀释得到。

2.样品制备:将动物肝组织清理干净,并按照实验需求制样,并加入给定浓度的试剂。

3.样品反应:将样品在室温下反应30分钟,再沉淀离心10分钟。

4.吸光度测量:使用UV-Vis分光光度计,在520 nm处测量吸光度,并计算出丙二醛的浓度。

操作步骤下面我们将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

1.样品制备1.1 从动物肝组织取样根据实验需求,取出动物肝组织样品,在冰箱中短暂保存。

之后,在冰上快速取出约200mg的肝组织放入小管中。

1.2 加入试剂向小管中添加0.5 ml的0.1 mol/L 氯化铵试剂,加入1.5 ml 0.1 M 的乙酸氨试剂,以及10 ul的三乙胺试剂。

动物抗逆性分析实验报告

动物抗逆性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动物抗逆性实验的研究,分析不同动物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变化,探讨动物抗逆性的生物学基础,为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选取同一品种、相同年龄和体重的健康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NaCl、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

3. 实验仪器: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pH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

2. 逆境处理:实验组动物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给予高盐(NaCl浓度0.9%)、高糖(葡萄糖浓度5%)和高乳酸(乳酸浓度1%)三种逆境处理,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养条件。

3. 样品采集:在逆境处理前后,分别采集动物血液、肝脏和肾脏组织样本。

4. 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LDH、AST、SOD和MDA等生化指标。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指标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1. 血液生化指标:实验组动物血液中的LDH、AST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2. 肝脏生化指标:实验组动物肝脏中的LDH、AST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肾脏生化指标:实验组动物肾脏中的LDH、AST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五、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高盐、高糖和高乳酸三种逆境条件下,动物体内的LDH、AST和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表明动物在逆境条件下出现了一定的氧化应激反应。

2. LDH、AST和MDA是细胞损伤的指标,实验组动物这些指标升高,说明动物在逆境条件下细胞损伤程度加剧。

3. SOD是抗氧化酶,其活性降低说明动物在逆境条件下抗氧化能力下降。

小鼠肝水肿实验报告(3篇)

小鼠肝水肿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小鼠肝水肿的发生机制,探讨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鼠肝组织的水肿程度,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肝水肿是指肝组织内液体增多,导致肝体积增大、质地变软的一种病理现象。

肝水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细胞损伤、门脉高压、感染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小鼠肝组织的水肿程度,探讨不同处理条件下肝水肿的发生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

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肝素钠、肾上腺素、乙醚、酒精、肝素钠溶液、肝组织固定液等。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切片机、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肝素钠组、肾上腺素组、感染组、损伤组。

2. 实验处理:- 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特殊处理。

- 肝素钠组:腹腔注射肝素钠溶液(10m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天。

- 肾上腺素组:腹腔注射肾上腺素溶液(1mg/kg体重),每日1次,连续3天。

- 感染组:采用乙醚诱导感染,每日1次,连续3天。

- 损伤组:采用酒精诱导肝细胞损伤,每日1次,连续3天。

3. 肝组织采集: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固定于肝组织固定液中,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4. 肝组织水肿程度评分:根据肝组织切片中肝细胞间隙的宽度、肝细胞肿胀程度等指标,对肝组织水肿程度进行评分。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肝组织切片中肝细胞间隙较窄,肝细胞形态正常,水肿程度评分为0分。

2. 肝素钠组:肝细胞间隙较窄,肝细胞轻度肿胀,水肿程度评分为1分。

3. 肾上腺素组:肝细胞间隙较窄,肝细胞轻度肿胀,水肿程度评分为1分。

4. 感染组:肝细胞间隙较宽,肝细胞肿胀明显,水肿程度评分为2分。

5. 损伤组:肝细胞间隙较宽,肝细胞肿胀明显,水肿程度评分为2分。

六、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肝水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肝素钠和肾上腺素可以诱导肝细胞肿胀,但水肿程度较轻;感染和肝细胞损伤可以导致肝细胞间隙扩大,肝细胞肿胀明显,水肿程度较重。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改-2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改-2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改-2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意义。

2.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是由于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下遭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对植物的伤害程度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的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三甲川最大吸收峰在532nm处,最小吸收峰600nm处,消光系数为155 (mM)-1 cm-1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会受到多种物质的干扰。

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 nm,在532 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处的非特异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Fe3+存在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 nm、450 nm处的吸收值,所以在硫代巴比妥酸与丙二醛的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Fe3+存在,通常植物组织中每克干重含Fe3+的量为100~300 μg。

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通常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 nmol/L。

在532nm、600 nm和45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丙二醛含量。

三、试验用品1.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2.实验器皿天平、研钵、容量瓶(50 mL)、移液枪、量筒(5 mL)、试管、10 ml离心管、离心机、水浴锅、分光光度计3.实验试剂⑴石英砂⑵20%三氯乙酸(TCA)溶液:小心称取TCA10 g,定容50 mL。

⑶0.1%三氯乙酸(TCA)溶液:取250 μL20% 的TCA稀释至50 mL。

⑷0.5%硫代巴比妥酸(TBA):0.25 g硫代巴比妥酸溶解50 mL20% 的TCA。

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张欣;罗招运;胥蕾;万晓莉;陈晓帅;王志跃【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控制气体击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6只85日龄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7个组(1个对照组,6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不致晕直接屠宰,试验组屠宰前由不同CO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6个试验组致晕混合气体组成如下:G40组,40%CO2+21%氧气(O2)+39%氮气(N2);G50组,50%CO2+21%O2+29%N2;G60组,60%CO2+21%O2+19%N2;G70组,70%CO2+21%O2+9%N2;G79组,79%CO2+21%O2.上述5组致晕时间均为7 min.G40+G79组,40%CO2+30%O2+30%N2致晕2 min,然后79%CO2+21%O2致晕5 min.结果显示:G79组肉鹅的放血率最低,与对照、G40、G50、G70和G40+G79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40组肝脏在屠宰后1和4 d的亮度值及在屠宰后1 d的黄度值均显著高于G79和G40+G79组(P<0.05).屠宰后1 d,G40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70和G79组(P<0.05);屠宰后4和7d,G79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低于G40组(P<0.05).屠宰后0 d,G79组肝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G4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1、4和7 d,G40组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G79组(P<0.05).屠宰后4 d,G40组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G79组(P<0.05).综上所述,肉鹅屠宰前采用40%CO2混合气体(40%CO2+21%O2+39%N2)致晕可以改善肝脏颜色,且在短期(0~1 d)内肝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脂质氧化程度较低,而高浓度(79%)CO2混合气体(79%CO2+21%O2)致晕可以缓解中长期(4~7 d)储存时肝脏的脂质氧化.【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9(031)004【总页数】8页(P1637-1644)【关键词】控制气体击晕;二氧化碳浓度;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作者】张欣;罗招运;胥蕾;万晓莉;陈晓帅;王志跃【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扬州 2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35家禽在屠宰之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止,体内原有的抗氧化系统逐渐瓦解,细胞有氧代谢产物自由基不断攻击肌肉、肝脏等组织,抗氧化酶不能通过循环系统及时到达被氧化部位,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致使肌肉、肝脏等组织出现脂质氧化现象[1]。

荧光光谱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改进

荧光光谱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改进

荧光光谱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改进赵颖;朱宝亮;李冬芹;宋晓雯;李庆周;范晴晴【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15【摘要】目的:探寻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方法。

方法分别对正常和高脂的SDS 大鼠肝组织匀浆液上清先用95%乙醇消除肝糖原的影响,再与0.35%的硫代巴比妥酸在100℃条件下反应1 h,显色后用正丁醇吡啶(15∶1)混合液萃取,最后用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以激发波长为530 nm,发射波长为553 nm 测定其荧光强度,计算出肝组织中 MDA 的含量。

结果改进后的方法灵敏度为204.9,且重复性较好,变异系数CV=1.67%。

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可用于过氧化脂质损伤对肝脏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

【总页数】2页(P4165-4166)【作者】赵颖;朱宝亮;李冬芹;宋晓雯;李庆周;范晴晴【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系,山东日照 276800;济宁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系,山东日照 276800;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系,山东日照276800;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系,山东日照 276800;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系,山东日照 27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相关文献】1.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牛奶中铅的方法改进与探讨 [J], 李宏;李洁;陈瑛2.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沉积物中总汞方法的改进 [J], 田衎;王玉双;邢书才;吴忠祥3.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无机砷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J], 于文江;董瑞;赵发;刘艳明;张喜琦;祝建华4.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J], 刘春丽5.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J], 周琪;梁运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肝损伤实验报告

抗肝损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某中药复方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通过建立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中药复方对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g,由某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药物:某中药复方提取物,由某制药企业提供。

3. 试剂: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D-Gal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丙转氨酶(ALT)等试剂均购自某生物科技公司。

4. 仪器: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2. 建立肝损伤模型: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给予CCl4诱导肝损伤,正常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橄榄油。

在给予CCl4后第5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中药复方提取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观察指标:在实验结束时,采集各组大鼠血液,检测ALT、MDA、SOD等指标;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实验结果1. 血清ALT、MDA、SOD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

2. 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某中药复方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ALT水平:ALT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某中药复方通过降低ALT水平,提示其可能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糖类物质对肝组织中丙二醛(MDA 含量测定的干扰并改进测定方法。

方法该实验以含糖量不同的小鼠肝匀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葡萄糖在450nm和532nm处吸光度值的正相关关系建立直线回归方程,校正MDA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

计算出样品中MDA 含量。

结果肝组织中糖类物质会干扰MDA含量的测定,尤其是当样品中糖量含量间差异较大时,糖的干扰可能导致对机体受损程度的错误评判。

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科学、准确,可应用于动物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丙二醛;灵芝多糖;葡萄糖;直线回归法丙二醛(Malomdialdehvde,MDA是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测试MDA勺量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地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1]。

传统的测定方法是利用过氧化降解产物中的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缩合,形成的红色产物三甲川(3, 5, 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于532nm处有最大吸收峰来进行测定的。

这种方式常常受到多种物质不同程度的干扰[2]。

其中最主要的干扰因素是组织内的可溶性糖。

动物肝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肝糖原,在测定时降解的葡萄糖会干扰测定。

而探讨动物组织中糖类物质对MDA测定的干扰及消除方法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含糖量不同的小鼠肝匀浆作为实验材料,初步探讨了葡萄糖对肝组织中MDA含量的测定的干扰并改进了测定方法。

1材料1.1动物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18〜20 g,由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

动物饲养室温度为22〜25 C,湿度为65%- 80%1.2试剂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工程研究所。

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醇。

1.3仪器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飞鸽牌TGL-16C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解剖剪。

2方法2.1动物分组及给药清洁级昆明雄性小鼠48只,体质量18〜20 g。

参照文献[3]的方法,将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等数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 group ,CG、多糖高剂量组(high-dose group ,HG)、多糖中剂量组(medial-dose group,MG)多糖低剂量组(low-dose group ,LG),每组12只。

对照组0.3 ml/d 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以0.3 ml/d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溶液灌胃,多糖高、中、低剂量的服用量分别为200,100,50 mg/(kg • d)。

实验期间小鼠自由摄食及饮水,每5天称量1次体重,根据体重调整灌胃量,连续灌胃30 d。

2.2灵芝多糖的制备实验室固体发酵所得灵芝菌丝体100 g加入7 L蒸馏水,85 C水提50 min。

过滤所得的上清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到0.1 L后,加入0.1 L无水乙醇4 C过夜沉淀,4 000 r/min 离心20 min后取沉淀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冻干燥得到的褐色粉末为灵芝粗多糖。

2.3肝匀浆的制备动物禁食过夜,次日颈椎脱臼处死、开胸、剖开腹腔。

用4C生理盐水清洗肝脏,用滤纸吸干肝表面水分,称肝重,加20倍干重的0.05 mol/L PBS缓冲液在匀浆机内匀浆,即制成5% 肝匀浆。

所有操作均在冰浴中进行。

2.4小鼠肝组织糖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小鼠肝组织糖类物质含量利用苯酚硫酸法]4]进行测定。

2.5葡萄糖对TBA反应的影响测定2.5.1葡萄糖与TBA反应的比色测定因为肝组织存在较多的糖原,其在一定条件下可降解为葡萄糖,所以本实验以葡萄糖为标准探讨排除糖类物质对MDA-TBA反应干扰的情况。

参照MDA W定试剂盒的测定方法,取200卩l 50 mg/ml葡萄糖溶液,加入0.6%TB(50%冰醋酸溶解配制)3.2 ml,沸水浴80 min 后4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752型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400~700 nm扫描并记录结果。

2.5.2 MDA测定条件对样品中肝糖原降解情况的影响取0.5 ml 5%肝匀浆上清液,加入 1.5 ml 50%冰醋酸后沸水浴20〜80 min,并设置对照组:取0.5 ml 5%干匀浆上清液,加入1.5 ml 蒸馏水。

将各组反应液pH调至7.0后,加入2 ml DNS溶液煮沸5min 后[5]测定各样品在540 nm处吸收值的变化。

2.5.3 MDA-TBA反应中糖类物质干扰的排除(直线回归法)取不同浓度(0〜50 mg/ml)的葡萄糖溶液,按照丙二醛(MDA 测定试剂盒上的说明,加入0.6%TBA( 50淋醋酸溶解配制)3.2 ml,置沸水于中80 min后4 000 r/min 离心5min后,测定上清液在450 nm和532 nm下的吸光度值,分析其中的相关关系]5]。

2.6两种方法测定小鼠肝组织MDA含量的比较方法1:步骤同试剂盒说明书所述一致,各组小鼠肝匀浆样品显色后测定450nm 532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OD450 OD532根据直线回归方程求出各样品中糖分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Y532D532与丫532之差即是MDA-TB反应产物在532 nm 下的吸光度值,用该值进一步计算得到样品中MDA含量。

方法2:以试剂盒上提供的传统方法测定MDA含量。

3结果与分析3.1小鼠肝组织中糖类物质的含量经过多糖灌胃的小鼠,其肝组织中糖类物质的含量均比对照组小鼠高。

CG组、HG组、MG组、LG组小鼠肝组织中糖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36.45 士 6.70),(47.05 士9.57),(40.15 士 2.34),(38.64 士9.41)mg/g。

小鼠肝组织糖含量在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3.2葡萄糖对TBA反应的影响测定321葡萄糖与TBA反应的比色测定葡萄糖与TBA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如图一所示,反应产物在400~600 nm处均有吸收值,其中在450 nm处有峰值吸收。

而赵世杰等[6]的研究表明,MDA与TBA显色反应产物在450 nm处无吸收。

因此可以在450 nm测定吸光度值计算葡萄糖的含量,从而消除葡萄糖对MDA-TBA1色反应的干扰。

3.2.2 MDA-TBA反应中糖类物质干扰的排除(直线回归法)图2显示了葡萄糖与TBA反应产物在在450 nm, 532 nm处吸光度值间的相关关系。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处的吸光度值与532 nm处的吸光度值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99 & 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532=0.328 4+0.001 7OD450。

样品显色后测定450 nm、532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根据方程求出该样品中糖分在532 nm处的吸光度值Y532,测定MDA含量时,通过校正,即减去Y532, 可进一步计算样品中MDA勺准确含量。

3.2.3 MDA测定条件对样品中肝糖原降解情况的影响反应体系中的葡萄糖来自于肝组织中的糖原在一定条件下的降解。

因此,肝糖原的降解程度与葡萄糖对MDA含量测定的干扰程度紧密相关。

图3反映了MDA测定条件对样品中肝糖原降解情况的影响,对照组样品未经过高温和酸解,其还原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处理过的样品的还原糖含量。

这说明高温和酸性条件下,肝组织中的糖原会降解为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

水浴时间的延长,并没有改变样品中还原糖含量,这说明糖原物质的分解进程较快。

因此反应时间对于MDA含量的测定没有较大影响。

3.3两种方法测定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的比较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小鼠肝组织MDA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糖类的存在对肝组织MDA含量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未排除糖类物质干扰的传统测定方法将结果提高了4%-8%造成测定误差,甚至改变了实验结果的趋势。

表1两种方式测定肝组织MDA含量的比较(略)4讨论MDA能使DNA膜蛋白、酶发生交联反应,使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膜结构、功能和代谢发生改变,对机体造成损害甚至死亡]7,8]。

对MDA勺准确测定可指导人们对机体的受损程度或耐受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医学、生物学、药理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目前MDA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9]、荧光法[10]、比色法,前两种方法由于仪器昂贵而难以普及,所以操作快速简便的比色法成为测定MDA 含量的主要方法。

但是这种方式检测方法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当受试样处于特殊的情况下,机体内可能会积累很多的干扰物质,若采用常规方法则会使测量值偏离正常值。

通过试验发现,葡萄糖与TBA反应产物在532 nm也有吸收,糖的存在干扰了样品中MDA 含量的准确测定。

通过直线回归法可排除糖类的影响。

比较两种方法测定MDA勺结果发现,由于糖类的存在,传统测定结果大于实际值,高出了4%^8%尤其是当样品中糖类物质的含量间存在的差异越大,糖的干扰程度越大,可能导致对机体受损程度的正确评判。

肝组织的糖原在酸性及高温条件下快速降解为葡萄糖,而后含量维持不变,这说明糖对MDA含量测定的干扰程度并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测定值稳定可靠。

所以,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科学、准确,可应用于动物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参考文献】1 ]陈钧辉.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2]孙群.肉制品脂类氧化:硫代巴比妥酸试验测定醛类物质]J].食品科学.2002,23(8):331.:3]卫生部卫生监督司.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87.:4]张惟杰.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308.:5]张松山,刘海,马长伟.三种TBA方法用于测定腌腊肉制品脂肪氧化程度适用性的研究]J].肉类研究,2007,8:38.:6]赵世杰,许长成,邹琦,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 30(3):207.[7 ] Joseph 「Oxidative stress,glutamate,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 J] .Science,1993:262.[8] Kinght J A,Smith S E ,Kinger V E,et al.Reference infer valus for plasmalipoperorides:age-,sex-,a nd specimen-related Variations [J ] .Clin Chen,1987,33:2289.:9]王会,郭立,谢文磊.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3):9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5009.181-2003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 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