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对外涉外所得税优惠的思考
中国加入WTO对经济 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
中国加入WTO对经济税收的影响及对策(一)世界贸易组织(WTO)自1995年1月1日成立(取代原关贸总协定GATT)以来,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全面保护知识产权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加入WTo已成为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
为了保证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抵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我国自1986年7月开始就进行恢复GATT席位的漫长谈判(1995年11月转入加入WTo谈判)。
近期以来,多项谈判进展加快,特别是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WTO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伴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加入WTO是否会对我国经济乃至税收产生影响?如何影响?影响面有多广?这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谈点浅见。
一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和税收的影响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济是税收之源,税收增减变化取决于经济的增减变动。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经济交往的诸多因素,如进口关税、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引进外资等都将发生变化。
相应地,中国经济在这些变化的因素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而由经济决定的税收,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一)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将与世贸组织l30多个成员之间互相提供贸易优惠,逐步降低关税,拆除非关税壁垒。
这不仅使得国外商品更易进入,中国的进口会增加,而且使中国的商品由于享受出n4氏关税或无关税待遇,出口额也会增加。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将从1998年的3200亿美元增加到6000多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将增长63.8%,服装出口将增长两倍⑴。
从长期看,进出口额的大幅度增长,必然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又将会引起税收收入总量的增长,从而改善我国的财政状况。
中国加入WTO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
中国加入WTO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引言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个决定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与其他国家开展更广泛的贸易往来。
作为加入WTO的后续行动之一,中国不得不调整其涉外税收政策,以满足WTO的要求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以及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情况。
中国加入WTO的背景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时期。
然而,中国面临着国际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待遇的挑战。
加入WTO成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扩大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入WTO,中国可以享受更大的市场准入和更广泛的贸易机会,同时也需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的背景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
这些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税收优惠和税收补贴等。
然而,这些政策在国际贸易中被视为不公平贸易竞争的手段,并违背了WTO的规则。
因此,中国不得不对这些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WTO的要求并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中国加入WTO后,对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调整措施:1. 减少税收优惠的范围和力度中国通过减少税收优惠的范围和力度来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减少税收优惠项目的数量和数额,中国试图消除不公平贸易竞争并提高贸易公平性。
例如,一些过去享受税收优惠的行业或企业可能会面临税收减少或取消的情况。
2. 引入透明度和公平性原则中国加入WTO后,更加注重透明度和公平性原则的引入。
这包括在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并确保政策实施的公平性。
这样可以让国内外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竞争,并避免不公平竞争。
3. 调整与国际税收规则的一致性中国还调整了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以与国际税收规则保持一致。
关于构建适应WTO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思考
统 一 内外 资 企 业 税 收 方 面迈 进 了一 大 步 。现 在 内外 资 企 所 得 税 暂 行 条例 》 外 资 企 业 适 用 《 商 投 资 企 业 与 外 国 , 外 企 业 所 得 税 法 》 内 外 资 企 业 的所 得 税在 实 际 税 率 、 基 , 税 以及 减 免 税 方 面均 不 一 致 ,外 商 投资 企 业 和 外 国企 业 享 受 了 较 大优 惠 。在 其 他 方 面 ,内 资企 业 须 缴 纳 城 市 建 设 维 护税 , 而外 资企 业 无 须 负 担 ; 资 企业 征 收 房 产 税 , 内 外
外资优惠待遇 的内容 和适用范 围是极 为广泛的 , 而其 中
税 收 优 惠 无 疑 是 外 商 投 资法 律 、法 规 优 惠 待 遇 规定 和 地 方优 惠 政 策 的 最 主 要 内容 。 国人 大 常委 会 在 18 全 9 0年 和 18 年 分 别 颁 布 了 《 外 合 资 经 营 企 业 所 得 税 法 》 《 91 中 和 外 国企 业 所 得 税 法 》对 中外 合 资企 业 和 外 国企 业 规 定 了税 . 负从 轻 、 惠从 宽 、 续 从 简 的措 施 。 18 优 手 9 4年 , 国务 院 发 布 了 《 于 经 济 特 区 和 沿海 1 港 口城 市 减 征 、 征 企 关 4个 免 业 所 得 税 和 工商 统 一 税 的 暂 行 规 定 》 1 8 ,9 6年 又 发 布 了
摘 要 : 革 开放 以 来 , 国 为配 合 吸 引外 资 的 政 策 , 改 我 在税 法 中规 定 了一 系 列的 税 收 减 免 的优 惠待 遇 . 些 措 施 在 这 对 外开 放 中发 挥 了重要 作 用 , 还 存 在 一 些 弊 端 。 文 在 分 析 了我 国外 资 企 业 税 收优 惠 法律 制 度 的 现 状及 利 弊 后 . 但 本 提 出 了重 点 构 建适 应 WT 的 外 资企 业 税 收 优 惠法 律 制 度 的 思路 。 O
刍议wto框架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的论文
刍议WTO框架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的论文刍议WTO框架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的论文[摘要]wto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非歧视、公平贸易等原则对我国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造成冲击。
从而促进经济、法律等社会各方面进行调整。
有鉴于此,20XX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纳税规定有了相当程度的调整,如贯彻国民待遇原则,消除身份差别立法;规范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和政策,提高透明度等,以适应wto原则和国际惯例的要求。
[关键词]涉外税收优惠;wto;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是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产生的,发展到今天,对吸引外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税收负担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两税并轨制,内外资企业适用同一套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专门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
新法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一方面解决了税收优惠中内外企业的不平等、税收优惠不规范和引资效应低下的问题,促进了合理利用外资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长期引起争议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和涉外税收优惠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使得我国作为wto成员方基本遵守了wto有关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对wto基本原则的遵守涉及我国所承诺的国家义务的履行,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吸引大量的外资及其附带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一、wto有关税收优惠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
其宗旨首先在于消除国际贸易障碍,促进生产、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
wto倡导的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以增进世界总体福利水平。
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宗旨,制定了一系列为各成员国所普遍接受的多边贸易规则。
我国20XX年底加入wto后,就要遵守这些规则并受其制约。
应用文-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xa0我国实施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历时20余年,其间虽也进行过调整,然优惠的程度不但没有降低,且有提高之势。
该优惠制度的积极作用自不待言,但过分的优惠已造成国家收入减少,且阻碍了内资企业的。
本文试图对该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的几点新设想。
关键词: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优惠税率;负面作用;改革思路入世近三年的中国,涉外企业所得税制的概念依然存在,这是因为,中国目前还实行内外有别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即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而涉外企业却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涉外企业所得税法》)。
这两套企业所得税制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毕竟已实现了各自内部的统一和相同的税率,其间的内容差异也有所缩小。
但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差别悬殊这一突出问题,至今却未见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予以解决。
笔者以为,在我国实施WTO公平待遇原则的今天,认真分析与对待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现存问题,提出改革该项制度的新设想,不仅必要,且具时代意义。
一、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现存问题与负面作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所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几乎都毫不例外地赋予了涉外企业以超国民税收优惠待遇。
这些规定虽不为各国国内立法、双边与多边投资保护协定和WTO规则所反对或禁止,但是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实际上构成对内资企业的歧视,对民族发展造成了一种长远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差别悬殊,不少行业的国有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相继为外资收购、兼并、控股,基本上为外资所垄断,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观我国税法关于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的规定,不难发现该项立法存在种种问题:一是所得税优惠程度过高。
具体体现在直接降低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额以及直接再投资退税上。
内外资企业从形式上看,均统一适用33%的所得税税率,但设在特殊经济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则可分别减按15%或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产品出口企业和技术先进企业还可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凡设在特殊经济区的生产性或服务性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获利年度起,还可分别享受“二免三减”之优惠。
对入世后我国涉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思考
● 乐 秀琪
对入世后我国涉外所得税
优惠政策的思考
2 优 惠政 策 的产业 导向不明确 ,
优惠措施上 ,而对加速折 旧 、投资抵
导致外 商投 资的产业结构 不夸理 。我 免 、 项费用扣陈 、 专 技术研究开发准备 国虽然对外商投 资的生产性企业 和非 金 的计 提等 间接 优惠手 段 运用较 少 , 中国加入 W TO,标志着我国利用 生产性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
完善和优 化涉 外所得税优 惠政策
1 上 海黯 税 / 0 21 6 20.
维普资讯
总的思路 是 : 减少优惠层 次 取消外商 投资企业 目前享有 的全方 位 、多层 次
下功夫 一
3运 用 w To许 可 的 规 则 ,制 订 可
特别是 对^世后承受 冲击大 、接受挑
也违反 了WT 国 民待遇 O“ 原则 的规定。
斜, 加剧 了地区之 间的差别。 现行 的涉
外 所得税按企 业所处 的地域位置 分别
赋予不 同的政 策待遇 ,加上 中西 部地 区受到 自然环境 、投资环境等 因素的 制约, 使其与经济特区 、 东部沿海地区 的地 区差距进一 步扩大 。地区之 间的 发展 不平衡 势必会影 响我 国综告 国力 域地参 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障碍。
4优惠政 策的形式单一 ,缺乏 多 无疑 ,以加人 WT O为契机 , 加快
同类 内资企业优 惠。这些优 惠政 策使 外 商投资企业 和外国企业 的实 际税负
远远低于名义税负。 可是 , 内资企业享 有的所得 税优惠 ,无论 是深度 还是广 度都远 不及外资 企业 。这样的结果是 , 随着外资在 我 国国民生产 总值 中的份 额增大 ,民族经 济受 到 的冲击也 越来
浅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涉外税收的影响
浅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涉外税收的影响引言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的过程中,中国承诺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并逐步废除非关税壁垒。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加入WTO对涉外税收的影响。
1. 加入WTO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作为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入WTO为其外贸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和贸易,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开放市场意味着更多的进口商品和服务,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对外出口的增加。
这一趋势在加入WTO后得到了进一步促进。
2. 增加了外贸规模,提升了涉外税收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规模扩大,贸易结构和贸易伙伴也发生了变化,这对涉外税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增加进口和出口商品的规模带来了更多的海关税收、进口税收和出口税收。
此外,在加入WTO后,外国企业可以更容易地在中国投资和经营,这进一步增加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的税收贡献。
此外,加入WTO还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其他WTO成员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使得贸易更加灵活和便捷。
这使中国能够与更多国家进行贸易,进而提高了涉外税收。
3. 减少了涉外税收的难度和成本加入WTO使得中国的贸易制度更加透明和规范,降低了贸易的难度和成本。
WTO的规则和制度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支持,使其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更加有利。
这一点对涉外税收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降低了贸易壁垒使得进出口更加便捷。
中国加入WTO后逐步取消了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许可证等限制措施。
这降低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了贸易的效率。
从而导致了更多的进出口贸易,从而提高了涉外税收。
其次,加入WTO对于外商投资(FDI)进入中国市场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WTO的规则使中国的市场更加透明、公平和稳定。
外国投资者更容易在中国找到商机,并投资于中国市场。
浅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涉外税收的影响
浅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涉外税收的影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所带来的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
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为我国税收的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征管建设等提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基层税务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工作经验,广泛深入地观察、认识和分析世界税制的发展变化,加强国际税收的动向研究、对比研究、借鉴研究、对策研究,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及税收的影响,相应地提出我国税制、征管改革的对策,以更好地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
不但可做上级机关决策的参考,而且对做好日常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基本规则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世界贸易组织简介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其前身为1947年创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过去50年间关贸总协定在放宽世界贸易限制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功。
不过到90年代中期,出现了许多要求建立更强有力的多边组织以控制贸易和解决争端的呼声。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有104个国家为其创始成员国。
WTO不像GATT只是一个临时生效的政府间的多边贸易协议,它是一个完整的、永久性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包含的内容更广,解决争端的机制更有效,更具有权威性,它要求负责监管的成员国都应遵守执行所有原关贸总协定的协议。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公平贸易原则各成员的出口贸易经营者不得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或扭曲国际贸易竞争,尤其不能采取倾销和补贴的方式在他国销售产品。
关税减让原则关税减让谈判一般在产品主要供应者与主要进口者之间进行,其他国家也可参加。
双边的减让谈判结果,其他成员按照“最惠国待遇”原则可不经谈判而适用。
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将有效实施的有关管理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等迅速加以公布,以使其他成员政府和贸易经营者加以熟悉;各成员政府之间或政府机构之间签署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现行协定和条约也应加以公布。
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思考.doc
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思考-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思考内容提要: 我国实施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历时20余年,其间虽也进行过调整,然优惠的程度不但没有降低,且有提高之势。
该优惠制度的积极作用自不待言,但过分的优惠已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且阻碍了内资企业的发展。
本文试图对该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的几点新设想。
关键词: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范围;优惠税率;负面作用;改革思路入世近三年的中国,涉外企业所得税制的概念依然存在,这是因为,中国目前还实行内外有别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即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而涉外企业却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涉外企业所得税法》)。
这两套企业所得税制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毕竟已实现了各自内部的统一和相同的税率,其间的内容差异也有所缩小。
但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差别悬殊这一突出问题,至今却未见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予以解决。
笔者以为,在我国实施WTO公平待遇原则的今天,认真分析与对待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的现存问题,提出改革该项制度的新设想,不仅必要,且具时代意义。
一、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现存问题与负面作用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所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几乎都毫不例外地赋予了涉外企业以超国民税收优惠待遇。
这些规定虽不为各国国内立法、双边与多边投资保护协定和WTO规则所反对或禁止,但是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实际上构成对内资企业的歧视,对民族经济发展造成了一种长远的伤害。
近年来,由于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差别悬殊,不少行业的国有企业因缺乏竞争力而相继为外资收购、兼并、控股,基本上为外资所垄断,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观我国税法关于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的规定,不难发现该项立法存在种种问题: 二是所得税优惠过分倾斜特殊区域。
《涉外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凡设在特殊经济区的外商投资企业都可直接降低税率;同时,只要符合要求者,还可享受一定时期的免缴或减缴所得税额。
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再思考
对优
我惠
国政
涉策
外的
税 收
再 思 考
文 吕术业 张伟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将对外开放 、 的所有的税种 ,共有近百项税收优惠条
引进外资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涉外 款 ,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显然具有
税收制度上遵循优惠原则 ,采取了分地 过多 、过滥的特征 。
区 、有重点 、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措施 。这
议利用外资金额 3343 亿美元 , 实际利 地 方所得税 由于大部分 省市都 实行了
用外资金额 1119 .62 亿美元 ,成为发展 大幅度的减免政策而形同虚设) 而内资
中国家利用外资金额最多 、增长速度最 企 业的适用税率为 33 % ; 二是在税基
快的国家 ,在世界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的计算上存在差别 , 内 、外资企业在坏
由于这两种方法自身存在的缺陷 ,使得 惠政策的失效 。我国的现行涉外税收优 起 到了 促 进 东 部 地 区 经 济 发展 的 作
很多 外资企业虽 然取得了 名义上 的优 惠 政策大多 是针对已实 现利润 进行减 用 。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东
惠政策 ,但并没有真正得到实际的优惠 免 ,如定期减免所得税 ,再投资退税等 , 部和中西 部地区的经 济差距 的不断拉
国对 国外所得实 行税收抵 免或扣 除制 优惠实效大打折扣 。这种优惠的失效导 的是“普惠制”,无论是什么产业都可以
度 ,那么投资国就要考虑采取何种涉外 致 了我国引 进外资在规 模和结 构上的 享受税收优惠 , 比如我国规定 : 所有生
投资收益采取了不同的税收政策 ,因而 这使得那些投资规模大 、投资期长 、获 展战略以后 ,应当将如何加快中西部地
造成 了涉外税收 优惠政策 在一定 范围 利小 、见效慢的项目 , 在享受同样优惠 区发展的 问题尽快地 提到议 事日程上
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挑战与思考
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挑战与思考
王珍义;杨波
【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14)002
【摘要】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及存在问题,并对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5页(P53-57)
【作者】王珍义;杨波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3;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相关文献】
1.加入WTO对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冲击与对策思考 [J], 邓卫卫
2.加入WTO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策略 [J], 马静
3.加入WTO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 [J], 程瑶;章冬斌
4.加入WTO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的思考 [J], 常春;金明浩
5.加入WTO后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J], 杨春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加入WTO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
中国加入WTO与涉外税收优惠政策调整WTO的宗旨就是贸易自由化,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全方位接轨,各种限制逐步打破,法治更加成熟、完善,更多的外资将会涌入中国。
但是,作为外商投资指挥棒”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尽管在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是由于相关的优惠政策自制定以来,已经近十年未作调整,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重新审视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并进行相应调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1.目标不清晰,产业导向过于简单化,外资投向不尽合理。
任何一项税收优惠政策都应当目标明确,能正确引导资金流向,具体到扶持何种产业和行业等等,使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有依有据。
在开放之初,我国涉外税收优惠目标是吸引外资,现在已由吸引外资量的要求升华到合理利用外资质的要求,中心是促进我国经济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而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只对农林牧等几个行业的特殊优惠进行了粗线条的规定,对其他行业则不分产业性质实行一刀切”的优惠政策,从而在不同的风险与技术投入下,不同行业承担同样税负,使产业导向模糊,未能有效地引导外资流向我国急需发展的瓶颈产业。
若不适时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加入WTO后,外资的进一步涌入只会加剧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并产生新的矛盾,难以实现利用加入WTO后的大好形势加速发展经济的目标。
2.优惠手段单一,政策效果模糊,容易造成外商的偷税逃税。
我国税收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流转税,而涉外税收优惠却集中在所得税上,直接优惠较多,间接优惠较少,着力点是减税免税和低税率,表面上看优惠幅度很大,实质上是政策性的资源浪费,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一是外商并不是税收优惠的真正受益者。
西方国家大多实行税收抵免而非税收饶让,对来自这些国家投资者的减免优惠,就转化为投资者母国税收的增加,纳税人并未真正受益。
我国反而因这些税收优惠而大大降低我国税收优惠的效益与质量。
会计实务: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
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如下所示:为了更好地履行WTO成员的义务,我国必须对现行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予以改革。
本次改革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不应当在原有《涉外企业所得税法》上进行小修小补,而必须与整个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结合起来一并考虑。
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已建立的较为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和企业法人所得税制,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必然要向建立企业法人所得税制的方向迈进。
正如日本的《法人税法》将法人税的纳税义务者分为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两类,前者属无限纳税义务者,后者属有限纳税义务者。
这种统一企业法人所得税的立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笔者以为,我们当前的改革应首先合并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并将合并后的法律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所得税法》,统一适用于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
在此基础上,再缩小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差别,有效地解决其公平税负问题。
具体思路如下:1.取消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双轨制,构筑内外资企业竞争的同一平台我国目前关于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幅度,可以说是其他税收优惠措施所不能比拟的,无论是办成哪种类型的企业,几乎都有不同幅度的减免,如“二免三减”、“五免五减”、“二免三减再加三减”或继续减按15%或 10%的优惠税率征税;还有优惠幅度更大的是“五免再加五年减按10%税率征税”、“六免再加四年减按10%税率征税”、“七免再加三年减按10%税率征税”、“八免再加二年减按10% 税率征税”,如属高新技术产业的,还可多享受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之优惠。
这一项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几乎都是专门为外商投资企业而设置的,偶有个别地方性规定也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资企业以“一免二减”或“二免”、“三免”等优惠待遇,但其实施是自开业之日起或投产年度起计算的;而外企则是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计算的。
加入WTO与中国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调整
WTO与中国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调整引言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投资起到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流动的重要作用。
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并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逐步改革完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
本文将探讨WTO对中国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影响以及中国在此背景下进行的调整措施。
1. WTO对中国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影响加入WTO使中国面临了许多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有关的规则和约定。
其中,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和投资有关的税收措施协定》(TRIMs协定)对中国的国际投资税收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1.1 GATS对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要求GATS要求成员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税收政策上遵守“最惠国待遇”(MFN)和“国民待遇”原则。
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外国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时,必须将同等优惠条件延伸给所有WTO成员国,以避免歧视。
1.2 TRIMs协定对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限制TRIMs协定规定,成员国不得通过本国的投资税收措施限制国际投资者在购买、销售或加工产品时选择本国产品的自由。
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不能通过税收手段强制要求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产品,以保护本国经济。
2. 中国国际投资税收政策的调整措施为了符合WTO规则并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措施。
2.1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中国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税法修订,中国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原来的25%降至20%,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可以享受更低的税率。
2.2 税收优惠政策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为了遵守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中国加强了税收优惠政策的透明度和一致性。
中国税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公告,明确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和标准,并确保同等优惠条件适用于所有的国际投资者。
2.3 减免关税和增值税中国通过减免关税和增值税来吸引国际投资。
对于符合条件的进口设备和技术,中国减免关税和增值税,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扼源 变 通 、港 口码 头等 行 业 . 以及 双 密集 型 、先 进技 术 和产 品 出 口型等 企业 .税 率 和 定期 藏免 税
的 优 惠 众 多 。 另 外 ,外 资 企 业 的 税 前 扣 I 项 目和 l 鲁
扣 I 准也 远 较 同类 内 赘 企 业 优 赢 。与 此 同时 , l 鲁标 现行 的 涉外所 得 税 还有对 外 国企业在 中 国境 内从 事特 定 的经 营业 务取 得 的 所得 ,如 外 资银 行经 营
度都 远 不及 外 资企业 。其 结 果是 随着 外 资 在我 国 国民生 产 总值 中的 份颧增 大 .民族经 济 受 到的 随
之 而 来 的 冲 击 也 越 来 越 大 。加 人 WT 后 .国 内 O 市 场 将 进 一 步 的 对 外 开 放 , 国 内 一 些 行 业 、 产 品 将 面驻 着 严 竣 的挑 战 。在新 的经 挤 运 行 形 势 下 , 现行 的 垒方 位 、多 层敬 的涉 外所 得税 优 赢 已很难 达 到 经 挤 调 控 和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的 目标 。 2 .产 业 的 政 策 鼓 励 导 向 不 明 。 我 国 虽 然 对 外 商 投 资 的 生 产 性 企 业 和 非 生 产 性 企 业 实 行 不 同
生产 性 企业 享受 的 税收 待遇 不差 上 下 ,等 等 。另 外 ,现 行 的 技 术 开 发 费 加 计 扣 I 的 规 定 , 不 视 行 l 鲁 业 .不 分产 品 .不 看过 程 ,不论 成果 ,均 予 同 等 的加 计扣 除 优赢 .同样也 存在 类似 的 同题 。对 生产 性 外商 投 资企业 实 行瞢 追性 的税 收 优 赢 .其
外 币业务 所得 ,外 国企业 自中国境 内 取得 的集 装 箱 租 金 、担 保 费 等 所 得 予 以 减 免 企 业 所 得 税 优 赢 的 规 定 。生 产 性 企 业 普 遍 优 惠 、 区域 性 优 赢 和 特 定 行 业 特 殊 优 惠 三 者 并 举 的 措 旗 ,使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和 外 国企 业 的 实 际 税 负 远 远 低 于使外 资 更 多地 将
资金 投 向规 模小 、技术 吉量 低 、投 资期 短 、见 效
快 的 。 、平 、快 的 项 目 ,而 一些 技 术 先 进 、 短
确■ 国 家亟 需 引进 而投 资风 睑 较大 的项 目 .往 往 很少 有 外商 同 律 。现行 的政 策 导致 了外 商投 资 的
的税 收 待遇 ;技 术 古量低 的 生产 性 企业 ( 食 品 如
生 产 企 业 ) 与 国 家 鼓 威 的 新 兴 产 业 、直 接 为 生 产 服务 的 科研 开发 企 业享 受 同样 的税 收忧 赢 ;高新 技 术 开 发 区 外 的 外 商 投 资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与 瞢 通 的
国 现 行 的 涉 外 所 得 税 对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基 本 实 行 了 普 遍 性 的 税 收 优 惠 . 忧 赢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种 类 型 :一是 地 区性 优赢 ,适 用 地 区包 括 经 济 特 区 、 经 挤 技 术 开 发 区 、 高 新 技 术 开 发 区 、 沿 海 城 市 和 特 定 地 区 如 中 西 部 地 区 ; 二 是 行 业 性 优 惠 ,对 二 十 多 十 生 产 性 行 业 予 以普 赢 锚 的 税 收 优 惠 ;三 是 对 特 定 行 业 和 特 定 企 业 的 忧 赢 ,适 用 外 资 银 行 、
投 资 企 业 享 受 与 鼓 蔚 类 生 产 性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同 等
策必 须 予 以调 整 。现行 的 涉外税 收 优 赢 ,主要 存
在着 以下不 合理 和 不适应 的 同题 : 1 .优 赢 层 次 过 多 , 内 、 外 资 企 业 税 负 严 重
不平 .不符 合 WT O提倡 的公 平 竞 争 的原 则 。我
维普资讯
《 河 学 刊 ) 0 2年 第 2期 黑 20
黑河 市加入世 贸组 轵理 论研 讨会 ” 专栏
加入 WT O后对涉外所得税 优 惠的思考
乐秀琪
改 革 开 放 初 期 ,我 国 对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和 外 国 企 业 实 行 了特 殊 的 所 得 税 税 收 优 赢 , 这 在 当 时 的 条 件 下 是 必 要 的 , 它 起 到 了 推 进 对 外 开 放 、 吸 引 外资 、提升 国 内技术 水平 、促进 中国经 济 高速增 长 的 积 极 作 用 。 但 是 . 内 、 外 有 别 的 所 得 税 政 策 , 其 利 弊 在 不 同 的 经 挤 环 境 下 是 会 相 互 逆 转 的。2 0多 年 来 , 我 国 的 经 济 面 貌 发 生 了 报 大 的 变 化 , 涉 外 经 挤 有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 中 国 加 人 WT O, 标 志 着 我 国 利 用 外 资 进 人 了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现 行 的 政 策 调 控 作 用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将 由 市 场
的税 收 优赢 政策 ,但缺乏 明 确 的产业 导 向 ,税 收
忧 赢 的 目 的 性 和 针 对 性 不 强 。 倒 如 . 按 现 行 的
调节 来 承担 。当 前 ,我们 有必要 重新 审视 涉外 的
所 得 税 优 赢 政 策 ,对 一 些 不 再 适 应 形 势 的 优 赢 政
‘ 商投 资企 业 和 外国 企 业 所得 税 法) 规 定 .I 外 l 鲁 从事 艟 源交 通 、港 口、码 头 建设 项 目及 “ 密羹 双 型 ”等 特定 企 业外 ,设 在同 一 区域 内的 生 产性 企 业均 可 享有 同等 的 税收 优赢 待遇 。其 不 合理 性 体 现为 :允许 类 、限 制类甚 至 纂止 类 的生 产性 外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