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论》书评论文

合集下载

社会学—社会分工论浅析

社会学—社会分工论浅析

《社会分工论》的解读和分析《社会分工论》是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他在文中提出关于社会团结以及集体意识的社会学理论,对后来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立足于社会团结理论对其集体意识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本人的社会学思想整体框架,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集体意识理论。

涂尔干是社会学经典三大家之一,也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

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爱弥尔·涂尔干,卡尔·马克思这三位社会科学的大家生活在同一时代,他们思考的基本问题都是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也就是社会是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问题。

因为19世纪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的确立,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形式。

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各个层面都以一种新的形式得以展现。

马克思关注的是资本的剥削及无产阶级的联合,韦伯关注的是理性化的发展及其趋势,而涂尔干关注的是社会分工带来的社会结构类型的转变及其及其引发的道德伦理危机等问题。

涂尔干面临的主要时代问题是社会在向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利益与规范之间徘徊。

社会由此经历剧烈的变动,而这也造成了道德的沦丧,并由此带来社会的失范。

如何建立新的集体意识促进社会整合是涂尔干关注的核心问题,由此激发了他的研究课题,产生了《社会分工论》一文。

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

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安。

他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

他的3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3个问题。

在文章一开始他就显示了他反对单一的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他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是要适应相互矛盾的种种需要的,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

他选取的题目是一个经济学的对象,但他却要从其中找出非经济的内核来。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第一篇:《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社会分工论》读后感——行政管理丁鑫20130031最近拜读了艾尔米.涂尔干先生的《社会分工论》,使我受益匪浅。

涂尔干先生在书中几乎一直在回答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存在和变迁”问题,而且保持了与同行之间的密切对话,其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内涵是不得不给予崇高评价的。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

另外,提到社会分工,必然要说到“三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

恩格斯对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论述,是与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的论述相结合的。

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野蛮时代的中后期,经过这三次大分工,人类进才得以进入文明时代。

在书中,涂尔干先生首先是对社会急剧变迁所导致的欲望膨胀、行为偏差和社会混乱的失范问题的讨论;其次,是对如何消除社会病态,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合问题的探索。

在文中,涂尔干先生亦像在《自杀论》结尾那样,为摆脱社会危机开出了一个救世良方:即通过职业群体(或法人团体)的组装机方式彻底拯救日益败落的伦理道德,并以此搭建一个功能和谐与完备的新型社会。

因此,通过这篇文献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一个社会学家由衷而发的社会关怀及其与思想倾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社会分工论》一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从功能分析视角阐述了社会功能确定的实证主义范式,随之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核心概念,并重点对二者的区别做出了详尽的分析;然后转入对(社会)有机团结形成过程与逻辑的分析中,其中社会分工的功能得到自然地彰显;最后明确指出了契约团结与有机团结之间的关系。

浅谈《社会分工论》【精品范文】

浅谈《社会分工论》【精品范文】

浅谈《社会分工论》浅谈《社会分工论》《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的社会学著作,它向我们表明社会学家是应用怎样的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家的视角阐释社会分工的。

之前,在人们的印象里,分工隶属于经济学的话语范围,在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内,分工就是纯粹的经济关系。

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分工的秩序就会自然形成,这种经济分工不但可以有效地调节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人们对利益的追逐转变为对生产效率的角逐,因为效率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关系,效率越高,获利也就越大,而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除了革新生产技术之外还要优化生产组织形式,分工恰好能满足这一需要。

因此,分工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涂尔干并不赞同经济学的分工论,他认为,首先,经济学家无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妄图从经济事实中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他们忽视了经济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社会事实,分工也不仅是经济生活的固有情况,它在其他非经济范围的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各种行政和教育机构,还有许多非经济性的社会组织都呈现出趋向专业化的趋势。

今天,在科学领域已经难以找到精通各科的“通才”,一个科学家的一生也只限于研究某一科学的某一领域。

其次,在生物学领域内分工也是有机体发展普遍规律,一个有机体的内部构造越简单,这个有机体就越低级。

相反,生理结构越复杂,器官之间的分工越精细它就越处于进化过程的高级阶段。

因此,“所谓的社会劳动分工只不过是普遍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此外,对于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劳动分工带来的种种好处,如提高了生产效率,调节资源分配等,涂尔干也不认同。

既然分工作为一条贯穿历史发展的线条,其产生的作用自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应该代之以一种全局性的更重要的功能。

涂尔干说,“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

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纳分析
涂尔干和莫斯在本书中对社会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认为社会是一种具有特定 形态和结构的有机整体,由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和信仰的人们组成。社会具有 稳定性和动态性双重特征,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可 以分为初级社会和次级社会两类,初级社会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而 次级社会则是基于职业、信仰等其他因素形成的。
《社会分工论》主要探讨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 议题。杜尔凯姆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赖,共同 维持着社会的运转。在这个整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通过各自 的努力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他认为,社会的 稳定和秩序,是基于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这种依赖和合作是通过社会 分工来实现的,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工作、角色和职责,为社会的运转做出贡 献。
基本内容
在探讨社会维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三个关键因素:法律、道德和社会秩序。 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制定明确的法规,法律为 社会成员的行为树立了准则和规范。同时,法律也提供了惩戒机制,对违反法 规的行为进行惩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的强制执行能够确保社会秩序 的稳定,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案例分析
以城市社区为例,城市社区是一种典型的次级社会。城市社区通常由一群具有 相似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人们组成,这些人可能因为职业、信仰、兴趣爱好等 因素聚集在一起。在城市社区中,社会整合的实现往往依靠共同价值观和利益 诉求的引导,同时也需要依靠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在城市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比较复杂。例如,在同一栋楼房里, 不同家庭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互动关系,包括友好交往、冷漠不往来等。此 外,城市社区还存在着一些社会组织,如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这些组 织在协调居民利益、维护社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全文概要《社会分工论》从结构上分为导言与三卷正文,分别为第一卷一一劳动分工的功能、第二卷一一原因与条件,以及第三卷一一反常形式。

其中导言揭示了写作的目的,作者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分工的现象,而分工也是社会最终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从而强调了分工理论的重要性。

第一卷一一劳动分工的职能,共有七章。

第一章以确定功能的方法为题,以两性关系作为例子引入,指出差异的存在是相互需要的前提,也是有机结合得以形成的关键。

而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因此需要法律规范进行相应的约束。

第二章与第三章则是分别以压制法对应的机械团结及恢复性制裁对应的有机团结为主题,论证了一个观点,即在以集体为主体的社会里,是存在以集体意识为社会纽带的现象,社会之所以能够紧密连接在一起必须建立在个人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个性,求同存异的情况下。

在这个前提下,个人的意识行为关联着社会共同的利益,因此任何违反集体意识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会得到一定的制裁。

第四章到第六章为一个连续的论证过程,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群体之间的差距缩小,而个体之间的区别会更加明显,分工的模式会趋于有效率的一致,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文明的进步必定导致个人意识的觉醒,因此机械团结逐渐无法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相反有机团结则逐步显现出其递增优势,最终会淘汰机械团结成为新型的连接方式。

第七章则是对第一卷的总结,同时介绍了有机团结与契约团结。

第二卷一一原因与条件,作者在开始讨论分工的原因及群体幸福感的来源,指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而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则是分工进步的原因。

之后第三章集体意识不确定性的形成及原因指出集体意识的淡出与法律意识的增强,第四章遗传性与第五章结论则指出了原发性的遗传作用影响了社会功能的分配,总结了第二卷的主要内容。

第三卷一一反常形式,主要是通过列举各种分工失常的案例来展开的。

第一章失范的分工,通过工商业的危机破产为例,指出不当的分工会割裂科学的统一性,不仅无法产生团结, 还会导致失范。

社会分工论 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 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第一部分:社会失范与社会重组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虽然写在《自杀论》之前,但从思想体系上来说,应该是《自杀论》的后续部分,在《自杀论》的中,涂尔干提出了当代社会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种自杀模式是利己主义自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即是社会失范,最后涂尔干所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法人办法是建立是社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增加个人的社会归属感,而具体实施方法即建立行会组织,或者说是职业法团。

如果说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所进行的研究是从一个社会现象中分析社会结构所存在的问题,那么《社会分工论》正是作者详细解释如何通过职业法团带来的适用于工业社会的有机团结对社会进行重新整合和构建。

首先涂尔干提出了问题的产生:现代经济生活的失范状态。

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大量新职业的出现,所有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些职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简单职业分工,但又说不清不同职业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所应该遵守的道德或是法律,因此法律和道德在这些关系的调解中明显失效,“集体生活的整个领域绝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规范的调节作用之外”(本书P14)。

于是社会中出现各种冲突和斗争,其结果是某一强权的产生,但这也只能带来临时性的和平,社会处于极不稳定的无政府状态。

正如托克维尔在对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中提出的,社会的专制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其实是极易过度的两面。

解决无政府状态真正的方法是建立起一套社会规范体系,是社会在这一规范下有序运转。

然而作为社会组织方式的法人团体在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

古代法团以共同利益为组织方式,并形成了共同道德和职业规范,它以整个法人团体的利益为前提,将团体中的所有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

然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经济事务主宰了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把精力投入在了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本书P16)。

因此,资产阶级和商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自然而然的向市场周围你聚集,并成为了城市居民,不再受原本的法人团体的制约,而大工业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在任何地方发展,这都是传统法人团体所无法适用的,因此法人团体也走向消失。

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感想

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感想

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感想【摘要】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发了我对社会组织和发展模式的思考。

文章中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让我认识到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以及这种分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我对涂尔干对社会发展的观点深表认同,尤其是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深刻洞察。

涂尔干的理论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会变革。

我对《社会分工论》的创新性印象深刻,涂尔干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前瞻性思考令人钦佩。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让我重新审视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社会发展、理论、创新性、启示、评价1. 引言1.1 对《社会分工论》的背景了解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是中国古代经济学家涂尔干在宋朝时期撰写的一部经济学著作。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研究社会分工、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详细阐述了社会分工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强调了劳动分工和生产资料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他指出,社会分工可以使人们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实现生产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对《社会分工论》的背景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涂尔干在宋朝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以及他对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独到见解。

这也为我们深入探讨《社会分工论》的内容和涂尔干的学术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涂尔干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的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对涂尔干的研究背景涂尔干(Turgot)(1727-1781)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一位重要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曾担任过法国的财政大臣,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朋友和同事。

涂尔干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被认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社会分工论》是由亚当·斯密所著,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分析方法,揭示了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社会分工论》中,斯密首先阐述了劳动分工对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他指出,通过劳动分工,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一项工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它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福利。

此外,斯密还分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配置效率。

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的、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价格的形成和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斯密强调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性,认为竞争可以激发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他还指出,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在《社会分工论》中,斯密还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互利互惠。

他还指出,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技术传播和经济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阅读《社会分工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分工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全球化。

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启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也意识到,社会分工虽然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劳动分工可能导致劳动者的单一技能和工作机会的不稳定,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环境的破坏,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和经济不平衡。

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社会分工的监管和调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五,六,七章)读书心得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五,六,七章)读书心得

涂爾幹《社會分工論》(第五、六、七章)讀書心得邱澎生(新竹:法律、文化與社會經典研讀會,2004/6/9)Durkheim, Emile.*1984(1893)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Translated by W. D. Hall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什麼是社會?」這固然是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社會分工論》主要論証的問題,只是,要想更通透地理解涂爾幹對「社會分工」的類型區分以及他如何藉此說明「什麼是社會」等等議題的理路,則仍是不容易的工作。

之所以如此,有時也不一定都是讀者讀書不精的過錯,涂爾幹自己可能也要負些「責任」,有學者即認為,涂爾幹著作經常出現些充滿隱喻甚至是曖昧不明的語句,不只如此,涂爾幹的理論不僅極為複雜,而且,其學術思想其實也經過幾次重要轉變(Hatch,1981:206-207)。

然而,我個人的閱讀經驗是,涂爾幹此書是極有啟發性的,雖然,我無法通透全書精義,但在這篇讀書報告裏,我努力閱讀並且借助其他學者對涂爾幹的詮釋,企圖捕捉本書的妙旨與勝義,或許有點盲人摸象,純屬一偏之見,且請各位朋友指正。

《社會分工論》出版於1893年,該書原為涂爾幹的博士論文,屬於他的早期著作。

Giddens曾指出,涂爾幹早期著作中,存在兩個主要批判對象:一是政治經濟學與功利主義哲學(utilitarian philosophy),一是各種流派的「觀念論式全體主義」(idealist holism)(Giddens, 1972: 1)。

證諸《社會分工論》一書,涂爾幹批判上述兩個對象的批判確是十分明顯。

全書主旨在論證社會秩序(social order)或是社會凝聚(social solidarity)在傳統與當代社會中的不同功能,並為當代社會在社會凝聚方面的危機與病狀提出分析、診斷以及改革的建議。

《社会分工论》全书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全书读书报告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应该是怀着一种麻木的心情开启了《社会分工论》的阅读之旅,毕竟理科生的我一直对社会学没什么兴趣。

但是,当我以为自己会敷衍而结束的时候,我却已经喜欢上了这本书。

《社会分工论》作为一篇博士论文,让我很是惊讶,也难怪作者能成为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对于只读了一遍的我而言,于此书,真可谓是管窥蠡测了。

纵使如此,我还是学到了很多。

这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最终明白了有机团结其所为何。

大一读社会学思想史方面书籍的时候,心里就有一种疑惑,所谓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不就是分工,然后大家交易吗?这种固定化,不就是整天致力于自己的事情,鲜与别人交流?即使与别人打交道,或许也只是把别人作为实现自己需要的手段(比如想买衣服了,用货币和服装老板交易),这怎么能称作团结呢?继而在我的理解中,有机团结就是那只“看不见的手”,那种客观的、神秘的力量的结果。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介绍“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的书籍,有了对这两个概念最简洁的理解,社会整合就是共享价值规范,系统整合就是通过超乎个人意识能力范围之外的客观的行动协调,这个协调的机制基本还是市场的看不见的手。

在阅读《社会分工论》过程中,我把这两对概念对应起来:社会整合就是机械团结,系统整合就是有机团结。

这样的认识框架应该是比前一阶段有所进步,那就是认识到社会的运转不能只靠市场机制,价值共识也是需要的。

可是这种对应也是有问题的:既然是“系统”整合,自然可以是冷冰冰的客观外在的力量,然而有机“团结”总归是要有点主观意识中的“团结感”的,客观的市场机制如何能够提供?终于,现在我在《社会分工论》中找到了答案。

当然,这个答案找得也不是特别容易,书中作者用了很大篇幅讨论机械团结,以及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的表现(即惩罚性法律变少,恢复性法律变多)。

直接谈有机团结本身的并不多,第一卷读下来,只知道有机团结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契约团结,但有机团结到底是什么,还是不清楚。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131315050023 蔡云晨涂尔干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被誉为西方古典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后世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社会分工论》创作于19世纪末期,那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经济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等各种社会问题.涂尔干致力于研究各种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能够有效消除这些危机现象的办法,该书是他的一篇博士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理论巨著。

本文主要在阅读梳理这本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反思和总结.一、《社会分工论》*的主要观点梳理(一)社会分工的作用社会团结与整合问题是涂尔干的学术理论旨趣所在,也是他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对象。

涂尔干所说的“社会团结”,可以指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与互动,比如说友谊、爱情、亲情等固定关系,但还有更为深刻的含义:指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涂尔干通过主观与客观的分析,指出分工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的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

他也一直强调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及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可能”,“只有分工才能使人们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系,这种功能不只是暂时的互让互助中发挥作用,它的影响范围是很广的。

”社会分工削弱了集体意识,为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创造空间,使社会产生功能上的相互依赖,从而促使社会发生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

(二)社会团结与法律制裁*本段文中所有引用的内容均来自于:“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 M ] . 渠东, 译.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所以不再每处都单独标注,直接以用“”表示。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03
社会分工论对于解决现实问题 ,如经济发展、就业、社会公 正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2
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理论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
涂尔干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这为他的理 论提供了现实基础。
学术环境
当时社会学界对社会的关注逐渐增加,涂尔干的理论试图解释社会秩序和整合 问题。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现代社会的组织和管理具有 重要的启示。
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工,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同时,涂尔干也提醒我们注意社会分工可能带来的问题,如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疏 离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对未来的影响和展望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解决未来社会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注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的建设
涂尔干的观点提醒我们,应该注重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的建设,通过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会的 凝聚力和稳定性。
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建设
涂尔干的观点启示我们,应该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建设,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 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发展
组织规模和结构
01
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组织规模扩大,结构更加复
杂和专业化。
协作与沟通
02
社会分工要求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提高沟通效率,
实现整体目标。
社会治理与公共机构
03
社会分工对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提
高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科技和信息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理论论文——论社会分工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学理论论文——论社会分工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分工的功能及其思考——读《社会分工论》有感张洪祥20101031236内容摘要: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根据维系社会的方式将社会分为:①“机械团结”的社会,即传统社会。

靠成员们高度的一致性、共同的归属感来维系。

②“有机团结”的社会,即近代的分工制社会。

成员间的差异日益增加,但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分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书主要论述了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此外,还提到了分工的反常形式。

本文将从社会分工的功能说起,论述常态的和非常态的社会分工带来的影响,及其对分工论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分工有机团结社会冲突正文:社会分工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而出现的,生产的社会化更需要社会分工、相互协作,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共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这次社会分工导致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于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这次社会分工使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文明时代的门槛,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层。

涂尔干指出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在社会环境中去寻求,而不能从个人意识的角度出发。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首先否认了孔德所说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类只是进步的结果,指出它并非如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幸福的愿望,进而证实了分工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

社会之所以出现分工,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即增加了社会容量,但仅仅是增加社会容量还不足以引起分工,还需要社会密度的改变。

社会密度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度和强度,即关系密度。

只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同时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分工。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增大。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途径或方式。

一说到社会分工,人们首先会反应为发生在经济领域中各经济门类间的专业性分化。

但社会分工的含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层面,它更发生在社会的层面上。

即在经济层面的社会分工形成的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带来了日益增多的社会性公共事务,并由此带来了独立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产生,比如公共权力的形成。

这是比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分化更为深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的社会性大分化;这是在更为宏大的、以整个社会为背景进行的更为整体性的分化。

在社会的层面上,它标志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和稳定平衡的运行机制,使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在中国历史上,夏王朝的建立,家族统治式国家的形成,是这种社会层面的社会性分化基本形成的重要标志。

皇姓一族作为职业的公共事务管理者,除掌管部分特种商品的专营(特种商品专营也是逐渐形成的)外,直至19世纪中叶之前,可以说一直与直接的经济活动彻底分离,专门承担分化出来的社会性职能。

经济领域内进行的社会分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在社会层面上进行的社会分工,则为发展了的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经济活动的正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社会保障。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不知是欧洲哪个古国,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皇帝泰奥菲尔“看见一只满载着给他妻子狄欧多拉货物的货船,就下令把船烧掉了。

他说:‘我是皇帝,你们为什么要让我变成货船老板呢?如果我们把穷人赖以谋生的营生也拿来做了,那么穷人又该怎样谋生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相比之下,中国的皇帝似乎更关心如何填满国库,如何排他性地专营某些特殊商品以获得稳定的财源,而并未联想到这种与民争利的行为会有损自己的身份。

当然,这故事的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公共事务活动对于经济活动的社会环境保障的职能定位问题。

就是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要完成自己的职能就必须与经济活动相分离的职能特征,即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必须将自身置身于直接的经济活动之外;否则具有强制力性质、缺乏约束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会由于管理者自身在人性上的特征而影响其行使社会职能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甚至会使历史形成的社会职能成为为个人谋私的手段。

浅析马恩社会分工理论2200字

浅析马恩社会分工理论2200字

浅析马恩社会分工理论2200字[摘要]社会分工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作了科学系统地论述。

本文试图在剖析马恩分工理论内含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分工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使其为我国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马恩分工社会分工理论一、马恩社会分工理论的内含社会分工作为社会劳动体系中基于协作而进行的专业划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与旧式分工不同,真正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原始社会后期。

“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制约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具有推动作用。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规模小,经济发展慢,科技水平低,使社会分工处于原始阶段。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分工广泛发展起来。

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也深刻地印证了马恩提出的三次社会分工大发展理论。

“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

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共同从事某种劳动的个人之间又形成不同的分工。

这种种分工的相互关系取决于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

”社会分工已成为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纽带。

在生产力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分工成为生产中的必要环节,不断分化并细化。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私有制和阶级对立消失,从而消灭了体脑力劳动、工农业劳动和城乡的对立,分工存在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但这不意味着分工的消失,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整合出现。

二、社会分工的积极性与局限性(1)社会分工的积极性斯密的分工理论中,已经看到了社会分工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生产速率和增加社会财富等方面的作用。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

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有感《社会分工论》是亚当·斯密经济学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

涂尔干翻译过这部作品,他的翻译文笔优美,让我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

在书中,斯密论述了社会专业分工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人应该承担不同的职责,创造力和生产力才能被最大化地发挥。

斯密认为,通过分工,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专业化,并在这个领域中掌握技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斯密的“任务分工”理论,建立在人性本质的基础上。

他认为,人类的本质是自私、贪婪的。

他不是谴责这种本性,而是利用它,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认为,人性本质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因为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作为产品的消费者,我们在购买商品时,能够享受到基于这种人性本质所产生的价格竞争,而产品的生产者能够在市场中积极地经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分工的模式不是由个人或者政府来决定,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这意味着通过自由市场的竞争,价格和质量优良的商品会被生产者所推崇,而价格和质量不佳的商品则被市场淘汰。

这个过程中,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地分配资源,最大化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者的利润。

总之,斯密承认了人性本质的贪婪和自私,但他并未把这种本性视作社会进步的阻力,而是认为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在过去几百年的经济发展中,人们已经不断地通过分工实现了进步。

社会分工所带来的效率、生产力和繁荣,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这是因为专业分工不仅能产生更高的生产力,同时也能够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公平竞争的机会,它是一个社会可以实现长期繁荣的必要条件。

然而,与此同时,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自由市场的正常运行之上,但在现代社会,市场垄断和卡特尔的存在使得市场竞争遭到扭曲。

这导致企业能够掌握关键的生产资源,而这些企业往往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有时甚至违法经营,排除市场竞争,并使得市场分配资源的效率受到影响。

分工产生团结——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

分工产生团结——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

分工产生团结——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研究【摘要】本文结合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概述了涂尔干以两种社会团结形式为标准的社会类型的划分和维系社会类型的基础,并介绍了涂尔干的分工产生社会团结的构想: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产生了社会团结,但也带来了危害团结的反常的分工形式。

【关键词】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反常的分工埃米尔·涂尔干(又称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介绍了社会团结的发展历史、原因和条件,三种反常的分工形式等内容,以此来支撑他的分工理论。

总体来看,涂尔干延续了孔德、斯宾塞的社会分割论与社会有机体学说,将以环节组织为特征的低等社会和以分工组织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产生的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存在纯粹的“机械团结”或“有机团结”社会类型,“两种团结”只是涂尔干为了研究社会整合划分的理想类型,他试图证明在消除或缓解了三类反常的分工后,分工对社会团结的作用。

一、社会团结的发展历史1、机械团结在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或氏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湮没在广泛的集体意识中,自由和个性不能得到发挥,集体意识通过严苛的刑罚与律令惩罚各种危害群体相似性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物与人的关系一样存在隶属性质,“那时个人与头领的关系同今天物与人的关系是完全相同的。

野蛮的暴君与他的臣民之间、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以及罗马家长与其后代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无异于占有者与占有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地说,这些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单向的关系。

因此,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必然是机械的(涂尔干,2000)。

”共同意识维持了彼此相似的同质环节的团结,许多家族构成氏族,许多氏族构成部落,这种环节社会借助代表共同意识的中介机关(国家和君权)来施展自己的影响力,维持社会整体的凝聚力和团结。

涂尔干认为,维持机械团结的基础是集体意识与压制性制裁。

“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涂尔干,2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分工论》书评论文
摘要:《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他在这本书里奠定了他今后的社会学思想的基础。

一方面,诸如社会团结、失范、有机团结、机械团结、组织社会、环形社会、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分析概念。

另一方面,也难发现为其早期不成熟的《社会分工论》所存在的缺点。

尽管在本书中涂尔干强调了他的“社会”的观念,但这里的社会的观念还有着强烈的斯宾塞主义色彩,社会结构多带有固定僵化的形式。

而在他后期关于宗教的研究中,这种固定的形式更多的被“社会仪式过程”所取代。

涂尔干,1858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埃皮纳勒的一个犹太教士家庭。

《社会分工论》是其在1893年提交并通过的博士答辩论文。

在《社会分工论中》中,他提出了社会团结、功能、集体意识等概念,这些概念奠定了其日后社会学思想的雏形。

第一版序言中,涂尔干强调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的重要性,他不仅反对以往的用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来研究社会现象,同时也反对一些道德学家从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推导出的前提作为论证其道德倾向的前提。

也就是说,涂尔干拒绝承认那些打着各种科学旗号的道德哲学家向公众宣扬自己的道德倾向。

虽然他不反对任何改良的观念,但他主张,任何改良的观念要建立在对道德科学的认识之后。

因此,涂尔干主张建立一种道德的科学。

他认为道德跟科学不是相悖的,道德跟科学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建立一门道德科学。

他的研究目的就在于研究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个人越
变的自主,他就会越依赖社会”。

[1]他认为从社会团结类型的变化着手,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在他的第二版序言里,他又集中为法人团体进行辩护,初版的《社会分工论》后,涂尔干坚持重建法人团体的主张遭到了学界的反对。

他们认为法人团体作为历史上的事物早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重建法人团体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涂尔干针对这样的看法反驳说,法人团体消亡的原因不在于法人团体本身功能的失效,而在于其它因素。

反对重建法人团体的人们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人团体是干涉个人进行理性行动的阻碍力量,阻碍着人们尽自己的优势进行职业选择的机构。

涂尔干则认为,历史上的法人团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法人团体不再是独立的力量而受控于国家机构,成为国家机构的傀儡,这才在历史上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而对于反对者们的意见,涂尔干认为他们的主张最终只可能导致无政府主义,社会本身最终陷入混乱。

在简单举出了涂尔干在两版序言中的主张,接下来是《社会分工论》的正文部分。

一、社会团结的类型
涂尔干根据分工发展的不同提出了两种团结类型。

在近代工业社会以前社会中人们的团结方式是机械团结,按照涂尔干的解释,因为在这些社会中,人们进行分工时,成员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每个职业不是融入在整个职业系统当中,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因而在这种分工类型为主的社会中,缺少任何一个部分对整体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因而他称这种社会的团结类型为机械团结,对应的社会类型是环形社会。

而在分工高度发展之后,社会中各个职业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赖
的联系。

职业上的分工是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的,他认为,这种形式的分工就如人的机体各个系统以及分属于各系统之间的器官相互合作为有机体提供生命的保障一样。

因此,他将这种分工类型成为有机的团结,这种团结构成的社会称为为组织社会。

二、两种团结类型的法律的差异
涂尔干认为,属于机械团结类型的社会法律主要是压制性法律,表现为集体意识的对个体意志的绝对消灭。

“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

”[2]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个人意识并没有很明显的特征,个人意识是被集体意识所代表的。

因而,当一个人触犯了哪怕是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法律,在机械团结的社会中,同样可能遭到失去性命的惩罚。

这是因为在环形社会中,构成团结因素的不是各部分要素之间的互相依赖与联系,而纯粹是靠着共享的强烈的集体意识。

因此集体意识是绝对至上而不容侵犯的。

与此不同的是,在有机团结社会中压制性法律的地位在不断的减少,补偿性法律特别是契约法在法律中的比列占到越来越大的地位。

这是因为用来维护集体之统一的集体意识被分工带来的各部分相互联系依赖的团结方式所取代。

因而在法律上同样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关于失范
涂尔干自己也承认,当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势必会产生各行业间的某种冲突。

因为当人们都耗费大量精力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产生一种感觉自己所进行的职业是世界上最伟
大的最不可缺少的倾向。

在这种条件下,各职业间势必会产生各种分歧,有机的系统联系的稳固同样也会遇到困难。

但吊诡的是,现代分工的模式一方面瓦解了曾经在环形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集体意识,但另一方面,由分工形成的不同职业之间却需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甚至,既然分工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那么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塑造新时代的集体意识问题。

四、关于强制分工
在这一部分涂尔干举出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作为其分析的对象。

他认为,在分工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诸如种姓制度此类制度并没有对社会本身产生直接的冲击作用。

他认为,每种职业都需要相应的职业才能对应。

在社会分工不发达的社会中,职业能力更多的取决于天赋、性格,而不是后天的学习能力。

因此,以种姓制度为例,即使位于上层阶级的成员并没有接受恰当的职业培训方式,那么他在职业能力上也不会与下层的成员有太大的差距。

所以在职业能力上,整个社会并不存在明显的冲突。

但是在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当中,种姓制度就不能再作为职业能力的一种标准了。

因为随着分工的发展,职业能力更多的取决于后天的专业化的教育,而更少的取决于人们的先天优势。

因此,一旦在高度发达社会当中依然以类似种姓制度的方式进行职业能力的划分标准显然是会引起社会冲突的。

总结: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他在这本书里奠定了他今后的社会学思想的基础。

一方面,诸如社会团结、
失范、有机团结、机械团结、组织社会、环形社会、给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分析概念。

另一方面,也难发现为其早期不成熟的《社会分工论》所存在的缺点。

尽管在本书中涂尔干强调了他的“社会”的观念,但这里的社会的观念还有着强烈的斯宾塞主义色彩,社会结构多带有固定僵化的形式。

而在他后期关于宗教的研究中,这种固定的形式更多的被“社会仪式过程”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