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发酵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物发酵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质产生代谢产物的过程。
发酵过程分为微生物生长阶段和代谢阶段。
微生物在生长阶段通过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细胞分裂,繁殖自身。
在代谢阶段,微生物利用营养物质产生代谢产物,如酒精、有机酸、酶等。
三、实验材料1. 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等。
2. 培养基: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MRS培养基等。
3. 实验仪器: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移液器、三角瓶、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酵母菌发酵实验(1)将葡萄糖酵母膏培养基倒入锥形瓶,用无菌操作法接种酵母菌。
(2)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3)定期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数量等。
(4)发酵结束后,测定酒精产量。
2. 乳酸菌发酵实验(1)将MRS培养基倒入锥形瓶,用无菌操作法接种乳酸菌。
(2)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3)定期观察乳酸菌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数量等。
(4)发酵结束后,测定乳酸产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发酵实验结果(1)菌落形态:酵母菌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2)菌落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数量逐渐增加。
(3)酒精产量:发酵结束后,测定酒精产量为3.5%。
2. 乳酸菌发酵实验结果(1)菌落形态:乳酸菌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2)菌落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数量逐渐增加。
(3)乳酸产量:发酵结束后,测定乳酸产量为2.5%。
六、实验结论1. 酵母菌和乳酸菌均可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乳酸。
2.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3. 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酵母发酵实验报告
酵母发酵实验报告酵母发酵实验报告引言:酵母是一种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面包等产业中。
酵母的发酵作用是通过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速率和产物生成情况。
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酵母、糖、温水和试管等。
2. 实验步骤:a. 将一定量的温水倒入试管中,使其温度保持在30℃左右。
b.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酵母和糖,充分搅拌均匀。
c. 将试管放置在恒温箱中,保持温度恒定。
d. 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酵的情况,包括起泡、气味和液面变化等。
e.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改变温度和糖的浓度,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发酵情况。
实验结果:1. 温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a. 在30℃温度下,酵母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伴有酒精味。
b. 在较低温度下(10℃),酵母发酵速度减慢,产生的气泡较少。
c. 在较高温度下(50℃),酵母发酵速度明显减缓,几乎没有气泡产生。
2. 糖浓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a. 糖浓度越高,酵母发酵速度越快,产生的气泡也越多。
b. 低浓度的糖溶液中,酵母发酵速度较慢,产生的气泡较少。
讨论与分析:1. 温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酵母是一种嗜温微生物,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酵母的酵素活性最高,发酵速度最快。
当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酵母的酵素活性会受到抑制,导致发酵速度减慢或停止。
因此,温度是影响酵母发酵的重要因素。
2. 糖浓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糖是酵母发酵的主要底物,高浓度的糖溶液提供了更多的碳源,使酵母能够更快地进行代谢和生长,从而加速发酵速度。
低浓度的糖溶液中,酵母的代谢速率相对较慢,导致发酵速度较慢。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糖浓度是影响酵母发酵速率和产物生成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糖浓度能够促进酵母的代谢和生长,从而提高发酵速度和产物产量。
这对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的发酵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理解酵母发酵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发酵实习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实验部分实验一、酸乳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乳的制作方法、基本原理;2、了解发酵剂制备过程中的操作要点;3、对最终产品进行感官评定及理化检测,并进行品质比较。
二、基本原理酸乳也成为酸牛奶,是人们喜欢的饮用发酵乳。
所谓发酵乳、鲜乳或乳制品等主要原料添加乳酸菌,发酵以后形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乳制品。
乳经过发酵制成发酵乳以后营养价值提高,发酵乳中的蛋白质、钙盐容易消化吸收,具有消化、抑制肠道内异常的发酵和杀死肠道中的有害菌的作用。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均质、消毒、发酵等过程加工而成的。
酸乳的品种很多,根据发酵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凝固型酸乳和搅拌型酸乳两大类。
凝固型酸乳在接种发酵菌株后,立即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容器内发酵、成熟。
搅拌型酸乳先在发酵罐中接种、发酵,发酵结束后在进行无菌灌装并后熟。
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乳酸使牛奶中酪蛋白(约占全乳的2.9%,占乳蛋白的85%)变性凝固而使整个奶液呈凝乳状态。
同时,通过发酵还可以形成酸奶特有的香味和风味,本实验主要学习凝固型酸奶的制作方法。
三、实验材料1、材料:纯牛奶、白糖、酸牛奶2、仪器:电炉、水浴锅、电子天平、恒温培养箱、相关玻璃器皿四、实验步骤1、取2000ml纯牛奶放入锅中加热;2、当达到一定温度后,按照8%的比例加入160g白糖,搅拌溶解3、将牛奶加热到90℃;4、小组分装,每个三角瓶中加入50ml的牛奶,5、将分装好的牛奶放到95℃的水浴锅中,灭菌5min;6、冷却到45℃,在酒精灯下,接种适量的酸牛奶(一勺),并搅拌均匀,封好口;7、在37℃的温箱中保温培养2-4h,8、转入0-4℃冰箱中冷藏保存;9、品质鉴定五、实验结果品质鉴定:1.色泽:色泽均匀一致,呈乳白色。
2. 气味:具有与种子酸奶同样的香味,无酒精发酵味,无霉味或其他不良味道。
3.状态:凝块均匀,无气泡,没有乳清析出。
4.口感:口感就好,与种子酸奶味道一致,清香,顺滑,没有颗粒状物质。
发酵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结果与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心得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蛋白酶的发酵工艺研究摘要中性蛋白酶是最早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蛋白酶制剂,可用于皮革脱毛、软化、畜禽血液蛋白质水解、果酒、啤酒和饮料的澄清以及医学治疗等应用领域中。
本文对一株产中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AS1.398)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条件下对产酶的影响。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碳源浓度,不同接种量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的平板实验观察蛋白酶的性质。
利用发酵罐培养观察时间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饼粉3.0g/100ml,玉米粉4.0g/100ml,麸皮粉2.5g/100ml,磷酸氢二钠0.4g/100ml,磷酸二氢钾0.03g/100ml,pH 7.2-7.4为最适宜培养基组分。
并且发酵罐培养的产酶活性高于摇瓶培养。
关键词:中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培养;发酵罐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Research of Protease Abstract Neutral protease is the first to be discovered and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he protease prepara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leather hair removal, softening, animal blood protein hydrolysis, wine, beer and beverage clarification, and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medical treatment.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a Bacillus Subtilis (AS1.398) which can produce neutral proteas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enzyme production.This study discussed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source, different inoculum on protease yield by shake flask. Casein petri dishes has been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protease. Fermentation tanks culture was used for observing time's effec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enzy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ybean meal 3.0g/100ml, corn flour 4.0g/100ml,wheat bran powder 2.5g/100ml,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0.4g/100ml,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0.03g/100ml, pH 7.2-7.4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medium composition. Enzyme production activity of Fermentation tanks culture was higher than shaking culture. Keywords: Neutral protease;Bacillus subtilis;Shaking culture;Fermentation1 引言1.1 自然界中有大量产泌外蛋白酶微生物,其中以微生物的产酶活性最优。
模拟发酵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模拟发酵试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发酵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能量、气体、酸等代谢产物。
本实验模拟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对蔗糖的发酵过程,通过观察气泡产生、pH值变化等现象,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蔗糖:50g- 温水:500ml- 干酵母:5g- pH试纸:1张- 玻璃棒:1根- 玻璃杯:1个- 药勺:1个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1台- 秒表:1个- pH计:1台四、实验步骤1. 称取50g蔗糖,加入500ml温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2. 称取5g干酵母,用药勺加入溶解好的蔗糖溶液中,继续搅拌。
3. 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值,记录初始pH值。
4. 将搅拌好的蔗糖酵母溶液倒入玻璃杯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pH值变化。
5. 记录实验开始时间,每隔10分钟观察并记录溶液的气泡产生情况、pH值变化。
6. 实验进行60分钟,记录实验结束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溶液中开始出现少量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泡数量逐渐增多,表明酵母菌开始进行发酵作用。
2. 实验开始时,溶液的pH值为6.5,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pH值逐渐下降,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
3. 实验结束时,溶液的pH值下降至5.0,说明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使溶液的酸性增强。
六、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模拟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对蔗糖的发酵过程。
2.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蔗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酸性物质,使溶液的pH值下降。
3. 本实验为后续发酵实验提供了基础,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发酵的原理和应用。
七、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酵工程综合实验报告 (1)
《发酵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培养优化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生物技术年级 13级任课教师2015年 12 月 25 日1 实验目的1、学习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基本技术及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2、掌握富集、平板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培养法分离筛选蛋白酶产生菌的基本原理。
3、掌握蛋白酶产生菌培养优化的原理与方法。
4、熟悉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方法。
5、了解蛋白酶产生菌生产的实际意义。
2 实验原理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在土壤中有许多细菌和霉菌能产生蛋白酶,本实验将土壤样品悬液稀释进行划线分离得到可能含有目的菌株的菌落,将其接种到酪蛋白平板上进行培养,根据酪蛋白平板的水解圈作初筛。
将初筛的蛋白酶产生菌接入产酶培养基进行培养,测定蛋白酶的活力,最终筛选到产蛋白酶的目的菌。
蛋白酶活力测定原理:蛋白质或多肽在275nm波段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利用蛋白酶同酪蛋白底物反应前后在三氯乙酸中可溶物的紫外吸收增值,可表示蛋白酶活力高低。
蛋白酶产生菌的培养优化: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进行目的菌株的培养优化方案。
正交实验是利用已经设计好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一种方法。
数据处理可采用直观分析法(极差分析法),通过对每一因素的平均极差来分析问题。
3 实验材料3.1 实验试剂葡萄糖、乳糖、蔗糖、蛋白胨、尿素、酪氨酸、酵母膏、碳酸钠、琼脂粉、牛肉膏、硫酸铵、硫氨酸、三氯乙酸、氯化钙、氯化钠、MgSO4、KH2PO4、K2HPO4、3.2 实验设备250ml三角瓶、150ml三角瓶、10ml移液管、1ml吸头、酒精灯、大烧杯、试管、量筒、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恒温振荡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电炉、水浴锅、离心机、漏斗、滤纸、培养皿。
4 实验步骤(一)配制所需培养基及灭菌1、按照以下配方配制所需的培养基(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培养基)200mL:牛肉膏 0.5g、蛋白胨 1g、NaCl 0.5g、琼脂 1.5g、水 100ml、pH 7.2。
小麦发酵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小麦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代谢产物。
2. 掌握小麦发酵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分析不同发酵条件对小麦发酵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小麦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如酵母、细菌等)将小麦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分解为对人体有益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醇类、氨基酸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小麦发酵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发酵效果,为小麦发酵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粉、水、葡萄糖、酵母、菌种、琼脂、pH试纸等。
2. 实验仪器:发酵罐、恒温培养箱、显微镜、分析天平、pH计、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发酵组、发酵+葡萄糖组、发酵+菌种组。
2. 实验操作:(1)对照组:将小麦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置于发酵罐中,在适宜温度下发酵。
(2)发酵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适量酵母,进行发酵。
(3)发酵+葡萄糖组:在发酵组的基础上,加入适量葡萄糖,观察发酵效果。
(4)发酵+菌种组:在发酵组的基础上,加入适量菌种,观察发酵效果。
3. 发酵过程监测:(1)定期观察发酵罐内的小麦粉状态,记录发酵过程中的气泡、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
(2)定期取样,测定发酵液的pH值、有机酸含量、醇类含量等指标。
(3)对发酵液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发酵组的发酵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中,对照组的小麦粉无明显变化,发酵组的小麦粉产生气泡、沉淀,颜色变深,表明酵母菌已将小麦粉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分解。
2. 与对照组相比,发酵组的pH值降低,有机酸含量升高,醇类含量降低,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有机酸和醇类。
3. 发酵+葡萄糖组的发酵效果优于发酵组,说明葡萄糖为酵母菌提供了碳源,促进了发酵过程。
4. 发酵+菌种组的发酵效果优于发酵组,说明菌种对发酵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5.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发酵液中含有酵母菌、细菌等多种微生物,其中酵母菌数量较多。
食品发酵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食品发酵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食品发酵过程中关键因素的控制方法。
3. 熟悉常用食品发酵剂的特性及其应用。
4. 分析食品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实验原理食品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食品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产品。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酶,使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面粉- 白糖- 酵母- 酒曲- 红曲- 蜂蜜- 盐- 水- 蒸笼- 锥形瓶- 移液管- 温度计- pH计- 烧杯- 玻璃棒- 滤纸2. 实验仪器:- 火炉- 研钵- 电子天平- 精密计时器- 生物显微镜五、实验步骤1. 面粉发酵实验- 称取适量面粉,加入白糖、酵母,搅拌均匀。
- 加入适量温水,揉成面团。
- 将面团放入锥形瓶中,密封。
-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面团发酵情况。
2. 酒曲发酵实验- 称取适量酒曲,加入白糖、水,搅拌均匀。
- 将混合液倒入锥形瓶中,密封。
-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酒曲发酵情况。
3. 红曲发酵实验- 称取适量红曲,加入白糖、水,搅拌均匀。
- 将混合液倒入锥形瓶中,密封。
-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红曲发酵情况。
4. 蜂蜜发酵实验- 称取适量蜂蜜,加入白糖、水,搅拌均匀。
- 将混合液倒入锥形瓶中,密封。
-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蜂蜜发酵情况。
5. 盐发酵实验- 称取适量盐,加入白糖、水,搅拌均匀。
- 将混合液倒入锥形瓶中,密封。
-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盐发酵情况。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粉发酵实验- 观察面团发酵情况,记录发酵时间、面团体积变化、酸度变化等。
- 分析影响面粉发酵的因素,如酵母浓度、温度、湿度等。
2. 酒曲发酵实验- 观察酒曲发酵情况,记录发酵时间、酒精度变化、酸度变化等。
- 分析影响酒曲发酵的因素,如酒曲种类、温度、湿度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发酵实验
姓名 (记录者)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赣州市中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学科
小组其他成员
实验指导老师
发酵现象
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器材
带胶塞和胶管的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 玻璃棒、白糖(100g)、一小包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
作
果,也为酒精的产生提供保障)。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了。
步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徐徐通过胶
骤
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原理:二氧
化碳遇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实
验
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
象 结
论
及
反
评定等级
葡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能产生二氧化碳
将(100ml)40℃温水倒入锥形瓶,再用汤匙将一大勺糖及适量干酵母加进来,搅拌均
实
匀后,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30—40 ℃左右。(先让酵母菌进行
验
有氧呼吸,是酵母菌迅速繁殖,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观察到
操
酵母菌培养液有气泡产生,塞上橡胶塞(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气体散失,影响后面实验效
小面团发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面团发酵效果的影响。
2. 了解酵母菌在面团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3. 学习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原料:面粉、干酵母、温水、糖、盐、植物油。
2. 仪器:电子秤、面粉筛、搅拌器、发酵箱、温度计、计时器、量筒、天平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五组,每组设置不同的发酵条件。
- A组:室温发酵(约25℃)- B组:低温发酵(约10℃)- C组:高温发酵(约40℃)- D组:加糖发酵(原配方基础上增加10%的糖)- E组:加油发酵(原配方基础上增加10%的植物油)2. 实验步骤:- 将面粉过筛,加入干酵母、糖、盐,搅拌均匀。
- 加入温水,揉成面团,盖上湿布,静置10分钟。
- 分别将五组面团放入发酵箱,设定相应的温度和湿度。
-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面团体积、重量、表面状态等数据。
- 发酵至面团体积增加约2倍时,停止发酵。
3. 数据处理:- 记录每组面团的发酵时间、体积、重量等数据。
- 分析不同发酵条件对面团发酵效果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室温发酵(A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5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
2. 低温发酵(B组):- 发酵时间:约2小时- 体积增加:约1.5倍- 重量增加:约1.2倍- 表面状态:表面粗糙,有弹性。
3. 高温发酵(C组):- 发酵时间:约30分钟- 体积增加:约1.8倍- 重量增加:约1.4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
4. 加糖发酵(D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6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口感甜。
5. 加油发酵(E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5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口感油腻。
五、实验结论1. 室温发酵效果较好,发酵时间适中,面团表面光滑,有弹性。
发酵小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酸奶和泡菜。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原料中的糖类转化为有机酸、醇类、气体等产物。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泡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牛奶(全脂或脱脂)- 酸奶发酵剂(乳酸菌)- 白萝卜、黄瓜等蔬菜- 盐、辣椒粉、白酒等调味品- 蜂蜜或白糖(可选)2. 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计时器、密封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等)四、实验步骤(一)酸奶制作1. 将牛奶加热至40-42℃,保持5-10分钟,杀死原有的细菌。
2. 将牛奶冷却至室温(约25℃)。
3. 在牛奶中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4. 将混合好的牛奶倒入密封容器中,密封。
5. 将密封容器放置于温暖处(约25-30℃),发酵8-12小时。
6. 发酵完成后,将酸奶放入冰箱冷藏,即可食用。
(二)泡菜制作1. 将蔬菜洗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盐溶解。
3. 将蔬菜放入盐水中浸泡10-20分钟,捞出沥干。
4. 在蔬菜中加入辣椒粉、白酒等调味品,搅拌均匀。
5. 将调味好的蔬菜放入密封容器中,密封。
6. 将密封容器放置于温暖处(约25-30℃),发酵3-5天。
7. 发酵完成后,将泡菜放入冰箱冷藏,即可食用。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一)酸奶制作1. 发酵过程中,牛奶逐渐变酸,表面出现一层薄薄的乳清。
2. 发酵完成后,酸奶呈乳白色,质地细腻,口感酸甜适中。
(二)泡菜制作1. 发酵过程中,蔬菜逐渐变酸,颜色加深。
2. 发酵完成后,泡菜呈绿色或黄色,质地脆嫩,口感酸辣可口。
六、实验结论1. 发酵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食品加工方法,可以制作出美味的酸奶和泡菜。
2.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发酵食物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食物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 掌握不同发酵方法对食品风味、营养及保质期的影响。
3. 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发酵食物的制作过程,提高食品制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指微生物(如细菌、酵母等)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对食品中的有机物质进行代谢,产生新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
发酵过程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质地和保质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面粉- 酵母- 酱油- 醋- 蜂蜜- 水果- 蔬菜- 肉类- 酵母抽提物- 化学膨松剂- 食盐- 糖2. 仪器:- 和面机- 发酵箱- 蒸笼- 微波炉- 烤箱- 天平- 温度计- 量筒- 滤网- 剪刀- 等等四、实验方法1. 发酵面包- 将面粉、酵母、水和糖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 将面团放入发酵箱,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酵至体积膨胀一倍。
-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块,整形后放入蒸笼,用沸水蒸制20分钟。
2. 发酵酱油- 将黄豆、小麦、食盐和水按比例混合,制成酱油原料。
- 将酱油原料放入发酵箱,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酵6个月。
- 将发酵好的酱油过滤,去除杂质,即可得到酱油。
3. 发酵醋- 将糯米、水、酵母按比例混合,制成醋原料。
- 将醋原料放入发酵箱,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酵3个月。
- 将发酵好的醋过滤,去除杂质,即可得到醋。
4. 发酵酸奶- 将牛奶加热至70-75℃,加入适量的酸奶菌种。
- 将混合液冷却至37-42℃,放入发酵箱,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酵6-8小时。
- 将发酵好的酸奶冷藏,即可食用。
5. 发酵肉类- 将肉类洗净,加入适量的食盐、糖、香料等腌制。
- 将腌制好的肉类放入发酵箱,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酵3-5天。
- 将发酵好的肉类取出,煮熟后即可食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面包- 发酵面包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营养价值较高,保质期较长。
2. 发酵酱油- 发酵酱油具有浓郁的香味,营养价值丰富,保质期较长。
生物发酵过程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菌体生长曲线:在实验过程中,菌体数量随时间呈对数增长,发酵液浊度也随之增加。
2. 底物消耗曲线: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表明葡萄糖被酵母菌消耗。
3. 产物形成曲线: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逐渐升高,表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
本实验以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为例,通过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底物消耗曲线和产物形成曲线,了解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的利用、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锥形瓶(250ml)、移液管、pH计、生物传感仪、分析天平、无菌操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培养箱等。
2. 试剂:酵母膏、胰蛋白胨、葡萄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等。
[2] 王国良,张立峰. 发酵工艺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杨宝生,陈光德. 发酵工程原理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如何监测和控制发酵条件?
八、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对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了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掌握了发酵过程中的监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为今后从事发酵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九、参考文献
[1] 郭建国,刘伟. 发酵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 底物消耗曲线:定时取样,测定发酵液的葡萄糖浓度,绘制底物消耗曲线。
- 产物形成曲线:定时取样,测定发酵液的酒精浓度,绘制产物形成曲线。
4. 发酵条件优化:通过调整发酵培养基的成分、pH值、温度、通气量等条件,优化发酵过程。
5. 发酵结束:当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至一定水平,酒精浓度达到预期值时,终止发酵。
模拟发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操作方法;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物质。
本实验以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繁殖以及产物生成情况,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 仪器:锥形瓶(250ml)、移液管、恒温水浴锅、pH计、秒表、50mL比色管、无菌操作台、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架等;2. 试剂:葡萄糖、酵母粉、蒸馏水、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称取10g葡萄糖,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后加入0.5g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钠、0.5g磷酸二氢钠,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2. 分装培养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锥形瓶中,每瓶50ml,封口后高压灭菌;3. 接种:将酵母粉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均匀涂布在锥形瓶底部;4. 发酵: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30℃,恒温发酵24小时;5. 检测:每隔一段时间,用pH计测定发酵液的pH值,用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含量;6. 记录数据: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分析。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pH值变化:发酵初期,pH值下降较快,随后趋于稳定。
这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酸性物质;2. 葡萄糖含量变化:发酵初期,葡萄糖含量迅速下降,随后逐渐趋于稳定。
这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消耗了一定量的葡萄糖;3. 发酵效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pH值下降,葡萄糖含量降低,说明发酵效果较好。
六、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1. 温度: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有较大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发酵效果;2. pH值:pH值对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也有较大影响。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3. 葡萄糖浓度:葡萄糖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酵母发酵实验报告
#### 实验目的1. 探究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观察并记录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和酒精。
3. 学习并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锥形瓶(带胶塞和胶管)、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
2. 实验用品:白糖(100g)、一小包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0.5ml浓硫酸溶有0.1g重铬酸钾,体积分数为95%—97%)。
#### 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作用,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释放出能量。
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重铬酸钾溶液遇到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等实验仪器和用品准备好。
2. 溶解白糖:将100ml的40温水倒入锥形瓶中,加入一大勺白糖,用汤匙搅拌均匀。
3. 加入酵母:在溶解好的白糖水中加入适量干酵母,继续搅拌均匀。
4. 水浴保温: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进行水浴保温,保持温度在30—40℃左右。
5. 观察气泡产生:观察锥形瓶中的酵母菌培养液,记录气泡产生的现象。
6. 密封锥形瓶:在气泡产生后,塞上橡胶塞,避免气体散失。
7. 观察气球膨胀: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记录气球膨胀的情况。
8. 检测二氧化碳: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徐徐通过胶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以检测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9. 检测酒精:取少量发酵液,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 实验结果1. 在锥形瓶中加入酵母后,观察到培养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酵母菌开始发酵。
2. 在密封锥形瓶后,气球慢慢膨胀,说明酵母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面团发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团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面团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3. 探究不同发酵方法对面团质量的影响。
4. 提高面团发酵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面团发酵是利用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面粉中的淀粉、糖类等物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团膨胀发酵的过程。
面团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使面团形成许多气孔,从而使面包、馒头等食品具有松软、多孔的口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高筋面粉- 干酵母- 温水- 白糖- 盐- 食用油- 发酵箱2. 仪器:- 电子秤- 搅拌器- 面团发酵盒- 温度计- 量杯四、实验步骤1. 面团制备:- 称取100克高筋面粉,加入3克干酵母、5克白糖、2克盐和适量温水。
- 用搅拌器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揉成面团。
- 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有弹性。
2. 面团发酵:- 将揉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设定温度为30℃,湿度为75%。
- 发酵时间根据酵母品种和温度调整,一般发酵时间为1-2小时。
3. 面团发酵效果观察:- 观察面团体积是否膨胀,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气泡等。
4. 面团分割与整形:-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均匀的小面团。
- 将小面团揉成圆形或长条形,准备下一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品。
5. 面团二次发酵:- 将整形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进行二次发酵,时间约为30分钟。
6. 面团烘烤:- 将二次发酵好的面团放入预热的烤箱中,根据食品种类和烤箱温度调整烘烤时间,一般烘烤时间为10-15分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体积明显膨胀,表面光滑,有少量气泡产生,说明发酵效果良好。
2. 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3. 不同发酵方法对面团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酵母发酵法具有发酵速度快、发酵效果稳定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酵母发酵实验报告
酵母发酵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酵母发酵的过程,了解发酵原理与酵母的作用,探究不同条件对酵母发酵速度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酵母:新鲜酵母或干酵母。
- 蔗糖:作为酵母发酵的碳源。
- 水:用于溶解酵母和蔗糖。
2. 实验仪器:- 量筒:用于量取水和蔗糖。
- 酵母培养皿:容纳酵母发酵的混合物。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适量的酵母溶解在温水中,并搅拌均匀。
b.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蔗糖。
2. 实验操作:a. 将溶解的酵母倒入酵母培养皿中。
b. 依次加入量取的蔗糖,并充分搅拌。
c. 将酵母培养皿放置在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0℃-37℃)。
d. 观察酵母发酵的过程,并记录下产生的数据和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现象:a. 酵母在蔗糖的作用下开始发酵,并产生气泡。
b. 酵母发酵过程中温度会上升。
c. 酵母发酵产生的气体会使培养皿内气压增加,导致培养皿变得紧张。
2. 分析数据:a. 记录不同时间点下酵母发酵产生的气泡数量,并制成曲线图。
b. 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曲线图,分析酵母发酵速度的差异。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酵母是一种微生物,具有发酵作用。
2. 蔗糖是酵母发酵的碳源,通过分解蔗糖产生能量进行代谢。
3. 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泡数量可以用来反映酵母发酵速度。
4. 酵母发酵速度受到温度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酵母的发酵作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酵母发酵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发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其他领域的生物技术过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酵母的作用和发酵原理,还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这些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参考文献[此处省略参考文献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 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 .错 误!未定义书签蛋白酶的发酵工艺研究摘要 中性蛋白酶是最早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摘要........................................ 错 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 错 误!未定义书签3 结果与讨论4 总结 .....5 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的蛋白酶制剂,可用于皮革脱毛、软化、畜禽血液蛋白质水解、果酒、啤酒和饮料的澄清以及医学治疗等应用领域中。
本文对一株产中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条件下对产酶的影响。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碳源浓度,不同接种量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
利用酪蛋白培养基的平板实验观察蛋白酶的性质。
利用发酵罐培养观察时间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饼粉100ml,玉米粉100ml,麸皮粉100ml,磷酸氢二钠100ml,磷酸二氢钾100ml,pH 为最适宜培养基组分。
并且发酵罐培养的产酶活性高于摇瓶培养。
关键词:中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培养;发酵罐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Research of ProteaseAbstract Neutral protease is the first to be discovered and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he protease prepara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leather hair removal, softening, animal blood protein hydrolysis, wine, beer and beverage clarification, and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medic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a Bacillus Subtilis()which can produce neutral proteas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enzyme study discussed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source, different inoculum on protease yield by shake flask. Casein petri dishes has been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protease. Fermentation tanks culture was used for observing time's effec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enzy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ybean meal 100ml, corn flour 100ml,wheat bran powder 100ml,di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 100ml,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100ml, pH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medium composition. Enzyme production activity of Fermentation tanks culture was higher than shaking culture.Keywords: Neutral protease ;Bacillus subtilis ;Shaking culture ;Fermentation1 引言自然界中有大量产泌外蛋白酶微生物,其中以微生物的产酶活性最优。
微生物来源蛋白酶一般按蛋白酶的最适pH 值分为酸性、中性、碱性蛋白酶三类。
中性蛋白酶最早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本实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做为研究菌株,其产酶量大,酶的耐热性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此菌株在C/N为1:4左右时的产蛋白酶活性最高,并且有机N 源优于无机N 源,因而其发酵成本较高。
探索新的发酵途径,寻找更加经济的组合方式显出了重大的意义。
此次实验主要做蛋白酶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改变发酵的 C 源浓度和接种量,测定蛋白酶酶活,以确定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
提取发酵液中的蛋白酶,测定酶活算出前后总活力,计算得率。
并且进行发酵罐培养实验,比较发酵罐培养与摇瓶培养的产酶活性差异。
通过此次实验学习蛋白酶的测定方法和发酵液酶蛋白的初步提取方法,考察不同发酵条件对微生物产酶的影响,以及熟悉小型发酵罐的使用方法,包括灭菌,清洗,加料,接种,取样等环节。
2 材料与方法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试剂(1)生理盐水:称取NaCl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即为%生理盐水,121℃灭菌20min。
(2)福林试剂(Folin试剂):使用时加 2 倍蒸馏水稀释,即成已稀释的福林试剂。
(3)碳酸钠溶液:称取无水碳酸钠,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4)三氯乙酸(TCA)溶液:称取三氯乙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5)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即成溶液(A 液)。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定容至1000ml,即成溶液(B 液)。
取A液28ml和B液72ml,再用蒸馏水稀释1倍,即成L pH 的磷酸盐缓冲液。
(6)2%酪蛋白溶液:准确称取干酪素2g,称准至,加入氢氧化钠10ml ,在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必要时用小火加热煮沸),然后用pH 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 即成。
配制后应及时使用或放入冰箱内保存,否则极易繁殖细菌,引起变质。
(7)100μg/ml 酪氨酸溶液:精确称取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的酪氨酸,逐步加入6ml1N 盐酸使溶解,用盐酸定容至100ml,其浓度为1000μg/m,l 再吸取此液10ml,以盐酸定容至100ml,即配成100 μg/ml的酪氨酸溶液。
此溶液配成后也应及时使用或放入冰箱内保存,以免繁殖细菌而变质。
培养基(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g/100ml):牛肉膏,蛋白胨 1 ,氯化钠,pH ,121℃灭菌20min。
(2)酪蛋白培养基A(g/100ml):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奶粉5,琼脂2,灭菌20min 。
(3)种子培养基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4)基本发酵培养基1(g/100ml):豆饼粉,玉米粉,麸皮粉,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pH 灭菌20min。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福林-酚法,ZBX66030-87):原理:福林-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可被酚类化合物还原呈蓝色(钼蓝和钨蓝混合物),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酚基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可使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呈上述反应。
因此可利用此原理测定蛋白酶活力。
通常以酪蛋白为底物,在一定pH 值和温度条件下,同酶液反应,经一段时间后终止酶促反应,经离心或过滤除去酪蛋白等沉淀物后取上清液,用Na2CO3 碱化,再加入福林-酚试剂显色,蓝色的深浅与滤液中生成产物酪氨酸量成正比;酪氨酸含量用分光光度计在660nm 波长处测定,从而计算出蛋白酶的活力。
酪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取 6 支干燥试管编号,分别吸取不同浓度酪氨酸1ml,各加入碳酸钠5ml,再加入已稀释的福林试剂1ml。
摇匀置于水浴锅中。
40℃保温发色20min,再用721 型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波长660nm)。
表一标准曲线绘制加样编号123456酪氨酸/mlH2O/ml0Na2CO3/555555ml福林- 酚111111/ml蛋白酶活力测定:试管中加入M pH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后的酶液 1 ml,40℃预热 5 min ,加入预热过的pH 的%酪蛋白1ml,摇匀,在40℃水浴中准确反应10 min。
用 2 ml TCA 终止酶反应,静置10 min 。
过滤后取1ml 滤液,加入mol 碳酸钠5ml ,再加入已稀释的福林试剂1ml。
空白试验测定方法同上,唯有加酪蛋白之前先加mol 三氯乙酸2ml,使酶失活,再加入酪蛋白。
蛋白酶酶活力单位的定义:在40℃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μg酪氨酸,定义为 1 个蛋白酶活力单位蛋白酶活力(μ/m)l =A*4*N/10式中:A——由样品测得OD 值,查标准曲线得相当的酪氨酸微克数;N——酶液稀释的倍数;10——反应10min.实验步骤摇瓶培养(1)种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自斜面菌种挑取一环菌体,接入装有30ml 种子培养基的250ml 三角瓶中,在30± 1℃振荡培养12-16h。
(2)涂平板:取种子培养液1ml,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取10-5,10-6稀释度,涂布在酪蛋白培养基平板上。
每个稀释度涂 2 套平板,每套平板加稀释菌液,用无菌玻璃凃棒均匀地涂满整个平板表面。
(3)发酵培养:按1%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72h。
(4)蛋白酶摇瓶发酵工艺优化:改变发酵的某一条件,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C/N,pH,装液量,接种量等,测定蛋白酶酶活,以确定较优的发酵工艺条件。
(5)提取:将培养物合并,抽滤除菌体,取30ml 滤液测定的蛋白酶酶活,算出总酶活。
向滤液加入硫酸铵使浓度达饱和,静置过夜,过滤得湿固体(初步提取物),称重后溶解于30ml 磷酸缓冲液,测定酶活,算出总酶活。
发酵罐发酵(1)种子培养:在无菌条件下自斜面菌种挑取一环菌体,接入装有50ml 种子培养基的500ml 三角瓶中,在30± 1℃振荡培养16-18h。
(2)接种:将浸有酒精的脱脂棉围绕在接种口周围,点火打开接种口,将种子培养液注入。
接种量为1%-5%,盖好接种口,调节搅拌转速至所需数值,培养开始。
(3)取样:为了解培养过程中的变化,需定时取样进行样品分析。
由于罐内为正压,打开取样管时,样品自然流出。
取样时应将上一次残留在取样管中的培养液去除后再取样。
另外,取样后应通过加热蒸汽,以防取样管路污染杂菌。
(4)培养结束:将电极与培养液全部取出,发酵罐冲洗干净。
3 结果与讨论酪氨酸标准曲线在λ=660nm 时,酪氨酸浓度在20~100u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标准曲线见图1图1 酪氨酸标准曲线发酵工艺研究碳源浓度对发酵的影响采用50ml基本发酵培养基的摇瓶培养,通过改变豆粉含量来改变碳源浓度,以研究浓度对发酵产蛋白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