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一、课例背景本课例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以“认识分数”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进行的教学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二、课例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1/3、2/3等。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如1/2+1/2、1/2+1/3等。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课例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完整的苹果平均分成两份、三份,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2、新课教学: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1/3、2/3等。
随后,教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计算练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如蛋糕分配、沙拉制作等。
4、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总结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例分析本课例以“认识分数”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还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课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进行分数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一、个案背景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是以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等方法,探讨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案例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案例
教案目标:
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学会使用各种形式解决加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进位和借位的运用;
3. 运用各种解题方法解决加减法问题。
教学难点:
1. 进位和借位的理解;
2. 解决复杂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料:数字卡片、计算器、练习册等;
2. 教学媒体:教学投影仪、视频播放设备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讨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及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掌握进位和借位的原理及运用;
3. 演示几个简单的加减法例题,让学生跟随计算。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自主练习加减法运算,老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竞赛,加强运算能力。
四、梳理(10分钟)
1.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减法的重要性;
2. 学生自评学习成果,教师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2. 提醒学生复习加减法运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合理,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兴趣,讲解部分内容清晰明了,练习环节设计丰富多样,梳理部分总结扎实明了。
但在练习环节中,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下节课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研讨报告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研讨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案设计,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教师和专家们的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二、教案设计理念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 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通过问题解决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教案设计要点1. 教学目标明确: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 教学内容有序: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
3. 教学方法多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练习、讨论、游戏等。
4. 课堂氛围活跃: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案分析研讨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五、研讨总结通过本次研讨会,教师们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加深了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敬请关注下次研讨会,谢谢!。
小学数学课例教研总结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小学数学课例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观摩、研讨、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过程1. 观摩课例本次教研活动共观摩了3节小学数学课例,分别由我校3位数学教师执教。
课例内容涵盖了小学数学低、中、高三个学段,包括《分数的认识》、《角的度量》和《分数的加减法》等。
2. 研讨交流观摩课后,全体数学教师针对课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主要内容包括:(1)对课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的评价;(2)对课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3)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反思总结在研讨交流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1)在观摩课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和经验;(2)在自身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观摩、研讨、反思,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教师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2)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3)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
2.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把握;(2)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组织能力;(4)加强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研讨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研讨
一、教案分析
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小学三年级数学《加法口诀表》。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口诀表,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加法计算。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加法口诀表的背诵和运用,难点是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口诀表进行计算。
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和学生一起唱一首有关加法口诀表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加法口诀表: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背诵加法口诀表,帮助学生掌握。
3. 练习计算: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题,让学生根据口诀表来计算。
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一些有趣的加法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来解决并演示给同学。
5. 课堂小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复习加法口诀表,并解决几道作业题。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很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加法口诀表并能够熟练运用。
同时,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的典型课例分析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的典型课例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的课例,探讨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1. 实例分析:寻找相等的长方形在这个例子中,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问题:有一块长方形薄木板,长为12cm,宽为8cm。
现在需要找到一块相等面积的方形木板,请问这块方形木板的边长是多少?学生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学生选择在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方形,进行对比。
有的学生试图用代数方法推导。
通过讨论,学生们发现可以通过面积的计算来求解这个问题。
首先,学生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面积=长×宽=12cm×8cm=96cm²。
然后,学生发现方形的边长相等,即为x,于是利用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x×x=x²。
由于长方形和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可以得到方程:x²=96。
通过解这个二次方程,学生可以计算出方形的边长x≈9.8cm。
通过这个课例的分析,学生们不仅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还运用模型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最终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这个例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实例分析:小河过桥问题这个例子是一个经典的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的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两只小猫同时从一座桥的两端开始往对方的方向跑,两只小猫相遇在桥的中间,并且没有掉下桥。
请问这座桥有多长?学生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尝试用代数方法解决,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
经过讨论,学生们发现可以通过画图结合计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学生画出桥和两只小猫的位置。
然后,学生画出小猫奔跑的轨迹,注意到两只小猫相遇时,它们一定同时跑了整个桥的长度。
于是,学生开始计数两只小猫同时到达相遇点时,它们分别从起点到相遇点的步数。
假设一只小猫从起点到相遇点的步数为x,另一只小猫从相遇点到终点的步数为y。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与培养典型案例研究:《鸡兔同笼》课例及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有效渗透与培养典型案例研究:《鸡兔同笼》课例及分析一、课程简介《鸡兔同笼》是一节基于古代数学趣题设计的典型课例,它属于小学数学的“简易方程”部分。
本课例旨在通过解决鸡兔同笼这一经典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法,学会用代数方程表示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和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体会数学的奥妙,明白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和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拨。
四、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历史背景和起源。
2. 问题探究:通过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构建方程来求解问题。
3.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拓展应用:将问题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效果等;结果评价则关注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核心素养目标1. 数学建模素养: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2. 逻辑推理素养:通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问题解决素养:通过小组合作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创新素养: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
七、有效渗透与培养分析在《鸡兔同笼》这一课例中,教师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核心素养,并进行了有效的培养。
具体分析如下:1. 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渗透与培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构建代数方程来求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一、课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对小学数学中的一个特定课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课例主题本次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乘法运算的应用”,选择这一主题是因为乘法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1、乘法的概念引入通过展示多个相同数量的物体组合,如每行有 5 个苹果,共 3 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总数,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
2、乘法算式的书写和读法教授学生乘法算式的正确书写格式,如 5×3=15,并正确读出“5 乘 3 等于15”。
3、乘法口诀的学习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如三五十五,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乘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买物品的价格计算、排队人数的计算等,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练习巩固法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果园的图片,其中每行有 5 棵苹果树,共 3 行,问学生:“如果要知道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我们可以怎么计算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新授(1)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5 + 5 + 5 = 15(棵),然后指出当相同的加数较多时,用加法计算比较麻烦,从而引出乘法。
(2)讲解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用乘法算式 5×3=15 来表示,读作“5 乘 3 等于15”。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课例的教学效果,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案例进行观察,收集教学情景、教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表现等数据。
同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不同课例的学习效果的主观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个关键发现:1. 案例一: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练习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练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持积极评价,认为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案例二: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该课例中,教师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课例的学习效果表示满意,认为通过实际应用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重要性。
3. 案例三:合作学习促进数学思维能力该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让学生共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互助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开发出更多的解题思路。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的评价较高,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数学课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方法、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以及合作学习法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课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研究,本文对一堂小学数学课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旨在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报告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课堂环境的准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评价和总结。
二、课堂环境准备在课堂环境准备上,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创造一个积极、鼓励和互动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室内的物品布置整齐、有序,并贴满了学生们完成的数学作业与数学题目的图纸。
其次,教师在课堂前准确地准备好了所需的教学材料,包括数学题目、活动工具和学生作业。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三、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教师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学法,通过物质的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其次,教师倡导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设置自主探究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教师注重多元评价,采用了讨论、问答、小组活动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五、评价和总结通过观察和分析,本文认为这堂小学数学课例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境准备充分,课堂秩序井然;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活动和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例子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例子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加法运算符号。
2.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使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够通过游戏和实际问题练习,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拼图、小班操纸板、橡皮泥等。
2. 教学资源:数字卡片、ppt课件、练习册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学生座位整齐。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数字卡片制作成算术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发言,引导学生理解加法概念。
2. 梳理:通过ppt课件展示简单的加法计算步骤和规则,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方法。
3. 演示:老师演示如何使用数字卡片进行加法计算,引导学生逐步跟随操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小组PK游戏、拼图游戏等形式,进行加法计算练习。
5. 拓展:通过实际场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进行数字计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 总结:让学生集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加法计算知识和技巧,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规则?
2. 学生在小组合作练习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有效沟通并解决问题?
3. 教学内容和形式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
就感?
通过以上教学分析,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够有效掌
握和应用加法计算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例的个案分析,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涉
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对一个小学数学课例进行了个案分析。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实践和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书面考试、口头考试和实践考试等,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对这个个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采
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如果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只
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低年级数学课例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科1-4年级组课例研究计划一、活动目的根据学校课例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一至四年级数学课例研究小组有4位老师,都是经验较丰富,有进取精神的优秀老师,我们课例研究小组本学期的一个重要活动目的就是,通过课例研究活动,加强教师的备课意识,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搭建教师之间同伴互助和思想联动的平台,深入观察研究课堂教学,发现和揭示教学问题,以问题为解决中心,通过行动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打造合格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精品课例迈进。
主要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上课、观课、议课和行为跟进的活动形式,开展本学期的课例研究工作。
二、本课例研究小组成员组长:成员:三、活动形式认真开展:“选课、备课、说课、上(观)课、议课、反思改进和继续跟进”工作。
选课:集体备课由组长确定每位课例研究教师的课题。
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熟练教学内容、知道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课:先由课例研究承担人说课,本组教师再进行评课,课例研究承担人根据评课人提的意见将教案修改后组织上课,同时组内教师到教室中观课。
议课:组内教师根据承担课例研究的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课。
反思:承担课例研究的教师结合组内教师议课情况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并结合实际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具体要求1、认真做好活动四环节(选课与集体备课,上课与观课,说课与评课,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保障时间,严格考勤,突出实效。
2、本组成员根据活动安排积极参与并完成备课、上课、观课、说课、议课、撰写活动材料等任务,不得互相推诿。
3、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每次活动结束后要上交教学设计,书面课后说课材料,教学反思和课例研究教学改进表。
4、小组开展活动时,每位成员轮流担任主持人、记录人,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团队研修氛围,要勇于发言,及时提出对授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及时撰写并上交课例研究活动收获表、书面议课材料,观课记录和课例研究活动心得体会等。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课例研究逐渐成为了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可能面临着教学策略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课例研究,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数学课例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选取典型的小学数学课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研究结果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乘车等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或乘车的过程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用。
2、问题导向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掌握几何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统计图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统计图表的分析和制作过程。
4、游戏化教学法: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数字大小关系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猜数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评价方法,通过对不同教学案例的分析,可
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学数
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方法。
1.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教学评价方法,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基本的描述和总结,来评价教学效果。
例如,通过观察老师授课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判断这节课的教
学效果如何。
展开分析法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来评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
例如,先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结合具体案例来解释,然后评价学生的理
解情况和学习兴趣,从而得出这次授课的优缺点。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收集和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评价教学过程的效果。
这种方法需
要提前准备好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比分析法是将不同教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
对同一内容的教学案例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学生理解程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情况,来评
价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方法较为多样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该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以优化教学过程。
基于进阶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基于进阶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进阶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通过对进阶教学模式的探讨,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设计方法。
进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分析和
研究,以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要手段,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进阶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
文提出了三个具体实践案例,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
设计思路。
第一个案例是对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程“分数”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课程设计。
通过分
析学生不同水平的需求,设计出了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使学生既能够透彻理解
分数的定义和概念,又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案例是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面积”内容进行探讨和拓展。
通过在课堂上引
入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场景,如超市购物或公园建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面积知识
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文的三个案例都是基于进阶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程设计,它们从多个
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
能力。
这些案例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
开展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
基于进阶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基于进阶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例研究进阶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进阶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课题背景介绍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运算、数的性质、几何形状等多个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记忆知识点和机械运算,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而进阶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本质,掌握基础的运算方法;2. 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课例以小学二年级的加法和减法为例。
1. 导入阶段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只苹果,小红给了他2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只苹果?”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他们对加法的思考。
3. 定性阶段通过展示多组类似的问题,例如“小明有5只苹果,小红给了他2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只苹果?”和“小明有6只苹果,小红给了他3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只苹果?”要求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减法的运算方法。
5. 拓展阶段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关的问题,例如“小明共有12只苹果和香蕉,其中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3倍,苹果和香蕉的数量分别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及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看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可以通过更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加以强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课例研究?
一、“课例研究”的相关内容1、明确“课例研究”的内涵2、理解与“三课”的区别第一,专业性活动与事务性活动的区别。
第二,规范性行为与随意性行为的区别。
3、把握“课例研究”的特点一是教学性。
二是研究性。
三是实践性。
二、研究的三个主题1、擅长激活学习兴趣——有效课堂的“兴奋剂”2、勤于挖掘探索潜能——有效课堂的“催化剂”3、敢于展示学生错误——有效课堂的“光滑剂”三、提出几条建议1、有效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注重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点。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2、“课例研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展开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方式。
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每次活动要有明显的主题,不能贪大就全,要小专题、多角度、分层次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有的问题、遇到的困惑,实现有效教学。
3、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
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比较分数大小案例分析师: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常会遇到哪几种情形大家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2: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生3: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
如和。
师:请大家分别说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生4: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较大的分数大。
如。
生5: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较小的分数大。
如。
生6: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如和,=,=,因为,所以。
师:那么,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些方法的呢生7:分母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多,所以分子大的分数大。
生8: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少,那么其中一份表示的分数就大。
(有部分学生呈似懂非懂态)生8: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有同样多的一袋糖,平均分给5个人吃和平均分给6个人吃,当然是分给5个人时每人得到的糖多。
(先前似懂非懂的学生也点头微笑了)师:(表扬了生8,并准备进行小结)生9: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再比较,有时也可以先约分,再比较。
如和,=,因为,所以。
生10:我觉得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不一定要先通分或约分再比较。
如和,因为比单位 1 少,而比单位 1 少,因为,所以。
(师和生共同为他鼓掌。
)生11:分母和分子不相同的数,还可以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如和,=,=,因为,所以。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师:刚才三位同学提出了比较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分数的独特方法,你们觉得这些方法,哪种最简便生12:能约分的,先约分再比较,显得简便。
生13:有些分数不能先约分再比较。
我认为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显得简便。
如和,化成和,比通分成和,数目显得小,因此来得简便。
生14:既然先化成同分子的显得简便,那么为什么课本上都讲先通分,再比较呢〖评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小学生学习计算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1)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
(2)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优化意识、估算意识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
(3)学生对算法学习的认识存在思维偏差——算法课的学习通常就是实现教师给出的方法。
主动探究算法的经验较少,能力较弱。
对于计算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
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同课异构课堂实录案例分析与研究1、初次实践课堂实录节选师:出示(复习引入)120÷30=4 4.5÷15=0.312÷÷1.5=1.2÷÷0.15=(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推演结果进行验证,然后指出商不变性质在小数除法中同样适用。
)师:(创设情境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
)(1)、买9本练习本共10.8元,平均每本练习本多少元?(2)、一块橡皮 0.7 元,用 10.5 元可以买几块橡皮?(3)、小气球每个 0.15 元,1.8元可以买几个小气球?师:能列出解答这3个问题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演:10.8÷9 10.5÷ 0.7 1.8 ÷ 0.15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的竖式计算。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那么,象10.5÷ 0.7、1.8 ÷ 0.15这样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着重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提问:有没有办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此时,大部分学生想到了利用商不变性质解决新问题……)●执教教师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先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
因此,首先应通过复习激活相关知识——商不变性质,来引发新问题解决思路——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实践效果:由于课始出示了一组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填空的习题,使大部分学生自然想到了借助商不变性质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课中没有多种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出现。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整堂课上得比较顺利。
●课题组成员讨论质疑:当学生有能力自主获得新问题解决思路时,教师是否还有必要进行思路引导?教师预设的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课题组成员通过讨论形成共识:第一层次的填空题,虽然只是表明了商不变性质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但同时也明显的暗示了学生新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用商不变性质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解决。
虽然知识技能目标达成度较高,但教师在激活旧知,使学生判断推理符合逻辑的同时,将高水平认知要求降低为低水平的认知要求,即缩小了学生思考的空间,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深度。
●讨论建议:过多的知识铺垫,有时会不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
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转化思想的运用,同时,“除数是小数除法”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用以获得数学转化思想的极好素材。
因此,建议采用减少教学铺垫,直接从同类的思想方法引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第二次实践课堂实录节选谈话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学习了小数乘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利用这种转化思想,可以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
那么,同学们能否继续用这种转化思想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问题呢?出示题目: 1.8÷0.15 1.02÷0.8师:今天我们就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随即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学生尝试解决第一题后板演并交流。
)板演:(学生大部分把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但通过竖式计算,产生答案各不同。
)●实践效果:学生在教师的谈话引导下,利用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法(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进行类比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也可以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但是在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时,遇到新的学习困难——难以找到一个统一、便捷的方法。
因此,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课题组讨论质疑: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转化思想的运用,因此,认为在课堂引入时,从同类的思想方法引入比较合理。
但为什么不能达成预期教学效果呢?课题组成员分析认为:在课前分析中忽视了对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分析。
“数学转化思想”对一个刚开始学小数除法的小学生来说还只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目前的学生并不能很清晰的认识数学转化思想的本质所在。
那么,当教师从“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获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来引导学生“利用这种转化思想,可以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时,学生对于转化思想的演绎更多的是基于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法(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进行类比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也可以先把小数看作整数计算,再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学生探究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由于利用小数乘法计算的转化方法迁移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在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时,却难以找到一个统一、便捷的方法,且带出更多新问题,不能达到利用“化新为旧”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初衷,因此,影响了课堂效益。
讨论建议:通过两次的实践、交流与反思,课题组成员普遍感受到,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任务提出,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
由于实践课中学生的认知状态还处于:能在问题的驱动下想到某一种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但有意识的运用“化新为旧”的思考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不强的(也就是新情境问题解决的策略性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不强)这样一种水平状况。
因此,第二次实践中的学习任务给出,就显得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而初次实践中的复习引入,又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所以,建议在第三次实践中,剔除“复习引入”部分,直接从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水平出发,创设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和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去解决问题,再通过交流协商,形成共识,逐步建构新算法。
3、第三次实践课堂实录节选师:在国庆节期间,你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了不少零用钱对吗,你用它买过东西吗?生:买过……师:小明和他的弟弟在国庆期间也带了自己的零用钱去超市买东西,小明有10.5元,他去超市选购练习本,每本0.7元。
你知道他能卖多少本练习本?(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后板演并交流。
)生1:我是把10.5和0.7都化成整数,都扩大10倍,因为商不变的性质里面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样的数,结果不变。
所以,10.5÷0.7与105÷7结果就相等,然后再除,结果是15。
(此时学生们普遍点头表示赞同这位学生的想法。
)生2:我与××(生1)想法是一样的,只是写法不同。
生3:我是把10.5和0.7同时乘以10,它的商不变,然后再列竖式计算,结果是15。
生4:我开始和前面的同学想法是一样的,后来想到书上计算法则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所以就在商上点上了小数点。
师:他这样想有道理吗?生3:我认为不对,10.5÷7才等于1.5,现在10.5÷0.7先变成105÷7,小数点位置改变了,商的小数点就不能再与原来的小数点位置对齐,应与改变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听了生3的解释,生4点头表示赞同。
)生5:我跟××(生3)的方法相同,也是将它们同时乘以10,不过我是用图示把它表示了出来。
师:你能上来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用图示表示转化过程的?生5:我先把0.7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该生把0.7的0划去,并用“表示小数点移动了一位。
)再把10.5的小数点也向右移一位,这样变成105÷7,算出商是15。
生6:我原来的想法是和乘法一样,先不看它们的小数点,相除,再看一共有几位小数,再点上小数点。
师:你也是想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吗? 哪为什么结果不对,问题出在哪儿? 生6: 我想错了,因为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是不变的。
(此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倾听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没有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思考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1:把两个数都扩大成整数。
师:为什么要扩大成整数?生1:因为整数除法我们已经学过了。
生2:我觉得他们都利用了商不变性质。
师:都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都想办法把这个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是不是这样。
那么,请你们象生5那样把下面两题转化成能用我们学过的除法计算方法来解决。
出示:0.18)1.5 0.18)3.618此时对于第2题学生出现两种转化方法:0.18)3.618 0.180)3.618(当同学们通过计算,认可两种转化方法都正确后,教师再让学生选择一种较简便的转化方法计算0.5)1.725 ,结果选择第2种方法的速度比选择第一种方法的速度要慢许多,此时学生才从实例中体验到,只要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即可解决问题。
)……●实践效果:通过情境创设——独立思考——交流协商——形成共识这么一种活动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仅建构了正确算法,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学会清晰简明的表达思考过程,学习有意识的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本次实践中,学生的认知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达成度相对较高。
●课题组讨论反思:通过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与反思,课题组成员普遍体会到:(1)对于课前引导性材料运用,有时不能简单的用好与坏来认定。
例如,初次实践中,复习引入的引导性材料,它的优势是能帮助学生激活旧知,引发思路。
如果你所面对的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较弱,那么,就需要教师给予搭建知识建构的脚手架——激活旧知,引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