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WTT整理,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1一、课例研修背景本人参加工作也有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
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会写;还有的学生即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
有时,同样的回答,你换一种说法,有不少学生又不会了。
同样的主题文章,换一篇来练习,不少学生又不会了,教师还得重新解析文本内涵。
所以平时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总有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做出的题不尽如意。
针对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课例研修计划第一步:每位老师用自己常规的方法上一堂阅读课。
(在上课之前,要集体说课、备课,大家一致通过具有可行性,该老师方可上课)。
第二步:每上完一节课,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这节课有哪些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法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
教研组长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再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
第三步: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上完课了之后,组长把所有可取的方法进行汇总,然后集体备一堂阅读课,把这些好方法备进去,最后由一位大家公认的课讲得精彩的老师,再进行试讲,看看教学效果如何。
三、课例研修来源:来自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21课《詹天佑》。
四、课例研修过程第一步: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年级不同制定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我教六年级语文,所以,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涵咏能力;二是学习阅读的方法;三是提高理解文本内涵的能力。
第二步:我以本学期的课文为内容,确定一篇文章作为公开课来解析。
我选的是《詹天佑》。
第三步:我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如下教案:詹天佑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竣工、隧道、勘测等词语。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6篇(最新)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7月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
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
“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
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导言:课例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具体课堂实践的深入观察和分析,为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示范和经验总结。
本报告将围绕课例研究的定义、意义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教育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课例研究的定义与意义课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某一特定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以提炼出其中的教学经验和规律。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
课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其质性研究的特点,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细节和教师思考的过程,使教育从业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实践中的挑战和复杂性。
此外,课例研究还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质量。
二、课例研究的应用1. 教学设计与改进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可以观察和分析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实际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改进方案。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例研究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师专业发展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人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汲取经验和启示,从而加深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课例研究成果,获得专业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改革与创新课例研究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探讨教学实践的平台,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通过研究成功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从中提炼出可复制的教学策略和模式,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例如,在STEM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课例研究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思维方式和方式,并据此为STEM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课例研究的实践案例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容易混淆加法和减法,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对运算符号的理解上。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3篇)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3篇)语文课例研究报告(通用3篇)语文课例研究报告篇1【教材分析】《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去过的或最想去的地方,体现其吸引人之处。
能力目标:尝试完成一篇写景作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有条理的介绍。
【教学难点】描写有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出景物之美。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图片或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景物美在哪?2.课件出示好词、好句。
刚刚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这里有很多描写景物的好词送给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引导归纳:1.回忆课文的写作方法:(1)师:这节课,我们要要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那大家想想,怎样写能让人读着像看到了一样美呢?我们先回忆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想一想那些句子写的好吗?用了什么方法?(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段落)(2)师小结:写特点(板书):颜色: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形状:一块块,一条条,互相交错。
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龙虾用方法(板书):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写一处景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观察、讨论、修改、学以致用。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图片。
(1)出示图片(桂林漓江象鼻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你想到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样的美景?(2)师:有一位同学也去过桂林漓江象鼻山,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出示句子)我们来看看,你觉得这段话写得美不美?能不能让它更美,吸引其他游客呢?运用什么方法,你觉得怎么加句子会更生动?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讨论后指名答。
(3)老师请同学们帮他改一改。
(课件出示段落)(4)师指导和讲解。
(5)挑选一篇改得好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研究方式,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深入了解和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现象。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指导:
一、引言部分(大约100字)
在引言部分,需要简要介绍课例研究的目的和背景,说明选取该课例的理由,并概述整篇报告的结构。
二、课例的背景描述(大约200字)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介绍被观察的课例的背景信息,包括学校、年级、课程和教学目标等。
同时还应该说明为什么选取这个课例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大约100字)
这一部分需要说明采取的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等,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以及是如何操作的。
四、课例研究与分析(大约500字)
这一部分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需要详细描述课例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互动和交流的情况。
同时,还可以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
五、结论与建议(大约100字)
在结论部分,需要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指出课例的优点和不
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同时,还可以探讨课例研究对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的启示和意义。
六、参考文献(根据需要列出)
七、附录(根据需要添加)
在附录中,可以添加一些与课例研究相关的资料,例如教案、学生作品、照片或视频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研究的内容。
以上是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和要点,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最后,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结构合理,文章条理清晰,并尽可能用案例和数据进行论证,使整篇报告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课例研修报告—课例研究【教学研究】
课例研修报告《小小的船》一课是人教版第一册中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言语、抽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味,驱遣他们的想象.课文描绘的场景很美,但是要让一年级的孩子领会到这类美也很难,“美仿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何让孩子在短短的四句话当中领会这类美,把这四句话讲通、讲精,我着实思索了好久.为此,我还上网寻觅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心想:网上的案例都是其它教师经过认真考虑的,我只把别人案例中的精华部分利用起来,那不就是一堂好课了?可是适得其反,当我把别人的案例中经典部分搬到本人的课堂时,才发现我根本引领不了我的先生进入那样的境界.孩子们成为了一个个木偶,被我一会儿指到这里,一会儿又指到那里,到头来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学片断一:师:那为甚么要把“小小的船”和“弯弯的月儿”,放在一同呢?生不知所措师:如今有哪位小朋友懂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当中加上一个甚么字,就可以把这句话联系起来?生:加一个“和”字.生:“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师:不对,老师告诉你们,这里该当加一个“像”字,连起来就是: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我们一同来读!生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师: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还可以像甚么呢?(香蕉、镰刀、电话、……)师:那为甚么这个小朋友不说像镰刀、香蕉呢?生不知所云师:想一想,如果是小船,我们可以怎样?但如果是香蕉,我们就……生没有反应师:我们坐上小船玩一玩可以吗?生:可以师:那谁能用读告诉别人他曾经坐上了小船?生读,没有感情还是一样的几个成绩,可是我的孩子们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我要干甚么.上到后来,连我本人也不知道本人要干甚么.只好让先生反复地把课文读了几次就颁布发表下课了.为甚么别人那么优秀的案例,课堂上出现的一次又一次的精彩,在我的课堂里却悄然无声,截然相反呢?难道我的孩子不如他们的孩子聪明、可爱么?当我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胡老师的办公室,与她一同讨论的时分,胡老师反过来问了我一个成绩:你有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读过这首儿歌?你的成绩设计为甚么总是用“为甚么”,这对一年级的先生来说合适吗?我一下子愣住了:是的,我从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过孩子们会怎样来看待这几句话.在他们的眼里,这几句话代表了甚么,有着怎样的童趣?我所想的都是本人的一切,本人怎样才能出精彩,怎样的设计才有创意,怎样的成绩问得有程度……孩子的认知点在哪里?孩子的基础在甚么地方?孩子们的兴味何在?如何利用孩子的起点来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内容?……这些我都一无所知.我把一年级的浏览课看得太复杂、太复杂!乃至我都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过:一年级的浏览教学该达到怎样的目标?看似简单的四句话究竟该让孩子们了解到怎样的程度,才符合一年级孩子的教学定位?把别人的原本来本援用而来是语文教学的本位吗?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新的学期不知不觉中又来了,对于我们2020年又是一个充满动力和压力的一年。
化学教研典型案例报告范文
化学教研典型案例报告范文一、案例概况本案例发生在一所中学化学教研室,主要涉及一名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该教师教授高中化学课程,学生层次参差不齐,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面临困难。
在进行化学实验课时,该教师还遇到了一些实验安全和操作上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决定对该教师进行教学改进和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问题分析1. 教学方法不当。
该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解和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实验操作不规范。
在进行化学实验课时,该教师因为对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不清楚,导致实验过程混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成绩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三、改进措施1. 更新教学方法。
针对传统的板书讲解方式,该教师决定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 加强实验安全管理。
通过学习相关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该教师意识到了实验操作规范对学生学习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验课时加强操作指导和安全管理,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该教师决定结合化学实验和生活实际,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实施效果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该教师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和互动式教学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化学实验方面,该教师加强了对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的教育,确保了实验的安全进行,提高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另外,该教师还在课外进行了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是对一节或多节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报告形式。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指南:
一、报告概述(50字):
简明扼要地阐述所观察的课例概况,包括所教授的学科、年级和课程内容等。
二、研究目的与背景(100字):
说明为什么选择该课例进行研究,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学目标(50字):
明确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具体期望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200字):
描述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学生参与等。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00字):
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学生反应与表现(100字):
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七、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100字):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表现,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八、结论(50字):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有益的教学启示和经验教训,并对未来教学提出展望。
九、参考文献(包括教学参考书、文章等)。
以上是一份700字的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指南,具体内容根据实际观察和研究的情况进行详细展开。
在撰写过程中应力求客观、详实和准确,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课例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例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例研究报告是一种探讨教学案例的文章,通常含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数据收集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建议等部分。
下面是写课例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
1. 研究背景:介绍该教学案例所处的教学环境,课程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等。
2. 研究目的:说明研究目的以及研究问题。
3. 数据收集方法:描述数据收集的具体过程,例如使用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4. 研究结果:介绍所收集到的数据以及所得到的结论。
5. 讨论:讨论教学案例的优点、局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6. 建议:提出对该教学案例的改进建议,让读者对这样的教学案例都能够有所收获。
7. 总结:总结整篇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强调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的结构应该清晰,语言精准简单明了,图片和数据要能够清晰地展示实际情况。
最后检查拼写和语法,确保文章流畅和易读。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课例研究报告的内容可以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修改。
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3篇
关于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3篇很多的老师其实对于课例研究报告也都是会有一个比较完整计划去进行。
这课例研究报告需要的内容其实有很多,准备充足之后,在写完报告也是需要进行一定反思。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探究课例研修报告本次青年教师园丁工程基地研修活动的重要研修理念是让园丁学员以课例为载体,完整亲历从理论学习到行动研究,连环改进的全过程,成为有研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者。
而我们作为青年教师园丁工程的学员,在这次研修中有三大目标:第一是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以及课堂观察诊断与现场指导、扎根课改现实问题的课例研究等活动,提高我们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持续改进各方面的能力;第二是增强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行动学习、行动研究,提高学科素养、学习和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方法,在听中学、做中学;第三就是积累一批有价值的课例研究成果,即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力求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独立撰写一个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报告。
而我所主要研修的课例是口语交际,在这次研修中,我呈现的课例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百花园四的口语交际电话留言。
一、研修的目的和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虽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意义非凡,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重视这块内容的教学,尤其是农村小学。
一到百花园的地方,除了提醒学生背诵积少成多,其他的内容几乎让学生自己看看就算了。
所以近几年的小学语文期中期末检测中口语交际部分几乎很难过关,可想而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口语交际教学也成了盲区。
二、研修的方法与过程在这次研修中,我的主要研修方法是实践、反思、导师引领、自主整改、再次实践;研修过程是:第一步,教学实践,发现问题也就是第一轮上课,导师们观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步,反思交流,导师引领,进行细致的评课;第三步,整合资源,调整方案,再次备课,修改教案和课件;第四步,再次实践,逐步完善,根据修改后的教案上好第二轮课,再评课总结。
课例观察报告
课例观察报告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这个时代的发展。
因此,观察和借鉴他人的教学案例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观察一堂课的教学实践,来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在这堂观察的课程中,老师采用了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课堂上,老师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这种互动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也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通过观察,我深刻体会到了互动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知识的渗透性和延伸性。
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思考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将知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了情感因素的培养。
通过赞扬、鼓励和互动,老师营造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温暖。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这种关怀和支持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总的来说,通过观察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互动式教学、知识渗透性和延伸性、情感因素的培养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引领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范文
《课例研究:探索教学新途径》
课例研究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分析和探讨教学案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种方法以教师实际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出发点,通过反思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
课例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在进行课例研究时,教师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同事的教学经验。
然后,教师们可以组成小组,共同分析和研究这个案例。
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仅可以发现问题所在,还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参与课例研究,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也可以向其他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课例研究,可以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
当教师们共同参与课例研究,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教师们通过课例研究,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总的来说,课例研究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例研
究,教师们可以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例研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探索教学新的途径。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
课例研究报告范文课例研究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注重各种技术与学生整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目标(一)、学生方面:1、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同丰富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运用不同生活中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去感悟书本,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不断建构新知识体系。
2、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3、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适应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1、通过课例研究,引领教师重视平时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完善技能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2、通过比较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与学科整合时间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师的学习机制,开成具有科研实力的教师队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内容教学生活化模式。
(三)、资料方面:通过本课例的研究,初步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课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研究内容1、在新的学期,一如既往地进行课例研究。
结合本组实际及现有成果,开展课例研究。
2、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说课、听课、议课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切实从教研入手,不断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把教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统一整合。
4、把课例研究与校本培训、公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案例来及时发现总结实验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点和好经验。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集合9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集合9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做课例研究要抓住细节,比如同课异构,比如一节课的失败之处或者一节课的亮点都能成为课例研究的素材。
通过学习,我知道课程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
该培训活动最终没有理论输出,而是提高教师的实践。
这提高的最终目标,因此,本次培训不断提高追求教育实践螺旋来回进程。
锻炼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行动。
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加深理解,继续自我和自我实践,提高他们的认识的基础上。
一般程序课学员:⑴问题-发现一个问题,在自己的教学。
可能是性格问题,不具代表性,但也可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⑵设计-,想象一个解决方案来设计一个新的教学计划,编写一个新的课程计划。
⑶行动-在教学中实施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新方案进行讨论。
(研讨会)(4),以反映实际的效果-收集教学反应的调查教学。
⑸评估,研讨会,评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⑹发现一个新问题,新一轮的行动研究。
做课的主题为引领,只有抓住这条线,才使课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从观察点的重点,了解在课堂上,教学取证,在讨论中产生的,和储蓄的课的课。
只有在实践反思锻炼,以梅西耶烂摊子,最终形成的经验,这样的增长和取得的成就同步。
课程学员体验大方初中英语2班杜斌2023年以来,我有幸参加国家培训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中学教师远程培训,大方的初中英语课程培训。
我很珍惜这个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参与培训的全过程。
训练,我聆听了精彩的讲座的英语教育专家,他们的味道幽默式的教育,先进的教育理论,交换类优秀教师,不仅要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教师和本班课程学习。
可以说,培训有利可图得到这笔交易。
以提高教育思想,开阔眼界的改革。
超过2个月的培训,学习一段时间的,所以我抬起头埋和辛勤工作,发现,教育是需要的,是有远见的。
课例研究总结介绍
课例研究总结介绍引言课例研究是指教育实践中通过研究具体的案例来促进教学改进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方法。
通过研究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教学策略的改进空间。
本文将介绍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并总结几个课例研究的实际案例,以展示课例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效果。
课例研究的重要性1. 增进教师专业发展课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反思和评估,从而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案例,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课例研究还可以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2. 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例研究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和帮助。
通过对学生学习案例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促进教育改革课例研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研究具体的教学案例,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从而为教育改革提供可行的方案和策略。
通过广泛推行课例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的教育经验共享,加速教育改革的进程。
课例研究的实际案例案例一: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课例研究在一所初级中学进行的一项课例研究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存在着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对学生的口语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发现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表现较好,但在面对面的对话中仍然存在障碍。
因此,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口语交流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师发现学生的口语表现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也更加自信流利。
案例二:提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课例研究一位小学教师发现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三篇一、课例研修背景本人参加工作也有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
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会写;还有的学生即便会说了,可是写在作业本上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情形。
有时,同样的回答,你换一种说法,有不少学生又不会了。
同样的主题文章,换一篇来练习,不少学生又不会了,教师还得重新解析文本内涵。
所以平时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似乎总有讲不完的内容,除了把课文解析完,还要解析练习册上的阅读,否则学生做出的题不尽如意。
针对这种现象,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制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课例研修计划第一步:每位老师用自己常规的方法上一堂阅读课。
(在上课之前,要集体说课、备课,大家一致通过具有可行性,该老师方可上课)。
第二步:每上完一节课,大家一起评议这节课,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这节课有哪些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哪些方法有待讨论,哪些方法运用不妥当等。
教研组长把每位教师的发言及时记录下来,再整理成资料保存下来。
第三步:教研组内的每一位教师都上完课了之后,组长把所有可取的方法进行汇总,然后集体备一堂阅读课,把这些好方法备进去,最后由一位大家公认的课讲得精彩的老师,再进行试讲,看看教学效果如何。
三、课例研修来自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十一册第21课《詹天佑》。
四、课例研修过程第一步: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年级不同制定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我教六年级语文,所以,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语感涵咏能力;二是学习阅读的方法;三是提高理解文本内涵的能力。
第二步:我以本学期的课文为内容,确定一篇文章作为公开课来解析。
我选的是《詹天佑》。
第三步:我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查阅其他优秀的教案设计及反思,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如下教案:詹天佑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竣工、隧道、勘测等词语。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范文精选4篇(一)研究背景。
(二)课例呈现。
1. 导入环节。
我一开始就拿出一张西沙群岛的美丽图片,问孩子们:“宝贝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这可是一个像童话世界一样美的地方哦。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2. 字词教学。
以往就是让孩子们读读写写,这次我把字词编成了一个小小的故事。
比如“饶”这个字,我说:“一个人带着粮食(食字旁)来到一个有很多宝贝的地方(尧),这个地方就是富饶的地方啦,这个字就念‘饶’。
”孩子们边笑边记,效果超级好。
3. 课文讲解。
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干巴巴地分析段落,而是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我声情并茂地朗读描写海底世界的段落,读完后问他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鱼,像花朵一样的珊瑚。
然后我让他们分组讨论,自己找出描写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句子,再上台来分享。
(三)研究结果。
1. 学生参与度。
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的参与度超高,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都积极举手发言了。
课堂气氛就像小火苗被点燃了一样,特别活跃。
2. 学习效果。
从作业和小测验来看,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字词的掌握都比以前好很多。
他们对阅读课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不再觉得无聊。
(四)反思与建议。
1. 反思。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有个别小组有点乱,我没有及时很好地引导。
以后在组织小组活动时要提前把规则说得更清楚。
2. 建议。
老师们可以多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像故事法、情境法等,把阅读课变得像游戏一样吸引人。
(一)研究背景。
(二)课例呈现。
1. 课前准备。
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带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照片。
上课的时候,我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动物乐园,墙上贴了很多动物的图片。
2. 启发思路。
我先拿出我自己养的小猫的照片,开始讲我和小猫之间的趣事,像小猫怎么调皮地抓毛线球啦,怎么在我脚边蹭来蹭去要吃的啦。
孩子们听着听着就笑了,然后我让他们也讲讲自己和动物朋友的故事。
3. 写作指导。
在孩子们有了思路之后,我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写,而是和他们一起列了一个简单的提纲。
宁彦锋课例研究报告读后感
《课例研究报告》读后感第一篇在阅读完《课例研究报告》后,我深感这份报告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例,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课例研究报告》对于教学的理解非常深刻。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观点与我自己的教学理念非常契合,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在报告中介绍的一些教学实例,这些实例都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通过这些实例,我看到了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些实例对我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此外,文中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确定,不能一刀切。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观点让我对教学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
在阅读报告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他对教育公平的关注。
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消除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这种观点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总之,报告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收获。
它不仅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例和方法。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在阅读了宁彦锋的课例研究报告后,我深有感触。
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更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探讨和提升。
以下是我对这份报告的一些读后感。
首先,我被宁彦锋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入剖析所吸引。
他以具体的课例为载体,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式,使得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例研究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
我国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所以,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这种愉快的学习方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
为了让学生学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将合作交流带入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
优化教学习过程,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96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区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三、教学设计与说明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继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出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抽象的认识长方体.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四、研究课例样本一、课前谈话师:大家的想象力如何我还不知道,我想考考你们。
怕不怕啊?(课件出示一张白纸)这是……生:一张纸师:什么形状?生:长方形师:这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一种。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如果我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再放一张,再放一张,一直放一摞,它就会形成一个……生:长方体师:(课件出示这一过程)大家想得对,形成一个长方体。
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啊?生:长方形是平的,长方体是有高的师:对啊,长方形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是立体图形二、生活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到许许多的几何图形。
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找到哪些呢?(课件出示: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品:国旗,红领巾,易拉罐等。
并抽象出轮廓。
长方形等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一边播放一边让学生自由说。
师:这么多几何图形,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课件演示:刚才抽象出的所有图形。
)生:我想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梯形分成一类。
因为它们是平面图形,其它的分成一类,他们是立体图形。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这些是我们要学习的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隐去)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三、初步认识师:同学们,观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口述适当板书)面的汇报:有六个面。
生:我知道它有六个面师: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啊?生:(平平的,光滑的)师:对,长方体就是由这样的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板书:面)(边写边说):快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师:他这样数可不可以?还可以怎么样数?师:瞧,他是相对着数的,这种方法多有规律啊,你太了不起了。
那让他当小老师:我们一起用这种好方法来数一数。
(师与全体学生一边数一边说)上下是两个相对的面,左右是两个相对的面,前后是两个相对的面。
师:你能把这种相对着数面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我们要对你表示感谢。
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数出了多少个面?(板书:6个)棱的汇报:12条棱师:请你再摸一摸,长方体上除了面,还有什么?生:(棱)师:摸一摸在哪?两个面相交的边就叫做棱。
(板书:棱)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
你能用相对着数的方法来知道有多少条棱吗?谁想来试试?师:他数得多有规律!这种办法能让我们更好地研究有多少条棱。
谁还能用这种方法到前到再数一数?师:这相对的一组有……4条。
相对的这一组有4条,这样相对的一组又有4条。
共……12条。
(板书:12条)顶点的汇报:8个顶点师:再摸摸,还有什么?生:有角,生:是顶点师:什么叫顶点?有知道的吗?……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板书:顶点。
边写边问:)快数数有几个?(板书:8个)(孩子们不是脑袋空空进课堂的,借助已有经验连带新知识,同时“先看看,再摸摸,然后再研究”的学习方法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四、探究特征师: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其实长方体的面和棱还有一些特征我们没有发现,你们愿不愿意用你敏锐的眼睛、聪明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你的小伙伴一同来研究研究啊?需要老师给你一些提示吗?如果需要可以参考一下。
(课件出示:友情提示,面的形状,相对的面,相对的棱)交流展示,发现特征。
投影仪展示研究报告单。
“长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面6个棱12条顶点8个师:在刚才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发现,谁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能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吗?1. 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补充吗?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2.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你是怎么发现的?能验证呢?(描,印,重合)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这个过程。
3.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这个过程。
师:根据这样的特点,如果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启发学生说出:只要量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结合媒体演示说明)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宽、高。
你能不能指出你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你的同桌变换位置指一指。
师:无论长方体的摆放方法怎么变换,我们都习惯于把……你再说一说这几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件演示)你发现什么了?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
正方体有哪些特征呢?回忆刚才研究长方体的方法,自己研究,然后完成正方体认识报告单。
“正方体的认识”研究报告单面个棱条顶点个汇报正方体特点。
(板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强调要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设想,再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对自己猜想和别人的发现能做出理性地判断,科学地验证。
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
)五、归纳关系师:你们刚才自学了正方体的特征,你们真了不起!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那我们应当怎样准确表示他们的关系呢?所以说……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课件出示:集合图)六、画长方体和正方体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先观察,你能看到哪些面,看不到哪些面?位置不变,我们最多看到三个面。
我们这样来画我们看到的,看不到的呢?正方体也是一样。
(理解立体直观图的形状特点,完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体认识。
)七、巩固练习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怎么样?(课件播放声音:孩子们,你们已经进入了立体图形的王国,如果你能运用你刚刚学到的知识连闯三关,那么,你就能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
快来吧。
)课件出示:第一关1.分别指出下面每个长方体长宽高。
第二关2.猜谜。
一个物体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猜一学习用品(橡皮)一个物体的长宽高都是1厘米。
猜一娱乐用品(色子)一个物长长21厘米,宽14.5厘米,高0.8厘米,猜一学习用品。
(数学书)3.24个小正方体能摆成一个怎样的长方体?每个小组用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课件播放声音:孩子们,你们闯过了三关,现在就把数学王国中最宝贵的礼物送给你们,王冠)八、结语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大吗?那你们觉得这节课有趣吗?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外,还有许多的数学宝藏等待着同学们,你们愿意去继续探索和挖掘吗?希望大家能通过自己的勤奋获得更多的知识,最后摘得数学的王冠。
六、课堂教学情况分析:(一)时间分配表1、新知引入阶段意义建构阶段巩固拓展阶段情境引入反馈讨论小结揭题情境说理中体验合作探究新知汇报梳理独立解答问题小组讨论并演示时间(分)4114712652占总课时(%)102210172914123表2、主要课题教学行为时间分布教师讲解师生回答学生活动时间学生自主陈述时间课件演示等时间(分)791763占总课时(%)17%21.4%40.5%14.3%7%(二)流程分析:流程合作交流自主思考课前谈话√生活导入√初步认识√探究特征√归纳关系√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巩固练习√初步结果分析:从整堂课师生时间分配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师的分析讲解只占整堂课的17%,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共计29分钟,占到了课堂时间的近73%。
课堂上,由于前期准备工作较为细致、扎实,教师基本上把握住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了几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填写记录单”、“汇报交流”、“难度拓展”等环节的设计张弛有度,环节紧凑,很有实效,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而且,教师引导、提问的语句比较精练、到位,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参与的很充分,学生的主体参与十分突出。
七、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这个班的同学虽然不是自己所教的班级,甚至不是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
但我听本校领导说这个班同学比较活跃,喜欢参与。
在我看来,总体而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的表现很积极,善于用数学的头脑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突出的思维灵活性、深刻性。
但也有八九个学生课堂上对教师和小组内其他同学的依赖性很强,展示自己创造性想法的能力有限。
八.执教者反思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已有经验,相信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
我给学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
新课的引入顾及到知识的衔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人课题。
诱使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矛盾的焦点上迅速展开。
接着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分层次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同时,我注重把数学知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学思想(子集思想)、数学方法(按顺序地观察、摸、数物体的方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数学知识,又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本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独立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
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学生在明白了面、棱、顶点的概念后,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不断地探究和反思,如在探究面的大小关系时,同学们更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他们得到的是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建立的空间观念十分明确,而我们归纳的相对的面的大小相等,其实是对这三种情况的抽象综合过程,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能理解的可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他们记得最牢的也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而这些对于学生以后学习表面积的计算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要利用“相对的面大小相等”的描述的特点肯怕还要进行一个译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