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3)原文

合集下载

《后汉书》详细目录

《后汉书》详细目录

后汉书纪001.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002.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003.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004.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三005.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006.卷五孝安帝纪第五007.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008.卷七孝桓帝纪第七009.卷八孝灵帝纪第八010.卷九孝献帝纪第九011.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光武郭皇后光烈阴皇后明德马皇后贾贵人章德窦皇后梁贵人和帝阴皇后和熹邓皇后012.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安思阎皇后顺烈梁皇后虞贵人陈夫人孝崇匽皇后懿献梁皇后桓帝邓皇后桓思窦皇后孝仁董皇后灵帝宋皇后灵思何皇后王美人唐姬献帝伏皇后献穆曹皇后皇女义王,建武十五年封舞阳长公主,适陵乡侯太仆梁松。

松坐诽谤诛。

皇女中礼,十五年封涅阳公主,适显亲侯大鸿胪窦固,肃宗尊为长公主。

皇女红夫,十五年封馆陶公主,适驸马都尉韩光。

光坐与淮阳王延谋反诛。

皇女礼刘,十七年封洧阳公主,适阳安侯长乐少府郭璜。

璜坐与窦宪谋反诛。

皇女绶,二十一年封郦邑公主,适新阳侯世子阴丰。

丰害主,诛死。

世祖五女。

皇女姬,永平二年封获嘉长公主,适杨邑侯将作大匠冯柱。

皇女奴,三年封平阳公主,适大鸿胪冯顺。

皇女迎,三年封隆虑公主,适牟平侯耿袭。

皇女次,三年封平氏公主。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

适高密侯邓乾。

皇女小姬,十二年封平皋公主,适昌安侯侍中邓蕃。

皇女仲,十七年封浚仪公主,适軮侯黄门侍郎王度。

皇女惠,十七年封武安公主,适征羌侯世子黄门侍郎来棱,安帝尊为长公主。

皇女臣,建初元年封鲁阳公主。

皇女小迎,元年封乐平公主。

皇女小民,元年封成安公主。

显宗十一女。

皇女男,建初四年封武德长公主。

皇女王,四年封平邑公主,适黄门侍郎冯由。

皇女吉,永元五年封阴安公主。

肃宗三女。

皇女保,延平元年封脩武长公主。

皇女成,元年封共邑公主。

皇女利,元年封临颍公主,适即墨侯侍中贾建。

皇女兴,元年封闻喜公主。

和帝四女。

皇女生,永和三年封舞阳长公主。

皇女成男,三年封冠军长公主。

皇女广,永和六年封汝阳长公主。

《后汉书》目录原文

《后汉书》目录原文

《后汉书》目录原文《后汉书》目录《后》目录《》目录(原文、全文翻译))001.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002.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003.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004.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三005.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006.卷五孝安帝纪第五007.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008.卷七孝桓帝纪第七009.卷八孝灵帝纪第八010.卷九孝献帝纪第九011.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012.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013.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014.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015.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016.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017.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018.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019.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020.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021.卷十九耿弇列传第九022.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023.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024.卷二十二硃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025.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026.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027.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028.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029.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030.卷二十八上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031.卷二十八下冯衍列传第十八下032.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033.卷三十上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034.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035.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036.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037.卷三十三硃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038.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第二十四039.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040.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041.卷三十七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042.卷三十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043.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044.卷四十上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自045.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046.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047.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048.卷四十三硃乐何列传第三十三049.卷四十四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050.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051.卷四十六郭陈列传第三十六052.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053.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054.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055.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056.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057.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058.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059.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060.卷五十五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061.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062.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063.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064.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065.卷六十上马融列传第五十上066.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067.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068.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069.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070.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071.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072.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073.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074.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075.卷六十九窦何列传第五十九076.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077.卷七十一皇甫嵩硃俊列传第六十078.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079.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第080.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081.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082.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083.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第六十六084.卷七十七酷吏列传第六十七085.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086.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087.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088.卷八十上文苑列传第七十上089.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090.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091.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092.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093.卷八十三逸民列传第七十三094.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095.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096.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097.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098.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099.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100.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101.志第一律历上102.志第二律历中103.志第三律历下104.志第四礼仪上105.志第五礼仪中106.志第六礼仪下107.志第七祭祀上108.志第八祭祀中109.志第九祭祀下110.志第十天文上111.志第十一天文中112.志第十二天文下113.志第十三五行一114.志第十四五行二115.志第十五五行三116.志第十六五行四117.志第十七五行五118.志第十八五行六119.志第十九郡国一120.志第二十郡国二121.志第二十一郡国三122.志第二十二郡国四123.志第二十三郡国五124.志第二十四百官一125.志第二十五百官二126.志第二十六百官三127.志第二十七百官四128.志第二十八百官五129.志第二十九舆服上130.志第三十舆服下。

后汉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后汉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05
卷十上·皇 后纪第十上
卷十一·刘玄 1
刘盆子列传第 一
卷十二·王刘 2
张李彭卢列传 第二
3 卷十三·隗嚣
公孙述列传第 三
4 卷十四·宗室
四王三侯列传 第四
5
卷十五·李王 邓来列传第五
1
卷十六·邓寇 列传第六
2
卷十七·冯岑 贾列传第七
3
卷十八·吴盖 陈臧列传第八
4
卷十九·耿弇 列传第九
5 卷二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历史

古籍
东观
赵列传
后来者居 上
八王
宝典
范晔
后汉书 王
律历
国学

南匈奴
帝纪 志
西域
乌桓
内容摘要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祥载了东汉一百九十 五年的历史,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础 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后来者居上,到了唐代,范晔《后 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
冯虞郑周列传 第二十三
4 卷三十四·梁
统列传第二十 四
5 卷三十五·张
曹郑列传第二 十五
卷三十六·郑范陈贾 张列传第二十六
卷三十七·桓荣丁鸿 列传第二十七
卷三十八·张法滕冯 度杨列传第二十八
卷三十九·刘赵淳于 江刘周赵列传第二十 九
卷四十上·班彪列传 第三十上(自东都主

春秋战国时期饮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饮食文化

标题: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文化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

如:“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

”(《管子·重令》)“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

”(《墨子·尚贤中》)“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

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

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

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

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

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

《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8)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8)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8)原文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8) 六年,帝崩。

中军校尉袁绍说大将军何进,令诛中官以悦天下。

谋泄,让、忠等因进入省,遂共杀进。

而绍勒兵斩忠,捕宦官无少长悉斩之。

让等数十人劫质天子走河上。

追急,让等悲哭辞曰:臣等殄灭,天下乱矣。

惟陛下自爱!皆投河而死。

论曰:自古丧大业绝宗禋者,其所渐有由矣。

三代以嬖色取祸,嬴氏以奢虐致灾,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

成败之来,先史商之久矣。

至于衅起宦夫,其略犹或可言。

何者?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辉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推情未鉴其敝,即事易以取信,加渐染朝事,颇识典物,故少主凭谨旧之庸,女君资出内之命,顾访无猜惮之心,恩狎有可悦之色。

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

非直苟恣凶德,止于暴横而已。

然莫邪并行,情貌相越,故能回惑昏幼,迷瞀视听,盖亦有其理焉。

诈利既滋,朋徒日广,直臣抗议,必漏先言之间,至戚发愤,方启专夺之隙,斯忠贤所以智屈,社稷故其为墟。

《易》曰:履霜坚冰至。

云所从来久矣。

今迹其所以,亦岂一朝一夕哉!赞曰:任失无小,过用则违。

况乃巷职,远参天机。

舞文巧态,作惠作威。

凶家害国,夫岂异归!【译文】张让传,张让颍川郡人;赵忠安平人。

少年时都在宫廷中做事,桓帝时任小黄门。

赵忠因为参加诛杀梁冀功封都乡侯。

延熹八年,黜为关内侯,食本县租千斛。

汉灵帝时张让、赵忠一起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

与曹节、王甫等人内外一气。

曹节死后,赵忠兼任大长秋。

张让有监奴主管家务,勾结权贵,收受贿赂,威名很大。

扶风人孟佗,家产富足,同张让的监奴结为朋友,竭自己所有送给监奴,没有剩下一点自己所爱的东西。

监奴感激他,问孟佗: 您有什么要求呢?我都能为您办啊。

孟佗说:我只希望你们为我一拜而已。

当时请求见张让的宾客,经常在门口停着数百上千辆车子。

孟佗那时也去见张让,因为后到,不能进去,监奴就率领各奴仆在路上迎拜孟佗,并且共同抬着他的车子进门。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五)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五)

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五)18.钩盾令:一人,官秩六百石,掌管宫城中的池塘、园林等供皇室游玩的地方,由宦官充任。

《后汉书·百官志三》:“钩盾令一人,六百石。

本注曰:宦者。

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

”在说钩盾令的下属之前,先上一幅图,这幅图是前面第一幅图的详细版本,大致的形状应该是对的,可能有些地方比例有点问题。

钩盾令的下属:钩盾令丞一人,官秩三百石,为钩盾令的副官,由宦官充任。

永安丞一人,官秩三百石,掌永安宫,由宦官充任;永安宫是北宫东北的一个小宫殿,大致位置见上图,永安宫中有园林和楼台。

《后汉书·百官志三》:“丞、永安丞各一人,三百石。

本注曰:宦者。

永安,北宫东北别(这个别字说明永安宫不在北宫之中)小宫名,有园观。

”苑中丞一人,官秩二百石;苑中丞掌永安宫中园林里的离宫(帝王在正式皇宫外的宫室)。

果丞一人,官秩二百石,掌永安宫中的果园。

鸿池丞一人,官秩二百石,掌鸿池;鸿池是位于洛阳城东二十里的一个池塘。

南园丞一人,官秩二百石,掌南园;南园是位于洛阳城和洛水以南的一个园林。

《后汉书·百官志三》:“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各一人,二百石。

本注曰:苑中丞主苑中离宫。

果丞主果园。

鸿池,池名,在雒阳东二十里。

南园在雒水南。

”显阳苑丞一人,官秩不明,掌显阳苑;显阳苑位于洛阳城以西。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延熹二年,一五九年),秋七月,初造显阳苑,置丞。

”蔡邕的《述行赋》:“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濯龙监一人,官秩四百石,掌濯龙池;濯龙池是北宫以西的一个大池塘,大致位置见上图。

直里监一人,官秩四百石,掌直里园;直里园是位于洛阳西北角的一个园林。

《后汉书·百官志三》:“濯龙监、直里监各一人,四百石。

本注曰:濯龙亦园名,近北宫。

直里亦园名也,在雒阳城西南角。

”前文的中常侍宋典兼任钩盾令。

“管鲍之交”——蔡邕与曹操关系考

“管鲍之交”——蔡邕与曹操关系考

“管鲍之交”——蔡邕与曹操关系考蔡邕,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人,生于东汉顺帝阳嘉二年(133),汉献帝初平三年(192),王允诛董卓,史料记载蔡邕有“叹卓之事”,受到牵连而下狱,后死于狱中,享年60岁。

蔡邕出身于陈留望族,家世显赫,交游广泛。

他一生宦海沉浮,两仕两隐,无论是庙堂之高官还是泉林之隐者,皆有一定的交往。

他学高名重,又好奖掖后进,尤其是晚年时期,赫然一代文坛宗主,在东汉末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研究蔡邕的交游,可以揭示他生活历程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探析他个人的政治立场,剖析决定他人生走向的重要因素等。

他与曹操的交往以及后来的“文姬归汉”等,与蔡邕善于识人、乐于奖掖后进有关。

因此,对与蔡邕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关照,是蔡邕研究及东汉史学、文学史、文化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所遗憾的是,由于史料文献的匮乏,迄今能够得到直接证实的资料并不多,本章试图从这些并不丰富的史料中钩辑索隐,力求在最大限度上厘清蔡邕与曹操的交游关系,以揭示这位东汉末年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兼才子的交游活动,并进一步探讨一些历史上众说纷纭却又没有明确结论的论题。

一、管鲍之交:蔡邕与曹操的交情蔡邕与曹操的交往,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其中的具体时间和事件。

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两人都与汉末大将乔玄私交很好,乔玄“长于人物”,既是蔡邕的故主,也是慧眼识曹之人,推测起来,蔡曹二人的交往或许与乔玄也有一定的关系。

重要的是,蔡、曹二人志趣相投、爱好同尚,在性格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两人成为好友的基础;同时,从曹操的出身和蔡邕好奖掖后进的性格来考察,“管鲍之交”一论殆非虚言,蔡邕或曾以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和声望,对曹操有过赏识、举荐的行为。

二、蔡邕与曹操友情的基础(一)共同的爱好和志趣共同的爱好和志趣,是蔡、曹二人交好的基础,更是曹操认可并仰慕蔡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两人都堪称东汉末年的艺术全才,蔡邕是位大学问家,文学、天文、历算、谶纬、三坟、五典,无所不精,他同时也是一位旷世逸才,书法、音律、绘画等,无一不通,且都达到了极高境界,足以代表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

古代农业靠天吃饭?从桔槔到风力水车,一口气搞懂古代浇水工具

古代农业靠天吃饭?从桔槔到风力水车,一口气搞懂古代浇水工具

古代农业靠天吃饭?从桔槔到风力水车,一口气搞懂古代浇水工具水是生命之源,地是万物之母!我国一直是都是农业大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对农业发展都非常重视,但受一些时代的局限性,某些东西不是重视就能发展出来的。

比如你要现在问一个农民用什么浇水,他张口就会说当然是用水泵抽水,或者喷水灌溉。

可我们知道,这些都是需要电的,古代没有这样的条件,他们无法像现代人这样去帮助农作物减旱,这也是古代农作物收成低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对于这样的一个农业命脉,古代人当然也知道水对庄稼的重要性,所以各朝各代都不遗余力的去发展水利,水利工程也非常多,比如秦朝比较有名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这些。

可是,就算是能引水,也需要把水再一次的引到田地里才能达到目的,古人是怎么办到的?《诗经·小雅·白华》中说周朝:彪池北流,浸彼稻田。

这说明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意识的去引水灌溉了。

不过对于这样的记载是有争议的,因为并没有别的证据去佐证。

我们在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出来,这里是引水,比如把沟渠的水挖开引到田地里,那时候并没有工具。

那么,浇水工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一、从远古到春秋远古时期,先民们刀耕火种。

直到商周时候,人们开始“抱瓮而灌”。

什么叫抱瓮而灌呢?就是在河里,或者挖的井里,用陶罐打出一点水来,人力抱着浇到苗下。

我们光是靠想就可以知道这多么的费时费力!可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是那时候的人笨,而是他们时代的发展禁锢了他们的想法,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该用什么方法去改变这种局面。

我们人类从来都是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在无数的困难面前都可以找出解决的办法,浇水当然也不例外,到了春秋时期,“桔槔”出现了。

桔槔的样子,大家可以想象成一个跷跷板那样的,中间或者是吊着、或者是有个支撑点,一头绑着重物,另一头绑着汲水工具,比如木桶啥的垂在井边。

一个人站在井口处,拉着汲水工具用力抛进井中,另一头的重物发生作用,用自重把井里汲满水的木桶给提出来。

这样可以省很多力气,但却并不省时,可相比以前,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关于这东西的正式出处,这个是有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这是汉代才出现的东西,在春秋时期不可能出现。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6)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6)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6)原文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6) 章寝不报。

节遂领尚书令。

四年,卒,赠车骑将军。

后瑀亦病卒,皆养子传国。

审忠字公诚,宦官诛后,辟公府。

【译文】曹节传,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人。

他原来是魏郡人,家庭世代二千石。

顺帝初年,以西园骑升小黄门。

桓帝时,升中常侍,奉车都尉。

建宁元年(168),持节将中黄门虎贲羽林千人,北迎灵帝,陪灵帝的车辆入宫。

灵帝即位,因定策有功封长安乡侯、六百户。

这时,窦太后临朝掌权,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商议诛杀宦官,曹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王禹、从官史共普、张亮、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共同诈称皇帝的诏令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带兵杀了窦武、陈蕃等人,事已经载在《陈蕃》、《窦武》传。

曹节升长乐卫尉,封育阳侯,增邑三千户;王甫升中常侍,仍为黄门令;朱王禹封都乡侯,千五百户;共普、张亮等五人各三百户;其余十一人都为关内侯,岁食租二千斛。

先时朱王禹等人暗地里在明堂中祷告皇天说:窦氏无道,请皇天辅佐皇帝把他杀了,好事必成,天下得安宁。

窦武等被诛之后,诏令太官给报祠具,赐朱王禹钱五千万,其余的人各有多少差别,后来更封华容侯。

二年,曹节病得厉害,诏令为车骑将军。

没有多久,病好了,上印绶,罢,再为中常侍,位特进,秩中二千石,不久调大长秋。

熹平元年(172),窦太后逝世,不知是什么人在朱雀阙写着: 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都是一些尸位素餐的人,没有说忠话的。

于是诏令司隶校尉刘猛逐一搜捕,十日一汇报。

刘猛认为诽书说的是直话,不肯急于捕捉,一个多月,主犯没有捉到。

刘猛获罪降职为谏议大夫,用御史中丞段..代替刘猛,于是四处搜捕,以及太学游生,逮捕千多人。

曹节等人怨恨刘猛,使段..用别的事奏刘猛,抵罪输左校劳改。

朝廷里的人多为他说话,乃免刑,再用公车征召他。

曹节就与王甫等诬奏桓帝的弟弟勃海王悝谋反,刘悝被诛杀。

因功封了十二人。

后汉书宦者列传

后汉书宦者列传

后汉书宦者列传第六十八作者:范晔《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

”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臵官亦备其数。

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

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

《月令》“仲冬命阉尹审门闾谨房室。

”《诗》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

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然而后世因之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

及其敝也则竖刁乱齐伊戾祸宋。

汉兴仍袭秦制臵中常侍官。

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

及高后称制乃以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命。

文帝时有赵谈、北宫伯子颇见亲幸。

至于孝武亦爱李延年。

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

至元帝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

其后弘恭、石显以佞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帝德焉。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至永平中始臵员数中常侍四人小黄门十人。

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庵宦而已。

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

于是中官始盛焉。

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

其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

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

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

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

若夫高冠长剑纡朱怀金者布满宫闱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府署第馆棋列于都鄙子弟支附过半于州国。

南金、和宝、冰纨、雾縠之积盈仞珍藏嫱媛、侍儿、歌单、舞女之玩充备绮室。

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

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

构害明贤专树党类。

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熏子以自炫达。

2023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模拟试卷二(答案详解)

2023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模拟试卷二(答案详解)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2019年7月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会议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与良渚文化同时存在的中国北方原始文化类型是A.河姆渡文化B.红山文化C.大汶口文化D.仰韶文化2.右图为“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其形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义为培土植树,后引申为堆、冢之义。

这反映了分封制的内容之一是A.授爵B.授官C.授土D.授民3.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4.《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被汉武帝继承,实行了 A.郡县制 B.“推恩令” C.行省制 D.分封制5.《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此可知,蔡侯纸A.发轫中国造纸历史B.原料来源得以扩大C.制造工艺更加复杂D.生产遍布全国各地6.东汉光武帝于尚书台设尚书令、尚书仆射、六曹尚书各一人,分掌各项政务,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的政治格局。

这一变化说明光武帝A.沿袭西汉中朝制度B.吸取王莽改制教训C.加紧对地方的掌控D.强化专制主义皇权7.有学者说:“魏碑书法,笔划严谨,字形规整,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据此判断魏碑字体属于 A.小篆 B.草书 C.楷书D.行书8.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也见证了社会变迁。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7)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7)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7)原文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7) 帝知其忠而不能用。

时,帝多稸私臧,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强上疏谏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

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今中尚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臧,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

调广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

又阿媚之臣,好献其私,容谄姑息,自此而进。

旧典选举委任三府,三府有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受试任用,责以成功。

若无可察,然后付之尚书。

尚书举劾,请下廷尉,覆案虚实,行其诛罚。

今但任尚书,或复敕用。

如是,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复不坐,责赏无归,岂肯空自苦劳乎!夫立言无显过之咎,明镜无见玼之尤。

如恶立言以记过,则不当学也;不欲明镜之见玼,则不当照也。

愿陛下详思臣言,不以记过见玼为责。

书奏不省。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帝问强所宜施行。

强欲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

帝纳之,乃先赦党人。

于是诸常侍人人求退,又各自征还宗亲子弟在州郡者。

中常侍赵忠、夏惲等遂共构强,云与党人共议朝廷,数读《霍光传》。

强兄弟所在并皆贪秽。

帝不悦,使中黄门持兵召强。

强闻帝召,怒曰:吾死,乱起矣。

丈夫欲尽忠国家,岂能对狱吏乎!遂自杀。

忠、惲复谮曰:强见召未知所问,而就处草自屏,有奸明审。

遂收捕宗亲,没入财产焉。

时,宦者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汝阳李巡、北海赵祐等五人称为清忠,皆在里巷,不争威权。

巡以为诸博士试甲乙科,争弟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字,以合其私文者,乃白帝,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

自后《五经》一定,争者用息。

赵祐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又小黄门甘陵吴伉,善为风角,博达有奉公称。

知不得用,常托病还寺舍,从容养志云。

【译文】吕强传,吕强字汉盛,河南成皋人。

少时以宦者为小黄门,再升中常侍。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2.5分)1.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据此,可以推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 游牧渔猎B. 刀耕火种C. 农耕定居D. 铁犁牛耕2. 如图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A. 文化中心尽在中原B. 封建盛世经济繁荣C. 华夏文明多元一体D. 青铜工艺历史悠久3. 在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了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将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A. abcB. bcaC. cabD. bac4.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 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最合理的军团。

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A. 管仲改革B. 商鞅变法C. 独尊儒术D. 北魏孝文帝改革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

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A. 甲骨文B. 小篆C. 楷书D. 草书7.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下列对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 起义体现了首创精神B. 秦的暴政导致起义爆发C. 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D. 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8. 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

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 分化王国力量B. 提升儒学地位C. 监察地方势力D. 拓展统治范围9. 这是一条沟通中外商贸的繁华之路,这是一条串联东西方文化的文明之路。

汉朝的丝绸、漆器和西域的乐器、歌舞等成为这条路上往来的“常客”。

《宦者列传序》11

《宦者列传序》11
• 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 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至元帝 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 有所补益。其后弘恭、石显以佞 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 帝德焉。
【左貂】
• 《汉官仪》卷上:“中常侍,秦 汉官仪》卷上: 中常侍, 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左貂。 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左貂。 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 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 后因用为宦官的代称。 后因用为宦官的代称。
【正文】 正文】
•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 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 关中人,易以役养乎?
分析
• • • • • • 将----还是 以----因为 其---他们 体---身体 气----精气 情志----感情意志
分析
• • • • • • • 专良----专一驯良 通关---接触 中人----宫女, 易---容易 役—奴役 养-----供养 乎----吗?
【巷伯(小雅) 】
• 巷伯(小雅)
萋兮斐兮, 成是贝锦。 彼谮人者, 亦已大甚!
丝儿直啊,线儿横啊, 在锦上织出贝壳的花纹。 那个造谣害人的家伙, 实在坏得有些过分!
【巷伯(小雅) 】
• 哆兮侈兮, • 成是南箕。 彼谮人者, 谁適与谋?
张着嘴啊,咧着唇啊, 像个拨弄是非的簸箕星。 那个造谣害人的家伙, 到底谁是你的同人?
分析
• • • • • • • 阍者---------守门人 禁---------禁地,出入检查 寺人--------宫内的近侍 女宫--------女宫人 戒----------戒令 王-------君王 正内-------卧室
分析
• • • • • • 《月令》-----<<礼记月令>> 仲冬---11月. 审---审查 门闾----里门 谨----谨戒 房-----后宫.

宦者列传序原文及翻译

宦者列传序原文及翻译

宦者列传序原文及翻译列传·宦者列传作者:范晔郑众蔡伦孙程曹腾单超侯览曹节吕强张让《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

”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

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

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

《月令》:“仲冬,命阉尹审门闾,谨房室。

”《诗》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

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

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然而后世因之,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

及其敝也,则竖刁乱齐,伊戾祸宋。

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

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

及高后称制,乃以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命。

文帝时,有赵谈、北宫伯子,颇见亲幸。

至于孝武,亦爱李延年。

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

至元帝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

其后弘恭、石显以佞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帝德焉。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至永平中,始置员数,中常侍四人,小黄门十人。

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庵宦而已。

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

于是中官始盛焉。

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

其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

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

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

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

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

若夫高冠长剑,纡朱怀金者,布满宫闱;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

后汉书卷七十八

后汉书卷七十八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5)原文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5)单超的弟弟单安为河东太守,弟弟的儿子单匡为济阴太守,徐璜的哥哥徐盛为河内太守,左忄官的弟弟左敏为陈留太守,具瑗的哥哥具恭为沛相,都是当地的害虫。

徐璜的兄子徐王宣任下邳令,特别暴虐。

先时求前汝南太守下邳李詗女不得,到县时就派吏卒到李詗家,用车把女弄回来,射死她开玩笑,埋在官舍里。

当时下邳县属东海,汝南黄浮为东海相,有人告发徐王宣的事,黄浮于是收捕了徐王宣家属,不管老少,都拷打审问。

掾史以下竭力劝阻黄浮, 黄浮说:徐王宣国贼,今天杀了他,明天坐罪死,可以闭目了。

就根据徐王宣的罪行弃市,暴露他的尸体,使百姓看,郡中震惊害怕。

徐璜于是向皇上诉苦,皇上大怒,剃去黄浮的头发,用铁圈束着他的颈,送右校劳改。

五侯宗族宾客危害天下,老百姓无法活命,被迫起来为寇贼。

七年,唐衡死了,也赠车骑将军,与单超一样。

徐璜死了,送吊仪钱布,赐冢茔地。

第二年,司隶校尉韩演因奏左忄官罪恶,和他的哥哥太仆南乡侯称请托州郡,拉关系,聚敛为奸,宾客放纵,侵害官吏百姓。

左忄官、左称都自杀。

韩演又奏具瑗的哥哥沛相具恭贪赃,征召至廷尉。

具瑗去廷尉狱请罪,上还东武侯印绶,诏令贬为都乡侯,死在家里。

单超及徐璜、唐衡袭封的都降为乡侯,租入岁都三百万,子弟分封的,都剥夺爵土。

刘普等贬为关内侯。

【原文】侯览者,山阳防东人。

桓帝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势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

延熹中,连岁征伐,府帑空虚,乃假百官奉禄,王侯租锐。

览亦上缣五千匹,赐爵关内侯。

又托以与议诛梁冀功,进封高乡侯。

小黄门段珪家在济阴,与览并立田业,近济北界,仆从宾客侵犯百姓,劫掠行旅。

济北相滕延一切收捕,杀数十人,陈尸路衢。

览、珪大怨,以事诉帝,延坐多杀无辜,征诣廷尉,免。

延字伯行,北海人,后为京兆尹,有理名,世称为长者。

览等得此愈放纵。

览兄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

太尉杨秉奏参,槛车征,于道自杀。

《后汉书-宦者传序论》与《五代史-宦者传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后汉书-宦者传序论》与《五代史-宦者传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后汉书•宦者传序论》与《五代史•宦者传序》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

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玲右貂,兼领卿署之职。

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人之国命。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闽之任也。

其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梁箕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

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之勋,无溺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

虽时有忠公,而意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真情忤意,则参夷五宗。

汉之纲纪大乱矣!(选自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论》)材料二: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尊古列于朝廷,而入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入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平。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闲,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顶。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摔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序》)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3)原文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3) 是为十九侯。

加赐车、马、金、银、钱、帛,各有差。

李闰以先不豫谋,故不封。

遂擢拜程骑都尉。

永建元年,程与张贤、孟叔、马国等为司隶校尉虞诩讼罪,怀表上殿,呵叱左右。

帝怒,遂免程官,因悉遣十九侯就国,后徙封程为宜城侯。

程既到国,怨恨恚怼,封还印绶、符策,亡归京师,往来山中。

诏书追求,复故爵士,赐车马衣物,遣还国。

三年,帝念程等功勋,悉征还京师。

程与王道、李元皆拜骑都尉,余悉奉朝请。

阳嘉元年,程病甚,即拜奉车都尉,位特进。

及卒,使五官中郎将追赠车骑将军印绶,赐谥刚侯。

侍御史持节监护丧事,乘舆幸北部尉传,瞻望车骑。

程临终,遗言上书,以国传弟美。

帝许之,而分程半,封程养子寿为浮阳侯。

后诏书录微功,封兴渠为高望亭侯。

四年,诏宦官养子悉听得为后,袭封爵,定著乎令。

王康、王国、彭恺、王成、赵封、魏猛六人皆早卒。

黄龙、杨佗、孟叔、李建、张贤、史汎、王道、李元,李刚九人与阿母山阳君宋娥更相货赂,求高官增邑,又诬罔中常侍曹腾、孟贲等。

永和二年,发觉,并遣就国,减祖四分之一。

宋娥夺爵归田舍。

唯马国、陈予、苗光保全封邑。

初,帝见废,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傅高梵、长秋长赵熹、丞
良贺、药长夏珍皆以无过获罪,建等坐徙朔方。

及帝即位,并擢为中常侍。

梵坐臧罪,减死一等。

建后封东乡侯,三百户。

贺清俭退厚,位至大长秋。

阳嘉中,诏九卿举武猛,贺独无所荐。

帝引问其故,对曰:臣生自草茅,长于宫掖,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知士类。

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

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

固辞之。

及卒,帝思贺忠,封其养子为都乡侯,三百户。

【译文】
孙程传,孙程字稚卿,琢郡新城人。

安帝时,为中黄门,在长乐宫做事。

当时,邓太后临朝,皇帝不管政事。

小黄门李闰与皇帝的奶娘王圣经常诽谤太后的哥哥执金吾邓悝等,说他们想废掉皇上,另外立平原王翼为帝,安帝又怕又恨。

太后逝世后,就诛杀邓氏,废平原王,封李闰为雍乡侯;又小黄门江京用花言巧语陷害别人,首先迎帝于邸,因功封都乡侯,食邑各三百户。

李闰、江京都升中常侍,江京兼任大长秋,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及王圣、王圣的女儿伯荣鼓动王室内外,争着为虐。

又帝舅大将军耿宝、皇后的哥哥大鸿胪阎显互相结党营私,枉杀太尉杨震,废皇太子为济阴王。

第二年皇上逝世,立北乡侯为天子。

阎显等人就专朝政,争权夺利,于是暗示管事的人杀樊丰,废耿宝、王圣及他们的党羽,谪徙的谪徙,诛死的诛死。

十月,北乡侯病重。

孙程对济阴王谒者长兴渠说: 济阴王是嫡统,本来就没有什么失德的地方,先帝信用谗言,就把他废黜了。

如果北乡侯的病不能好,大家把江京、阎显干掉,大事可以有成。

兴渠等人认为对。

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是太子府史,自太子被废,常怀恨、叹息。

又长乐太官丞京兆王国,都赞同孙程的主意。

到二十七日,北乡侯病死。

阎显告诉太后,征召诸王子简为帝的继承人。

未到,十一月二日,孙程就与王康等十八人在西钟下集合谋划,都截单衣立誓。

四日夜,孙程等共会崇德殿上,并进章台门。

这时,江京、刘安及李闰、陈达等人都坐在省门下,孙程与王康因共斩江京、刘安、陈达,因为李闰的权势大,为宫中所服,想以他为主,举刀威胁李闰说:现在应当立济阴王,不得动摇。

李闰说: 是。

于是扶起李闰,大家在西钟下迎济阴王继王位,是为顺帝。

召尚书令、仆射以下,跟着皇上的车子去南宫云台,孙程等人留守宫门,断绝内外。

阎显这时在殿中,忧愁紧急不知怎么办,小黄门樊登劝阎显发兵,用太后诏召越骑校尉冯诗、虎贲中郎将阎崇,驻朔平门,以抵御孙程等人。

引诱冯诗入宫,太后使人授印给他,说: 能够捉得济阴王的封万户侯,捉得李闰的封五千户侯。

阎显因冯诗带的兵不多,使他同樊登迎吏士于左掖门外。

冯诗杀了樊登,归营驻守。

阎显的弟弟卫尉阎景匆忙从宫中回外府,收兵至盛德门。

孙程传召诸尚书收捕阎景。

尚书郭镇这时有病在身,听了孙程的命令,马上带领值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遇上阎景的随从人员,拔出白刃,大呼说: 不得用兵。

郭镇立即下车,拿着符诏令他。

阎景说: 什么诏? 因举刀斫郭镇,没有斫中,郭镇引剑击阎景堕车下,左右的人用戟叉了阎景的胸部,于是捉了阎景,送到廷尉监狱,当天晚上死了。

第二天早上,命令侍御史收捕阎显等人送狱,这样就安定了。

皇帝下诏说:表扬有功,奖励善行,古今的通义。

前中常侍长乐太仆江京、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与前车骑将军阎显兄
弟阴谋恶逆,叛乱颠覆天下。

中黄门孙程、王康、长乐太官丞王国、中黄门黄龙、彭恺、孟叔、李建、王成、张贤、史汛、马国、王道、李元、杨佗、陈予、赵封、李刚、魏猛、苗光等,心怀忠义,激昂慷慨,努力同心,得以扫灭大恶,安定王室。

《诗》不是说过吗:没有不对答的话,没有不报答的德。

孙程作谋主,王康、王国协同一致。

现在封孙程为浮阳侯,食邑万户;王康为华容侯,王国为郦侯,各九千户;黄龙为湘南侯,五千户,彭恺为西平昌侯,孟叔为中庐侯,李建为复阳侯,各四千二百户;王成为广宗侯,张贤为祝阿侯,史汛为临沮侯,马国为广平侯,王道为范县侯,李元为褒信侯,杨佗为山都侯,陈予为下隽侯,赵封为析县侯,李刚为枝江侯,各四千户;魏猛为夷陵侯,二千户;苗光为东阿侯,千户。

是为十九侯。

加赐车马金银钱帛多少有别。

李闰因先前没有参加谋划,故不封。

升授孙程为骑都尉。

永建元年(126),孙程与张贤、孟叔、马国等替司隶校尉虞诩申诉,拿着表文上殿,呵叱左右。

皇上发怒,因免了孙程的官职,所封十九侯统统遣送归封地,后来徙封孙程为宜城侯。

孙程到封地之后,愤愤怨恨,封还印绶、符节,逃归京师,往来山中。

诏书追召他,恢复原来的爵土,赐车马衣物,遣送归国。

三年(128),皇上念及孙程等人的功勋,都征回京师。

孙程与王道、李元都授骑都尉,其余的为奉朝请。

阳嘉元年(132),孙程病得厉害,就授他奉车都尉,位特进。

死后,使五官中郎将追赠车骑将军印绶,赐谥刚侯。

侍御史持节监护丧事,皇上去北部尉传言,看望车骑。

孙程临终时,遗言上书,把封国传给弟弟孙美。

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分孙程封地
一半,封孙程养子孙寿为浮阳侯。

后来诏书奖励微功,封兴渠为高望亭侯。

四年,诏令宦官养子都得为宦官后代,袭封爵,著为法令。

王康、王国、彭恺、王成、赵封、魏猛六个人都死得早。

黄龙、杨佗、孟叔、李建、张贤、史汛、王道、李元、李刚九人与阿母山阳君宋娥更相贿赂,求高官,增加食邑,又诬罔中常侍曹腾、孟贲等。

永和二年(137),发觉,都被遣送就国,减租四分之一。

宋娥被夺爵归田舍。

只有马国、陈予、苗光保全封邑。

先时,帝被废黜,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傅高梵、长秋长赵熹、丞良贺、药长夏珍都以无过获罪,籍建等因徙朔方。

及帝即位,都升为中常侍。

高梵犯赃罪,减死一等。

籍建后来封东乡侯,三百户。

良贺清俭谦退又厚重,位至大长秋。

阳嘉中,诏令九卿举武猛人才,良贺独无所推荐。

皇上召见他问是什么原因,良贺回答说:我生于农村,在宫廷中成长,既无知人之明,又没有与知识分子交朋友。

从前卫鞅因景监得见秦王,有识的人知道他不会有好结果。

现在得臣举荐的,不是光荣,而是可辱。

坚决不举。

死后,帝思良贺忠诚,封他的养子为都乡侯,三百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