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检测题兼答案
鸿门宴练习题答案
鸿门宴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鸿门宴是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末年
D. 汉朝初年
2. 鸿门宴中,项羽为何要设宴?
A. 庆祝胜利
B. 试探刘邦
C. 举行婚礼
D. 纪念亡友
3. 在鸿门宴上,刘邦是如何逃脱的?
A. 通过战斗
B. 被项羽放走
C. 利用计谋
D. 被部下救走
4. 鸿门宴后,刘邦和项羽的关系如何?
A. 敌对
B. 友好
C. 互不干涉
D. 合作
5. 鸿门宴中,谁提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谋?
A. 张良
B. 范增
C. 项庄
D. 萧何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 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______年。
7. 鸿门宴的地点位于今天的______省。
8. 在鸿门宴上,刘邦的部将______扮演了关键角色。
9. 鸿门宴中,项羽的部将______试图刺杀刘邦。
10. 鸿门宴后,刘邦最终建立了______王朝。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1. 如果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而刘邦建立汉朝是在公元前202年,那么鸿门宴与汉朝建立之间相隔了多少年?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2. 简述鸿门宴中刘邦为何能够逃脱的原因。
13. 鸿门宴对后来的汉朝建立有何影响?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4. 论述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 必修下册 3《鸿门宴》 (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试题必修下册3《鸿门宴》(含答案)《鸿门宴》专项练习(解析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鸿门宴》练习(含答案)
《鸿门宴》练习班级_______姓名_____1.思怡和梓轩正在玩一个关于“英雄来自何处”的游戏,请你也来猜一猜:下列各项中,没有出现在《鸿门宴》中的人物是( )A.汉高祖B.西楚霸王C.亚父D.平原君2.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C.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动词,像翅膀一样D.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刑人如恐不胜A.沛公欲王关中B.籍吏民,封府库C.项伯杀人,臣活之D.范增数目项王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竖子不足与谋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志强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大王来何操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及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名词,军队)B.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指项羽)C.为击破沛公军(名词,军队)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驻扎军队的地方)7.下列字词解释及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此其志不在小(介词,引出动作的范围,“在……方面”)B.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对)C.贪于财货(介词,在)D.长于臣(介词,表比较,比)8.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天子气也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飨士卒(xiǎng) 美姬(jī) 锐不可当(dǎng) 范增说项羽(shuì)B.要项伯(yāo) 卮(zhī)酒瞋(chēn)目欲王关中(wáng)C.参乘(chéng) 戮(lù)力度(duó)我至军中杯杓(sháo)D.骊(lí)山刀俎(zǔ) 切而啖(dàn)之何辞为(wéi)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目眦尽裂目眦:眼睛。
鸿门宴过关检测及答案
鸿门宴过关检测及答案鸿门宴过关检测及答案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旦日飨士卒③沛公不胜杯杓④刑人如恐不胜⑤张良出,要项伯⑥拔剑切而啖之⑦目眦尽裂⑧令将军与臣有郤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①②⑤⑦⑩B.①⑤⑧⑨⑩C.②③⑤⑥⑧D.③④⑦⑧⑨2.选出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A.不如因.善遇之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因.拔刀斫前奏案D.相如因.持璧却立3.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范增数目.项王C.常以身翼.蔽沛公D.吾得兄.事之4.选出与“籍.吏民,封府库”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项A.交戟之士欲止.不内B.刑.人如恐不胜C.沛公奉卮酒为寿.D.日.夜望将军至E.沛公欲王.关中F.此其志不在小.5.指出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义与今义基本一致的一项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欲诛有功之人..也 B.而听细说C.于是..项伯复夜去 D.沛公居山东..时E.将军战河北..6.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B.巨是凡人C.籍何以至此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二、阅读部分(32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2分,每小题4分)(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羽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先入关破秦,与将军复相见。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羽因留沛公饮。
范增数目羽击公,羽不应。
范增起,出谓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
汝入,以剑舞,因击沛公杀之。
不者,汝属且为所虏。
”庄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以拔剑舞,项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樊哙闻事急,直入,怒甚。
羽壮之,赐以酒。
哙因谯让羽。
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置车官属,独骑,樊哙、靳强、腾公、纪成步从间道走军。
使张良留谢羽。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推荐】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推荐】一、选择题1. 鸿门宴中,谁主张杀掉刘邦?A. 范增B. 韩信C. 张良D. 项伯答案:A. 范增2. 在鸿门宴上,谁曾为刘邦辩护?A. 项庄B. 项伯C. 范增D. 张良答案:B. 项伯3. 鸿门宴中,刘邦逃走后,谁曾追赶刘邦?A. 项庄B. 韩信C. 项伯D. 范增答案:A. 项庄二、简答题1. 请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答案:鸿门宴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当时刘邦和项羽分别领导着反秦的义军。
在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
刘邦不满项羽的安排,于是起兵反楚。
在刘邦进攻楚地时,项羽派遣项庄设宴款待刘邦,实则是为了谋杀他。
2. 请分析项庄在鸿门宴上的作用。
答案:项庄在鸿门宴上扮演了刺客的角色。
他受范增指使,多次举杯向刘邦敬酒,企图找机会刺杀刘邦。
然而,由于项伯的辩护和刘邦的机智,项庄未能成功刺杀刘邦。
3. 请分析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应对策略。
答案:刘邦在鸿门宴上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1)虚心接受项伯的辩护,降低项羽的警惕心;(2)借口上厕所,暂时离开宴席,避免在宴席上遭受暗杀;(3)在宴席上多次向项羽敬酒,以示忠诚;(4)在逃离鸿门宴时,机智地让部下樊哙假扮自己,成功迷惑敌人。
三、论述题1. 请论述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格局的影响。
答案: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鸿门宴使得刘邦逃过一劫,为他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2)鸿门宴后,项羽与范增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楚国内部不稳定;(3)鸿门宴使项羽失去了杀死刘邦的最佳时机,为刘邦崛起提供了机会;(4)鸿门宴加速了楚汉争霸的进程,为后来的楚汉战争埋下了伏笔。
四、拓展题1. 请谈谈你对鸿门宴中人物性格的分析。
答案:在鸿门宴中,各个人物性格鲜明:(1)刘邦:机智、果断、善于把握时机。
在鸿门宴上,他能够及时逃离险境,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2)项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在鸿门宴上,他未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导致后来楚汉争霸的失败;(3)范增:足智多谋、忠诚。
《鸿门宴》检测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鸿门宴》检测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鸿门宴》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A.戮力(lù)卮酒(zhī)间行(jiàn)按剑而跽(jì)B.彘肩(zhì)玉玦(jué)芷阳(zhǐ)毋内诸侯(wù)C.瞋目(chēn)目眦(zǐ)刀俎(zǔ)数目项王(shuò)D.参乘(chéng)车骑(qí)杯杓(sháo)飨士卒(xiǎng)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乡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鸿门宴》检测与答案
《鸿门宴》检测与答案【课文检测】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沛公军.霸上()2。
沛公欲王.关中()3.旦日飨.士卒()4。
素善..留侯张良()()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
籍.吏民,封府库()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9.常以身翼.蔽沛公()10。
刑人如恐不胜.()11.数(1)范增数目项王()(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4)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6)数吕师孟叔侄为逆()12 道(1)道.芷阳间行()(2)怀其璧,从径道之()(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于是废先王之道()(5)伐无道,诛暴秦()(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13。
度(1)度.我至军中()(2)度义而后动()(3)乃曰“吾忘持度”()(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5)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6)春风不度玉门关()(7)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8)崔九堂前几度闻()二、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君安.与项伯有故()2。
大王来何.操()3.不如因.善遇之()4。
臣死且.不避()5.我为鱼肉,何辞为.()6。
长于.臣()【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死。
”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时抑之,无使至亡。
”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文言文《鸿门宴》检测试题及答案
【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军:驻扎B.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C.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存活,生存【解析】选D。
活:使动用法,使……活。
【解析】选B。
副词,于是,就。
A.介词,对/介词,表比较。
C.动词,作为,担任/介词,给,替。
D.连词,用来/介词,把。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
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又让我们看到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
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解析】选D。
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和“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错。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2)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3)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跽: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解析】选C。
鸿门宴测试与答案
《鸿门宴》测试题与答案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eī)D.刀俎(zǔ)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8分,每词1分)①张良是时从沛公()②亡去不义()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④固不如也()⑤秦时与臣游()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⑦不如因善遇之()⑧且为之奈何()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并解释。
(5分,每个1分)①距关,毋内诸侯通意思:,通意思:②要项伯通意思: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意思: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意思:4.解释下列多义词。
(17分,每空1分)⑴军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为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③何辞为()(3)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②贪于财货()③长于臣()(4)之①珍宝尽有之()②为之奈何()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⑸幸①妇女无所幸()②故幸来告良()5.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6分,每词1分)(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今义:(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今义:(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今义: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
(8分,每空1分)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活用形式:解释:②项伯杀人,臣活之活用形式:解释: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活用形式:解释:④范增数目项王,活用形式:解释: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0分,每字1分)①戮力攻秦()②范增数目项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故遣将守关者()⑤而听细说()⑥坐须臾()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⑧若入前为寿()⑨常以身翼蔽沛公()⑩臣死且不避()8.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时与臣游游:交往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缘故C.沛公起如厕如厕:上厕所D.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9.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鸿门宴》练习 (一)一、选择题1.选出"谢"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C.乃令张良留谢D.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2.选出"去"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欲呼张良与俱去A.去村四里有森林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C.相去四十里D.为汉家除残去秽3.选出每组句子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常以身翼.蔽沛公B.吾得兄.事之C.毕.礼而归之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之"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坐须臾,沛公起如.厕B.辍耕之.陇上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5.选出每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B.张良出,要项伯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6.选出每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D.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7.选出下列句中"为"字与例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若属皆且为所虏C.窃为大王不取也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8.选出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1)沛公欲王关(函谷关)中 (2)沛公居山东(太行山以东)时B.(1)范增说(ì,劝告,劝说)项羽曰(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ǔ,说给他听)C.(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2)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脚下)D.(1)沛公之参乘(站在车右的警卫)樊哙者也(2)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不足与谋9.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买五人之脰而函之②于是项伯复夜去③素善留侯张良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A.③/②⑤/①④/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④⑥/②⑤/③D.③⑥/②⑤/①④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B.杀人如不能举.举:列举.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D.故.遣将守关者故:故意.【参考答案】1 2 3. C 4 5. C 6. B 7 8. D 9 10《鸿门宴》练习 (二)课内阅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检测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A.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
B.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
C.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
(二)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之后,太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曰:“陛下初临天下,高昌王①先来朝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加之不礼大国诏使,遂使王诛载加。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于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太宗不从,竟以其地置西州,仍以西州为安西都护府,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
6.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臣之不敢倍德也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为之奈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之吾得兄事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与君安与项伯有故秦时与臣游
D.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所以遣将守关者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自汉朝起,开国皇帝庙号为“祖”,嗣君庙号为“宗”。
B.夷狄,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古时称华夏周围四方为“南蛮北狄,西戎东夷”。
C.侍郎,古代官名,属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近侍,唐后成为各部的最高长官。
《鸿门宴》练习题+答案
《鸿门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课内知识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D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②故幸.来告良③乃令张良留谢.④哙拜谢.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君王对女子的宠爱②幸好,幸亏③告辞④感谢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C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范增起,出,召项庄 D.张良出,要项伯【解析】A. 倍,通“背”。
B.蚤,通“早”。
D.要,通“邀请”。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C )A.籍何以至此 B.大王来何操 C.竖子不足与谋 D.沛公安在【解析】A.B.C.宾语前置 C.省略句,竖子不足与之谋4.下列各句中,“为”字按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何辞为.③为.之奈何④公为.我献之⑤为.击破沛公军⑥窃为.大王不取也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被②呢,句末语气词,表疑问③【这个“为”有争议,可暂且不记。
观点一:读wèi,对,介词(全句翻译成“对这件事怎么办”);观点二,读wéi,做,动词(全句翻译成“怎么做这件事”)。
】④替,介词⑤替,介词⑥认为,动词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D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也..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C.所以..宫室,还军霸上..遣将守关者 D.封闭【解析】A.男女亲家 B.意外的变故 C.……的原因6.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鸿门宴》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高一人教版语文鸿门宴随堂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人教版语文鸿门宴随堂检测题及答案《鸿门宴》虽然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但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鲜明的教育意义与认识价值。
语文鸿门宴随堂检测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对本课知识点有更好的掌握。
一、课内阅读(86分)(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
(19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3分,每3字1分)①沛公欲王( )关中②旦( )日飨( )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 )项羽曰④好( )美姬⑤皆为( )龙虎⑥未得与项羽相( )见⑦使子婴为相(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分,每词0.5分)①旦日飨士卒( ) ②范增说项羽曰( )3.解释下列多义词。
(7分,每空0.5分)⑴军①沛公军霸上( ) 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⑵相①未得与项羽相见( ) ②使子婴为相( )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 ) ②皆为龙虎(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⑷在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 ②此其志不在小( )⑸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 ) ②贪于财货( )③长于臣(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4分,每句2分)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5.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4分,每空1分)本段文字交待了刘、项双方的对比,表明项羽一方,。
但此时双方此时本应戮力攻秦,而曹无伤的告密,。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是项羽与刘邦之间的一次重要对决。
这场宴会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下面是一些关于鸿门宴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选择题1. 鸿门宴是在哪个城市举行的?a) 长安b) 襄阳c) 鸿门d) 洛阳答案:b) 襄阳2. 鸿门宴的主角是谁?a) 项羽b) 刘邦c) 刘备d) 曹操答案:a) 项羽3. 鸿门宴的目的是什么?a) 做买卖b) 聚会娱乐c) 谈判和解d) 比武较量答案:c) 谈判和解4. 鸿门宴后,刘邦采取了什么行动?a) 立即发动进攻b) 暂时退避三舍c) 向项羽表明忠诚d) 暗中策划反击答案:b) 暂时退避三舍5. 鸿门宴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a) 使刘邦获得了胜利b) 使项羽失去了统治地位c) 奠定了刘邦的皇帝地位d) 为刘邦和项羽的合作埋下伏笔答案:c) 奠定了刘邦的皇帝地位二、填空题1. 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____年。
答案:2062.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一次_______。
答案:对决3. 鸿门宴的地点是_______。
答案:襄阳4. 鸿门宴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谈判、和解5. 鸿门宴后,刘邦暂时_______。
答案:退避三舍三、简答题1. 鸿门宴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项羽和刘邦要举行这次宴会?答案:鸿门宴的背景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势力争夺。
项羽是楚国的霸主,而刘邦是汉国的崛起者,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竞争。
鸿门宴是项羽想通过宴会的方式解决与刘邦的矛盾,达到和解的目的。
2. 鸿门宴的结果如何?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答案:鸿门宴后,刘邦暂时退避三舍,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权力的追求。
这场宴会使得刘邦在政治上获得了更大的声望和支持,为他后来的崛起和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鸿门宴也标志着项羽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最终导致了刘邦的胜利和汉朝的建立。
《鸿门宴》测试卷 (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鸿门宴》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3.《鸿门宴》测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
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
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
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
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
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
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
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鸿门宴》同步测试(含答案)
《鸿门宴》同步测试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路B.张良入谢谢:辞谢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第二次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指代对象相同的两句是()①闻大王有意督过之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③亚父受玉斗,置之地④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置B.谢C.坐D.如4.下列对各句中加粗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籍吏民,封府库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与“于是项伯复夜去”中的“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范增数目项王D.间至军中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7.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8.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鸿门宴同步检测及答案解析
《鸿门宴》同步检测及答案解析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刑人如恐不胜胜:尽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急切D.项王按剑而跽曰跽:跪直身子。
两膝着地,上身挺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沛公居山东时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④籍吏民,封府库①沛公军霸上③范增数目项王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A①③④/②⑤/⑥B⑤/③④/⑥①②C.②⑥/③④⑤/①D.③⑥/⑤/①②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立而饮之剑切而啖之B.拔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项王未有以应C其意常在沛公也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然而不王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②客何为者③大王来何操⑤竖子不足与谋⑧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⑩沛公安在⑥长于臣④具告以事⑦吾属今为之虏矣⑨此天子气也A.①⑧⑨/②③④⑥/⑤⑩/⑦B.①⑧⑨/②③⑩/④⑤⑥/⑦C.①⑧⊙/②③⑩/④⑥/⑤/⑦D.①⑧/②③④⑥/⑤⑩/⑦⑨6.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描写了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
《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范增无奈的心情。
7.用人和纳谏是否得当往往决定着政治斗争的成败。
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将下面这副对联的上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霸王乌江围项羽喜得江山下联:沛公鸿门放刘邦痛失天下二、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
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鸿门宴》检测试题
《鸿门宴》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3小题,6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鲰(z o u)生 美姬(j 1 ) 飨(xi a ng) 士卒要(y a o)项伯 B.玉玦(qu e ) 瞋(ch e ng)目 目眦(c 1 )尽裂孰与君少长(ch a ng) C.戮(1 u )力 刀俎(z u ) 与臣有郤(x 1 )按剑而跽(j 1) D.樊哙(ku d i) 姓靳(j i n) 置车骑(j 1 )奉卮(zh 1 )酒为寿 2.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C.翼蔽 白壁微瑕 人为刀俎D. 隔阂 口株笔伐 睚眦必报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杀人如不能举 举: 尽 B.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嫌怨C.若属皆且为所俘 属: 类D. 常心身翼蔽沛公 蔽:躲避4.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C.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D. 5.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C.旦曰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D.6.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 B. 吾得兄事之 侍奉C.刑人如恐不胜 犯人D. 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不如因善遇之B. 具告以事C. 臣死且不避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距关,毋内诸侯 内:接纳不如因善遇之 遇:相逢,会面 )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A.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B.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D. ①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料大王士卒足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沛公则置车椅,脱身独骑 置:放弃 8.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数:屡次 C.大礼不辞小让 让:允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练习(三)一、选择题1.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哙拜谢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2.下列对各句加横线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范增数目项王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窃为大王不取也 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文章以《过秦论》和《论积贮疏》最为著名。
C.《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河”指黄河。
“沛公居山东时”句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
“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在最后。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三叔。
5.下列对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再拜献(之于)大王足下 B.竖子不足与(之)谋C.沛公安在(军中)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谢)6.明知“鸿门宴”杀机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会,善于应变的刘邦为何还要“赴宴”呢?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从宴前形势看,项强刘弱,刘邦必须“赴宴”。
B.仗着和项伯有“婚姻”关系,项王讲感情,不会杀刘邦。
C.项王一向自高自大,刘邦会见机行事,投项王之所好,以满足其虚荣心,躲过这一关。
D.不去“谢项王”,会立即遭受全军覆灭之灾。
7.在项王即将来犯,形势万分危急之时,张良见了刘邦,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兵力悬殊,土气不同,“战”必败,“逃”必溃。
B.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可以看出项伯这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确信项伯可以利用。
C.张良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分析刘邦只要利用项伯和项羽的这层关系,必能获得效果,尤其是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和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将会解项羽来战之忧。
D.张良才智过人,有未卜先知之明。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杀之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9.下面各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为我呼入②君王为人不忍B.①会其怒,不敢献②会天大雨,道不通C.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②不如因而善遇之D.①故遣将守关②君安与项伯有故10.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德”通“得”)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军霸上②吾得兄事之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范增数目项王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籍吏民,封府库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④/②⑤/③⑥C.①④/②⑤⑥/③ D.①④⑥/②⑤/③12.找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行将为人所并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沛公起如厕(去,往)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14、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1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勿内诸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令将军与臣有郤D、杀人如不能举16、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得复见将军于此B、吾属今为之虏矣C、竖子不足与谋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沛公军霸上(2)范增数目项王(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素善留侯张良(6)项伯杀人,臣活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沛公欲王关中(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吾得兄事之A、(1) (2)(3) (4) (8)/ (6) (7) (9)/ (5) /(10)B、(1) (2)(3) (4) / (6) (7) (9)/ (5) /(8) (10)C、(1) (2)(3) (4) / (6) (7) (8) (9)/ (5) (10)D、(1) (2)(3) (4) /(5) / (6) (7) (9) (8) /(10)18、下列句子中与“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中的“因”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或师焉,或不焉D、寿毕,请以剑舞籍何以至此二、阅读语段,完成文后问题(一)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20.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路B.张良入谢谢:告罪C.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再:第二次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监督21.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对象相同的两项是()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B.置之坐上C.置之地D.吾属今为之虏矣2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外连横而斗诸侯D.项伯杀人,臣活之23.对文段中的四个人物及其言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谋士。
B.张良的话,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
C.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所以他把刘邦的礼物打破了。
(二)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24.下列句子,“然”的意义、用法与例句中的“然”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A.沛公默然 B.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C.父利其然也 D.輮使之然也25.比较下面“以”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军中无以为乐③.寿毕,请以剑舞④.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26.选出上面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玉玦是半圆形的佩玉。
“玦”与“决”同音。
范增以此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B.刘邦为自己开脱责任,其表明产生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二是有小人之言。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是项羽无意中失言,表明其性格的粗率。
D.项庄拔剑起舞是听从范增安排要杀刘邦;项伯拔剑起舞是自觉行动,要保护刘邦。
27、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请以剑舞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臣请入,与之同命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2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
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三)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