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节选》《义犬》比较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 2006包头市(课改卷)(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 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 __________________ 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文则是 9. 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10. 概括甲文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6•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 7•交错相通 门 &描写 阐述 9•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二、 2008南充市: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 口入。

初极狭, 通,鸡犬相闻。

(乙)陶潜,尝著《五柳先生传》曰: 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自《晋书》)[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24.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5.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 差的句子。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题:《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⑴屋舍俨然..交通()..()⑵阡陌⑶不独子.其子()⑷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桃花源记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ft, ft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较,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12017 •海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yudn)B.黄发垂容(tiGo)C.遂与外人间隔(jidn)D.辞去(cl)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⑵处处志之()⑶乃不知有汉()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2017 •天津]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都)D.欣然规往(计划)4.[2017 •天津]下面的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2017 •海南]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前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7.[2018 •武威]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8.[2016 •广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六篇(含答案)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六篇(含答案)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六篇班级: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

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③陇:通“垄”。

④牧竖:牧童。

⑤髹(xi 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3)曳.舟不得进_______________ (4)遂.缘小溪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樵童牧竖相征逐。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六篇(含答案)

《桃花源记》比较阅读六篇(含答案)
译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3)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译文:
4.请结合乙文中的某一处(用自己的话概述),写出乙文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答:
六、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共17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
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
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日梦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渔人甚 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
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日:“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1)要通“邀”,邀请(2)交错相通(3)牵、拉(4)于是,就
2.(1)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2分)
(“乃”和“无论”,错译一个扣1分)
(2)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2分)(樵童、牧竖 ,征逐,错译一个扣1分)
3.C(3分)
4.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2分)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五篇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请用两条“/”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计2分)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③子.之哭也:_______________④何为不去.也: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完整版)《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⑴屋舍俨.然. ()⑵阡阳交通()⑶不独子,其子()⑷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8.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 .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9.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0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11.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2006包头市(课改卷)(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户: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乙文则是。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一)6.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7.交错相通门8.描写阐述9.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二、2008南充市:(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题:《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⑴屋舍俨然..()⑵阡陌..交通()⑶不独子.其子()⑷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2024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桃花源记》考试题精选(有答案)

2024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桃花源记》考试题精选(有答案)

《桃花源记》文言文阅读期末考试题精选一、(2023山东·烟台中考模拟)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丙】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道之行伐竹取道万道霞光B.与外人间隔选贤与能与游者相乐与人为善C.屋舍俨然怡然自乐佁然不动杂然相许D.妻子邑人不独子其子子固非鱼也孺子可教2.翻译文段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理解:渔人首先经过了一片风光优美的田园,然后才进入到桃花源,见到桃源人。

【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详细地告诉了桃源人,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理解:听了渔人的讲述,桃源人都为没有赶上桃源外的朝代变迁感到无比惋惜。

【丙】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翻译: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含答案

眉内容《桃花源记》比较阅读一、 2006 包市(改卷)(甲)土地平,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犬相。

此中来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垂髫,并怡然自。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公,与能,。

故人不独其,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壮有所用,幼有所,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不用藏于己;力其不出于身也,不用己。

是故而不,盗窃乱而不作,故外而不,是大同。

6.在原文划横的空缺填写原句。

7.解文中加点的。

交通::8.甲、乙两文都反响了祖先人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样的是,甲文理想社会行了,乙文是。

9.乙文中与甲文“黄垂髫,并怡然自”相的句子是。

10.概括甲文的马虎。

(一) 6.信修睦其弃于地也7.交相通8.描述述9.老有所幼有所10.描写了桃花源美的境和幸福的生活二、 2008 南充市:(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溪行,忘路之近。

忽逢桃花林,岸数百步,中无,芳草美,落英;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忧如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犬相。

此中来往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垂髫,并怡然自。

(乙)陶潜,字元亮,少崇敬,博学善属文,脱不,任真自得,之所。

著《五柳先生》曰:“ 堵然,不蔽日,短褐穿,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这样,人之。

甚朋好事,或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大适①融然②。

或无酒,亦雅咏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而和之,曰:“但琴中趣,何弦上声 !” ( 自《晋》 )[ 注 ]①适:足。

②融然:和悦快的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志。

24.解以下句子加点的( 2 分)⑴ 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 脱不()⑷ 或无酒,亦雅咏不()25.从 [乙 ]文中摘出与“土地平,屋舍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的理想生活形成烈反差的句子。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义犬(含答案)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练习之义犬(含答案)

义犬【原文】周村有贾某①,贸易芜湖,获重赀②。

赁舟将归③,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

舟上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④,操刀欲杀。

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⑤,与共浮沉。

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处,狼信哀吠。

或以为异⑥,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

客固未死,始言其情。

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登舟失犬,心甚悼焉。

抵关三四日⑦,估楫如林⑧,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⑨,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

客下舟趁之。

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⑽。

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

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聊斋志异》)【注释】①贾:商人。

贾某:商人某某。

②赀(zī):钱财。

③赁(lìn):租借,雇佣。

④莽:草丛。

⑤裹具:指裹有商人某某的毛毡。

⑥或:有的人。

⑦抵关:指到了芜湖。

⑧估楫(jí):商船。

⑨估客:行商。

⑽挞(tà):打。

【解词】①引出断其绳()②将以伺盗船之归()③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④衣服与舟皆易()【答案】①引出断其绳(拉)②将以伺盗船之归(等待)③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连词,表转折)④衣服与舟皆易(改变)【课内词语】①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拉)②伺机而动(等待)③出淤泥而不染(连词,表转折)④世易时移(改变)【上期译文】周村有个商人,在芜湖那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

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只狗(准备杀它),商人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买了下来,把那只狗养在船上。

(岂知)那船夫是个惯匪,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于是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僻处,拿起刀想要杀他。

商人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

商人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着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2006包头市(课改卷)(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户: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乙文则是。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一)6.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7.交错相通门8.描写阐述9.老有所终幼有所长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二、2008南充市:(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着《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聊斋志异·义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聊斋志异·义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聊斋志异·义犬》阅读练习及答案(二)聊斋志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14分)义犬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趋路侧私焉。

既,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幕。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来途。

又自计南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解释]①潞安:县名,在今山西。

②郡关:州府。

③橐:钱袋。

④冲衢:交通要道。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将诣郡关说________ (2)乃以石投犬________(3)犬始奔去________ (4)乃返辔疾驰________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简要说出“义犬”的“义”之所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为什么还要补充交代某甲“买棺葬之”这一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 (1)到(2)用(3)离开(4)快速(4分)9.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2分)10.(1)(他)又自己暗想(来路)是通往南北的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多得像蚂蚁一样,丢了的银子哪能还在呢? (2分)(2)他提起(狗的)耳朵来看,发现那包银子就在狗的身子下面。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对比阅读课题:《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⑴屋舍俨然..交通()..()⑵阡陌⑶不独子.其子()⑷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2分)⑴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⑵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义犬》阅读题及答案

《义犬》阅读题及答案

《义犬》阅读题及答案
义犬(9分)
潞安①某甲,父陷狱将死。

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②说。

跨骡出,
则所养黑犬从之。

呵逐使退。

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

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

及扫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

候关出城,细审未途。

又自计南
北冲衢④,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

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

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注释】
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扫橐③:扫,清理。

橐③,钱袋。

④冲循:交通要道。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既走,则又从之(2)犬始奔去(3)返客疾驰(4)金亡其半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2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参考答案:
2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
2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
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2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
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答出两点即可)。

【文言文阅读答案】聊斋志异义犬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聊斋志异义犬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聊斋志异义犬阅读答案附翻译【文言文阅读答案】聊斋志异?义犬阅读答案附翻译聊斋志异义犬鲁安① a、我父亲在监狱里,快要死了。

搜阔,傅百金,对关逸君说②. 如果你穿过骡子,你的黑狗会跟着它。

哦,开车回去。

如果你走了,你会再次跟随它。

你不会用鞭子回来,你会走几十英里。

当一个人下马时,他用石头扔狗,狗开始跑。

看到狗离得很远,他飞快地跑回缰绳(PI)处,傍晚时分到达县城。

和扫腰舌苔(图)③. 一半的金子都死了。

在岑(CN)的汗水下,灵魂迷失了,整夜辗转反侧。

在等待海关离开这座城市时,仔细的检查还没有开始。

也来自北崇区和南崇区(q)④, 行人就像蚂蚁,离开晋宁是有原因的!当我漫步到骑马的地方时,我看到狗死在草地上,头发像洗衣服一样湿。

抬起你的耳朵看一看,然后把金子封起来。

感觉到它的正义,买了一个棺材,然后把它埋了,人们认为它是一个正义的狗墓(zhǒNG)云。

(摘自《聊斋志异》)【注释】①潞安:县名。

②郡关:州府。

③橐(tu):钱袋。

④冲衢:交通要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单词。

(1)既走,则又从之()(2)犬始奔去()(3)归来的客人驰骋着(4)金子死了一半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也有来自南北的崇渠,行人如蚂蚁,离开晋宁是有道理的!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复:《义犬》1.(1)已经。

(2)离开。

(3)快速。

(4)丢失。

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正义之狗的翻译:山西潞安有个人,他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监狱,快要死去。

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积蓄,一共有一百两银子,准备到郡府里游说,打通关节。

他骑着骡子急匆匆地出了门,这时,他家里养的一只黑狗跟着他。

忐忑不安的他连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来了,用鞭子驱逐它也不回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节选》《义犬》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11~14题。

(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义犬(蒲松龄)
周村有贾某,贸易(1)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豢养舟上。

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丰,荡舟入莽(2),操刀欲杀。

贾哀赐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犬见之,哀鸣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

流荡不知几远,浅搁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鸣。

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

客固未死,始言其情。

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登舟失犬,心甚悼(3)焉。

抵关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乡贾(4)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鸣嗥,唤之却走。

客下舟趁之(5)。

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

客近呵之,见所啮即前盗也。

衣服与舟皆易(6),故不得而认之矣。

缚而搜之,则曩金犹在。

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1)贸易:做生意。

(2)莽:芦苇丛。

(3)悼:难过。

(4)贾(g ǔ):商人。

(5)趁之:追它。

(6)易:换。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1)屋舍俨然:(2)悉如外人:
(3)或以为异,从之而往:(4)适有同乡贾将携俱归: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划两处)(2分)
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豢养舟上。

13、甲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及和平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而乙文则通过犬勇救被扔入江中的主人和_______________两件事表达了犬的“义”举。

(2分)
14、乙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是哪一句?从该句中,我们可获得怎样的启迪。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语文网
10、(4分)(1)俨然:整齐的样子(2)悉:全、都(3)或:有的人(4)适:适逢,恰巧遇到
1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2分)(2)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才发现被狗咬住的人就是先前的那个强盗。

(2分)
12、见堤上有屠人缚犬/ 倍价赎之/ 豢养舟上。

(2分)
13、优美的自然环境跟踪追击辨识贼寇(2分)
14、(1)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启迪:人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

(意对即可)(3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