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初探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结构分析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结构分析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结构分析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等活动。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结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时,需满足以下原则:1.地震荷载计算:首先,需要根据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烈度、地质条件以及建筑材料的特性来确定地震荷载的大小。

通过合理计算地震荷载,可以为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2.结构形式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抗震能力。

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材料选择:高层建筑中,混凝土、钢材等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等。

合理的材料选择对于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4.结构设防:通过采取一些特殊的结构措施,如加强柱底节点、设置耗能器等,可以增加建筑的抗震能力。

结构设防是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建筑的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方法在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1.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指根据结构受力平衡的原理,通过静力学的知识计算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通过静力分析,可以获得结构在静力荷载下的响应,为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2.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是指通过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常见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模态分析、时程分析等。

动力分析结果能够反映结构在地震加载下的位移、加速度和剪力等参数,对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

3.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手段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等数值方法,可以模拟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响应,分析结构的强度、刚度等性能,并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三、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案例以某高层办公楼的抗震设计为例,该建筑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由于地震灾害频发,高层建筑在抗震安全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和探讨相关的问题。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考虑的是地震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震力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震波作用于建筑物的力。

在设计中,需要确定地震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便确定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为了防止地震力对建筑物产生巨大影响,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采取合理的结构布局和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的是结构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能力。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结构材料、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抗震分析和验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的是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与地基共同工作的过程,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在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地基类型、地基设计参数和地基处理措施,以提高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的是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协调与配合。

在设计阶段,需要与土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进行紧密合作,将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充分考虑地震力、结构抗震性能、建筑物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协调配合,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能力,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0前言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基础设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产生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化都市生活的追求,空间上的发展也节约了土地的使用,同是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及抗震性问题突显重要。

因此,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一)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等性能高层建筑物想要具备抗震能力,则构成该建筑的架构构件应该具备必要的承载力,其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性能都应该较强。

为此,建筑物的结构构件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的设计原则。

同时,对于整个结构中抗震性能较弱的地方要注意采取抗震加强措施增强其抗震性能,而对于承载力过多的重点构件要注意适当增加一些支点以分担其承载力。

(二)尽可能多的设置多道抗震防线高层建筑的抗震系统应该由若干个单元抗震系统组成。

这些单元抗震系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起到抗震作用。

一般强地震过后还会有一些余震,如果高层建筑只是设置了一道抗震防线,那么当遇到余震时建筑物就没有抵抗余震的能力,很可能出现倒塌的情况。

因此,高层建筑物应尽可能设置多道防线,如此就能够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除此之外,对于构件各部分之间的强弱关系应当引起注意,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当强地震使主要的构件遭受损坏的时候,其他的主要构件应该仍处于完好的状态,能够抵御地震作用,保持建筑的稳定性。

(三)增强薄弱构件的抗震能力一般,承载力是衡量一个构件强弱的主要因素。

要想使高层建筑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就必须要使楼层的实际承受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保持在一个相对数值范围之内,这样一旦楼层受到地震的重创就会有一定的弹性变形。

另一方面,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薄弱构件的抗震性能,使之有足够的变形能力而不会发生错位倒塌的情况。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一)结构的规则性结构的规则性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上,尤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高层建筑抗侧力的主体结构的主轴刚度要保持一致的水准,两主轴的变形特性也应该保持在相似的范围之内。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高层建筑在现代都市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复杂的结构以及高度,抗震性能成为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优化技术。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计: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应考虑地质条件、土壤承载力以及建筑的荷载等因素。

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深度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2. 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应选用抗震性能良好的方案,如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状墙结构等。

这些结构体系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作用。

3. 材料选择: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对于提高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或混凝土材料,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延性,从而提高抗震性能。

二、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析:1.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一种简化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低层建筑或对于结构刚度较为均匀的高层建筑。

2. 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来评估其抗震性能。

该方法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对于结构刚度较为不均匀的情况。

3.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有限元原理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结构的数值模型来模拟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可用于优化结构设计。

三、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优化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技术:1. 设计合理的剪力墙布置:剪力墙是高层建筑中一种常用的抗震结构形式,其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优化剪力墙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延性,增强其抗震性能。

2. 采用抗震支撑系统:抗震支撑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结构性能研究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结构性能研究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结构性能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日俱增。

然而,高层建筑在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往往显得脆弱,容易受损甚至倒塌。

因此,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结构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特点,容易受到地震动力作用的影响。

抗震设计的目标是使建筑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尽量减少破坏和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的基石。

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挑战与传统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高层建筑要承受来自地震的更大荷载,因此结构设计必须更加牢固。

其次,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容易出现摆动以及冲击效应,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

最后,高层建筑的构造复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因此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

三、高层建筑结构性能的研究高层建筑的结构性能研究是保证抗震设计质量的关键。

首先,需要针对不同地震动力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比如,地震波的传递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需要深入分析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包括结构的变形、位移、加速度等。

通过研究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最后,要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估,为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四、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措施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合理设置建筑的结构形式,例如采用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以提高整体刚度。

其次,采用适当的阻尼器和缓冲器等减震装置来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再次,加强结构的连接和节点处理,提高抗震能力。

最后,提高材料的抗震性能,如采用高强度钢材和混凝土,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总之,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结构性能研究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高层建筑受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可以使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毕竟,高楼大厦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安全。

因此,研究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建筑物,高层建筑在结构上更为复杂。

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灵活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更高。

高楼大厦需要能够承受自身的重量以及来自外界的荷载,例如风力和地震。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建筑物能够保持稳定。

其次,抗震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震是高楼大厦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由于地震造成的地面震动,高层建筑容易出现摇晃,严重时甚至会倒塌。

因此,抗震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抗震设计中,对关键部位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建筑师需要在高层建筑的柱子和墙壁上设置加固措施。

柱子和墙壁通常被认为是高层建筑最重要的承重部分,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使用高强度材料、增加柱子的直径和墙壁的厚度等。

其次,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

通常,设计师会通过添加横向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最后,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细致的计算和模拟实验,以确保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借助现代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技术,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例如,新型的结构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被广泛运用在高楼大厦的结构中,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同时,计算机仿真技术也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通过模拟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总之,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设计是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

高楼大厦的结构特点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现有抗震设计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高层建筑因为其自身的体量较大,所以在地震中更容易受到影响。

如果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不足,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导致建筑倒塌,给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在地震发生时,使建筑结构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破坏,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充分重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才能保证高层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结构材料的选用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结构材料的选用是至关重要的。

优质的结构材料能够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目前,混凝土和钢材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

混凝土结构因其刚性和稳定性较强,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而钢结构则因其轻量化和弹性较好的特性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一些具有更优异抗震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的使用将会成为可能,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 结构设计的创新结构设计是影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有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叠合结构等。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设计策略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有限元分析和CAD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结构受力情况,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而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结构设计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更加智能和精准。

3. 抗震设防标准的更新抗震设防标准是保障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依据。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摘要:近年来地震给人们所带来的灾害,高层建筑在结构体系的选择、设计的方法以抗震的性能等诸多的设计都给抗震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对于建筑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策略高层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时代建筑发展的主流建筑形态之一,对于高层建筑,其抗震效能的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建筑抗震设计分析的研究热点,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抗震措施就是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只有从高层建筑物内部实施结构抗震,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效能。

一、高层建筑受地震作用的影响分析在进行抗震性能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形式有哪些,并且要掌握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形变特征。

一般来讲,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破坏作用形式有两种,即一次超越性和反复损伤型。

前者是指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发生大幅度的振动,使得建筑主体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移,当这种位移所引起的结构变形程度超过了建筑本身的变形能力,就会使建筑的强度遭受严重破坏,引起建筑裂开,断裂,甚至是倒塌现象。

而后者则是指建筑结构并非是直接受到地震的影响而破坏,而是通过地震的间接作用来实现对结构的破坏。

即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弹性在不断的循环,塑性变形也在不断循环,整个建筑结构都遭受了严重的损伤累积,并长期处于低周疲劳效应的状态,建筑的整个防震底盘都遭受较大损害,此时即使有轻微的外界作用,都有可能引起建筑倒塌。

事实上在目前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遭受破坏的形式多为反复损伤型破坏方式,并且破坏作用部位有很大差异。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策略1、选择合适的抗震场地每次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都遭到很大的破坏,这除了是因为地址破坏了高层建筑的结构外,跟高层建筑的场地也有很大的关系。

地震可能会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还可能会引起地基土的小均匀沉陷,滑坡和粉、砂土液化等。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同时应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即使无法避开时,也应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采取加强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和刚度,和根据地基液化等级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新近填土和严重不均匀土层时,采用桩基、地基加固和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滑移或地裂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定措施。

探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

探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

探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摘要: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对于保护建筑中居民在遇到地震灾害时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0 引言近些年,我国各地地震频发,因地震而导致的建筑物(尤以高层建筑为甚)倒塌等灾害屡见不鲜(尤以高层建筑为甚),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与此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惊人,其结构又比较复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下面,我们就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1选择合适的地基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除了与地震等级有关外,还包括建筑物与震中距离、所处地基的土壤、震源深浅程度等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高层建筑的选址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对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以及地质情况进行科学、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对该地的地震设计等级进行评估,以此规避风险。

高层建筑的地基应尽量选择岩石或具有较高密实度的基土,以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达到降低地震灾害程度的目的。

若实在无法避开,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和改造,以使其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需求。

此外,由于埋深基础周围的土壤有被动土压力,能够抵抗高层建筑因受水平荷载而造成的滑移和倾覆,为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通常要求基础要有一定的埋深。

比如,天然地基的基础埋深需达到建筑高度的1/5,桩基基础埋深需达到建筑高度的1/18。

2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历史上,由于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对抗震效果产生消极影响的例子,鲜有发生。

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外形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一个合理的结构,其平面布置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平面规则、对称、不偏心;2)长度要适当,不可过长;3)细腰形或角部重叠的不可采用。

其竖向布置应当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高宽比要在5-6以下;2)体形应规则,避免过分内凹或外凸。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一、场地和地基的勘查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動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地基时,一般而言,岩石、半岩石和密实的地基土对房屋抗震最有利,是最好的建筑场地;而松软的,软弱粘性土等,尤其是易发生砂土液化的地区,都对房屋的抗震不利。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二、建筑结构参数设计与计算分析参数设计是进行地震作用和房屋各构件的地震响应计算,包括各墙柱梁板承载力和变形计算。

开始计算前,应根据高层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型,根据概念设计做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

计算软件技术条件的输入应符合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根据具体工程注意需要特殊处理的内容。

对于复杂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目前主要有两种计算理论:剪摩理论和主拉应力理论,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砖砌体一般采用主拉应力理论,而砌块结构可采用剪摩理论。

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结构计算控制的主要计算结果有结构的自振周期、位移、平动及扭转系数、层间刚度比、剪重比、有效质量系数等。

另外,地下室水平位移嵌固位置,转换层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等,都要求有层刚度作为依据。

复杂高层建筑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总之,高层结构计算很难一次完成,应根据试算结果,按上述要求多次调整,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三、高层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方法1、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的方法很多,大都采用连梁连续化假定。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特点1、结构应具有适宜刚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高层建筑的侧向位移迅速增大。

因此设计高层建筑时不经要求结构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求结构有适宜的刚度,使结构有合理的自振频率等动力特性,并使水平力作用下的层位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延性。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

建筑结构的耐震主要取决于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两个因素。

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高层建筑在大震下倒塌,必须在满足必要强度的前提下,通过优良的概念设计和合理的构造措施,来提高整个结构、特别是薄弱层(部位)的变形能力,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设计,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宜的刚度、良好的延性。

3、侧向力(风或水平地震作用)成为影响结构内力、结构变形及建筑物土建造价的主要因素。

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一样,承受自重、活载、雪载等垂直荷载和风、地震等水平力。

在低层结构中,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和位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多层结构中,水平荷载的效应(内力和位移)逐渐增大;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和地震力将成为主要的控制因素。

二、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常见的问题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在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抗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先进的抗震设计思路,并符合现代抗震设计理念,但是仍有一些缺陷,需加以完善。

(一)材料的选用不科学,结构体系不合理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我国建筑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

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探讨抗震理念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探讨抗震理念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行业求职招聘首选一览设计英才网探讨抗震理念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合理的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

既然如此,土与结构物共同工作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使建筑抗震分析在概念上进一步走向完善,如果可以在结构与地基的材料特性,动力响应,计算理论,稳定标准诸方面得到符合实际的发展,自然会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1.有关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概述1.1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

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

事实上,建筑物是一个空间结构,各种构件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并非是脱离结构体系的单独构件。

1.2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

而建筑物本身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遭受地震作用后其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

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

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1 抗震措施2.11在对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除要考虑概念设计、结构抗震验算外,历次地震后人们在限制建筑高度,提高结构延性(限制结构类型和结构材料使用)等方面总结的抗震经验一直是各国规范重视的问题。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和突出特征,其设计与建设不仅符合城市规划与发展需求,更要满足抗震安全的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建筑在地震发生时所受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与探讨成为当前工程界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建议。

我们需要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

结构抗震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震作用下,通过合理地选择结构形式、材料和构造等,使建筑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倒塌或者破坏,从而达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时间,建筑结构的特性和性能等。

为了达到抗震设计的要求,需要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设计方案,并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如加固构件、设置减震装置等。

目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结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垂直和水平振动特性。

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高度和结构的特点,其振动频率一般较低,容易与地震波频率相吻合,导致共振现象的发生,进而增大了建筑结构的振动幅值,加大了结构破坏的危险。

高层建筑常常存在柔性结构和刚性结构的转换,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柔性区和刚性区的相互影响容易产生不利效应,加剧了结构的受力状态,增大了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由于高层建筑的群体效应,当多个高层建筑同时受到地震的作用时,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大结构的变形和破坏。

这些问题都为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带来了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一些思路和建议。

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布局来减小共振现象的发生。

例如采用钢框架或混凝土框架结构,合理地设置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核筒等刚性构件,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可以采用减震装置,如设置减震橡胶支座、减震墙等,来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振动幅值。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浅析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浅析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浅析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地震频发,有关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问题,已得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广泛关注,将对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抗震问题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的破坏性。

一、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

二是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三是适当处理结构构件的强弱关系,同一楼层内宜使主要耗能构件屈服后,其他抗侧力构件仍处于弹性阶段,使“有效屈服”保持较长阶段,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四是在抗震设计中某一部分结构设计超强,可能造成结构的其他部位相对薄弱,因此在设计中不合理的加强以及在施工中以大带小,改变抗侧力构件配筋的做法,都需要慎重考虑。

二、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工程地质勘查资料不全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应该及时掌握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但是往往在设计过程中,却没有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的勘察资料,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地基设计,给建筑物的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2、不科学选取材料在很多的地震高发地区,建筑材料的选取和结构体系都是不合理的。

目前,我国的建筑物多数都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

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弯曲变形侧移较大,有时需要加大混凝土的刚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位移比的控制标准。

3、建筑物过高我国高层建筑技术的规定,高层建筑都必须有一个适宜高度。

这个高度是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及施工的技术水平而定的,所以说是比较稳妥的,同时与目前的结构设计规范相协调。

但是在实际上,有很对的高层建筑超过了限定。

对于一部分的超过限定高度的建筑物,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①需要有专家的论证;②需要振动台实验。

超高建筑物由于受到地震力的作用,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初探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初探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初探引言: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要从减小地震作用力的输入和增强地震抵抗力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尽可能减小地震作用能量的输入,运用高延性设计、推广消震和隔震措施的运用,注重抗震结构的设计,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增多抗震防线的建设。

将减小地震作用力和增强建筑的地震抵抗力二者结合起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建筑抗震的设计施工。

1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特征1.1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构成,既承受竖向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大,能适应较多功能的需要。

但是,纯框架结构体系的侧向刚度较小,在一般节点连接情况下,当承受较大的侧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时,将会发生较大的侧向变形,所以这种结构形式的高度和层数受到了限制。

一般仅适用于高度不高的高层建筑。

(2)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利用建筑物墙体承受竖向与水平荷载,并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的结构体系。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对抵抗侧向风力和地震作用是十分有利的,它所允许建造的高度高于纯框架结构。

但剪力墙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的不灵活,结构自重较大,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适应范围较小,仅适用于住宅、公寓和宾馆等建筑。

(3)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所组成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的优点,而剪力墙结构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能力,两者结合后的结构体系可广泛满足一般建筑功能要求。

(4)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为空间受力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侧力性能,在平面布置和满足功能要求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1.2 对抗震有利的结构布置形式(1)有利于抗震的结构平面平面布置要简单、规则、对称。

要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减少扭转,通常偏心距e 不宜超过垂直于外力作用线边长的5%。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浅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浅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浅析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不得不让人们对施工难度本来就相对复杂的高层建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经过精密的设计以后,应用于高层建筑,可以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带来的伤害,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规划、设计,从而达到有效抗震的效果。

一、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高层建筑的规模普遍较大,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施工周期较长,其质量和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建设周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建筑结构是一个竖向悬臂结构所产生的轴向力和其高度存在一种线性比例关系;水平荷载可以使建筑结构发生弯矩。

受力方向如果不变,竖直方向的受力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和侧移的关系并不大,当水平方向的荷载发生变化时,侧移和高度是四次方的变化关系,由此可见,水平的荷载才是引起高层建筑侧移的主要因素。

水平荷载结构的设计因素、结构的抵抗力水平、结构的刚度要求,以及对于高度的要求都是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过程应该充分考虑的因素。

二、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特点(一)对地基的破坏对于处于土质较软的高层建筑来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就相对较差,因为土质的松软最终会引起建筑结构的倾斜,导致建筑的破坏,建筑物越高,就越容易受到地基的影响。

遭遇地震就更容易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危险地段修建的高层建筑物,地震时,建筑基础就会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建筑物出现严重的裂缝,一旦建筑物的震动和地下震源的震动周期形成共振,将对建筑物形成加倍的破坏力。

(二)对建筑刚度的破坏建筑的主体结构的平面大都是矩形平面,如果电梯井的中心发生偏移,则更容易受到地震中扭转震动的影响,加重地震的破坏程度,同样,如果平面形势的对称性不强,也同样会受到扭转震动的严重影响。

(三)对建筑构件的破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柱子往往受到的破坏程度较大,剪力墙的窗台下部往往容易出现裂缝,但是,由于框架柱设置了螺旋箍筋,建筑楼层间的位移角相对较大,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

探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探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探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循环往复的过程,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求、影响建筑物抗震效果的因素,以及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这三个方面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进行分析、阐述。

标签:高层;混凝土;抗震;结构设计一、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增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关系的许多方面利益,任何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和遗漏都将导致巨大的事故,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根据经验,使得我们的抗震结构设计更加的完善。

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求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要想使高层混凝土建筑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例如,在地震较弱的时候,整体结构保持稳定牢固不破损;遇到中等程度的地震,能够经过相关的维修仍可投入使用;地震较为严重时,高层建筑要做到不倾倒,就需要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刚柔配合,结构各方受力科学合理,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针对性进行规划,必须按照“强剪弱弯”的设计规范标准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一方面,高层混凝土建筑在设计规划时,一定要把握好结构刚度值的大小,经过精确的计算分析,充分了解地质地形条件、所用建材性能、机械设备运行参数、物理力学知识等内容,最终确定高层结构的整体刚度强弱或者某个结构设施的刚度,依靠连接设置的调节作用,力求保证抗震能力的提高,尽量让整个建筑波动受力保持在地质所能支持的范围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其基础结构产生小幅度的变形,结构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使得整体结构不发生大幅度改变,在经过一些维护工作之后,仍然具有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在结构设计以及规划时,结构工程师一定要着重关键构件和连接点的受力情况,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调节,可以达到消灾减震的目的,尽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根据有关地震灾害统计,刚度过于柔和的高层混凝土建筑受到强大的震动作用后,其主体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然而在余震的相继作用之下,就会受到持续损坏导致崩塌。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究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究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究摘要: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各个不同的区域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与地质条件,有些地区地震灾害频发,地震会对当地的一些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震的发生往往很突然,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目前,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的抗震性能考虑在内,大力发展建筑抗震技术。

设计人员必须做好建筑抗震技术研究工作。

对于混凝土建筑设计而言,抗震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把控建筑结构,只有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达到标准,才能够抵抗地震灾害。

因此,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对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做好结构设计分析工作,从而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综合质量及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引言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交接地带,板块运动相对活跃,加之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近些年地震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等级都出现了提升的情况,对建筑安全和人员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房屋设计的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对抗震性作出了新的要求,以便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1合理选择建筑位置及构造体系设计人员应全面分析我国实际的地震灾害情况。

通过分析可知,如果建筑物的位置不同,那么建筑物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力也会存在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建筑项目选址时,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项目建设区域内部的地质环境应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打下良好基础;②在选址时,设计人员应最大限度地避免选址周围存在危险性较高的建筑物,例如一些石油存储建筑、变电站、化工厂等,选址与这些建筑物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此外,在建筑物的抗震规划中,设计人员应该对部分构件与整体构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调整,有效避免因局部问题而对建筑的稳定性与承载力造成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

建筑工程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震结构初探
张学智
(中房集团张家口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1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1.1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不仅仅是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
准,还要严格的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根据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震害的严重性确定各地区基本设防烈度,这是各地区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主要代表地面加速度的大小。

对具体房屋,需要结合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即确定设计烈度和抗震等级。

对一般建筑,设计烈度就是本地区设防烈度。

设计烈度愈高,抗震能力愈强,但建筑造价也愈高。

1.2合理的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
建筑物满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

高层住宅主要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相对较好。

因此,无论板式住宅还是点式住宅,只要设计合理,都可满足抗震要求。

多层住宅大部分采用砖混结构,目前多采用现浇楼板,并采取设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措施,或者采用框架结构,大大增强了抗震能力。

1.3施工质量等因素
在建筑房屋是还应加强施工质量监督、规范,对建筑的使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合理的抗震结构和建筑材料的应用2.1在地震多发区,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我国高层建筑中常采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
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等几种体系,这也是其它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

但国外,特别地震区,是以钢结构为主,而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却占了90%。

钢结构同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优越的强度、韧性和延性,强度重量比,总体上看抗震性能好,抗震能力强。

震害调查表明,钢结构较少出现倒塌破坏情况。

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因其比钢结构的用钢量少,又可减少柱子断面,故常被业主所看中。

混合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内往
往要承受80%以上的震层剪力,
有的高达90%以上。

由于结构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值为基准。

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加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2.2建筑材料的抗震探讨和应用从建筑材料的角度分析抗震要求,一方面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虽然强度高并不等于
高抗震,但对于具有脆性材料特征的建筑材料,
其抗折、
抗拉强度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是材料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安全可靠性,用以抵御不同使役环境下、不同介质对材料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以提高材料使役中的安全性和延长使役寿命。

水泥、混凝土目前作为人类使用量最大的
建筑材料,自1824年诞生至今,
在人类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从抗震的角度,水泥混凝土由于属于脆性材料,这对于作为结构材料尤其是有高抗震要求的地区建筑的结构材料是不利的。

这一问题既可以在混凝土工程中通过结构设计或采用钢筋增强等途径得到解决,也可以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自身的改性进行应对。

从提高水泥混凝土抗震性能而言,对水泥混凝土自身的改性途径很多,一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或它们的组合:
首要的是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用水量。

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各项性能均对用水量非常敏感,水胶比从0.5降低到0.3以下可使混凝土的强度至少提高一倍,其主要途径掺加高效减水剂,不仅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而且能够通过降低混凝土用水量而大幅度提高
混凝土强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致密性、
耐久性和可靠性;但必须指出,强度不是万能的方案,混凝土强度越高,极限压应变越小,混凝土破坏时脆性特征越明显,这对于抗震来说是不利的,必须复合采用增韧技术。

采用聚合物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侵蚀能力,改善浆体与集料界面的结合,而且掺加达到一定量时,脆性的混凝土开始呈现聚合物良好的延性特征,在国际上已经开发成功的超高强水泥弹簧,即是该应用的一个极端例证。

掺加聚合物纤维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能力,混凝土的延性也可得到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掺加体积份数2%的PVA 纤维,可提高混凝土的3~7%的拉应变,而不引起试件的强度损失或折断,目前该技术已在日本的新建大型建筑中应用。

掺加钢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机械性能。

由于钢纤维阻止混凝土的开裂和裂缝扩
展,从而使其抗拉、
抗弯、抗剪强度等较普通混凝土显著提高,其抗冲击、抗疲劳、裂后韧性和耐久性也有较大改善,因此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复合材料。

钢纤维对基体混凝土的增强作用随着纤维的体积含量、长径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工程实际中,纤维含量有一定限值,超过这一限值,用一般方法搅拌、成型
就有困难。

对于一般常用的钢纤维混凝土,其体积含量建议取1.0%-2.0%。

应用于一些结构部
位,如柱梁节点、
柱子、扁梁柱节点、桩基承台、屋面板、转换梁、筏形基础等。

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框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相比,结构的延性提高57%,耗能能力提高130%,荷载循环次数提高了15%,在框架梁柱节点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代替部分箍筋,既改善了节点区的抗震性能,又解决了钢筋过密、施工困难等问题。

在保证混凝土足够的碱度防止钢筋锈蚀破坏以及碳化破坏的同时,适宜掺加掺合料可降低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存在于孔隙和浆体与集料界面的氢氧化钙的含量,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集料质量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例如,用碱活性集料或含有害组分的集料制备的混凝土不仅可导致混凝土耐久性的降低和寿命的缩短,而且可能在突发灾害中加速破坏而导致巨大损失。

2003年土耳其地震后对倒塌建筑调查的结果表明,由于不当使用含氯离子高的海砂作为集料制备混凝土是导致增强钢筋加速锈蚀而使混凝土建筑在震中倒塌的主要原因。

当然,从通用水泥自身也可提出许多有益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如降低熟料矿物
组成的C3A 含量、
适宜控制水泥比表面积和水化热、降低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等。

此外,还可以从根本上调整水泥品种,例如选用低水化放热、高后期强度、尤其是抗折强
度高、
抗侵蚀性好的低热硅酸盐水泥,即高贝利特水泥,对于重点工程建设是一种更好的技术
途径。

高贝利特水泥低热高强的特性表明,它是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理想的胶凝材料,所配制的高贝利特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优越、且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优越耐久性,已在国家重点工程应用中得到证明。

3结论
经济和安全的关系,是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技术政策。

从长远观点看,如何从我国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现状及国际高层抗震设计发展的趋势出发,探求一种新型的结构与材料的应用,应该成为地震区高层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大海.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选[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2]彭涛.浅谈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及材料的运用.

要:5.12汶川大地震中,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原因。

地震灾难警示人们:防震减灾任重道远。

针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抗
震结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