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1. 引言1.1 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意义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意义在于以思政教学引领专业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当今社会,单一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高校应该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思政教学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

这种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和社会责任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的重要方面。

在当今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这种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

这些素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

通过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修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奠定基础。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2000字】2.2 促进学科知识和社会责任的结合促进学科知识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是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的重要方面。

在当今社会,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结合社会实践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思想政治课要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要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要与实践相结合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教育重要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我们通常讲“实践出真知”,在实际的生活事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通过参加活动进行感悟,这里得到的知识和经验远远大于接受传统教育。

将思想政治课程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是教育的高效化、素质化的有力保证。

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方式,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思想来源于对实践的思考,教育则是对实践的升华”。

这句话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和实践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理论性的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差距大,并没有引发学生的思考,再加上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

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作为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实际能力的增长。

一、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1.课内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就是指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直接安排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表演和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课内实践的选择上要有限选择一些和我们日常生活距离很近,学生感受起来比较容易,明显反映一类问题的事件。

另外,老师在阐述的方式上也要进行一定的优化,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口吻,或者是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一些事情,这样可以在提升学生参与程度的基础上,增加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

1.校外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他们形成自身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今后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在周末或者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和老人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继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对接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对接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对接探析作者:江颉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3年第09期【摘要】阐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接的意义,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对接的措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下乡” 社会实践有效对接【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0028-02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下乡”活动是国家提倡的高校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并且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鼓励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并且更好地服务社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思想政治相关的素质能力等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因此,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而且可以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水平以及素质能力,是顺应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重要要求的体现。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的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来讲,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同时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是高校教育中将高校学生由校园推向社会的一种重要演示和尝试。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是一种将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多种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它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以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作为教学教材,以社会人作为教学中的教师,以课余时间为主,并且在学生主动进行参与的教学形式下,实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创新——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创新——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
周 长 明 ,16 一 ) 男 , (9 6 , 四川 内 江人 , 士 , 硕 四川 警 察 学 院思 政 部 主 任 , 教授 , 主要 从 事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 想 政治 教 育 及 政 治 学 、 会 学 等研 究 。 思 社
9l
胡 宇 南 周 长 明 论 高校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实 践 教 学 资 源 整合 与创 新
2 12卷 第 2 月 00 第 2 年 l 6期

J 警 I l





J un o ih a oieColg o rM fSc u n P lc l e e
De .2 1 c, 0 0 Vo . 2 . 12 No6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创新
思 想政 治 理 论课 实 践教 学 资 源 的整 合 、 创新 与 利 用 的水 平 直 接影 响 实践 教 学 的 实施 程度 。 因
此 。 事 思 想 政 治 理论 课 实 践 教 学 的有 关 管 理 者 和 实 施 者都 应 该 积 极 整 合 、 从 开发 、 掘 、 分 利 挖 充 用 各种 实 践 教学 资 源 。 以提高 实 践教 学 资 源 的利 用率 和利 用水 平 。
基 地丰 富 的显性 和 隐性 资 源对 学 生进行 教 育 , 力增 强思 想政 治理 论课 实践教 学 的针 对性 和 实效性 。 有
关键 词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 整合 与创新 ;四川警察 学院
中图分类号 : 1 G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5 1 (0 00 — 0 1 0 1 7 — 6 22 1 )6 0 9 — 5
基 金 项 目 :0 9 四 川 省教 育 厅 思 想 政 治 教育 研 究 重 点 课 题 阶段 性 成 果 。项 目编 号 : s9 0 3 20年 c 0— 3 。 j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不足:脱离社会实际、内容大量重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必须整合与优化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标签: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针对现实中高校思政课的无力、低效等问题,如何激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与优化现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无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摆在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教学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信息纽带,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信息实体。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1]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脱离社会实际。

当前思政课程内容不够“活”,把理论当成了现成的结论、枯燥的条文,多概括少案例,重抽象轻形象,臃肿繁琐而不够简练,宏大高远又无感染力,给学生的印象是“假、大、空、死”,因而缺乏吸引力,更没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不够“近”,重理论轻实践,原理相对滞后于实际生活,不够贴近学生的个人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等社会问题,不能紧密联系生动活泼的改革建设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忽视了变革中的新情况和新现象。

这样的教学内容如“隔山打枪,难辨虚实”,生活气息当然无存,自然难以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和针对性,无法使学生感同身受,取得实效。

2、内容大量重复。

现行思政课教学内容不够新,重复较多。

从纵向上看,与中学政治课内容重复,相当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缺少新鲜感。

如“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内容,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 关键词 ] 地方高师院校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资源; 整合与利用
中 图分 类 号 : 2 .4 G4 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8 5 ( 0 )8 0 8 — 2 17 — 6 32 1 0 — 0 1 0 0
地方高师 院校 是我 国高等 教育 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在 地方 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中起着不 可替 代 的作用。 地方高师院校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 以下简称思 政课 )承担着全面提高地方师范院校 大学生 的思想政 治 , 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主要任务。 研究表明 , 加强实践教学对 于提高思政课 的实效性具有十分显著 的作用 ,中共 中央 《
活动。


地 方 高 师 范 院 校 思 政 课 实 践 教 学 资 源 利 用 中 存 在 的
问题
当前 , 在我 国地方高师院校思政课 的实践教学中 , 很 多学校都没能充分挖 掘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 ,在资源利 用 中主要存在 以下几个 问题 : ( ) 一 在实践教学 内容方 面 , 缺乏典 型的地方性 、 师范
性实 践 性 教 学 内容
如今 ,大部分高校都 意识 到了加强 实践教 学环节对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 因而 , 比较重 视实践教 都
学 , 极 开 展 了 多种 多 样 的 实 践 教 学 活 动 , 是 , 实 践 积 但 在
教学 内容的设置方面 ,许 多地方 高师 院校并没有考虑到 自身 的办学 目标和区域特色 ,而是盲 目地照搬一般高校 的实践教学 内容 , 一开展 实践教学 , 就是组织学生去遥远
二、 整合利用地 方高师院校 思政 课实践教学 资源的具体 措施 ( ) 一 拓展具有地方性和师范性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对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上 ,很多学校都存 在着 一个误 区, 认为所谓实践教学 , 就是带领学生走 出校 门, 以社会 为课堂 。 实, 其 思政课 的实践教学 , 不仅指包括 教学形式 的实践性和教学场所的社会性 ,也包括教学 内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维融合模式创新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维融合模式创新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维融合模式创新①王诗渊,杨静(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摘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学习、实践探索、实践感受非常必要。

在当前课程思政逐步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同样需要作出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以适合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教学要求。

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专门设置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的高校不多、实践教学项目相对单一、学生对实践教学认知认同不高、缺少网络实践教学的方式补充等困境。

探索把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专业课实践与思政课实践的结合、线上线下实践的结合,共同形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维融合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尝试的新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多维融合;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7-0066-0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

“实践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生动鲜活的实际使学生深化对重难点内容的认识,加深对理论的认同。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一系列的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数课程理论性强、很多具有政治、历史、文化、法律等多学科内容交织。

这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从全局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维度,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实践学习的多维度融合模式,从顶层设计谋划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十分重要和必要。

我们从五个维度探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维度融合模式,以期不断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推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发展。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结合及其实现途径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结合及其实现途径
学 生 社 团活 动 在 丰 富 学 生 业 余 生 活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等 方面 有 突 出 的优 势 ,但 也存 在 着 较 多 的 问题 , 制 约 了其 功 能 的 发 挥 。其 一 , 价 值 取 向 出现偏 移 。在 社 团 活 动 中 出现 了忽视 或 者 说 实 质 上 淡化 精 神 支 柱 的 倾 向, 重视 理 解 人 、 关 心 人 、尊 重 人 ,忽 视 教 育 人 、 培 养 人 、
郭 华 鸿
( 广东 白云学 院 ,广东 广州 ,5 0 5 ) 140
摘 要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与学 生社 团活 动 在 育 人 目标 上 的 一 致 性 及 各 自功 能 特 点 决 定 了 二者 结
合是 提 高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实效 性 的重 要 途 径 。本 文提 出建 立 健 全 党 委 统 一 领 导 下 的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践 教 学 与社
21 0 2年第 3期 总第 9 3期
福 建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unlo ui ai & T n e i ora frj n R d a o V U i rt v sy
No. 2 2 3, 01 Ge e a , . 3 n r lNo 9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 学生社团活动的结合及其实现途径
整合 ,从而 提 高活动 质量 。
二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践 教 学 与 学 生 社 团活动 结合 途径 的探 索
呆板 的教材 内容在丰富的社会 实践 中得到 了充
实 ,变 得更 加有说 服 力 。【 社 团的这些 特征 和功 1 ] 能决 定 了其 成 为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活 动 的一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课程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课程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加强思想教育。

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就是把思政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自我定位、价值追求和思想成长。

为了实现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培养教师的思政能力。

教师的思政能力和思政教育观念决定了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应该通过不同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素质,比如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时代发展趋势,多给学生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动态,建立良好的心态,有意识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制定实施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

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要想实现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支持。

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应该具备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该方案还应该与课程教学具有相同的结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去,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和素质提升。

三、注重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

思政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必须要有实践性。

学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好地领会理论的意义,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内在价值,从而学以致用。

比如在商科课堂上,可以通过学习实际商业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从而体现思政教育的实践性。

总之,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思政能力,制定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注重实践教学,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可以归纳为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三种具体形式,也可分别称为认知性实践教学、理解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教学,并处理好认知性实践教学、理解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的关系,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本研究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归纳为三种具体的形式,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这三种形式也可分别称为认知性实践教学、理解性实践教学和拓展性实践教学,它们是实践教学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就是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形成“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认知性实践教学认知性实践教学即课堂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第一课堂”。

它是起点,更是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认知性环节。

所谓课堂实践教学,是指以固定课堂为教学平台开展的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课堂实践教学都是被忽视的对象,其实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在时空选择的灵活性上,与课程的紧密结合上,以及教师的跟踪指导上都优于其他实践教学形式。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而且还包括立足岗位的职业理想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等。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根据操作难易程度、参与度大小、实效性强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权衡,概括起来主要有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播放影视片等方式,创造条件将授课内容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及时抓住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讨论,让学生参与教育和教学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的融合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的融合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的融合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的融合,并分析其必要性和路径。

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然后讨论两者融合的必要性,探索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融合的方式和路径,并通过某高校案例分析成功经验。

最后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融合的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促进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社团、融合研究、现状分析、作用、必要性探讨、方式、路径、案例分析、成功经验、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被认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随着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社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学生社团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自主管理的特点,逐渐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的融合,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研究这一融合的意义在于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探索了新的教育改革路径。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在实践上,这一研究对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思政课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高校思政课实施的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各有不同的实施要求和操作方法,三者的紧密结合,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有效机制。

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相结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特别强调高校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人们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不同,其着力点不完全相同,效果也不一样。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实践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因而这部分教师努力使这三种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理论教学不应再提课堂教学实践,而且教学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讲的教学实践都是有课时要求,指的都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

因而这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考虑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他们实施的教学实践是课堂以外的学生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听课,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安排,虽然课外实践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这无疑又重走课堂教学教师唱独脚戏的老路。

一、课堂教学实践是育人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实践相对于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来说,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实践,是实施校内教学实践和实施校外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就忽略了学生成长成才最主要的教学环节。

首先,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

刘强先生主编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就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从教学理论上讲,无论是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还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稳定的观念和素质,都必须使接受教育的学习主体得到实践训练和亲身体验。

这里既包括情感和思维的体验感受,又包括对社会和现实的体验感受。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意义
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实践能 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反馈内容丰富
反馈结果落实
反馈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 教学效果、课程设置合理性等多个方面。
对于反馈结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和落实,包括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学生辅 导、改进教学方法等。
06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方向
教学内容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多元化发展趋势
实践教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更加 注重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 进。
02
社会化发展趋势
实践教学将更加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 合,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 公益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汇报人:
2023-12-01
• 引言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
论基础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
施路径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
体方法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 估与反馈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 学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 有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
要点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 HBl MK 0 ) 2 0 8
作者简 介: 王维 国(9 2 , 河北邯郸人 , 1 8一) 男,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 管理 学院讲师 , 士研 究生 . 博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生处 于一种对立状态 ,这严重违背 实践教学规 律 ,
21 三 0 2自
形成统 一 的领 导体 系 、 管理模式 与丁 作 格局 , 建立统
王 维 国
( 河北 经 贸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院 , 河北 石 家庄 0 0 6 ) 5 0 1

要: 3前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在教 学形式上存在着形式 单一 、 缺乏 民主 、 陈旧落后等 问题 , 主要 原 因就 其
是相 关部 门没有树立起 系统理念 , 思想政 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与其他 实践 活动存在条块 分割 、 自为战的情 况。 实 各 而 现二者 的有机整合是破解上述 困局的根 本 出路 。思 想政 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在教 育 目标 、 育主 体、 教 教育 内容等方面的相关性为他们的整合提供 了现 实可能性 。实践证 明 ,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与专业实习、 学生
分 析为主 , 教学方式 较为单一刻板 。有 的高校一 味地 强调校外 实践 , 认为 只有走 出校 门 、 向社会 才是实 走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
践 , 果经 常 由于人 力 、 结 物力 、 财力 等方 面的原 因 , 导 致 只能让部分学 生参加实践活动 , 形式也只能局 活动
师 的主导作用 , 而否 定 了学 生 的主体地位 , 师与学 老
基 金项 目: 育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 专 项任 务 项 目( 教 高校 思想 政 治工 作 ) 一类 课 题 “ 校 实践 育 人 工作 统 筹 研 究 ” 高 (2D Z 03 ; 育部 人 文社 会科 学 研 究专 项 任务 项 目( 校 思想 政 治理 论课 ) 高 校思 想 政 治理 论课 实 1J S 10 ) 教 高 “ 践 教学研 究 ” 1J S K t )河 北省社 会科 学基金 项 目“ 时期高 校实践 育人 的模式创 新与 实施 策略研 究 ” ( 1D Z 00 ; 新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原则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原则

键 因素 。遵循一定 的原 则 , 过各 种途 径 , 现有 通 对 的思想 政治 理论课 程实践 教学 资源 进行 整合 与利
用 , 一 个 十 分 紧 迫 的 问 题 , 是 各 高 等 学 校 迫 切 是 也
需 要解决 的问题 。

( 从 现 有 资 源发 展 状 况 出发 , 定 资源 整 二) 制
实 践 教学 资 源 的 整合 与利 用 , 缓 解 当前 思 想 政 治 理 论课 实 践 教 学 资源 紧张 矛 盾 的 重要 途 径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是 理 论课 实践 教 学 资 源 整合 利 用 必 须坚 持 的原 则有 : 事 求 是 原 则 、 实 因地 制 宜 原 则 、 益 性 原 则 、 覆 盖 性 原 则 效 广
和 针 对性 原 则 。
关 键 词 : 想 政治 理 论 课 ; 践 教学 资源 ; 合 利 用 ; 则 思 实 整 原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6来自1 文献标识码 : A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资 源 , 指 在 思 想 是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中 , 切 可 以 利 用 一
不足 的主要手段 。
用的水平 直 接影 响 着 实践 教 学 的 实施 , 最终 影 并
响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目标 的 实 现 。 目前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 资 源 严 重 不 足 , 需 矛 供 盾 十 分 突 出 , 践 教 学 资 源 的 短 缺 已 成 为 制 约 实 实 践 教 学 开 展 并 进 而 影 响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效 的 关
和信息 等资源 。丰富 的实践 教学 资源 是思 想 政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利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协同利用

实践教学 , 既 增加 教师 的 工作 难度 , 又 无法 面 面俱
到, 难免 出现遗 漏或 疏 忽 。长 期 以往 , 教 师将 会产 生抵触情 绪 , 进 而使 实践 教 学 流于 形 式 。此 外 , 由 于教学 主体间缺乏必要 的沟通 , 常 出现实践 教学 活 动主题 雷同 的现象 。思想 政 治理 论课 的四 门主 干
何 谓思 想政 治理论 课实 践教 学资 源? 思想政 治理论 课 实践教 学资 源通 常是指 思想 政治 理论课
实践教 学过程 中 , 一切 有 利 于 实 现实 践 教 学 目标
点, 主体间缺 少必 要 的沟 通 和交 流 , 各 行其 是 。这
容易造成人力 资 源 的极 大浪 费。实 践教 学 是一 项
体 上建 构起具 有层 次性 、 系统性 、 综 合性 的实践 教 学 资源 体系将 推动 实践教 学 的开展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1 0 —1 5 [ 基 金项 目 ] 2 0 1 0年 广 西 高 校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立 项研 究 课 题 : 高 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实 践模 式 创 新 研 究— —
复杂的教学 活动 , 由一 系列 环节 所 组成 , 需 要耗 费 大量 的时间和精 力 。如 果 仅凭 教师 一 己之 力 开展
的有 形 资 源 和无 形 资 源 , 包括人力资源 、 物 质 资
源、 信 息 资源 、 教 学要 素等 。实践 教学 资源 的开 发 和应用程度 , 直 接 影 响着 教 学 过 程 和教 学 效 果 。 受制 于传统 学 习模 式 和 教 育 理念 , 当前 实 践 教 学
J a n . 2 0 1 3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对策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更加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主要是由于是只有加强社会实践,才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更好的效果。

因此,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标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对策前言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等方面的学习是统一的,并且他们都主张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加要求能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保证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团队建设比较开放,对成员的身份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加。

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比较自由,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式学习。

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也比较开放,学习的内容不仅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还会涉及其他学科。

并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过程性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自主的学习过程来实现的。

尤其是针对学习能力比较有限的学生,高校应该为他们制定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判断,从而获得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高校学生还需要好的学习方法,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顺利进行。

3.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社会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要求将学生的学习与其實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具有社会实践性。

简析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措施

简析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措施

简析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措施在高职教育中,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等。

因此,探讨如何实现高职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融合意识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

要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融合意识。

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层,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

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要将思政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为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提供保障。

教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各自为政”的教学思维,认识到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

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白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

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融合框架课程体系是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基础。

目前,高职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

因此,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一个相互融合的框架。

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设置思政教育的模块,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例如,在工科专业的课程中,可以融入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在商科专业的课程中,可以引入诚信经营、社会责任等思政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如“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行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融合能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的效果。

实践教学网络平台——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载体

实践教学网络平台——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载体
学资源 存在 的 问题 , 而使 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实践 从
教学有 效地 开展 。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教 学 资 源 的 内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于进 一 步 加强 和 改 进 大 关 学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意 见》 出 : 等 学 校 要 把 指 高 社会 实践 纳 入 学 校 教 育 教 学 总体 规 划 和 教 学 大 纲 , 定学 时和 学分 , 规 提供 必要 经费 。积极 探索 和
为政 、 重复浪 费、 学信 息资源利 用率不 高等 问题 。在 当前 信 息网络化 环境下 , 教 构建 实践教 学网络平 台为载
体, 有效整合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资源 , 能克服 目前 实践教 学资源存在的 问题 , 而使 思想政 治理论 从
课 实践教 学有效地 开展 。 关键词 : 高校思 想政 治理论课 ; 实践教 学资源; 网络 实践教 学平 台 中图分类 号 :6 2 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 2— 7 8 2 1 ) 3 0 6— 4 G 4. A 17 0 6 (00 0 —02 0
建立社 会实 践与 专 业 学 习相 结 学 资源也 是一 样 , 内容 和形式 非 常丰 富 。总 的来 说 , 想 政 治理 论课 实 思 践 教学 资源 , 是指 在 思想 政 治 理 论 课 实 践 教 学实
施 过程 中 , 切可 以利用 的 、 利于 实现 实践 教学 一 有
教 师实 施 的实践 教 学活 动 , 且 还 包 括学 校各 相 而 关 职能 部 门指导 学生 开 展 的 社会 实 践 活 动 , 既有
校 内的实践教 学 , 有校外 的实 践教 学 等 , 想而 也 可

【精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精选文档

【精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精选文档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2019年精选文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一、引言现如今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的仍然是传统方法,即重视课堂理论而轻视实践教学。

在这个事实基础上,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政课实践的应用能力,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进行了重点研究。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原则依旧是课程主体内容,但教学却是以学生为主导并由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实质,从而提升学生对国内外社会制度、国际形势的掌握,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并提升将理论转化为解析问题的能力。

执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完全发挥出思政课教学具体功效,因为其首先就可以有效促进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相关联,保证思政教育的实践操作性、社会性与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巨大优势;其次通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不仅可以有教育作用,还可以实现认知功能,完美的将教学效果展现出来。

最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宜现在社会发展情况,实践教学中的课堂就是社会,老师就是实践,这就可以极大的保证理论与实际的相联系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其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以及提升学生社会能力都有很大的效果。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现状问题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主要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其中人力、物力等现实资源均属显性资源,而利于实现教?W目标的管理运行、制度、技术等方面就都属于隐性资源。

对于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必须实现科学合理的优化开发及应用,这些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质量及效率有着很大作用。

但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受大量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前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应用是存在大量问题的。

1.认识不足实现教学资源的利用前提就是学校的重视,但现在不少高校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没有意识,甚至认为实践教学与教学秩序无关。

而学校的不重视自然就引起思政课教师责任心的缺失,而由于这些教师缺少必要的责任心,其在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时会出现课程设计过于简单的情况,最终导致高校思政课的课程效果不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作者:王维国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03期摘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存在着形式单一、缺乏民主、陈旧落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没有树立起系统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情况,而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是破解上述困局的根本出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在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等方面的相关性为他们的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虚拟实践的“五结合”是二者有机整合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整合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65-0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一起共同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必须将实践理念引入思政课教学,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要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大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并与专业实习、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虚拟实践等其他大学生实践活动形式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合力,构筑起完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活动很丰富,有的也很有成效;或者说局部活动、单项活动进行得很出色”。

[1]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教学形式。

但是,这些形式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在具体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相对独立、各有优劣,在实际运用中,应将其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不能机械地厚此薄彼,一味采用某种特定形式。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时、经费和教师任务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做到与时俱进确实不易,客观上造成实践教学的形式简单”[2]。

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以影片欣赏、课堂辩论、案例分析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刻板。

有的高校一味地强调校外实践,认为只有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才是实践,结果经常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只能让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活动形式也只能局限为常用的几种典型方式。

2.实践教学形式缺乏民主一些高校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统一安排与学校包办色彩较浓,经常采用“我说你做、我令你止”的强制式非对等教育方法,只承认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对立状态,这严重违背了实践教学规律,使得学生缺乏进行实践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许多实践教学被限制在几种固定形式里,面对不喜欢的实践教学形式,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受到抑制。

3.实践教学形式陈旧落后一些院校在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时,忽视时代发展、环境变迁与学生个体变化对实践教学形式的影响,造成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陈旧落后,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机械固守某种特定实践教学形式,将其与其他形式简单对立起来;二是机械固守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特别是忽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拒绝依据现实变化而不断革新;三是机械固守实践教学的一般形式,忽视在其根本精神的指导下具体化体现院校、学生、专业、地域特色的个性化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导致其育人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由此,我们迫切需要审视与反思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仍停留在原始阶段,在团委、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就业处、图书馆、后勤保卫等部门和高校二级学院都有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仍然显得单一、陈旧,这只能说明,高校思政课主管部门没有树立起系统科学的观念,思政课实践教学缺少其他实践活动形式的配合,与其他实践活动在资源占有、组织实施上存在条块分割、彼此独立、各自为战的情况。

一是资源占有的分散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上,分属不同的单位与部门。

思政课教学部门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充足的学术资源,但经费资源、组织资源较少。

而其他实践活动的实施主体——团委、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就业处、图书馆、后勤保卫等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和二级学院拥有丰富的组织资源、活动经费及校内外资源,但师资资源、学术资源不足。

二是活动实施的分散性。

高校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及各二级学院每年都有固定的社会实践安排,诸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思政课教学部门也有类似实践活动计划,但由于学生管理服务部门与思政课教学部门缺少横向联系,一方面,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实践活动,很少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内容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往往脱节。

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单独开展。

活动实施的分散性既导致实践教学的简单重复,耗费宝贵的时间与有限的经费,也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基于此,我们应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在“大实践育人观”的指导下,打破部门分割、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统一的领导体系、管理模式与工作格局,建立统一的教学计划、经费支撑、师资队伍,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督评价、统一考核实践效果,促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形式有机整合的依据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实践内容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在师资配备上,必须有思政课教师进行指导;在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写出属于思政课的实践报告,由思政课教师评定成绩并计入思政课教学成绩之中。

但思政课实践教学又与其他实践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方面的统一、一致、共融、相似,从客观上为他们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与现实可能。

1.教育目标的统一性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虽然性质不同,但其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却具有一致性,两者都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都将增长知识、提高素质,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质作为重要目标。

2.参与主体的一致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参与主体是思政课教师与全体大学生,其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一般是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它的参与主体是学生管理干部与大学生,相同的参与主体为二者整合提供了可能性。

3.教育内容的共融性思政课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不仅涉及其他实践活动内容的诸多方面,而且是其精华部分,并可以从理论上为其他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二者有着许多共融之处。

4.教育形式的相似性思政课实践教学由思政课教学部门开展,其他实践活动可以分为由教学部门组织的教学性社会实践、由团委组织的寒暑假及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等组织的社会实践等几大类。

但它们的具体活动都集中在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创新等最基本的形式上,两者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形式有机整合的实施策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散布于一定的时空之中,需要筛选整合,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并加以共享。

因此,我们要努力突破以往长期采用的“读、听、讲、说、看、走、写”的一般模式,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虚拟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以“五个结合”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局。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专业实习有其固定的时间安排与充足的专项经费,实习地点较为集中,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泛开展带来极大便利。

学校可以在专业实习之余,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任务,这既共享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不足、经费有限的问题。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的有机结合,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和实习单位的充分重视与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学部门应做好与相关单位、部门的沟通工作,统筹安排、密切合作,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完成。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归口思政课教学部门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则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牵头,各院系党团组织具体实施,但两者都具有相同的德育功能,都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极佳载体。

因此,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机整合,无论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还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都有着积极影响。

同时,思政课教师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有效指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公共必修课,教师可以广泛接触到全体学生。

因此,教师可以从全体学生的高度了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指导。

另一方面,由于授课内容的原因,思政课教师一般都具有哲学、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同时,大都具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从而能够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多方面需求,胜任社会实践的指导重任。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团相结合“大学生社团亦称高校社团,是指大学生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自发组织和参加,经过学校相关部门的批准,制定社团章程,并据此开展相应活动的群众性业余组织。

”[3]大学生社团虽以学生为主体,但也少不了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广泛参与,这就使得学生社团能够被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借用,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空间。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的整合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社团的辅助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社团在思想动态方面出现的问题。

同时,要依据各类社团的活动内容及特点,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学生社团进行针对性指导。

依托科学研究型社团,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依托志愿服务类社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精神;依托文化艺术类社团,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