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合集下载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如图所示,已知 AB 为圆 O 的直径,点 D 为线 段 AB 上一点,且 3AD=DB,点 C 为圆 O 上一 点,且 BC= 3AC,PD⊥平面 ABC,PD=DB. 求证:PA⊥CD. 证明:因为 AB 为圆 O 的直径,所以 AC⊥BC. 在 Rt△ABC 中,由 BC= 3AC,得∠ABC=30°. 设 AD=1,由 3AD=DB 得,DB=3,BC=2 3. 由余弦定理得 CD2=DB2+BC2-2DB·BCcos 30°=3, 所以 CD2+DB2=BC2,即 CD⊥AB. 因为 PD⊥平面 ABC,CD⊂平面 ABC,所以 PD⊥CD. 因为 PD∩AB=D,所以 CD⊥平面 PAB, 又 PA⊂平面 PAB,所以 PA⊥CD.
找 共 性
[过关训练] 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底面
ABCD,AB⊥AD,AC⊥CD,∠ABC=60°,PA =AB=BC,E 是 PC 的中点.求证: (1)CD⊥AE; (2)PD⊥平面 ABE.
证明:(1)∵PA⊥底面 ABCD,CD⊂平面 ABCD, ∴PA⊥CD.∵AC⊥CD,PA∩AC=A, ∴CD⊥平面 PAC.又 AE⊂平面 PAC,∴CD⊥AE. (2)由 PA=AB=BC,∠ABC=60°,可得 AC=PA. ∵E 是 PC 的中点,∴AE⊥PC. 由(1)知,AE⊥CD,且 PC∩CD=C,∴AE⊥平面 PCD. 又 PD⊂平面 PCD,∴AE⊥PD. ∵PA⊥底面 ABCD,∴PD 在底面 ABCD 内的射影是 AD, 又∵AB⊥AD,∴AB⊥PD.又 AB∩AE=A,∴PD⊥平面 ABE.
考点——在细解中明规律
题目千变总有根,梳干理枝究其本
考点一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全析考法过关]

8-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共120张PPT

8-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课件共120张PPT

(3)[解] 当F为PC的中点时,满足平面DEF⊥平面ABCD.证明如下: 取PC的中点F,连接DE,EF,DF. 在△PBC中,FE∥PB,在菱形ABCD中,GB∥DE. 而FE⊂平面DEF,DE⊂平面DEF,EF∩DE=E,PB⊂平面PGB,GB⊂平面 PGB,PB∩GB=B, 所以平面DEF∥平面PGB. 因为BG⊥平面PAD,PG⊂平面PAD,所以BG⊥PG. 又因为PG⊥AD,AD∩BG=G, 所以PG⊥平面ABCD.
第四节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复习要点]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 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 题.
理清教材•巩固基础
知识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任__意____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 垂直.
易/错/问/题
类比思维的应用:注意由平面到空间的思维的变化. (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为_平__行__、__相__交__或__异__面_. (2)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若α⊥β,a⊥β,则a与α的位置关系为a_∥__α_或__a_⊂__α__.
通/性/通/法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 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常用方法);
(5)面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则这条 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客观题常用);
(6)若两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 面(客观题常用).
(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为直角.
(3)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为0°的角. (4)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___0_,__π2_ _.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角 ,若一条直线和平面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 两个半平面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
垂直于棱 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 直二面角 ,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性质 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 定理 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____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 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所
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
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 π (2)范围: . 0 , 2 3.平面与平面垂直 的角. 0°
6
题组二 教材改编 ①②③ 填序号) 2.[P45练习T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②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β;
③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④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垂直 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6.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 是圆周上不同于 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 ②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MN∥AB; ②平面VAC⊥平面VBC; ③MN与BC所成的角为45°; ④OC⊥平面VAC.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如果一条直线a与一个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垂直于平面α。

【线面垂直定义】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判定】线面垂直→线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性质】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判定】面面垂直→线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性质】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一、选择题1.给定空间中的直线l及平面α,条件“直线l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是“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直线l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是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条件,故为充要条件.【答案】 C2.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B=BC,AD=CD,E为对角线AC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面ABD⊥面BDC B.面ABC⊥面ABDC.面ABC⊥面ADC D.面ABC⊥面BED【解析】在等腰三角形ABC、ADC中,E为底边AC的中点,则BE⊥AC,DE⊥AC.又∵BE∩DE=E,∴AC⊥面BDE,故面ABC⊥面BDE,面ADC⊥面BDE.【答案】 D3.对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和b,必定存在平面α,使得 ( )A.a⊂α,b⊂α B.a⊂α,b∥αC.a⊥α,b⊥α D.a⊂α,b⊥α【解析】当a,b异面时,A不成立;当a,b不平行时,C不成立;当a,b不垂直时,D不成立.故选B.【答案】 B4.设直线m与平面α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面α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B.过直线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垂直C.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平行D.与直线m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垂直【解析】在平面α内有无数条彼此平行的直线与直线m垂直,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可能与平面α平行,与直线m平行的平面可能与平面α垂直.故A,C,D错误.【答案】 B5.设a,b,c是空间三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A.当c⊥α时,若c⊥β,则α∥βB.当b⊂α,且c是a在α内的射影时,若b⊥c,则a⊥bC.当b⊂α时,若b⊥β,则α⊥βD.当b⊂α,且c⊄α时,若c∥α,则b∥c【解析】α⊥β,b⊂α,b不一定垂直于β.故C错误.【答案】 C6.命题p:若平面α⊥β,平面β⊥γ,则必有α∥γ;命题q:若平面α上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必有α∥β.对以上两个命题,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命题“p且q”为真 B.命题“p或綈q”为假C.命题“p或q”为假 D.命题“綈p且綈q”为假【解析】命题p,命题q皆为假,所以命题C正确.【答案】 C7.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 =90°,M 为AB 的中点,PM 垂直于△ABC 所在的平面,那么( )A .PA =PB >PCB .PA =PB <PCC .PA =PB =PCD .PA ≠PB ≠PC【解析】 ∵M 为AB 的中点,△ACB 为直角三角形,∴BM =AM =CM ,又PM ⊥平面ABC ,∴Rt △PMB ≌Rt △PMA ≌Rt △PMC ,故PA =PB =PC .【答案】 C二、填空题8.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α∥β,α∥γ,则β∥γ;②若α⊥β,m ∥α,则m ⊥β;③若m ⊥α,m ∥β,则α⊥β;④若m ∥n ,n ⊂α,则m ∥α.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 由平面平行的传递性知①正确,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③正确.【答案】 ①③9.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AC =2a ,连接PA 、PB 、PC ,得△PAB 和△PBC 都是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则平面ABC 和平面PA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PA =PB =PC =AB =BC =a ,取AC 中点D ,连接PD 、BD ,则PD ⊥AC ,BD ⊥AC ,则∠BDP 为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又∵AC =2a ,∴PD =BD =22a , 在△PBD 中,PB 2=BD 2+PD 2,∴∠PDB =90°.【答案】 垂直10.(精选考题·四川高考)如图所示,二面角α-l -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如图,过点A 作平面β的垂线,垂足为C ,在β内过C 作l 的垂线,垂足为D ,连接AD ,由线面垂直关系可知AD ⊥l ,故∠ADC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ADC =60°.连接CB ,则∠ABC 为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设AD =2,则AC =3,CD =1,AB =AD sin30°=4,∴sin ∠ABC =AC AB =34. 【答案】34 三、解答题1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ABC =60°,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求证:(1)CD ⊥AE ;(2)PD ⊥平面ABE .【证明】 (1)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PA ⊥CD .∵AC ⊥CD ,PA ∩AC =A ,∴CD ⊥平面PAC .而AE ⊂平面PAC ,∴CD ⊥AE .(2)由PA =AB =BC, ∠ABC =60°,可得AC =PA .∵E 是PC 的中点,∴AE ⊥PC .由(1)知,AE ⊥CD ,且PC ∩CD =C ,∴AE ⊥平面PCD ,而PD ⊂平面PCD ,∴AE ⊥PD .∵PA ⊥底面ABCD ,∴PA ⊥AB .又∵AB ⊥AD 且PA ∩AD =A ,∴AB ⊥平面PAD ,而PD ⊂平面PAD ,∴AB ⊥PD .又∵AB ∩AE =A ,∴PD ⊥平面ABE .1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PD =DC =BC =1,AB =2,AB ∥DC ,∠BCD =90°.(1)求证:PC ⊥BC ;(2)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解析】 (1)证明:∵PD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PD ⊥BC .由∠BCD =90°,得BC ⊥DC .又PD ∩DC =D ,∴BC ⊥平面PCD .∵PC ⊂平面PCD ,∴PC ⊥BC .(2)如图,连接AC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AB ∥DC ,∠BCD =90°,∴∠ABC =90°.从而由AB =2,BC =1,得△ABC 的面积S △ABC =1.由PD ⊥平面ABCD 及PD =1,得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D =13.∵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PD ⊥DC .又PD =DC =1,∴PC =PD 2+DC 2= 2.由PC ⊥BC ,BC =1,得△PBC 的面积S △PBC =22.由V =13S △PBC h =13×22h =13,得h = 2.因此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 2.。

人教版第八章8.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人教版第八章8.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又∵面 PAD⊥面 ABCD,面 PAD∩面 ABCD=AD,
BD⊂面 ABCD,∴BD⊥面 PAD. 又 BD⊂面 BDM,
∴面 MBD⊥面 PAD.
(2)解 过 P 作 PO⊥AD,
∵面 PAD⊥面 ABCD,
∴PO⊥面 ABCD,
即 PO 为四棱锥 P—ABCD 的高.
又△PAD 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
2021/8/9 星期一
5
证明 (1)由四棱锥 P—ABCD 中, ∵PA⊥底面 ABCD,CD⊂平面 ABCD, ∴PA⊥CD.∵AC⊥CD,PA∩AC=A, ∴CD⊥平面 PAC. 而 AE⊂平面 PAC,∴CD⊥AE. (2)由 PA=AB=BC,∠ABC=60°, 可得 AC=PA. ∵E 是 PC 的中点,∴AE⊥PC. 由(1),知 AE⊥CD,且 PC∩CD=C, ∴AE⊥平面 PCD.
∴PG⊥AD.
又平面 PAD⊥平面 ABCD,
∴PG⊥平面 ABCD.
∴PG⊥BG.
2021/8/9 星期一
8
又∵四边形 ABCD 是菱形且∠DAB=60°, ∴△ABD 是正三角形. ∴BG⊥AD. 又 AD∩PG=G,∴BG⊥平面 PAD.
2021/8/9 星期一
9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 性质
故棱锥 Q-ABCD 的体积与棱锥 P-DCQ 的体积的比值为 1.
2021/8/9 星期一
19
线面、二面角的求法
例 4 如图,在五面体 ABCDEF 中,四边形 ADEF 是正方形,FA⊥平面 ABCD,BC∥AD,CD=1, AD=2 2,∠BAD=∠CDA=45°. (1)求异面直线 CE 与 AF 所成角的余弦值; (2)证明:CD⊥平面 ABF; (3)求二面角 B-EF-A 的正切值.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2021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a,b⊂αa∩b=Ol⊥al⊥b⇒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2)范围:⎣⎡⎦⎤0,π2.3.平面与平面垂直(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①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l⊥αl⊂β⇒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l⊂βα∩β=al⊥a⇒l⊥α概念方法微思考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提示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提示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3)直线a⊥α,b⊥α,则a∥b.(√)(4)若α⊥β,a⊥β,则a∥α.(×)(5)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6)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题组二教材改编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02
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 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 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
定义法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直 接判断直线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
线是否垂直。
0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 关系
判定是性质的必要条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 垂直。
性质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 线都垂直。
判定是性质的必要条件
因为只有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才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 直。
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
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它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证明方法
假设直线l与平面P垂直,我们需要证明l与P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假设P内 有一条直线m,由于l与P垂直,我们可以得出l与m的夹角为90度,即l与m垂直 。
判定与性质证明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比较
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是通过证明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 线垂直来证明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而性质定理的证明 方法是通过证明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来 证明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0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 证明方法
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证明方法
假设直线l与平面P内的直线m垂直,我们需要证明l与P垂直。我们可以在P内选 择一条与m不平行的直线n,并连接l和n。由于l与m垂直,我们可以得出l与n也 垂直。由于n是P内的任意直线,我们可以得出l与P垂直。

第八章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八章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又因为M为棱AB的中点,故MN∥BC.所以∠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 在Rt△DAM中,AM=1,故DM= AD2 AM 2 = 13 . 因为AD⊥平面ABC,故AD⊥AC.
在Rt△DAN中,AN=1,故DN= AD2 AN 2 = 13 .
在等腰三角形DMN中,MN=1,
作EF⊥BB1,垂足为F,则EF⊥平面BB1C1C,且EF=AB=3.
所以,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V= 13 ×3×6×3=18.
栏目索引
思路分析 (1)由长方体的性质易得B1C1⊥BE,再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求证;(2)求 该四棱锥的体积的关键是求高,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只需过E作B1B的垂线即 可得高. 解题关键 由长方体的性质找BE的垂线和平面BB1C1C的垂线是求解的关键.
PB 3
栏目索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二面角的求法;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四棱 锥为背景考查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1)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CD, 又因为AD⊥CD,所以CD⊥平面PAD. (2)过A作AD的垂线交BC于点M. 因为PA⊥平面ABCD,所以PA⊥AM,PA⊥A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1,0),C(2,2,0),D(0,2,0),P(0,0,2).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方法:(1)定义法:关键是找出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2)公式法:sin θ= h
l
(其中θ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h为斜线上一点到平面的距离,l为该点到斜足的距离).
栏目索引
4.(2013天津文,17,13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1A⊥底面ABC,且各棱长均相等,D,E,F 分别为棱AB,BC,A1C1的中点. (1)证明:EF∥平面A1CD; (2)证明:平面A1CD⊥平面A1ABB1; (3)求直线BC与平面A1CD所成角的正弦值.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1)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则。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要点诠释:(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

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1)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直线在平面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

(3)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性质: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
一个平面(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判定: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
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我们称这两个平面相
互垂直;2.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如果
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定理1
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定理2
如果两个平面相互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一点作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
第一个平面内。

定理3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推断
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

定理4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一个平面的垂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判定定理推论1
的逆定理)。

推断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分别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两条垂线也互相垂直。

(判定
定理推论2的逆定理)。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基础知识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 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则该直垂直于同一个平面⎣⎢⎢⎡⎦⎥⎥⎤❶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再多(即无数条)的直线垂直,但这些直线不相交就不能说明这条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❷要求一平面只需过另一平面的垂线.]二、常用结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五个结论(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求证:(1)CD⊥AE;(2)PD⊥平面ABE.[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CD⊂底面ABCD,∴P A⊥CD,又∵AC⊥CD,且P A∩AC=A,∴CD⊥平面P AC.∵AE⊂平面P AC,∴CD⊥AE.(2)由P A=AB=BC,∠ABC=60°,可得AC=P 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PD⊂平面PCD,∴AE⊥PD.∵P A⊥底面ABCD,AB⊂底面ABCD,∴P A⊥AB.又∵AB⊥AD,且P A∩AD=A,∴AB⊥平面P AD,∵PD⊂平面P 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解题技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4种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l⊥a,l⊥b,a⊂α,b⊂α,a∩b=P⇒l⊥α.(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α,a⊥l⇒a⊥β.(3)性质:①a∥b,b⊥α⇒a⊥α,②α∥β,a⊥β⇒a⊥α.(4)α⊥γ,β⊥γ,α∩β=l⇒l⊥γ.(客观题可用)[口诀归纳]线面垂直的关键,定义来证最常见,判定定理也常用,它的意义要记清.平面之内两直线,两线相交于一点,面外还有一直线,垂直两线是条件.[专题训练]1.(优质试题·安徽知名示范高中联考)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BB 1,AB 1∩A 1B =E ,D 为AC 上的点,B 1C ∥平面A 1BD .(1)求证:BD ⊥平面A 1ACC 1;(2)若AB =1,且AC ·AD =1,求三棱锥A -BCB 1的体积. 解: (1)证明:如图,连接ED ,∵平面AB 1C ∩平面A 1BD =ED ,B 1C ∥平面A 1BD , ∴B 1C ∥ED ,∵E 为AB 1的中点, ∴D 为AC 的中点, ∵AB =BC ,∴BD ⊥AC .∵A 1A ⊥平面ABC ,BD ⊂平面ABC ,∴A 1A ⊥BD . 又∵A 1A ,AC 是平面A 1ACC 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BD ⊥平面A 1ACC 1.(2)由AB =1,得BC =BB 1=1,由(1)知AD =12AC ,又AC ·AD =1,∴AC 2=2, ∴AC 2=2=AB 2+BC 2,∴AB ⊥BC , ∴S △ABC =12AB ·BC =12,∴V A -BCB 1=V B 1-ABC =13S △ABC ·BB 1=13×12×1=16.2.如图,S 是Rt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 =SB =SC ,D为斜边AC 的中点.(1)求证:SD ⊥平面ABC ;(2)若AB =BC ,求证:BD ⊥平面SAC .证明:(1)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E,连接SE,DE,在Rt△ABC中,D,E分别为AC,AB的中点.∴DE∥BC,∴DE⊥AB,∵SA=SB,∴SE⊥AB.又SE∩DE=E,∴AB⊥平面SDE.又SD⊂平面SDE,∴AB⊥SD.在△SAC中,∵SA=SC,D为AC的中点,∴SD⊥AC.又AC∩AB=A,∴SD⊥平面ABC.(2)∵AB=BC,∴BD⊥AC,由(1)可知,SD⊥平面ABC,又BD⊂平面ABC,∴SD⊥BD,又SD∩AC=D,∴BD⊥平面SAC.考点二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典例](优质试题·江苏高考)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解题技法] 证明面面垂直的2种方法[专题训练]1.(优质试题·武汉调研)如图,三棱锥P-ABC中,底面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 A⊥PC,PB=2.求证:平面P AC⊥平面ABC.证明:取AC的中点O,连接BO,PO.因为△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BO⊥AC,BO= 3.因为P A ⊥PC ,所以PO =12AC =1.因为PB =2,所以OP 2+OB 2=PB 2,所以PO ⊥OB . 因为AC ∩OP =O , 所以BO ⊥平面P AC . 又OB ⊂平面ABC , 所以平面P AC ⊥平面ABC .2.(优质试题·安徽淮北一中模拟)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 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且P A =AD .求证:(1)AF ∥平面PEC ; (2)平面PEC ⊥平面PCD .证明:(1)取PC 的中点G ,连接FG ,EG ,∵F 为PD 的中点,G 为PC 的中点, ∴FG 为△CDP 的中位线,∴FG ∥CD ,FG =12C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E 为AB 的中点, ∴AE ∥CD ,AE =12CD . ∴FG =AE ,FG ∥AE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EG ⊂平面PEC ,AF ⊄平面PEC , ∴AF ∥平面PEC .(2)∵P A=AD,F为PD中点,∴AF⊥PD,∵P A⊥平面ABCD,CD⊂平面ABCD,∴P A⊥CD,又∵CD⊥AD,AD∩P A=A,∴CD⊥平面P AD,∵AF⊂平面P AD,∴CD⊥AF.又PD∩CD=D,∴AF⊥平面PCD.由(1)知EG∥AF,∴EG⊥平面PCD,又EG⊂平面PEC,∴平面PEC⊥平面PCD.[课时跟踪检测]A级1.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能得出a⊥b的是()A.a⊥α,b∥β,α⊥βB.a⊥α,b⊥β,α∥βC.a⊂α,b⊥β,α∥βD.a⊂α,b∥β,α⊥β解析:选C对于C项,由α∥β,a⊂α可得a∥β,又b⊥β,得a⊥b,故选C.2.(优质试题·湘东五校联考)已知直线m,l,平面α,β,且m⊥α,l⊂β,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β,则m⊥l;②若α⊥β,则m∥l;③若m⊥l,则α⊥β;④若m∥l,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解析:选A对于①,若α∥β,m⊥α,l⊂β,则m⊥l,故①正确,排除B.对于④,若m∥l,m⊥α,则l⊥α,又l⊂β,所以α⊥β.故④正确.故选A.3.已知P 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的平面,C为圆上异于A,B两点的任一点,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P A⊥BC B.BC⊥平面P ACC.AC⊥PB D.PC⊥BC解析:选C由P A⊥平面ACB⇒P A⊥BC,故A不符合题意;由BC⊥P A,BC ⊥AC,P A∩AC=A,可得BC⊥平面P AC,所以BC⊥PC,故B、D不符合题意;AC⊥PB显然不成立,故C符合题意.4.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已知AB⊥AC,BD⊥AC,那么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解析:选A因为AB⊥AC,BD⊥AC,AB∩BD=B,所以AC⊥平央ABD,又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BD,所以点D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 必在直线AB上.5.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P AED.平面PDE⊥平面ABC解析:选D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所以BC⊥平面P AE,又DF∥BC,则DF⊥平面P AE,从而平面PDF⊥平面P 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6.如图,已知∠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 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个.解析:∵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C∩PC=C,∴AB⊥平面P AC,又∵AP⊂平面P AC,∴AB⊥AP,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答案:3 17.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β;②若α外的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α;③设α∩β=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β;④直线l⊥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正确;②正确;满足③的α与β不一定垂直,所以③错误;直线l ⊥α的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④错误.故所有的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②.答案:①②8.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α与棱AB,AC,A1C1,A1B1分别交于。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解析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1.直线和平面垂直定义如果直线和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与平面互相垂直,记作.直线叫平面的垂线;平面叫直线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1)定义中“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则。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特征: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要点诠释:(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知识点二、斜线、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

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1)直线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直线在平面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

(3)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知识点三、二面角1.二面角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表示方法:棱为、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如果棱记作,那么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或。

第8.4讲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艺考生专用)

第8.4讲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艺考生专用)

★谨以此案赠送给有梦想的学子第8.4讲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识精要1.线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⑴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⑵判定定理二: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平面.⑶判定定理三: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⑷判定定理四:两个相交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垂直,则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现在就考考你,不要介意呀!1.设M 表示平面,a 、b 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M b M a b a ⊥⇒⎭⎬⎫⊥//; ②b a M b M a //⇒⎭⎬⎫⊥⊥;③⇒⎭⎬⎫⊥⊥b a M a b ∥M ; ④⇒⎭⎬⎫⊥b a M a //b ⊥M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B.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个平面的直线必定垂直于这条直线.D.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垂直于这条直线的另一条直线必垂直于这个平面.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现在沿DE、DF及EF把△ADE、△CDF和△BEF折起,使A、B、C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那么,在四面体P—DEF中,必有 ( )A.DP⊥平面PEFB.DM⊥平面PEFC.PM⊥平面DEFD.PF⊥平面DEF4.设a、b是异面直线,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过不在a、b上的一点P一定可以作一条直线和a、b都相交B.过不在a、b上的一点P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a、b都垂直C.过a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垂直D.过a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平行5.如果直线l,m与平面α,β,γ满足:l=β∩γ,l∥α,m⊂α和m⊥γ,那么必有 ( )A.α⊥γ且l⊥mB.α⊥γ且m∥βC.m∥β且l⊥mD.α∥β且α⊥γ6.AB是圆的直径,C是圆周上一点,PC垂直于圆所在平面,若1=BC,2=AC,1=PC,则P到AB的距离为 ( )A.1B.2C.552D.553第3题图7.有三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过平面α的一条斜线l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③异面直线a、b不垂直,那么过a的任一个平面与b都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B.1C.2D.38.d是异面直线a、b的公垂线,平面α、β满足a⊥α,b⊥β,则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 )A.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d或m 与d重合B.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d但m与d不重合C.α与β必相交且交线m与d一定不平行D.α与β不一定相交9.设l、m为直线,α为平面,且l⊥α,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α,则m∥l;②若m⊥l,则m∥α;③若m∥α,则m⊥l;④若m∥l,则m⊥α,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则l⊥m;②若α⊥β,则l∥m;③若l∥m,则α⊥β;④若l⊥m,则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③与④B.①与③C.②与④D.①与②3.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例1如图所示,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AD.(2)求证:MN⊥CD.(3)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例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60°,AB=4,AD=2,侧棱PB=15,PD=3.求证:BD⊥平面PAD.◆我们用向量法来证明线面垂直,你会发现,这个方法真是太简单了,好好享受证明的快感吧.例3如图所示,P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AD.(2)求证:MN⊥CD.(3)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考考你,试试身手吧.1.[2014·广东卷] 如图1-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 -AF -E的余弦值.图1-42.[2014·湖南卷] 如图1-6所示,四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AC∩BD=O,A1C1∩B1D1=O1,四边形ACC1A1和四边形BDD1B1均为矩形.(1)证明:O1O⊥底面ABCD;(2)若∠CBA=60°,求二面角C1­OB1­D的余弦值.3.[2014·浙江卷] 如图1-5,在四棱锥A -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 =∠BED=90°,AB=CD=2,DE=BE=1,AC= 2.(1)证明:DE⊥平面ACD;(2)求二面角B -AD -E的大小.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二: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如果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这个平面.说明:线面垂直的最大应用就是来证明线线垂直.显摆一下,我是看好你呀!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⑴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某条直线,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 ⑵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某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 ⑶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垂直于某个平面,则另一个也垂直与这个平面;( ) ⑷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⑸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 ⑹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 ) 2. 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A.,a b a αα⊥⊥⇒∥bB.,a a α⊥∥b b α⇒⊥C.,a b α⊥∥,a b α⇒⊥D.,a a b b α⊥⊥⇒∥α3. 平面α外不共线的三点,,A B C 到α的距离都相等,则正确的结论是( ). A.平面ABC 必平行于α B.平面ABC 必垂直于αC.平面ABC 必与α相交D.存在ABC ∆的一条中位线平行于α或在α内 4. 已知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a 是α内一条直线,则有( ).A.在β内必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B.在β内必存在与a 垂直的直线C.在β内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D.在β内不一定存在与a 垂直的直线 5. 直线a α⊥,直线b β⊥,且α∥β,则a ___b .6. 设直线,a b 分别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欲使//a b ,,a b 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不同答案)7.如图12-5,在三棱锥中,PA PB=,AB BC⊥,若M是PC的中点,试确定AB 上点N的位置,使得MN AB⊥.图12-58. 如图所示,已知点S是平面ABC外一点,ABC=90°,SA⊥平面ABC,点A在直线SB和SC上的射影分别为点E、F,求证:EF⊥SC .9.已知,如图矩形ABCD,过A作SA⊥面AC,再过A作AE⊥SB交SB于E,过E作EF⊥SC交SC于F。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八立体几何8.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试题含解析

浙江专用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八立体几何8.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试题含解析

§8。

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

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A。

α⊥β且m⊂α B.α⊥β且m∥αC。

m∥n且n⊥β D.m⊥n且n∥β答案C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α外的直线a不平行于平面α,则平面α内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直线l⊥平面γC。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D.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答案C3.如图,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一点,E、F分别是A在PB、PC上的射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答案①②③4.《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

如图,在阳马P-ABCD中,侧棱PD⊥底面ABCD,且PD=CD,过棱PC的中点E,作EF⊥PB交PB于点F,连接DE,DF,BD,BE。

证明:PB⊥平面DEF.试判断四面体DBEF是不是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说明理由.解析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BC,由底面ABCD为长方形,得BC⊥CD,因为PD∩CD=D,所以BC⊥平面PCD,因为DE⊂平面PCD,所以BC⊥DE。

又因为PD=CD,点E是PC的中点,所以DE⊥PC.因为PC∩BC=C,所以DE⊥平面PBC。

因为PB⊂平面PBC,所以PB⊥DE.又PB⊥EF,DE∩EF=E,所以PB⊥平面DEF.由DE⊥平面PBC,PB⊥平面DEF,可知四面体BDEF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DBEF是一个鳖臑,其四个面的直角分别为∠DEB,∠DEF,∠EFB,∠DFB.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5.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给出下列结论:①AD∥平面PBC;②平面PAC⊥平面PBD;③平面PAB⊥平面PAC;④平面PAD⊥平面PD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答案①②④6.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AB,PA⊥BC,AB⊥BC,PA=AB=BC=2,D为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PC上一点.(1)求证:PA⊥BD;(2)求证:平面BDE⊥平面PAC;(3)当PA∥平面BDE时,求三棱锥E-BCD的体积。

第八章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第八章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8.4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试要求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一般地,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l⊥al⊥ba∩b=Oa,b⊂α⇒l⊥α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2.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l⊥αl⊂β⇒α⊥β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α⊥βα∩β=al⊥al⊂β⇒l⊥α3.空间角(1)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①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②范围:⎣⎡⎦⎤0,π2. (2)二面角①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0,π]. 微思考1.若平面α⊥β,且α∩β=l ,若直线m ⊥l ,则m 与平面β一定垂直吗? 提示 不一定,当m ⊂α时,m ⊥β.2.空间中任一直线m ,在平面α内是否存在无数条直线与m 垂直? 提示 存在.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 )(2)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 ⊥α.( × )(3)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 (4)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答案 D解析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3.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α,则“l⊥β”是“α⊥β”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依题意,由l⊥β,l⊂α,可以推出α⊥β;反过来,由α⊥β,l⊂α不能推出l⊥β,因此“l⊥β”是“α⊥β”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4.如图,已知AB⊥平面BCD,BC⊥CD,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答案 3解析∵AB⊥平面BCD,AB⊂平面ABD,AB⊂平面ABC,∴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又AB⊥CD,BC⊥CD,AB∩BC=B,∴CD⊥平面ABC.又CD⊂平面ACD,∴平面ACD⊥平面ABC.题组三易错自纠5.“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a与平面α垂直”的________条件.答案必要不充分6.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点O.(1)若P 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2)若P A⊥PB,PB⊥PC,PC⊥P 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答案(1)外(2)垂解析(1)如图1,连接OA,OB,OC,OP,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 A=PC=PB,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PC⊥P A,PB⊥PC,P A∩PB=P,P A,PB⊂平面P AB,∴PC⊥平面P AB,又AB⊂平面P AB,∴PC⊥AB,∵AB⊥PO,PO∩PC=P,PO,PC⊂平面PGC,∴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即O为△ABC的垂心.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B⊥平面P AD,AD=AP,E是PD的中点,M,N分别在AB,PC上,且MN⊥AB,MN⊥PC.证明:AE∥MN.证明∵AB⊥平面P AD,AE⊂平面P AD,∴AE⊥AB,又AB∥CD,∴AE⊥CD.∵AD=AP,E是PD的中点,∴AE⊥PD.又CD∩PD=D,CD,PD⊂平面PCD,∴AE⊥平面PCD.∵MN⊥AB,AB∥CD,∴MN⊥CD.又∵MN⊥PC,PC∩CD=C,PC,CD⊂平面PCD,∴MN⊥平面PCD,∴AE∥MN.思维升华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跟踪训练1(2019·全国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1)证明:BE⊥平面EB1C1;(2)若AE=A1E,求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1)证明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因为BE⊂平面ABB1A1,故B1C1⊥BE.又BE⊥EC1,EC1∩B1C1=C1,所以BE⊥平面EB1C1.(2)解由(1)知∠BEB1=90°.由题设知Rt△ABE≌Rt△A1B1E,所以∠AEB=45°,故AE=AB,AA1=2AB.以D为坐标原点,DA→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DA→|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C (0,1,0),B (1,1,0),C 1(0,1,2),E (1,0,1), CB →=(1,0,0),CE →=(1,-1,1),CC 1—→=(0,0,2).设平面E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CB →·n =0,CE →·n =0,即⎩⎪⎨⎪⎧x =0,x -y +z =0,所以可取n =(0,-1,-1).设平面ECC 1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则 ⎩⎪⎨⎪⎧CC 1—→·m =0,CE →·m =0,即⎩⎪⎨⎪⎧2z 1=0,x 1-y 1+z 1=0, 所以可取m =(1,1,0).于是cos 〈n ,m 〉=n ·m |n ||m |=-12,sin 〈n ,m 〉=1-⎝⎛⎭⎫-122=32, 所以二面角B -EC -C 1的正弦值为32.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 (2021·栖霞模拟)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C =60°,F A ⊥平面ABCD ,ED ∥F A ,且AB =F A =2ED =2.(1)求证:平面F AC ⊥平面EFC ; (2)求多面体ABCDEF 的体积.(1)证明 连接BD 交AC 于O ,设FC 的中点为P ,连接OP ,EP ,∵O ,P 分别为AC ,FC 的中点, ∴OP ∥F A ,且OP =12F A ,∴OP ∥ED 且OP =ED , ∴四边形OPED 为平行四边形, ∴OD ∥EP ,即BD ∥EP ,∵F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F A ⊥BD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D ⊥AC , ∵F A ∩AC =A ,F A ,AC ⊂平面F AC , ∴BD ⊥平面F AC ,即EP ⊥平面F AC , 又EP ⊂平面EFC ,∴平面F AC ⊥平面EFC . (2)解 V F -ABC =13S △ABC ·F A =13×34×4×2=233,∵F A ⊥平面ABCD ,F A ⊂平面ADEF ,∴平面ADEF ⊥平面ABCD ,作CG ⊥AD 于点G , 又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 ∴CG ⊥平面ADEF ,∴C 到平面ADEF 的距离CG =32CD =3, ∴V C -ADEF =13×(1+2)×22×3=3,∴V ABCDEF =V F -ABC +V C -ADEF =533. 思维升华 (1)面面垂直判定的两种方法与一个转化 ①两种方法:(ⅰ)面面垂直的定义;(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②一个转化:在已知两个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2)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①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②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跟踪训练2(2020·江苏)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平面ABC,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B1C1;(2)求证:平面AB1C⊥平面ABB1.证明(1)因为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所以EF∥AB1.又EF⊄平面AB1C1,AB1⊂平面AB1C1,所以EF∥平面AB1C1.(2)因为B1C⊥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B1C⊥AB.又AB⊥AC,B1C⊂平面AB1C,AC⊂平面AB1C,B1C∩AC=C,所以AB⊥平面AB1C.又因为AB⊂平面ABB1,所以平面AB1C⊥平面ABB1.题型三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例3(2020·红河州模拟)在四棱锥P-ABCD中,△P 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 AD⊥平面ABCD,AD=2AB=2BC,∠BAD=∠ABC=90°.(1)在AD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平面PCM⊥平面ABCD,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PCD的面积为87,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解(1)存在,当M为AD的中点时,使得平面PCM⊥平面ABCD.证明:取AD的中点M,连接CM,PM,由△P A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PM⊥AD,由平面P AD⊥平面ABCD,PM⊂平面P AD,平面P AD∩平面ABCD=AD,可得PM⊥平面ABCD,由PM⊂平面PCM,可得平面PCM⊥平面ABCD.(2)设AB=a,可得BC=a,AD=2a,可得MC=AB=MD=a,则CD=2a,PD=2a,由PM⊥MC,可得PC=PM2+MC2=3a2+a2=2a,由S△PCD=12·2a·4a2-12a2=72a2=87,可得a=4,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V=13S四边形ABCD ·PM=13×12×(4+8)×4×43=32 3.思维升华对于线面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首先假设存在,然后在该假设条件下,利用线面关系的相关定理、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寻找假设满足的条件,若满足则肯定假设,若得出矛盾的结论则否定假设.跟踪训练3如图,AB是⊙O的直径,P 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 的一动点.(1)证明:△PBC是直角三角形;(2)若P A=AB=2,且当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时,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证明∵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BC⊥AC,∵P A⊥平面ABC,∴BC⊥P A,又P A∩AC=A,P A,AC⊂平面P AC,∴BC⊥平面P AC,∴BC⊥PC,∴△BPC是直角三角形.(2)解如图,过A作AH⊥PC于H,由(1)得BC⊥平面P AC,∴BC⊥AH,又PC∩BC=C,PC,BC⊂平面PBC,∴AH⊥平面PBC,∴∠ABH是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AH⊥BH,∵P A⊥平面ABC,∴∠PCA即是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tan∠PCA=P AAC=2,又P A=2,∴AC=2,∴在Rt △P AC 中,AH =P A ·AC P A 2+AC 2=233, ∴在Rt △ABH 中,sin ∠ABH =AH AB =2332=33,即直线AB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课时精练1.(2020·海南模拟)设α和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m ∥α,n ∥β,m ∥n ,则α∥βB .若m ⊥α,n ⊂β,α∥β,则m ⊥nC .若m ⊥α,n ⊥β,m ⊥n ,则α⊥βD .若m ⊥α,n ⊥β,α∥β,则m ∥n 答案 A解析 m ∥α,n ∥β,m ∥n ,并不能推出α∥β,这时α和β可能相交,故A 错误; 若m ⊥α,α∥β,则m ⊥β,又n ⊂β,则m ⊥n ,B 正确; 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又n ⊥β,则α⊥β,C 正确; 若m ⊥α,α∥β,则m ⊥β,又n ⊥β,则m ∥n ,D 正确.2.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直线m ⊂α,直线n ⊂β,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m ⊥n ”是“n ⊥α”的充分条件B .“m ∥n ”是“m ∥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C .“α∥β”是“m ∥n ”的充要条件D .“m ⊥n ”是“α⊥β”的必要条件 答案 B解析 n ⊥α能得到n ⊥m ,但n ⊥m 不能得出n ⊥α,A 错;m ∥n 时,m 也可能在平面β内,不能得出m ∥β,反之,m ∥β,β内的直线也不一定与m 平行,即不能得出m ∥n ,∴“m∥n”是“m∥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正确;α∥β时,m,n可能是异面直线,不一定平行,m∥n时,α,β也可能相交,不一定平行,C 错;两个平面垂直,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可能平行,不一定垂直,D错.3.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A.直线AB上B.直线BC上C.直线AC上D.△ABC内部答案 A解析由AC⊥AB,AC⊥BC1,得AC⊥平面ABC1.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1⊥平面ABC.所以C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两平面的交线AB上.4.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 AEC.平面PDF⊥平面P AED.平面PDE⊥平面ABC答案 D解析因为BC∥DF,DF⊂平面PDF,BC⊄平面PDF,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且AE,PE⊂平面P AE,所以BC⊥平面P AE,因为DF∥BC,所以DF⊥平面P AE,又DF⊂平面PDF,从而平面PDF⊥平面P AE.因此选项B,C均正确.5.(2020·淄博模拟)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为()A.线段B1CB.线段BC1C.BB1的中点与C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D.BC的中点与B1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答案 A解析如图,连接AC,AB1,B1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BD1⊥平面ACB1,因为AP⊥BD1,所以AP⊂平面ACB1,又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点P的轨迹为平面ACB1与平面BCC1B1的交线段CB1.6.《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且PD=CD,点E,F分别为PC,PD的中点,则图中的鳖臑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 C解析由题意,因为PD⊥底面ABCD,所以PD⊥DC,PD⊥BC,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C⊥CD,因为PD∩CD=D,所以BC⊥平面PCD,BC⊥PC,所以四面体P-DBC是一个鳖臑,因为DE⊂平面PCD,所以BC⊥DE,因为PD=CD,点E是PC的中点,所以DE⊥PC,因为PC∩BC=C,所以DE⊥平面PBC,可知四面体E-BCD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即四面体E-BCD是一个鳖臑,同理可得,四面体P-ABD和F-ABD都是鳖臑.7.已知△ABC在平面α内,∠A=90°,DA⊥平面α,则直线CA与D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垂直解析∵DA⊥平面α,AC⊂平面α,∴DA⊥CA,在△ABC中,∵∠A=90°,∴AB⊥CA,且DA∩BA=A,DA,BA⊂平面ADB,∴CA⊥平面DAB,DB⊂平面DAB,∴CA⊥DB.8.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给出以下条件:(1)m∥α;(2)m⊥α;(3)m⊂α;(4)α⊥β;(5)α∥β,当条件________成立时,有m∥β;当条件________成立时,有m⊥β(填所选条件的序号)答案(3)(5)(2)(5)解析根据面面平行的特征可得,若m⊂α,α∥β,则m∥β;根据线面垂直以及面面平行的特征可得,若m⊥α,α∥β,则m⊥β.9.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C的中点,点P在线段D1E上.点P到直线CC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5 5解析 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等于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到点C 的距离,设点P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为P ′,显然点P 到直线CC 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P ′C 的长度的最小值.当P ′C ⊥DE 时,P ′C 的长度最小,此时P ′C =2×122+12=255.1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1,AD ⊥AB ,∠BCD =45°,将△ABD 沿对角线BD 折起,设折起后点A 的位置为A ′,并且平面A ′BD ⊥平面BCD .则给出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__.(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①A ′D ⊥BC ;②三棱锥A ′-BCD 的体积为22; ③BA ′⊥CA ′;④平面A ′BC ⊥平面A ′DC . 答案 ③④解析 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E ,连接A ′E .又因为A ′B =A ′D , 所以A ′E ⊥BD , 所以A ′E ⊥平面BCD , 所以A ′E ⊥BC .若A ′D ⊥BC ,则可得到BC ⊥平面A ′BD ,故BC ⊥BD ,与已知矛盾,故①错误. 三棱锥A ′-BCD 的体积V =13×12×2×2×22=26,故②错误.在直角三角形A ′CD 中,A ′C 2=CD 2+A ′D 2, 所以A ′C = 3.在三角形A ′BC 中,A ′B =1,BC =2,A ′C =3,满足BC 2=A ′B 2+A ′C 2,所以BA ′⊥CA ′.故③正确.又BA ′⊥DA ′,所以BA ′⊥平面A ′DC ,所以平面A ′BC ⊥平面A ′DC ,故④正确.11.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求证:(1)EF∥平面ABC;(2)AD⊥AC.证明(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所以EF∥AB.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又AB⊥AD,BC∩AB=B,AB,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12.如图,三棱锥P-ABC中,P A⊥平面ABC,P 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C⊥BM,若存在点M,求出PMM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知AB=1,AC=2,∠BAC=60°,可得S△ABC=12·AB·AC·sin 60°=3 2,由P A⊥平面ABC,可知P A是三棱锥P-ABC的高.又P A=1,所以三棱锥P-ABC的体积V =13·S △ABC ·P A =36.(2)在平面ABC 内,过点B 作BN ⊥AC ,垂足为N .在平面P AC 内,过点N 作MN ∥P A 交PC 于点M ,连接BM .由P A ⊥平面ABC 及AC ⊂平面ABC 知P A ⊥AC ,所以MN ⊥AC . 由于BN ∩MN =N ,故AC ⊥平面MBN . 又BM ⊂平面MBN ,所以AC ⊥BM . 在Rt △BAN 中,AN =AB ·cos ∠BAC =12,从而NC =AC -AN =32.由MN ∥P A ,得PM MC =AN NC =13.13.(2020·韶关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棱P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点F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OE ∥P AB .平面P AC ⊥平面PBD C .PB ⊥平面EFD D .BD ⊥ED 答案 D解析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O 是AC 的中点, ∵E 是棱PC 的中点,∴P A ∥OE ,故A 正确; ∵PD ⊥平面ABCD ,∴PD ⊥AC ,又AC⊥BD,PD∩DB=D,PD,BD⊂平面PDB,∴AC⊥平面PBD,又AC⊂平面P AC,∴平面P AC⊥平面PDB,故B正确;∵PD⊥平面ABCD,∴PD⊥BC,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BC⊥CD,又PD∩CD=D,PD,CD⊂平面PCD,∴BC⊥平面PCD,又DE⊂平面PCD,∴BC⊥DE.∵PD=DC,E是PC的中点,∴DE⊥PC,∵PC∩BC=C,PC,BC⊂平面PBC,∴DE⊥平面PBC,∵PB⊂平面PBC,∴PB⊥DE,又EF⊥PB,DE∩EF=E,DE,EF⊂平面EFD,∴PB⊥平面EFD,故C正确;由DE⊥平面PBC,知DE⊥EB,故D错误.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是EF的中点.现在沿AE,A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A.AG⊥平面EFH B.AH⊥平面EFHC.HF⊥平面AEF D.HG⊥平面AEF答案 B解析根据折叠前、后AH⊥HE,AH⊥HF不变,∴AH⊥平面EFH,B正确;∵过A只有一条直线与平面EFH垂直,∴A不正确;∵AG⊥EF,EF⊥GH,AG∩GH=G,AG,GH⊂平面HAG,∴EF⊥平面HAG,又EF⊂平面AEF,∴平面HAG⊥平面AEF,过点H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EF,一定在平面HAG内,∴C不正确;由条件证不出HG⊥平面AEF,∴D不正确.故选B.15.(2020·广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为矩形,SA⊥平面ABCD,P,Q分别是线段BS,AD的中点,点R在线段SD上.若AS=4,AD=2,AR⊥PQ,则AR =________.答案45 5解析如图,取SA的中点E,连接PE,QE.∵SA⊥平面ABCD,AB⊂平面ABCD,∴SA⊥AB,而AB⊥AD,AD∩SA=A,∴AB⊥平面SAD,又P,E分别是SB,SA的中点,∴PE∥AB,故PE⊥平面SAD,又AR⊂平面SAD,∴PE⊥AR.又∵AR ⊥PQ ,PE ∩PQ =P , ∴AR ⊥平面PEQ ,∵EQ ⊂平面PEQ ,∴AR ⊥EQ , ∵E ,Q 分别为SA ,AD 的中点, ∴EQ ∥SD ,则AR ⊥SD , 在Rt △ASD 中,AS =4,AD =2, 可求得SD =25, 由等面积法可得AR =455.16.(2020·黄山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P A =AB =BC =3,AD =CD =1,∠ADC =120°,点M 是AC 与BD 的交点,点N 在线段PB 上,且PN =14PB .(1)证明:MN ∥平面PDC ;(2)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平面MNQ ⊥平面P AD ,若存在,求出点Q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在四边形ABCD 中, 由AB =BC =3,AD =CD =1, 可得△ABD ≌△CBD ,可得AC ⊥BD ,且M 为AC 的中点, 由AD =CD =1,∠ADC =120°,可得DM =CD cos 60°=12,AC =2CD sin 60°=3,则BM =32×3=32, 由DM BM =PN BN =13,可得MN ∥PD , 而MN ⊄平面PCD ,PD ⊂平面PCD ,可得MN ∥平面PDC .(2)解 过M 作ME ⊥AD ,垂足为E ,延长EM 交BC 于Q ,连接NQ ,NE ,如图,由P A ⊥平面ABCD ,EQ ⊂平面ABCD ,可得P A ⊥EQ ,又EQ ⊥AD ,可得EQ ⊥平面P AD ,EQ ⊂平面MNQ ,可得平面MNQ ⊥平面P AD ,故存在这样的点Q .在Rt △DME 中,∠EMD =90°-60°=30°,在△BQM 中,∠QBM =∠BMQ =30°,∠BQM =120°,由BM =32,BQ sin 30°=BM sin 120°, 可得BQ =BM 3=32,即Q 为BC 的中点, 则Q 为BC 的中点时,平面MNQ ⊥平面P AD .。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8.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挖命题 【考情探究】考点 内容解读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向关联考点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垂直的定义;②理解空间中直线、平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并会证明;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2018课标全国Ⅰ,18,12分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面面垂直的判定,三棱锥的体积★★★2018课标全国Ⅱ,19,12分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线面垂直的判定,点到面的距离2018课标全国Ⅲ,19,12分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面面垂直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2017课标全国Ⅰ,18,12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体积与侧面积分析解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是考查的重点之一.考查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将定义、判定和性质结合起来,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判断某些命题的真假;二是以常见的几何体为背景,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证明几何体中的线和平面的垂直关系,充分考查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分值约为6分,属于中档题.破考点 【考点集训】考点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F,G 均为所在棱的中点,过E,F,G 作正方体的截面,则在各个正方体中,直线BD 1与平面EFG 不垂直的是( )答案 D2.(2019届湖北武昌调研,6)如图所示,三棱锥P-ABC 的底面在平面α上,且AC ⊥PC,平面PAC ⊥平面PBC,点P,A,B 是定点,则动点C 运动形成的图形是( )A.一条线段B.一条直线C.一个圆D.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答案 D3.(2019届辽宁大连一中10月月考,9)如图,正三角形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点G,已知△A'DE 是△ADE 绕直线DE 翻折过程中的一个图形,现给出下列命题:①恒有直线BC ∥平面A'DE;②恒有直线DE ⊥平面A'FG;③恒有平面A'FG ⊥平面A'DE,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答案 D4.(2019届河南中原名校9月联考,18)在四棱锥P-ABCD 中,PD ⊥平面ABCD,且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PD=2. (1)证明:平面PAC ⊥平面PDB;(2)在图中作出点D 在平面PBC 内的正投影M(说明作法及其理由),并求四面体PBDM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因为PD ⊥平面ABCD,AC ⊂平面ABCD, 所以PD ⊥AC.在菱形ABCD 中,AC ⊥BD,且PD ∩BD=D, 所以AC ⊥平面PBD.又因为AC ⊂平面PAC,所以平面PAC ⊥平面PDB.(2)如图,取BC 的中点E,连接DE,PE,易得△BD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C ⊥DE.又因为PD ⊥平面ABCD,所以PD ⊥BC. 又PD ∩DE=D,所以BC ⊥平面PDE.在平面PDE 中,过D 作DM ⊥PE 于M,则DM ⊥BC, 又BC ∩PE=E,所以DM ⊥平面PBC, 即M 是点D 在平面PBC 内的正投影.经计算得DE=√3,在Rt △PDE 中,PD=2,则PE=√4+3=√7, 故DM=√3√7=2√217,则PM=√4-127=4√77. 所以V D-PBM =13×S △PBM ×DM=13×12×4√77×1×2√217=4√321. 5.(2017河南郑州一模,18)如图,在四棱锥S-ABCD 中,底面ABCD 是梯形,AD ∥BC,平面SAB ⊥平面ABCD,△SAB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C=2AB=4,BC=2AD=2CD=2√5,M 是SD 上任意一点,SM ⃗⃗⃗⃗⃗⃗ =m MD ⃗⃗⃗⃗⃗⃗ ,且m>0. (1)求证:平面SAB ⊥平面MAC;(2)试确定m 的值,使三棱锥S-ABC 的体积为三棱锥S-MAC 的体积的3倍.解析(1)证明:在△ABC中,∵AB=2,AC=4,BC=2√5,∴AB2+AC2=BC2,故AB⊥AC.又平面SAB⊥平面ABCD,平面SAB∩平面ABCD=AB,AC⊂平面ABCD, ∴AC⊥平面SAB,又AC⊂平面MAC,故平面SAB⊥平面MAC.(2)V S-MAC=V M-SAC=mm+1V D-SAC=mm+1V S-ADC,∴V S-ABCV S-AMC =m+1m·V S-ABCV S-ACD=m+1m·S△ABCS△ACD=m+1m·2=3⇒m=2.炼技法【方法集训】方法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1.(2017课标全国Ⅲ,10,5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A.A1E⊥DC1B.A1E⊥BDC.A1E⊥BC1D.A1E⊥AC答案C2.(2019届河南洛阳期中考试,19)如图,等腰三角形PAD所在平面与菱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已知点E,F,M,N分别为BA,BC,AD,AP的中点.(1)求证:AC⊥PE;(2)求证:PF∥平面BNM.证明(1)连接PM,ME,BD.∵E,M分别为AB,AD的中点,∴ME∥BD.在菱形ABCD中,AC⊥BD,∴AC⊥ME.∵平面PAD⊥平面ABCD,在等腰三角形PAD中,PM⊥A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PM⊥平面ABCD.又AC⊂平面ABCD,∴PM⊥AC.又∵PM∩ME=M,∴AC⊥平面PME,∵PE⊂平面PME,∴AC⊥PE.(2)连接DF.∵E,F,M,N分别为BA,BC,AD,AP的中点,∴MN∥PD.∵MN⊄平面PDF,PD⊂平面PDF,∴MN∥平面PDF,又知MB ∥DF,MB ⊄平面PDF,DF ⊂平面PDF, ∴MB∥平面PDF. ∵MN∩MB=M,∴平面MNB ∥平面PDF, ∵PF ⊂平面PDF, ∴PF∥平面BNM.方法2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1.(2018课标全国Ⅱ,19,12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AB=BC=2√2,PA=PB=PC=AC=4,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PO ⊥平面ABC;(2)若点M 在棱BC 上,且MC=2MB,求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解析 (1)证明:因为AP=CP=AC=4,O 为AC 的中点, 所以OP ⊥AC,且OP=2√3. 连接OB,因为AB=BC=√22AC,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OB ⊥AC,OB=12AC=2.由OP 2+OB 2=PB 2知,OP ⊥OB.由OP ⊥OB,OP ⊥AC 知PO ⊥平面ABC.(2)作CH ⊥OM,垂足为H. 又由(1)可得OP ⊥CH,所以CH ⊥平面POM.故CH 的长为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 由题设可知OC=12AC=2,CM=23BC=4√23,∠ACB=45°. 所以OM=2√53,CH=OC ·MC ·sin ∠ACB OM =4√55. 所以点C 到平面POM 的距离为4√55. 2.(2018广东茂名模拟,19)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PA ⊥AC,PC ⊥BC,M 为PB 的中点,D 为AB 的中点,且△AMB 为正三角形. (1)求证:BC ⊥平面PAC;(2)若PA=2BC,三棱锥P-ABC 的体积为1,求点B 到平面DCM 的距离.解析 (1)证明:在正三角形AMB 中,D 是AB 的中点, 所以MD ⊥AB.因为M 是PB 的中点,D 是AB 的中点, 所以MD ∥PA,故PA ⊥AB.又PA ⊥AC,AB ∩AC=A,AB,AC ⊂平面ABC, 所以PA ⊥平面ABC.因为BC ⊂平面ABC,所以PA ⊥BC. 又PC ⊥BC,PA ∩PC=P,PA,PC ⊂平面PAC, 所以BC ⊥平面PAC.(2)设AB=x,则MD=√32x,PA=√3x,由PA=2BC,得BC=√32x,由(1)可知BC ⊥平面PAC,又AC ⊂平面PAC,所以BC ⊥AC, 所以AC=12x,由三棱锥P-ABC 的体积为V=13·S △ABC ·PA=18x 3=1,得x=2.设点B 到平面DCM 的距离为h.因为△AMB 为正三角形,所以AB=MB=2. 因为BC=√3,BC ⊥AC,AC=1.所以S △BCD =12S △ABC =12×12·BC ·AC=12×12×√3×1=√34.因为MD=√3,由(1)知MD ∥PA,PA ⊥平面ABC, 所以MD ⊥平面ABC,因为DC ⊂平面ABC,所以MD ⊥DC. 在△ABC 中,CD=12AB=1,所以S △MCD =12·MD ·CD=12×√3×1=√32.因为V M-BCD =V B-MCD ,所以13S △BCD ·MD=13S △MCD ·h, 即13×√34×√3=13×√32×h,所以h=√32.故点B 到平面DCM 的距离为√32.方法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2019届辽宁六校协作体期初联考,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点E在棱PC上(异于点P,C),平面ABE与棱PD交于点F.(1)求证:AB∥EF;(2)若AF⊥EF,求证:平面PAD⊥平面ABCD.证明(1)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AB∥CD.又AB⊄平面PDC,CD⊂平面PDC,所以AB∥平面PDC.又因为AB⊂平面ABE,平面ABE∩平面PDC=EF,所以AB∥EF.(2)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AB⊥AD.因为AF⊥EF,且由(1)知AB∥EF,所以AB⊥AF,由点E在棱PC上(异于点P,C),所以F点异于点P,D,所以AF∩AD=A,又AF,AD⊂平面PAD,所以AB⊥平面PAD,又AB⊂平面ABC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D.2.(2017山东,18,12分)由四棱柱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C1-B1CD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与BD 的交点,E为AD的中点,A1E⊥平面ABCD.(1)证明:A1O∥平面B1CD1;(2)设M是OD的中点,证明:平面A1EM⊥平面B1CD1.证明(1)取B1D1的中点O1,连接CO1,A1O1,由于ABCD-A1B1C1D1是四棱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O为AC与BD的交点,所以A1O1∥OC,A1O1=OC,因此四边形A1OCO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O∥O1C.又O1C⊂平面B1CD1,A1O⊄平面B1CD1,所以A1O∥平面B1CD1.(2)因为AC⊥BD,E,M分别为AD和OD的中点,所以EM⊥BD,又A1E⊥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A1E⊥BD,因为B1D1∥BD,所以EM⊥B1D1,A1E⊥B1D1,又A1E,EM⊂平面A1EM,A1E∩EM=E,所以B1D1⊥平面A1EM,又B 1D 1⊂平面B 1CD 1,所以平面A 1EM ⊥平面B 1CD 1.方法4 翻折问题的处理方法1.(2018广东东莞模拟,18)如图1,矩形ABCD 中,AB=12,AD=6,E 、F 分别为CD 、AB 边上的点,且DE=3,BF=4,将△BCE 沿BE 折起至△PBE 的位置(如图2所示),连接AP 、PF,其中PF=2√5.(1)求证:PF ⊥平面ABED;(2)求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解析 (1)证明:在题图2中,连接EF, 由题意可知,PB=BC=AD=6,PE=CE=CD-DE=9,在△PBF 中,PF 2+BF 2=20+16=36=PB 2, 所以PF ⊥BF.在题图1中,连接EF,作EH ⊥AB 于点H,利用勾股定理,得EF=√62+(12-3-4)2=√61, 在△PEF 中,EF 2+PF 2=61+20=81=PE 2,∴PF⊥EF,又∵BF∩EF=F,BF ⊂平面ABED,EF ⊂平面ABED, ∴PF⊥平面ABED.(2)如图,连接AE,由(1)知PF ⊥平面ABED,∴PF 为三棱锥P-ABE 的高. 设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为h, ∵V A-PBE =V P-ABE ,即13×12×6×9×h=13×12×12×6×2√5, ∴h=8√53, 即点A 到平面PBE 的距离为8√53. 2.(2015陕西,18,12分)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BAD=π2,AB=BC=12AD=a,E 是AD 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图2中△A 1BE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 1-BCDE.(1)证明:CD ⊥平面A 1OC;(2)当平面A 1B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为36√2,求a 的值. 解析 (1)证明:在题图1中,因为AB=BC=12AD=a,E 是AD 的中点,∠BAD=π2, 所以BE ⊥AC.即在题图2中,BE ⊥A 1O,BE ⊥OC, 从而BE ⊥平面A 1OC,又BC DE,所以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D ∥BE,所以CD ⊥平面A 1OC.(2)因为平面A 1BE ⊥平面BCDE, 且平面A 1BE ∩平面BCDE=BE, A 1O ⊥BE,A 1O ⊂平面A 1BE, 所以A 1O ⊥平面BCDE,即A 1O 是四棱锥A 1-BCDE 的高. 由题图1知,A 1O=√22AB=√22a,S 四边形BCDE =BC ·AB=a 2. 从而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为 V=13×S 四边形BCDE ×A 1O=13×a 2×√22a=√26a 3,由√26a 3=36√2,得a=6.过专题A 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考点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2018课标全国Ⅲ,19,12分)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 ⏜上异于C,D 的点. (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2)在线段AM 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 ∥平面PBD?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证明: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交线为CD.因为BC ⊥CD,BC ⊂平面ABCD,所以BC ⊥平面CMD,故BC ⊥DM.因为M 为CD⏜上异于C,D 的点,且DC 为直径,所以DM ⊥CM. 又BC ∩CM=C,所以DM ⊥平面BMC. 而DM ⊂平面AMD,故平面AMD ⊥平面BMC.(2)当P 为AM 的中点时,MC ∥平面PBD. 证明如下:连接AC 交BD 于O.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O 为AC 的中点. 连接OP,因为P 为AM 中点,所以MC ∥OP. MC ⊄平面PBD,OP ⊂平面PBD, 所以MC ∥平面PBD.2.(2018课标全国Ⅰ,18,12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AB=AC=3,∠ACM=90°.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P=DQ=23DA,求三棱锥Q-ABP 的体积.解析 (1)证明:由已知可得,∠BAC=90°,BA⊥AC. 又BA ⊥AD,所以AB ⊥平面ACD.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2)由已知可得,DC=CM=AB=3,DA=3√2. 又BP=DQ=23DA,所以BP=2√2. 作QE ⊥AC,垂足为E,则QE 13DC.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所以QE ⊥平面ABC,QE=1.因此V Q-ABP =13·QE ·S △ABP =13×1×12×3×2√2sin 45°=1.3.(2017课标全国Ⅰ,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 ∥CD,且∠BAP=∠CDP=90°.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2)若PA=PD=AB=DC,∠APD=90°,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解析 (1)证明:由已知∠BAP=∠CDP=90°, 得AB ⊥AP,CD ⊥PD.由于AB ∥CD,故AB ⊥PD, 从而AB ⊥平面PAD. 又AB ⊂平面PAB,所以平面PAB ⊥平面PAD.(2)解法一:在平面PAD 内作PE ⊥AD,垂足为E.由(1)知,AB ⊥平面PAD,故AB ⊥PE,可得PE ⊥平面ABCD. 设AB=x,则由已知可得AD=√2x,PE=√22x.故四棱锥P-ABCD 的体积V P-ABCD =13AB ·AD ·PE=13x 3.由题设得13x 3=83,故x=2.从而PA=PD=2,AD=BC=2√2,PB=PC=2√2.可得四棱锥P-ABCD 的侧面积为12PA ·PD+12PA ·AB+12PD ·DC+12BC 2sin 60°=6+2√3.解法二:由题设条件和(1)可知四棱锥P-ABCD 是一个正方体的一部分,底面ABCD 是正方体的一个对角面,P 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如图),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V P-ABCD =13·√2a ·a ·√22a=13a 3,由题设得13a 3=83,解得a=2,从而PA=PD=2,AD=BC=2√2,PB=PC=2√2, 故四棱锥P-ABCD 的侧面积为12PA ·PD+12PA ·AB+12PD ·DC+12BC 2sin 60°=6+2√3. 4.(2017课标全国Ⅲ,19,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CD.(1)证明:AC ⊥BD;(2)已知△ACD 是直角三角形,AB=BD.若E 为棱BD 上与D 不重合的点,且AE ⊥EC,求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比.解析 (1)证明:取AC 的中点O,连接DO,BO. 因为AD=CD,所以AC ⊥DO.又由于△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AC ⊥BO. 从而AC ⊥平面DOB,故AC ⊥BD. (2)连接EO.由(1)及题设知∠ADC=90°,所以DO=AO. 在Rt △AOB 中,BO 2+AO 2=AB 2. 又AB=BD,所以BO 2+DO 2=BO 2+AO 2=AB 2=BD 2,故∠DOB=90°.由题设知△AEC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EO=12AC. 又△ABC 是正三角形,且AB=BD,所以EO=12BD.故E 为BD 的中点,从而E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的12,四面体ABCE 的体积为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12,即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之比为1∶1.5.(2016课标全国Ⅰ,18,12分)如图,已知正三棱锥P-ABC 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A=6.顶点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点D,D 在平面PAB 内的正投影为点E,连接PE 并延长交AB 于点G. (1)证明:G 是AB 的中点;(2)在图中作出点E 在平面PAC 内的正投影F(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因为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D,所以AB ⊥PD. 因为D 在平面PAB 内的正投影为E,所以AB ⊥DE.(2分) 又PD ∩DE=D,所以AB ⊥平面PED,故AB ⊥PG.又由已知可得,PA=PB,从而G 是AB 的中点.(4分)(2)在平面PAB 内,过点E 作PB 的平行线交PA 于点F,F 即为E 在平面PAC 内的正投影.(5分)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PB ⊥PA,PB ⊥PC,又EF ∥PB,所以EF ⊥PA,EF ⊥PC,又PA ∩PC=P,因此EF ⊥平面PAC,即点F 为E 在平面PAC 内的正投影.(7分)连接CG,因为P 在平面ABC 内的正投影为D,所以D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由(1)知,G 是AB 的中点,所以D 在CG 上,故CD=23CG.(9分)由题设可得PC ⊥平面PAB,DE ⊥平面PAB,所以DE ∥PC,因此PE=23PG,DE=13PC.由已知,正三棱锥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且PA=6,可得DE=2,PE=2√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EFP 中,可得EF=PF=2,(11分) 所以四面体PDEF 的体积V=13×12×2×2×2=43.(12分)6.(2015课标Ⅰ,18,12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的交点,BE ⊥平面ABCD. (1)证明:平面AEC ⊥平面BED;(2)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 的体积为√63,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解析 (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 所以AC ⊥BD. 因为BE ⊥平面ABCD, 所以AC ⊥BE.故AC ⊥平面BED.又AC ⊂平面AEC,所以平面AEC ⊥平面BED.(2)设AB=x,在菱形ABCD 中,由∠ABC=120°,可得AG=GC=√32x,GB=GD=x 2.因为AE ⊥EC,所以在Rt △AEC 中,可得EG=√32x.由BE ⊥平面ABCD,知△EBG 为直角三角形,可得BE=√22x.由已知得,三棱锥E-ACD 的体积V=13×12AC ·GD ·BE=√624x 3=√63.故x=2.从而可得AE=EC=ED=√6.所以△EAC 的面积为3,△EAD 的面积与△ECD 的面积均为√5. 故三棱锥E-ACD 的侧面积为3+2√5.B 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2018江苏,15,14分)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AA 1=AB,AB 1⊥B 1C 1. 求证:(1)AB ∥平面A 1B 1C; (2)平面ABB 1A 1⊥平面A 1BC.证明 (1)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AB ∥A 1B 1. 因为AB ⊄平面A 1B 1C,A 1B 1⊂平面A 1B 1C, 所以AB ∥平面A 1B 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BB 1A 1为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A 1=AB,所以四边形ABB 1A 1为菱形, 所以AB 1⊥A 1B.因为AB 1⊥B 1C 1,BC ∥B 1C 1,所以AB 1⊥BC.又因为A 1B ∩BC=B,A 1B ⊂平面A 1BC,BC ⊂平面A 1BC, 所以AB 1⊥平面A 1BC, 又因为AB 1⊂平面ABB 1A 1,所以平面ABB 1A 1⊥平面A 1BC.2.(2018北京,18,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平面PAD ⊥平面ABCD,PA ⊥PD,PA=PD,E,F 分别为AD,PB 的中点.(1)求证:PE ⊥BC;(2)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3)求证:EF ∥平面PCD.证明 (1)因为PA=PD,E 为AD 的中点, 所以PE ⊥AD.因为底面ABCD 为矩形, 所以BC ∥AD. 所以PE ⊥BC.(2)因为底面ABCD 为矩形, 所以AB ⊥AD.又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AB ⊥平面PAD. 所以AB ⊥PD. 又因为PA ⊥PD,所以PD ⊥平面PAB.所以平面PAB ⊥平面PCD. (3)取PC 的中点G,连接FG,DG.因为F,G 分别为PB,PC 的中点, 所以FG ∥BC,FG=12BC.因为ABCD 为矩形,且E 为AD 的中点, 所以DE ∥BC,DE=12BC.所以DE ∥FG,DE=FG.所以四边形DEFG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F ∥DG.又因为EF ⊄平面PCD,DG ⊂平面PCD, 所以EF ∥平面PCD.3.(2018天津,17,13分)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平面ABC ⊥平面ABD,点M 为棱AB 的中点,AB=2,AD=2√3,∠BAD=90°. (1)求证:AD ⊥BC;(2)求异面直线BC 与MD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直线CD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 (1)证明:由平面ABC ⊥平面ABD,平面ABC ∩平面ABD=AB,AD ⊥AB,可得AD ⊥平面ABC,故AD ⊥BC. (2)取棱AC 的中点N,连接MN,ND.又因为M 为棱AB 的中点,故MN ∥BC.所以∠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 与MD 所成的角. 在Rt △DAM 中,AM=1,故DM=√AD 2+AM 2=√13. 因为AD ⊥平面ABC,故AD ⊥AC.在Rt △DAN 中,AN=1,故DN=√AD 2+AN 2=√13. 在等腰三角形DMN 中,MN=1, 可得cos ∠DMN=12MN DM=√1326.所以,异面直线BC 与M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326.(3)连接CM.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M 为边AB 的中点,故CM ⊥AB,CM=√3.又因为平面ABC ⊥平面ABD,而CM ⊂平面ABC, 故CM ⊥平面ABD.所以,∠CDM 为直线CD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 在Rt △CAD 中,CD=√AC 2+AD 2=4. 在Rt △CMD 中,sin ∠CDM=CM CD =√34. 所以,直线CD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4.4.(2015湖北,20,13分)《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如图所示的阳马P-ABCD 中,侧棱PD ⊥底面ABCD,且PD=CD,点E 是PC 的中点,连接DE,BD,BE.(1)证明:DE ⊥平面PBC.试判断四面体EBCD 是不是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记阳马P-ABCD 的体积为V 1,四面体EBCD 的体积为V 2,求V 1V 2的值.解析 (1)因为PD ⊥底面ABCD,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由底面ABCD 为长方形,得BC ⊥CD,而PD ∩CD=D, 所以BC ⊥平面PCD.DE ⊂平面PCD, 所以BC ⊥DE.又因为PD=CD,点E 是PC 的中点, 所以DE ⊥PC.而PC ∩BC=C,所以DE ⊥平面PBC.由BC ⊥平面PCD,DE ⊥平面PBC,可知四面体EBCD 的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即四面体EBCD 是一个鳖臑,其四个面的直角分别是∠BCD,∠BCE,∠DEC,∠DEB. (2)由已知,PD 是阳马P-ABCD 的高, 所以V 1=13S ABCD ·PD=13BC ·CD ·PD; 由(1)知,DE 是鳖臑D-BCE 的高,BC ⊥CE, 所以V 2=13S △BCE ·DE=16BC ·CE ·DE.在Rt △PDC 中,因为PD=CD,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DE=CE=√22CD,于是V1V 2=13BC ·CD ·PD 16BC ·CE ·DE =2CD ·PD CE ·DE=4.C 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2014浙江,6,5分)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若m ⊥n,n ∥α,则m ⊥α B.若m ∥β,β⊥α,则m ⊥αC.若m ⊥β,n⊥β,n⊥α,则m ⊥αD.若m ⊥n,n ⊥β,β⊥α,则m ⊥α 答案 C2.(2010全国Ⅰ,9,5分)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23B.√33C.23D.√63答案D3.(2016江苏,16,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于是DE∥A1C1.又因为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因为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因为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4.(2016北京,18,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1)求证:DC⊥平面PAC;(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3)设点E为AB的中点.在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PA∥平面CEF?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C⊥DC.(2分)又因为DC⊥AC,AC∩PC=C,所以DC⊥平面PAC.(4分)(2)证明:因为AB∥DC,DC⊥AC,所以AB⊥AC.(6分)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PC⊥AB.(7分)又AC∩PC=C,所以AB⊥平面PAC.又AB ⊂平面PAB,所以平面PAB ⊥平面PAC.(9分) (3)棱PB 上存在点F,使得PA ∥平面CEF. 证明如下:(10分)取PB 中点F,连接EF,CE,CF.又因为E 为AB 的中点,所以EF ∥PA.(13分)又因为PA ⊄平面CEF,EF ⊂平面CEF, 所以PA ∥平面CEF.(14分)5.(2015重庆,20,12分)如图,三棱锥P-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ABC=π2,点D,E 在线段AC 上,且AD=DE=EC=2,PD=PC=4,点F 在线段AB 上,且EF ∥BC. (1)证明:AB ⊥平面PFE;(2)若四棱锥P-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解析 (1)证明:如图,由DE=EC,PD=PC 知,E 为等腰△PDC 中DC 边的中点,故PE ⊥AC.又平面PAC ⊥平面ABC,平面PAC ∩平面ABC=AC,PE ⊂平面PAC,PE ⊥AC,所以PE ⊥平面ABC,又AB ⊂平面ABC,从而PE ⊥AB. 因为∠ABC=π2,EF ∥BC,故AB ⊥EF.从而AB 与平面PFE 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 都垂直,所以AB ⊥平面PFE.(2)设BC=x,则在直角△ABC 中, AB=√AC 2-BC 2=√36-x 2, 从而S △ABC =12AB ·BC=12x √36-x 2.由EF ∥BC 知,AF AB =AE AC =23,得△AFE ∽△ABC, 故S △AFE S △ABC =(23)2=49,即S △AFE =49S △ABC .由AD=12AE,S △AFD =12S △AFE =12·49S △ABC =29S △ABC=19x √36-x 2,从而四边形DFBC 的面积为S DFBC =S △ABC -S △AFD =12x √36-x 2-19x √36-x 2=718x √36-x 2.由(1)知,PE ⊥平面ABC,所以PE 为四棱锥P-DFBC 的高. 在直角△PEC 中,PE=√PC 2-EC 2=√42-22=2√3. 体积V P-DFBC =13·S DFBC ·PE=13·718x √36-x 2·2√3=7,故得x 4-36x 2+243=0,解得x 2=9或x 2=27,由于x>0,可得x=3或x=3√3,所以,BC=3或BC=3√3.6.(2014辽宁,19,12分)如图,△ABC 和△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G 分别为AC,DC,AD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BCG; (2)求三棱锥D-BCG 的体积.附:锥体的体积公式V=13Sh,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解析 (1)证明:由已知得△ABC ≌△DBC. 因此AC=DC.又G 为AD 的中点,所以CG ⊥AD.同理,BG ⊥AD,又BG ∩CG=G,因此AD ⊥平面BCG. 因为E,F 分别为AC,DC 的中点, 所以EF ∥AD,所以EF ⊥平面BCG.(2)在平面ABC 内,作AO ⊥CB,交CB 的延长线于O,由平面ABC ⊥平面BCD,平面ABC ∩平面BCD=BC,AO ⊥BC,AO ⊂平面ABC,得AO ⊥平面BCD. 又G 为AD 中点,因此G 到平面BCD 的距离h 是AO 长度的一半.在△AOB 中,AO=AB ·sin 60°=√3,所以V D-BCG =V G-BCD =13·S △DBC ·h=13×12BD ·BC ·sin 120°·√32=12.7.(2014湖北,20,13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F,P,Q,M,N 分别是棱AB,AD,DD 1,BB 1,A 1B 1,A 1D 1的中点. 求证:(1)直线BC 1∥平面EFPQ; (2)直线AC 1⊥平面PQMN.证明 (1)连接AD 1,由棱柱ABCD-A 1B 1C 1D 1是正方体,知AD 1∥BC 1, 因为F,P 分别是AD,DD 1的中点, 所以FP ∥AD 1. 从而BC 1∥FP.而FP ⊂平面EFPQ,且BC 1⊄平面EFPQ, 故直线BC 1∥平面EFPQ.(2)连接AC,BD,则AC ⊥BD.由CC 1⊥平面ABCD,BD ⊂平面ABCD,可得CC 1⊥BD. 又AC ∩CC 1=C,所以BD ⊥平面ACC 1. 而AC 1⊂平面ACC 1,所以BD ⊥AC 1. 因为M,N 分别是A 1B 1,A 1D 1的中点, 则易知MN ∥BD,从而MN ⊥AC 1. 同理可证PN ⊥AC 1.又PN ∩MN=N, 所以直线AC 1⊥平面PQMN.8.(2014重庆,20,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底面是以O 为中心的菱形,PO ⊥底面ABCD,AB=2,∠BAD=π3,M 为BC 上一点,且BM=12. (1)证明:BC ⊥平面POM;(2)若MP ⊥AP,求四棱锥P-ABMO 的体积.解析 (1)证明:如图,连接OB,因为ABCD 为菱形,O 为菱形的中心,所以AO ⊥OB.因为∠BAD=π3,所以OB=AB ·sin ∠OAB=2sin π6=1,又因为BM=12,且∠OBM=π3,所以在△OBM 中,OM 2=OB 2+BM 2-2OB ·BM ·cos ∠OBM=12+(12)2-2×1×12×cos π3=34.所以OB 2=OM 2+BM 2,故OM ⊥BM.又PO ⊥底面ABCD,BC ⊂平面ABCD, 所以PO ⊥BC.从而BC 与平面POM 内两条相交直线OM,PO 都垂直,所以BC ⊥平面POM. (2)由(1)可得,OA=AB ·cos ∠OAB=2·cos π6=√3. 设PO=a,由PO ⊥底面ABCD 知,△POA 为直角三角形, 故PA 2=PO 2+OA 2=a 2+3.又△POM 也是直角三角形,故PM 2=PO 2+OM 2=a 2+34.连接AM,在△ABM 中,AM 2=AB 2+BM 2-2AB ·BM ·cos ∠ABM=22+(12)2-2×2×12×cos 2π3=214.由于MP ⊥AP,故△APM 为直角三角形,则PA 2+PM 2=AM 2,即a 2+3+a 2+34=214,得a=√32或a=-√32(舍去),即PO=√32.此时S 四边形ABMO =S △AOB +S △OMB =12·AO ·OB+12·BM ·OM=12×√3×1+12×12×√32=5√38.所以V P-ABMO =13·S 四边形ABMO ·PO=13×5√38×√32=516.9.(2014课标Ⅰ,19,12分)如图,三棱柱ABC-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B 1C 的中点为O,且AO ⊥平面BB 1C 1C.(1)证明:B 1C ⊥AB;(2)若AC ⊥AB 1,∠CBB 1=60°,BC=1,求三棱柱ABC-A 1B 1C 1的高.解析 (1)证明:连接BC 1,则O 为B 1C 与BC 1的交点.因为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又AO ⊥平面BB 1C 1C, 因为B 1C ⊂平面BB 1C 1C, 所以B 1C ⊥AO, 因为BC 1∩AO=O, 故B 1C ⊥平面ABO. 由于AB ⊂平面ABO,故B 1C ⊥AB.(2)作OD ⊥BC,垂足为D,连接AD. 作OH ⊥AD,垂足为H.由于BC ⊥AO,BC ⊥OD,OA ∩OD=O, 故BC ⊥平面AOD, 因为OH ⊂平面AOD, 所以OH ⊥BC.又OH ⊥AD,BC ∩AD=D, 所以OH ⊥平面ABC. 因为∠CBB 1=60°, 所以△CBB 1为等边三角形, 又BC=1,可得OD=√34.由于AC ⊥AB 1,所以OA=12B 1C=12.由OH ·AD=OD ·OA,且AD=√OD 2+OA 2=√74,得OH=√2114.又O 为B 1C 的中点,所以点B 1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17.故三棱柱ABC-A 1B 1C 1的高为√217.10.(2012课标全国,19,12分)如图,三棱柱ABC-A 1B 1C 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 (1)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2)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解析 (1)证明:由题设知BC ⊥CC 1,BC ⊥AC,CC 1∩AC=C,所以BC ⊥平面ACC 1A 1. 又DC 1⊂平面ACC 1A 1,所以DC 1⊥BC.由题设知∠A 1DC 1=∠ADC=45°,所以∠CDC 1=90°,即DC 1⊥DC. 又DC ∩BC=C,所以DC 1⊥平面BDC. 又DC 1⊂平面BDC 1,故平面BDC 1⊥平面BDC.(2)设棱锥B-DACC 1的体积为V 1,AC=1. 由题意得V 1=13×1+22×1×1=12. 又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体积V=1,所以(V-V 1)∶V 1=1∶1. 故平面BDC 1分此棱柱所得两部分的体积的比为1∶1.11.(2011课标,18,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1)证明:PA ⊥BD;(2)设PD=AD=1,求棱锥D-PBC 的高.解析 (1)证明: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3AD. 从而BD 2+AD 2=AB 2,故BD ⊥AD.又PD ⊥底面ABCD,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故PA ⊥BD.(2)如图,作DE ⊥PB,垂足为E.已知PD ⊥底面ABCD,则PD ⊥BC.由(1)知BD ⊥AD,又BC ∥AD,所以BC ⊥BD. 故BC ⊥平面PBD,BC ⊥DE.则DE ⊥平面PBC,即DE 为棱锥D-PBC 的高, 由题设知PD=AD=1,则BD=√3,PB=2. 根据DE ·PB=PD ·BD 得DE=√32.即棱锥D-PBC 的高为√32.【模拟】时间:50分钟 分值:6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2019届湖南湘东南五校10月联考,5)已知两个平面垂直,有下列命题: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3B.2C.1D.0答案C2.(2019届江西南昌二中11月月考,7)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B⊥CD,BC⊥AD,则对角线AC与BD的位置关系为()A.相交但不垂直B.垂直但不相交C.不相交也不垂直D.无法判断答案B3.(2018江西赣州模拟,6)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且BC1⊥AC,过C1作C1H⊥底面ABC,垂足为H,则点H在()A.直线AC上B.直线AB上C.直线BC上D.△ABC内部答案B4.(2018山西临汾模拟,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MD⊥平面ABCD,NB⊥平面ABCD,且MD=NB=1,E为M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平面BCE⊥平面ABNB.MC⊥ANC.平面CMN⊥平面AMND.平面BDE∥平面AMN答案C二、填空题(共5分)5.(2017豫西五校联考,14)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AC=2a,BB1=3a,D是棱A1C1的中点,点F在AA1(不包括端点)上,当AF=时,CF⊥平面B1DF.答案a或2a三、解答题(共40分)6.(2019届云南昆明第一中学10月月考,20)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3,F是棱PA上的一个动点,E为PD的中点.(1)求证:平面BDF⊥平面PCF;(2)若AF=1,求证:CE∥平面BDF.证明(1)连接AC交BD于点O,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BD⊥AC.因为PA⊥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BD⊥PA.因为PA∩AC=A,PA⊂平面PAC,AC⊂平面PAC,所以BD⊥平面PAC,所以BD⊥平面PCF.因为BD⊂平面BDF,所以平面BDF⊥平面PCF.(2)过点E作EG∥FD交AP于点G,连接CG,FO.因为EG∥FD,EG⊄平面BDF,FD⊂平面BDF,所以EG∥平面BDF.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所以O是AC的中点,因为E为PD的中点,所以G为PF的中点.因为AF=1,PA=3,所以F为AG的中点.所以OF∥CG.因为CG⊄平面BDF,OF⊂平面BDF.所以CG∥平面BDF.又EG∩CG=G,EG,CG⊂平面CGE,所以平面CGE∥平面BDF.又CE⊂平面CGE,所以CE∥平面BDF.7.(2019届湖北襄阳重点中学第一次月考,19)如图,在四棱台A1B1C1D1-ABCD中,A1A⊥底面ABCD,A1B1=A1A=√3,AB=2√3,AC=2,平面A1ACC1⊥平面C1CDD1,M为C1C的中点.(1)证明:AM⊥D1D;(2)若∠ABC=30°,且AC≠BC,求点A到平面B1BCC1的距离.解析(1)证明:连接C1A,∵A1B1C1D1-ABCD为四棱台,∴四边形A1B1C1D1∽四边形ABCD,∴A1C1AC =A1B1AB=12.由AC=2得A1C1=1.又∵A1A⊥底面ABCD,∴四边形A1ACC1为直角梯形,∴C1A=2,又AC=2,M为CC1的中点,所以AM⊥C1C.又∵平面A1ACC1⊥平面C1CDD1,平面A1ACC1∩平面C1CDD1=C1C,∴AM⊥平面C1CDD1.又D1D⊂平面C1CDD1,∴AM⊥D1D.(2)连接BM,在△ABC中,AB=2√3,AC=2,∠ABC=30°,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BC=4或BC=2,由于AC≠BC,所以BC=4,从而AB2+AC2=BC2,∴AB⊥AC.∵A1A⊥底面ABCD,AA1⊂平面A1ACC1,∴平面A1ACC1⊥底面ABCD,且AC为交线,∴AB⊥平面A1ACC1,又CC1⊂平面A1ACC1,∴AB⊥CC1.由(1)知AM⊥CC1,又AB∩AM=A,∴CC1⊥平面ABM,∴平面ABM⊥平面B1BCC1.过点A作AN⊥BM,交BM于点N,则AN⊥平面B1BCC1.在Rt△ABM中,计算可得AM=√3,BM=√15,∴AN=2√15,5故点A到平面B1BCC1的距离为2√15.58.(2018湖南益阳模拟,1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B⊥平面ABCD,AD∥BC,AD=2BC,∠DAB=∠ABP=90°.(1)求证:AD⊥平面PAB;(2)求证:AB⊥PC;的值.(3)若点E在棱PD上,且CE∥平面PAB,求PEPD解析(1)证明:因为∠DAB=90°,所以AD⊥AB.因为平面PAB⊥平面ABCD,且平面PAB∩平面ABCD=AB,所以AD⊥平面PAB.(2)证明:由(1)知AD⊥AB,因为AD∥BC,所以BC⊥AB.又因为∠ABP=90°,所以PB⊥AB.因为PB∩BC=B,所以AB⊥平面PBC,因为PC⊂平面PBC,所以AB⊥PC.(3)如图,过E作EF∥AD交PA于F,连接BF.因为AD ∥BC,所以EF ∥BC. 所以E,F,B,C 四点共面. 又因为CE ∥平面PAB,且CE ⊂平面BCEF,平面BCEF ∩平面PAB=BF, 所以CE ∥BF,所以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EF=BC=12AD. 在△PAD 中,因为EF ∥AD, 所以PE PD =EF AD =12, 即PE PD =12. 9.(2018广东江门一模,19)如图,在直角梯形ABEF 中,∠ABE=∠BAF=90°,C 、D 分别是BE 、AF 上的点,且DA=AB=BC=√2a,DF=2CE=2a.沿CD 将四边形CDFE 翻折至四边形CDPQ 的位置,连接AP 、BP 、BQ,得到多面体ABCDPQ,且AP=√6a. (1)求多面体ABCDPQ 的体积; (2)求证:平面PBQ ⊥平面PBD.解析 (1)∵DA=AB=BC=√2a,∠ABC=∠BAD=90°,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CD⊥AD,CD ⊥DP, 又AD ∩DP=D, ∴CD⊥平面ADP.∵AB∥CD,∴AB⊥平面ADP,∵AD 2+DP 2=AP 2,∴AD⊥DP, 又CD ⊥AD,CD ∩DP=D,∴AD⊥平面CDPQ,又AD ∥BC, ∴BC⊥平面CDPQ. ∴V B-CDPQ =13S 梯形CDPQ ·BC=13×(a+2a)×√2a 2×√2a=a 3, V B-ADP =13S △ADP ·AB=13×12×√2a×2a×√2a=2a 33, ∴多面体ABCDPQ 的体积为V B-CDPQ +V B-ADP =5a 33. (2)证明:取BP 的中点G,连接GQ 、DG 、DQ,在△ABP 中,BP=√AB 2+AP 2=2√2a,∴BG=1BP=√2a,2在△BCQ中,BQ=√BC2+CQ2=√3a. PQ=√(DP-CQ)2+CD2=√3a,∴PQ=BQ,∴GQ⊥BP.∴QG=√BQ2-BG2=a,又BD=√2AB=2a=DP,∴DG⊥BP,∴DG=√BD2-BG2=√2a,又DQ=√CQ2+CD2=√3a,∴DQ2=QG2+DG2,∴QG⊥DG.又BP∩DG=G,∴QG⊥平面PBD,又QG⊂平面PBQ,∴平面PBQ⊥平面P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填空题1.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一点,则图形中有________对线面垂直.第1题 第7题2.,,a b l 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①若a ⊥β,α⊥β,则a ∥α;②若a ∥α,a ⊥b ,则b ⊥α; ③若a ∥b ,l ⊥α,则l ⊥b ;④α⊥γ,β⊥γ,则α∥β.3.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PA ⊥平面ABCD ,且PA =1,PE ⊥BD ,E 为垂足,则PE 的长为________.4.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填序号).5.(1)三角形的一边BC 在平面α内,l ⊥α,垂足为A ,A ∉BC ,P 在l 上滑动,点P 不同于A ,若∠ABC 是直角,则△PBC 是________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PBC 的斜边BC 在平面α内,直角顶点P 在平面α外,P 在平面上的射影为A ,则△ABC 是__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6.已知,a b 为直线,,αβ为平面.在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若a α⊥,b α⊥,则//a b ;②若a ∥α,b ∥α,则a ∥b ; ③若a ⊥α,a ⊥β,则α∥β;④若b ∥α,b ∥β,则α∥β.7.如图,在正方形SG 1G 2G 3中,E ,F 分别是G 1G 2,G 2G 3的中点,D 是EF 的中点,现沿SE ,SF 及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几何体,使G 1,G 2,G 3三点重合于点G ,这样,下列五个结论:①SG ⊥平面EFG ;②SD ⊥平面EFG ;③GF ⊥平面SEF ; ④EF ⊥平面GSD ;⑤GD ⊥平面SEF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8.三条不重合直线,,m n l ,两个不重合平面,αβ,下列命题为真的序号是_______. ①//,//,////l m l m αβαβ⇒;②,,////l m l m αβαβ⊥⊥⇒;③,,//,////m n m n ααββαβ⊂⊂⇒;④,,,m n n m n αβαββα⊥⋂=⊂⊥⇒⊥. 9.设,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m n 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m n m n n ααα⊥⊥⊄⇒;②,,,m n n m n αβαβαβ⊥⋂=⊂⊥⇒⊥; ③,//,//m n m n αβαβ⊥⇒⊥;④,,n m αβαβ⊂⊂与相交且不垂直,m n ⇒不垂直.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10.设,,a b c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对于下列条件: ①,a c b c ⊥⊥;②,,a b αβαβ⊥⊂⊂;③,//a b αα⊥;④,a b αα⊥⊥,其中是a b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是________.11.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 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12.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C 在圆周上(异于点A ,B ),直线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有以下四个命题,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 ①PA ∥平面MOB ;②MO ∥平面PAC ;③OC ⊥平面PAC ;④平面PAC ⊥平面PBC .第12题 第13题13.如图,PA ⊥圆O 所在的平面,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O 上的一点,E 、F 分别是点A 在PB 、PC 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①AF ⊥PB ;②EF ⊥PB ;③AF ⊥BC ;④AE ⊥平面PBC . 二、解答题14.如图,在空间四边形S ­ABC 中,SA ⊥平面ABC ,∠ABC =90°,AN ⊥SB 于N ,AM ⊥SC 于M .求证:(1)AN ⊥BC ;(2)SC ⊥平面ANM .15.在菱形ABCD中,∠A=60°,线段AB的中点是E,现将△ADE沿DE折起到△FDE的位置,使平面FDE和平面EBCD垂直,线段FC的中点是G.(1)证明:直线BG∥平面FDE;(2)判断平面FEC和平面EBCD是否垂直,并证明你的结论.16.在四面体ABCD中,AB=AC,BD=CD,平面ABC⊥平面BCD,点E、F分别为棱BC和AD的中点.(1)求证:AE⊥平面BCD;(2)求证:AD⊥BC;(3)若△ABC内的点G满足FG∥平面BCD,设点G构成集合T,试描述点集合T 的位置.(不必说明理由)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CD,正方形ADEF所在的平面和平面ABCD 垂直,点H是BE的中点,点G是AE、DF的交点.(1)求证:GH∥平面CDE;(2)求证:BD⊥平面CDE.18.如图,在棱长均为4的三棱柱ABC­A1B1C1中,D、D1分别是BC和B1C1的中点.(1)求证:A1D1∥平面AB1D;(2)若平面ABC⊥平面BCC1B1,∠B1BC=60°,求三棱锥B1­ABC的体积.1解析由题可知PA⊥平面ABC,又因为BC⊥AC,PA⊥BC,所以BC⊥平面PAC,故有2对线面垂直.答案 22解析①a⊂α也成立;②不正确;③l与a,b没有任何关系;④显然不正确.答案03答案13 54解析因为当n⊥β,m⊥α时,平面α及β所成的二面角与直线m,n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所以若m⊥n,则α⊥β,从而由①③④⇒②;同理若α⊥β,则m⊥n,从而由②③④⇒①.答案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5解析(1)如图,∵PA⊥平面ABC,∴PA⊥BC,又∵∠ABC=90°∴BC⊥AD,∴BC⊥平面PAB,∴∠PBC=90°. (2)如图,PB2+PC2=BC2,AB<PB,AC<PC,所以AB2+AC2<BC2,故∠BAC为钝角.答案(1)直角(2)钝角6解析由“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知①真;由“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或异面或相交”知②假;由“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知③真;易知④假.答案①③7解析SG,EG,FG两两垂直,易推得①成立;EG2=FG2,即EG=FG又SE=SF,易证④成立.答案①④8解析①不正确.②由条件,可得l⊥α,l⊥β,所以α∥β,②正确.③不正确.④由面面垂直的性质知正确.答案②④9解析①②正确;③错误,α,β相交或平行;④错误.m与n可以垂直,不妨令n=α∩β,则在β内存在m⊥n.答案①②10解析若a⊥α,b∥α,则a⊥b,反之显然不成立,故应填③.答案③11解析如图所示.∵PA⊥PC、PA⊥PB,PC∩PB=P,∴PA⊥平面PBC.又∵BC⊂平面PBC,∴PA⊥BC.同理PB⊥AC、PC⊥AB.但AB不一定垂直于BC. 答案3个12解析因为PA⊂平面MOB,不可能PA∥平面MOB,故①错误;因为M、O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MO∥PA,得MO∥面PAC,故②正确.又圆的直径可知BC ⊥AC,又PA⊥平面ABC,所以BC⊥PA,所以BC⊥平面PAC,在空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OC不可能与平面PAC垂直,故③错误;由③可知BC⊥平面PAC,又BC⊂平面PBC,所以平面PAC⊥平面PBC,故④正确.答案②④13解析由题意知PA⊥平面ABC,∴PA⊥BC.又AC⊥BC,PA∩AC=A,∴BC⊥平面PAC.∴BC⊥AF.∵AF⊥PC,BC∩PC=C,∴AF⊥平面PBC,∴AF⊥PB,AF⊥BC.又AE⊥PB,AE∩AF=A,∴PB⊥平面AEF.∴PB⊥EF.故①②③正确.答案①②③14证明(1)由SA⊥平面ABC,BC⊂面ABC,知SA⊥BC.又BC⊥AB,且AB∩SA=A,故BC⊥平面SAB.因为AN⊂平面SAB,所以AN⊥BC.(2)由AN⊥BC,AN⊥SB,且SB∩BC=B,所以AN⊥平面SBC.又SC⊂平面SBC,所以AN⊥SC.又AM⊥SC,且AM∩AN=A,所以SC⊥平面ANM.15解析(1)延长DE、CB相交于点H,连接HF.因为菱形ABCD,且E为AB的中点,所以BE∥CD,BE=12 CD.所以B为HC的中点.因为G为线段FC的中点,所以BG∥HF.因为GB⊄平面FDE,HF⊂平面FDE,所以直线BG∥平面FDE.(2)垂直.证明如下:由菱形ABCD及∠A=60°,得△ABD是正三角形,因为E为AB的中点,所以AE⊥DE.所以FE⊥DE.因为平面FDE和平面EBCD垂直,且这两个平面的交线是DE,FE在平面FDE内,所以FE⊥平面EBCD.因为FE⊂平面FEC,所以平面FEC和平面EBCD垂直.16解析(1)连接AE,在△ABC中,AB=AC,E为BC的中点,所以AE⊥BC.又平面ABC⊥平面BCD,AE⊂平面ABC,平面ABC∩平面BCD=BC,所以AE⊥平面BCD;(2)连接DE,因为BD=CD,E为BC的中点,所以BC⊥DE.由(1)知AE⊥BC,又AE∩DE=E,AE、DE⊂平面AED,所以BC⊥平面AED.又AD⊂平面AED,所以BC⊥AD,即AD⊥BC;(3)取AB、AC的中点M、N,所有的点G构成的集合T即为△ABC的中位线MN. 17证明(1)因为G是AE与DF的交点,所以G是AE的中点.又H是BE的中点,所以在△EAB中,GH∥AB.因为AB∥CD,所以GH∥CD.又CD⊂平面CDE,GH⊄平面CDE,所以GH∥平面CDE.(2)平面ADEF⊥平面ABCD,交线为AD,因为ED⊥AD,ED⊂平面ADEF,所以ED⊥平面ABCD.所以ED⊥BD.又BD⊥CD,CD∩ED=D,所以BD⊥平面CDE.【点评】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和垂直关系问题主要步骤有:第一步:根据条件合理转化.第二步:写清推证平行或垂直的所需条件,注意要充分.第三步:写出结论.18解析(1)如图,连接DD 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因为D,D1分别是BC与B1C1的中点,所以B1D1∥BD,且B1D1=BD. 所以四边形B1BD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B1∥DD1,且BB1=DD1.又因为AA1∥BB1,AA1=BB1,所以AA1∥DD1,AA1=DD1.所以四边形AA1D1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D1∥AD.又A1D1⊄平面AB1D,AD⊂平面AB1D,故A1D1∥平面AB1D.(2)法一在△ABC中,因为AB=AC,D为BC的中点,所以AD⊥BC. 因为平面ABC⊥平面B1C1CB,交线为BC,AD⊂平面ABC,所以AD⊥平面B1C1CB,即AD是三棱锥A­B1BC的高.在△ABC中,由AB=AC=BC=4,得AD=2 3.在△B1BC中,B1B=BC=4,∠B1BC=60°,所以△B1BC的面积S△B1BC=34×42=4 3.所以三棱锥B1­ABC的体积,即三棱锥A­B1BC的体积V=13×S△B1BC·AD=13×43×23=8.法二在△B1BC中,因为B1B=BC,∠B1BC=60°,所以△B1BC为正三角形,因此B1D⊥BC.因为平面ABC⊥平面B1C1CB,平面ABC∩平面B1C1CB=BC,B1D⊂面B1C1CB,∴B1D⊥面ABC,即B1D是三棱锥B1­ABC的高.在△ABC中,由AB=AC=BC=4,得△ABC的面积S△ABC=34×42=4 3.在△B1BC中,因为B1B=BC=4,∠B1BC=60°,所以B1D=2 3.所以三棱锥B1­ABC的体积V=13×S△ABC·B1D=13×43×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