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着力点
发展农 村生产力 。只有大力发展现代
农业 ,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 的转变 , 约 节 使 用 自然资源 和生产要素 ,优 化农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 , 发展多种经营 , 繁荣
纳入科学发展 的轨道 。 可以说 , 无论是
,
产能力 , 促进粮食稳 定增 产 , 保障国家
1 农 财 与 务o年 1 4 村 政 财 2 第1 0 7 期
维普资讯
厅 局领 导 谈 “ 农 " 三
粮食安全。 总之 ,只有充分 认识 到发展现 代 性 收入的增 长幅度 ,尽快形成新农村 建设稳定 的资金 来源 ,进 而加强农 村 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 同
农业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发展 现代 农
业是新 农村建设 首要任务 的观念 , 才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 农业 。现代
农业涉及农 业的科技 创新 、农业 的组 织 经营方式 、 农业 的市场化水平 、 农产 品加工 以及 农村 的人才 队伍建设等多 个方面。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扎 扎实实解决好这些 问题 ,就要夯实新
粮食生产 比较效益 。充分利用资源和
的产业基础上来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 ,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 用 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
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 农业 , 用培养新型农 民发展农业 , 提高
展的现状和条件 , 反映农 民意愿 , 满足
农民需要 , 尊重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 既着眼长远 ,又围绕 当前迫切需要解 决的 问题 , 住重点 , 抓 扎实 推进 , 确保
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促进农业生产观
建设新农村需要明确的几个战略重点
建 设 新 农 村 需 要 明 确 的 几 个 战 略 重 点
■ 郑 小敏
社 会主 义 新 农村 建 设 是 一项 世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认 识 ,把 握好 其
技 术作 为 农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驱 动 , 推
大 知名 品牌 生产规 模 ,强 化 基 础设
一
要 素组 合 的高 度化 、农 业 社会 劳 动 农 民种 植优 质粮 ,增 加粮 食 直 补 资 农产 业 ,加 速 农 业 剩余 劳 动 力 的 转 加 种粮 农 民的 收入 。进 一 步 优 化 农
并直 接 发放 到户 , 千方 百计 地 增 大 历史 任 务 ,首 先 必须 牢 固树 立起 生产率的高度化。同时大力发展 非 金 , 社 会 发展规 律 的指 导 思想 ,着 力探 移 , 进 农村 流 通 服 务 业 的发展 , 推 不 产 品 品种 和 品 质结 构 ,促 使产 品 多 索并 明确 一 系列 战 略 思路 ,牢 牢抓 断 壮大 县域 经济 ,为新 农 村 建 设 增 样 化和 优 良化 ,走 出一条 优 质 高 效
的产 业链 , 现 产供 销 一体 化 经 营 。 实
益 , 农 民增 收创 造条 件 。二 是切 实 为 防止 农 民负 担 反弹 ,彻底 取 消 不 应 由农 民负担 的 各种 费用 。 三是 大 力
样 是社 会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 的第 一 要 大 招 商 引资 力度 ,吸 引 国 内外 资 金 只 有 这样 ,才 能增 强 农 业 的综 合 效
民 ” 当前 , 然农 业 在 国 民经 济 中 。 虽 化农 业发展 的思想 丝 毫不容 动摇 。 长 拉 动 乏 力的 根本 原 因之 一 。 因此
力和 水平 增 长 不快 ,对 国 民经 济 增 企 业 与推 进 农 业产 业 化 有 机结 合 起
乡村振兴的全面新农村建设计划
乡村振兴的全面新农村建设计划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速,乡村经济和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乡村振兴的全面新农村建设计划应该是一个如何让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本文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土地利用、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文化传承等六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需要设法改善农村交通、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农村电力、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农民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发展农村产业,加强农村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开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农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扶持农民发展农村产业,引导农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就业创业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
四、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对新农村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重点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发展和城乡统一发展。
五、农村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计划应该注重保护农村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六、农村文化传承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农村文化传承和创新。
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保护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农村历史文化,培养和发扬农民精神风貌。
七、农村教育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发展是重要的一部分。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学校和教育设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八、农村医疗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农民健康和健康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九、农村养老保障乡村振兴中,农村养老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05.12.31•【文号】中发[2006]1号•【施行日期】2005.12.3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2005年12月31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村服务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农村服务业是指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农、林、牧、渔服务业;二是乡镇企业口径下除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外的所有产业;三是农村公共服务业。
发展农村服务业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农村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和发展对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人都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必将大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深入探究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先后深入到莘县、冠县、茌平的部分乡镇、市场和养殖户,采取与有关专家、部门领导和种养殖业主座谈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探讨,现就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农村服务业现状近年来,我市以农村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近几年,我们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农业农村政策,不断加大惠农措施,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连续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4年成两位数增长,确保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截至目前,我市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243.7万亩,21种食品通过绿色认证,绿色食品单科生产基地面积36余万亩;81个无公害农产品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140余万亩,多个农产品品牌已打入日、韩、欧洲市场。
本届奥运会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业被列为定点奥运食品供应单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业取得进京资格。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紧紧围绕粮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导产业,建设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生产基地,对农产品实行深度加工。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作者:徐伟华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形态,它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大都市经济圈内适应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
它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产物,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新的途径。
城市近郊区发展这一特色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休闲农业乌海产业调整随着收入的增加,假日经济的兴起,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和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市应运而生。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经营形态。
这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不同于一般农业,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业。
休闲农业的产品既是一种或数种农产品,又是旅游产品;休闲农业的过程重在游客参与,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休闲农业的卖点在于特定的乡村地域,突出“乡、土、野”。
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于一体,投资增加不多,而效益明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休闲农业由于其本身的特质,更彰显出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要有具备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的资源基础。
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观光农业,必须建立在具有可供旅游观光开发的农业资源基础上,从而把农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观光资源,扩大农业资源的功能。
第二,要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旅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第三,要以生态旅游为导向,使旅游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现代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大自然情趣,把现代农业及自然资源景观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
第四,农业休闲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延伸,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 基础设施 建设不断 加强 ,但不 配套 不 同步 的 问题依 然存在 。 十一五 ’ 间 , “ 期 上海 基础设施投 资布 局开始 向郊 区农
村倾斜 , 各类 基础设施 建设加快 向郊区延伸 , 轨道交通 建设在 大部 分郊 区县全面 展开 , 行政 村公交通 达 率在 9 % 5 以上 , 行政
始终处 于可控状态 。逐 步建立 了蔬菜 、 水产 品、 生猪 及生猪 产 品产地准 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 农业经济和 服务功能逐步拓展 。完善现代 农业产业体 系, 积极 推进 农产 品加工 业、 流通 服务业 、 闲农业 , 休 全市 地产 农
20 年的 233 亿元增加到 2 1 年的 270 亿 元 。 05 3.9 00 8.3 粮食产
品有效供应 和质量安 全。发展低碳 和循 环农业 , 降低 化肥 、 农
药施用量 ,有 效防治农 业面源 污染 。促进 农业 生产经营 专业
五 ’ 间, 期 上海都市现代 农业 的框架基本形成 。但 是, 资源 与环 境约束 加剧 , 加快转 变农业发展 方式 的要求 愈加迫 切 ; 防灾减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 但城 乡收入差距依然拉 大。乡镇经济
经营权 规范流转 ,健全涉农 区县农 村土地承 包经营 纠纷调解 仲裁 体系 , 及时解 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纠纷 。完善城 乡平等 的 要素市 场交换 关系, 建立土地指标 交 易平 台 , 促进土 地增值 收 益等主要 用于农业农村 。按 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钩政策 , 稳 步推进 农 民宅基地 置换 、 集体建设 用地有偿 使用 和流转 , 一 进 步盘活存 量集体 建设用地 ,建立完 善城 乡统 一 的建 设用地 市 场 。加 强农村集体资产 、 资金 、 资源管理 , 化农村集体经济 组 深
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范文4篇
文章一: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就,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数字化、提高农业品质和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等措施,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
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绿色有机农业、农村旅游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产业提质增效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拓展农村金融领域、构建多元化农业经营体系等举措,要求农民从“务农”向“经营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
同时,积极推进以农村电商、互联网农业等数字产业为引领的农业转型升级,开辟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农民增收致富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扶持家庭农场等措施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经济收入。
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教育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让农民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四、农村环境改善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和农村环境治理等措施,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五、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等举措,让农村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之地。
总之,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成绩斐然,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技术和实施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力度,全面推动中国农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
文章二: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贫困、保民生,让农民有更高的获得感和自豪感,让农业从传统工业转型为现代化产业。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重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电信、水利、教育、医疗等领域。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激发劳动热情,才能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
我国将迈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全体人民的期盼和共同的梦想。
此时,我们不能不想起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是农村继建国后开展的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再次给全体农民带来切身利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历史意义是十分重要而深远。
联产承包的起源是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与人民公社制度相违背的。
小岗人冒着很大风险签字盟誓,悄悄施行“大包干”,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迅速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才全面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向联产承包制度的改革。
今天我们谈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
这里说的农民是广义的农民。
我国是农业大国。
不论总人口数量、分布面积、思想认识,还是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上讲,“三农”是中国的根本。
目前的城里人,来源于农民,思想意识仍难以摆脱农民意识。
只是城市发展了,只是城里人富裕了,只是城里的高楼大厦多了,并不能说明中国发展富裕了,只有广大农村发展富裕了,才是真的民富国强了。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既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热切心愿,必将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024年新农村建设总结标准
2024年新农村建设总结标准(____字)一、引言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关注和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农村经历了快速的变革和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
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注重农业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有序发展,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发展。
这一总体要求既针对过去几年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展望了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2.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农产品和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转型。
3.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
鼓励发展农村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文化、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调整。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1.加强农村交通网络建设。
加大对农村公路、桥梁、水渠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村交通状况,提高农民出行和货物流通的便利性。
2.加强农村电力网络建设。
加大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建设,提高农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解决农村用电不足的问题。
3.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田灌溉和农村供水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村用水条件,保障农田灌溉和农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新农村建设政策
新农村建设政策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农村地区进行全面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参与土地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综合服务业等新产业,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
3. 农村金融支持政策: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包括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村公路、通信、水利、电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和生活条件。
5. 农民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政策:提供农民职业培训,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吸引高技能人才进入农村发展。
6. 生态农业和绿色农村建设政策: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7.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政策旨在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正以迅猛的发展势头推动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1.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旨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了农村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涉及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的改善,还包括了农田耕地整治、水源保护等方面。
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等措施,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2.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向着多元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逐渐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2.2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将更加注重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
这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农村居民将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拉近城乡差距。
2.3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就业机会。
同时,休闲农业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休闲方式,推动城乡交流与互动。
2.4 生态农业和绿色发展新农村建设必将更加注重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
推动农业绿色化,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3.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尽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盛乐镇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和林格尔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盛乐镇党委书记云月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盛乐镇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和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近年来,盛乐镇“三农”工作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在推进盛乐镇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盛乐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盛乐镇依托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了较快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劳动技能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正在形成。
1、基本情况盛乐镇位于和林格尔县北部,是由原盛乐镇(土城子乡)、巧什营、公喇嘛、西沟门乡合并而成。
东西长58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辖地面积587.16平方公里,东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毗邻,西与托克托县接壤,北与土左旗、赛罕区相连,距呼和浩特市区25公里,距县城35公里。
全镇现有39个行政村,85个自然村,总户数11711户,人口48553人。
耕地22.65万亩,其中水浇地12.5万亩。
盛乐镇主要种植业以粮饲玉米、青贮玉米为主,主要养殖业以奶牛为主。
奶牛存栏7.85万头。
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52元。
2、思想观念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及县委、县政府对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个增强、三个提高、四个集中、五个提升”和“六个突破”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具体方略。
镇村干部过去抓农业的观念,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进一步提高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
现阶段,我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培养壮大乳、肉、马铃薯、柠条沙棘四大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依托龙头企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农村部门实施农村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首先,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通达,方便农民的交通出行和农产品的流通。
其次,完善农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条件。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互联网普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例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推动农产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等农业附加值较高的服务业,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三、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首先,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让他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其次,加强农民法律教育和权益保护意识培养,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四、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规划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规划。
要通过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耕地保护和农村村庄规划布局的合理化。
同时,还要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提高农村集约利用水平。
五、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要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品质。
此外,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要注重培养农民的文化艺术兴趣,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
乡村振兴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作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乡村振兴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农村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这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振兴将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供农业生产的相关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等现代农业形态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为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资金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意味着更便利的交通,更好的生活条件,也能带动更多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
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
四、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的理念之一是绿色发展。
当下,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高农田和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能力。
同时,可以积极推进农村生态修复,实施土地退化治理和水源保护,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文化传承弘扬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也是对农村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弘扬。
通过挖掘和保护农村的传统文化遗产,建设乡村文化示范点和人文景观,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这不仅有助于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也能让农民更加自豪和有归属感。
六、农民素质提高乡村振兴的实施将不仅仅关注农民的物质生活,也注重农民的素质提升。
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文化教育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
这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面临许多问题,如农业产能下降、人口流失、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即通过改革和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振兴,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其目标和意义。
引言: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还承载着大量的农民。
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意义愈发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农业现代化。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改良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建设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旨在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通过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差距,并引导农民参与城市化进程,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四、保障农民权益保护农民权益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改革发展中,我们要尊重农民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土地承包、农业转移等方面的权益不受侵犯。
只有保障农民权益,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
五、促进农村文化传承农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文化交流受到限制。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农村文化传承,保护农村的地域特色,鼓励农村居民保留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充分展示农村的优秀传统。
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农村地区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14•【字号】巴政办[2008]63号•【施行日期】2008.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州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巴政办[2008]63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自治州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2008年的各项工作,对加快自治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解决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
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发现新情况,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四日自治州人民政府2008年工作要点自治州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08年工作任务。
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和自治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关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围绕“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三大目标和“二十字”战略布局,创新工作,乘势而上,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3.5%,人均GDP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进出口总额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4%。
大力发展吉林省农业服务业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2 7卷
・1 ・ 2O O7年
第 5期
l O月
农 业 与 技 术
c 1】 1 }1l留 un越 Ioo l
V 12 No 5 0.7 . Oc . 2 0 t 07
大 力 发 展 吉 林 省 农 业 服 务 业 加 快 新 农 村 建 设 步 伐
病 虫草 害和 动植 物 疫 病 防治 、技 能培 训 、信 息发
布 、产 品销售 需 要 等服 务 ,提 高 了农业 社 会 化服 务能力 ,为生 产 持续 稳 定增 长 、农 民收 入不 断增 加 、农村 经济协 调发 展 和农 业 基本 现 代 化建设 作
术手段 ,已经从 根 本上 改 变 了 目前 农村 社 会 生 活 的状 况 、方 式 与 观 念 ,为 农 村社 会 的 信 息 流 通 , 科技 和教育 的普 及 和发 展 、生活 条件 的改 善 等方 面 开创 了一个 崭 新 的局 面 。我 省在 着力 打造 门 户
网吉林 农 网 的 基 础 上 ,完 成 了市 ( ) 州 、县 、乡
一
2 吉林省农业服务业发展存在 的问题
2 1 吉林省农 业服 务业发展 相对 处于落后 地位 .
整个 行业 缺 乏整 体 规划 、服 务 档 次低 、效 率
低 。 以农产 品流 通市 场 为 例 , 目前 农 产 品 流通 模
式大都 处 于原 始集 散 阶 段 ;按 产 地 收 购 、产 地 或
主要 内容的现代 农 业 服务 业 的发 展 ,农 业产 业 化
专业 化 、社 会 化 、产 业 化 、市 场 化 的逐 年提 高 。
然 而 ,近年来 ,随着农 村 青 壮年 劳 动力 进城 务 工
步 伐不断 加快 ,农 业经 济结 构 不 断优 化 ,促 进 了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电信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浙政发[2007]16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电信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电信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浙政发[2007]1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全省电信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自觉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发展农村通信事业,致力改善农村通信条件、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鼓励先进,进一步推进农村通信和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决定对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等17个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朱兵兵同志等30名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电信工作者要以先进为榜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发展电信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七年四月十三日附件浙江省电信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一、先进集体(共17个)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温州市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湖州市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台州市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丽水市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舟山市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青田县分公司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义乌市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云和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松阳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衢州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二、先进个人(共30名)朱兵兵(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来益红(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萧山区分公司)王小鑫(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苍南县分公司)金柏荣(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嘉兴市分公司)何晓红(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湖州市分公司)王强(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绍兴市分公司)张光华(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金华市分公司)徐丽明(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衢州市分公司)程剑辉(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遂昌县分公司)郭起孟(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台州市分公司)叶军明(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舟山市分公司)高铁东(浙江省电信有限公司余姚市分公司)竺晓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天台分公司)赵晓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永嘉分公司)张伟聪(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韦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朱升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周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井君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云和分公司)兰青(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松阳分公司)金天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临安分公司)赵巍(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袁稚燕(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金华分公司)项孟勇(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吴楠(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淳安分公司)胡小明(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天台分公司)许宇宏(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杭州市分公司)俞扬(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宁波市分公司)吴优民(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蔡和(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村服务业涵盖农业生产服务、农民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发展农村服务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城镇化的客观需求和保障,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拟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对三门峡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加快全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提供决策依据。
一、三门峡市农村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市农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农村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日趋增强。
(一)发展速度加快
1.农业生产服务上新台阶
一是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三门峡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较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有了显著提高。
2006年末,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47台,比1996年末增长2.35倍;拥有小型拖拉机4.24万台,增长1.48倍;拥有联合收割机682台,增长5.26倍;拥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638套,增长2.14倍;拥有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53万套,增长2.76 倍。
二是农业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广。
2006年,全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53.2%;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8.7%;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0.1%;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5.0%,比1996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20.2%,比1996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
2006年末,全市温室面积112.7公顷,大棚面积730.5公顷,中小棚面积150.6公顷。
2006年度,在温室和大棚中,种植蔬菜869.5公顷,食用菌143.4公顷,园艺苗木24.4公顷,水果34.6公顷。
三是农业科技服务力量进一步加强。
科技服务关键靠人才,2006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技术人员0.44万人,其中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拥有0.14万人,村内拥有0.3万人。
全市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农业技术人员占51.1%。
2006年末,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乡镇达到了90.5%。
2.农民生活服务展新篇
——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各种文化设施也日渐完善。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全市有图书室(文化站)的乡镇占95.2 %,有广播电视站的占74.6%,有公园的占14.3%,有体育场馆的占17.5%,比1996年分别提高2.1个、3.4个、8.8个和17.5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0个、6.7个、0.1个和1.7个百分点。
村文化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6年末,全市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达到了15.6%,比1996年提高10.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有图书室文化站的村达到了30.0%,比1996年提高个25.0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4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
2006年末,全市有乡镇综合市场100个,乡镇专业市场92个,分别比1996年增长56.3%和14.3倍,其中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农产品专业市场从无到有达到了16个。
2006年末,全市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的村占33.3%,在村内可以买到化肥的村占37.2%,在村内可以买到彩电的村占3.4%。
——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是住宅面积扩大。
2006年末,全市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6.8平方米,99.7%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
其中,拥有1处住宅的占95.4%;
拥有2处住宅的占4.1%;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占0.2%。
二是住宅结构优化。
楼房及砖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逐步取代了过去的土坯草房,虽说目前农村居民居住楼房的比重还很小,但趋势已悄然形成。
从住房类型看,居住平房的占83.1%,居住楼房的占9.4%,居住其他类型住房的占7.5%。
从住房结构看,砖木和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已占8 9.5%,而竹草土坯结构房屋比例则随之下降,仅占8.8%。
三是居住质量提高。
首先是饮用水更加卫生。
2006年末,全市已有55.1%的农户饮用深层地下水和净化处理过的饮用水,而饮用浅层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水、池塘水等其它水源的用户只有44.9%。
此外,全市已有58. 7%的农户使用入户管道水。
其次是清洁能源逐渐增多。
2006年末,全市农村已有0.73万户居民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作为炊事主要能源,但大多农户仍然是以柴草和煤为主要炊事能源。
第三是住房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006年末,全市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从无到有,已达1.11万户,占2.7%;使用旱厕的农户24.40万户,占59.1%;使用简易厕所或无厕所的15.78万户,占38.2%。
3.农村公共服务换新颜
——交通愈来愈便捷。
2006年末,全市通公路的村达到了99.4%,比1996年提高1.9个百分点;到最近的车站、码头距离在3公里之内的村达到65.1%,10公里以上的仅占10. 8%。
在乡镇地域范围内有火车站的乡镇达到了15.9 %,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达到了63.5%;能在一小时内达到县政府的乡镇达81.0%,距离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公里之内的乡镇达73.0%。
——电力通讯愈来愈快捷。
2006年末,全市96.8%的乡镇已经完成了电网改造,100.0%的村通电,99.8%的村通电话,比1996年分别提高0.5个和50.0个百分点。
2006年末,全市通电的自然村达到了99.8%,通电话的自然村达到了90.7%。
——文化教育设施愈来愈完备。
2006年末,全市50.2%的村在村内有小学, 7.0%的村在村内有中学,29.0%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97.5%的村能够接收电视节目,49.3%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21.9%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2006年末,全市12.7%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
——医疗与社会保障愈来愈完善。
2006年末,全市有医院、卫生院的乡镇达到了98.4%,共有乡镇医院、卫生院99个、医生1998人、病床床位3486张,分别比1996年增长30.3 %、65.1 %和99.4 %。
2006年末,全市88.3%的村有卫生室,86.6%的村医生有行医资格证书;距离乡镇医院、卫生院在5公里以内的村占58.2%,距离医院、卫生院在20公里以上的村仅占2.9%。
2006年末,全市98.4%的乡镇有敬老院,共收养1260人。
2006年,全市为687 5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883.7万元,全市有1596名五保对象实现了集中供养,在确保五保对象基本生活的同时,实现了其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产业地位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门峡市农村服务业总体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产业地位得到不断稳固和加强。
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到408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676万元,比2006年均增长7.0%;2007年全市乡村实有从业人员94.28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7 万人,占乡村实有从业人员的16.7 %,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从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与餐饮业三大行业中,2007年三行业合计有从业人员10.9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9.4 %。
(三)投资规模扩大
近年来,随着财政、金融部门对农村各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效地增加了农村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能力,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财政支出增加。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支援农村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内容。
2007年全市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4.5亿元,比2006年增长58.7 %,占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5 %,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涉农贷款增加。
2007年全市金融系统对农业贷款6664万元,比2006年增长27.3 %,而同期工业贷款下降了7.5%。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2007年三门峡市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2007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5.9亿元,比2006年增加11.3亿元,增长46.1%;其中农村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比2006年增加4.3亿元,增长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