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

合集下载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结合本人从教数学的经验,我认为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新课的导入、二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三是当堂训练、四是反思不足。

下面我重点对“自主学习”、“当堂训练”部分谈谈个人的感受:一、自主学习。

(1)要求学生自己走进“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对本课时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走进文本,解决学习目标里的基本问题。

预习时,学生要从教材设置的各种情景(图)中发现有效信息,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识。

对本课时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具体的目标。

这个环节要明确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3)深入文本,标注疑点,生成问题。

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协作去解决。

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及时记下来,构建起问题体系,以便使下一步学习更有的放矢。

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认真给予指导。

教师适时对学情进行评价,这样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关注学生的焦点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二、当堂训练。

通过这个环节能掌握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教学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巡视,并关注每小组的学生作业情况。

教师也是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巡视来关注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此乃是真正实现课堂高效教学的真正手段。

如果教师把希望寄托在课后练习的巩固和提高上,这实际上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最大误区。

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来替代课后的大量的低效训练。

学生实现“轻负”关键是在课后要轻,“高效”应该体现在课内要高效。

以上是本人对数学有效教学基本环节的理解,也许不完整甚至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个环节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个环节

我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西昌一中俊波外国语学校黄时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将本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情境引入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新教材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材提供的引入材料可直接使用,但也有一些用起来不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处理,开发更好的情境材料.笔者认为情境引入的目的有三: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承上启下,消除学生的知识陌生感,降低学习难度.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情境引入中采用不同形式,尽量使每节课的开端收到一个良好效果.情境引入的设计上我会考虑学生的现实背景和知识背景,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兴奋度.比如:在上《加权平均数》这一节时,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奖学金的计算方法来引入,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关注,还启发学生举出了期末体育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等与加权平均数有关的实例;在讲《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密铺》则让学生观察学校的建筑特点,不仅让学生感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培养了学生的爱校情结.直接用学生的真实姓名来创设实际情境,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应注意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信和向上的生活情境.除此,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搜集更多更广的现实材料作为教学情境引入,会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任何形式的情境引入都应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许多承接较严密的学习中,还可采用复习、回忆引入,效果亦佳.二、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改精神要求我们的数学学习必须以数学活动为基础,新教材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活动,数学课已不是老师讲数学,学生听数学的老模式了,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次活动,只是应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内容,关注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使之不成为形式,笔者体会到:数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的准备,这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比如,在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准备足够的小棒;平面图形的密铺也要让学生课前剪好所需的三角形、四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图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种美丽的图案.有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是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步骤,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节约时间,增进师生情感,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活动过程中,老师要观察、参与,及时发现学生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给予相应的评价.肯定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非常重要,数学思想的火花和数学方法积累更应重视.三、教学反馈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形式的改变,使反馈知识的时间段更长、方式更多,通过看、听、问、阅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及时和学生一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看,可通过观察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表情来判断其得失;听,听取学生的汇报、听取学生的讨论,从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问,采取随机抽问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可较好地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当然,从学生中互相了解情况也是很好的补充;阅,则是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有条理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根据教学实践,可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但贵在及时.四、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新的课改精神,不再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评判,评价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上,一句表扬的话,可以激起学生思考上的升华;一个鼓励的眼神,可给学生无限的信心;轻轻点一下头,你的肯定会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更好地遨游.数学课堂教学的环节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沿着课程改革的路走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即第一追求应该是“有效”的,也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期望和底线要求。

否则,就是“低效教学”、“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应当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下面从三个环节入手,就其有效性进行探究。

1.“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深深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更好掌握知识,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两条道路和铁轨(有的平行,有的相交,有的异面)和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用图片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

通过设疑的手法,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以此暗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不完善的地方,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由“禁止”被“激活”到“活动”状态。

(2)创设具体问题,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联想情境、故事情境等。

但情境一定要恰当、自然。

情感体验方向不明确,情景无感染力,与课堂教学内容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不能要,因为那是无效教学。

2.“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学生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把认知过程返璞归真,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参与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揭示过程,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数学概念、定理、法则,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抽象、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如在“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设置了两个问题以后,可安排如下的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教室,找到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意图是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抽象出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浅析

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浅析

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浅析内容:数学教学有讲练结合、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复习总结等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如何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家不妨试一下“共学预习——课堂讲授——巩固训练——矫正反馈——师生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

“数学预习与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是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具体做法。

从这个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逐步体现了教与学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获取”的转轨。

:预习,讲授,训练,反馈,小结数学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数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数学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形成较稳定的、简明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式样。

它是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指导下,体现基本教学原则的整体操作程序和方法体系所构成的动态系统,是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的“中介”,一定的教育观念通过选择、调整教学模式才能体现,才能实践指导。

数学教学有讲练结合、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复习总结等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如何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通过近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我不断总结、反思、修正,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式获取知识”转轨。

初步探索出“共学预习——课堂讲授——巩固训练——矫正反馈——师生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共学预习环节在学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拟定预习知识要点。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首先在家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要能总结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如:定义、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等有关概念;其次再对知识点理解和有效记忆,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找准可理解知识点和不可理解知识点,从而使听课带有针对性;再次是对例题的预习,在预习例题时,要达到三个要求:(1)例题的解题思路是否能看懂,若能看懂则要尝试解题;(2)若有不懂之处,要做知识障碍标记;(3)若例题的解题方法完全理解,要探索例题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教学法的十大环节

初中数学教学法的十大环节

初中数学教学法的十大环节完整且系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法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十大环节。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每堂课开始前,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这节课需要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问题、故事或实际应用场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线性方程时,可以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计算每个人应该付的电费?”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三、基础知识回顾在引入新知识之前,回顾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通过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让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知识点等方式来达到回顾的目的。

四、示范与讲解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对新知识进行示范和讲解。

可以通过板书、幻灯片、直观的图表或实物等方式来展示概念和解题步骤,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教师要注意讲解的方式通俗易懂,并引导学生理解。

五、互动合作互动合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种互动合作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六、练习与巩固学习数学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七、错误分析与纠正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时需要注重方式方法。

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错误思路、引导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或方法。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本质和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

八、巩固与回顾在一节课的结束前,教师可以进行一次知识的巩固与回顾,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进行一些小测验,检查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给教师一个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拓展与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综合性的拓展题目或作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进行独学。

在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笔进行标注,把疑问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

对学指小组内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组长组织组员对共性问题及独学、对学中的疑难进行讨论。

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

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到位后,教师按导学案上的内容分配任务,各小组依据任务,充分利用黑板,多媒体等进行讲、说、演等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追问、点拨、评价。

这样在生生互动中、师生互动中巩固知识,生成知识。

第三环节:反馈提高。

主要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看全体同学是否都达到预设的目标,成绩较弱的同学,是否能够学会,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反馈主要以习题为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自主、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一起,就构成了我校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

但各模块占用时间,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不一定非得是一节课、也可能是两节课、十几分钟或几分钟,甚至可以把三个模块集中在一节课上,不过这三个模块是一个有机体,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为使每位教师都能按此模式授课。

首先,学校充分发挥领导、骨干的带头作用。

教务主任、学科骨干率先上研讨课。

全体教师评议。

然后,再做课研讨。

经过“实践——反思——实践”使课改模式深入人心。

其次,教学领导深入课堂听评课,强化监督、指导、评价。

评价依据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是看教师是否依据导学案按照“自主、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学习。

是否体现“10+35”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是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不是体现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学习共同体”;三是课堂教学方法上是不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落实“关注关爱每名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尊重所有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四是看课堂教学评价,是不是遵循“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对积极参与教学,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给予及时地、具体地、适度地、个性地评价,以激励表扬为主,给学生以人文的关爱等。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一、课前激趣数学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怎样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对你上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去思考、研究和探索,这成了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我认为课前两分钟讲些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引入最为合适。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窍门:计算9的乘法时,张开你的十根手指,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

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九的乘法算式,假设这个乘式是6×9。

只要弯曲代表数字6的手指。

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5,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数是4,将它们放在一起,得出6×9的答案是54。

其它乘式照此类推。

二、课堂创新引入如果一堂课“引入”得好,就等于上好了一半的课。

我认为,引入新课比进行新课更难。

因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否有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的引入是否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引入要有悬念,设置悬念可以从讲新课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看似与本课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

比如我在讲“体积的意义”时,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学习兴趣就会提高。

引入要联系实际,最好是学生能接触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

在讲数学概念时所举的例子尽量要联系实际。

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三、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合作学习从组织形式与合作对象上看,主要是包括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和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两种。

而从教育教学的特点来看,这两种合作形式是从小学就开始并且呈上升趋势发展。

比如,小学阶段重在将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组织的一部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

1精彩引入环节“导学”即导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喜新厌旧是常人的心理规律,当然初中生更喜欢新鲜东西。

因此,在学习中恰当的给学生提供新题型、新题材、新教具、新问题、新方法、新数学故事、游戏等新鲜东西,就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从前都是老师出题来考你们,今天则让你们出题来考老师好么?你们随意写一个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我就能马上回答出这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各是什么。

”同学们感到很新鲜,马上动手出题考老师,我一一进行了回答,并让他们进行检验。

全体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快乐地求知,整节内容在热烈的气氛中学完。

可见,只要有特色地“导学”。

便能使处于身心发展的初中生激起兴趣,开始美好的一节课。

如情景导入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新教材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材提供的引入材料可直接使用,但也有一些用起来不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处理,开发更好的情境材料。

笔者认为情境引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承上启下,消除学生的知识陌生感,降低学习难度。

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情境引入中采用不同形式,尽量使每节课的开端收到一个良好效果。

情境引入的设计上我会考虑学生的现实背景和知识背景,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兴奋度。

2数学活动环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法的十大环节

初中数学教学法的十大环节

初中数学教学法的十大环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环节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十大环节,并分析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首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趣味活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建立数学学习目标在每一堂数学课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地向学生阐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掌握课堂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当告诉学生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并解释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导入课堂话题导入课堂话题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点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知识讲解与示范在引入新知识之前,教师应当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与示范。

讲解的内容应简洁明了,示范的方法应规范准确。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与计算方法,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五、学生互动与合作学生互动与合作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索与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激发他们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六、巩固与拓展练习巩固与拓展练习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拓展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与要求的练习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七、错题讲解与评价在错题讲解与评价环节中,教师应当着重解释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并指导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中学数学“六环节”课堂

中学数学“六环节”课堂

中学数学“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总结一、基本结构: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六步骤:情景导入、预习导学、合作展示、归纳整理、自测评估、反思总结。

我们将数学课堂确定为“三环节,六步骤”,每节课学生在预学案的指导下完成预习任务;接下来为展示环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帮互学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分组展示,学生在展示和倾听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综合能力;最后为反馈环节,教师以此了解学生对本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堂课中设置问题和课后辅导具有针对性。

反馈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不讨论交流,老师可巡视指导。

以上三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可根据内容多少作适当调整。

完成以上三大环节可分六个步骤来进行,即:“情境导入——预习导学——合作展示——归纳整理——自测评估——反思总结”。

在这一流程里,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二、操作过程:(一)预习环节:1.情景导入,2.预学案导学。

教师出示预习提纲,作好预习指导。

预习提纲是学生预习的“指向标”,预习提纲的编写,教师应预设本堂内容所要了解的知识和以什么方法去了解知识等,应以“问题串”方案去预设学案。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要培养合作意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老师参与到每个学习活动小组中去,通过观察,提问,追问,抽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预习提纲的解答情况,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疑难性问题等。

遇到此情况时,老师要及时予以点拨,帮助学生渡过难关,顺利完成预习任务。

(二)展示环节:合作展示,合作展示环节的原则是:学生都会的不展示,针对性不强的不展示,展示的重点应关注学生共性问题、疑难问题、以及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益的问题,展示时,要有梯度,题目或问题设置面向全体学生,顾全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学习情感,做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展示的过程应包括:(1)自主思考,独立完成。

各小组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能独立完成的,找出原因,形成问题;(2)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要注重四个教学环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

1 精彩引入环节“导学”即导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喜新厌旧是常人的心理规律,当然初中生更喜欢新鲜东西。

因此,在学习中恰当的给学生提供新题型、新题材、新教具、新问题、新方法、新数学故事、游戏等新鲜东西,就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从前都是老师出题来考你们,今天则让你们出题来考老师好么?你们随意写一个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我就能马上回答出这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各是什么。

”同学们感到很新鲜,马上动手出题考老师,我一一进行了回答,并让他们进行检验。

全体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快乐地求知,整节内容在热烈的气氛中学完。

可见,只要有特色地导学”。

便能使处于身心发展的初中生激起兴趣,开始美好的一节课。

如情景导入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新教材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材提供的引入材料可直接使用,但也有一些用起来不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处理,开发更好的情境材料。

笔者认为情境引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承上启下,消除学生的知识陌生感,降低学习难度。

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情境引入中采用不同形式,尽量使每节课的开端收到一个良好效果。

情境引入的设计上我会考虑学生的现实背景和知识背景,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兴奋度。

2 数学活动环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环节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环节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环节
中学数学教学通常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内容。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环节:
1. 引入新知识:教师介绍新概念或新知识,提出问题或者展示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新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解释相关的原理和公式,以及演示如何应用于问题解决。

3. 练习和巩固:学生通过做练习、完成作业或者小组讨论来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 举例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真实案例展示相关数学概念的应用方法。

5. 扩展和拓展:提供更复杂的问题或者挑战性的练习,帮助有能力的学生深入探索,拓展数学概念的应用范围。

6. 讨论和解答疑惑: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行讨论,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7. 复习和评估:教师安排复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确保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

8. 应用性任务和实践:设计应用性任务或实践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环节可能不是固定的,根据不同教材、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调整和变化。

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概念。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之10大环节教学法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之10大环节教学法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之10大环节教学法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数学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重要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出示图片和给出趣味的数学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概念导入环节概念导入环节是对数学概念进行引入和解释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举例、分析和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可以使用实物、图片或动画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

三、讲解环节讲解环节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示范,给学生提供规范和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四、示范演练环节示范演练环节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展示解题过程,解读解题步骤和思路,让学生模仿演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练习巩固环节练习巩固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六、展示交流环节展示交流环节是供学生展示自己解题过程和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给予评价和提供改进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

七、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环节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更高难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范围。

八、归纳总结环节归纳总结环节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总体上都要围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基本的数学活动过程来设计。

根据我市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应该大致遵循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问题情境由于数学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被动接受,因此,教师首先应当从努力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出发,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思维活动的前提下,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这里的问题情境,最好是用一段文字编写或描述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中;也可以是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同时又会产生新的认知冲突的数学问题等。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必须与当前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必然的联系,切忌为了提高兴趣而哗众取宠。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2)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3)要善于引起学生认知观念上的不平衡(4)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

二、学生自主学习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以很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作为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使用教材,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析上好初中数学课三个环节

浅析上好初中数学课三个环节

浅析上好初中数学课三个环节作者:刘春丽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所谓导情引思,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关键词:初中数学;环节一、引人入胜的第一个环节开局是一堂课的序幕,设计开局的基本思路可归结为8个字:承上启下,导情引思。

复习前次的哪些概念呢?应该是那些最基本的对后次的学习起作用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复习或再学习,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例如:在讲无理方程的解法时,可设计如下一组复习旧知识的提问:1.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2.你都学过哪些方程?解这些方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主要步骤是什么?3.在解这些方程的过程中,解哪一种方程时必须验根?为什么要进行验根?这组问题,实际上为理解新课作了必要的准备,使得新知识--无理方程和它的解法--成为整个“方程”这段知识整体结构的一个自然发展,使得新知识成为一个容易从旧知识“进入”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解无理方程的关键步骤--去根号,可以由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步骤--去分母进行联想,由去分母可能产生增根,联想到去根号可能产生增根等。

所谓导情引思,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如讲“勾股定理”,利用多媒体制作,画面1:漆黑的宇宙中闪烁着无数颗星星,老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外星人呢?茫茫的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该如何与他们联系呢?此时出现画面2:科学家从地球上向宇宙不断的发射信号:如A、B、C等语言,高山流水等音乐,以及各种图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勾三股四弦五”的图形上。

追问:这张图形究竟包含着什么信息呢?立即把学生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

二、充实饱满的第二个环节现行《教学大纲》中,对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确地指出“坚持启发式,提倡讨论式,反对注入式”,这是由“要结合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充分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引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作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而决定的,充实饱满的中坚,关键是落实三个“点”。

初中数学十大环节教学法

初中数学十大环节教学法

初中数学十大环节教学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无定法”是说数学教学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即使人们公认的某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教师在实践中也必须因校因人(指教师)、因时、因学生、因教材而异,这就是所谓“无定法”。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环节教学法。

不过并不是说在每一节数学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到。

一节课抓住几个环节也就够了。

所有环节中每一环节所占时间,哪一环节需强化或减弱,则须因内容、因学生而定,不可强求一律。

  数学教学的环节是预、题、读、听、思、问、记、议、练、结。

1.预 即预习。

在有些同学中,有忽视预习的现象。

他们说,光复习已学过的东西时间就不够,哪来的时间预习。

其实,如果课前预习好,准备充分,增加了不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时间大大减少了。

预习有什么作用?其一,课前准备充分,为课堂专心听讲奠定基础。

其二,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新内容的重点、难点、趣点,及不理解的内容。

明确了这些之后,听课的目的就更清楚了。

由于找出了“趣点”,对听课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明确了重点难点,可避免“45分钟”平均使用注意力,以免过早产生疲劳。

课堂上,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劳就高。

其三,预习可以在新旧知识间架立桥梁。

因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越紧,学习起来就更容易。

常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2.题 题有两层意思,即解题,有些题目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细解。

题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课前向学生出几个自学题或思考题,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新课指路。

3.读 数学教学中常常是重讲轻读,重练轻读。

其实“读”也是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环节,一个题目读通了,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会做了。

常有学生在做题时,漏掉关键字而做错了,如就有板有眼30%的同学拿着这样一道题来问我:“-1×2×(-3)×4×(-5)×6×(-7)×......×(-2003)=?”我咋一看,这题目确实太难了,特别又是七年级的习题,我糊涂了。

浅谈“六环节”数学教学法

浅谈“六环节”数学教学法

浅谈“六环节”数学教学法“六环节”是情境创设、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成果、质疑释疑、当堂检测。

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和灵魂在于课堂由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讲,教师由过去的演员变为导演。

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

1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创设动画情境;②创设生活情境;③创设故事情境;④创设挑战性情境;⑤创设游戏情境;⑥创设发现情境;⑦创设实践情境。

总之,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环节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教师没有任何提示或引导,而直接让学习去学,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有些时候学生无所适从,浪费了时间,到头来还要教师按步就班地重新讲解,把释疑变成了专门的讲授,回到原来的路子上来,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导地位,要充分地引导好学生,先“启”后让其“学”;自主学习阶段必须突出“自主”二个字,就是要反复强调让学生自己搞学习与探索,疑难问题先放一放,先不要急于“请教”,一定要把问题留在交流环节去处理,在这个环节当中,各科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建立错题记录本,把每节课上的一切疑难问题记录好,最好加上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了的问题固然是好事,但能查找到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更有价值。

3互助合作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合作,更不知道怎样去合作,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总体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3.1学会组织。

一个人的组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好“四环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好“四环节”

数学“四环节”教学是由“引导质疑—合作学习—反馈归纳—升华创新”四部分构成,目的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有的放矢地分类指导,最终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
“疑”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动,因此教师要巧妙设置疑问。

本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

可以是教师在备课时由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本课的知识问题化,在上课时首先提出来,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针对性、指导性、连续性和趣味性,分解设问,层层递进;也可以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出关键的、富有挑战。

数学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

数学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

数学教学设计的八个环节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教学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八个重要的数学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环节引入环节是数学教学的开端,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展示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现象或者讲述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环节在知识点讲解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解释数学概念和相关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生动的例子、具体的图像或者比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示范演示环节示范演示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数学题目,通过详细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分析,向学生展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四、练习巩固环节练习巩固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五、讨论交流环节讨论交流环节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讨论题或者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拓展延伸环节拓展延伸环节是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拓展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巩固复习环节巩固复习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复习题或者综合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
作者:王海涛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3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此将本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可以直接使用,但也有一些用起来不切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处理,开发更好的情境材料。

我认为情境引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承上启下,消除学生的知识陌生感,降低学习难度。

基于以上几点,我在情境引入中,采用了不同形式,尽量使每节课的开端收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一)巧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巧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是有用的。

例如:初中数学中的“二次函数”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在讲二次函数图象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和动画,如喷泉,拱桥,跳绳,投篮等,他们的形状都是抛物线,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一个认识二次函数图象的直观的认识。

同样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时,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如,在一场篮球赛的最后时刻,小明的投篮将决定胜负,已知他投篮球出手时离地面20/9米,与蓝圈中心的水平距离为8米。

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米时达到最大高度4米。

设篮球运动的路线为抛物线,蓝圈中心距地面3米,问此球能否投中?学生根据已有的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求出篮球运动路线的解析式为y=—1/9(x—4)2+4,于是,问题就是如何由此解析式判断该球能否投进蓝圈?通过分析可知,只要求出当x=8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否等于3。

而此时=20/9≠3,说明此球投不中。

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又可以提出另一个问题:若篮球出手的角度和力度不变,那么如何才能使球命中?如果你是一名教练,你将如何给小明作出技术指导?这一席话激起了学生的探
究欲望,大家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有的说跳的高一些,有的说向前走一些,等等,最后根据生活经验和合情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勇于探究,形成探索知识的习惯和方法。

(二)巧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每个教学目标,创设一系列问题,构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到所面临的问题既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从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情绪达到最佳状态。

例如:初中数学七年级上有“日历中的方程”这一节,我先让学生准备好日历,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说:“请同学们随便拿出一张日历,按我的要求圈出几个数,只要告诉我圈出的这几个数的和是多少,我就能马上说出你圈出的是哪几个数。

”学生们很惊讶,这怎么可能了,于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探究活动,主动的获取知识。

(三)巧设交流情境,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高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活跃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思维。

例如:七年级数学有一节“截一个几何体”,我事先让同学在家中先带一个土豆,把它切成正方体。

然后提问:“用一个平面去截这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呢?”对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充分体会探索数学问题乐趣和信心。

在猜想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从操作活动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实物切截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推理能力。

当然,任何形式的情境引入都应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在许多承接叫严密的学习中,还可以采用复习、回忆引入,效果亦佳。

二、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层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组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改精神要求我们的数学学习必须以数学活动为基础,新教材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活动,数学课已不是老师讲数学,学生听数学的老模式了,一堂数学课就是一次活
动,只是应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内容,关注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

怎样才能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使之不成为形式,我体会到:数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的准备,这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

例如:(1)在探索字母能表示什么时,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准备足够的小火柴棒,通过利用小火柴棒摆正方形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字母能表示数,从中体会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2)在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了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指导学生能否通过拼图拼一个大的三角形,逆向思维去考虑怎样将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得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3)在学习概率与统计是,我和班级学生共同准备了扑克牌,分组实践,体会了实验频率估计理论概率这一知识点。

(4)图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种美丽的图案……等等。

有了充分的准备,明确了活动的步骤,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节约时间,增进师生情感,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参与,及时发现学生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给予相应的评价。

肯定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非常重要,数学思想的火花和数学方法的积累更应该重视。

三、教学反馈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形式的改变,使反馈知识的时间段更长方式更多,通过看听问阅等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及时和学生一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看,可通过观察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表情来判断其得失;
听,听取学生的汇报、听取学生的讨论,从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问,采取随机抽问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可较好地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当然,从学生中互相了解情况也是很好的补充;
阅,则进一步理解学生是否有条理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

根据教学实践,可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但贵在及时。

四、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新的课改精神,不再只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评判,评价
应更多的体现在课堂上,一句表扬的话,可以激起学生思考的升华;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给学生无限的信心;轻轻点一个头,你的肯定会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更好的遨游。

例如:在“统计图”、“平均数”等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依据各小组设计的统计图,运用平均数知识设计的报告单,给每一个小组评分,还要说说理由,尽力让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评价同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中,实现了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

更主要的是鼓励了学生大胆猜疑,以求学习主体创新潜能的开发和独立个性得到升华。

或者结合班规,给那些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学生加分,起到激励作用,使他们受到鼓舞,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