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自发工作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一、将问题员工转化为正能量员工的工具,要不要?
解答:
1.1 当员工叙述问题之后,你就说“我听懂了,我明白了”,你问您
一个问题:“你最终想要什么结果”?
1.2 员工回答后,你就说:“想要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方法?”
1.3 员工回答后,你就说:“太棒了,还有呢?”,直至员工提出3个
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止。

1.4 最后,你就问:“你觉得目前那一个方法最有效”?
1.5 接下来,你就问:“你什么时候能完成这项工作”?
1.6 接下来,你就问:“完成这项工作,你期待我给你什么奖励?未
按时完成这项工作,将愿意接受什么惩罚?”
1.7 接下来,你就问:“你还需要我给你提供什么帮助与支持”?
1.8 最后,如双方均无异议,签字画押,作为事后奖惩的依据。

二、将坏事转变为好事的工具,要不要?
解答:
1.1 事情发生了,已经无法改变,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目前,
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才是当下需要面临的问题。

1.2 作为领导者,应当站在全局性的高度,通过发问的技巧,让员工
在本次事件中学到一些知识,悟到一些风险控制方案,预防之后的员工再犯类似的问题。

注意事项:
1、员工犯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能骂员工,或者当众批评员工,否
则,员工认为他已经挨领导批评了,已经承担不利后果了,大不了奖金被扣除,就不再想办法解决问题了。

2、作为老板,要善于经营员工的内疚。

在员工犯错误的时候,就
说自己当初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或者责怪自己当初考虑不周,没有提醒员工注意这方面的风险,此时,员工觉得老板真的很大度。

让员工成长的好办法,也就惩罚员工的好办法,就是让员工学会独立承担责任。

3、如果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在与员工沟通中,应当设定几个节
点(核心风险控制点),要求员工主动按时给与反馈;若在小节点遇到障碍,公司应当及时调整策略,与员工协商沟通,对其工作予以指导、监督、检查,帮助其成长,而不是事后放马后炮。

4、发问技巧:参照第一个工具。

老板说之前的方法无效,不代表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我相信你是最棒了。

接着再与员工确认做事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运用第一个工具,让员工主动承担责任。

1.3员工遇到的问题成功解决后,让员工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书
面的文字稿。

部门负责人召开一次碰头会,首先对员工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然后让员工进行分享。

由其来陈述处理该问题的经验以及要注意的事项,相当于一次师傅带徒弟的培训。

公司审核后,通过公司组建的微信群予以分享,传播正能量。

绩效考核事先沟通五步法
问梦想:(信念--需求、期待、渴望)----信念板块,结果导向
1、你是谁?----身份是原点问题
2、未来,你要成为谁?----身份是内在的驱动力
3、你的榜样是谁?----榜样的力量,传承与超越
4、你想要什么结果?----结果导向,能力随之而来
备注:员工想要的结果可以围绕原岗位的薪资待遇、职等职级、个人成长等方面展开,换句话讲就是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问好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信念)------------价值观板块,自动自发的工作
1、实现上述梦想,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
2、还有呢?还有呢?(至少有10个动机和理由)
3、每月持续不断地更新实现自己梦想的动机与理由。

问痛苦:(之前,你未能达到想要的结果,是因为哪些因素?)
1、你最大的三个瓶颈是什么(资源与能力等)?
2、你最大的三个困惑什么?
问能力:(当下,你已经拥有那些资源和能力?你还需要什么资源和能力?)
1、你是否清楚该岗位的职责?是否胜任该岗位?
2、你认为该岗位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修正,做得更好?
3、你需要公司给你支持哪些方面的资源?
4、你需要公司给你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5、你有没有其他方法,做的比现在更好?
问行为:(你何时采取行动?计划怎样去做?行动步骤?)
1、你决定何时采取行动?
2、你第一步应该怎样去做?
3、你的时间期限?
4、如果做不到自我承诺的结果,你愿意接受什么样的惩罚?
梦想篇
我的工作梦想
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实现目标的理由和动机
为何达成比如何达成更重要!
90天目标强化表
所有没有目标的人都在为有目标的人实现他的目标,
所有小目标的人都在为大目标的人实现他的目标!
本月工作目标
本月工作总结
90天目标进度表(第天)
星期年月日
上周工作总结及本周工作计划
周记
曾国藩论“督抚”之道
“督抚之职,一在求人,一在制事。

求人有四类,求之之道有三端。

求人之四类,曰官,曰绅,曰绿营之兵,曰招募之勇。


——“督抚之职”我们可以理解为“管理者的职责”。

曾国藩认为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只有两点,“求人”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事”就是项目运营管理。

人才有四种,“官”可以理解为现有管理人员,“绅”就是行业知名人士,“绿营之兵”就是现有员工,“招募之勇”就是新招员工;人的成长背景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生活经验不同,但正因为如此,才能组建一个分工合作,各善其事的团队。

“其求之之道三端,曰访查,曰教化,曰督责。

采访如鸷鸟猛禽之求食,如商贾之求财;访之既得,又辨其贤否,察其真伪。

教者,诲人以善而导之;化者,率之以亲身。

督责,如商鞅立木之法,孙子斩美人之以意,所谓千金在前,猛虎在后(备注:恩威并施,君王常用法则)。


——人力资源管理有三种办法,“访查”就是通过猎头公司、招聘网站或是他人推荐等寻找人才,就像恶鸟扑食、奸商求财那样贪得无厌;找到以后还要看是否名副其实,要优胜劣汰,或者是末位淘汰;“教化”就是企业内部的培养,不但要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管理者还要能够以身作则;“督责”就是企业的日常管理,管理者要时时掌控事件的进程。

在这里,曾国藩举了两个著名的例子,一个是商鞅变法时用的立木之法,寓意重赏而有信誉;一个是孙武为吴王演阵时的斩美人故事,
寓意有法可依、违反必究。

也就是说要做到奖惩分明,而且最好是重赏重罚。

我喜欢“千金在前,猛虎在后”这个词,也就是说奋勇向前就会得到重赏,犹豫后退就会得到重罚,这个办法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制事也有四类,制之之道也有三端。

制事之四类,曰兵事,曰饷事,曰吏事,曰交际之事。

其制之之道三端,曰剖析,曰简要,曰综核。


——企业运营不外乎四件事,“兵事”就是项目管理、“饷事”就是财务管理、“吏事”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交际之事”就是公共事务管理,按照现代观点来看,主要是舆论的营造和管理。

管理方式也不外乎三种,其一是“剖析”,也就是详尽分析,其二“简要”,也就是简洁明了,第三是“综核”,也就是综合考察,可以理解为KPI等考察方式。

“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

每一事来,必须剖成两片,由两片而剖成四片,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一丝之含混。


——“剖析”,就是流程细化。

这里,曾国藩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曾经注解这句话“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纪昌”是《列子·汤问》里的寓言人物,是个神射手,他练就了一项本领,虱子在他眼里就像车轮那么大。

“庖丁”是《庄子》里的寓
言人物,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颟顸”是糊涂马虎的意思。

通过这段话,曾国藩告诫李鸿章,一定要对各个工种的流程尽可能的进行细化;不但要放到放大镜下看,还要放到显微镜下看。

要仰视,要俯视,还要环视,一点也不能糊涂,一点也不能含混。

“简要者,事虽千端万绪,而其要处不过一两语可了(解码:直接抓住问题的根本与核心)。

如人身虽大,而脉络针穴不过数处;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句。

凡御众之道,教下之法,要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则不信不从。


——“简要”就是简单有力,安排事情不要含含糊糊,拖沓不明,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不要过多的安排。

一定要提纲挈领,一定要掌握关键,所谓要言不烦。

很多时候,团队执行力不强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一个任务传达下来,说的模棱两可,下属要靠猜测才能懂得领导的意思,当然不可能避免猜错;或是领导说得头头是道,理论体系非常严谨,逻辑也很严密,就是不知道目标是什么,要去做些什么。

所以,曾国藩告诫李鸿章说一定要让你的命令简洁化。

越简单,下面人越知道要干啥,知道怎么干。

(备注:上级下达工作指令,下级重复工作指令,并阐述执行工作指令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稍微复杂一点,信息有效性就会在传递中衰减,最终会让人无所适从。

“综核者,如为学知道,既日知所忘,又须月无忘其所能。

每日所制之事,至一月两月又综核一次。

军事、吏事,则月有课,岁有考;饷事则平日有流水之数,数月有总汇之帐。

总之,以后胜前者为进境。

这两个四类三端,时时究之于心,则督抚之道思过半矣。


——“综核”就是考核和评估,你必须得知道下属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有没有进步,进步了怎么办,没进步怎么办。

这种考核必须有一定之规,必须“定时、定量、定性”。

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每个月、每年都要考核;财务管理每日、每月都要清清楚楚。

总而言之一句话,“以后胜前者为进境”,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强。

据唐浩明先生在《曾国藩》一书中的小说笔法,李鸿章经此一番对话,觉得面对恩师时有“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之感,觉得这是曾国藩一生得真才实学所在,可供一生学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