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百年中国
略谈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略谈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读《中国历史通论》有感“皇皇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研习中国历史的学者对这句老话肯定感慨不已。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辉煌灿烂,世人无不称颂膜拜,国人莫不引以为豪,但对治史者来说这无疑是如处锥形万花筒之中,色彩斑斓扑朔、迷雾镜像千重,令人不免有云里雾里、不得其要之感。
自1962年起便执教中国通史的王家范先生,对此也无限感慨,“历史是口老井,关于老井的故事,一代又一代人总演绎不尽它的奥秘”1。
即因如此,一代又一代名家还是无法抵挡“通史”的诱惑,前赴后继,意犹未尽,李泰棻、吕思勉、王桐龄、邓之诚、黄现璠、缪凤林、章嵚、钱穆、范文澜、顾颉刚、黄仁宇……当然还有王家范先生极为推崇的英年早逝的张荫麟,百花齐放的表象下是后来者“乱花渐欲迷人眼”感慨。
名家们以自己的潜心研究和精妙思考给出了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像。
但无人敢说自己已穷尽中国历史“这口老井”。
“究天人之际”的理想高尚而远大,主客观的限制性现实残酷而冷血,“通博”与“专深”、“归纳”与“综合”、史家与时代、史观与方法、自我怀疑与同行辩驳……,诚如王家范先生感慨:“对社会历史的理解,要比对自然地认识难上几十倍”。
2即便珠玉与鱼目齐飞,荆棘共险峰满途,沉浸史海良久,思考亦久,旨在“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的王家范先生毅然三易其稿,终在在世纪之交推出了他的《中国历史通论》。
《通论》是先生多年教学和一以贯之的钻研苦索的结晶。
洋洋洒洒近四十万言,条理清晰、主干明确。
以前编和后编总扼其纲,前编将1911年清亡以前的中国历史以四个专题的形式做了轮廓式的概述,在大历史的宗旨下,将这段近万年的历史一分为三: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制时代。
3王家范先生摒弃了郭沫若的“原始共产社会”,而采用了吕思勉、周谷城两先生的“部族” 说,通过对原始聚落的分析,先生认为王震中的“聚落—宗邑—都邑”4更具前沿性,至于部族时代的权力现象,先生更多的采用了社会学1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百年中国第八集解说词
百年中国第八集解说词(原创实用版)目录1.百年中国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第八集的主要内容3.本集解说词的特点和亮点正文百年中国是一部描绘我国近现代历史变迁的纪录片,它以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从 1900 年到 2000 年这一百年间,中国所经历的磨难与辉煌。
这部纪录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向我们讲述了我国如何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而第八集则聚焦在 1949 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的年份,意义重大。
本集解说词从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 1949 年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首先,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下,我军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紧接着,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成立仪式,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在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
本集解说词通过详细介绍土地改革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坚决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抗美援朝战争也是本集解说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决定派出志愿军支援朝鲜。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总的来说,本集解说词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让我们了解了1949 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它不仅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也揭示了新中国成立背后的艰辛历程。
略谈中国的民间传说
大城 潭的 一户 人 家。 她死 后 埋 葬在
山脚 下的 将军 庙 ,至 今仍 有 坟 墓和 庙 宇 。而 木 兰山 更是 因她 得 名 ,山
上 有 纪念 她 的木 兰殿 和牌 坊 ,香 火 旺 盛 。有 关她 的传 说 ,广泛 流传 于 黄 陂 ,现 在 ,木 兰 山的佛 教 徒 、道
养 父母 , 回归平 常女 儿 身 。她 的传 奇经 历 ,在 中 国传 为忠 孝 两全 的 千 古佳 话 。木 兰传 说 历经 一 千 多年 仍
际 。传 说 是一 个地 方的 口头 文 学 中
最 容易 引 起大 家兴 趣和 关 注 的题 回 到守华 张 静
材 ,我 们 每到 一 个 陌生 的地 方 ,总
美
中 国的 民 间 口头文 学 十 分丰 富
优 美 ,这 些 口头 文 学包 括 人们 歌 唱
宣
三 请 诸 葛 亮 改 变 为 曹 操 三 请 诸 葛 亮 ,以显 示 自己编造 故 事 的艺 术 才
能。 这些 民 间传 说 的根 深深 扎 在湖
的长 短 民歌 ,讲 说 的故 事 ,以及 说 唱结 合 的说 书 三大 系列 ;口头讲 述 的又 有 神话 、传 说 和 幻 想故 事 、 生 活故 事 、笑 话 等。 其 中 富有 历史 色 彩 的传 说故 事 最 受各 方 关注 。 中 国
同 湖北 相 关 , 由此便 生 发 出许 多 关 于 三 国英 雄人 物 的传 说 故事 ,从 刘
则 木 兰 的传 说。 现在 黄 陂人 做 足 了 木兰 文化 ,除 了木兰 山 ,还 有 木 兰 天池 、 木兰 湖 、木 兰草 原等 。
中有 些 来 自古 神话 ) ,如 女 娲 造 人
扩 大 自 己 的 影 响 ,甚 至 是 走 向 国
略谈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略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郭宝文庆阳744400内容提要:自1842年开始,中国人古老的“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英国人的枪炮下惊醒。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饥饿、贫穷、战火从此便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一百年。
晚清统治者卖国求荣、屈膝媾和,北洋军阀分裂割据、混战不息,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内战不断……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举步维艰,人民大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直到1949年8月15日,中国才再一次真正地取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贫穷落后的面貌才开始改变。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是两千多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统治是导致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关键词:封建专制统治;排外思想;闭关锁国;中断中西文化交流;贫穷落后不可否认,我国封建专制制度在我国文化传递、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后来的“康乾盛世”,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奇葩,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但是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不断发展,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
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要求有维护其继续存在即维持封建专制统治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例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文字狱”等政策,这些严重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与一切灾难的总一根源。
一、晚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1.“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的产物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其形态以“男耕女织”的种植农业为主。
当然,也有很少量的手工业产品。
封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田赋,手工业、外贸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经济基础,加强了对人民群众的统治,牢牢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实施“重农抑商”政策,防止商品经济对其的经济基础分解。
百年中国观后感100字
百年中国观后感100字
摘要:
一、引言
二、百年中国的历史变迁
三、观后感及思考
四、结语
正文:
百年中国观后感100字
近日,我有幸观赏了纪录片《百年中国》。
这部影片以宏观的视角展现了我国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回顾了百年历程。
观看后,我深感震撼,对祖国的繁荣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百年间,我国历经磨难,从封建王朝的衰落,到辛亥革命的崛起;从抗日战争的悲壮,到新中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无论是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还是文化繁荣、民生改善,都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复兴。
观看《百年中国》,让我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自信,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立足。
我国在短短百年间取得的成就,正是四个自信的有力体现。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总之,《百年中国》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感祖国的伟大,同时也激励我们继续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百年中国读后感
《百年中国》是由吴晓波撰写的一本历史书籍,全书共分为五部分,讲述了1895年至1995年间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
通过阅读《百年中国》,我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艰苦曲折的转型和改革过程。
首先,书中揭示了中国政治上的动荡和变革。
从清朝的衰败到辛亥革命,再到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政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转型和政权更替。
这也反映出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权益的争取和政治意识的觉醒。
其次,书中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详细的叙述。
从殖民地经济到工业化和开放改革,中国经济在近百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不平衡发展、资源环境压力等。
最后,书中还提及了中国文化的变迁。
从传统文化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再到中国文化的自我反思和复兴,中国在百年间经历了一场文化的寻找和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重新的认可和追求,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通过阅读《百年中国》,我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本书展现了中国在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同时,我也更加意识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希望为中国的未来繁荣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观后感《百年中国》观后感(精选8篇)《百年中国》观后感篇1光绪皇帝成为慈禧太后的傀儡,慈禧太后在朝政中一手遮天,独揽大权,四次垂帘听政,使得曾经有过无数辉煌的中国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李鸿章曾要购买军舰,但慈禧太后为了一己私利,竟然拒绝,将银子用去修建公园。
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不顾国家,做出许多祸国殃民的恶事,几乎是几天就要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致使民不聊生,各路义军揭竿而起。
侵华战争很快接踵而至,令人发指的南京大,那一天让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
许多伟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鲁迅先生就是这一代表。
鲁迅先生弃医从笔,为的就是拯救我们的心,拯救国民的思想,坚定我们的信念,光明总是会来到的!终于经过了漫漫的年抗战之路,日本宣布投降,撤离了中国。
伟大的将我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但此时被日本蹂躏已久的中国,已是千疮百孔。
领导着我们的祖辈,用双手重新建立了我们的家园,祖国渐渐富强起来,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一个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了,别人才不敢来欺负你;只有自己富强了,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辱!我们是年轻的新一代,周曾经说过一句让人充满热血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啊,只有下一代强了,祖国才会有希望,才会永远强大,不会落后!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让我们为祖国的未来奋斗,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百年中国》观后感篇25月26日至30日,由中宣部组织,中央电视台和学习出版社联合摄制的5集大型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后,国内各大媒体刊发文章给予好评,节目视频和解说词被各大网站转载,广大观众和网民下载转发、跟帖点赞,“中国梦”和“梦想”成为互联网上讨论的热点话题。
这部政论通过讲述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五个专题来诠释中国梦的历史成因和历史内涵,该片宏旨壮景、一气呵成、精深开远,是反映中国人民谱写中国梦最新篇章的即时报告。
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充分反映“中国梦”释放的强大号召力和感染力。
百年中国第9集解说词
百年中国第9集解说词
(原创版)
目录
1.百年中国第九集解说词概述
2.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3.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和变革
4.中国当代史的进步和挑战
5.总结百年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启示
正文
百年中国第九集解说词,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自 1900 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这一集从近代史开始,描绘了那个时期中国的社会背景和重要事件。
中国近代史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历经多次战争和割让领土,使得民众生活困苦,人民开始觉醒。
这段历史见证了一系列伟大的改革者和革命家,例如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们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
在这个时期,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民主政治的尝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现代史迎来了更多的变革。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爱国主义运动,要求民主和科学。
这场运动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奠定了基础,也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之后的岁月里,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相继发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变。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当代史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
逐渐崛起为世界强国。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政治体制改革、环境保护、人权等问题。
总结百年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在风雨中成长,在磨难中奋发。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百年中国》解说词第三集暮鼓晨钟
《百年中国》解说词第三集暮鼓晨钟1、保皇与革命修建于明朝的钟鼓楼是京城的报时台。
过去无论文武百官还是黎民百姓大多依据它的报时来安排生活。
1900年侵入北京的八国联军将大鼓毁坏。
从此这威严的鼓声便沉寂了。
1901年的新政,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
相反,官场的腐败,洋人的欺辱,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变化莫测的时局政坛,使人们对清政府的统治愈来愈失望。
这是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讽刺时局的漫画。
1903年,一部题为《官场现形记》的小说风行全国。
它辛辣地描写了清末官场上的种种丑态,当时被喻为“照妖镜”。
京城鼓声沉寂的时候,千里之外的黄埔江畔的钟声却响彻云霄。
庚子之变后,一些维新爱国志士离京南下。
上海这座商业城市开始成为新兴政治力量的聚集地。
这是上海一处著名的建筑,原名慧淳园,由外国人所建。
后来无锡人张叔和买下此园,改名张园。
它曾是上海最著名的娱乐场所。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一批维新爱国人士在张园紧急聚会。
社会名流八十多人参加了集会,号召国人关注政治变革,实现宪政,为建立二十世纪最文明的国家而努力。
由著名维新人士唐才常召集,会上发起成立中国爱国会。
容闳、严复当选为正、副会长。
这一年,一本叫《戊戌政变记》的小册子在上海悄悄传阅,作者梁启超。
两年前发生在北京在高层那场的政变内幕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
1899年7月6日光绪三十岁生日的当天,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宣称反对慈禧,拥戴光绪。
在他们看来,只要光绪皇帝复政,变法维新之治就会实现。
不断壮大的保皇会势力,使慈禧大为恼怒。
1900年她下令将康有为的祖坟铲平,以泄私愤。
和康有为不同,梁启超在日本闭门读书已经整整一年。
在此期间接触大量的西方民权和自由主义观点,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革命志士孙中山等人广泛接触。
30岁生日那天,梁启超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心迹。
1903年5月,梁启超赴美国考察。
在这里拜见了美国总统希奥多.罗斯福。
百年中国前三集观后感
百年中国前三集观后感《百年中国前三集》观后感《百年中国前三集》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
该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和所叙述者的亲身经历,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片第一集以中国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和革命斗争的历程。
从南京激战到平津战役的胜利,影片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以及中国人民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片中所展示的军民鱼水情深,共同努力建设新中国的场景,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
第二集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展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转变。
可以说,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全面创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让我印象深刻,比如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那句“有事好商量”,象征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宣告,标志着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随着经济的急剧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切都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勇敢尝试和坚定实践。
同时,片中也展示了改革开放背后的艰辛与挑战,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
第三集以中国走向复兴为主题,重点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的奋斗与成就。
片中所展示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影响力的增强,令人欣喜。
不仅中国人民继续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在片中,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文化。
这让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期待。
观看《百年中国前三集》,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与智慧。
中国的伟大征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人的努力和奉献下逐步实现的。
这部纪录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亲历者的口述,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艰辛历程和磅礴力量。
百年中国观后感百年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百年中国观后感百年中国纪录片观后感百年中国纪录片观后感1500字1《百年中国》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演绎了一出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死地而后生的演义。
二十世纪伊始,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所焦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并迈开大步不断前进。
如今,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
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回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历程,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遭列强凌辱的时候,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而当中国崛起之后,这个民族又让整个西方世界觉得不可思议。
同样是中国人,表现为何如此大相径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列子.说符》中的一则故事“歧路亡羊”。
说是杨朱家的邻居走失了一只山羊,请杨朱派他的家僮门人去帮忙。
杨朱奇怪地问道:“只走失了一只羊,何须动员这么多的人去追呢?”邻居答道:“岔路太多。
”过了半天,去追羊的人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杨朱问:“羊找到了吗?”邻居答:“找不到,这条大路有岔路,岔路上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到了哪条岔路,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想想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想救国,就像门人都想找到那只羊。
然而遗憾的是,救国之路就如那许多的岔路,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没有统一的领袖,你奉行三民主义,我信仰共产主义,他还想复辟帝制,大家一盘散沙,即便人再多也找不到羊,救不了国。
直到共产主义思想逐步扎根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全国人民英勇作战,奋力拼搏,才建立新中国,建设现代化中国。
于国家如此,于村舍如此,于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面临复杂的市场经济竞争,犹如面对无数的岔路,怎样才能生存与发展,避免歧路亡羊?一定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上下齐心,才能驰骋在康庄大道上。
百年中 国每一集观后感
百年中国每一集观后感《百年中国每一集观后感》最近看了《百年中国》这部纪录片,真的是感触良多。
从第一集开始,我仿佛被拉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看到了清朝末年的腐朽与衰败,国家被列强瓜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时候的中国,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巨人,摇摇欲坠。
其中有一集,详细讲述了辛亥革命。
以前在历史课本上,只是简单地了解了一些大概的情况,但这次通过纪录片,我看到了更多的细节。
那些革命者们,他们怀揣着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不惧生死,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在秘密的小屋里激烈地讨论着行动计划,表情严肃而坚定。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畏,那是一种为了理想可以舍弃一切的决心。
孙中山先生的形象在这一集中格外鲜明。
他奔走于世界各地,为了筹集革命资金,不辞辛劳。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人们心中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
我能想象到他在异国他乡,面对那些质疑和困难时,依然挺直脊梁,为了中国的未来而努力的样子。
还有那些普通的民众,他们或许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但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革命。
有的为革命者传递消息,有的为起义军提供物资。
他们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在战争的场景中,我看到了硝烟弥漫,听到了枪炮声轰鸣。
士兵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的脸上沾满了尘土和鲜血,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
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呐喊,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战的勇气。
而在革命成功后的日子里,也并非一帆风顺。
新的政权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内部的纷争,外部的压力,让这个新生的国家步履维艰。
但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看着这一集集的内容,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在繁华的街道上自由地行走,可以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
这一切,都是那些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如今,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百年中国解说词
百年中国解说词开篇:20世纪,正从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从屈辱走向自豪的世纪,眼泪与欢笑都在我们心间;这是一个从贫弱走向富裕的世纪,乞求与满足我们全都记忆犹新;这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世纪,善良与宽容是我们永恒的情怀;这是一个从专制走向民主的世纪,呐喊与探寻是我们不变的性格;这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世纪,战争与和平我们曾历尽沧桑……穿越一个世纪的风雨,让我们做一次深情的回望。
20世纪正渐渐远去,那一幕幕交织着中国人痛苦与欢乐的瞬间却变得越来越清晰——100年的中国,经历了无数的狂风巨浪,每次他都在痛苦和奋起,在烈火中涅槃。
站在新千年的门前,中国人终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终于可以从容规划未来,一百年了,中国的容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绚丽灿烂。
历史是一条割不断的长河,我们不妨将时针倒转,回到19世纪,回到20世纪的前夜,那是一个黎明前的漫漫长夜。
那时候,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时针的节奏依然缓慢,南船北马、男耕女织是中国千年不变的风景,这是一个勤劳而朴实的民族,这是一个正在经苦难、正在苦苦乞求的民族,从世纪初留下的影像资料看,我们可以感受100年前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姿态。
当时国人还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长城环绕着北中国,从19世纪中期以来,这个巨大屏障的防卫功能开始丧失,这是当时中国正在萎缩的版图,割地赔款成为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痛苦与屈辱,长城无声地经历着风霜雨雪,无声地见证着一切。
国力衰败而统治者却在享受人间的奢华,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耗尽了大清王朝建造北洋海军的全部费用。
当这座石坊静静地卧在昆明湖上的时候,中国的海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平静,硝烟弥漫在中国的天空,炮声震惊着封闭的中国,当20世纪悄然降临的时候,等待中国的又将是什么呢?第一集:风雨世纪初①新世纪光绪二十五年,腊月初一。
和往常一样,紫禁城里显得异常宁静。
光绪因病破例没有去圣母皇太后慈喜面前请安,早朝更是在两年前就取消了。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刘梦溪我所说的百年,是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也就是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这一历史时间阶段,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100年。
具体时间应该是1895年前后至20世纪末年。
讲一讲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
也可以说,是对这100年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作简略的文化解读。
就切入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文化社会学的问题。
一、百年中国的文化问题为什么从晚清讲起”最重要:一是晚周、二是晚首先在理念上,如果我们研究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三晚明、三是晚清。
晚周——东周时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百家争鸣”时期,孔、孟、荀、韩、墨、老、庄等中国最早的第一流的思想家,就产生于那个时期。
那是中国的思想源头,是学术的经典时期。
就世界历史而言,那是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
晚明——明清鼎革,那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
以汉族为中心的华夏文化经历了一次血和火的洗礼。
再没有比剃发易服更令一个有千年以上文化传统的民族更难堪的了。
所以顾炎武有“亡国”和“亡天下”的说法。
“亡文化”就是“亡天下”。
晚清——对中国的历史演进来说,就更重要了。
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点和交汇点,是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大转变时期。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都非常重视“历史时刻”这一概念。
“三晚”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刻,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社会、历史的最关键的历史时期。
其次在事实上,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到了晚清,真正开始了大变局。
不是说以前没有变化,而是说以前的变化和晚清都不相同。
到了晚清,中国历史的脚步不能照原来的样子走下去了,延续几千年的统治秩序不能照原来的样子维持下去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固有的社会结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西人”与晚清的“大变局”晚清时期的开明的官吏、先觉醒的知识分子,已经直觉地感悟到了这种社会与历史的变化,他们称这种变化为历史的大变局。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新中国史是指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当前的中国历史。
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新中国史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起新中国。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中国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给予了世界其他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希望,以及中国人民更好的生活条件。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消除剥削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乡村经济和工业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注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改善。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三: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也取得了重要发展与变化。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对外的友好和平等交往。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并参与了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四: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文化和科技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中国也在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新中国史学习交流材料五:人民的生活改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实现了许多社会进步。
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扩大了教育覆盖面和提高了教育质量。
《百年中国》解说词第五集共和之梦
《百年中国》解说词第五集共和之梦1、民国诞生1911年10月12日,远在美国的孙中山从报纸上读到武昌起义的消息,他怀著兴奋的心情远赴欧洲寻求各国的支持。
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深刻革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回忆说:“我是1911年12月出生的,10月的时候,辛亥革命已经完成,没有皇帝了。
可是到了1912年,转年的1月1日,孙中山才做大总统。
所以我生在1911年12月,既没有皇帝,也没有总统,我说我是自由民。
”“我那时十三岁,似懂非懂有点懂只记得有很多旗,纷纷宣布独立的各省挂起各式各样的旗帜。
欢乐的气氛中人们在憧憬著一个共同的梦想——共和。
”1911年12月29日上午九点,十七省代表云集南京,在江苏谘议局选举临时大总统。
到会代表十七省45人每省一票。
众望所归的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
场内响起中华民国万岁的欢呼声,南京一片欢腾。
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上海来到南京,宣誓就在任临时大总统。
当天晚上总统府彩灯高悬,各国领事纷纷前来祝贺。
数万人聚集在门外,欢呼声震动天地。
孙中山的手迹至今还挂在总统府。
在这间陈设简朴的房间里,孙中山签发了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多项法令。
显示出一个共和政府有别于封建王朝的崭新气象。
孙中山生活简朴作风平易。
表现出一位平民总统难得的精神境界。
有一次他的同乡清廷议和代表唐绍仪到总统府拜见。
用餐时,平时生活奢侈的唐绍仪见菜食粗劣,竟无法下筷,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
唐绍仪深受感染。
后来他转向革命,成为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就是在这个房间里,孙中山主持了第一次国务会议。
新生的共和国仿照美国采用了总统制,由总统直接领导各部部长。
在孙中山的内阁中,吸收了各派精英,立宪派领袖张謇被任命为实业总长。
而一个月前,他还是共和革命的反对者。
正在美国留学的青年学生宋庆龄接到了家里寄来的共和国五色旗,心潮难平。
在校刊上她发表政论文章,将民国建立喻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三年后她成为孙中山事业的忠实追随者。
认识和评价中国的史
认识和评价中国的史中国的历史是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它记录着几千年的发展和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辉煌。
认识和评价中国的史,就是审视中国历史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探索其中的宝藏和经验。
一、中国历史的价值中国历史的第一份价值在于它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贯的故事,以帝王、文化、文学、艺术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为线索,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种文化根基不仅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中国历史的第二份价值在于它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为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其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中国的古代科技、哲学和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中国的创造力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历史的第三份价值在于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珍宝。
中国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记录了无数英雄豪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们。
从华夏文明的兴起到近代的抗战,中国历史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些传统意识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评价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历史的发展曾经经历了传统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社会三个主要阶段。
在评价中国历史的发展时,我们需要全面看待其贡献和问题。
首先,传统社会的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稳定和繁荣。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各个朝代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封建社会的制度、儒家文化的传承以及农耕文明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秩序提供了基础,使国家能够持续繁荣。
其次,封建社会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此外,由于封建社会的制度弊端,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没有形成强大的抵抗力,导致了一些领土的丧失和对外战争的失败。
最后,近代社会的历史变革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中国人民发起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力图改变国家的命运。
观看纪录片百年中国写一篇作文为位卑未敢忘忧国300字
观看纪录片百年中国写一篇作文为位卑未敢忘忧国300字
观看纪录片百年中国写一篇作文为位卑未敢忘优国:近日,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献礼纪录片《百年中国》。
虽然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画面并称不上特别清晰,但值得称赞的是,该片选择将编年与专题两种方式交织结合,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十分生动地向观众们展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种种社会变革,并不像是从前一样,囫囵吞枣地过一遍历史课本,而未真正学习背后的故事。
通过此次纪录片的观看,我实在受益匪浅。
《百年中国》作为大型纪录片,共有五十二集,其中使我印象最为深刻并且产生强烈共鸣的是第七集《少年中国》。
这一集共有七个节目,主要讲述中国在新旧交替之际经历的各种风雨和历史变迁,而不可忽视的群体就是广大青年朋友。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勇敢的年轻人,才出现了今天强大威武的新中国。
“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戴望舒的慨叹是对中国的自信,对国家的殷切盼望,战火已逝,科研战士不息奋斗,国家军队铁骨铮铮,中国少年当自强,我们将让祖国更加温暖,明朗,蓬勃生春。
陆游有言,“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是平凡的中国少年,但我们背后有非凡的国家。
所有平凡都是绚烂的极致,七十岁的中国,往后岁月山长水远,愿你永远繁花似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百年中国
我们的祖国,在这一百多年中,可谓历尽沧桑.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清军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从此论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从此掀起了外国瓜分中国的浪潮,帝国主义侵略者毫无止境地剥削中国的经济,资源,矿物,还有神圣的领土被他们抢走,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多大的灾难,多大的耻辱。
"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可革命成果被袁世凯夺走了。
不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军阀长期混战,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灾难,人们的生活苦上加苦。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几年后,反动了"南昌起义",人民的军队诞生了。
但这支军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国军多次对共军"围剿"。
但这并无将这支部队打垮,并于1934年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1931年日本发动了"9-18"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又在1937年七月七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国共合作,共抗外敌。
日本攻占南京后,大屠杀,30多万中国人被杀。
1940年中共对日发动了"百团大战",动用103个团的兵力对日发起进攻,鼓舞了人民抗战的热情。
1945年,美国向日本长崎和广岛连投两颗原子弹,不久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以8年的光阴与3500万人员伤亡为代价而胜利结束。
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于1949年赢得了新中国的成立,在以后的"抗美缓朝"等战争中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身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应当以建设祖国为重任,学好知识,将来将祖国建设好,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