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https://img.taocdn.com/s3/m/1d8e61d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6.png)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5章《计算机应用基础》(1-5章)教案授课单位计算机教研室授课时间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层次中职授课对象授课教师张健2022年7月26日目录目的要求:........................................................... ............................................................... ..................1教学重点:........................................................... ............................................................... ..................1教学难点:........................................................... ............................................................... ..................1作业与练习:........................................................... ............................................................... ..............1教学时数:........................................................... ............................................................... ..................1第1章电子计算机概述............................................................. .. (1)教学目标与要求:........................................................... . (1)教学重点:1教学难点:2课时安排:2教学内容:21.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21.2.微机的特点及应用............................................................. ....................................................4第2章微机基础知识............................................................. (8)教学目标与要求:........................................................... . (8)教学重点:8教学难点:8课时安排:9作业与练习:........................................................... ............................................................... ......9教学内容:91、微机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9作业与练习:............................................................ ................................................................ ..12教学后记12第3章操作系统............................................................. ............................................................... . (12)教学目标与要求:........................................................... ...........................................................12教学重点:........................................................... ............................................................... ........12教学难点:12课时安排:12教学内容:12作业与练习:............................................................ ................................................................ ..131、操作系统概述.............................................................. ..........................................................132、Window某P基本操作.............................................................. .............................................153、Window某P基本设置.............................................................. .............................................16作业与练习:............................................................ ................................................................ ..20教学后记20第4章汉字输入技法.............................................................. . (20)教学目的:20教学重点、难点:........................................................... ...........................................................20教学方法手段:........................................................... ............................................................... 20课时安排:20教学内容:20练习作业:24教学后记:24第5章Word2003文字处理............................................................. (24)教学目标:24教学重点难点:........................................................... ............................................................... 24教学方法、手段:........................................................... ...........................................................25主要内容:25课时安排:25第一节Word2003基本知识.............................................................. ........................................25第二节Word2003的基本操作.................................................................................................28第三节文档的编辑排版.............................................................. ..............................................33第四节表格、图文混排.............................................................. ..............................................43作业与练习:54教学后记:54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及信息时代的特征。
信息技术教材章节解析
![信息技术教材章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303f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0.png)
信息技术教材章节解析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领域,其教育和培训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对于教育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章节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第一章是信息技术教材的开篇章节,旨在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本章通常以引入信息技术的定义和起源为开端,接着介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和社交媒体等。
此外,本章还会涵盖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技术趋势,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从硬件角度出发,本章通常会涵盖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即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同时,本章还会对计算机内部运行的基本原理进行解析,例如数据存储、位运算和逻辑电路等。
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面介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是信息技术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生将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此外,本章还会涵盖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的网络。
同时,本章还会介绍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内容,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数据库系统第四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学生将了解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特征,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本章通常会涵盖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两种类型的介绍,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此外,本章还会涉及到数据库查询语言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第五章:软件开发与编程第五章是信息技术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章节,主要介绍软件开发和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本章通常会涵盖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和常用的开发模型,以及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测试等关键环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第1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述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第1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922564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9.png)
什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区块链
大数据
虚拟现实
1.2.1 物联网
物联网的含义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标签阅读装置、条 形码与二维码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基于物与物通信模式的短距离无线自组 织网络,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即“物 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的是让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系统可以自动、 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如果说互联网实现 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物联网就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说 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和交互
度的执行
助力高校安全稳定及师 生人身财产安全
AI监测
• 应用大数据+AI学习算法和物联网技术 • 在实际监测中,根据人的肢体运动轨迹,
计算出各种异常动作行为,向监控中心发 出预警
智慧食堂
• 基于物联网+云端存储技术 • 预定点餐、后厨管控、食品安全管理、采
购库存、成本核算、食堂经营数据
全过程、全流程管理
特征
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
大数据的特征
1.数据量大: 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 PB(约 1 000 个 TB)、EB(约 100 万个 TB)或 ZB(约 10 亿个 TB)。 2.类型繁多: 大数据的类型包括交易数据、移动通信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机器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对 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价值密度低: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收集的数据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算 法更快捷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 4.速度快且时效高: 大数据中的数据处理遵循“1 秒定律”,即大数据对数据处理速度有要求,一般要在 1 秒内处理所有数 据并得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时间太长数据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成为过期的或无效的数据。这个速度要求 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信息技术概述概念解释doc资料
![信息技术概述概念解释doc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080cbb647d27284a735111.png)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概念解释1.1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是资源。
信息处理为获取更有效的信息而施加于信息的所有操作。
信息技术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
包括: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信息通信与存储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技术,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处理系统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
1.2 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及相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集成电路的制造材料主要是硅(Si),也可以是砷化镓(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
按照电信号类型和功能将集成电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两大类。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集成电路芯片中单位面积内包含的基本电子元件的数量。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取决于组成门电路的晶体管尺寸,晶体管尺寸越小,集成度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也就越快。
Moore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
IC卡把集成电路芯片密封在塑料卡基片内,使其成为能存储、处理和传递数据的载体。
1.3 通信技术通信各种信息的远距离传递。
现代通信使用电波或光波通过特定传输媒体双向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信源”、“信宿”、“信道”。
使用的主要物理设备为“终端设备”、“传输介质”和“交换设备”。
信号信源发送通过信道传输给信宿用于承载信息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模拟信号的典型波形为正弦波,数字信号的典型波形为脉冲方波。
调制与解调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调制。
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解调。
使用的设备是调制解调器(Modem)。
常用调制方法有:调频、调幅和调相。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59477ee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a.png)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2.计算机的类型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含义)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D.记忆性强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5)通信与网络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1、光计算机2、生物计算机3、量子计算机5.常用的数制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导论 第2版第一章课后答案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导论 第2版第一章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245e3866fb84ae55c8d69.png)
1-7简述你所使用或了解的信息技术应用热点。
答:量子计算机、5G通信、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等方面,根据个人理解情况回答。
1-4什么是信息技术?它包括哪些主要技术?它的发展趋势怎样?
答:信息技术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的各种技术之和。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核心技术是光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经历电子、光电子发展之后,会逐渐步入以光子学为研究和发展重点的新阶段。(2)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未来集成电路产品的集成度会更高,芯片面积会更大,特征尺寸会更小,系统会更加完善。(3)网络技术向多业务、高性能大容量方向发展。(4)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的物理表现,信息是消息的内涵。
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与消息相对应的物理量,是消息的物理载体。信号携带信息,但不是信息本身。
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数据是信息记录的基础,信息一般通过数据来表示,信息加载在数据之上,并对数据做出具有含义的解释。
答: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
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归纳为:(1)探讨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本质;(2)研究信息的数值度量方法;(3)阐明信息感知、识别、变换、传递、存储、检索、处理、再生、表示、施效(控制)等过程的一般规律;(4)揭示利用信息来描述系统和优化系统的方法和原理;(5)寻求通过加工信息来生成智能的机制和途径。
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89c15ca752ea551811a6878d.png)
行,而它们只能提供短暂的 电流。
精品课件
1.1.1 电的发现
富兰克林风筝实验 ●1746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学 家,通过邮寄向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 林赠送了一只莱顿瓶,并在信中向他介绍了 使用方法,这直接导致了1752年富兰克林著 名的费城实验。
精品课件
1.1.1 电的发现
精品课件
1.2.4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示例见图1-36。
(a)第一块集成电路
(b)集成电路芯片显微照片
图 1-36 集成电路示例
精品课件
(c)各种封装好的集成电路
1.2.4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并不是一个一个的电路元器件连接成 的电路,而是把具有某种功能的电路“埋”在半 导体晶体管里的一种器件。它易于小型化和减少 引线端,所以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一次 革命,进一步减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由此,它 们变得更轻、更小。
● 他做了一个把风筝放到雷雨云 里去的实验。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 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 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外金属丝上 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 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 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 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 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图1-10)。
图1-10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精品课件
1.2.2 电子管
●1904年,英国工程师弗莱明(图 1-30) 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 电子管的诞生, 是人类电子文明的起点。 弗莱明真空二极管的发明得益于爱迪生发 现的“爱迪生效应”。
精品课件
弗莱明采用在真空中利用电流加热灯丝的方 法,轻而易举地获得逸出物体的自由电子, 并用它做成了一种效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检 测器------真空二极管(如图1-31)。真空 二极管可使频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被整流检 波成为人们需要的信息。
第1章计算机基础_文字素材
![第1章计算机基础_文字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f6a732c458f5f61fb7366654.png)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自动、高速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又称“电脑”,简称“计算机”。
它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
由于它提高了人类对信息的利用水平,引发了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未来,它还会更深入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计算机知识也就成为21世纪人类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信息表示方式、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及其选购和计算机安全知识等内容。
1.1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1.1.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计算机的产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取名为ENIAC(埃尼阿克)。
ENIAC是英文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缩写。
这台计算机主要是为了解决弹道计算问题而研制的,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的J.W.Mauchly (莫奇莱)和J.P.Eckert(埃克特)主持研制的。
ENIAC计算机(如图1-1所示)使用了18000 多个电子管,10000多个电容器,7000个电阻,1500多个继电器,耗电150千瓦,重量达30吨,占地面积为170平方米。
它的加法速度为每秒5000次。
ENIAC不能存储程序,只能存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
ENIAC计算机的问世,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944年7月,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博士在莫尔电气工程学院参观了正在组装的ENIAC 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的成功和不足,促使他开始构思一个更完整的计算机体系方案。
1946年,他撰写了一份《关于电子计算机逻辑结构初探》的报告。
该报告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全新概念,奠定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称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01-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概述
![01-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983041fb7360b4c2e3f6472.png)
主体技术: 主体技术 核 心 是 技 3C 术
信息获取技术-----感测技术 ⑴ 信息获取技术 感测技术 信息传输技术-----通信技术 ⑵ 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 ⑶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 信息 制技术 信息传 信息 技术
13
信息 技术
Communication Computer Control
01:58
17
(5)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科研领域: 科研领域:
派生出许多新的学科和新原理、 派生出许多新的学科和新原理、新器件 推动着生物工程学的发展
工业: 工业:
现代工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
–
CAD、CAM、CAT等 、 、 等
促使产业升级换代 导致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改变生产环境、 改变生产环境、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 推动农业工厂化生产的发展
01:58 16
(4) 办公自动化 )
OA的基本要求:08版 P14 的基本要求: 版 的基本要求 OA系统的设备需求: 系统的设备需求: 系统的设备需求 支撑技术:计算机、通信、数字技术 支撑技术:计算机、通信、 硬件: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 硬件: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路、计 算机外围设备 软件:基本软件、办公通用软件、 软件:基本软件、办公通用软件、办 公专用软件
01:58 4
二、社会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游牧时代和农业时代
远古—18世纪 世纪 远古
工业时代
18世纪 世纪—20世纪 年代 世纪50年代 世纪 世纪
信息时代
20世纪 年代末 至今 世纪50年代末 世纪 年代末—至今 信息产业促使产业结构调整
01:58 5
三、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
大一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
![大一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7523d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5.png)
大一信息技术第一章知识点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作为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大一信息技术第一章的知识点进行论述。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可以使人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信息技术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各种信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社交、购物等活动,以及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工具进行远程沟通和协作。
二、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组成部分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工具。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设备,而软件则指的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是因为它遵循了一系列的基本运算规则,如明确指令、逐个执行、存储数据等。
同时,要保证计算机的工作和数据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常备电源、防止病毒攻击、备份数据等措施。
三、信息系统与数据库信息系统是一个由软件、数据库和人组成的综合整体。
它可以处理和管理大量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相关的数据和处理结果。
数据库则是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对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如层次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
此外,还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
四、信息安全与网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信息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如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同时,网络也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常见的网络结构以及网络协议。
此外,还需要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及网络层次等相关知识。
五、Excel的基本操作与应用Excel是一种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中。
第1章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第1章电子信息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8c4bcccfc789eb162dc876.png)
在二极管中 加一金属网
1906年弗雷斯特发明 的电真空三极管
弗莱明 从此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电子管原理结构
电子管实物照片
1946年[美]宾州大学用18800个电子管作的世界上第一台 计算机。重30吨,占地约两间教室大,耗电174千瓦时,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一个普 通电子管阴极灯丝耗电约6W)!
1000GB产品。
DVD容量:4.7~8.3GB
闪存/SD卡
容量可达16GB(USB移动存储器)、 SD卡容量更大。
4
纳米存储器
21世纪新的存储器件(正大力研究)
5 SD
USB闪存、SD卡
硬盘
光盘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主要技术问题
(五)信息利用
网络时代:给信息传播和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
世界第一片集成电路(1958)
1971年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商 用 微 处 理 器:英特尔4004,晶 体 管 数 目 : 2300 ,速 度 : 108kHz
电子管发明至今只约100年,集 成电路发明不过50年!
当今集成电路的制造水平:线宽45纳米,一片集成电路就是一个电子系统!
386CPU芯片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03 光学工程 (不设二级学科)
(一)信息获取 (二)信息传输 (三)信息处理 (四)信息的存储 (五)信息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主要技术问题
(二)信息传输 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都是信息传输系统。也称 通信系统。
X光医学图像等。
光电摄像管
CCD成像器件
X光医学图像
多光谱地面 成像照片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主要技术问题
(一)信息获取(续2)
3)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张力、变形、流量(液体或气体)、
流速等。
采用相应的参数传感器,广泛用于各工业、工程和国防控制系统中。
流量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是将物理参数变成电信号。
有了语言才能 交流,才能组 织社会。
文字是书面语 言(信息存储 的一种形式)。
甲骨文
像形文字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沟通信息,交换情报的社会需求,是人类通信 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古 代 峰 火 边 防
海
信
军
鸽
旗
传
语
书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3)关于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人类了解自然、感知自然,了解社会、
4
5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主要技术问题
(一)信息获取
1)语音是人类使用最频繁、使用最多的交流信息的工具。语音获取使用最多。
送话器
4
纸盒
语音获取5方法
磁体 线圈
获取的语音波形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主要技术问题
(一)信息获取(续1)
2)图像信息获取方法:光电摄像、CCD成像、红外成像、微波成像、
晶体管体积仍较大!
1958年[美]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在一块6.45平方毫米硅片上集成了12
个元件,研制出了一个RC移相振荡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它标志
着电路制作上的一次革命性进展。
从此开创了微电子新时代!
基尔比1958年设 计集成电路草稿
1961年仙童公司 集成电路
世界第一片集成电路(1958)
1947年[美]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巴丁、布拉坦和肖克利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 只点接触型锗晶体三极管
晶体管发明者: 巴丁、布拉坦和肖克利
技术进步
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一个普 通电子管阴极灯丝耗电约6W)!
晶体管实物
晶体管内部原理结构
晶体管相对于电子管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 是电子技术划时代的发明!
信息技术进步 与世界文明发展密切相关!
信息技术与世界文明关系表:
信息技术
世界文明发展
语言 文字 印刷 邮政 电报和电话 广播和电视 信息网络技术
人类文明开始 文化
文艺复兴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技术进步与世界文明发展密 切相关!
创造了语言人 类才由动物进 化成人类。
电子信息科学是最具活力的年轻学科!
1906年 第一只 电真空 三极管 诞生
至
2006年 电子管 发明 100周 年!
为纪念电子管发明100周年制作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混装PC主板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 主要技术问题
(一)信息获取 (二)信息传输 (三)信息处理 (四)信息的存储 (五)信息利用
1)信息的含义:信息是人类社会、宇宙和大自然的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
表征。信息是知识,是资源,也是财富。当代社会将信息、材料和能源并列, 被称之为社会的三大支柱。
1
信息
2
材料
3
能源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概念
(一) 几个基本概念
2)关于信息技术:不论何种信息,要描述它都需通过语言、文字(包
括定律、数学公式和数据等书面形式)或图像反映出来,因而信息与语言、 文字和图像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关于语言、文字 和图像的技术。
(三)电子信息科学是最具活力的年轻学科
电的通信技术是从发明电报、电话开始的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 1876贝尔发明电话
贝尔电话构思模型
传送第一句语 音的液体话筒
最早使用的听筒
最早期打电话情形,图中为贝尔
(三)电子信息科学是最具活力的年轻学科(续)
在电灯炮中 加一金属板
1904年弗莱明发明 的电真空二极管
在二极管中 加一金属网
1906年弗雷斯特发明 的电真空三极管
弗莱明 从此世界进入电子时代!
电子管原理结构
电子管实物照片
1946年[美]宾州大学用18800个电子管作的世界上第一台 计算机。重30吨,占地约两间教室大,耗电174千瓦时,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第一只晶体管
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一个普 通电子管阴极灯丝耗电约6W)!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借助电子科学技术手 段,实现信息科学技术目标的理论、技术 和方法,是信息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影 响最深的一个领域。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二) 信息科学的广泛含义
机械信息技术:如留声机(记录声音的振动波形)、手摇计算机等。
留声机
手摇计算机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电子信息技术导论》
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提纲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技术
问题 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和分工 四、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技术的演进 五、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浅析
小结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一) 几个基本概念
光信息技术:光滤波、光放大、光信息处理等(由全光学器件实现)
例:光学频谱分析系统和空间滤波
相干单色平 行光照明
物平面
细丝网格状物
(正交光栅)
频谱面 放置滤波器
改变物的 频谱结构
像面 观察到各种 不同的像
新闻出版、节目制作、图书资料管理、媒体传播学等都属于信息科学技术 范畴。
一、信息科学技术中的几个 基本概念
沟通情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信息科学是由信息论、通信工程、控制论、 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相互结合 而形成; 如果从技术角度看,则可以认为:信息科学是系统研究信息获取、传输、 处理、显示、存储、检索与应用的科学,它涉及语言、文字、数据(包 含物理参数)、生物信息、图像等信息形式。
1971年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商 用 微 处 理 器:英特尔4004,晶 体 管 数 目 : 2300 ,速 度 : 108kHz
电子管发明至今只约100年,集 成电路发明不过50年!
当今集成电路的制造水平:线宽45纳米,一片集成电路就是一个电子系统!
386CPU芯片
芯片内部布线
一块芯片内 可集成10万 以上的元器 件,从此电 子信息技术 跨入了飞速 发展的新时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