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论《老子》语境中的“仁”

合集下载

道家对仁的理解

道家对仁的理解

道家对仁的理解哎,一提道家对仁的理解,这就得说到那老子的《道德经》。

咱先说这“仁”字,其实呢,在道家眼里,它不是一个死板板的道德准则,更像是自然界里的一股看不见的力量。

这股力量啊,就像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活力。

咱就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仁”在道家眼中,它就像是个大锅里的水,得慢慢炖,不能着急。

这水炖开了,自然会冒出蒸汽,蒸汽飘飘洒洒,滋润万物。

这就好比咱们做人,得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不能一味地追求快,急功近利。

那有人会问,这“仁”到底啥意思啊?其实就是说,咱得学会关爱别人,尊重自然。

这关爱不是表面上那一套,而是发自内心的。

就像咱跟邻居打交道,不是光想着占了便宜就好,得真心实意地去关心人家。

再说说这尊重自然,道家讲究的是“道法自然”。

啥叫“道法自然”?简单地说,就是咱们得顺应自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

这“仁”呢,就是要求咱们在顺应自然的同时,还要保持一颗宽容、平和的心态。

那有人又说了,这“仁”不就是一个好人好事吗?哎呀,你这话说得也太简单了。

其实呢,“仁”得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咱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忠诚,对工作尽职尽责,这都是“仁”的体现。

咱再说说这“仁”跟“道”的关系。

这“道”是道家最核心的思想,而“仁”则是“道”在人间的一种表现。

这就好比一棵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这“仁”就是那些绿叶,虽然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

最后啊,咱得说说这“仁”的境界。

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这“仁”也是一样,它不是要求咱们去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哎,这“仁”啊,真是玄而又玄,让人琢磨不透。

但只要咱们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就像这春风拂面,润物无声,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老子的“不仁”,原来是维摩诘的不二?老子是反对儒家的仁吗?

老子的“不仁”,原来是维摩诘的不二?老子是反对儒家的仁吗?

老子的“不仁”,原来是维摩诘的不二?老子是反对儒家的仁吗?《老子》第五章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中的“不仁”。

《老子》第五章开篇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直有争议。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段文字呢?要想理解这一段文字,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什么是“不仁”,“刍狗”又代表了什么。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

那么,“仁”到底应该怎么解读呢?非常有意思的是人类的“人”与这个仁义的“仁”,仅凭发音是区分不开来的。

一个人是独立的“人”,在这个独立的“人”旁边加上两个笔画,虽然还读作“仁”,但一个人就变成了两个人。

一个人是独立的,不与人发生关系,那么你做什么怎么做都无所谓,因为没有其他的人去承受你所作事情造成的影响。

不过,一旦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就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有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仁。

那么,儒家是如何解释这种人和人相处的法则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可见,孔子认为仁和礼相表里,仁是礼的内涵,礼是仁的外化。

内在的法则就是仁,表现出来的就是礼。

礼是什么?礼就是可以明确规定出来,看得见的可以作为依据遵从的规矩。

而这个规矩的内核就是“仁”。

那么,“仁”的内涵是什么内容呢?孔子的弟子曾子在总结老师一以贯之之道时说:“忠恕而已。

”原来就两个字“忠”和“恕”。

“忠”是什么?“忠”字上“中”下“心”,意为发自内心。

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是不是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就是“忠”,不是发自内心就是“不忠”。

儒家最初忠的概念绝不是后来大家所理解的只有下对上才会有的那种狭义的“忠”。

曾子三省的内容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注意,这里是为人谋,而不是为君谋。

所以为别人考虑问题、为别人做事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忠”。

“恕”是什么?“恕”是如心。

如心,意思就是不是你的心,如同是你的心。

其实就是你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他的心如同是你的心一样对待。

老子的仁义思想

老子的仁义思想

老子的仁义思想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

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

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断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

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

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

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

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

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

”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

”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

从孔子开始,儒家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

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

《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

“仁”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探究

“仁”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探究

“仁”在《道德经》中的含义探究作者:田翔辉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28期摘要:“仁”在老子时期的含义偏向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依赖和欣赏,乃至发展为儒家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等,但依据《道德经》来梳理老子对“仁”的理解,会发现老子对“仁”有不同的解释,这也预示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方式与通俗“仁”的思想的不同方面,同时也标示着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方式的不同倾向,这种不同可以给我们现代人以启示。

因此探讨“仁”在《道德经》中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老子的思想,而且可以反思当下人们对“仁”的理解,重新审视人们的生活实践方式。

关键词:仁;生;道一、老子之“仁”是辩证存在的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之与恶,相去几何”、“善行无辙迹”。

我们视扬善抑恶为理所当然,殊不知善是建立在恶的基础之上,没有恶也就没有了善,世上本无善恶之分,有的都是人之“生”、人之“本能”,以霍布斯的解释是人为了更好的生存,只能将自己的“生”与他者的“生”和谐共存,于是有了恶与善的存在。

恶便是自己的“生”伤害了他者的“生”,以宋明的“天理”来解释便是善是遵循了天理,恶是违背了天理,此“天理”是先天的与霍布斯的后天解释不是一个层面的,带来的结果也不同,这是很多学者所容易忽略的,既“天理”中先天的善是完美的,是自身既作为目的存在的,是人之为人的存在缘由,而后天的、以霍布斯所代表来阐释的“仁”、善则只是一个手段、是人以社会联结形式存在的工具和手段,人的最终目的不是善、不是“天理”而是由善而达到的快乐、幸福状态。

很显然道家和西方功利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将善视为手段和生存的一种方式上有相同之处,既老子虽没有以霍布斯的理论形式来解释“仁”、善,但道家同样将“仁”、善视为天之自然而为过程中的一个表现形式,一种生存手段,“仁”不是人之为人的最终目的和状态,最终目的是“道”,是天下自然而为。

善与恶并生并存,交相压制而道不变,这就给其他学派特别是儒家带来很大的影响,既不能只用消灭恶、培养善的方法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个人的“生生”之道、“天理”的践行,而更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仁、善与恶,既首先要让社会以一种和谐形式存在,那么就要让人各达到顺自然而为,顺天性而为,达到“道”,(这在阳明后学、特别王龙溪和泰州学派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而不是以抑恶扬善的方式来追求最终“仁”的存在。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摘要: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

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

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断均收敛至“福利及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

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关键词:老子、仁义、道、礼、德周濂溪太极图说第二段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受周氏的影响,《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也是仁与义。

而另一方面,老子是的主根;佛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庄哲学;西学嫁接在中国哲学上,其砧木是老子哲学。

辩证法嫁接在中国的辩证法上,皆自老子始。

老子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这是以一本万殊的殊相为着眼点,但并非没有共相(即道)。

新儒学的主流则是以一本万殊的共相(即道)为本,但也并非没有殊相。

因而,由老子《道德经》来看“易经”与新儒学的伦理中心思想之仁与义,应有其一番新意义。

一、仁义的涵意《说文》指出:“仁,亲也,从人二。

”段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

”可见仁是指人际的伦理关系。

从开始,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把人的血缘感情作为仁的合理出发点,并运用忠恕之道将血缘感情推广到社会人际关系上去,认为仁是人的内在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态。

仁的性质与作用有双重性,一方面仁爱有差等(属阳),以宗法等级之礼为仁的标准;另一方面,仁学中有重民倾向(属阴),要求对人民宽惠仁爱,反对暴政虐民。

而义字在《周易》中凡三十九见,全部见于《易传》,其意有四:一为适宜。

《周易.乾.文言》说:“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

仁—搜狗百科

仁—搜狗百科

仁—搜狗百科儒家学派核心——仁仁: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人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

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

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

《老子·三十八章》释证——兼论老子言“德”、“仁”、“礼”之精义所在

《老子·三十八章》释证——兼论老子言“德”、“仁”、“礼”之精义所在
空 间上无 所 不在 , “ 以为天 地母 ” 而 “ 之 出 口 ,淡 乎 其无 味 ,视 之不 足 视 ,听之 不足 闻 , 可 。 道
用之不足既。 ”因而, “ 道”不是我们的耳 、口、鼻 、舌 、身等所能感觉的对象 ,亦不是我们的 言语所能把握 的,故 ( 老子・ 一立) : “道 ’可道 ,非常 ‘ ’”老子云 “ )说 ‘ 道 。 非常 ‘ ”,还因 道 ’ 为 “ ”是 老子 哲 学里 的 一个 专用 术 语 ,也 正 因为 此 , 老 子哲 学 为 了表 达 的需要 ,除 一部 分 自 道
创哲 学 专 用 语 外 ,大 量 的 “ 象 语 言 ” 的语 词 都 是 自然 词 语 异 化 而 来 的 。 如 “ ” “ ” 对 道 、 德 、 “ ” “ ” “ ” “ ” “ 无 、 有 、 妙 、 一 、 自然 ” “ 牝 ” “ ” “ ” “ ” “ ” “ ” 、 玄 、 根 、 夷 、 希 、 微 、 大 、 “ ” “ ” “ ” “ ” “ 命 ” “ ” “ ” “ ” “ 明 ” “ ” “ ” 逝 、 反 、 远 、 静 、 复 、 明 、 常 、 强 、 袭 、 雌 朴” 富” 寿” 祥” 玄德” “ 、 无为”……,老子笔下的这些哲学术语皆有特殊的含 义,与通常人们使用的术语之涵义是不同的。故
[ 收稿 I期 ]2 0 — — 1 E I 0 9 0 2 4
子 ・ 》 说 : “名 ’可名 ,非常 ‘ ”。 . 一章 ‘ 名 ’
[ 中图分类号]B 2 . 2 3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 6 20 )3 O 10 0 9 6 6 (0 9 0 一 l 4 1-
老 子一 书之 主 旨 ,在于 言道 德义 。学 者们研 究表 明 :在 《 三 书里 , “ ”与 “ ”是合 老亏》 道 德 二为一 ,相辅相成的 ,然其问亦有区别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讲的是一种大智慧、大 “ 思 想 、大境 界 。 ( ] ( 老子 ・ 十五章》 云 :“ 物混 成 ,先 天地 生 。寂兮 寥兮 ,独立 而不 改 ;周 行 二 有

老子为何说“圣人不仁”

老子为何说“圣人不仁”

老子为何说“圣人不仁”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言是《道德经》的难点之一,也易致误解,甚至成了统治者暴虐百姓的借口,与老子的原意已是相去霄壤矣。

该句语法上并无歧义,关键是对“刍狗”和“仁”的理解。

据《庄子·天运》里所记,“刍狗”指茅草扎的狗,做祭祀用,用后即弃。

有学者(如南怀瑾)认为此句里的“仁”,是老子批评的当时的假仁,而非真仁,因为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假仁以霸”是诸侯们常用的手段。

对此,我不敢苟同。

老子曰“失道而后仁”,又言“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注 1】)——其意为:即使是“上仁”之人,虽可以做到无私无我,却有可能违反了道的规律性而致好心办了笨事、错事。

老子用另一个字“慈”来代替“仁”,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慈,故能勇。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见《道德经·六十七章》)”中文有“仁慈”、“慈爱”、“慈悲”等,可见“慈”在词义上比“仁”有更大的内涵。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人解为“大自然是没有感情的,无所谓什么仁爱,对待万物一视同仁”,可从。

中外哲人都用太阳做过例子,曰阳光既照善人也照恶人。

“刍狗”祭天后,上天并未享用,不过任其自生自灭而已。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有人解为“一个圣明的统治者不应该专注于什么仁爱,不能感情用事,要对百姓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也基本可从,但这只是“不仁”其意之一。

人“不能感情用事”是不可能的,要旨是统治者不能用“小情”、“私情” 处理公事,否则就是小仁小义。

小仁小义,动物亦有,人孰能无之?故庄子说虎狼也有仁心,因为虎狼父子相亲,故曰“至仁无亲。

”(【注2】)如上所言,即使是无亲的“大仁”、“至仁”,也是“为之而无以为”,未达至道。

天地的“不仁”与圣人的“不仁”是既相通而又有区别的。

老子说“圣人不仁”,并非说圣人无情无爱,否则老子又何以要求圣人“爱民治国”、“爱以身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故老子所云“不仁”,是要圣人效法天地的无私,同时也要顺应万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老子道德经的仁义思想
仁义是老子道德经中高瞻远瞩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在老子看来,仁义是一切高尚的道德情
操的基础,是实现自然界、人世间,乃至心灵深处的和谐和安宁的精神动力。

在老子的教诲中,仁义的具体内涵有很多:一是建立在君子的心性之上的仁义,也就是“仁者爱人,知者明人”的道德规范。

正如老子所说:“民之仁义,则无不兴。

”这就是说,
只有修养仁爱、智慧和谦虚,尊重彼此,才能进入宇宙的真理,才能使个人褪尽卑微之心,而崇尚仁义、道德、慈悲以及和平,才能获得安宁。

第二,老子认为要建立一个更加安宁的社会,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善良和克制,放
下个人的倔强,保持留待和弹性,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

老子丝毫不认为,以量力
而行就能改变他人,只有以自身的道德和善行来改变自己和被改变的人们,最终才能保持
社会温和,道德清新。

仁义是老子重要的主张,老子将仁义作为实现道德和谐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他高尚,崇
高的道德标准。

仁义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搭上了桥梁,是人类精神的根本动力,是我们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论《老子》“仁”的内涵与特点

论《老子》“仁”的内涵与特点

论《老子》“仁”的内涵与特点
冯兴梅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6
【摘要】老子的“仁”具有偏私的意思,“不仁”即是不偏私,它表明了道的自然属性和无意识的特征,进而表现了道的最为深远的德;老子的“仁”也有友善、仁爱的意思,老子对仁、善、慈较为看重,这是老子所欣赏的待人之方和处事之法;老子的“仁”是一种自然之爱,这种自然之爱是自发且自觉的,人为和强迫的仁并不是真正的仁。

老子的“仁”具有自然性、否定式和超越性的特征,这是老子的“仁”区别于儒家之“仁”的地方。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冯兴梅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
【相关文献】
1.《老子·三十八章》释证——兼论老子言“德”、“仁”、“礼”之精义所在
2.《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
3.《老子》一书中道的内涵及特点
4.仁而不以为仁——论老子仁的境界
5.自然之仁的自律实现——孔子、老子之“仁”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子道家仁学论

老子道家仁学论

以无 内待 问穷 ,若 是 者 ,外 不 观 乎 宇 宙 , 内不 知 乎大
初 ,是 以不 过 乎 昆仑 ,不 游 乎 太 虚 ” ( 《 知北游 》 ,第 7 5 8页 ) ⑥。 “ 宇 ” 的特 征 是 “ 有 实 ”,“ 宙 ” 的 特 征 是
“ 有长” ⑦ ,从 道 的 特 征 是 无 形 无 名 来 看 , “ 有 实 ”、
制 他 人 。这 是 我 们 在 传 承 和 弘扬 中华 传 统 仁 爱 美德 时 ,需 要 认 真 考 虑 的 。 关 键 词 : 老子 ;道 家 ;仁 学 ;道 ;德 ;仁 ;礼 ;天 中 图分 类 号 :B 2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W一 1 4 9 4 ( 2 0 1 5 ) 0 4 — 0 2 8 — 0 8
料 ,有 从 “ 礼 之质”和 “ 礼 之 文 ” 的 视 角 切 入 ,认 为
我 始 终 认 为 ,道 、德 不 是 老 子道 家 的标 志 性 概 念 , 因
为 儒 家 孔 子 那 里 同样 有 较 多 道 、德 概 念 的 使 用 ④。 就
道 、德 概 念 出 现 的 具 体 情 况 而 言 ,通 行 本 《 老子》
摘 要 :老 子 的 仁 学是 以 “ 与善 仁 ” 为旗 帜 的 ,其 客 观 的 目的是 最 大程 度 地 为 万物 自然 真 性 的 运 作பைடு நூலகம்而 创
设 外在 条 件 ,主 观 的 个 人 任 务 则 是 通 过 体 道 实践 来 培 育 个人 公 平 的 素 养 因子 ;而 非 以 血 缘 亲疏 为 依 归 而 投 入 具 体 爱 的 程度 的 行 为 , 昭 示 真 正 的爱 人 是 “ 不仁” , 让 万 物 获 得 最佳 的 自身 本 性 的 发 展 ,而 不是 控 制 万 物 ,控

以道观仁——老子思想中仁之不同含义

以道观仁——老子思想中仁之不同含义

研究对象 , 《老子 》原文 中涉及到 “仁义”的共 有 五 章 ,但 仁义 的概 念或 内涵 因语 境 不 同而 有 差 异 。 因此 ,探 讨 老 子是 否 反 对 仁义 、反对 儒 家 思 想 需要 结合 老 子 的核心 思想 加 以全 面探 析 。
的道 之衰 落 方 面看 ,张松 辉 先 生分 析 了老庄 反 对
同继承了三代以来的德治思想与人文精神方面展 生 的观点还是 比较 中肯的。以通行本 《老子 》为
开 论证 ,他认 为老 子 和孔 子 一样 都 注 重一 些 基本 的道德 行 为 ,如忠 、信 、慈 。因此 ,他 的结论 是 : 老 子不 仅 不 反对 仁 义 ,而 且 还 主张 人 际交 往 中应 以仁为前提 ,以信为根本。①从 仁义 自身所凸显
赵“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修 ‘仁 义 ’ ,认 为老 子 对 ‘仁 义 ’是 深 恶 痛绝 、一
改 为 “绝 智弃 辩 ” “绝 伪 弃诈 ”。陈鼓 应先 生认 为 , 无可取 的 ,这也是不符合老子本义的。”他 的观
学 派 间观 点 对立 的极 化 ,应该 是 在 战 国 中期 以后 点 是 老子 本 人并 不 主 张绝 仁 弃 义 ,但 老 子毕 竟 对
老子 所说 的仁 是具 有 不 同含 义 的 ,需要 我们 一 一 厘 清 。
一 、 学 术 界对 于 老 子是 否反 对 儒 家思 想 、反 对 仁 义 问题 的看法
仁义 是 儒 家思 想 的核 心 。学 者们 普 遍认 为 老 子是反对仁义 、反对儒家思想的,其主要依据是 通行本 《老子 》中提到的 “绝仁弃义” “绝圣弃 智 ” “天 地不 仁 ” “圣 人 不仁 ”等语 句 。 至 1993 年 ,郭店楚墓竹简本 《老子 》的出土,使得学者 们 围绕传统观点产生 了一些争论。

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

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

伦理学研究STUDIES IN ETHICS2021年第1期(总第111期)学界一致认为孔子思想核心可用“仁”“礼”二字概括,“仁”是内在的爱人美德,“礼”则是把这种美德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于他人。

由于《老子》有“圣人不仁”[1](P14)“绝仁弃义”[1](P45)之类的表述,所以古今学者普遍认为老、孔在仁的问题上持对立态度。

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扬雄:“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2](P712)韩愈继承此说:“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3](P120)陈鼓应总结说:“由于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因而一般都认为老子是反伦理主义的……他之所以绝仁弃义,是由于:‘仁义是维护宗法封建制的价值典范,宗法封建制乃是西周以来的古制。

’(王晓波《儒法思想论集》)……可见老子的主张‘绝仁弃义’,乃是反对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

”[4](P76-77)陈鼓应、王晓波等人同意学界所普遍认为的老子反伦理的说法,但认为他不过只是反对维护古制的“西周以来的德治思想”而已,这显然是在为尊者讳。

依据只言片语就认定老子反仁,这是学术史上的最大误解。

实际上,老、孔在仁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本同末异,他们都从仁爱这一基点出发,目的是建立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只是在劝人行仁的方法上,老、孔师徒出现了明显分歧。

一、相同处:老、孔都赞美内涵基本一致的“上仁”“安仁”我们在关注老子“圣人不仁”“绝仁弃义”之类看似反仁言论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老子还有许多竭力宣扬仁爱的主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1](P93)老子之所以出现这类既倡仁又反仁的看似矛盾的言论,主要原因是他把仁分为不同层次。

最高层次的仁被老子称为“上仁”“上德”,而与之相对论老子孔子“仁”的同异张景,张海英[摘要]学界普遍认为老、孔在仁的问题上持对立态度,老子因“搥提仁义”而被视为“反伦理主义”者。

论老子“不仁与仁”的统一对践行和谐发展观的意义

论老子“不仁与仁”的统一对践行和谐发展观的意义

论老子“不仁与仁”的统一对践行和谐发展观的意义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公共服务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重新拾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道德经》中“不仁与仁”的话题与和谐发展观有重要联系,在当前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将“不仁与仁”思想统一看待,对国民培养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构筑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标签:老子;不仁即仁;二位统一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公共服务是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多数学者认同,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重新拾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世纪初提出的和谐发展观认为:个人发展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为自我的贡献与自我价值实现为标志。

从“不仁与仁”的视角来看,和谐发展观实际在传达一种不仁向仁的转向,倡导民众放弃对虚无自我价值的追逐,转向到对他人施仁,对社会有贡献的崇高价值追求上。

一、不仁与仁《道德经》中论述“不仁与仁”的章节仅有第五章一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历代文人对“不仁”、“刍狗”等词句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存在争议。

三国王弼在《道德真经注》中提及:“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北宋梁迥在《道德真经集注》收录了唐明皇的注解“不仁者,不为仁恩也。

刍狗者,结刍为狗也。

犬以守御,则有弊(蔽)盖之恩。

今刍狗徒有狗形。

”北宋苏辙《道德真经注》中认为“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

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

无警吠之用,故无情于仁爱也。

言天地视人,亦如人视刍狗,无责望尔。

”南宋彭耜《老子道德真经集注》中提及了王安石父子的观点:“天地之于万物,圣人之于百姓,有爱也,有所不爱也。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doc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doc

《老子》中“仁”的思想内涵探究-一、孔、老思想的师承关系要想厘清老子和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内在脉络,我们就必须弄清老子和孔子孰先孰后,这其中不仅包括二人的生卒年,更重要的是二人思想和著述的先后关系。

虽然老子的具体生卒年在考古学界争议颇大,但我们大抵可以断定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孔子则生活在春秋末期。

从大的时间跨度来看,老子和孔子大致上属于同时代人,因此《史记》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是极有可能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己。

其含义用现代汉语讲,即善言不会随着言说者的死去而陨灭,君子闻达与否要适时而动,谦下木讷,戒淫戒骄,虚怀若谷。

可以说这些观点在孔子后来的思想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体现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中。

例如,孔子就对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的做法赞赏有加,认为他的聪慧虽可以被别人赶得上,但他的愚呐却无人能赶得上。

可见孔子对老子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是深有体会的。

学界一般认为《老子》成书晚于《论语》,但我们认为这并不妨碍孔子师于老子的师承关系,在《老子》成书之前老子的思想就业己形成并对孔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

老子以道为核心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并把对仁的阐述纳入其中,孔子在其后继承老子思想,在老子道学体系上升华出仁学体系,并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规范,使老子的玄学在孔子的重新阐释下发挥方法论的作用。

当然,这些还都只限于推断和猜测,只有通过对二人仁思想的具体剖析才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小仁与大仁、外仁与内仁我们在谈到老子的思想时,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老子反对孔予道的思想体系和仁的思想体系水火不容。

司马迁在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细儒学,儒学亦细老子。

老子和孔子眼中的仁

老子和孔子眼中的仁

老子与孔子眼中的“仁”“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历朝历代、各家派别都或多或少提到过对“仁”的看法,然其理解不尽相同。

其中老子和孔子对“仁”的见解就很有不同,二者各有千秋。

《道德经》第五章言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这句话的理解自古以来纷繁复杂,也正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批评老子阴险、刻薄,其实不然。

“刍狗”即为草做的狗,是一种祭祀用品。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地不存在仁爱之心,它将万物看做草扎的狗;圣人不存在仁爱之心,他将百姓看做草扎的狗。

”那么为什么天地和圣人都“不仁”呢?其实这里的“不仁”并非不仁慈,而是无私,而是大仁。

天地生万物,而对万物一视同仁,所以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也应对百姓一视同仁。

因为不仁,所以看待万物、百姓都是如一的,是真正的平等、公正,才是大仁。

深层来看,天地滋生万物,却未曾居功,未曾要求有所回报,没有任何条件,所以老子建议人们效法天地这种“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种胸襟。

盖而言之,道家之“仁”为“不仁”。

就儒家而言,“仁”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109次之多。

如“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等。

一言以蔽之,儒家之“仁”为“爱人”。

“爱人”是贯穿于“仁”的基本思想。

可以说,爱即是仁,仁即是爱,爱是仁的起点,又是仁的归宿。

爱人,首先是对人的重视:“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棚失火却问“伤人乎”,似乎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可这正表明在孔子心在,人的生命比马重要。

在是如此,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每一种道德都是处理某种社会关系的准则,而仁则是总的伦理原则。

“仁”的观念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孔子是要人去爱人,而老子是以无为之心、无差别之心施仁。

孔子很讲实用性,爱人体现仁的效果。

老子认为仁即不仁,无所谓仁,其超然物外、逍遥清逸非世人轻易可以理解。

孔子反复强调的“仁”到底是什么?

孔子反复强调的“仁”到底是什么?

孔子反复强调的“仁”到底是什么?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之后,“仁”、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

但“仁”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

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

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

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

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

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

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

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 者 简 介 :张 敏 ,武 汉 大 学 哲 学 学 院 博 士 生 (湖 北 武 汉 430072)。 ① 本文所引《老子》文 本 除 特 别 注 明 之 处 均 以 陈 鼓 应 本 (参 见 陈 鼓 应 著:《老 子 注 译 及 评 介 》,中 华 书 局 2009 年 版 )
《老子》文本 中 之 所 以 出 现 这 种 看 似 矛 盾 的 论 述 ,主 要 是 因 为 在 《老 子 》文 本 中 有 着 两 个 不 同 的 叙 述逻 辑:对 儒 家 思 想 系 统 中 的 “仁 ”、“礼 ”、“慈 ”、 “德”进行否定、批 判 是 老 子 论 述 的 隐 性 逻 辑 ,而 他 对 自 己 所 主 张 的 “仁 ”、“礼 ”、“慈 ”、“德 ”的 论 述 则 为 显性逻辑。而其时的汉语语法在逻辑上缺乏完整 性和明晰性,特 别 是 缺 乏 逻 辑 主 语 ,因 而 如 果 我 们 不对老子的论述进行整体把握 ,就很有可能将这两 个叙述逻辑混淆而 将 对 “仁 ”的 否 定 性 论 述 视 为 老 子对其思想的正面阐述。只有厘清了这两个不同 的叙述逻辑,才能够把握老子思想的真正指向 。因
有给予百姓。从这些论述可见 ,作为老子思想核心 的“天道”和作为 老 子 理 想 人 格 的 “圣 人 ”都 具 有 爱 民、利物的品格,因而是不可能否定“仁”的 ②。
那 么 ,如 何 理 解 《老 子 》文 本 中 对 “仁 ”既 肯 定 又 否 定 的 论 述 呢 ? 我 们 认 为 ,老 子 对 “仁 ”的 否 定 性 论 述 并 不 意 味 着 对 “仁 ”本 身 的 否 定 ,而 是 对 儒 家 思 想 系 统 中 的 “仁 ”的 批 判 ,老 子 对 “仁 ”的 肯 定 性 论 述 才 是对其关于“仁 ”的 思 想 的 正 面 阐 述 。 老 子 的 这 种 论 述 方 式 不 仅 体 现 在 “仁 ”上 ,对 于 “礼 ”、“慈 ”、“德 ” 也 是 如 此 。 关 于 “礼 ”,《老 子 · 三 十 八 章 》将 “礼 ”视 为 “忠 信 之 薄 而 乱 之 首 ”,但 是 在 《老 子 · 三 十 一 章 》 中又肯定了行军打仗应遵循的礼仪 :“吉事尚左,凶 事 尚 右 。 偏 将 军 居 左 ,上 将 军 居 右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 杀人 之 众,以 悲 哀 泣 之,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在 《老 子 · 五 十 四 章 》还 言 及 了 祭 祀 之 礼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关于“慈 ”,老 子 一 方 面 认 为 “六 亲 不 和,有 孝 慈 ”,将 “孝 慈 ”视 为 “六 亲 不 和 ”的 产 物 ,明 显 带 有 否 定 的 意 味 ,但 是 “慈 ”又 是 老 子 的 “三 宝 ”之 一 。 关 于 “德”,老子一方面 认 为 是 “失 道 而 后 德 ”,将 “道 ”与 “德 ”对 立 起 来 ,另 一 方 面 又 将 “道 ”“生 而 不 有 ,为 而 不恃,长而不宰”(《老 子 · 五 十 一 章 》)的 品 质 视 为 一 种 “玄 德 ”,明 显 是 对 “德 ”的 肯 定 。
在《老子》文 本 中,不 仅 有 对 “仁 ”的 否 定 性 论 述 ,还 有 肯 定 性 论 述 ,如 “善 仁 ”、“上 仁 ”以 及 与 之 相 关 联 的 “爱 民 ”、“慈 ”等 概 念 。 在 对 “仁 ”的 肯 定 性 论 述 中 老 子 所 言 之 “天 道 ”、“天 地 ”、“圣 人 ”都 是 爱 民 、 利物的。例如,《老 子 · 六 十 七 章 》言:“天 将 救 之, 以 慈 卫 之 。”《老 子 · 七 十 七 章 》言 :“天 之 道 ,损 有 余 而 补 不 足 。”《老 子 · 八 十 一 章 》言 :“天 之 道 ,利 而 不 害。”这些论述明 确 指 出 作 为 老 子 思 想 最 为 核 心 的 “天 道 ”是 爱 民 、利 物 的 ,如 将 万 物 、百 姓 视 为 可 以 随 意抛弃的草狗,天 地 是 不 会 关 心 百 姓 的 生 活 是 “有 余 ”还 是 “不 足 ”的 ,对 困 境 中 的 百 姓 更 不 会 “以 慈 卫 之”。此外,作为老 子 理 想 人 格 的 “圣 人 ”也 被 老 子 赋予了“救 人 ”、“救 物 ”的 博 大 情 怀 ①。 《老 子 · 二 十七章》言:“圣 人 常 善 救 人,故 无 弃 人;常 善 救 物, 故 无 弃 物 。”《老 子 · 八 十 一 章 》言 :“圣 人 不 积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这 两 句 更 是 明 确 指 出 老 子 所 言 之 “圣 人 ”不 会 私 自 积 藏 ,而 是 将 自 己 所
老子将“仁义”与 “大 道”、“孝 慈 ”对 立 起 来,明 确 指 出 天 地 、圣 人 是 “不 仁 ”的 。 这 无 疑 是 证 明 老 子 否 定 “仁”的最为直 接 的 证 据 。 王 弼 等 人 正 是 以 此 为 依 据 来 论 证 老 子 对 “仁 ”的 否 定 。
王 弼 对 《老 子 · 五 章 》天 地 、圣 人 “不 仁 ”的 注 解 是 :“天 地 任 自 然 ,无 为 无 造 ,万 物 自 相 治 理 ,故 不 仁 也 。 仁 者 ,必 造 立 施 化 ,有 恩 有 为 。 造 立 施 化 ,则 物 失其真 。 有 恩 有 为 ,则 物 不 具 存 。”[1]王 弼 的 意 思 是:天地遵 循 无 为 之 道,对 万 物 的 态 度 是 “无 为 无 造”,任其 “自 相 治 理 ”,因 而 是 没 有 什 么 仁 爱 可 言 的。因为仁者必“造 立 施 化 ”,有 所 作 为,如 此 便 会 损害“物”的本真存在而失其真朴 。因此,在王弼看 来 ,无 为 之 道 是 “不 仁 ”的 ,因 为 “有 仁 ”就 意 味 着 “有 为 ”,这 就 背 离 了 老 子 之 道 强 调 的 “无 为 ”。 故 而 ,在 王 弼 看 来 ,天 地 、圣 人 “不 仁 ”,而 将 万 物 和 百 姓 视 为 祭 之 则 用、祭 毕 则 弃 的 草 狗,正 是 对 老 子 无 为 之 “道”的诠释。河 上 公、吴 澄、蒋 锡 昌 等 人 都 持 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似 的 观 点 。 河 上 公 对 天 地 、圣 人 “不 仁 ”的 注 解 是 :“天 施地化 ,不 以 仁 恩 ,任 自 然 也 。”[2]吴 澄 的 注 解 是 : “仁谓有心于 爱 之 也。 天 地 无 心 于 爱 物 ,而 任 其 自
王弼的诠释 值 得 商 榷 之 处 在 于 :第 一,老 子 所 否 定 的 “仁 ”,也 就 是 被 王 弼 视 为 与 老 子 之 道 相 悖 的 “仁”,并 非 老 子 所 主 张 的 “仁 ”,而 是 儒 家 之 仁;第 二,王弼将“无为”视 为 “无 所 作 为 ”,而 没 有 意 识 到 “无 为 ”是 相 对 于 “人 为 ”而 言 的 ,其 中 仍 有 “有 为 ”的 因素,或者说没有意 识 到 “无 为 ”是 一 种 摒 弃 了 “人 为 ”因 素 的 “有 为 ”,而 仍 然 是 一 种 “为 ”,故 而 老 子 言 “为 无 为 ,则 无 不 治 ”(《老 子 · 三 章 》)。
【中 国 传 统 伦 理 思 想 】
论《老子》语境中的“仁”
张 敏*
〔摘要〕 在《老子》文本中有两种仁,一种是以 否 定 性 语 汇 而 出 现 的 ,如“不 仁”、“绝 仁”等;另 一 种 则 是 以 肯 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善仁”、“上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爱民”、“慈”等概念。前者旨在批 判 与 无 为 之 道 相 悖 的 儒家之仁,后者才是老子对其仁爱观的正面阐述。老子 关 于“仁”的 思 想 与 其 所 主 张 的 无 为 之 道 相 统 一 的 ,且 根 植于他对原始氏族社会的设想,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没有尊卑等级之别的仁爱观;同时,老子 的 仁 爱 观 也 是 其 无为之道在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具体呈现,具有 无 私 性、包 容 性 和 平 等 性 等 超 功 利 性 特 征 。 老 子 的 仁 爱 观 对 我 们 树 立 健 康 的 人 生 观 、价 值 观 和 构 建 和 谐 、民 主 、博 爱 的 社 会 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价 值 。
一 、老 子 对 儒 家 思 想 系 统 中 仁 的 批 判 在《老子》文本 中 确 实 存 在 对 “仁 ”的 否 定 性 论 述 ,主 要 有 以 下 四 章 : “天 地 不 仁,以 万 物 为 刍 狗,圣 人 不 仁,以 百 姓 为 刍 狗 ”(《老 子 · 五 章 》)。 “大 道 废 ,有 仁 义”(《老 子 · 十 八 章 》)。 “绝 仁 弃 义,民 复 孝 慈 ”(《老 子 · 十 九 章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失 义 而 后 礼 ”(《老 子 · 三 十 八 章 》)。 这四章的大意是:在 老 子 看 来 天 地、圣 人 是 “不 仁 ” 的,而且将万物、百姓视为可以随意抛弃的草狗 ;唯 有 大 道 不 得 行 之 时 才 有 所 谓 “仁 义 ”;并 且 唯 有 通 过 “绝仁”,才能够 使 百 姓 复 归 “孝 慈 ”。 从 语 义 上 看,
② 与王弼不同,苏辙等人认为老子所谓“不仁”即“无爱无憎”,认为“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 死,死 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虽未尝仁之,而仁亦大矣。”在苏辙看来,天地、圣人遵循自 然 无 为 之“道”,对 万 物 无 爱 亦 无 憎,但 正因如此,这种“不仁”却为“大仁”(参见苏辙:《道德真经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这种超越了 具 体 爱 憎 的 “大 仁 ”无 疑 是 抽 象 的 ,而 老 子 所 言 的 “善 仁 ”、“上 仁 ”、“慈 ”、“爱 民 ”都 是 有 着 具 体 内 涵 的 。
〔关 键 词 〕 老 子 无 为 道 仁 爱 〔中 图 分 类 号 〕B82-0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7-1539(2015)01-0080-06 DOI:10.13904/ki.1007-1539.2015.01.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