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经典教学案) (5)

合集下载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优秀教案(精品)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优秀教案(精品)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优秀教案(精品)他们用两种颜色的圆片分别代表XXX和小华套中的数量,发现XXX比XXX多套了5个。

2)总结师]我们用圆片来比较,发现XXX比XXX多套了5个,那么这种问题怎么求呢?学生]用减法求。

师]对了,XXX套中的数量减去小雪套中的数量就是XXX比XXX多套的数量。

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XXX比XXX多套了几个呢?学生]用“-”符号。

师]对了,我们可以写成XXX-小雪=5.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比多比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引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比较,从实物操作中感知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分析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拓展思路1、练巩固师]现在我们来练一下,看看谁能先解答出来。

(出示练题)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展示答案)师]同学们做得真好,你们都掌握了“比多比少”的方法。

2、思路拓展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研究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方法,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还有其中一个数,怎么求另一个数呢?学生]用减法求。

师]对了,我们可以用和减去已知的数,就能求出另一个数了。

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了。

设计意图:通过练巩固和思路拓展,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比多比少”的方法,同时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为知识的延伸打下基础。

)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的练题。

师]为什么要一个个比较呢?学生]方便比较大小。

师]请你们把小华套的圆片分成两部分,可以吗?(学生进行操作)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两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下“与XXX同样多的部分”和“多出来的部分”。

2)比较大小师]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图中的哪一部分?XXX 和小雪套中同样多的圆片数量是多少?学生自由回答)反馈:学生1]这道题的问题是“XXX比XXX多套了几个圆片”,也就是多出来的部分。

人教版2017最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汇总

人教版2017最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汇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2017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7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2016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16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XXX学校教学设计(2016年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2016年月日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2017小学一年级(下 册)数学全册教案 WORD版

人教版2017小学一年级(下 册)数学全册教案 WORD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分析一、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16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6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及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及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数学教学计划,帮助他们在人教版下册的数学课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教案概述
本教案分为不同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

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案结构
单元一:加法和减法
- 课时一:加法的概念和运算
- 课时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单元二:数的排序
- 课时一:数的比较和排序
单元三:数的组成
- 课时一:十以内的数的组成
- 课时二:十以内的数的分解
单元四:数的应用
- 课时一:简单的数的应用问题
教学方法
- 利用教具和实物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

- 运用游戏和活动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评价方式
-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价。

- 书面作业和小测验评价。

- 课程结束时的综合评价。

注意事项
-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

- 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以上是一份人教版下册一年级数学全套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1. 能识别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识别自己或别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开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区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

教学过程:一、联络生活,提醒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展描绘,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展准确的描绘。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络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绘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绘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绘。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的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确实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络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展分类。

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孩子们,这儿分别是淘气猴和萌小兔开的文具店,假如你要买练习本,在谁的文具店里能一下就找到?〔出示画面〕生:萌小兔的店里。

师:告诉老师为什么在萌小兔的店里能很快找到?生:因为它的店整齐。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我也同意在萌小兔的店里去买。

因为它的店里的物品摆放的很整齐。

那么,生活当中,把这样一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叫分类。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第一课:认识数1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
2. 掌握数字1的书写方法
3. 能够正确读出数字1及其相应的数量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
2. 黑板或白板
3. 计数器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利用计数器具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数字1的了解程度。

2. 引入:出示数字卡片1,让学生观察数字1的形状,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1。

3. 认知: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一件物品,并引导学生数出物
品的数量,强调数量与数字1的对应关系。

4. 操练:让学生用手指或计数器具数出不同物品的个数,并一
边数一边读出相应的数字1。

5. 巩固:利用黑板或白板,让学生亲自上台练习书写数字1,
并与同学互相评价,纠正错误。

6. 温故:复习数字1的书写方法和读法。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出示一些包含数字1的图片,让他们辨认并数出其中
的数量。

2. 利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出一些包含数字1的物品,并数出它们的数量。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操练环节的学习情况,检查他们对数字1的书写
和读法是否正确。

2. 给学生布置一些书写和计数的练习题,检查他们对数字1的
掌握情况。

第二课:认识数2
(以下略去,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全册教案)。

2016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6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记: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二课时:拼一拼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设计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 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 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义务教育新课标2016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新课标2016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新课标2016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义务教育新课标2016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关键: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及与同学合作交流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活动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新授课)教科书第1页。

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出示书第1页的图,描述:一座大桥横跨江面,汽车、轮船在桥的上下来来往往,繁忙极了。

2、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指名回答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说“汽车在上面”对吗?“汽车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汽车的位置呢?指名说一说后,再让在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汽车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上下、前后第一课时教案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案目标: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案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1. 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1.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第二课时左、右教案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案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上下、前后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2、3页。

教学目标: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1.上、下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1. 一切行动听指挥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左、右教学内容:《义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3~4页教学目标: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5)生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

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

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学目标: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学重点: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座位号、电影票等。

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一)捉迷藏游戏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生:(齐答)捉迷藏。

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

(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他们都已经藏好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小鸭在讲台的左边,小狗在讲台的前面,小兔在讲台的后面,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

(板贴:位置)(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

二、新授: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

这是一年级5班的同学们。

瞧!他们坐得多整齐。

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2.发散思维找朋友。

教师描述位置,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

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

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l.明确数的方向。

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由前往后数的。

从左往右数,请第1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5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8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

同桌间互相说,后指名说。

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创设情境: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1、个子矮坐在前面,个子高坐在后面。

2、中间。

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中间听课清楚。

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大家的提议都很好!四、练习:练习一第3题,先小组里讨论,再指名汇报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材第二册P10页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准备:1、复习十几组成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出示:过年的主题图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探究交流: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2、整理算式15-9=14-9=12-9=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分组探究(2)汇报成果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1、出示百果树,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果子后面是算式)2、交流经验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3、出示:迷宫路线图!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学生试算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9=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教学内容:P12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关于例1的投影片,小棒20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1.9+39+79+49+89+59+99+69+22.填未知数。

9+()=119+()=159+()=129+()=169+()=139+()=179+()=149+()=18二、新课:1.教学例1。

①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

列式计算。

板书:9+2=11②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

然后说一说图意。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怎样计算?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③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说一说,哪一种方法更快。

④归纳指出:9加2得11,11减9等于2,所以计算11减9时,先想9加几等于11。

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

这样,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11-9=2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并且把它拿走,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问:要算12减9得多少,如何想?学生说出算法后,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

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的第1、2题。

2.练习一的第1、2题。

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课本P12——15页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9+()=139+()=169+()=1513-()=916-9=()15-9=()9+()=189+()=149+()=1718-9=()14-()=917-()=9(2)12-9=()11-9=()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

3、第5题:(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