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 交往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一、塑造良好的日常习惯1.规律作息时间:让孩子每天养成固定作息时间,包括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和做作业等。
家长可以制定作息计划表,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奖惩机制,激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2.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洗澡等。
可以通过给予表扬和奖励来鼓励他们,并与他们一起制定个人卫生计划表,提醒他们注意细节。
3.整理、清洁环境:教育孩子保持整洁的生活环境,要求他们每天整理床铺、桌面和书包等。
家长可以给予示范,与孩子一起制定整洁环境的规则,并建立奖励机制以激励孩子主动参与。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均衡饮食:引导孩子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鼓励他们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营养的食物。
教育他们避免过多食用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
2.定时进餐:教育孩子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规定固定的餐食时间,并避免在饭前吃零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并在家庭聚餐时加强亲子交流,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3.节约粮食:教育孩子节约粮食,提醒他们不浪费食物。
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菜园种植,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和收获的过程,培养他们对食物的珍惜与感恩之心。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制定学习计划:家长和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同时,要教育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调控,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避免干扰和娱乐设备的诱惑。
同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如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培养良好的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
3.激励与奖励: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奖励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和成绩。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专家的视角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未来成功的基石。
它们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效率,更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如何能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琢磨的问题。
一、确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并执行包括睡醒、学习、休息、娱乐等各个环节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对孩子的睡眠和学习有负面影响,应该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帮助和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力训练:培养孩子专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可以通过专注力训练游戏、冥想等方法,帮助孩子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预习和复习:课前预习可以指导孩子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课后复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主动学习:热情鼓励孩子主动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参与课后延伸学习,避免被动学习。
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吃营养均衡的食物,尽量避免过度食用甜食和垃圾食品。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
运动习惯:热情鼓励孩子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运动还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身心健康。
劳动习惯:帮助和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也促进他们体验生活的情趣。
社交习惯: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注意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是未来顺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坚持鼓励和支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和坚持。
家长和老师应该持续鼓励孩子,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如何培养三年级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三年级孩子的良好习惯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
例如,提高数学成绩、养成每天阅读30分钟书籍的习惯等。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规划学习时间和精力。
2.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学习。
为孩子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工具,如字典、学习软件等,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己解决。
同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3.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计划应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以及休息时间。
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是学习的重要品质。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
(2)鼓励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避免分心。
(3)适当延长孩子专注的时间,逐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5. 定期检查学习成果家长和老师要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成果,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
对于孩子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耐心指导,帮助孩子改进。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整理房间等基本生活技能。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让孩子明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3. 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洗脸等。
同时,要让孩子学会整理个人物品,保持环境整洁。
4.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运动习惯。
运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三、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1. 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规则,如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遵守交通规则等。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专家的建议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它们能够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律性,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是教育工作者不可低估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分解学习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并督促学生按计划执行。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降低干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和训练学习兴趣。
3. 培养良好的复习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复习预习课本,掌握重点内容,提出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4. 培养高效的课堂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寻求帮助。
5. 培养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引导学生及时复习课堂内容,巩固知识,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6. 培养阅读习惯:帮助和鼓励学生泛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并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 注意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制定作息时间表,并坚持执行,避免时间浪费。
2. 培养规律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按时作息的习惯,并营造温馨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 培养运动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注意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养成不挑食、饮食均衡、营养充足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并养成良好的用餐礼仪。
5. 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保持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预防疾病,并树立健康意识。
6. 注意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学会沟通、协作,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优良的品德将受益一辈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1、起床后立刻穿好衣裤、叠好被子,然后洗脸、刷牙。
2、回家进门后脱鞋子,穿拖鞋,把鞋柜前的鞋子整理好。
3、夏天晚上9:30前把握好时间,每天洗澡按时睡觉,星期五、星期六10:40准时睡觉。
冬天晚上洗脸、刷牙9:00准时睡觉。
4、用过的东西及时整理,恢复原貌、放回原处。
5、饭前洗手,吃饭时间不超过25分钟,不吃完不准离开饭桌,饭后擦嘴。
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课堂作业与家作按时完成,字迹工整,错题及时更正。
回来之后立刻做家作,双休日家作星期五完成。
当天的知识应当天消化。
3、做作业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一旦开始做作业就要全
神贯注,不能以任何理由离开书桌。
4、每天做完作业后,及时把书本、文具收好;中途有事
停止做作业、看书,则及时把东西收好。
5、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
6、准备单独的笔记本、作业本、草稿本,不可以混用。
7、睡觉前整理好第二天用的书包;整理房间,保持房间
整洁。
8、早读要声音洪亮,尽量站起来读,声情并茂。
优良的品德:
1、讲礼貌,看见长辈主动打交道。
2、不说谎,做个诚实的人。
讲诚信,说到做到。
3、宽容大度。
4、雷厉风行,做事不拖沓。
遇事尽量自己拿主意,果断行事。
5、遇到问题、麻烦不要找理由,而是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节俭,定期存钱。
家庭教育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外,家庭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个人行为的基础,包括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礼仪规范等。
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守时守信、礼貌待人等基本品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尊重他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包括尊重父母、老师、长辈以及同龄人。
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学会理解他人,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2. 守时守信培养孩子守时守信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可以从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开始,教育孩子养成按时做事、不拖延的好习惯。
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让孩子明白守信承诺的重要性。
3. 礼貌待人教育孩子懂得礼貌待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学会长辈问候、友好待人、照顾他人等行为。
礼貌待人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和素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细心认真学习需要耐心和细心,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学习时保持专注、细心思考。
在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养成一套有序的学习方法,如做好笔记、合理安排时间等。
2. 自主学习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让他们主动寻找问题,独立思考解决方法。
同时,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学会自我评价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3. 养成好读书的习惯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建立起家庭读书的氛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优秀的书籍,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阅读兴趣。
同时,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1-6年级好习惯
小学1-6年级好习惯小学时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好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家长们在孩子小学期间,应该帮孩子养成哪些好习惯呢?一年级习惯学习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3.能阅读拼音小故事。
生活习惯1.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2.早睡早起。
3.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爱惜粮食。
4.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
5.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交友习惯1.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
2.乐于帮助同学。
3.不与陌生人交往。
健康习惯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按时做两操。
行为习惯1.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
2.不乱扔果皮纸屑。
3.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其它习惯1.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二年级习惯学习习惯1.每天预习半小时。
2.独立完成作业。
3.认真听讲。
4.自觉阅读课外书。
生活习惯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2.吃饭不挑食。
3.早睡早起。
交友习惯1.不与陌生人交往。
2.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3.同学间要相互帮助。
健康习惯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每天锻炼身体一小时。
行为习惯1.会用礼貌用语。
2.按顺序上下车。
3.爱护花草树木。
其它习惯1.学会感恩。
2.随手关灯和水龙头。
三年级习惯学习习惯1.每天预习。
2.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
3.阅读课外书。
4.作业干净整洁。
生活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合理安排时间。
3.不吃零食。
交友习惯1.能学到身边朋友的优点。
2.远离品行恶劣的人。
3.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健康习惯1.勤洗澡、勤换衣。
2.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3.有良好的用眼习惯。
行为习惯1.主动排队上下车。
2.爱护花草树木。
3.用文明语言和别人交谈。
1.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2.孝敬父母。
四年级习惯学习习惯1.自主学习。
2.积极思考。
3.每天预习复习。
4.作业干净整洁并且正确率要高。
四个良好习惯
一、良好的道德习惯(1)富有爱心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师长,热爱同学。
(2)诚实守信敢于讲真话,不推卸责任,知错就改;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有承诺要兑现,答应他人的事要及时做好;有约定要守时,不能按时做到要道歉;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3)尊规守纪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要请假;参加集体活动要准时,遵守活动要求和规定,保持安静听指挥;爱护公共财物,不损坏公共设施,借用公物及时归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按操作要求合理使用实验器材;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在楼道、教室内追跑、打闹、大声喧哗。
(4)友善合作善待他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欺侮同学,不戏弄同学;宽容他人,和同学发生矛盾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理解他人,包容不同个性的同学;在日常交往中,主动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意见不一致时,积极协商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共享学习经验和成果。
(5)注重礼仪升降国旗时要肃立、脱帽、行礼,升旗仪式上唱响国歌;按学校要求穿着校服,校服要保持整洁;使用礼貌用语,见师长停步、让路、问好;递接他人物品用双手,未经允许不动他人物品,进老师办公室要敲门问好;楼道里轻声、慢步、右行,教室里安静、整洁、有序;尊敬师长,服从老师的教导和管理,不顶撞老师;孝敬父母,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做事征求家长的意见,外出前、回家后主动和家长打招呼。
(1)认真学习做好课前准备,学习用品分类摆放,整洁有序;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不随便插话;作业独立完成、认真检查,按时上交;书写规范工整。
(2)主动学习能自觉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纠错,及时归纳总结;虚心好问,遇到学习困难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外时间多读好书,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积极探究。
(3)讲求效率学习时间合理安排,专时专用;学习时要专注,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善于使用工具书及网络资源;注重收集、整理信息。
四项学习习惯、文明礼仪、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1、作业态度端正,独立及时完成,书写认真,质量良好,有错必纠。
2、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3、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4、上课注意听讲,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
5、爱护课书、资料,不乱撕作业。
6、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并常做笔记,与好书交朋友,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建好自己的成长记录册。
7、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问,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遇事爱问“为什么”。
8、遵守自习秩序。
9、课堂上善于自主、合作、自觉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0、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与时间拼搏的习惯,改变自己的拖延时间的行为,学会利用闲暇时间,主动求学。
1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1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
13、能有计划的复习、总结。
14、诚信对待各类考试,考试应做到态度端正,。
15、养成各科全面发展,不偏科。
16、回答问题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简洁迅速,仪态端庄。
文明礼仪1、待客热情,起立迎送,见了长辈要问好,在校园里,见了老师要问“老师好”,在老师叫同学的时候,先问“老师好”,然后和老师说话;在家长来校问事时,向家长称呼、问好;见到考察参观、视察评估的来宾,问“老师好”或“领导好”。
2、诚实守信,学会尊重,耐心听别人说话。
3、不讲脏话,不说不文明的口头禅,不乱给同学或他人起绰号,不讥笑别人的生理缺陷。
4、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未经允许,不乱翻别人的东西,不乱拿、私拆别人的信件。
5、进入他人房间、办公室先敲门,别人同意后方可进入。
6、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打闹。
7、拾金不昧,拾到东西主动归还或交公。
8、爱护公共财物,不乱触乱摸,不乱涂乱画,不乱写乱刻。
9、严于律己,遵守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打闹、不喧哗、不骂人。
10、观看演出或比赛,不嘲笑,不起哄,不喝倒彩。
11、举止文雅,不讲粗话,提倡讲普通话,不谈低级趣味庸俗的话。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才能得到很好地提高。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习惯好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家长们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就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持之以恒。
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无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稳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开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场面。
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
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珍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局部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
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视的功能。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
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
十个学习生活习惯
十个学习生活习惯1、以学为先。
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
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
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3、讲究条理。
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4、学会阅读。
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
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
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
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
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
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
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
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
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
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7、作业规范。
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
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
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可以百度搜李晓鹏教育博客,有赠送的学习方法正版DVD,我在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团队合作与分享
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在团队中,积极参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
分享知识和经验
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团队整体水平的 提高。
承担责任与义务
在团队中,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为团队的成功付出努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减少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避免过度依赖高热量食 物。
3
适量饮水
保证每天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身体的代谢和 排毒。
适量运动
有氧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跑步、 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
功能和身体素质。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 卧撑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骨 骼密度。
持之以恒
保持运动的持续性,将运动融入日 常生活,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03 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计划和目标
明确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和目 标,根据优先级合理安排时间。
时间分配
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确保 每个任务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
避免时间不足或浪费。
预留弹性时间
在计划中预留一些弹性时间,以 应对突发事件或不可预见的情况。
高效利用时间
集中注意力
在学习或工作时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以 提高效率。
分解任务
将学习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逐 步完成,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和提高 学习效果。
主动学习与思考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有助于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
主动提问和寻求帮助
遇到问题时,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寻求帮助,及时解决疑惑。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1-6年级学生习惯手册
营盘山小学小学一年级“习惯成就一生”培养目标(一)习惯学习习惯1、按时完成作业。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3、能阅读拼音小故事。
(二)生活习惯1、每晚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2、早睡早起。
3、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爱惜粮食。
4、爱护书本、爱惜学习用品。
5、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三)交友习惯1、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
2、乐于帮助同学。
3、不与陌生人交往。
(四)健康习惯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按时做两操。
(五)行为习惯1、见到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
2、不乱扔果皮纸屑。
3、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六)安全习惯1、上、放学家长接送,过马路、乘车要守规矩。
2、课间不追打,遵守学校一日安全常规要求。
3、课外时间防意外事故发生(交通安全、意外跌落、下河下塘溺亡、用电用气防火等)(七)其它习惯1、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营盘山小学小学二年级“习惯成就一生”培养目标(一)学习习惯1、每天预习半小时。
2、独立完成作业。
3、认真听讲。
4、自觉阅读课外书。
(二)生活习惯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2、吃饭不挑食。
3、早睡早起。
(三)交友习惯1、不与陌生人交往。
2、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3、同学间要相互帮助。
(四)健康习惯1、早晚刷牙。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不买小摊食品。
4、每天锻炼身体一小时。
(五)行为习惯1、会用礼貌语。
2、按顺序上下车。
3、爱护花草树木。
(六)安全习惯1、上、放学家长接送,过马路、乘车要守规矩。
2、课间不追打,遵守学校一日安全常规要求。
3、课外时间防意外事故发生(交通安全、意外跌落、下河下塘溺亡、用电用气防火等)(七)其它习惯1、学会感恩。
2、随手关灯和水龙头。
营盘山小学小学三年级“习惯成就一生”培养目标(一)学习习惯1、每天预习。
2、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
3、阅读课外书。
4、作业干净整洁。
(二)生活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合理安排时间。
3、不吃零食。
(三)交友习惯1、能学到身边朋友的优点。
生活学习中的九个好习惯
生活学习中的九个好习惯一、9个做人好习惯(1)心态积极(2)孝敬老人(3)勤俭节约(4)持之以恒(5)充满自信(6)守时惜时(7)诚实可信(8)善待他人(9)不给他人添麻烦二、9个学习好习惯(1)提前预习(2)专心听讲(3)爱提问题(4)及时改错(5)查寻资料(6)不磨蹭(7)仔细审题(8)勤于动笔(9)认真书写三、9个卫生好习惯(1)饭前便后洗手(2)早晚刷牙(3)每晚洗脚洗袜子(4)手脏了及时洗(5)不随意席地而坐(6)常换衣服常洗澡(7)不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四、9个饮食好习惯(1)定时定量(2)细嚼慢咽(3)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4)爱惜粮食(5)不挑食不偏食(6)不吃不合格食品(7)不边走边吃(8)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9)少吃零食五、9个阅读好习惯(1)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手不释卷(3)专心致志(4)做摘抄画重点(5)读、写、思相结合(6)爱护书籍(7)善于使用工具书(8)姿势正确(9)善于交流心得六、9个安全好习惯(1)遵守交通规则(2)遵守公共秩序(3)不急追猛跑(4)不玩火(5)不逞能6)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7)右行礼让(8)有自我保护意识(9)不做危险动作七、9个运动好习惯(1)每天运动一小时(2)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3)全面锻炼身体(4)常到大自然去(5)循序渐进(6)做好准备活动(7)经常散步(8)积极参加体育比赛(9)不断尝试新项目八、9个劳动好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按操作程序劳动(5)学会共同劳动(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探索巧干(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九、9个礼貌好习惯(1)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2)不乱翻别人的东西(3)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5)礼貌待客(6)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7)使用礼貌用语(8)在公共场合要安静(9)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学生习惯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与人交往有必要的防护意识,注意自身安全。
7、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养成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学思结合,创新思考,主动交流。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7、善于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8、上学、上课、集体活动等不迟到,不早退。
9、科学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
10、认清目标果断行动,做事不拖拉,有毅力。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自主学习。
坚持较高质量的预习和复习。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坚持每天户外锻炼一小时,有喜爱的运动项目,注意运动安全防护。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德育工作指南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指南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德育工作指南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其中,良好习惯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工作指南中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
一、学生日常生活习惯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学生个人素养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自我管理和卫生习惯等。
规律作息是指学生按时起床、就餐、休息和作息,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自我管理包括个人物品整理、桌面整洁和个人卫生等,在指南中可以明确要求学生养成经常整理物品、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等良好习惯。
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
在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要求,包括课堂纪律、作业完成和学习方法等。
课堂纪律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端正态度,积极参与,遵守纪律。
指南中可以强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术素养。
三、社交习惯良好的社交习惯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社会适应的重要一环。
在德育工作指南中,学校可以明确学生的社交习惯培养要求,包括礼貌待人、团队合作和文明用语等。
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团队合作也是社交习惯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和课堂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指南中的良好习惯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交习惯三个方面。
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习惯,学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因此,学校应该根据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注重德育与学生习惯的培养,并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良好的交往习惯
良好的交往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交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社交场合,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交往习惯,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良好的交往习惯,包括尊重他人、沟通能力、社交技巧和礼仪规范。
一、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良好的交往习惯的基石。
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和社会规范,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具体来说,尊重他人包括以下方面:1.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想法,即使自己不同意也要保持客观和谦虚。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如果能够尊重他人的想法,就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和合作。
2. 尊重他人的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和社会道德。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护好他人的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也不要私属己见地评论和传播他人的隐私。
3. 尊重他人的时间和空间。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经常迟到或改变计划,这会破坏他人的时间安排。
同时,在与他人交往时,也要遵守社交礼仪,尊重他人的空间和个人生活。
二、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沟通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包括理解和倾听能力。
下面是一些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1. 积极倾听。
良好的沟通不仅包括表达和发言,更需要好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当他人说话时,要保持专注和耐心,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达和观点,不要随意打断或批评他人的意见。
2. 清晰明了地表达。
在与他人交流时,要选择简洁明了的词汇和句子,让他人能够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同时,要注意语调和表情,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3. 多练习。
提高沟通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
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结交新的朋友,提高交流的机会和能力。
同时,可以读一些沟通方面的书籍或参加一些沟通培训班,全面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社交技巧社交技巧是在社交场合中体现良好交往习惯的关键。
良好的社交技巧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加自信和有魅力,更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各位宝爸宝妈们,别再说孩子学习不好是“天资问题”了,咱们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帮孩子培养好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才是关键!就拿我家那个小淘气来说吧,以前写作业磨磨蹭蹭,一玩手机就两眼放光,学习效率差得离谱,头疼死了!后来我发现,孩子之所以拖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没有仪式感。
你想啊,你说孩子要认真写作业,他在玩手机游戏,你说他要去睡觉,他在看动画片,你能指望他乖乖听话?所以呀,我开始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每天下午,我们都会把家里的茶几收拾干净,铺上漂亮的桌布,摆上孩子喜欢的卡通笔筒和笔记本,再放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仿佛在准备一场盛大的“学习宴会”!仪式感这一上来,别提多神奇了!孩子居然主动地坐在桌子前,拿起笔,开始认认真真地写作业了。
当然,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我就开始用“番茄工作法”,每次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
每次休息的时候,我会陪他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跳绳、踢毽子,这样既能放松身心,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孩子更集中精力。
当然,除了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也同样重要。
我经常观察孩子,发现他吃饭总是狼吞虎咽,衣服乱扔,房间乱七八糟,这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改变现状,我开始要求孩子每天吃完饭后把碗筷放到水槽里,学习结束后整理书桌,睡前把房间收拾干净。
当然,我不会强迫孩子,而是用游戏的方式,比如谁先把鞋子摆放整齐,谁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励。
现在,我家孩子不仅学习成绩进步了,而且也变得更加自律和独立了。
看到孩子进步,我真是欣慰啊!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就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走上成功之路!说真的,现在回头想想,当初我也是被“天资论”困扰了好久,直到我试着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才发现孩子其实很有潜力,也能够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变得优秀。
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不要再给孩子贴标签了,行动起来,相信你也可以成为孩子的“好习惯”培养师!。
员工在家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
员工在家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
员工在家学习习惯:
自律性强,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
需要一定的安静环境和专注力来保持学习效果
喜欢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较强的学习方式
员工在家生活习惯:
对卫生和整洁有较高的要求,注重家居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喜欢在家中做饭、健身、看电影等休闲娱乐活动
有一定的家务能力和责任感,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员工个性特征:
性格开朗、外向,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能够积极为公司和社会做出贡献员工兴趣爱好:
喜欢阅读、旅游、摄影等文化和艺术类活动
热爱运动、健身、瑜伽等健康生活方式
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自己的极限,具有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作者:朱群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9期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排在首位。
人文底蕴,说到底其实就是人文素质。
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异常重要。
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离不开人文教育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且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资源;用优良的校风感染学生,结合校名提出“永以致学,泰以修身”的校训,用丰富的文化资源陶冶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为人的道理,提升文化素养,开发学习潜能,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很容易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即使不用借助记忆也能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
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十分有限,习惯养成更在于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思想精神的载体,它本身具有濡染作用,会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心灵。
我校借助传统文化的桥梁,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早自习清晨,A同学和其他同学一样沿着学校的一字黄线,一字成行,有序进校,一起快乐地走进班级,放下书包,拿出《三字经》,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起“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早晨孩子们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进行20分钟的经典诵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时,校园里就响起了典雅的乐曲,伴随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2.课堂徐老师的正在执教语文《诚实与信任》一课中,为了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她就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导出所要讲的内容;为教会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则用《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名句来引导学生。
又如石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针对关爱他人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逐步理解诗词的含义,使其幼小的心灵认识到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徐老师给课堂上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听教师讲故事,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课本里有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典故传说。
如“乌鸦反哺”“黄香温席”“凿壁借光”等,这些小故事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祖祖辈辈流传下的美德。
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国学小故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和理解。
3.课间B同学课间正在倾听、模仿、吟诵经典诗文。
旁边的流动书架上放着各种国学经典书籍。
如果唱、读累了,那么便放下书本,信步走去国学长廊散散步,可以边放松边感受国学长廊的文化底蕴。
4.主题活动今天是周五,小先生小慧正在主讲的“孺童慧语”,利用电视台共同分享国学经典的故事,用稚嫩的童声绘声绘色地讲述《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孟母断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学故事。
教师主讲的“春秋微语”国学讲坛,身着汉服在讲述《华夏有衣,襟带天地——衣着服饰生活习惯》。
国学社的《跪羊图》,一场场的家长开放日的表演,让家长落泪。
每月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展示会,不止于此,还有元旦会演、校园广播站、国学社团、亲子诵读、家长开放日......国学经典已经融入在校园的血液里。
如果您走进我们校园,那么随时可以听到课堂上洪亮的经典诵读声,课余时间处处有孩子们欢快的古诗吟唱,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里都彰显着国学文化……一、丰富知识层面积累,培养学习习惯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充分积累,是将其内化成品德、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学校应该注重先丰富学生国学文化知识层面的积累。
我校有效利用持之以恒的国学诵读引导学生不间断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国学诵读主要分布在上午8:00—8:20的早读时间和下午3:00—3:20的晚读时间;诵读内容分年段逐层递进,一年级引领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诵读《百家姓》《笠翁对韵》,三年级诵读《大学》,四年级诵读《中庸》,五年级诵读《论语》,六年级诵读《史记》。
国学诵读看起来教法与学法单一,但是学校以学生六年一贯制为引线,进行整体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在反复中逐渐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的文化储备。
国学诵读不但培养学生读说的能力,在诵读中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学会感知内容、感受韵律、感悟内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力。
同时对于学生在诵读过程存在的疑惑,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古籍、网络等途径学会利用资源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反思力。
并且学校定期举行校内班级诵读比赛,评选“经典诵读小先生”等活动,这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知识积累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反复性、递进式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再以清晰明了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将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
二、丰厚内心情感修养,培养生活习惯生活和学习从来都不是割裂对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学习、品德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和迁移作用。
并且当代儿童普遍存在着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差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也比较担忧。
所以当下的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
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就提出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提出学生要学会健康生活。
基于此,学校先后开办了由教师主讲的“春秋微语”国学讲坛和由学生主讲的“孺童慧语”国学讲坛,有机调动各学科资源,以专题形式呈现,从内在情感的调动上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华夏有衣,襟带天地——衣着服饰生活习惯》的“春秋微语”国学专题讲座中,由语文、美术、音乐、品社老师组成一个国学团队,身着汉服表演音乐老师排演的汉服舞蹈,给学生以心灵震撼和美的享受;品社老师讲解古丝绸之路上各国的服装服饰、文化礼仪等内容,吸引学生内心的向往;美术老师讲解汉服的款式和色彩搭配,同时联系现代学生生活提醒学生衣着要朴素大方;语文老师讲解汉服穿着中交领右衽等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由学习穿汉服到学习现代穿衣干净整洁。
通过这一专题讲座,学生在心灵上对汉服和传统文化有了极高的自豪感,在情感上对衣着服饰的穿搭有了更深的体会。
教师在开展“春秋微语”国学讲坛时,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进行反思,并联系本讲座的专题,搜集相关国学文化资料写一篇讲稿,通过评选参加由学生主讲的“孺童慧语”国学讲坛,学生就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进一步学习,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督促自我在生活习惯培养上不断发展。
另外,学校还通过校级国学社团来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采取反复性规则练习的方式。
然而洛克提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我们充分考虑到内心情感修养对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这一德育策略。
食堂纪律以及学生的用餐习惯一直是件让学校头疼的事情,食堂空间广阔,学生人数多,虽然也出动了大队部进行检查扣分,但收获甚微。
更有一些学生吃饭时没有关注到卫生、文明,还有部分学生挑食浪费。
为此,我校专门成立“古代餐饮礼仪社团”。
在社团活动中,老师结合学生的午餐情况,选取适合的礼仪整理成“永小午餐礼”手册,先向学生讲解这些古代用餐礼仪,学生在了解一系列古代餐桌礼仪后,教师还会设置“鸿门宴”古代餐桌礼仪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古代情境中感受餐桌礼仪带来的庄重感和仪式感。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明午餐礼仪习惯,学生通过学校午餐中的特定环节亲身感受到午餐的仪式感,在内心形成认同感,自然不再需要别人苦口婆心地说教。
除了午餐礼,我校结合传统文化还形成了固定的行走礼仪、放学礼仪等,学生在仪式感中自觉接受良好生活习惯的熏陶,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
学生生活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三、丰实善能主题活动,培养交往习惯当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被父母娇生惯养,在家中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
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与人交往的第一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
所以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学校教育的难题,并且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建设文明和谐的学校人文氛围。
当前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人文性教育转移,我校在德育中也特别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
学校定期组织每月一主题国学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环境中感受身边的友爱和亲情,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
比如每年三月份的“春种一粒粟”主题活动,由“古籍阅读,谷物我来认”“古诗诵读,汗水我来感”“古法种植,快乐我来寻”等环节组成,学生和老师一起认识谷物,播撒种子,在汗水和欢笑中合作学习、友善交往。
另外,我校在国学主题活动中既发挥了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又进一步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比如五月份举办的“端午粽情节”主题活动,学校邀请学生父母、爷爷奶奶到校一起参与活动。
学生提前一个星期利用课余时间编织端午节幸运五彩手绳在活动当天送给家人和同学,并举行隆重的点雄黄酒仪式,家长和老师亲自为孩子点上雄黄酒。
活动当天家长会带着包粽子所需的材料,班级间自主相互联谊进行包粽子比赛活动。
这样的国学主题活动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和同学老师的交往,还促进了学生和家长亲人的交流。
当前老年人赡养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而传统文化中“孝亲友悌”“乌鸦反哺”等思想正是缓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
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是外在的治标方法,而大力提倡敬老孝老的精神才是内在的治本之法,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老年社会问题得到符合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法。
所以,学校从儿童阶段培养学生和家人交往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传统文化的濡染下,围绕一个主题,借助系列化的活动,形成一门具有鲜明特点的国学主题文化课程。
将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学生、老师和家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以此为契机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友善交往习惯。
“蒙以养正,圣功也”。
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学生文学知识,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丰厚人文底蕴,提高学生内心情感修养;同时还能丰实主题活动内涵,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