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陆地和海洋
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
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第一章:地球上的水资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1.2 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特点。
1.3 教学活动:观看地球水资源分布的图片和视频。
分组讨论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观察海洋生物标本,了解海洋生态系统。
第二章:世界陆地分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陆地的分布情况。
让学生了解大陆和岛屿的区别。
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半岛的分布。
2.2 教学内容:世界陆地的分布情况。
大陆和岛屿的区别。
世界主要半岛的分布。
2.3 教学活动:观察世界陆地分布图,了解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学生展示关于大陆和岛屿的案例研究。
观看世界主要半岛分布的视频。
第三章:世界主要山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情况。
让学生了解山脉的形成原因。
让学生了解山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情况。
山脉的形成原因。
山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观察世界山脉分布图,了解各大洲的主要山脉。
学生展示关于山脉形成原因的研究。
小组讨论山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
让学生了解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分布情况。
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原因。
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察世界河流和湖泊分布图,了解各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学生展示关于河流和湖泊形成原因的研究。
小组讨论河流和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主要半岛与海峡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半岛的分布情况。
让学生了解海峡的地理位置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半岛和海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世界主要半岛的分布情况。
海峡的地理位置和作用。
半岛和海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粤教版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评课稿
粤教版初中地理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评课稿一、课程背景1.1 课程概述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是粤教版初中地理课程的一部分,总共包含了若干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与海洋和陆地变迁相关的知识。
1.2 学科地位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认识世界、探究地球变迁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一地理课程以《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为主题,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地球的演变过程,从而增加他们对地理知识和综合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初一地理上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陆地变迁描述了陆地的形成和变迁过程。
通过学习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和地质作用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上陆地的变迁是如何发生的,从而加深对地球演变的理解。
2.2 海洋变迁探讨了海洋的形成和变迁。
通过学习洋中脊、洋沟、海底扩张理论等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海洋形成的过程以及海洋对地球变迁的影响。
2.3 环境保护介绍了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于维护地球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了解陆地和海洋变迁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掌握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地质作用、洋中脊、洋沟等重要知识点;•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环保知识。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和描述地球变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些地理实践活动。
3.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环境的责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4.1 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和陆地变迁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海洋和陆地变迁的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第一章:地球的海陆构成1.1 海洋的定义与特点介绍海洋的定义,海洋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讨论海洋的特点,如盐度、温度、潮汐等。
1.2 陆地的定义与特点介绍陆地的定义,陆地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的比例。
讨论陆地的特点,如地形、气候、生物多样性等。
1.3 海陆分布的意义解释海陆分布对地球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强调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世界的地理分区2.1 亚洲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周边海洋和邻近大陆。
讨论亚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如高原、山脉、河流等。
2.2 非洲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周边海洋和邻近大陆。
讨论非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如沙漠、山脉、河流等。
2.3 欧洲介绍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周边海洋和邻近大陆。
讨论欧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平原、山脉、河流等。
2.4 北美洲介绍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周边海洋和邻近大陆。
讨论北美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第三章:世界的海陆分布模式3.1 大陆漂移理论介绍大陆漂移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解释大陆漂移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3.2 板块构造理论介绍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概念。
解释板块构造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3.3 海陆分布的动态变化讨论海陆分布的动态变化,如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等。
第四章:世界的海洋分布4.1 太平洋介绍太平洋的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特点。
讨论太平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2 大西洋介绍大西洋的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特点。
讨论大西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3 印度洋介绍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特点。
讨论印度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4 北冰洋介绍北冰洋的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特点。
讨论北冰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陆地分布5.1 亚洲介绍亚洲的主要陆地分布,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
讨论亚洲陆地分布的特点和影响。
5.2 非洲介绍非洲的主要陆地分布,如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等。
讨论非洲陆地分布的特点和影响。
5.3 欧洲介绍欧洲的主要陆地分布,如俄罗斯、法国、英国等。
1.1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的水按照存在地方可分为: _海__洋__水、_陆_地___水、 ___大_气__水、 __生__物_水,其 中_海__洋____占96.53%。
2.地球上的水按照存在状态可分为: _固__态__水、__液__态_水、 __气__态__水,其中_液__态__水
占绝大部分。固态水主要存在与寒冷的_极__地___ 和_高__山___;气态水主要存在于空___气___中。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 出现水危机现象?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
1.淡水资源有限。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 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 的2.53% ,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 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 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
A、河流水
B、地下水
C、大气水
D、海洋水
轻松过关:
5、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
全部淡水资源的 0.3%,它主要包括 ( C )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层地下水、陆地水
7、根据下图完成下面空格
举例影响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的人 类行为
1. 修建水库 2. 跨流域调水 3. 植树造林
4. 毁林开荒 5. 过度伐木
全球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如何?
你认为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的多 少取决于什么?
水资源的分布
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 — 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 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该地区的水循环活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的“贫水国” 之一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1.1.1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太平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广、平均深度最大、 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面积约 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2。
夏威夷岛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南北 方向近似“S”形,约占世界 海洋总面积的1/4。
阿森松岛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大部分处 于热带,其北部封闭,南部敞开。
查戈斯群 岛
北冰洋
北冰洋是面积最小、平均深度 最浅的大洋。北冰洋又是温度 最低的大洋,大部分洋面常年 覆盖着约3~4米厚的坚实冰层。
读图: 说出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洋和陆地
面积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几倍?
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表面是陆地
连成一片还是海洋连成一体? 2.转动地球仪,用食指使其停止。
观察食指所在位置是陆地还是海洋, 并记录下来。操作十次,统计食指停 在海洋和陆地的次数,分析数据有什 么特点。
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中部有赤道横穿
阅读地图,北美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大陆轮廓。
北美洲最南部临近赤道,最北部在北极圈内
阅读地图,南美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南美洲北部有赤道横穿,最南部接近南极圈
阅读地图,南极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 一画其大陆轮廓。
读图: 说出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名称及它们的面积。
各大洲面积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画一画
阅读地图,亚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亚洲是跨纬度最多、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阅读地图,非洲位置和轮廓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其 大陆轮廓。
1.1世界地理陆地和海洋精讲
2、四大洋及其主要特征:
大洋名称
主要特征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 屿最多
世界第二大洋,轮廓呈“S”型,航运 发达
世界第三大洋,北部为特有的季风洋 流
最小的大洋,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 极或起伏不大的地区一定是平原
2.海拔和相对高度都不大、坡度和缓的地形是丘陵 3.海拔一般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坡度陡峻的是山地 4.周围高、中间低、边缘陡峻的广大地区是高原
A12
B34
C1 4
完全处在北半球的大洲有: D
D 23
1.亚洲 2.北美洲
3.非洲
4.欧洲
A12
B34
欧洲
阿拉
非 伯半 岛
洲
亚 洲
大洋洲
格陵兰岛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 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河道,位于 南北美洲分界线处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全长 82千米,可通行6万吨级船舶。
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五大地形的基本特征:
种类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山地 较高(500m以上)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1. 单元一:自然地理环境1.1 陆地与海洋-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 海洋的基本特征- 海洋的利用与保护1.2 气候与气象- 大气循环与全球气候分区-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气象灾害与防护1.3 水资源与水环境- 水循环与世界水资源分布-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2. 单元二: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2.1 农业与农村地理- 农业现代化与发展模式- 农业资源与发展问题- 农村人口与农村发展2.2 城市地理-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与城市结构- 城市环境与城市管理2.3 工业与工业地理- 工业化进程与工业布局- 工业资源与工业发展- 工业污染与环境治理3. 单元三:区域可持续发展3.1 区域规划与发展- 区域规划的概念与原则- 区域规划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与区域差距3.2 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 区域发展与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差异与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发展问题与对策4. 单元四:全球地理问题4.1 人口与发展- 全球人口发展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与人口老龄化-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4.2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差距- 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4.3 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全球环境变化与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与应对- 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 单元五:地理实践与技能5.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地理实践活动的成果分析与报告5.2 地理技能与方法- 地图阅读与解题技巧- 数据分析与图表应用- 课外地理调研与研究方法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目录,共包含五个单元,具体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地理问题以及地理实践与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疆域》说课稿(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1疆域》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疆域》是整个地理学科的起始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这一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建立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是引导学生进入地理学科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疆域这一抽象的概念,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疆域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行政区划,掌握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的特点。
2.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特别是经纬度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源,直观展示疆域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行政区划,引导学生理解疆域的概念。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位置案例,使学生理解地理位置的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知识拓展:介绍经纬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位置的度量方式。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理位置的特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1水在哪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2.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3.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练习
1.如右图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写出水循环各个 环节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_ 2.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A.阳光 B.重力 C.大气运动 D.水的三态变化 3.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 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环境适应
根系特别发达
茎变得多肉多浆
叶变成针状
1.骆驼一次性喝很多水,贮藏在 胃中的水囊里
2.通过关闭汗腺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水 分,并且通过其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以外 “闻到”水源 。
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 量更多占了体重的4/5. 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需水2.5升;
各种物体内含水量: 名称 一般动物
成年人通过排尿排出约1.5千克的水。
草本植物 水母 黄瓜 植物风干的种子
含水量
70%~80%
70%~85%
98%பைடு நூலகம்
95%
15%以下
练习
1地球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 ) A.河流水 B.浅层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川水
2人体中的水称体液,约占人体总质量的( ) A. 70~80% B. 95% C. 60~70% D. 98% 3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探索世界地理教案: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探索世界地理教案: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陆地与海洋是地球表面上两个最主要的要素。
陆地由各种各样的岩石和土壤组成,而海洋则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这两个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以及它们的生态系统。
一、陆地的分布地球上的陆地主要为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这些大陆或岛屿主要由岩石、土壤和水组成,它们的构成因特定的地质过程而异。
同时,在地球表面上还有大量的高山地区。
这些山脉形成于各种地质过程的作用下,它们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哺育各种生物的栖息地。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位于亚洲中部。
另外,荒漠是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地貌。
荒漠的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例如,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而澳洲北方则有着大片胡枝子草原。
二、海洋的分布海洋是地球上占地最大的一种生态系统,它占地球表面的71%,其中太平洋为最大的一个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30%。
海洋的底部不像陆地那样坚硬,而是由海水中的各种物质所组成,这些物质又被称为沉积物。
大部分的沉积物主要由岩石、珊瑚、贝壳、泥土、叶子和木块等等组成。
这些物质在海底上积攒起来,形成沉积物层,体现出了海洋的历史变迁和演化。
海洋潜藏的丰富资源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
例如,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同时,海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运转的重要因素。
三、陆地和海洋的相互关系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
陆地为海洋提供了大量的水、岩石和其他物质,而海洋则支撑着陆地上的许多生物和人类的生活。
例如,陆地上的降雨和降雪能够为海洋提供水源,而海洋中的水汽则会回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
同时,陆地上的岩石和泥土也会被雨水带入海洋,成为海洋底部的沉积物。
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小型动物则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为陆地上的许多动物提供食物。
七年级地理上册听课记录——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新2024秋季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听课记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七大洲和四大洋,掌握它们的基本地理位置关系,了解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阅读地图、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全球视野和尊重不同地域文化的态度。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地球仪,从教室的一端缓缓走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有哪些大块的陆地和海洋?”•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地球形状和大小,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地球仪,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初步感知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展示地球仪,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为新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过程一、认识大洲和大洋教师行为:•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逐一介绍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强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如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在地图上找出并标记各大洲和大洋,尝试记住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分组讨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并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过程点评:•多媒体展示与地图结合,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同时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二、巩固练习教师行为:•设计一系列互动问答和填图练习,如“请指出非洲东临哪个大洋?”“请画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等。
•邀请学生上台操作,并给予及时反馈和纠正。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互动问答和填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学间相互检查作业,提出改进建议。
过程点评:•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
中图版(北京)八年级地理上册1.1《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教学设计
中图版(北京)八年级地理上册1.1《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中图版(北京)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29%。
同时,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以及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29%。
3.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以及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2.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3.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
4.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2.运用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掌握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
4.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地球仪。
3.地图和图片。
4.教学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吗?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多少?b.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是什么?c.地球表面有哪些大洲和大洋?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地图和地球仪,探讨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
教学课件: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大陆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是 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 表面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导致地震、 火山等地质现象的发生。
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是目前对地球科学 和地质学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科学模型 之一,尽管仍然有一些未解之谜和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大洋的盐度大致在35‰左右,但受河流、气候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局 部海域的盐度会有所变化。
大洋中的海水呈蓝色,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时,波长较长的红 光和橙光透射力较强,被海水吸收,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透射力较 弱,反射回海面。
大洋的气候和地形
01
大洋的气候受纬度、季节和洋流 等因素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常年 高温多雨,高纬度地区则常年低 温少雨。
移到现在的位置。
这一学说的主要证据包括大西洋 两岸的相似性、古生物化石的分 布以及地质地貌特征的连续性等。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对地质学和 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奠定
了基础。
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底地壳是由大洋中脊上的新地壳不断形成并向两侧扩张而形成 的。
这一学说的主要证据包括海底地壳的年龄和磁异常条带的分布规律。
深海沟的定义和特征
总结词
深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通常位于大洋板块俯冲到较重的上地幔岩石之下形 成的海沟中。
详细描述
深海沟的特征包括极端的压力、低温、黑暗以及特殊的生态系统。其中最著名的 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深度超过11000米。
大陆架和深海沟的形成原因
总结词
大陆架和深海沟的形成与地球板块运动、地形演变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1疆域知识点详解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1、优越的来自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是海南岛。
5、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的西北部,简称新,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的省级行政区,简称黑,广东省简称粤,北回归线穿过;首都北京,简称京。
7、与我国陆上14个国家相邻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重点掌握俄罗斯、蒙古、印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此外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也隔海相望。
海岸带上的海洋生物在哪些方面与陆地生物不同?
海岸带上的海洋生物在哪些方面与陆地生物不同?一、生活环境不同1.1. 海洋生物生活在水中,而陆地生物则在陆地上生活。
这导致了它们的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1.2. 海洋生物需要适应盐水环境,而陆地生物则需要适应干燥的气候条件。
1.3. 海洋生物需要在水中进行呼吸,而陆地生物则通过肺呼吸。
二、进化适应策略不同2.1. 海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和习性。
- 适应水下生活的海洋生物经过漫长岁月的进化,发展出鳃呼吸和鱼类的鳞片等特征,大大提高了它们在水中的生存能力。
- 海洋生物根据不同深度的水域适应不同程度的压力,在深海中发展出了一些独特的特征,如特殊的光亮器官和无红色视觉。
2.2. 陆地生物则在陆地环境中适应进化,形成了相应的特征和习性。
- 陆地生物通过改变皮肤表面的特性来适应干燥的气候,比如植物上的表皮细胞可以形成角质层来防止水分流失。
- 陆地生物在行进和捕食等方面也发展出了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器官和策略,如四足动物的肌肉结构和爬行动物的爪子。
三、行为方式不同3.1. 海洋生物的行为方式主要受水流和潮汐的影响,它们通常在水中游动、捕食和繁殖。
- 海洋生物往往以成群结队的方式行动,形成庞大的群体,如鱼群和鲸群。
- 海洋生物的捕食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利用钳子和鳍来抓住猎物,有的通过喷射水流来打击猎物。
3.2. 陆地生物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其行为方式与海洋生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 陆地生物以步行、奔跑和跳跃等方式行动,适应陆地环境的变化。
- 陆地生物的捕食方式也与海洋生物不同,有的利用牙齿和爪子来抓住猎物,有的通过伏击和追逐来捕获猎物。
综上所述,海岸带上的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在生活环境、进化适应策略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功能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探索和研究的机会。
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多样性,人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它们的特点和生存需求。
列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
海陆变迁的实例介绍海洋和陆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两个生态系统。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断变迁,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列举一些海陆变迁的实例,以探讨它们的影响和原因。
一、海陆变迁的定义海陆变迁是指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边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海洋退却、海平面上升、陆地抬升等现象,也可以包括河流演变、河口迁移、湿地退化等其他相关变化。
1.1 海洋退却海洋退却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交界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它可能是由于沉积物的堆积导致海冲势减弱,或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海洋底部相对下降。
1.2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从而使海水面上升的现象。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1.3 陆地抬升陆地抬升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球表面的部分区域抬升的现象。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板块运动、地震或火山活动等地质过程引起的。
二、海陆变迁的实例2.1 黄河下游的河口迁移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它的下游河口位置在中国的山东省。
由于沉积物的堆积和海洋退却的影响,黄河的河口位置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迁移。
例如,到唐代时,黄河的河口位置在今天的江苏省,而到了宋代,河口位置则迁移到今天的山东省。
2.2 森林与珊瑚礁的关系森林与珊瑚礁是海陆相接的两个生态系统。
森林的退化和砍伐导致了大量的土壤和沉积物进入海洋,使得珊瑚礁遭受到了威胁。
而珊瑚礁的破坏和海洋污染也对附近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2.3 北极冰盖的融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盖正在不断融化。
这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区。
此外,冰盖的融化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2.4 위치타이겟 : 온난화로인한해수면상승지구온난화로인한해수면상승은해양과육지의경계가바뀌는한예입니다. 기후변화로인해극지방의빙하가녹아해수면이상승하고, 이에따라해안지역의생태계와인류주거지에영향을미칩니다.2.5 阿拉斯加的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阿拉斯加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
海洋工程防污方案
海洋工程防污方案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它覆盖了大约70%的地球表面,包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然而,近年来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海洋工程防污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紧急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1. 海洋污染的现状1.1 海洋污染的来源海洋污染来源于陆地和海洋两个方面。
陆地方面,工厂排放、农田农药和肥料流入海洋、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都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海洋方面,油船溢油、渔船丢弃废弃物、海上石油开采等也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
这些来源的污染物质包括化学物质、油脂、有机废弃物以及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伤害。
1.2 海洋污染的影响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严重。
首先,污染物质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损害,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其次,海洋污染还会对海洋食物链产生影响,导致食物链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污染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因为海洋污染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2. 海洋工程防污方案的基本原则在制定海洋工程防污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首先,预防为主是海洋工程防污方案的首要原则。
在源头控制污染,阻止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最有效的防污措施。
因此,需要加强对排污源的管理和监督,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2 综合治理其次,综合治理是实施海洋工程防污方案的重要手段。
海洋污染的治理需要协同各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力量,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
2.3 发展绿色海洋工程另外,发展绿色海洋工程也是海洋工程防污方案的基本原则。
在海洋工程建设和运营中,需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海洋工程防污方案的具体措施3.1 加强对排污源的管理和监督首先,需要加强对排污源的管理和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防止污染物质进入海洋。
【大单元教学】从世界看中国大单元整体教学1.1疆域 分课时教学设计--(情境任务式)
人教版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海陆兼备的大国”分课时教学设计第1课时:疆域“背靠大陆,向海挺进——海陆兼备的大国”一、课时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
(区域认知)2.结合资料,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对照地图,指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我国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通过读图找位置、记顺口溜、填图等方式,熟悉并尝试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与行政区划划分。
(二)教学难点我国海陆兼备的优越性。
三、教学方法主题式情境教学:以“背靠大陆,向海挺进”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我国疆域特点。
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向海图强(5分钟)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认识我国的海上建设项目【教师展示】展示广东省湛江市“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材料,认识我国建设的海上工程项目。
【教师追问】我国有何资源、有何能力开发建设如此多的海上项目?【学生观看】观看图像、视频材料,自主讨论。
【预设回答】我们有广阔的海洋面积、我们有广阔的大陆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从学生生活的细微方面着手引入疆域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我国疆域面积广阔,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可以大力发展海上项目,向海图强,又拥有广阔的陆地疆域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总结过渡“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可供进行开发,同时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阔,人和众多的产业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所以我们更加积极向海图强,这都得益于我国海陆兼备的疆域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疆域的学习,认识我国的疆域分布、划分及其优越性”·自主归纳交流【教师引导】根据所学习的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地图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陵兰岛
欧洲
阿拉 伯半 岛
亚 洲
北美大陆
非 洲
南美大陆 大洋洲
南极洲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格陵兰岛
欧洲
阿拉 伯半 岛
亚 洲
北美洲
非 洲
南美大陆 大洋洲
南极洲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伏和缓
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的珊瑚海
海和洋有什么区别?
海洋
辨别:洋、
海、
海峡、
大 西 洋
北海
海湾
内海、 陆间海。
地中海
四大洋的分布与特征
洋名 面积(万 千米2) 均深 (米) 特 征
太平洋
大西洋
18000
9300
4030
3600
最大、(水温)最高、最深、 (岛屿)最多 “S”形海岭,岛屿少,盐度最高
地形复杂,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 广大 以高原为主;起伏不大 以平原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南极洲 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000多米 北美洲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北部冰川地形广布
南美洲 同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洲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低平,地表起
2.1世界陆地与海洋
世界海陆面积比例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陆地分布有何特点?北半球陆地面积是否要比海洋要大?
陆地分布有何特点?东半球陆地面积是否要比海洋要大?
?
?
●格陵兰岛和澳大利亚大陆有什么区别?
格陵兰岛
亚欧大陆
非洲大陆
阿拉 伯半 岛
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
南极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格陵兰岛
欧洲
阿拉 伯半 岛
亚 洲
北美洲
非 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七大洲的特征:
①名称分布: ②面积轮廓:“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③大洲分界: 亚欧分界 亚非分界 南北美分界 ④经纬度范围及通过主要经纬情况: ⑤地形特点:
◆南美洲与南极洲间: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西 部 高 原
中 部 平 原
大 分 水 岭
大洋洲 地形图
格陵兰岛
落 基 山 脉
大 平
契 拉
巴 阿
原
脉
亚 山
北美洲地形图
非 洲
南美大陆 大洋洲大陆
南极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格陵兰岛
欧洲
阿拉 伯半 岛
亚 洲
北美大陆
非 洲
南美大陆 大洋洲
南极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②
赤道
巴拿马运河
⑩
莫桑比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⑾
⑧曼德海峡
④ 麦哲伦海峡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如果将波斯湾的石油 ③ 德雷克海峡 运至上海的金山,需经过哪些海峡?
3、世界上重要的海峡:
◆马六甲海峡:沟通南海与印度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与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大西洋 ◆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北海与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大西洋与太平洋 ◆莫桑比克海峡:南北印度洋 ◆白令海峡:北冰洋与太平洋,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 的分界线。 ◆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
印度洋 北冰洋
7500 1300
3900 1200
海底中部有高大海岭,大部分在 热带
最小、最低、最浅,海岸曲折
四大洋分界线
北冰洋 大 西 洋
Hale Waihona Puke 大 西 洋太平洋 印度洋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海岭 海沟
找出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海峡或运河
①白令海峡 ⑿土耳其海峡 ⑨ 霍尔木 兹海峡
英吉利海峡 ⑥ 直布罗陀海峡 ⑤ 苏伊士运河 ⑦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②七大洲经纬度范围及通过主要经纬线情况
洲际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间: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 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间: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
◆亚洲与北美洲间: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间: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欧洲与北美洲间:丹麦海峡 ◆南、北美洲间:巴拿马运河
陆地地形
五大地形的基本特征:
种类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山地
丘陵
较高(500m以上)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较低(500m以下) 起伏不大,坡度平缓
较低(200m以下) 平坦广阔
平原
高原 盆地
较高(500m以上) 坦荡,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周围高,中间低,四周山岭环绕
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洲名 亚洲 非洲 欧洲 地形特征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格陵兰岛
亚欧大陆
阿拉 伯半 岛
北美大陆
非 洲
南美大陆 大洋洲大陆
南极大陆
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
属 于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合起来称为大洲
把陆地伸进海洋,三面临水的部分称为半岛
格陵兰岛
欧洲
阿拉 伯半 岛
亚 洲
北美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