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定稿 )

合集下载

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调整内容

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调整内容

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调整内容为适应规范办学行为的形势,省教育厅修订教学要求。

有的教师可能还没学习,也有的教师理解不倒位。

一、删除1.了解指数函数y =a x 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互为反函数(a >0,且a ≠1)(必修1);2.对三视图内容不作要求(必修2);(会画某些简单实物的直观图)3.几个三角恒等式(不要求记忆和应用)→(本节内容不作要求)(必修4);4.统计案例(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选修1-2,2-3);(必修3:建立线性回归方程)5.框图(选修1-2);(流程图、结构图)6.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选修2-1);7.定积分(选修2-2);8. 对条件概率的应用题不作要求(选修2-3).二、降低1.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了解(必修1);2.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求形如30,x ax b ++=0,x a bx c ++= lg 0x bx c ++=的方程的近似解——→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只要求能借助计算器,判定形如30,x ax b ++=0,lg 0x a bx c x bx c ++=++=的方程的解的范围)。

(一般进行3-4次操作即可)(必修1);3.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模型的意义——→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简单分段函数等函数模型的意义(必修1);4.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能进行简单应用(必修2)5.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会用流程图表示简单的常见问题的算法(必修3);6.理解用伪代码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了解用伪代码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必修3);7.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必修3);8.样本数据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了解(必修3);9.理解古典概型,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理解——→了解(必修3);10.任意角的概念:理解——→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理解——→了解(必修4);11.向量加、减法和数乘运算:掌握——→理解(必修4);1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理解(必修4);1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理解——→了解(必修4);14.掌握正弦定理,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理解正弦定理,能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掌握余弦定理,能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理解余弦定理,能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必修5);1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理解——→了解;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理解——→了解(选修1-1,选修2-1);16.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理解(选修1-2,选修2-2);17.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坐标的方法:掌握——→理解(选修2-1);18.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理解;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性质:掌握——→理解;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掌握——→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掌握——→理解(选修2-1);19.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掌握——→理解(选修2-3);20.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掌握——→理解(选修2-3);21.几种常见的平面变换:恒等变换、伸压变换、反射变换、旋转变换、投影变换、切变变换:理解——→了解(选修4-2);22.二阶矩阵的乘法:掌握——→理解(选修4-2);23.二阶矩阵存在逆矩阵的条件:掌握——→理解(选修4-2);24.理解二元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了解用系数矩阵来判定二元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唯一性的方法(选修4-2);25.二阶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意义:掌握——→理解(选修4-2).三、修正1.了解对数换底公式,知道一般对数可以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只要求知道一般对数可以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2.能运用这些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能运用这些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2,0[ 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必修4); 3.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两非零向量是否垂直(选修2-1空间向量);4.变换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矩阵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选修 4-2 矩阵与变换)(课标中也是矩阵的复合).另外,教学要求中,也有高于说明的,如:过两点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平均数及标准差、二倍角公式在要求中是掌握,而在说明中是理解.四、说明1.这里仅列举主要变化之处,为把握精神实质,还需研读原文。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 理解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 本方法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宜 (28)
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单独拔高,以防教学过程中过分进行形式
化训练。
选修 2-3
1.计数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 法计数原理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 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要求偏高,防止教学中深挖。
上,直观图的尺寸、线条等不作
严格要求)。
(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 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点到直线 实际教学表明,原要求偏高。
8
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的距离公式,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数学 3
1.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流程图
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 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 降低要求后,不影响后继课程学习。
40
理,
(3)二项式定理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 理解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 要求偏高,防止教学中深挖。
41
9
性质,
质,
2.概率
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 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 本内容不易理解,教学过程中只需了解条 42
立的概念,理解 n 次独立重复试 的概念(对条件概率的应用题不作 件概率的概念。
证明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明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3)对数函数
了解对数换底公式,知道一般对 了解对数换底公式。
防止教师对换底公式进行大题量的应用, 2
数可以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 (只要求知道一般对数可以转化成 加深难度的训练。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 苏教版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 苏教版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说明为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根据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要求》分模块(或专题)编写。

每个模块(或专题)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栏目。

“课程目标”主要是对模块(或专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体现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的注意点、有关内容范围与水平的限制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要求》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以界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学习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019-2020年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苏教版为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根据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要求》分模块(或专题)编写。

每个模块(或专题)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栏目。

“课程目标”主要是对模块(或专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体现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的注意点、有关内容范围与水平的限制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要求》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以界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学习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高中数学教师教案要求

高中数学教师教案要求

高中数学教师教案要求
1. 教学目标:
- 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 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教学内容:
-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xxxxx知识点;
- 配套练习和实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
- 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
- 通过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 通过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过程:
-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讲解:逐步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练习:布置一定数量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检查:随堂检查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纠正和指导;
-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5. 评估方法:
- 学生作业成绩;
- 学生课堂表现;
- 学生参与讨论和解题的能力。

6. 教学辅助:
- 教材和课件;
- 练习册和作业册;
- 多媒体设备和实物模型。

7. 注意事项:
- 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促进教学互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解读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解读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解读(1)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江苏省高中数学网络培训课程—模块1-3《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解读。

2005年秋学期起,江苏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启用了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新教材”)。

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对此,很多老师不免提出疑问:国家已经出台了《课程标准》,省里为什么还要制定《教学要求》呢?省《教学要求》与国家《课程标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贯彻实施《教学要求》等等。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泰州市教研室石志群老师为我们大家作《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首先我们请石老师讲一下关于《教学要求》制定的背景、原则及特点。

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学要求》制定的背景、原则及特点。

1.为什么要制定《教学要求》?2.《教学要求》与《课程标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3.制定《教学要求》遵循的原则是什么?4.《教学要求》有何特点?主持人:石老师,那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制定《教学要求》?石:首先,国家《课程标准》有不完善、不全面的欠缺。

正如华南师范大学王林全教授在《当代中小学数学课程发展》一书中所说,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要求有所降低,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从而导致试验区出现了因内容增多,而使用教学进度过快,课时严重不足,学生负担大大增加的现象。

江苏省教研室李善良教授认为,这是因为《课程标准》制定专家们在安排学时时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消化、复习巩固和测试的时间(如习题课、练习课等),这是很客观的。

《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较这个《教学大纲》确实要多得多(尤其是理科)。

高中数学课教案要求

高中数学课教案要求

高中数学课教案要求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
1. 复习与巩固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
2. 探究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3. 分析和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
1.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学生应能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并善于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实例演示;
2. 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
3. 数学实践作业和课堂交流。

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实际表现,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1. 电子教材和课件资料;
2. 数学实验器材和工具;
3. 数学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教学安排:
1. 第一部分: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15分钟);
2. 第二部分:讲解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方法(20分钟);
3. 第三部分: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20分钟);
4. 第四部分:小组讨论和课堂总结(5分钟)。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
2.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进行评价和改进。

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为了指导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制定的。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首先,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运用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基本要求包括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数学技能的训练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等方面。

其次,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数学课程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函数、三角函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要求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数学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等方面。

再次,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数学教学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学习、实践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的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教学、作业与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潜能。

最后,江苏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评价和考核。

数学教学的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评价和学业水平证书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态度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科学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函数与方程、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推理思维。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包括数学语言的运用、数学符号的运用和数学图表的绘制。

通过数学表达,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包括数学建模、数学探究和数学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与代数。

包括数的性质与运算、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通过数与代数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

2. 几何与图形。

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内容。

通过几何与图形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几何概念和几何性质,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方法。

3. 函数与方程。

包括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运算与应用、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

通过函数与方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函数的运算方法和方程的解法。

4.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包括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的运算与应用、数学归纳法的运用等内容。

通过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掌握数列的运算方法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江苏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探究式教学。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高考改革 )适用于2021届及以后(PDF)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高考改革 )适用于2021届及以后(PDF)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2018第二次修订稿,适用新高一学生)《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分模块(或专题)编写。

每个模块(或专题)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栏目。

“课程目标”主要是对模块(或专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体现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的注意点、有关内容范围与水平的限制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要求》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以界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学习要求。

目标领域水平行为动词知识与技能了解/识别了解,识别理解/独立操作刻画,理解,归纳,抽象,比较,判定,会求,会画,能,运用掌握/应用/迁移掌握,证明,应用,灵活运用,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模仿经历,观察,体验、操作,模仿,尝试发现/探索分析,发现,研究,探索,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认同感受,认识,体会领悟/内化领悟、获得,形成,内化、发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对《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对《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对《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认识与思考从2005年秋学期起,江苏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了新课程,启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新教材)。

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根据全省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组织制定了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实施。

对此,很多老师不免提出疑问:国家已经出台了《课程标准》,省里为什么还要制定《教学要求》?省《教学要求》与国家《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之间是什么关系?省《教学要求》是不是就是新高考的考试大纲?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贯彻实施《教学要求》?等等。

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也作了反复思考与实践尝试,现拟从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省制定《教学要求》的背景和意义。

1、制定《教学要求》有利于全面、科学地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而课程教学是改革的核心,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检验是否严格遵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实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重要标准。

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角色意识没有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的方法、模式没有从传统的以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变为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启发性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没有发生改变,没有从题海中“游”出来,主动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等。

师生的教、学行为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只是形式上变变,做做表面文章,穿新鞋走老路,用旧瓶注新酒,其结果只能是架空新课程,这样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教学要求》正是以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全面、科学地实施《课程标准》为出发点,结合我省教学实际,解决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对新课标的实施予以具体的指导。

《教学要求》对每个模块(或专题)都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而且非常具体。

对新课程教学不但从教学思想上、教学策略上予以指导,还具体地对如何处理、如何操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遵章据本,有理有据,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高考]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新课标

[高考]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新课标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后面有考试大纲)为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根据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要求》分模块(或专题)编写。

每个模块(或专题)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栏目。

“课程目标”主要是对模块(或专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体现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的注意点、有关内容范围与水平的限制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要求》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以界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学习要求。

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必修系列数学1【课程目标】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

江苏高中数学教学

江苏高中数学教学

江苏高中数学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针对高中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分析等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江苏省高中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江苏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入研究,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分析等模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熟练运用数学符号、公式和定理,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3)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掌握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5)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 苏教版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 苏教版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数学教学详细要求说明为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根据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要求》分模块(或专题)编写。

每个模块(或专题)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栏目。

“课程目标”主要是对模块(或专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体现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的注意点、有关内容范围与水平的限制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要求》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以界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学习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明为使教师能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避免出现各种偏差,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确保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根据我省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要求》分模块(或专题)编写。

每个模块(或专题)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栏目。

“课程目标”主要是对模块(或专题)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体现如何实现课程目标、教学中的注意点、有关内容范围与水平的限制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要求》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以界定相关内容的教学与学习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必修系列数学1【课程目标】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

通过集合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集合语言描述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运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时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通过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不要求证明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给定集合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会用V 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情境中的函数。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能写出简单情境中的分段函数,并能求出给定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会画函数的图象(不要求根据函数值求自变量的范围)。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会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函数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对复合函数的一般概念和性质不作要求)。

(2)指数函数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幂的运算。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会画指数函数的图象。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案例,会用指数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对数函数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知道一般对数可以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案例;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会画指数函数的图象。

了解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 > 0,a≠1)(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反函数的定义,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4)幂函数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y=x2,y=x3,121,y y xx==的图象,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了解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联系。

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求形如30,0,lg 0xx ax b a bx c x bx c ++=++=++=的方程的近似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模型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建议】1.关于集合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1)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

(2)学习集合语言最好的方法是使用。

在教学中要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渐熟悉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图形语言各自的特点,能进行三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并掌握集合语言。

(3)对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不要求证明,只要求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4)本章学习要求中:“实例”指:实际生活的例子、已经学过的整数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等方面的例子。

“简单集合”指:教科书中出现的同类型的集合。

“给定集合”指:全集、子集的元素均为整数或字母(由列举法给出);或全集为实数集,子集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由描述法给出)。

2.关于函数与基本的初等函数(Ⅰ)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从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

函数概念的引入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即函数)。

函数概念需要多次接触,反复体会,螺旋上升,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灵活应用。

(2)在教学中,应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

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中,“简单函数”指下列函数:2,,,,log (),sin ,cos x a cx dy ax b y ax bx c y y y a y m x n y x y x ax b +=+=++====+==+。

求简单函数的值域中,简单函数指下列函数:2,,,sin ,cos x y ax b y ax bx c y a y x y x=+=++===。

(3)简单(情境)的分段函数指:在定义域的子集上的函数为常数、一次、反比例、二次函数的分段函数。

例如:出租车收费、邮资、个人所得税等问题。

(4)教学中,要结合231,,,y x y x y x y x ==== 等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对一般函数的奇偶性,不要做深入讨论)。

(5)在回顾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引入有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以及实数指数幂的意义及其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机)进行实际操作,感受“逼近”的过程。

(6)反函数的教学中,只要求通过比较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说明指数函数y =a x 和对数函数y =log a x 互为反函数(a > 0,a ≠1)。

不要求讨论一般形式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7)函数应用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8)幂函数的教学中,只要求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并结合函数y =x ,y =x 2,y =x 3,121,y y x x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9)函数的最值问题,这里仅限于会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简单的分段函数,或易知单调性的简单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大(小)值。

(10)方程实根分布问题,仅限于掌握:①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根的个数;②借助图象了解:若f (x )=ax 2+bx +c ,且f (p )f (q )<0(p <q ),则方程f (x )=0必有一根x 0∈( p ,q )。

(11)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关键是结合具体例子感受过程与方法。

本方法限于用计算器求三类方程:30,0,lg 0x x ax b a bx c x bx c ++=++=++=的近似解。

(12)应注意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利用计算器(机)画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图象,探索、比较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等。

(13)在本章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及应用。

数学2【课程目标】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通过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使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过程;使学生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使学生感受、体验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等认识事物的一般科学方法。

通过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使学生经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过程,学会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要求】1.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直观了解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能运用这些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能使用纸板等材料制作简单空间图形(例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的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