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要背知识点总汇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页眉内容《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第一单元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会判断)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要会判断)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选择题)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选择题)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可以出选择题)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选择题)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②公式: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货币有价值,纸币无价值,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

——(要懂得区分)(2)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选择题)(3)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4)通货膨胀:——(可以出大题或者选择)①表现: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现象。

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③主要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④相应实施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⑤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货币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

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必背

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必背

9月4日—9月10日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交换:(1)W----W (物物交换) (2)W---G---W(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货币的产生、本质:(1)产生(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①先有商品,后有货币,二者不是孪生兄弟②货币与一般等价物主要区别:是否固定充当)(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一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①流通手段:W一G一W,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必须是现实货币。

②价值尺度:标价、衡量商品价值大小、只需观念货币(多用“标价”“价格”等词)③支付手段:钱货分离,有时间差(多用赊销赊购、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④贮藏手段:货币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⑤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4.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供应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5.通货膨胀含义、原因:(1)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2)表面原因:货币的供应量>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9月11日—9月17日6.结算方式与信用工具:(1)常用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卡和支票)(2)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7.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注意:外币≠外汇,外汇包括外币和有价证券等)(2)外汇汇率表示方法:100单位外币=?人民币;或1单位外币=?人民币(3)汇率升降规律:一般来说,哪种币种升值,它的汇率就上升。

经济生活知识点大集合

经济生活知识点大集合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和实质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其实只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表现
物价全面、持续的上涨,纸币贬值
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
原因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需求膨胀等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
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结算与信用工具P8-P10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2.信用卡:(1)功能: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2)优点: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等
3.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生产商品的数量、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价值量×生产商品的数量=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比
反比
不变
社会劳动生产率
反比
正比
不变
个别劳动时间
无关
反比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无关
正比
正比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P14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供给与需求P12
1.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消费心理等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引起价格的变动和差异。

_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_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背诵要点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从含义上看,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统一于商品中,缺一不可。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职能: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叫购买手段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一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④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受商品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纸币及其发行规律:①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职能,没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杜会经济秩序。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

③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4.信用工具:①结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信用卡、支票就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0

《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归纳(简洁版)2020

必修一《经济生活》需背诵的知识点第一单元:价格与消费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直接因素)2.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需求法则,需求曲线)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供给法则,供给曲线)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2)居民的收入,包括①当前可支配收入②收入预期③收入差距(主要因素)(3)消费心理、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消费(其它因素)第二单元:生产与经营三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1)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3)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4)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5)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

1.企业(公司)经营成功的要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

(5)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要重视产品质量,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商品1、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有哪两个基本属性?两者关系如何?(1)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能形成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二、货币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

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什么是货币?其本质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其中哪两个是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三、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的优点: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分别是什么?(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要是劳动产品;其次要用于交换)(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其本质分别是什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职能?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只是观念的货币。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是什么?(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的流通速度★5、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国家能任意发行纸币吗?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危害性及解决措施(1)通货膨胀①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②危害: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经济生活持续混乱。

③解决措施:一是发展生产;二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三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2)通货紧缩①含义: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什么是商品?商品有哪两个基本属性?(会出选择题)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重性、二因素):①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②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什么是货币?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1)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3)货币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3、货币本质是什么?它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分别是什么?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4、什么是价值尺度?什么是价格?价格与价值的是什么关系?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5、什么是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公式是什么?1)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W)—货币(G)—商品(W)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6、什么是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如何规定?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8、货币流通规律(课本第七页)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课本第7页专家点评)9、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详见练习册第3页)10、纪念币是什么性质?(详见练习册第4页选择题第六题)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本质上是人民币的一部分。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复习及知识结构图示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复习及知识结构图示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外汇汇率
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汇率
升高: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 跌落: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
稳定人民币 币值的意义
对内: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对外: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关于价格的知识
天气、 地域、 影响 习俗、 等
供求 关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复习

知识结构图示
关于商品的知识
1、商品的概念: ⑴劳动产品 ⑵用来交换
品商
使用价值
2、商品的基本属性:

正比 社会必要 值
劳动时间
反比 社会劳动 生产率
商品交换的形式: 物物交换
3、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实质: 交换劳动
商品 商品 商品交换的发展形态: 商品 一般等价物 商品
3、对互为替代品 和互补商品的影 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 率
3、促使企业生产 适销对路、高质 量的产品
关于消费的知识
钱货两清消费
交易方式
贷款消费
影 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状况:现有可支配收入、
消 主要因素:
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物价水平:物价上涨,

消费下降;物价下降,ຫໍສະໝຸດ 消费提高。因从众心理

心理因素: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消 费
求实心理
消费类型 消费对象 消费目的
租赁消费 有形商品消费 劳务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恩格尔系数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 生活水平高低的关系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会考考点及背诵内容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会考考点及背诵内容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2.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除此以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4.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5.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6.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7.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和支票。

8.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点是: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那么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因此,我们要重视货币〔金钱〕的作用,不能把金钱看作万恶之源。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注意点: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4、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货币: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金银铸币。

(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一手交钱一手不交货)。

例:到银行取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④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职能、作用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纸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纸币的本质:价值符号④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⑤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商品(一)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和商品交换的本质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如质量、用途、性能、功能、品牌等)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非本质属性、非特有属性。

2.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⑴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

⑵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在商品交换时,商品生产者只有让渡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购买者只有支付价值,才能获得使用价值。

(三)商品的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

注意:优质优价主要是因为生产优质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较多,因而价值量大,价格高(优价),而不表明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因为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劣只能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不能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价值的大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⑵单位时间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国外消费,偿还外债。

不利于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外需,收回外债。

5.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6.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8.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9.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10.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减少。

1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1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收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收入差距)
物价
消费心理
13.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后顾之忧;
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稳定物价;
14.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推荐背的知识点
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产生、定义、本质及职能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有三大阶段,自己看笔记)
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有基本职能与其他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原因:它本身作为商品,具有价值(纸币无),执行中只需观念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对生产者的启发: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

因此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商品)
货币与财富(综合探究)
3、金属货币与纸币
(1)金属货币退出流通市场的原因
(2)纸币
定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偷盗等损失
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危害。

纸币发行量与国家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
4、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2)信用工具:信用卡(信用卡——信用为前提,有优点)、支票(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5、外汇与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知道汇率的变化所代表的意思
(3)正确看待人民币升值(利与弊)
①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从一定意义上看不利于我国出口,外商投资减少,可能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不利于经济的稳定。


②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外投资和进口,缓解过高的外汇储备的压力,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并且会使人民币的信誉及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得到了提升。


③所以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们汇率改革只能稳妥、有步骤地进行。

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对实现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价格变化的原因
(1)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例关系)
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价值越大,价格就越高),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正:社会劳动生产率
越高,所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则商品的价值就越低,价格就越低
7、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①价值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8、价格变动对生活与对生产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对需求量的影响)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①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反方向变化;互补商品同方向变化(理解为主)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对供给量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注意发生的过程,也是对生产者的启发
▲9、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2)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消费量的变化
------------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因为消费会反作用于生产)(措施)
(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增加人们的收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
(3)稳定物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0、消费的类型
按消费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消费的结构
(1)消费结构的定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随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学会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城乡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与人们的消费结构、生活水平有关系(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反之则相反)
12、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1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