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论歌唱中的感觉问题

合集下载

例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技巧与情感

例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技巧与情感

例谈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技巧与情感一、简介声乐作品《斑竹泪》艺术歌曲《斑竹泪》基于舜帝与娥皇女英的美丽的爱情传说而作,由龚琳娜首唱。

这首歌荣获第三届“金钟奖”声乐作品奖。

以下笔者着重分析《斑竹泪》教学中歌唱技巧与情感处理。

二、曲式结构引子6+A(7-21)+间奏5+B(27-44)+间奏3+C(48-57)+间奏4+D(62-92)+A'(93-108)d商调式 a商调式 d羽调式 d羽调式 d商调式三、曲式分析这首曲子为带再现的多段体,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民族调式,整首曲子多次转调,将其情感变化表达的非常真实……引子6小节,d商调式,以颤音开头,给人一种非常美的意境,大部分旋律都在高音的位置,显得格外空旷、悠远。

给人不断想象的空间,想象自然风光的美好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倚音的修饰,给音乐增添色彩……A乐段:A(7-21)为A乐段,运用了大量的顺分型节奏,速度在每分钟63拍左右,旋律平稳而流畅,音乐以非常柔美的小调色彩,综合起伏不大的旋律线条,在描写美的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将故事娓娓道来……B乐段:间奏5+B(27-44)为B乐段,由d商调转为a商调,同时音乐速度也由A乐段的每分钟60拍加速到92拍,以密集的节奏型,作为过度将音乐转向故事的第二个层次。

小附点、切分等节奏型的加入,节奏从44拍转为42拍,使曲子从平稳的音乐情绪转为欢快、活泼的情绪……C乐段:间奏3+C(48-57)为C乐段,由a商调转为d羽调。

音乐以级进的形式将全曲推向第三个层次,音乐速度转为非常缓慢,旋律的下行走向,改变音乐的色彩,重音的修饰犹如晴空霹雳使音乐立即进入深沉、悲哀的情绪氛围……D乐段:间奏4+D(62-92)为D乐段,大量的重音记号的加入,音乐以非常快的速度和密集化的节奏一步一步的推进,使音乐的情绪变的紧张而有激动起来……A'乐段:A'(93-108)为A'乐段,在调性上与再现A乐段的调性。

童声合唱训练注重发声科学和情感融合论文

童声合唱训练注重发声科学和情感融合论文

童声合唱训练注重发声科学和情感的融合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

然而,从当前合唱教学中学生情感表现能力的情况来看,合唱中的情感表现不足,很多童声合唱团在合唱演唱的时候,大多学生都没有很好的情感表现习惯,尤其是在上台演出的时候,不论歌唱的表达内容,都是一张张紧绷着的脸,严肃的表情。

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合唱中情感表现的重要性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性情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集体艺术,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而合唱除了发声、演唱的技巧之外,对歌曲的理解、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尤为重要,这是音乐塑造人的更高境界。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感受到美的愉悦,享受美的熏陶。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

因此,声情并茂是音乐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情感表现缺乏的原因1、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歌唱时微笑的习惯,接触的演唱作品太少,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

有些更可以视之为怯场,平时生龙活虎,表情丰富,可一到演唱的时候就不敢了,羞于表现,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成了表情单一。

2、缺少合唱的集体意识。

合唱贵在“合”,此合并不单单要求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以及声音的和谐,还要求合唱时,队员们情感表现的统一。

3、教师的忽视。

在合唱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并非不重视情感的表现,而是开始一直注重强调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均衡,以及声音的和谐,而忽视了平日情感的表现培养。

尤其当歌曲演唱中需要做动作时,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居然会同手同脚,动作极不协调。

唱歌教学的反思范文

唱歌教学的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唱歌老师,我始终认为我应该有着让学生不断进步的能力和责任。

然而,最近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我认为,唱歌教学应该是一种灵活的沟通和交流,而不是单纯的输送知识和技能。

作为老师,我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尊重、理解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潜力和目标。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却发现自己有时过于掌控和单向指导,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和观察。

特别是在一些困难和挫折面前,我没有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反而采取了一些严格的、单调的训练方法,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可能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和影响。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教学相长”。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那么我们自己也应该有着不断学习和提高的意识和动力。

我反思自身的唱歌教学方法和经验,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注重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不仅要传授技能和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习惯和能力。

此外,我还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和关注。

我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唱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和知识,如声乐训练、音乐理论、表演技巧等。

因此,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这些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我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使命。

作为一名唱歌教师,我要不断提醒自己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品格和心灵,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优秀人才。

唱歌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有着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也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学习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论歌唱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歌唱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歌唱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歌唱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解决方法歌唱是一门需要运用气息和呼吸的艺术,因此呼吸问题的解决对于歌唱者来说十分重要。

以下是歌唱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浅呼吸浅呼吸是指在呼吸时只使用胸部的肌肉,而忽略了腹部的肌肉。

这种呼吸方式会导致空气进入肺部的容量受到限制,以至于喉咙会缺氧,并使声音发出来时听起来空洞、缺乏力量。

解决方法:学会深呼吸,也就是说,使用腹肌、横隔膜和背部呼吸肌肉来深深地吸气。

你可以用手指放在肚脐上方,然后深吸一口气。

当你吸气时,你应该感觉到你的胃部扩大了。

二、过度呼吸过度呼吸是指呼吸过快或过频繁,导致空气每分钟吸入超过稳定的正常水平。

这样做会使你感到紧张和不适,也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而这可能会影响你的声音强度和稳定性。

解决方法:学会控制呼吸。

在歌唱时,你应该尽量保持深而稳定的呼吸,不要让自己过于慌张或不安。

你可以用手指放在肚脐上方,然后尝试做出缓慢而深的呼吸运动。

注意,当你吸气时,你的肚脐应该向外膨胀,而不是向内缩。

三、呼吸不够在歌唱过程中,如果呼吸不够充分,就会出现因为没有足够的空气来支撑你的声音而声音出现断续或转弱的现象。

解决方法:学会控制呼吸的深度和时间。

练习深呼吸,确保你完全吸氧,而不仅仅是用喉咙吸氧。

此外,你应该学会缓慢而均匀地呼吸,让你的肺充分地吸收氧气。

四、失调呼吸失调呼吸意味着你的呼吸不均匀。

这会导致你的声音在演唱时出现抖动。

解决方法:练习控制呼吸。

学会在歌唱时掌握呼吸的深度和时间,并逐渐加强你的呼吸控制能力。

练习深呼吸和吸气的时间长度,以便你能在合适的时间吸入足够的氧气并均匀地呼气。

总之,歌唱的关键是持续的呼吸和过程中有效的呼吸控制。

通过深呼吸和持续的联系,你可以改善你的呼吸技能并提高你的歌唱技巧。

论歌唱的感觉

论歌唱的感觉

论歌唱的感觉作者:周友爱来源:《艺术教育》2014年第02期【内容摘要】歌唱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不是直观存在可以触摸的,而是完全靠歌唱者内心的感触体会,以及各个感觉器官科学有序的协调所成就的艺术品。

歌唱感觉,除了在歌唱过程中所运用的感知器官留下的触碰痕迹,还包括诠释者本身对作品的理解、发掘、展示,在融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所传达给听众的感觉。

【关键词】肌肉感觉音乐感觉内心感觉歌唱,是通过人声与外界交流的艺术。

人声艺术注定包含着各种情绪和感觉,从而也是最善于与欣赏者产生共鸣的学科。

歌唱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它没有直观的形象依据,如舞蹈艺术,可以参照栩栩如生的飞天去创作美轮美奂的敦煌舞;或乐器演绎,如钢琴、小号、二胡等乐器能够直接弹(吹、拉)奏。

所以,歌唱是一种听得见却摸不着的感觉艺术,要想学好它,绝非易事。

首先,要了解参与歌唱的主要肌肉及歌唱家在运用它们时的心得、感受。

众所周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人声也不例外,是由气息冲击声带而产生,它所产生出来的音量,足够我们说话之用。

但在歌唱中,需要将音量放大数倍,以至于让声音在穿过乐队的同时,传达到观众席的最后一排,这就需要借助我们参与歌唱所用到的所有肌肉群。

1983年,斯坦纳曾说过:“即使发单音,人的整个肌体都在参与这个发音过程,如同唱歌时所发声一样,是整个身体运动的结果。

”为了避免肌体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需要身体各部分平衡稳定并保持。

喉:有成对的肌肉从前、后、上、下不同方向支持着喉部。

包括喉内肌(喉头内部的肌肉,控制喉软骨的活动,负责声音的产生)、环甲肌(环甲肌收缩时甲状软骨向前、环状软骨向后,拉长声韧带,使张力增加)、环杓后肌(环杓后肌收缩使声带外展、声门打开)、声带肌(是构成声带的主体部分)。

利恰·阿尔巴内西是大都会最受赞誉的歌唱家之一,谈到喉头问题她说:“打开喉头,让它往下放,感觉就像打呵欠。

声音会是圆的……优美的。

”美国著名抒情男高音约翰·亚历山大说道:“我主张在进入高音时,喉咙里有一种空间扩大的感觉。

“先思维,后声音”在歌唱中重要性论文

“先思维,后声音”在歌唱中重要性论文

浅析“先思维,后声音”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摘要:本文从“先思维,后声音”的角度,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感受,以《昭君出塞》为例,从发声位置、咬字吐字、歌唱情感几个方面阐述“先思维,后声音”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昭君出塞;思维;声音;歌唱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95-01在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和音乐感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仔细思考,然后在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学会正确的发声并理解歌曲的情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歌唱时缺乏“思维”的能力,时常是声音一发出便明显感觉气息不足且声音不集中。

所以,在教学的第一堂课,必须给学生注入“先思维,后声音”的歌唱概念。

在演唱中,学生忽略思维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声音的位置不统一;(2)咬字吐字的随意性;(3)歌曲情感的想象不到位。

下面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例,简要分析演唱中歌者如何以“先思维,后声音”的歌唱理念来诠释歌曲。

一、用“思维”找歌唱的位置《昭君出塞》是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此曲音域宽广,情感丰富,感人至深。

第一句歌词“别家园,出雄关,昭君琵琶马上弹”开始,从咬字上就要重视其发声的位置,用“先思维,后声音”的思维方式,把每一句的位置预想到位。

如“别家园”的位置应该就决定了其“出雄关”的位置,在教学中,咬第一句的位置在头腔,就应该在长音处提前思维,但往往就忘了后一句的位置,一下掉在喉腔里,位置的移动,使得声音无法统一,仿佛两个人歌唱。

再如“马上弹,女儿情连胡汉”,“弹”和“女”之间是一个低八度音和高八度音的连接,在发低音6时就要做好高音6的气息、位置准备,做到“先思维”才能发出坚实稳定的高音。

二、用“思维”咬字吐字石惟正说:一种母音唱对了,也为唱好其他母音开了路12。

在歌唱咬字吐字中,保持其歌词中母音的歌唱状态,是唱好一个作品的关键。

但重点在于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示范,以及学生真正做到“先思维,后声音”,在发音前,头脑里要有自己特定的声音形象,预先从心理上去想象所要唱的母音的音响并去做形,就会达到预期效果,才不至于一发声便是错误的音响效果。

论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歌唱心理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压力大, 这就 要 求歌 唱者 必 须 要注 意 力 高 度 集 中 , 入 创 歌 曲 的 意 境 中 去 , 积 极 引导 。一 方 面 , 引 导 学 生 沉 着 稳 重 、 心 勤 恳 的 学 习 态 度 , 一 方 投 要 细 另 用心 灵歌 唱 , 语 常 说 : 人 生 的最 高 境 界 是 忘 我 的境 界 。 歌 唱 中也 是 一 样 面 , 在 教 材 上 给 予 更新 , 时 因 势 地 帮 助 学 生 学 会 用 心 灵 歌 唱 。 这 样 , 俗 “ ” 要 因 心 的道 理 , 以情 感 投 入 才 能 做 到 以 “ ” 唱 以 “ ” 声 。达 到 理 想 的歌 灵歌唱的意义才会更加突显 , 乐的进步也会显 而易见 。 所 心 歌 情 带 声
无味。这便 是我们 通常所 说的发 挥失 常, 为什么会 出现 这种 情况 , 丰 满, 但 她为 我们在 观看演唱会 或听录 音时 , 往感 爱到 同一首 声乐作 品 由不 同 往
什么会紧张呢? 这就和歌 唱者的心 理素质有 关系 , 心理 紧张 状态是一 种 因 的人演 唱, 果也 不相同 , 效 这也便和歌唱者 的艺 术气质有 关 , 有的歌 唱者虽 某种或多种刺激所 引起 的高度 调动人体 的 内部潜力 以对 付这种 刺激 而心 然 在 演 唱过 程 中 也用 “ 灵 ” 入 感 情 , 给 人 感 觉 趋 于 平 淡 , 乏 激 情 与 心 投 但 缺
惟一的 , 关键 之处在于是否能够培 养好歌 唱者 的心理 素质 , 学会 用心 灵去 学 生上课 时处 于兴奋 的歌唱状态 , 多注意情感的培养。 歌 唱 , 正 地 把 “ ” “ ” 机 结 合 起 来 , 在 教 学 过 程 当 中 是 很 容 易 被 真 唱 与 歌 有 这 心 灵 歌 唱 不 仅 需 要 声 乐 技 巧 和 情 感 投 入 , 需 要 歌 唱 者 具 备 一 定 的 歌 还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浅谈音乐中的声乐【摘要】声乐学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声乐学习,对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针对声乐学习中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声乐学习;心理调控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

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

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

”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

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

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

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1 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

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

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乐器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改革的一大举措。

然而有些教师认为:乐器进课堂占用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时,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要歌唱、要欣赏、要创造,还要学习音乐知识,如果再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节课下来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里,演奏属于表现的范畴,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协调能力,识谱能力和合作精神,开拓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沿着乐器的阶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乐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

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中高年级则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

但由于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再加上使用循环课本,学生平时接触的乐谱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

于是通过乐器演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作用就凸现出来。

学生学习五线谱的时间不长,每个音的位置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认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难唱不准。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口风琴、竖笛等乐器进行辅助教学。

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进行练习。

先认出唱名,然后用乐器帮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准,这样“一认一吹一唱”,不仅巩固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且能把音唱准、唱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南乡三中邓琼芬摘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关键词音乐能力培养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的能力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任何艺术都能更快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

音乐教育应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

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完整的听赏歌曲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而残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是学生能够主动持久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例如:歌曲《念故乡》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家乡的情绪。

幼儿园唱歌教学常见的问题与策略

幼儿园唱歌教学常见的问题与策略

幼儿园唱歌教学常见的问题与策略
一、问题
1.幼儿缺乏音乐基础:许多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没有接触过音乐教育,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使得他们在唱歌教学中面临困难。

2.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使得教师在进行唱歌教学时难以保持幼儿的注意力集中。

3.教学方法不当:一些教师可能没有掌握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使得唱歌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儿:一些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可能不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得幼儿无法理解和接受。

5.缺乏适当的评估和反馈:一些教师可能没有对幼儿唱歌教学进行适当的评估和反馈,无法了解幼儿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策略
1.加强基础教学:针对幼儿缺乏音乐基础的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基础教学,如教幼儿认识音符、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为唱歌教学打下基础。

2.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选择适合幼儿的歌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歌曲,如儿歌、动画片歌曲等,这些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比较简单易懂,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4.注重个性化教学: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个幼儿都能够取得进步。

5.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教师可以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幼儿唱歌教学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了解幼儿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分析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分析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分析声乐演唱是一门深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它要求歌手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以及优秀的表演能力。

除了技术和表演能力外,心理因素也对声乐演唱有着重要的影响。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分析,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歌手的情感表达能力。

声乐演唱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感受的,因此歌手要能够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能够通过声音将这些情感传达给观众。

情感表达能力需要歌手具备一定的情感敏感度,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起伏,将这些情感转化为声音的表达。

歌手还需要具备自我情感调节的能力,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地掌握情感的表达强度和表达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表达能力是声乐演唱中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

除了情感表达能力外,声乐演唱还需要歌手具备自信和舞台魅力。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需要面对台下观众的目光和评判,能够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声音和表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自信是歌手展现自己魅力和演唱实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自信的歌手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表现。

歌手还需要具备舞台魅力,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让观众沉浸在歌手的表演之中,并且产生共鸣。

自信和舞台魅力是声乐演唱中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声乐演唱也需要歌手具备应对压力和紧张的能力。

在演唱会和比赛中,歌手面临着来自观众和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紧张,这可能会影响到歌手的表演效果。

歌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压力应对和紧张调节能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确保最佳的演唱效果。

压力应对和紧张调节能力是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

声乐演唱中还需要歌手具备对自我要求和对音乐的热爱。

声乐演唱是一门需要长期专业训练和不断自我提高的艺术形式,歌手需要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在演唱中达到完美的表现。

歌手还需要对音乐有着深厚的热爱,能够投入自己的情感和热情,才能够真正地将歌曲演绎出色。

对自我要求和对音乐的热爱是声乐演唱中另一个重要的心理素质。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因素对歌手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论歌唱中语气变化所体现的情感倾诉

论歌唱中语气变化所体现的情感倾诉

论歌唱中语气变化所体现的情感倾诉蔡晓静(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歌唱艺术之所以最能打动人心,是因为歌唱的语言和人类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它是运用歌唱的技巧艺术化来源于生活的语言,富有人的情感。

美妙的歌声离不开生动的语言,而语气变化是歌唱中情感倾诉的需要。

语气变化音量力度强弱声乐艺术是人的声音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术加上旋律进行乐器化的一个过程。

当把人说话的声音转化为有音乐性的歌唱,人就是一件乐器,具有人声的音色,音高,情感,更有人类的语言。

美妙的歌声离不开3种因素:歌声的音色美,音乐的旋律美,歌声所包含的人的丰富的情感色彩美。

三种因素缺一不可。

如果注重技术的因素忽略情感的表达,只炫耀歌唱的技巧,不懂得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这种歌唱脱离了生活,丢失了歌唱的灵魂人的感情。

生活中的语言是通过音调的高低、大小、粗细、刚柔等表情因素体现出语言的总体含义,音乐也同样是通过对音调的变化表现出音乐的基本含义。

在歌唱中,我们的语言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音乐性,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音量,不同的音色构造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和人们平时的说话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

人在说话时,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歌唱的语言则不同,歌唱语言采用一种特殊的共鸣方法来美化语言:美化和变化语言母音音色;随意变化语音音调的高低;调节变化各种母音声音力度,使歌唱的语言圆润,明亮,动听。

人们在说话吐字时,用的劲儿的大小和气势的强弱,便形成了说话的语气。

在声乐上被称为咬字,咬字破阻的字头爆发力叫喷口。

喷口力量的大小,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在声乐艺术上也是相当重要的艺术表现方法之一。

人的感情、情绪、心境等心理活动的复杂变化决定了人说话的语气也是复杂的,多变的。

情感变化决定语气变化。

例如,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说话的语气是平和的;当对某个事物表示满意的时候说话就会是喜悦的;反之,就是生硬冷淡的。

当对热恋的人说话时,语气是温柔的,娓娓动听的在歌唱中掌握语气的分寸尤为重要。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变声期的孩子该如何歌唱》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变声期的孩子该如何歌唱》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变声期的孩子该如何歌唱》----少儿声乐教学点滴【内容摘要】处在变声期的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给音乐歌唱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使孩子们顺利度过变声期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正确解决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后期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变声期训练方法歌唱教学变声期是困扰着孩子,随着儿童的生理发育成长,喉头和腔体逐渐长大,声带不断发生质的变化,说话声调也发生变化,有时感到嗓音不适或声音嘶哑的现象。

尤其是男孩子的大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痛苦”的阶段,同时也是音乐教师经常遇到的困难。

儿童从稚声期(约在6-7岁以前)过渡到童声期(8-12岁)声带处于渐变过程,几乎没有感觉。

男生女生声音几乎没有差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们进入12岁左右时,第二性特征逐步明显,从说话到唱歌在声音上的差异逐步显露出来,这时进入变声期。

变声期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末期阶段。

中期时间唱长,初末期阶段时间短,以男生为例:初期阶段:三个月至半年左右中期阶段:约一年半左右末期阶段:约半年左右(逐步进入声音定型阶段)进入变声期的早晚不一,在变声中期,男孩子第二性特征发展迅速,尤其是喉部器官已长大,比原来大出1-1.5倍,喉结逐步明显嗓音变粗变低,声带也逐步变大增厚。

在声带逐步增长的过程中,孩子在说话或歌唱时不容易控制声带,声音就常常出现“时真时假”的情况,犹如“小公鸡打鸣”一样。

这种情况将会出现在整个变声期间。

处在变声期的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给音乐歌唱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何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使孩子们顺利度过变声期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正确解决变声初期、变声中期和变声后期的训练方法。

变声初期是儿童声带发育的稳定时期,也是童声训练的最好阶段。

自然音域在小字组a 到小字二组e之间,男女生喉结和声带相差不大,声音清脆明亮。

这期间混声区声音是儿童原有的自然基础音,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以轻声带假声,以假声找到头声共鸣,再利用头声区发声向下唱到混声区的低音,扩大共鸣,解决自然的局限。

歌唱表达的情感

歌唱表达的情感

歌唱表达的情感歌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声传达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激情澎湃的摇滚乐,还是悲伤动人的情歌,都能通过歌唱将情感深深的烙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本文将探讨歌唱表达情感的能力以及其在音乐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一段:歌唱表达情感的力量音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而歌曲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

通过歌唱,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引起共鸣。

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还是温柔,歌曲都能以特定的旋律和歌词表达出来。

这种直接的情感传递方式,使得歌曲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内心,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二段:歌唱在音乐界的重要性歌唱是音乐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流行音乐、古典音乐还是民族音乐,歌唱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流行音乐中,歌手的唱功和情感表达能力往往是成名的关键。

他们通过声音的颤抖、高低起伏、音准的把握等技巧,将歌词中的情感完美地传递给听众。

在古典音乐中,歌唱的地位更是凸显。

歌剧和合唱作品中,歌唱家们通过对角色情感的深入理解和精湛的演唱技巧,将作曲家的音乐意图完美地演绎出来,使观众深受感动。

而在民族音乐中,歌唱将传统的文化情感传承下来,让人们通过歌声感受到土地、民族的深情厚意。

第三段:歌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除了在音乐界的重要性外,歌唱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我们自己唱歌还是聆听他人的演唱,都能够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我们心情愉悦时,可以通过唱歌来释放内心的喜悦;当我们遭遇挫折或遭受痛苦时,可以通过歌曲中的悲伤情绪来寻找共鸣和抚慰。

歌唱的活动也常常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共同演唱,强化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四段:歌唱表达情感的技巧和策略歌唱表达情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首先,要通过良好的声乐训练,使自己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音准感。

其次,要准确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来表达情感。

此外,要注意音色和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既能触动情感,又能呈现出丰富的音乐细节。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声乐演唱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其中情感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声乐演唱中,歌手通过声音、音准、音色和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触动听众的心灵。

下面我们将探讨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让观众在演唱会上感受到歌手的情感。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需要歌手具备良好的音乐技巧和演绎能力。

歌手需要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需要灵活的声音控制和音乐感知能力。

歌手还需要通过歌词的理解和演绎,以及对曲调的把握,来准确地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歌手才能在演唱中真实地表达情感,打动听众的心灵。

歌手在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还需要适时的情感渲染和表现。

在演唱时,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走向和高潮部分,适时的加强声音的力度和音色的变化,来更好地表达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需要运用各种声音技巧,如颤音、滑音、咽音等,来丰富音乐表达,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歌手还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来传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与歌手共鸣。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还需要歌手有一颗热爱音乐、充满真诚情感的内心。

只有歌手深深地热爱自己所演唱的音乐作品,才能在演唱中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只有歌手内心充满真诚的情感,才能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是建立在歌手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演唱曲目的真诚热爱之上的。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过程,需要歌手具备良好的音乐技巧和演绎能力,适时的情感渲染和表现,一定的戏剧表演能力,以及内心的真诚情感。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歌手才能在演唱中真正地激发情感,感动观众,实现音乐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在实际的演唱中,歌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和演绎能力,增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和排练中,歌手可以多听取老师和指导员的意见,多向优秀的演唱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造诣和戏剧表演能力。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范文2篇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范文2篇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范文2篇声乐音乐论文范文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摘要: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向小康生活的目标发展,人们对文化的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音乐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而声乐是音乐当中非常大的一个分支,所以发展声乐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人们幸福感指数的重要方式。

那么如何为人们提高高质量的声乐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情感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培养;重要性情感是音乐中重要的灵魂,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对声乐学生的情感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正确认识。

不仅如此,在声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声乐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教学内容。

本文就讨论了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情感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必要性声乐表演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声乐表演者将完美的声音、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旋律及歌唱本身艺术形态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声乐内容。

并且,声乐表演者将作词者和作曲者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声乐表演者将情感融入声乐表演中,把听众从一个听者的外部状态带入到声乐的表演中,使听众深刻感受到歌曲的美感,激发听众及观众的热情,使表演者与听众产生共鸣,从而感染观众。

二、声乐教学=情感教育情感培养作为声乐教学的基础,声乐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过程。

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为:①歌唱基础知识的讲解。

②呼吸及发声的训练。

③不同歌唱形式的歌曲的演唱方式。

但是其本质内容和具体核心就是通过声乐演唱,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声乐表演将歌曲的内容生动、准确地表达,从而逐步掌握和提高声乐演唱的技能和技巧。

在声乐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歌曲情感教育的培养,更要注重声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培养。

只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培养起良好的情感,声乐教学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培养。

所以,声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培养迫在眉睫。

《歌唱祖国》教材分析—教育论文【教学研究】

《歌唱祖国》教材分析—教育论文【教学研究】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听赏《歌唱祖国》教材分析: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5月,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也是一首既有进行曲风格又富有抒情性的群众歌曲。

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

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糅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

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熟悉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亮点: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在气息控制下快速有弹性的演唱。

同学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说说感受。

生:我有一种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师:国歌是我们人人必唱的歌曲,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国歌《歌唱祖国》。

我们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设问: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生: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的时候唱这首歌。

生:我们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也听到这首歌。

师:同学门真棒,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时,都可听到“开始曲”雄浑有力的音乐声,这就是歌曲《歌唱祖国》的曲调。

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5月,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

师: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生:1、歌曲分几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2、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聆听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分类号: J6 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歌唱中的感觉问题学院: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学生姓名:孙磊学号: 2008050114指导教师:刘伟导师职称:讲师2012年4月6日摘要声乐是感觉的艺术, 在声乐教学中“找感觉”是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术语。

感觉是认识事物的开端, 是我们认识万物的必经阶段。

有了感觉才会有认知, 没有初级的感觉, 也就不会有高级的认知。

对于歌唱而言, 声乐演唱既看不见也摸不到, 具有很大的抽象性, 我们要通过感觉去调整歌唱器官, 用感觉去获取歌唱主体各个歌唱部位准备歌唱的信息, 指导歌唱者很好地完成歌唱。

在声乐教学中, 歌唱感觉的作用是可以把歌唱中的方法和技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动作、习惯联系起来, 从而摆脱纯理论性术语带来的困惑, 帮助学习歌唱的人更好、更快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关键词:感觉; 歌唱感觉; 心理学AbstractThe vocal music is a feeling of art, vocal music teaching "to find the feeling"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acher teaching terminology. The feeling is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things, we recognize that all things must pass through stages. With the feeling will have a cognitive, not a primary feeling, there would be no higher cognitive. For singing, vocal music can neither be seen scratching, has a lot of abstract, we want to adjust by feel singing organ feel Get singing the main singing parts ready to sing, to guide the singer is very good completion of singing. V ocal music teaching, the role of the singing feeling is can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the singing of our daily lives and actions, habits linked to get rid of the confusion brought about by purely theoretical terms, to help people to learn to sing better, faster improve the level of vocal music.Keywords: feeling; singing feeling; psychology目录绪论 (1)一、歌唱感觉 (1)二、歌唱感觉的种类 (2)1、歌唱的音乐感觉 (2)2、歌唱的情绪感觉 (3)3、歌唱的呼吸感觉 (3)4、歌唱的共鸣感觉 (4)5、歌唱的读字感觉 (7)三、歌唱感觉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绪论在心理学中,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 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

各种感觉的产生都是由相应的感觉器官实现的。

感觉的种类依其信息的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人类是通过感觉来与世界取得联系的。

感觉是最简单的认知形式,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入口和开端,没有感觉便不会有比较高级的、复杂的认知。

只有在感觉的基础上, 借助于各种抽象的概念、思维等来把握各种不变性之间的关系, 才能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

声乐是感觉的艺术。

在声乐教学中“找感觉”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术语, 是声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而摸索出来的特殊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对感觉的提示, 引导学生对发声器官进行合理的调节与控制, 使其符合科学的发声原理。

发声器官作为歌唱的“乐器”存在与人体之中,需要歌唱者的精心开发与使用,而学习歌唱就是开发与使用“乐器”的过程,但它与其它乐器截然不同,是靠感觉积累,并通过感觉记忆完成的。

感觉对歌唱的影响是自始至终的, 它是歌唱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因此, 歌唱者需在获得正确的歌唱感觉基础上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学习声乐的最初阶段就培养自己良好的声音感觉, 用感觉歌唱。

一、歌唱感觉感觉时时刻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它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

“不通过感觉, 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 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

”[2]在声乐演唱中, 感觉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可以说它在歌唱与发声活动中无处不在。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关于“感觉”这个词, 人们常常使用诸如“找感觉、今天感觉好、今天有感觉、今天感觉很糟糕”等词语来描述演唱者对歌唱状态和歌唱心理的把握和调控。

但这里所说的“感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感觉以及心理学中所说的感觉有一定的区别。

那么, 什么是歌唱感觉呢?歌唱感觉在歌唱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声乐演唱中的感觉, 即歌唱感觉不是心理学中的‘刺激- 反应’的被动式的感觉, 而是指歌唱发声过程中的有预谋的生理、心理准备和生理、心理期待, 是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发声器官所进行的‘感觉预谋’。

”[3]歌唱感觉首先来源于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的被动式的感觉, 是在经过多次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期待的声音的感知与调控, 是在“刺激-反应”的被动式的感觉中积累的对声音的模仿后形成的发声调控能力。

歌唱的感觉绝对不是对客观的现实事物个别特征的被动反应, 不是对歌唱声音的单纯感受, 而是属于内心的主动把握状态, 是演唱者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

二、歌唱感觉的种类声乐的学习和教学实属复杂而困难,因为歌唱这个“乐器”是歌者自身,难以进行客观的研究。

歌唱的发音技能技巧,也难以用语言描绘,即使语言能描绘清楚, 学习也很难理解。

“感觉”是人类最初级、最直接的理解和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声乐教师描绘歌唱和发声的最好手段,是声乐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一些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情况下,单凭感觉就会有一个基本理解,准确判断。

在声乐教学中,感觉这个东西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无论是气息还是咬字与吐字,无论是声音共鸣还是情感,等等,都离不开“感觉”。

1、歌唱的音乐感觉音乐感觉有音高感觉、音强感觉、音的时值感觉、音的响度感觉、音色感觉、音量感觉、节奏感觉、谐和感觉,还有美的感觉(如歌曲中的连音、断音、滑音、颤音、装饰音等),等等。

产生以上众多感觉主要是听觉上的感觉。

“从声学角度来说,声波是听觉的最适宜刺激,任何一个声波都具有特殊的波长振幅和波形。

波长的长短和发音物体振动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振幅的大小表示振动强度:振动越强,其声波的振幅越大;振动减弱,声波的振幅越小。

” [4]声音是运动的,它是以运动的特征被人感知的。

我们对歌唱的认识是以动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综合感知的。

例如当我们听到优美动听的歌声时,或者说歌声悠扬,或者说歌声色彩很丰富、透明漂亮,或者说歌声清脆甜美,或者说歌声松弛柔和,或者说歌声高亢,等等。

这就说明,我们是通过五种感觉共同感知歌声。

歌唱的音乐感觉也包含着节奏感觉。

节奏感觉主要以内心感觉为依据,以体态运动感觉为节律,以情绪感觉为速度,以情感感觉为起伏,使之歌唱高低起伏、抑扬顿挫。

2、歌唱的情绪感觉感觉是心理学的重要因素。

感觉总是被某种客体引起,或者是以它为目的的。

歌唱表演中情绪的感觉应该是兴奋的、激动的、快乐的、和美的,也就是说歌唱者在演唱时,要用兴奋的感觉、激动的感觉去唱,或是用快乐的美的感觉去唱。

有了这个情绪感觉,演唱就会沁人心肺;如果没有这些情绪感觉,就不是歌唱表演的艺术。

演唱者的责任,不仅自己要具有美妙的情绪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大众也具有相同的感觉。

歌唱可以提出对具体对象所表示出的感情的倾向,如对歌曲中人物的爱情,对歌曲中的事物和景象厌恶或喜欢,或因欺凌而痛苦,因荣誉而自豪等。

因此,情绪表现出来的并不是感觉,而是通过感觉去表现情绪。

情绪像其他表现激情的过程一样,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

所以,即使在音乐仅仅表现情绪时,在某种程度上,根据这些情绪,我们不仅能判断出产生情绪的主体,即人和人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判断出客体,即产生这些情绪的人周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把握住歌曲的情绪和情感的感觉。

3、歌唱的呼吸感觉歌唱时的呼吸众说纷纭,但从感觉上去理解去认识,就会统一在一个基点上。

呼吸时的状态感觉同歌唱时的状态一样,姿势健美、身体强壮,反应灵活风度翩翩的姿态感觉。

情绪振奋、信心百倍、精神焕发, 反应具有高度责任的心理感觉。

吸气时身体各部器官的感觉,是开放的感觉;口腔、鼻腔、喉咙、气管是打开、畅通无阻的感觉;胸腔与肺是开阔的感觉;小腹与腰肌是膨胀的感觉,沉下去的感觉。

用气歌唱时,主要是养成气息的控制感觉(要计划使用、均匀使用)。

所谓气息控制的感觉,就是各部器官仍然保持在吸气时的状态,致使气息在意识控制之下均匀使用。

从心理角度讲,歌唱时不要主动用气“推声音”、“送气”、“给气”等等。

凡有这种心理必然导致“憋气”或“泄气”现象出现。

因在歌唱时,特别是在起音时,任何想把腹部或肋间肌肉收缩的企图,都必定会给气流造成一种压力,因而必然导致喉咙收缩,造成歌唱时喉部肌肉紧张。

歌唱时的用气绝不是一边唱一边收缩;恰恰相反,歌唱用气时,全部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横隔膜、小腹)要有一种扩张的感觉,而不是收缩的感觉,这种扩张感觉立即会使歌唱者处于非常舒适的、平稳的状态中:(1)稳定喉头, 防止喉咙关卡压等紧张;(2)解除“泄气”、“喉音”及一切用力的动作心理;(3)防止提肩、抬胸、伸脖子等错误动作产生;(4)小腹及两肋间肌肉的扩张感觉,能使身体处于轻松灵活,并能排除来自任何部位的紧张。

气息的使用似乎是天性来调解的,绝不能思想负担过重,以致造成恐惧心理。

有的人总感觉到气不够用,甚至严重到每小节都要换一口气。

气不够用有三点原因:吸不进气,“漏气”,“憋气”。

初学声乐者,往往是“泄气”起音, 即每个句首字音都是先“泄气”后出声音;还有的“憋气”起音,即每个句首的起音都先捏紧喉咙,憋住气,然后再发音。

前者是把声音泄出来,后者是把声音逼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