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唱”

合集下载

儿歌巧用

儿歌巧用

儿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的巧用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王梅珍学生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学习,而一进小学,他们的学习活动急剧地转变为以纯学习方式进行。

尤其是语文学习,入学第一课碰到的就是抽象、枯燥、难懂的汉语拼音,对于六七岁的学生来说难以识记。

而这枯燥的拼音教学要持续一个多月,学生学习缺少兴趣,常常处于被动接受。

让刚入学儿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儿歌是文学中一种比较独特的艺术形式。

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在教育教学中深受儿童及老师的喜爱。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作了些许探讨,通过儿歌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写话的兴趣,使语文学习乐趣无穷。

一、传唱儿歌指导言行。

一个能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一般能集中注意,专心学习,而组织纪律性差的学生学习经常分心,学习效果差。

低年级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必须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儿童喜欢诵唱儿歌,教学时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

开学第一天,我指导学生背诵《早上》太阳照,背书包,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

拿出作业赶快交,准备书本看谁快?一二三我最快。

学生在读读背背中明白了一个小学生早上要做哪些事。

同是教一年级的其他老师都反映,学生的作业老师要到他们书本里去找,而我们班在背诵儿歌的基础上情况截然不同,每天早上只要一背儿歌,孩子们就会交作业、准备课本了。

再如课始背诵《爱学习》:“铃声响,进教室,不回头,不说话,安安静静等老师。

抬头挺胸坐得正,看黑板,脚放平。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

老师讲课认真听,作业整齐又干净。

”简短的儿歌提醒孩子们,上课铃一响赶快进教室安安静静等候老师来上课,上课要坐得正和发言要先举手站直再发言。

孩子写字前背诵儿歌《写字》“学写字,重姿势: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子,离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臀肩脚要放平,用左手轻按纸。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摘要: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约式统称。

其实,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人类的语言与文学就紧紧联系在一起。

音乐与语言文字从产生那天起,就没有分开过,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语言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导入时,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可以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为了让学生更易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如:在学习光未然《黄河颂》时,我首先播放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其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使学生感受到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出当年抗日健儿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的壮丽场景。

二、推进教学,活跃气氛一般老师不在讲课的过程中插入音乐,其实,我认为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即兴发挥,适时唱上几句或带领学生表演一段,既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音韵美,还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对深刻理解课文起到推动作用。

如我在讲课文《邓稼先》时,因为这篇课文的语言朴实无华,平白流畅,介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但文中有一段“五四”时代的乐曲:“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这是1895年的陆军军歌。

因为这首歌年代久远,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会唱,于是我在备课前就在网上学会了这首歌。

分析邓稼先人物形象时,我高亢地唱起了这首当年的军歌,再在ppt 上配壮丽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大爆炸成功的照片。

学生们精神为之一振,继而兴奋起来,还举起双手跟着节拍为我打着节奏。

三、画龙点睛,升华主旨在结束课文分析时,选用合适的音乐结束课,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我在讲冰心的诗《纸船》时(现在的教材改为了《荷叶.母亲》,都是讲母爱的),诗中描绘了一个初次离开母亲远走他乡的女孩对母亲的思念时的痛苦和悲哀,表达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与歌唱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与歌唱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与歌唱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音乐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意愿。

而在语文教学中,音乐与歌唱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起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文教学中的音乐与歌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将音乐与歌唱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一、音乐与歌唱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和歌唱不仅仅是音乐课程的内容,它们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培养语感和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音感,并培养他们对语言的音调和韵律的感知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来感受和理解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促进语言的学习和记忆歌唱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歌唱,学生可以将抽象的语言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声音,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等内容时,通过歌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音乐和歌唱有着浓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通过音乐和歌唱的表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和理解的水平。

4.促进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语文教学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音乐和歌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可以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趣味性。

二、如何有效地将音乐与歌唱融入语文教学1.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歌曲在融入音乐和歌唱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歌曲。

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同时,歌曲的选取也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使学生通过歌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2.灵活运用歌唱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歌唱形式。

可以通过教师演唱、学生合唱、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歌唱中来。

古诗新唱——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吟唱教学策略

古诗新唱——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吟唱教学策略

古诗新唱———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吟唱教学策略秦圆圆在以往的古诗词课程中,学生单纯读背诗词,常常觉得乏味枯燥,难以产生鉴赏诗词的兴趣,不能领略诗词的情感。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音乐和古诗词结合的方式让古诗词重新走进生活,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诗词情感,通过吟唱品味个中情趣,古诗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传统古诗文教学要求学生首先进行熟练的背诵,而由于古诗文语句凝练简洁,多有意象和背景的衬托,学生在未具备丰富的古文言文字功底前很难很好解读古诗文含义和情感。

在背诵时也难以按照白话文来理解,觉得晦涩拗口,无从下手,渐渐失去了学习鉴赏古诗文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环节中,有的诗词内涵和情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加之教师个人素质能力的影响,古诗文教学难以深入,难以将更丰富的内涵传输给学生。

以上导致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二、古诗新唱的教学策略分析(一)借助吟唱形式,加深诵读记忆学生在背诵诗词时,通过单调的默写和背诵往往只能达到一时的记忆能力,而加之音乐曲调,往往能加深影响。

借助吟唱,学生在唱词的同时,通过音乐让大脑受到更多的刺激,不知不觉就能记住歌词内容也就完成了背诵任务。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播放王菲、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让学生沉浸其中,比在教师讲解诗词时更投入。

学生跟着曲调进行跟唱,歌词曲调la朗上口,易于记忆,很快学生就能自己吟唱歌曲,也就自然能背诵诗词了。

音乐的形式能让学生很快放松心情,进入愉悦享受的情感状态,在歌唱时能够将精神更投入更集中,比单纯的读背有更大的成效。

同时在课堂中引入音乐的丰富形式能提高课堂活跃度,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和表现都更加积极,能够更快融入教师的讲解。

教师只需再进行简单的创作背景和诗词意境的点拨,学生就能很快理解。

在曲调的选择上要更贴近学生心理特点,要更朗朗上口且便于记忆,比如《早发白帝城》、《春晓》、《长歌行》这些古诗新唱的曲调都极具童心且曲调清新自然,符合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和兴趣特点。

轻吟浅唱,传承民族文化---谈古诗新唱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轻吟浅唱,传承民族文化---谈古诗新唱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轻吟浅唱,传承民族文化---谈古诗新唱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这首优美而又富有诗意的歌曲《读唐诗》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在七十高龄的时候,为孩子们创作的二十首《新学堂乐歌》中的其中一个作品。

她始终认为,古诗词歌曲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传承文化,尽管年逾古稀,但是给古诗词配上优美的旋律后愈发坚定,虽然这些孩子跟古代文化相隔甚远,却是一脉相承的,《悯农》《春晓》《咏鹅》《静夜思》《村居》等,这些都是伟大诗人和优秀的作曲家共同创作的结晶,不论文字的润色还是旋律节奏的把握都恰到好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语文课还是音乐课,都能体会到音乐与文学的珠联璧合之美。

他们伴着这些歌长大后,由他们来述说这些歌带给他们的感受,这叫历史的检验。

随着古诗新唱作品进入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中,一堂堂生动有趣又富有韵味的音乐课逐渐让孩子们愈发喜爱。

现实语文课当中,古诗词的记忆过程是艰辛的,然而,“唱”却让它乘上了音乐的快速列车,仿佛多了一双翅膀,语文课变成了音乐课,音乐课融入了古诗词,在音乐的渲染中体会意境,使学生能够想象出当时的画面,最后形成了与诗人心灵间的对话,达到了“诗化音乐,乐化诗词”的境界,丰富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受,并为今后的欣赏古诗词奠定基础,受了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一、把古诗新唱移入课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的教学也同样如此。

根据调查,在小学阶段学生必背的古诗词有75首,当前在古诗词积累方面还是以背诵为主,纯粹的背诵给人的感觉是又苦又枯燥,而唱歌给人的感觉却是又甜又轻松。

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会有语文老师向我提出,利用音乐课把所教的古诗通过吟唱的方式去促使孩子们熟练地记住每首古诗。

古诗新唱就是采用歌唱的形式让学生记住诗词的意思,领悟诗词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在音乐课中,除了用各种演唱的方式,还可以用律动、舞蹈等有趣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牢记古诗词。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江乐 东
市 阳在 第语 验 文 实
良好 的催 化 作 用 。课 堂 中 恰 当地 运 用 音乐 , 以收 到 很 可
好 的教 学 效 果 。

学生的思维 。如教学《 月光曲》 这篇课
文时 , 了体会作者对音乐的描写 , 为 我

渲 染气 氛
音 乐 以 其 特 定 的 音调 、 器 音 色 、 格 , 听 众 引 乐 风 把
熏陶。
受 桂 林 漓 江水 的静 、 、 … …这 样教 学 , 果 特 别好 。 清 绿 效 四 、 化 心 灵 净
音乐 作用于 人的 情感 , 起联想 、 象 、 动 、 引 想 激 共 鸣 , 潜移 默化 的 方 式 使 人 接 受 某 种 道 德 情 操 、 神 品 以 精 质 、 识观 念 的熏 陶 渗 透 , 而使 人们 达 到 崇 高 的思 想 意 从 境 界 。如 在 一 次 作文 教 学 中 , 题 是 亲情 。我 让 学 生 先 主 回忆 让 他 们 感 受 至 深 的 亲情 事件 ,然 后 让 他们 来 口头
了 解 了 课 文 , 受 了 语 言 的 魅 力 , 感 感 也
受 了音 乐 的 感 染 力 ;教 学 古 诗 李 清 照
的 《 句》 , 入琵 琶名 曲 《 绝 时 引 十面 埋
伏 》 为 学 生 栩 栩 如 生 地 展 示 古 战 场 刀 ,
光剑影 、 军厮杀的激烈战斗场 面 , 万 进

学 生 在 音 乐 响起 的一 瞬 间提 高 了嗓 门 ,完 全 融 入 了当 时的险境 , 读时感情是那 么投入 , 情是那 么到位 。 朗 表
用 音 乐 来渲 染气 氛 ,好 的 课 堂 氛 围可 以 给 教 师 极 大 的 激 情 , 生 也 能 觉 得 非 常 轻松 。在 这样 一种 情境 中 , 学 师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巧用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巧用

效 果 。 当 然 , 文 课 中 音 乐 的 运 用 也 是 有 条 件 , 选 择 要 讲 “ ” 依 “ ” 语 其 度 、 境 。
【 键 词 】语 文 ; 乐 ; 学 关 音 教 审视传统的语文课堂 ,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大多为单维交 流, 原应活泼生动的语文学 习材料却表现得枯燥单调 , 且很容 汉语本身有韵有调 , 读起来就像是优雅 的歌曲。 就算到现在 , 音 乐课上,音乐 老师为 了能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音乐描绘的境
收到 事半 功倍 的效果 。
2 . 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 使语文教学立体化 。积极的阅
读活动是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起 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 将纸上
的文字幻化成具体可感的心中的形象 。 但这一要求是要依赖于
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 , 然而它也有不可避免 的弊端 。其

学生已有的一定的阅读经验才能实现 的, 也很容易造成学生懈
先进技术 , 又能保 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 最恰 当的媒体运用
非音 乐莫 属 了。


何 谓“ 乐教 学” 音 ?
可意会 , 不可言传 ” 的地方 , 此时, 教师不妨就利用音乐来代替
过 多 的词语 的苍 白的解 释 , 学生 自己去 体悟 其 问的情 景 。 让
对于“ 音响教学” 有人这样解释道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 , “ 中, 使用录音机、 乐器或其他发生器来演示、 模拟某种声音或音 响效果 , 以达到特定教学 目的的演示方法。”】 教学 , 【 1 音乐 我们 可以把它看作为音响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特
语 文 学 刊

乐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巧 用
。 江 虹
( 扬州 中学语文组,江苏 扬州 2 50 ) 2 0 2

小学歌唱技巧教案模板

小学歌唱技巧教案模板

小学歌唱技巧教案模板年级: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呼吸方法、咬字清晰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 通过唱歌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歌唱时呼吸的控制。

2. 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歌曲教材或歌曲光盘。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音乐的喜爱。

2. 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拍手。

二、基本唱歌技巧教学(15分钟)1. 教师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如站立、坐姿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教师讲解咬字清晰的技巧,让学生练习发音。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呼吸的控制和音准的把握。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唱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教授的正确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复习咬字清晰的技巧。

二、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培养(15分钟)1. 教师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

2. 教师选取一首歌曲,让学生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稍复杂的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乐节奏感和音准的把握。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点评学生的演唱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演唱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能够在演唱中做到咬字清晰、音准准确。

3. 学生能够感知音乐节奏,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音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音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45Email :jiaoyuluntan@现在的语文课要得到学生的喜欢,需要想点办法,而把语文课和音乐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把音乐用到语文课前、课中、课后;可以把音乐和语文的思想教育、朗读、背诵、作文、修辞等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控好语文课堂,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音乐等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老师都感叹:语文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重视,上课昏昏欲睡。

我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觉得要使语文课得到学生的喜欢,需要想点办法,而把语文课和音乐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音乐的伟大每个老师,只有树立了威信,你讲的知识学生才会学。

而语文老师光知道讲几个语文题目是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音乐表演才能,并且把音乐和语文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不愁学生不敬佩你。

谁都喜欢音乐,音乐有着无穷的力量。

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约翰•德莱顿也说过:“有什么样的激情是音乐所不能燃起或抑制的?”可见,音乐能燃起学生的激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 (一)音乐在语文课的不同时段都大有用场1.课前音乐现在学生很少在课前唱歌了,课前教室里往往很吵闹。

如果课前根据上课的内容选择好不同风格的音乐放一放,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内容。

上婉约派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词,可以选择比较哀伤的钢琴曲;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前,可以播放刘和刚演唱的《父亲》;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赋》,可以播放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上课文《长城》,可以播放歌曲《长城长》……效果应该非常不错。

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音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 欧明学2.课中音乐课堂上,把课文的歌曲反复播放,或老师学生自己演唱,学生既有兴趣,又便于理解课文。

童趣——语文课堂上跳跃的音符

童趣——语文课堂上跳跃的音符

童趣——语文课堂上跳跃的音符低年级儿童厌烦呆板生硬,喜欢生动有趣。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的学习,这样学生才会展现出更多的童真和童趣,课堂才会呈现出更多的灵动之美。

一、听听唱唱,轻松和谐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恰当地运用音乐,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语文课的各各环节巧妙使用音乐的手段,从开头的导课到课上的朗诵、调节气氛、背诵时的化难为易、写作时的游刃有余,音乐始终扮演着可爱又可敬的角色。

如学习《找春天》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丽和可爱,我用课件展示出初春时节,田野里的小草刚刚探出头,早开的野花零零星星散布在大自然的角角落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弹奏着春的序曲。

伴着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样一边欣赏春天的画面,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渐渐地陶醉于春天秀美景色中。

接着,我出示: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那是春姑娘衣服上的纽扣吧?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那是春天长辫子吧?风筝在天上飘呀飘,那是春天给大地的来信吧?树上的燕子叽叽喳喳,那是春姑娘的催眠曲、在和春姑娘说着悄悄话吧?直观形象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读读画画,兴趣倍增小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适时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了《画风》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画面来表现声音和气味。

很多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的作品异彩纷呈,有的画了姹紫嫣红的花园,小朋友流连其中,嗅着花香陶醉在春光里。

还有的画了鸡妈妈和小鸡在一起赛跑,表情生动,无声胜有声。

还有的画了小鸟在枝头啼叫,旁边画上各种音符,让人感觉静静的树林里,清脆的鸟鸣如同天籁,让人向往、让人沉醉。

像这样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读读,学得轻松,其乐融融。

三、说说演演,融入角色“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儿歌教学策略探讨1. 引言1.1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儿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儿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音、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儿歌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儿歌不仅是一种教学资源,更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载体。

通过儿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观念和美好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格修养。

儿歌中富有的童真、童趣也为学生带来快乐和愉悦,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儿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 儿歌教学的意义儿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歌是孩子们接触语言的一种常见方式,其具有朗朗上口、易于记念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儿歌教学,可以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儿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儿歌,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美感,锻炼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语调变化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儿歌中的情节和意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儿歌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语文学习的基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儿歌教学,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感受语文之美。

新技术,新教法--古诗教学中的“听”、“读”、“唱”、“说”、“写”

新技术,新教法--古诗教学中的“听”、“读”、“唱”、“说”、“写”
“ 诗 ” 最 大 的好 处 是 可 能 叫 学 生 一 辈 子 会 唱 这 首 唱
感 ,将 学 生带 进 神 奇 的诗 歌 王 国 中遨 游 。 如 在 教 《龟 虽 寿 》 一 诗 时 ,在 艺 术 家 激 昂 的 朗 读 声 中 , 大屏 幕 上 显 现 出 曹 操 指 挥 千 军 万 马 、驰 骋 疆 场 的英 武 之 姿 ,配 以鼓 点 、马 蹄 声 。学 生 在 “ ” 的 过 程 中 ,一 下 听 子 领 悟 到 曹操 “ 骥 伏 枥 ,志在 千 里 ” 的雄 心 志 。 老
是 著 名 的 播 音 员 的表 演 朗 读 ,音 质 优 美 ,节 奏 鲜 明 ,感 情 充 沛 。 朗 读 时 加 上 音 乐 配 上 画 面 ,会 给 学 生 身 f 境 之 艋其
多 媒 体 “ 诗 ” 教 学 ,一 是 让 学 生 欣 赏 艺 术 家 们 演 唱 唱
古 诗 词 的优 美 旋 律 ,二 是学 唱 ,学 唱整 首 歌 。 笔 者 在 教 明代 诗 人 杨 慎 的 《 江 仙 》一 词 时 ,直 接 从 临 网 上 下 载 电视 剧 《 国 演 义 》 的 主 题 歌 ,用 多 媒 体 给 同 学 三 们 进 行 “ 诗 ”教 学 。 学 生 不 但 学 会 这 首 歌 , 而且 在 雄 浑 唱 的音 乐 中 ,唱 出诗 人 “ 非 成 败 转 头 空 ” 的 旷达 和 超 脱 , 是 唱 出 “ 山 依 旧 在 ,几 度 夕 阳红 ”的 人 生 哲 理 。 青
霉藕 屯
新 技 术 , 新 教 法
古诗教 学 中的 “ 听”、 “ 读” 、 “ 唱” 、 “ ”、 “ 说 写”
◇湖北 成 宁市 咸安 区双 溪 中学 金敬 奎
古 诗 教 学 是 语 文 教 学 的 重 要 环 节 之 一 ,传 统 的 教 法 是 :读 一 读 ,背 一 背 ,品析 重 点 字 词 ,赏 析 名 句 佳 联 。 教 材 里 古 诗 词 的数 量 大 ,教 师 感 到 教 学 任 务 重 、 教 法 单 一 , 学 生 感 觉 枯 涩难 懂 、难 背 难 记 。 在 古 诗 词 教 学 中 运 用 多 媒 体 ,会 给 学 生 一 个 新 奇 的 世 界 ,极 大 地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诗 词 的 兴趣 。笔 者 在 这 方 面 大胆 尝 试 ,取 得 不 错 的 成绩 。 在 古 诗 词 教 学 中 运 用 多 媒 体 ,概 括 起 来 有 五 个 字 :

巧用音乐助推语文教学

巧用音乐助推语文教学

巧用音乐助推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巧用音乐助推
语文教学的方法:
1. 制作语文歌曲:将语文知识转化为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学
习和记忆。

比如可以用歌曲来教授古诗词、古文阅读等内容,让学
生在听歌、唱歌中学习。

2. 配音乐诵读课文:在诵读课文时,可以用背景音乐或轻音乐
营造出音乐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教授诗歌鉴赏时,可以用轻柔的钢琴曲来配合诵读诗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
的意境。

3. 创作语文剧本:通过创作语文剧本,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学习、理解剧本中的语文知识。

比如,通过小品、短剧等形式来讲解语文
知识,增强学生对语言运用的感受和体验。

4. 用音乐教授语音、语调:音乐是语音和语调的重要元素,可
以通过音乐来教授语音、语调等内容。

比如可以用流行歌曲来教授
语音,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语音。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巧用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一唱三叹”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唱三叹”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习作中,也可以运用“一唱三叹”教学范式来辅助学生进行写作。

一、“一唱”环节在写作前,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优美的文学作品或经典的诗歌,引导学生通过“一唱”环节,对文学作品进行感性理解。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感,进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生作文必修课》中,可以选择易于理解,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如“世上只有妈妈好”一诗。

在“一唱”环节中,教师可以由自己或学生朗读这首诗,引导学生倾听和感受。

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同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诗歌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

在“三叹”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教师可以针对作品中的主题、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既能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

例如,在教学《中学生作文必修课》中,可以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匆匆》这篇散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1.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哪些情感?2.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些情感?3. 作者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习作环节在习作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一唱三叹”环节中的感性理解和深入思考,进行作文写作。

教师应该提供合适的写作题目,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语言、思路和结构等方面。

例如,在学生通过“一唱三叹”环节理解了《小学生作文必修课》中的《世上只有妈妈好》一诗后,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写作任务,如考试时要求学生针对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进行一篇记叙文或抒情文的写作。

学前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歌曲教学法推荐

学前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歌曲教学法推荐

学前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歌曲教学法推荐在学前教育语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幼儿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师们常常使用各种教学方法。

其中,歌曲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受欢迎的教学方法。

通过歌曲教学,幼儿可以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本文将推荐几种适用于学前教育语文教学的歌曲教学法。

一、儿歌教学法儿歌是学前儿童最熟悉的音乐形式之一。

通过唱儿歌,可以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幼儿学习内容相关的儿歌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幼儿拼音时,可以用拼音歌教孩子们认识拼音的发音和拼写。

在教授汉字时,可以使用汉字歌让幼儿记忆汉字的笔画和读音。

通过儿歌教学,幼儿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故事歌教学法故事歌是通过音乐形式来讲述故事的一种歌曲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故事歌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歌,通过唱歌和故事的配合,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例如,在教授幼儿一些经典的儿童故事时,可以结合相关的故事歌进行教学,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的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童谣教学法童谣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儿童歌曲。

通过唱童谣,可以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童谣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授幼儿识字时,可以使用一些关于汉字的童谣,让幼儿通过唱歌的方式记忆汉字的读音和意义。

在教授幼儿句子结构和语法时,可以使用一些关于句子结构和语法的童谣,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通过童谣教学法,幼儿可以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四、情感歌教学法情感歌是表达情感、情绪的一种歌曲形式。

在学前教育语文教学中,情感歌可以用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和美感的歌曲,通过唱歌的方式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歌曲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歌曲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歌曲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歌曲教学法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歌曲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歌曲教学法的优势、歌曲选择和歌曲教学的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歌曲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方面,歌曲具有律动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唱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提高朗读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其次,歌曲的选择是歌曲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歌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来确定。

对于小学生来说,歌曲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歌曲的歌词应该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富有童真的儿歌,或者是带有故事情节的歌曲,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妙。

接下来,歌曲教学的具体操作也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可以逐句解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思。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唱歌。

可以先分段唱,然后再整体唱。

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注意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歌曲的拓展活动。

例如,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绘画、剪纸等手工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除了以上的操作步骤,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丰富歌曲教学的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的呈现,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之,歌曲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歌曲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通过逐句解读、分段唱和拓展活动等方式来进行歌曲教学。

歌词在初中作文写作中的独特运用

歌词在初中作文写作中的独特运用

歌词在初中作文写作中的独特运用【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和难点。

作文教学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

我在教学中发现,巧妙地把歌词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不失为一个良方。

【关键词】作文;写作;歌词;运用“文无定法”。

作文写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张力,无论从写作方法还是语言的运用都是如此。

历来,文学大家的语言运用都是出奇制胜、奇妙无穷的。

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慢慢发现,原来歌词也可以使文章增色。

现阐述如下,与师生们一起切磋。

1. 开头引用歌词,引人入胜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文学大师都很重视作品的开头。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他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感到满意;《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曾用十种不同的写法,最后才确定下来。

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一篇文章的开头,学生若能打破常规,另辟蹊径,无疑会给读者一个惊喜,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给人留下美妙的第一印象。

优秀的歌词或清新活泼,或深厚凝重,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学生在文章开头引用歌词,无疑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就像一餐美味中的第一道菜,让人胃口大开,产生饕餮的冲动。

如教师节前夕,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文章,一位同学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田……”每当轻轻哼唱起这优美的歌曲,我就会想起我一年级时的老师——刘老师。

她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就像米兰一样开放在我的心田。

这篇文章引用了《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的歌词作为开头,引出了要写的主人公——像米兰一样美丽脱俗的刘老师。

这样开头,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真挚的感情,更激发了读者的共鸣,调动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2. 中间引用歌词,增光添彩中间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唱三叹”教学范式被广泛应用于习作教学中。

这一教学范式以“一唱”(朗读)、“三叹”(赏析、吟诵和模仿)为核心,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对文学欣赏和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习作水平。

本文将探讨“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索如何通过这一教学范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技巧。

“一唱三叹”的“一唱”指的是学生通过朗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文学意境。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模仿优秀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名篇,引导他们领略作品的魅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情感投入和审美体验。

针对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诵,通过“一唱”让学生深入体验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唱三叹”的“三叹”分别是“赏析”、“吟诵”和“模仿”。

在“赏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批评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进行解读和赏析,让学生领略优秀作文的结构、语言和思想,启发他们对写作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赏析”,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营养。

在“吟诵”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朗诵文学作品,感受其语言韵律和节奏美。

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深入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表现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比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和演绎能力,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技巧和语言韵律感。

通过“吟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情感表达,为习作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模仿”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模仿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通过模仿,学生可以吸收和借鉴优秀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引言在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好的作文,一直是老师们所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固然有其优点,但总是局限于老师给出的题目,学生按照要求去写,缺乏一定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

而“一唱三叹”教学范式的提出,可以说是给传统写作教学带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

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在习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认识“一唱三叹”教学范式“一唱三叹”教学范式,是由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梁冰教授提出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

梁教授认为,“一唱三叹”是一种鼓励发散思维的写作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所谓“一唱”,指的是学生自己选择或老师布置一个语文题目,先用自己的话唱出一个段落。

所谓“三叹”,是指学生除了用自己的话来唱出想法外,还得用三种不同的叙述形式再叙述一遍。

这样一来,学生们既有了创新的想法,又锻炼了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了写作质量。

理论的东西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具体要怎么样去运用“一唱三叹”教学范式呢?以下将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二、实践与运用1. 确定写作题目老师需要确定写作的题目。

这个题目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的。

“回忆自己的童年”、“讲述一次难忘的经历”、“你眼中的家乡”等等,都是比较适合的写作题目。

2. 学生“一唱”学生们在确定写作题目后,首先进行“一唱”。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话去唱出一段。

这一步的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意,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学生在完成了“回忆自己的童年”这个题目后,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出一段关于自己童年的见闻和感受,比如:小时候我喜欢去自家后院的菜地里捉蚂蚱,每次捉到一只我都会高兴地大喊,“妈妈,我捉到蚂蚱了!”然后拿着蚂蚱兴高采烈地跟朋友炫耀。

这就是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唱”出的段落。

在学生“一唱”之后,便是学生“三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唱”
作者:王亚飞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03期
乐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寓教于乐,其乐无穷”成为时代对教学的要求。

而让学生乐学的方法也不计其数。

而我认为,如果能让“唱歌”走进语文课堂,能把“唱歌”巧妙地运用于语文课,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之中,一定能把语文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课堂”。

试举几个例子说明:
一、“唱”可以调节情绪,设置氛围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气氛,学生情绪也应有异。

比如,要学习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如果学生的情绪刚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过于“兴高采烈”,就很难被文中的乡愁所感染,加之中学生大都没有客居他乡的亲身感受,那么上起课来,效果不一定会理想。

这时候我们不妨做点准备工作:在课前预备时花几分钟听听费翔等人的《故乡的云》或《我的中国心》,最好配一点流浪异乡的电视镜头:“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叫我抹平创伤……”在深沉而略带凄凉伤感的歌声中,学生的心会渐渐地平静下来,继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上课所需要的那种氛围也就基本形成了。

再开始学习课文,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与作者作品发生共鸣。

二、“唱”能够引入意境,加深理解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赞美诗”能使屡次作恶的苏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大转弯学生很难理解。

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夸大了宗教的感化力,有些“失真”;另一方面是中国的青年很难想象苏比“入定”时的那种宗教境界。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打开准备好的录像,屏幕上出现了教堂里唱赞美诗的情景:“啊,圣母玛利亚……”在悠扬的赞美诗中,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起相关的段落:“在一个异常幽静的转角处,……古老的教堂……月亮挂在高高的夜空,光辉、静穆,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屋檐下的燕雀在睡梦中几声啁啾……”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也仿佛“入定”了,潜移默化中也“醍醐灌顶”了。

这种效果并非舌敝唇焦的讲解所能达到的。

再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当悠扬的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响起的那一刹那,同学们的眼前一下子就展现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瞧,月亮正从东山冉冉升起,一叶小舟静静地在江面荡漾着,和风微微吹拂,随风的杨柳轻飏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摇曳着温馨,万物浸润在袅袅的芬芳旖旎气息中。

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随着流畅多变的节奏,同学们的心也被紧紧地吸引住,在这九分多钟的音乐里,同学们既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之美,同时精神上也有了一种无可言喻的美的享受。

三、“唱”利于诱发联想,活跃思维
学习《孔雀东南飞》,我们可以让学生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碧草青青,花盛开……”在优美的乐曲中,同学们会由梁祝的爱情故事联想到焦刘的“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从梁祝的“化蝶”联想到焦刘的“化鸟”……通过相似的联想,由已知的推未知的,去认识共同的:人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封建制度的痛恨。

学习《托起草原》,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则有诱发作用:“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大草原。

草原母亲我爱你,……同学们的视野一下子被带到了茫茫的大草原,想象那人,那马,那草,那云,联想翩翩,嘴里也不由地吟出“天下坦诚之人,一定会热爱呼伦贝尔的壮阔;天下勇敢之人,一定会赞美呼伦贝尔的奔马……”的语句来。

四、“唱”能够调动感情,掀起高潮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课文在结束教学的时候,都需要有点睛之笔,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歌曲结尾。

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感情推向高潮。

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感悟和拓展、延伸。

例如:我讲巴金《灯》到结尾处“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下了两句话:“人间自有真情在,世上还是好人多。

”然后唱起了韦唯的《爱的奉献》中“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群情激昂,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在学习《长城远眺》的时候,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了作者通过借助长城的描绘,赞颂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深刻地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然后鼓励学生通过一首歌来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建议我们一起唱《长城长》,在这样优美的旋律之中,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繁荣,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的确,只要运用得巧妙,“唱”有时确可以胜过“讲”。

不过运用“唱”这种教学手段也要谨慎,要注意三点:(1)要适量。

“唱”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只能是“味精”,充当“调味”的作用,不能当“饭”吃,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唱歌课”。

(2)要适时。

要把住“火候”,太早或太迟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3)要自然。

不是每节课都必“唱”,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唱”,不必“唱”时绝对不能“唱”,必须“唱”时也不能滥“唱”。

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堂气氛、选择相应的歌,或裁剪出一支歌中相应的一段或几句,要协调自然,切不可牵强做作,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语文课”。

文中所涉及到的课文均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职高教材(基础版)
《乡愁》第一册(《诗两首》)
《警察与赞美诗》第三册
《春江花月夜》第四册
《托起草原》第一册
《灯》第二册
《长城远眺》第二册
(作者单位安徽省固镇县任桥职业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