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根本
如何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如何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作者:江西省会昌县富城小学胡水发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扎根于学校组织内部、能带来较高的办学效能和能够不断使自己在学校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
学校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一种学校独占的办学资源,具有持久性、不可复制性和延展性,这种资源可以给学校带来比某一项技术创新或者某一项改革更大的收益,因此被视之为学校的DNA。
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要求学校抓住学校竞争中最关键、最有实质性的问题来施展自己的方法和机制,通过这种方法和机制,促进学校的发展,确实把自己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觉得,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问题,概而言之:思想领先、理念创新、制度为重、有效运作。
第一,思想领先。
作为一个校长来讲,作为一个优秀校长来讲,作为有创造力或有领导力的校长来讲,校长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这一点最为关键。
校长可能有想法,但有想法不见得有办学思想。
相对来说,办学思想是一个比较系统的事物,它具体反映一个校长对时代背景、对教育规律、对学校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取向。
办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应体现集体智慧的力量,如教师、家长都可能对这种思想有贡献。
反过来,校长则用这种思想去影响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这就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二,理念创新。
学校的办学理念不仅包括校长的整个理念,还包括教师的、学生的理念,甚至家长和整个社会群体对学校的教育期望和要求。
说到底,一所学校怎么办?不只是靠校长一人,还要求校长带领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人员,聚合所有人的各种理念,形成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办学理念。
事实上,在任何地方,尽管一个校长很有能力和经验,但未必能把这个学校办好。
因此,实行校长轮换制度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加校长的办学适应性。
在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校长要对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总结、提炼、概括,要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并且把它落实到自己的学校,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落实在家长交往合作沟通的互动过程当中,落实在学生选择自己的道路上。
学习力与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刍议
XI ONG n — a Bi g l n ( oh n C l g f c n ea d T c n lg , 0 h n5 8 0 , hn ) F s a 0l e0 i c n eh 0o y F s a 2 0 0 C ia e Se
Ab ta t Ac odn otec 啪 ceit so h oe cmp t ie e s, ea il on so t血a h em igc a it sr c : c rigt h h tr i ftec r o eiv n s t n ce p it u sc t h ttela n 印 bl y i
a p c ss c 8 “ a s g t e k 哪 i g c a i t s o tf ,o e t g\ b o b n d sn if m a in & k 0 e g , e s e t u h a r i n i h n 印 bl i f a f c U c i a s r ig\ m ig n o ie s n t o n wld e t砌
学习力与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刍议
熊炳 兰
( 山科 学技 术 学 院 , 东佛 山 5 8 o ) 佛 广 2 0 0
摘 要 : 文 章参 照 核 心竞 争 力 的特 征 , 出 学 习 力是 民办 高校 的核 心 竞 争 力 , 从 学 习力 构 成 要 素 “ 人 学 习力 、 指 并 个 知 识 吸 收能 力 、 知识 传播 能力 和 团 队学 习力 ” 个 维 度剖 析 了 民办 高 校 在 培 育 核 心 竞 争 力 方 面 的 障 碍 。 此 , “ 工 学 四 据 从 员 习力 的 提 升 、 识 信 息 的 吸 纳 与 传 播 、 队 学 习 、 习 型 组 织 的 营 建 ” 知 团 学 四个 方 面 提 出 了 民办 高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培 育 的 途
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探析
课题 项 目: 中国 高等教 育学会 “ 一五 ” 育科 学研 究规 划课题 ( 目编 号 :6 I 0 0 0 2 十 教 项 0A L 400 )
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影响及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渗 科资源和无形资源四大类。它们既是一个高校办学
3 领 导力 .
构成一个各就其位、 各尽其能的有机整体 , 以提高高
领导力通过领导者来体现。领导力是指高校领 校资源利用效率 , 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特色力是可持 导者的决策 、 协调及统筹安排能力 。 领导力的强弱主 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由其它核心能力
要 体 现在对 变 化 问题 的处理 , 体现 在 开发未 来 前 景 , 共 同作 用形 成 。
透, 使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认识竞争要 的基本条件 ,又是形成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素, 培养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 实现可持续发展 , 是高 的前提。以此 四大资源为基础 , 通过有效整合利用 ,
校 发展 中必须认 真 研究 、 决 的课 题 。 解
一
形成 特色 力 、 理力 、 导力 、 习力 、 管 领 学 创新 力 及文 化
久 竞 争优 势 的核心 能力 。
二、 高校 核 心竞 争力 的构成 要 素及 其相 互关 系
6 文 化力 .
文化力是 指在高校独特精神环境 和文化氛 围 认 同与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 则、 管理风格及传统 习惯 的总和。 它是高校经过外部
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 ,形成 的具有独特价值 的和持 中,经过高校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
高校核心竞争力 的不是高校的基础资源 ,而是建立 会效益 ,它的 目的应是在促进 自 身发展的同时给社 在基础资源之上 的获取、 创造 、 整合资源后产生的核 会带来价值 , 促进社会 的发展 , 取得学校和社会 的双
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每个国家都希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提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核心竞争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等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指标中,师资队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一流的教师和学者也能够引领学生关注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创新,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另外,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知识支持。
同时,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需要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高等教育机构才能在国际间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优势。
除了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和服务功能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个连接社会和学生的桥梁,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高等教育机构还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社会创新项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推动。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包括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等硬实力方面,同时也涉及到社会责任和服务等软实力方面。
只有高等教育机构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优势,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应重视提高教育质量水平、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科研创新和拓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探析
关键 词 :高校
核 心 竞 争 力 内涵 要 素
伴 随 着 信息 时代 的挑 战 、技 术 的爆 炸和 知 识 全 球 化 的 态 势, 高校 所 处 的 外 部环 境 已经 发 生 了巨 大 的 变 化 , 使 高 校 转 促 变 传 统 办 学 的方 式 , 变 革 中 求得 生 存 和 发 展 。 在 高校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当 前 高校 改 革 转 型 的 关键 点 , 是 现 代 高校 发 展 的关 键 。 也 高 校 要 想在 竞 争 中获 胜 ,就必 须 识 别 和 培 养 本 校 的核 心竞 争 力 何认 识 竞 争要 素 , 养 并提 升 高校 的核 心竞 争 力 。 现可 如 培 实 持 续 发展 , 高 校在 发 展 中需 要认 真研 究 和探 讨 的重 要 课题 。 是 高 校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内涵 高校 的核 心 竞 争 力 是 建 立 在 其 各 项 资 源 基 础 之 上 的 , 而 高 校 的资 源 是指 高校 所 拥 有 的 所 有 则 可 以用 来 提 高 高 校 竞 争 力 的资 源 , 括 人 力 资源 、 包 学科 资 源 , 等 。 们 既是 一 个 高 校 等 它 办 学 的基 本 条件 ,又 是 形 成 高 校 综 合 实力 和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前 提 。 以这 些 资源 为 基 础 , 过 有 效 整 合 利 用 。 成 高 校 的 特 色 通 形 力、 管理 力 、 习 力 、 新 力 及 文 化 力 五 大 核 心能 力 . 成 了 高 学 创 构 校 的核 心竞 争 力 。 校 核 心竞 争 力 直 接 影 响高 校 的人 才 培 养 、 高 科 研 等 核心 功 能 的发 挥 首先, 高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构 成 不仅 仅指 高校 的基 础 资 源 . 更 重 要 的是 建 立 在基 础资 源之 上 通 过 整 合 资 源后 产 生 的 核心 能 力 体 系 ; 次 ,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以这 些 资 源 为 基 础 。 过 其 高 通 更 好地 发 挥 人 力 资源 、 科 资 源等 资源 的优 势 , 学 发挥 高 校 的竞 争 优 势 ; 次 , 校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带 来 的 价 值 是 隐 性 的 , 一 再 高 是 种 长 期 的 、 合 的 、 面 的 价 值 . 种 价 值 的 目的是 在促 进 自 综 全 这 身发 展 的 同 时给 社 会 带 来 价 值 , 进 社 会 的 发展 . 得 学 校 和 促 取 社 会 的双 赢 ; 后 , 校核 心竞 争 力 的 形 成 是 一 个 动 态 的 、 最 高 长 期 的过 程 , 随 着环 境 的变 化 而 不 断 发 展 变化 , 保 持 持 续 的 它 要 核 心 竞 争力 , 就必 须 不 断 学 习 、 断创 新 。这 就 要 求 高 校 在创 不 新 中求 发展 . 在创 新 中保 持并 提 升 其 核 心 竞争 力 综 上 所 述 ,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内涵 为 : 高 高校 在激 烈 的市 场 竞争中, 为取 得 可 持 续 的 发 展 , 过 对 现 有 资 源 的有 效 整 合 利 通 用 , 成 的具 有 独 特 价值 的和 持 久 竞 争优 势 的 核心 能 力 。 形 二 、 成 高 校 核 心竞 争 力 的 要 素 构 高 校 核 心竞 争 力 主 要 由 高 校 的 特 色力 、 理力 、 习 力 等 管 学 要 素 构 成 , 校 的 办 学 特 色 是 高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核 心 构 成 部 高 分 , 一 个 高 校 在 激 烈 的 竞 争 中力 求 发 展 的 基 础 。高 校 应 根 是 据 自身 所 拥 有 的行 业 特 色 或 学 科 优 势 , 强 建 设 特 色 专 业 学 加 科 , 高科 研 能 力 , 提 建立 自身 特 有 的人 才 培 养 体 系 。以 高 校 的 特 色 专 业 为 核 心 通 过 产 生 和 整 合 更 具 有 竞 争 价 值 的 知 识 来 提 升 大 学 的核 心 竞 争 力 水 平 。高 校 的 管 理 体 系 是高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的支 撑 系 统 , 校 的 管 理 能 力 指 高 校 管 理 者 组 织 、 调 高 协 学 校 各 项 事 务 的 能 力 , 表现 在 管 理 理 念 、 理 机 制 及 模 式 、 它 管 组 织 结构 、 理 政 策措 施 、 源 整 合 能力 等 方 面 。管 理 力 所 具 管 资 有 的协 调 、组 织 的作 用 是 高 校 实 现 高 效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保 证 , 是促 进 高 校 核 心 竞 争力 形 成 和发 展 的 内在 动 力 。 良好 的 管 理 需 要 建 立 完 整 的制 度 和 规 范 , 以此 作 为 大 学 创 新 与 保 持 竞 争 优 势 的重 要保 障 。高 校 的学 习力 是 高 校 为 了形 成 其 核 心 竞 争
核心素养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力?
核心素养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力?作者:许兴亮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9年第02期“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1965年美国系统动力学的奠基人——福瑞斯特教授写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核心素养时代,学习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谁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学习力,谁就能迸发出新的创造力,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并获得竞争的领先优势。
由此可见,作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言,学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问题的关键是,核心素养时代,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力?对此,日本有学者认为,学习力分为三个层次:实现力,即:一定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也就是应考力;思考力,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审辨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即:运用个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观照我们的中小学教学,过分重视了实现力即应考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导致国内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核心素养时代,作为核心竞争力,学习力应当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表现。
学习动力是指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学习毅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的持久力,包括学习精神、学习心理素质、学习自控力等;学习能力是指学习主体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其中,创造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
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科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知识能力是学习能力目标,过程方法是学习毅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习动力目标,学习力是三者的综合表现,是学科育人的具体化。
因此,核心素養时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一是学习动力的培养,即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深处确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如何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应主要从打造思想力、打造文化力、打造学习力三个方面入手进行。
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对校长讲的,因为学校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校长之间的竞争。
人们常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好校长的书不少,文章也常见诸报刊杂志,有的讲校长要有敏感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艺术性的领导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有的讲校长是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世;有的讲校长要有管理才能、教学才能、识人用人才能、协调才能;有的甚至讲校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政治家的眼光、外交家的才干、军事家的气魄、科学家的缜密,艺术家的气质等等,不一而足。
我对思想特别地关注,是因为思想太重要了,世界上的事只要想不到,绝对做不到;而想得到,早晚能够做得到。
即脑子里有什么理论,眼里有什么事物,然后才有什么样的行动。
也就是讲意识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很多时候超过物质的力量。
比如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领导人上台可能人心所向,团结合作,事业蒸蒸日上,企业出效益,学校出质量;而换一个领导人上台,则人心背向,人浮于事,消极怠工,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倒闭,学校质量下滑成为差校。
可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学校还是那个学校啊!除领导人外,人、财、物、环境都是一样的,凡此种种,我想都不是物质决定的,而是意识在起作用,而且起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有无思想,我把校长分成三类。
一类是事务型的,这是最低层的,囿于常规,没有创新,没有思考,每日迎来送往,做些日常工作,年复一年地打发掉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二类是智谋的,这类校长有一定的思想和谋略,知识比较丰富,爱动脑筋思考,善于批判和创新,方法比较有效,成绩突出,学校在他主持下有了一定名气,他也可以称作名校长。
第三类是思想型的,有丰富的实践,更有独到的理论,思想成体系,其实就是教育家或教育哲学家、教育思想家。
思想对于教育太重要了。
从客观方面上讲可能影响教育方针、法律、政策的制订等重大决策,中观上讲可以影响到大纲、课程、教材的制订,教育结构、教育制度的确立;微观上可以影响到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学校的发展目标,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
学习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水平调查研究——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为例
学 习力 已经 渐渐地 成为 了衡 量大学生 核心竞 争力 的重要参
考 指标 。笔者 随机抽取 了 1 6 0 0 名南京 高校大学生进 行问卷 调查 , 收 回有效问卷 1 4 2 0 份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的前 提下 , 了解他们 的学 习力 现状 , 总结 影响因素 , 并将 可借鉴的
是一个 人对于 学习 的内在反映 。学 习是一项 复杂 的脑力 劳
动, 大学 生的态度呈 现出复杂性 和矛盾性 的特点 , 在情绪 上 表现出了浮躁 。当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 时 , 有4 8 . 8 1 %的学生 选择 了置 之不 理 , 甚 至将 近 1 0 %的学 生选 择 了 旷课 , 仅有
、
南 京高 校大 学生 学 习力的 现状分 析
调查 显示 , 6 1 . 9 1 %的大学生认 为 自己的学习能力处于 良
程 中出现 了急 功近利 的现象 , 这使得他们 注重近期 目标 , 注
重各类证 书 的获得 , 采取突击学 习的方法 ; 将 近四分之三 的 学生课 堂上照搬 教师 的板 书 , 课 后笔记 成为了摆设 , 还有一 部分根 本就不记 笔记 ; 比起课 堂教学 , 有超过一半 的大学生 更喜欢 自学 的方式 。由此 可见 , 现有 的学 习方法 阻碍 了学 习 9 0 年代末 , 才在我 国受 到重 视 , 逐渐 成为一项前
沿 的管理 理论 应用于政府与企业 的管理 之中。 “ 学习力 ” 强调 的不 仅仅是 看书或者 纯粹 的接 受知识 , 更 是一种学 习动力 、
学习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学 习的所 持的看法和行为倾 向,
学习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龙源期刊网 学习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作者:汪维宏来源:《群众》2016年第12期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学习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本书够用一辈子;在工业时代,读十几年书也能对付一辈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说过一句话,“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知识决定人的眼界,惟有不断学习,才能登得高、看得远。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知识爆炸、信息裂变的年代,学习力已经成为人们最为依赖的生存之道、立身之本。
18世纪以前,知识增长速度一般为八九十年翻一番;19世纪60年代,知识增长速度为五十年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增长速度加速到三到五年翻一番。
1980年到2000年,人类社会20年所创造和发现的知识是过去2000年的总和。
目前,全球每年有80多万种的书籍面世,假设你一天读一本,得花2000多年才能读完一年所出版的书籍。
难怪有人说,活在当下,既很幸福,也很“痛苦”。
人类在享受知识爆炸、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生活水平飙升的同时,不得不承受知识爆炸、更新和折旧加速所带来的“痛苦”。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不再是他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面对浩若烟海的信息和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说:“缺乏学习能力,对个人是悲惨的,对组织是致命的。
”从战略的眼光来看,培养学习能力的确是一项比接受知识更为重要的任务。
世界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写到:“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和途径探索
浅谈中学英语 的听力教学
蒲 景琼 ( 紫阳县毛坝 中学 陕西紫 阳 7 5 0 ) 2 3 9 中学英语教学不外乎听、说、读 、写四种重要技能的培养 , 点等数字和 关键词尽 量记下来 ,而对于人 名和 地名 ,学 生可记 而这四种技能 中, 听是获得语 音信 息及语言感受 的主要途径 , 也 下首字母 或汉字 ,这对于提高学生记忆的方法大有帮助。 是提高其他技 能的基础 ,因而尤 为重 要。语言教学中 的听 ,实 学生完成所有 听力任 务后 ,教 师应 当引导学生进行 听力欣 质上是理解和 吸收 口头信息 的交 际能力 ,它是一种接 受性 的技 赏活动 。培养 学生听辩和欣赏 朗读技 巧 ,如语音 ,语调 ,句子
一
要点 ,即抓住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这是听力训练 中的一项 重 境中不知不觉地 提高了听力。 要技能 ,在 听的过程中 ,告诉学 生不要期望把什 么都 听懂 。因 帮助学生减轻 焦虑恐惧 的情绪 ,使其在听 力考试 中能轻松 为如果只把注 意力放在词句上 ,获 得的将是零碎 的信 息 ,听完 应对 。听力训 练在整个听 力教学 过程中是一种 强化 教学 ,在这
大学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学 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 学中调动学生求知 、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 段 受教育者的学 习处于更为主动、更 为自主的状态 ,因而成为培 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 ;第三,典型示范, 养 与提高受教育者一大学生学 习能力的最佳阶段。同时 ,高等学 教 师在教学 中,或者 自己对学 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 ,或者 校是人类社会教育资源最密集、教学条件最完善、教学环境最优 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 ,或者 由学 习能力发展较好 越 的地 方,是受教育者获取 各类知识 的理想天堂,因而具 备大学 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 ,使学生得以借鉴、学习 :第 四,创设情 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的有利土壤与条件。 因此 ,适应知识经济时 境 ,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 代要求,将现代 高等教育的使命定位在培养 当代大学生学习能 力 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 , 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 ; 上 既是 必 要 的 ,也 是可 能 的 。 第五 ,引导点化 ,即教 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 困 1 培养大学 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 合素质 和竞争力的重要 难 时,即时排 除障碍 ,点明关键 ,指引思路 ,使学生在学 习和发 . 2 途 径 展 的关键 B ̄ 迈过 难 关 ,步 入坦 途 。 I ,I - 学 习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会产生一种整 2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师资水平 . 2 体性和综合性的影响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更新 ,也会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 师是关键。教育部 《 关于新时期加 同时产生一种边际效用。学 习能力的提升会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积 强高等学校教 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9 】1 号文件 ) 【9 9 0 明确提出, 累和技能的提高 ,反过来这种促进又会促进学 习能力的增强 ,使 要 “ 以全面提高教 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 、素质 学 习能力始终保持持续提升的状态。学 习力的提升也会使大学生 良好 、富 有 活力 的 高水 平 的教 师 队伍 ” 。具体 措 施 包括 加 强职 业 道 得到个性化 的发展 ,传统 的学校 教育无法根据每个人的个性采取 德教育 、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学历、加强教师 针对性的引导 ,在现有学科高度精细化的高等教育里 ,大学生尚 的教育科研能力开发等 四个方面。 未特别意识 到去发展 自己的个性 ,也有学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发展 高校教 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大学教育的根本作用是提高 自己的个性 ,而学 习能力的提升会解放大学生个性发展所 受到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教 各种束缚 ,让 大学生利用所有可能利 用的时间去丰富和完善 自己 与学关系,将 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为导 向的教育教学模 式融入 的个人素质 ,这是对传统 高等教育极为有益的补充。同时学 习能 到教学组织的全过程中。 力的提升为每个人 的发展提供 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也为未来 的 就业提供 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 习能力提升最为核 心的结果就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0022 2 1— 0年 ) 0 》对 创新 ,包括观察 力、分析力、评价力、应用力等的创新 ,而这些 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 创新来源于系统 的学习和思考,主要体现在知识应用、更新 自我、 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 ;注重 因材施教 ,关注 推进创新和变革社会的效果。 下转 第 0 4页 9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和出色的个人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学校管理等多个角度展开对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讨论。
第一,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理念。
教育体系应该摒弃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广泛的视野和扎实的基本功。
第二,合理设计课程。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科特点,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情境下进行有效的交际。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
课堂上的知识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要有机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学校应该设置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能够实践出真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去。
第四,注重学科交叉。
学校应该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交叉中,可以设计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第五,强化创新精神。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竞赛和创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加强社会实践。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拓宽他们的视野。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社区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现实,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第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现实工作环境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集体活动,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参与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
0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
高校应注重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以满足学生和社会 的需求。
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 实用性和前瞻性。
教学方法
高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师资力量
中国高水平大学案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学府之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学科齐全和人才 济济。北京大学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拥有众多一流学者和学科,培养了众多杰出人
才和社会精英。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以其在工科、理科和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优势而著称。该校注重科研创新和成 果转化,拥有众多国家级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校应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环 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课 外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推进国际化办学
高校应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 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 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
推进国际化办学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 Biblioteka 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 办学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02
03
教师素质
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 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 学能力。
教师结构
高校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形成多元化的教师团队 ,以满足不同学科和专业 的需求。
“学习力”究竟是什么
收稿日期:2021-01-16作者简介:翁乾明,男,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5年11月,《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来到中国,参加一个国际高峰论坛,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力,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重新设计学习。
”[1]那么,什么是“学习力”呢?“学习力”一词最早由美国系统动力学的奠基人佛睿斯特于1965年提出,他在描述未来组织的理想状态时,提到了“学习力”,但并未进行清晰界定。
从那以后,人们对“学习力”这个概念众说纷纭,尚未达成充分的共识。
其实,“学习力”从广义的角度看,是一种自觉主动的与时俱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人们将因此而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甚至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
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快速而有效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或者说,是对于知识及信息的高效提取、整合、转化、运用与再创造的能力。
一、为什么要关注“学习力”因为,“学习力”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和飞速发展的社会所必需的,是可伴随终身的根本性素质。
杨家福教授曾精辟地指出,一个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大学四年所学的东西50%就已经过时。
在今天,知识创造与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人类知识总量翻番所需要的时间已从过去的100年,逐渐缩短为3年左右!有人估计,再过50年,现有的知识只占那时知识总量的1%!如果再像过去那样,把学习的精力都投注到对旧知识的积累上,将是愚不可及的。
在当今社会,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少知识,而是你拥有多强的学习力;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是否拥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找到新感觉、创造新状态的速度与能力。
这就是“学习力”,决定着一个人能走多远,能做多好。
学习力在未来将是最活跃、最重要的竞争力。
假如,一个人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学到最好的知识,并得到最恰当的运用,那他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我们学校教育的致命伤之一,就是在拼命追求分数成绩,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忽视了“学习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能力是人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当前的社会中,知识与技能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1. 锻炼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
要想提高思维能力,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实践。
平时可以多读书、多思考,多思考一些复杂的问题,这样可以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2. 注重方法
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有些人学习效率很高,有些人学习却效率很低,这主要是因为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因此,要想提高学习能力,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优化自己的方法。
3. 注重基础能力的提升
学习知识需要一些基础能力的支持,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
这些基础能力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注重这些基础能力的提升。
4. 积极思考与实践
积极思考与实践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践,可以深入了解到知识的具体应用,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记忆和理解。
而积极思考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5.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和积累,需
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学习能力对个人的发展和未来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注重思维能力的锻炼,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注重基础能力的提升,积极思考与实践,持之以恒地学习,方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前行。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摘要: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方向为高校的积极的竞争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方向。
本文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结构和类型做了分类,并由此探讨了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的使用问题,最后进行了评价方法的展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20—03一、引言近年来,各式各样的高校排行榜炙热着人们的视线,高校排名的提升也成了各个校长和领导的工作目标,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也将眼光放在了如何能增强高校竞争力研究的范畴上来。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展开,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方向为高校的积极的竞争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更明确的方向。
它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结合高校特征、构成要素和职责等高校属性逐渐形成了其多样的研究模式,评估方法也五花八门,为了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对其评估过程与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类型和结构,接着对其进行分析,再探讨了评价过程中评估方法的使用性问题,最后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展望。
二、研究样本的选择本研究主要针对专著、学位论文和一般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
主要有:《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朱明,2005);《赢得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成长春,2006);《民办高校发展战略和政策需求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之视角》(杨树兵,2009);《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地方性高校的分析》(徐和清,2010);《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刘龙刚,2012);《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戴开富,2007);《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张卫良,2005);《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成长春,2005);《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任喜峰,2007);《知识管理视域中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徐学兰,2006);《中国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金涛,2003)等。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学校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每个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人才、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等方面打造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
只有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才能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效果。
因此,学校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批精英教师和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学校应该优先考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而非招聘时的背景和关系。
其次,为了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学校应该加大投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二、管理的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学校的管理创新对学校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创新必须站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之上,同时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学校管理创新要素包括:制度创新、信息化管理、服务创新、资源共享。
制度创新是指学校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考评方式等。
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
服务创新是指学校将教育作为服务业,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推出更多针对性的服务。
资源共享是指学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例如和其他学校进行资源共享、教育交流,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教育教学的提高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学校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招生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开展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
四、文化的繁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学校的文化有助于建设和塑造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内敛性,从而建立和维护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同时,学校应该将学校的文化传承和推广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强化学术传承和创新,开展校园文化创意活动,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
对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
:
V .i t l— A T ,
I
学 科 竞 争 力
显
学 问 生 产 能 力 生产 规格
生产 质量 生 产 数 量 就 业 率
i 1 r1 i' 1 t2
A zi— z 1 t i
性
高 校 核
心
指 标
越小越优型 =寺 L—÷ Y, —A ; 1l t . : T = i l x
・
2 ・ 0
维普资讯
性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系统和赖 以成长的土壤, 是高
校 长期 形成 的大 学理 念 、 价值 、 文化 、 管理 机制 、 规划 和政 策措 施等 的 综 合 体 现。 体 现 了高 校 核 心 竞 争 它
力 的本 质学 习力 。
体系及 权重 。
二、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 系
基 于上 述 三种 调 查 所得 结 果 , 循 评 价 指 标 体 遵
校( 大学) 核心竞争力” 为关键词对 19 年以来的文 94
章进行搜索。 对所检索到的文章进行分析归纳, 得到 了各类 高 校 核心 竞争 力 的 初步 评 价指 标 体 系及 权 重。
第二种方案: 对全国高校发表在 20 — 0 4年 03 20 全年 < 明 日报> 论版 、 中国青 年报> 中国教育 光 理 < 和<
报> 所获 得 的数 据 对第 一 种 方 案 的结 果 进 行 修 改 上
系建立的原则, 以实现高校 自身价值为 目的. 以高校 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学 习力和知识本质特征为依据, 紧扣 高校 核心竞 争 力 的 内涵 , 合 高 校 核 心 竞 争 力 结 的一般特征和评 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初步设计
对于 i 系统的第j 个高校可用 表示m 个因素 j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发展的核心力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必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有经营力的企业必是一个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个有学习力的班级必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班级。
可见,不管是一个国家、企业还是一个班级,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一、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四个层次。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制度、公约以及习俗等等。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包括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绝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信念等意识,也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精神,它属于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的校园文化。
它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是所有文化的总折射。
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学校文化是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生产力教育(显性与隐性结合).文化与文明是生命的代价,要么等待,要么变革。
——余秋雨余秋雨先生谈及校园文化中看得见的:如校园建筑物,走廊,操场,墙壁,宣传橱窗等展示的图文、标语,以及文化石、雕塑、树木花草等。
看不见的,即校园文化中隐性内涵,如校训、校风、师风、班风、领导艺术、教学艺术等等,这些都在直接或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绪、激励人的理想、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形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独特育人功能是任何说教所无法替代的.所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个学校的发展靠什么?靠的是教学的综合实力。
综合实力强的学校,发展就快,有后劲;综合实力弱的学校,发展就慢,无后劲.而构成教育教学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不是政府的投入和硬件的建设,而是学校文化的建设。
学校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广大师生就会感到目标明确,生活和谐,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 市场 营销 、 织 管 理 等整 合 而 使 企 业 获 得持 续 竞 射性 的高 素质 的人 才 群 体 ;3 创 新 是 高 校成 长 的灵 组 () 争 优势 的能力 , 是企业 在 发展 过程 中建 立 和发展 起来 魂 , 高校 发展 的不 竭 动 力 。 因此 , 校本 质 上 是知 是 高 的一种资 产与知 识 互 补 系 统 。核 心 竞 争 力 是伴 随知 识 系统 和学 习系统 内部 矛 盾 运 动及 系统 间相 互 作用 识 经济而产 生 的一个 新概 念 , 是传统 意 义上 竞争 概念 形成 的一 个有 机统 一体 。 的深层次发 展 。一个 组织 的生 存 和 成 长 能 力是 以优
孙 英 : 习力 : 校 核 心竞 争 力之 根 本 学 高
复 交 校这术生 产能力 与人 才 生产 能 力 。增 强 高校 管 理力 升 的过程 。价值 链 实 际 上是 一 个 综合 的 、 杂 的、
和文 化力等 , 都有 重要 作 用 , 而 有 效 促使 高 校 内部 叉 的学 习系统 , 从 而每 个重要 步骤 中的工作则是 学习过
一
、
学 习 力与 高 校核 心 竞 争 力 之 内涵
“ 学习力 ” 一词最 早 出 自于 1 6 9 5年美 国人 佛 睿斯 样 可 以将 这 种 理 论 运 用 到 高 校 的运 行 管理 策 略 中。
特写 的一篇文 章 。上世 纪 9 0年代 中期 , 习力 逐 渐 高校核 心竞 争力 的定 义 , 以技 术 能 力 为核 心 , 学 即 通过
关 键 词 : 学习力 ; 高校发展 ; 核心 竞争 力
有关高 校核 心竞 争 力 的 研究 正在 逐 步 引 起教 育 势 为基础 的 , 些优 势来 自于代表 着集体 性学 习的核 这 领域 的关注 和重视 。笔 者 以为 , 高校 核心竞 争力 是基 心竞 争力 。核 心竞争 力 的基础 是 知识 , 习是获 得知 学 于大学本质 和独特 资 源 、 使 高 校 不 断创 新 、 断追 识 的方式 , 促 不 没有 学习 力就 没有竞 争 力 。选 择学 习就是 求卓 越的积 累性学 识 , 协 凋大 学 各 种知 识 、 术 和 选择进 步 , 高学 习力 就 是增 强 生命 力 、 造力 和竞 是 技 提 创 能力 的一体化 能力 , 是高 校参 与市 场竞 争所 形成 的融 争力 。因此 , 习是 核 心 竞 争 力 提升 的重要 途 径 , 学 而 人其 内质 中支 撑其 竞 争 优 势 的 、 特 的 、 独 可持 续 的生 学 习 力是 核心竞 争力 的 核心 。 存和发 展能力 系统 。它 由学术 生 产能力 、 才生产 能 人 高 校与 企业 具有 本质 的不 同 , 但作 为经 济社会 一 为效益 参与竞 争 。高 校 获 得 社 会 效 益 的大小 和 经济 效 益 的多少 取决 于它 本身竞 争 力 的强弱 , 因此 我们 同 力 、 理力和 文化力 四个 要素 构成 , 管 其本 质是 学 习力 。 种具有 特定 功能 的 组 织 , 校 同样 为 利 益谋 求 发展 , 高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4期
理
工
高
教
研
究
Vo . 7 No 4 I2 .
A u u t2 8 g s 00
20 0 8年 8月
J u n l f c n l g o lg u ai n o r e o
成为知识 经济 时代应 运而 生 的一项 前沿 的管 理理论 , 对 战略决 策 、 学 研 究 及 其 成果 产 业 化 、 科 课程 设 置 与
得 到越来越 多 的企业 管理 者 的重 视 和 应 用 。学 习 力 讲授 、 人力 资源 开 发 、 织 管 理 等 的整 合 或通 过其 中 组
*中 国高 等 教育 学 会 “ 一 五 ” 育 科 学 研 究 规 划 课 题 (6 12 0 7 ) 十 教 0 AL0 30 4 作者: 孙英系烟台大学高教室副研究员.
学 习力作 为高 校 核心竞 争 力 的根本 , 对于提 高高
维普资讯
1 8
知识 系统 和学 习系统 有 效运行 。 程 的分系 统 , 得成果 的结 构 和过程 可 以被视作 过程 取
学 习力 : 校核 心竞 争 力之 根 本 * 高
孙 英
( 台大学 , 烟 山东 烟 台 2 4 0 ) 6 0 5
摘 要 : 从高校 内部的知识 系统 、 学习 系 的矛盾运 动, 统 高校价值链 的增值 过程 以及 高校 中的个体 学习力和 组织学习
力 等 几 个方 面解 析 和 阐述 了 学 习 力是 高校 核 心 竞 争 力之 根 本 。
般特征 , 它更有 自己的特殊 性 :1 知识 是高校创 但 ()
“ 核心竞 争力” C r mp t c)一 词最 早 见 于 中同样包 含着学 习力 。高校 作 为学 习型组织 , 有其 ( oeC o ee e n 具
一
表在《 哈佛商业 评论 》 的《 司核 心竞 争力 》 文 , 上 公 一 是 造财 富 的最 主要 资 本 , 资源 配 置 的要 素 中, 在 知识 是
是获 取和整 合知识 , 把 知识 资源 转 化 为 知识 资本 , 某 一要 素的效 用 凸显 而 使 学 校 获得 持 续 竞争 优 势 的 并
以获 取和保 持持续 竞争优 势 的 能力 。 美 国学者普 拉哈拉 德 和哈 默 尔 2 0世 纪 9 0年 代 初 发
能力 。高 校作 为组 织具 有类 企业性 , 校核心竞 争力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