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的作品有

合集下载

夏衍的生平简介介绍

夏衍的生平简介介绍

夏衍的生平简介介绍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人。

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夏衍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夏衍简介夏衍(1900.10.30-1995.2.6),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

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事进步电影工作。

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94年,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

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狂流》、《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青春之歌》、《春蚕》、《自由神》、《时代的儿女》、《林家铺子》、《祝福》、《赛金花》、《女儿经》、《法西斯细菌》、《聂耳》、《包身工》、《上海屋檐下》。

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

夏衍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

夏衍的代表作电影剧本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18秋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2

18秋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2

18秋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一-2
1、B
2、C
3、D
4、D
5、C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夏衍的作品(),写自己在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的高大祖屋,因为被他“不肖”的侄儿租给日伪而被浙东游击队一把火烧掉,对此作者毫不惋惜,反而感到“痛快”。

写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埋葬旧世界、旧思想的赤诚胸怀,一个真正爱国者埋葬汉奸行为的凛然大义。

A《长途》
B《旧家的火葬》
C《从杜鹃想起隋那》
D《超负荷论》
【答案】参考选择:B
2、标举“都市文学”旗号的()认为,“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A简媜
B杜十三
C林燿德
D张启疆
【答案】参考选择:C
3、()不再像一般的女性爱情散文那样热衷于描写痴迷的旷世之爱或缠绵的闺阁之怨,而是更执着于“灵魂牵手,异地同心”的精神恋爱或忘年之交、隔世之爱的命定缘份。

她的《四月裂帛》是一篇大胆表白新女性爱情的心路历程的长文。

A张秀亚
B琦君
C张晓风
D简媜
【答案】参考选择:D
4、在香港域外游记创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二书,不是那种用大量图片来与文字争位的畅销作品。

A余光中
B梁锡华
C董桥
D金耀基
【答案】参考选择:D。

有关夏衍的小故事

有关夏衍的小故事

有关夏衍的小故事
夏衍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充满了许多令人感动和值得倾听的小故事。

下面我将为您分享一则关于夏衍的小故事。

夏衍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

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名为《平凡人的壮举》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平凡家庭父亲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诚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为基础,强调了人们对生活困境的勇敢面对和积极解决。

在这个小说中,夏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的辛勤劳动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表达了对平凡人们坚强意志的崇敬。

这个故事在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很多读者被夏衍对人性的真实描写所打动,他们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共鸣。

夏衍用他的笔触让读者对现实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正是由于夏衍对生活和人性的敏锐洞察力,他的作品成为了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一面镜子。

他引发了人们对普通人及其处境的重新思考,并唤起了对社会不公正的关注。

夏衍的小故事不仅仅是一篇文字,更是他对社会的反思和人性的探索。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类困境的同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夏衍用他的笔墨点亮了无数人的心灵,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

总之,夏衍以他的小故事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思考和启发。

他的笔触描绘了平凡人的伟大壮举,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夏衍的小故事将继续激发读者的思考,成为社会进步和心灵寄托的源泉。

包身工 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

包身工 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

《包身工》是我国著名作家夏衍所著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状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包身工》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主题背景1.1 《包身工》简介《包身工》是夏衍先生于1989年出版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全书由七篇以包身工为主题的散文组成,通过对包身工这一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的揭露,展现了当时我国农村底层人士的困顿境地和无奈处境。

1.2 主题关键词:包身工包身工,是指在我国农村包产到户之后,因缺乏土地而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的人。

这一群体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成为了当时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为了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挣扎在城乡之间。

1.3 主题重要性《包身工》这一主题不仅仅是对我国农村底层群体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揭露和反思。

通过阅读《包身工》,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变迁和农民生活的真实状态,深刻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困境和问题,对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二、作品分析2.1 《包身工》的结构和格局夏衍在《包身工》中以包身工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我国农村底层人士的生存现状的真实揭露。

全书由七篇散文组成,每篇散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细致的观察,揭示了包身工的辛酸遭遇和无奈处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农村底层世界。

2.2 《包身工》的艺术特色在《包身工》中,夏衍以饱满的笔墨、真切的情感和深入的观察,将包身工的生存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通过自己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用真诚和温暖的笔调描绘了包身工的真实生存状态,让读者看到了农村底层人士的无奈和挣扎,感受到了他们的辛酸和坚强。

2.3 《包身工》的社会意义《包身工》不仅仅是对一种特殊群体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当时我国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它通过对包身工的真实揭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也引发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夏衍简介

夏衍简介

一、夏衍的朋友多:周总理、陈毅 、钱锺书、杨绛、李 健吾 等。 二、夏衍产量多 :有话剧、电影剧本(改编)、杂文、 随笔、补白 、通讯、政论、时评 、报告文学及翻译等 大量作品。 三、夏衍涉及的领域多: 他在电影、戏剧、小说、翻译、新闻、杂文诸多样式以 及外交、统战、秘密工作和文化领导工作诸多领域,都 是干一行,精一行。 • 他曾经对李健吾说:“戏剧电影对我是业余创作,我的 主业是记者。”到晚年,他把珍藏了大半生的宝贵文物 全部捐给了国家(其中有多幅齐白石的画)。 •
夏衍 - “三多”
• 夏衍为什么在文化界享有那样崇高的威望? 简单地说,他资格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入党,解放后应是兵团级),阅历广(长期做 地下工作,还蹲过“四人帮”的八年零八 个月的监狱)。没有一点大领导的架子。平 易近人,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体概括一 下,夏衍的独特之处在于:“三多”。
上海屋檐下
剧情简介 剧本描写了被捕入狱8年的匡复被释放了。他到好友 林志成家来探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儿葆真的下落,却得知 妻子已与志成同居,因为他们早就听说匡复已死,于是三 个人都陷入难以解脱的内心矛盾和痛苦之中。彩玉想和匡 复追寻过去的幸福,但林志成负疚欲走时,两人8年患难 与共之情,又突然迸发,难以分手。匡复理解、原谅了他 们,在孩子们向上精神的启发下,克服了自己一时的软弱 与伤感,留言出走。全剧除了这条主要情节线而外,还有 几组人物:失业的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女人,勉强糊 口的小学教员,儿子战死的老报贩,这些人都拥挤在一个 “屋檐下”,合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
《上海屋檐下》 - 艺术结构
• 剧本巧妙地截取了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断面,在一天的时间里, 同时展现了经历不同、性格各异的五家住户的命运,生动地刻划 了一群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都市中心的小市民和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这五家是林志成家、黄家楣家、李陵碑家、 施小宝家和赵振宇家。五户之间,既无血缘联系,又无历史的恩 怨,各户有各户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故事。这些故事,时而齐头并 进,时而交叉进行,在时断时续中有条不紊地展开着。但它们之 间又并非毫无主次。 • 情节基本以林志成一家为主,以匡复、彩玉和志成三人之间复杂 的经历和爱情纠葛贯串全剧,将失业的大学毕业生黄家楣、痛失 爱子的孤老头李陵碑、被迫卖身的施小宝三家的苦难命运交织其 间,并以乐天派中学教师赵振宇夫妇的苦中作乐的生活为穿插转 换的交叉点,使丰富多彩、悲喜交集的剧情,在严密的布局中, 井然有序、波澜起伏地走向高潮,展现出未来的曙色。全剧宛如 一幅自然和谐的真实社会风俗画,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 了作者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

夏衍作品

夏衍作品

[1]夏衍著.懒寻旧梦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2]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夏衍等著.长短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0.[4]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5]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6]夏衍著.报告文学及其写作[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7]夏衍著.懒寻旧梦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8]夏衍著.夏衍近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9]夏衍著.生命之光[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10]夏衍著.夏衍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1]夏衍著.夏衍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夏衍,.夏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夏衍等撰.戏剧春秋[M].未林出版社.1943.[4]夏衍著.劫后影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5]夏衍著.蜗楼随笔[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6]夏衍著.夏衍杂文随笔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7](苏)高尔基著;夏衍译.母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夏衍著;陈坚选编.夏衍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9]夏衍著;倪墨炎主编.风雨故人情[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10](苏)高尔基著;夏衍译.母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夏衍著;姜德明主编;李子云,林缦选编.夏衍书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夏衍著.中国杂文夏衍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3]夏衍著.懒寻旧梦录[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4]夏衍.夏衍电影论文集[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5]夏衍著.中国文库夏衍电影论文集[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1.[6]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本第2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7]夏衍著.生命之光上[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8]夏衍著.生命之光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9]夏衍.生命之光上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10]夏衍著.生命之光中[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夏衍著.生命之光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2]夏衍编著.影评与剧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夏衍著.生命之光[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4]夏衍著.夏衍代表作·上海屋檐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夏衍著.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6]夏衍.中国文库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文学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7]夏衍著.生命之光上[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8]夏衍著.生命之光中[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9]夏衍著.生命之光2版[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10]夏衍.夏衍全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夏衍著.懒寻旧梦录:增补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夏衍著.夏衍全集13 译者中[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3]夏衍著.懒寻旧梦录增补木一中国文库文学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夏衍著.宣纸本连环画秋瑾[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5]夏衍著.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野草[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6]夏衍著.上海屋檐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夏衍.秋瑾[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8]夏衍著.上海屋檐下[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9]夏衍著.夏衍选集第4卷杂文、散文[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10]夏衍著.夏衍选集.第1卷,小说、报告文学[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1]夏衍著.电影论文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2]夏衍著.天南海北谈[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3]夏衍著.上海屋檐下三幕剧[M].国民书店.[4]夏衍编剧.电影文学剧本憩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5]夏衍著.动后影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6]夏衍著.上海屋檐下[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98.[7]夏衍著.九儒十丐[M].1947.[8]夏衍著.包身工[M].工人出版社.1959.[9]夏衍著.长途[M].集美书店.1942.[10]夏衍著.考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1]夏衍著.夏衍代表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2]夏衍著.边鼓集[M].美学出版社.1944.[3]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4]夏衍改编.祝福[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6.[5]夏衍著.包身工[M].离骚出版社.1938.[6]夏衍译.高尔基作品集奸细[M].1936.[7]夏衍撰.上海屋檐下三幕剧[M].开明书店.1949.[8]夏衍著.都会的一角[M].天下书店.1940.[9]夏衍著.日本的悲剧[M].上海:大时代出版社.1937.[10]夏衍著.劫余随笔[M].海洋书屋.1948.[1]夏衍著.血写的故事[M].黎明书局.1938.[2]夏衍编剧.烈火中永生电影文学剧本[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3]夏衍等著.创作的探索[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4]夏衍著.复活第2版[M].开明书店.1951.[5]夏衍著.春寒第2版[M].人间书屋.1949.[6]夏衍著.离离草[M].辽东建国书社.[7]夏衍译.母亲高尔基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8]夏衍著.夏衍选集第2卷剧本[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9]夏衍著.夏衍选集第4卷小说、报告文学[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10]夏衍撰.复活六幕剧[M].开明书店.1949.[1]夏衍撰.离离草四幕剧[M].开明书店.1949.[2]夏衍撰.芳草天涯四幕剧[M].开明书店.1949.[3]夏衍著.电影论文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4]夏衍著.自由魂[M].生活书店.1937.[5]夏衍著.电影论文集第2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6]夏衍著.夏衍剧作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7]夏衍等著.儿子去开会去了[M].未明社.1942.[8]夏衍著.法西斯细菌[M].开明书店.1946.[9]夏衍著.电影剧作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0]夏衍著.夏衍选集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夏衍著.愁城记[M].开明书店.1946.[2]夏衍著.天下大变[M].野草出版社.1948.[3]夏衍著.法西斯细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4]夏衍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5]夏衍著.小市民[M].新知书店.1940.[6]夏衍著.愁城记[M].文献出版社.1942.[7]夏衍编.芳草天涯[M].开明书店.1949.[8]夏衍著.懒寻旧梦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9]夏衍,水华原著.革命家庭[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10]夏衍撰.春寒[M].人间书屋.1949.[1]夏衍著.上海屋檐下三幕话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2]夏衍著.戏剧春秋五幕话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3]夏衍著.杂碎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4]夏衍编剧.电影文学剧本烈火中永生[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5]夏衍著.芳草天涯[M].美学出版社.[6]夏衍著.第七号风球一名,法西斯细菌[M].文聿出版社.1944.[7]夏衍著.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野草[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8]夏衍著.天上人间四幕剧[M].美学出版社.1944.[9]夏衍著.考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0]夏衍著.夏衍选集第1卷剧本[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夏衍(现代电影编剧)人物简介

夏衍(现代电影编剧)人物简介

《祝福》
• 讲述了一个关于祥林嫂的悲惨故事
• 通过祥林嫂的命运,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这部作
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和教育意义
《林家子》
• 以一个小商铺的兴衰为背景,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
• 通过林老板的形象,展现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抉择 -这部作
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夏衍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如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提高电影剧本质量,培养电影人才等
• 他的贡献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衍关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 如关注市场、关注创新、关注人才培养等
• 他的观点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05
夏衍的传承与纪念
夏衍的子女与孙子辈在电影产业中的传承
• 曾获得过多个电影奖项,如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等
• 被誉为“中国电影编剧的杰出代表”
02
夏衍的电影作品及其特点
夏衍的代表性电影作品介绍
《烈火中永生》
• 讲述了共产党员江姐在狱中坚持斗争的故事
• 通过江姐的形象,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这部
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 加入过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
• 多次被捕入狱,但始终坚持信仰
夏衍的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
• 最初以诗歌、散文为主,后转向戏剧创作
•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
夏衍的跨足电影界的契机
20世纪30年代,夏衍开始关注电影这一新兴艺术形式
• 认为电影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夏衍在中国电影产业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
• 如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席等

夏衍的生平简介介绍

夏衍的生平简介介绍

夏衍的生平简介介绍夏衍1900.10.30-1995.2.6,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

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事进步电影工作。

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94年,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

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狂流》、《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青春之歌》、《春蚕》、《自由神》、《时代的儿女》、《林家铺子》、《祝福》、《赛金花》、《女儿经》、《法西斯细菌》、《聂耳》、《包身工》、《上海屋檐下》。

1995年2月6日,夏衍在北京医院逝世。

夏衍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

改编创作《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

电影剧本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辗转到重庆,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撰写大量杂文、政论文章,同时继续从事话剧、电影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改编创作《野草》、《烈火中永生》、《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夏衍作品《包身工》原文

夏衍作品《包身工》原文

夏衍作品《包身工》原文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

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做“猪猡”的人。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人们中间,似乎已经很迟钝了。

她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子虎虎地向起身慢一点的人的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这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

像鸽笼一般,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是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宿三十多个人。

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等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个左右衣服破烂而专替别人制造纱布的“猪猡”。

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

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

夏衍40年代创作的作品

夏衍40年代创作的作品

夏衍40年代创作的作品
夏衍(1904年-1979年)是中国现代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
涵盖了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

在40年代,夏衍创作
了许多重要的作品,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1. 小城之春:这是夏衍在194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城之春》以自传体小说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小城镇青年的成长故事,通过主人公苏宏宇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2. 旅程:这是夏衍在1944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
一个流亡在外的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旅途中,通过与各种人物的冲突和对话,进行了社会思考和反省。

3. 浪潮:这是夏衍在1947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
上海滩的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况,展现了当时上海滩的风云变幻和社会氛围。

4. 出发:这是夏衍在1949年创作的一篇著名的散文,以自传
体的形式,记录了他小时候在乡村的生活和对乡村的感悟,同时表达了对社会命运的追求和思考。

以上是夏衍在40年代创作的一些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
现了夏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迁。

浅谈剧作家夏衍戏剧创作观

浅谈剧作家夏衍戏剧创作观

•艺术教育181浅谈剧作家夏衍戏剧创作观内容摘要 夏衍以革命实践和艺术实践谱写了交织着历史与现实旋律的篇章,他历经了近百年中国社会的变迁,从少年洗礼、青年留学并加入国民党左翼,总是紧紧拥抱时代的脉搏,始终关注民族的命运。

时代的政治风云,底层百姓严峻的生存现状和苦难命运,他们的感受、挣扎和呼告,充斥于夏衍的视野、心灵和笔端,使他永远不会单纯书写个人的一己悲欢。

他的剧作,总是携带着时代的气息,具有变革现实的深刻力量。

关键词 剧作家;夏衍;创作观夏衍一生的创作,对各种文学题材涉猎很广,他不仅是戏剧家,还是电影家、评论家、记者、编辑、新闻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作家的生活际遇中,夏衍的创作一直关注底层,关注小人物的生存之艰辛的态度是极其真诚的,为改变黑暗社会、追求公平的勇气是值得称赞的。

1 《秋瑾传》创作背景与风格《秋瑾传》写于1936年,夏衍十分敬仰革命先烈秋瑾,把女革命家的英雄形象推上舞台。

清末,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秋瑾随丈夫王子芳进京上任。

她沿途目睹受八国联军践踏的凄凉景象,心情极为沉重。

王子芳混迹于清王府内,与一班宦家子弟觥筹交错,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秋瑾不堪忍受,展读陈天华的《警世钟》,赋诗抒怀,遭到王子芳的责骂。

秋瑾决心步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志士的后尘,忍痛抛下一子一女,东渡日本留学。

在日本,秋瑾与徐锡麟、陈天华结为同志,誓为革命抛洒热血。

日本政府宣布“取缔不法留学生规则”后,中国留学生提出强烈抗议,但留学生中也有人主张妥协。

陈天华为此义愤填膺,蹈海殉国。

秋瑾为实现陈天华未竟的事业,决定回国。

临行前,她拜会了孙中山。

孙中山委托她回国后挑起浙江主盟人重任。

秋瑾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并接替徐锡麟出任大通学堂督办。

徐锡麟为打开安徽的局面,前去安庆。

秋瑾机智地聘请知府贵福担任学堂的名誉董事,暗中购置武器,组织武装,同光复会骨干王金发等人联络各地会党,准备配合徐锡麟在浙皖两省同时举行起义。

夏衍作品《包身工》原文

夏衍作品《包身工》原文

夏衍作品《包身工》原文旧历四月中旬,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

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大声地呼喊:“拆铺啦!起来!”接着,又下命令似地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做“猪猡”的人。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人们中间,似乎已经很迟钝了。

她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

那男子虎虎地向起身慢一点的人的身上踢了几脚,回转身来站在不满二尺阔的楼梯上,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这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

像鸽笼一般,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是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宿三十多个人。

所以,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等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二千个左右衣服破烂而专替别人制造纱布的“猪猡”。

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

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

夏衍剧作的特点范文

夏衍剧作的特点范文

夏衍剧作的特点范文夏衍(1587年-1669年),字伯章,号野鹤居士,江西永丰(今宜春)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词人、戏曲理论家、文学评论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之一,被尊称为“戏圣”。

夏衍一生创作了大量戏曲作品,其作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闻名,其戏曲理论对中国戏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夏衍剧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容丰富多样夏衍的剧作涉及了各个领域的题材,包括历史、神话、传说、寓言等。

他善于挖掘历史题材中的人物与事件,捕捉当时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通过戏曲的形式进行反映与批判。

他的作品中还包括了许多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白蛇传》等,这些题材既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又表现了夏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

二、情节热闹动人夏衍的剧作情节紧凑,场面热闹,给人以强烈的戏剧冲击。

他善于运用变奏、对比、转折等手法来营造剧作的紧张氛围,使戏曲的节奏感更加明确,引起观众的兴趣与共鸣。

他还善于利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刻画形象鲜明的角色,使剧中的人物形神兼备,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感情共鸣。

三、语言生动活泼夏衍的剧作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他将戏曲一般对白语言形式化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使之展现出艺术的个性与独特性。

他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使角色的语言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他还注重对白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把握,使其结构紧凑、韵律优美,使观众在欣赏剧作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戏曲的音乐性。

四、题材创新夏衍的创作题材多样,常常能够选择那些在已有剧目中不多见的题材进行创作,使其作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改编与提炼,使之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与观众的审美需求相契合。

他还积极追求剧作的艺术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因此他的作品往往能够带给观众新的视听体验。

五、批判现实夏衍的剧作中经常包含着对社会现象和人性之间的批判,他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丑陋现象进行了剖析与揭示。

夏衍淡化戏剧剧情结构

夏衍淡化戏剧剧情结构

夏衍淡化戏剧剧情结构对于夏衍最初的印象,是他写的那篇《包身工》,因为它出现我的高中课本上,这篇文章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我对于那位叫“芦柴棒”的女包身工的印象极为深刻,她身材瘦小得令人揪心。

夏衍,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他是30年代由“大剧场”培育的一位重要的剧作家,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赛金花》《秋瑾传》等。

他善于写普通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平凡的人生,从“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内在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夏衍把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戏剧的舞台,如《上海屋檐下》所展开的就是上海弄堂里普通的两层楼房里每天都在静悄悄地发生着的人生世界:琐碎的争吵,隐忧,痛苦,窘困,悔恨,不平,牢骚,企望…剧作家却从这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有了痛苦的发现:在这黄梅天气里,不仅生活发着霉,连人们的灵魂深处也长着霉;同时产生冲破这沉重的阴霾,走向光明的热望。

这种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与内在的深刻性,构成了衍创作的鲜明特色。

夏衍善于表现主题、刻画人物,遵循着生活本身的规律,把现实当作最生动的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揭示现实生活的内在本质,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充分发挥作家的创作个性,遵循着构成作家风格的艺术规律。

早期创作阶段,夏衍只是把戏剧创作“很简单地把艺术看作是宣传的手段”,作品《都会的一角》《赛金花》与《秋瑾传》都是如此。

《赛金花》是一部历史讽喻话剧。

该剧主要讲述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妓女赛金花在清朝统治者与侵略者之间百般周旋的种种遭遇。

该剧用漫画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当权者的不抵抗甚至卖国求荣政策。

这些剧作虽然已经显示出夏衍的剧作才能及他戏剧风格的某些特点,但有将剧中人物作为时代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

直到夏衍学习了曹禺的《雷雨》与原野,才懂得“必须写人物、性格、环境”。

包身工--夏衍

包身工--夏衍

2、比喻、反语
1.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 2.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等待它的滋养物了. 3.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 4.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 5.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 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6.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 以 上.
思考题答案要点
2、日本厂家为何大量使用包身工? "芦柴棒" 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作用是什么? 答: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 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芦柴棒”出场三次。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 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帝国主义与中国封 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 。
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 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 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 ,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 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 ,迎来黎明。
写作特点
1、在表达上,多种方式结合。 2、在修辞上,多用对比、比喻、反语。 3、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类比等。 4、在选材上,注重点面结合。 5、在结构上,采用时间顺序。
数说 据明 。: 解 说 、 举 例 、
12——14
15——22

文章段落结构(三)
主 线 副 线
时 间
内容 要点
表达 起止 内容 要点 表 达 起止 方法 方法
五 点 钟
遭条 做 遇件 工 :: 三三 大大 罚威 规胁 。:
点记 上叙 写: 小面 福上 子写 。群 体 ,
包 身 工 制 度 的 膨 胀
Ø(1)对比
Ø(2)比喻、反语

我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叙述了上海等地包

我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叙述了上海等地包

我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叙述了上海等地包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包身工。

我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报告文学。

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

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现已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中文名,包身工。

作者, 夏衍。

创作时间,1935年。

作品简介。

《包身工》。

中国现代作家夏衍所著的报告文学作品。

夏衍写于1935年。

《包身工》一文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上海等地包身工遭遇的种种非人的待遇。

以及带工老板等人对他们残忍的压榨。

《包身工》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散文的一类。

是文艺通讯。

速写。

特写的总称。

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

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

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

可以写人。

可以写事。

也可以写问题。

因为它是“报告”。

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

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

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的特点:新闻性。

文学性。

政论性。

作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

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

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

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

但是这经后。

他就被工头盯住了。

从三月初到五月。

夏衍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

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

他在深入调查。

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

便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

1929年末。

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为了转嫁损失和渡过难关。

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加强对外掠夺。

日本政府迅速法西斯化。

加紧了侵占我国的步伐。

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侵占了我国东北后。

又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

战后。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经济的掠夺随着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

夏衍文学报告

夏衍文学报告

夏衍文学报告夏衍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娴熟的艺术表达而广受赞誉。

今天,我们将对夏衍的文学创作和评论进行一次详细的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位杰出作家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作为一位文学家,夏衍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

他的小说作品具有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能够真实地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例如,他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以一家人的故事为主线,深入描绘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变迁,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

夏衍通过对个体命运的描写,成功地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此外,夏衍也是一位热衷于文学评论的作家。

他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敏锐的触觉,对文学现象的剖析和评论极具深度和洞察力。

他的文学评论作品中揭示出的思想和见解,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的文学评论中,夏衍经常纠正人们对于文学创作的盲目追求形式的错误观念,强调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才是衡量一位作家价值的关键。

夏衍的作品和评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多次获得中国文学评论奖、茅盾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个人作品上,更在于他对于文学的研究和推广。

夏衍是中国作协理事和文学评论杂志《当代作家评论》的主编,他通过倾注心血于文学研究和编辑工作,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评论家,夏衍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文坛。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国际文坛上崭露头角。

他的小说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世界读者所知晓,并且获得了多个国际文学奖项。

夏衍的文学成就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高度赞扬,成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的重要代表。

夏衍的作品和文学评论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