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邓少东 下篇-第一、二章 中药与方剂基础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
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
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3、五味理论(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气味配合1.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
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 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
b.一气二味。
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1. 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2. 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3.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4. 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 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2.气薄(寒、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薄(辛、甘、微苦)者升味厚(酸、苦、咸)者沉3. 性味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4. 临床疗效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
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 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中医方剂学》课件
二、方剂的组成和配伍
中草药的结构和化 学成分
描述中草药的组成,包括植 物的各个部分以及药物的化 学成分。
单味草药的作用和 配伍特点
解释单味草药的药效作用和 在组方中的配伍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方剂的组成方法和 配伍规律讲解方剂组成的方法和药物 在方剂中的合理配伍规律。
三、方剂的制剂和质量控制
方剂的制剂方法和常用制剂技术
总结中医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学科发展现状。
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探讨中医方剂学对中医药学研究的启示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方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介绍方剂的制剂过程和常见的制剂技术,如煎剂、 丸剂和散剂等。
讨论方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测定和质 量标准等。
四、方剂的临床应用
1 风热感冒方的临床
应用
分析风热感冒方的方剂 组成和治疗原理,以及 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 况。
2 温阳益气方的临床
应用
探讨温阳益气方的适应 证、方剂组成和临床应 用,如阳虚、气虚等疾 病。
3 补肾壮阳方的临床
应用
介绍补肾壮阳方的选择 药物、作用机制和在男 性性功能障碍等方面的 应用。
五、方剂的多样化
1
方剂的变化和创新
探索传统方剂的变化和新的创新方向,如个体化方剂的发展。
2
中药的多样化应用和方剂的新开发
讨论中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未来方剂开发的前景。
六、总结与展望
中医方剂学的学科意义和发展现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涵盖了中药的分类、方剂的组成 与配伍、方剂的制剂与质量控制、方剂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一、概述
方剂学各方组成(邓中甲)
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发散风寒1、麻黄汤:麻黄9-15g,桂枝6-10g,杏仁6-10g,甘草3-5g。
君:麻黄。
臣:桂枝。
佐:杏仁。
佐使:甘草。
⑴、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各30g)。
⑵、华盖散:麻黄、杏仁、紫苏子、陈皮、桑白皮、茯苓(各30g),甘草15g。
每服6g。
⑶、麻黄加术汤: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6g,白术12g。
⑷、麻杏薏甘汤:麻黄6-9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
⑸、大青龙汤:麻黄15-25g,桂枝6-10g,杏仁5-8g,甘草6-10g。
石膏25-40g,生姜10-15g,大枣4枚。
2、桂枝汤:桂枝9-15g,白芍9-15g,炙甘草6-10g,生姜9-15g,大枣3-4枚。
君:桂枝。
臣:芍药。
佐:生姜、大枣。
佐使:炙甘草。
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厚朴6g、杏仁6g。
⑵、桂枝加葛根汤:桂枝6g,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葛根12g。
⑶、桂枝加桂汤:桂枝15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⑷、桂枝加芍药汤:桂枝9g,白芍18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3、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各10-15g),细辛3-5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5-10g)。
君:羌活。
臣:防风、苍术。
佐:生地、黄芩。
使:⑴、大羌活汤: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炙甘草、白术(各9g),知母、川芎、生地黄(各30g)。
4、香苏散:香附子120g,紫苏叶120g,炙甘草30g,陈皮60g。
散剂,每服6-9g。
汤剂,用量按比例酌减。
君:苏叶。
臣:香附。
佐:使:⑴、香苏葱豉汤:制香附4.5-6g、新会皮4.5-6g、鲜葱白3枚、紫苏4.5-9g、清炙草2-2.5g、淡豆豉9-12g、⑵、加味香苏散:紫苏叶5g、陈皮4g、香附4g、炙甘草2.5g、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g、川芎1.5g、生姜3片。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教学片(1—82全集)
邓中甲《中医⽅剂学》教学⽚(1—82全集)《中医⽅剂学》01、绪⾔、总论 54:05播放: 21,077《中医⽅剂学》02、发展简史 54:20播放: 9,519《中医⽅剂学》03、第⼆章⽅剂... 52:50播放: 9,061《中医⽅剂学》04、医门⼋法:... 40:03播放: 6,150《中医⽅剂学》05、吐法的适应... 51:32播放: 4,681《中医⽅剂学》06、和法常⽤分... 51:43播放: 4,625《中医⽅剂学》07、消法和下法... 55:25播放: 4,608《中医⽅剂学》08、⽅剂的配伍... 56:46播放: 5,611《中医⽅剂学》09、⽅剂的配伍... 50:25播放: 4,077《中医⽅剂学》10、⽅剂的基本... 51:42播放: 6,408《中医⽅剂学》11、⽅剂的基本... 54:16播放: 5,636《中医⽅剂学》12、剂型更换的变化 44:09播放: 3,185《中医⽅剂学》13、总论⼩结。
... 44:14播放: 6,673《中医⽅剂学》14、⿇黄汤(⼆... 52:10播放: 7,907《中医⽅剂学》15、桂枝汤(⼆... 42:12播放: 5,471《中医⽅剂学》16、九味羌活汤... 45:59播放: 5,304《中医⽅剂学》17、⼩青龙汤、... 47:12播放: 5,098《中医⽅剂学》18、⽌嗽散(⼆... 52:21播放: 5,774《中医⽅剂学》19、银翘散(⼆... 42:22播放: 4,277《中医⽅剂学》20、⿇杏⽯⽢汤... 58:03播放: 5,151⾸页 | << | 1 2345 | >> | 末页82条的第1-20条。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祛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全)《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
《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教材特点: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特点介绍;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特点介绍;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
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
00元。
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二、中医学的概念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中药方剂复习提纲
中药方剂学复习提纲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1、中药及中药学概念2、炮制(炮炙)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进行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3、中药的性能(1)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2)五味的作用(3)升降浮沉(4)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是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四气五味是对药物的定性,升降浮沉是对药物的定向,归经是对药物的定位4、中药的配伍与禁忌(1)配伍的概念(2)七情的概念及其形式的含义(3)十八反(4)特殊药物的煎法第二节常用中药1、各类中药的概念及分类2、功效与主治一、解表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薄荷、桑叶、菊花、柴胡使用注意(1)但热不寒,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宜使用;(2)取微汗为宜,忌大汗,以免耗气伤阴;(3)虚汗、疮疡、淋病、失血者当慎用;(4)因时、因地、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5)入煎剂不宜久煎(煮沸10~15′为宜)二、清热药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犀角、生地黄、青蒿*比较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异同点三、泻下药大黄、芒硝四、祛湿药藿香、苍术、厚朴、茯苓、薏苡仁、茵陈*藿香芳香化湿要药,善止呕,湿阻脾胃者尤宜*厚朴消除胀满要药*茵陈治黄疸要药五、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独活与羌活功效异同点*威灵仙祛风湿圣药。
治诸骨鲠喉六、温里药附子*附子回阳救逆第一要药,附子能温一身之阳七、行气药陈皮、木香、香附*木香善通行脾胃之气滞,行气止痛之要药;治湿热泻痢时急后重之要药*香附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妇科常用之品八、消导药山楂*消食积要药,尤善肉食积滞,止泻痢腹痛;妇科良药九、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瓜蒌、贝母、桔梗、杏仁十、止血药小蓟、白茅根、地榆、三七、蒲黄、艾叶*小蓟、白茅根擅治尿血*地榆尤适宜于下焦血热之出血,治疗烧、烫伤的要药*三七止血不留瘀,散瘀不伤正,对出血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方剂学讲稿邓中甲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中药方剂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药方剂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名称:中药方剂学基础学时/ 学分:32/2英文名称:Foundation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Prescriptions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选用教材:《中药方剂学》(刘德军主编)大纲执笔人:王春丽先修课程:无大纲审核人:邓卫平适用专业:药学一、教学基本目标《中药方剂学基础》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基本理论、功效、配伍、运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核心,应用中医传统的思维方式,讲解中药、方剂的基本内容,并适当介绍较为定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本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掌握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等基本理论;将中药、方剂各分为三级,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13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使用注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80余首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方义、主治及其主要加减变化;特别注重一级中药代表方剂的讲授,注重一级方剂配伍意义和衍化规律的讲授,将中药与方剂串联讲授,开阔学生的思维范围,为从事相关科研或深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部分中药方剂学基础知识(总论)(2学时)第一章中药学、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炮制(自学)第三章中药的性能第四章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第五章方剂与治法第六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七章中药与方剂的用法第二部分中药学部分(15学时)第一章解表药(1学时)第二章泻下药(1学时)第三章清热药(2学时)第四章治湿药(2学时)第五章理气药(1学时)第六章活血化瘀药(2学时)第七章化痰止咳平喘药(2学时)第八章平肝息风药(1学时)第九章补虚药(3学时)第三部分方剂学部分(15学时)第一章解表剂(1学时)第二章泻下剂(1学时)第三章和解剂(1学时)第四章清热剂(2学时)第五章补益剂(4学时)第六章理气剂(1学时第七章理血剂(1学时)第八章治风剂(1学时)第九章祛湿剂(2学时)第十章祛痰剂(1学时)三、建议教学进度教学的进度主要是在一个知识点1-4个学时。
(完整版)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第二章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一、寒下(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
五、攻补兼施(适用病证:里实正虚的大便秘结证)
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
第六章温里剂(温中驱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二、回阳救逆
第七章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一、补气
二、补血
三、气血双补
四、补阴
第八章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
二、敛肺止咳
四、涩精止遗
第九章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
一、重镇安神
二、滋养安神
第十章开窍剂(凉开、温开)
一、凉开(适用病证:邪热内闭心包证)
二、温开(适用病证: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之证)
第十一章理气剂(行气、降气)
一、行气
第十二章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一、活血祛瘀
第十三章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辨证】口眼斜,患侧面部麻木,苔白,脉弦。
第十四章制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第十五章祛湿剂(芳香祛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燥湿)
三、利水渗湿(适用病证:水湿壅盛的水肿,泄泻、淋浊、癃闭等证)
第十六章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一、燥湿化痰(适用病证:湿痰证)
四、温化寒痰(适用病证:寒痰冷饮证)
第十七章消食剂
一、消食化滞(适应病证:食积内停证)
第十八章驱虫剂。
方剂学资料
方剂学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概念1、方剂:中医在辩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的药物治疗处方。
2、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药物配伍和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
二、方剂的起源与发展1、主要方书及其意义河;②首次以四气五味剖析方剂配伍,奠定了性味配伍的基础;③注解伤寒论,使之由论升为经;④明确提出“十剂”、“七方”分类法。
第二章方剂与辩证论治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治法来源于方剂;2、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3、治法是组成方剂的依据。
二、方剂与治法程钟龄《医学新悟》统方“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第三章方剂的分类一、七方源于《内经》——金成无己《伤寒名理论-药方论序》,明确提出:大、小、缓、急、奇、偶、复。
二、十剂金成无己《伤寒名理论-药方论序》: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配伍的目的1、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
2、提高药效:①增强原药效;②综合多药效;③产生新药效。
3、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二、方剂的组成1、“君、臣、佐、使”字语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2、《内经》中: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三、方剂的变化1、药味增损;2、药量加减;3、剂型变化。
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一、常用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丹剂、茶剂等等。
二、汤剂制备急火煎煮谓之武火;慢火煎煮谓之文火。
三、服药方法1、服药时间:并在上焦,饭后服;在下焦,饭前服;急性重病,不拘时服;慢性病,定时服;补益与泻下药,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对肠胃有刺激性药物,饭后服;治疟药,发作前两小时服;(特别:十枣汤,平旦服;鸡鸣散,五更服。
)2、服药方法3、药后调护4、服药食忌:①病证对饮食的宜忌;②药物对饮食的宜忌。
第六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1.麻黄汤(1)【组成】麻黄(君)桂枝(臣)杏仁(佐)甘草(佐、使)【功用】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
目录目录 (1)第01 讲绪言总论:方剂学发展简史(一) (4)第02 讲总论:方剂学发展简史(二) (10)第03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一) (16)第04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二) (22)第05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三) (27)第06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四) (32)第07 讲总论:方剂与治法(五)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一) (37)第08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二) (43)第09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三) (49)第10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四) (54)第11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五) (59)第12 讲总论:方剂的组成和变化(六)剂型 (65)第13 讲各论概述解表剂概述辛温解表:麻黄汤(一) (70)第14 讲辛温解表:麻黄汤(二)桂枝汤(一) (75)第15 讲辛温解表: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 (81)第16 讲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 (86)第17 讲辛温解表:小青龙汤止嗽散(一) (91)第18 讲辛温解表:止嗽散(二)辛凉解表:银翘散(一) (96)第19 讲辛凉解表: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一) (101)第20 讲辛凉解表:麻杏石甘汤(二)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扶正解表:败毒散(一) (105)第21 讲扶正解表: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 (111)第22 讲扶正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一) (116)第23 讲寒下:大承气汤(二)大黄牡丹汤 (120)第24 讲温下: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麻子仁丸、济川煎(一) (125)第25 讲润下:济川煎(二)逐水:十枣汤攻补兼施:黄龙汤 (130)第26 讲和解剂概述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 (135)第27 讲和解少阳: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调和肝脾:四逆散(一) (141)第28 讲调和肝脾:四逆散(二)逍遥散(一) (146)第29 讲调和肝脾: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 (150)第30 讲调和肝脾:痛泻要方(二)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清热剂概述清气分热:白虎汤 (155)第31 讲清气分热: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160)第32 讲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一) (165)第33 讲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二)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 (170)第34 讲清脏腑热: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 (175)第35 讲清脏腑热: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 (180)第36 讲清脏腑热:芍药汤(二)白头翁汤清虚热: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一) .. 185 第37 讲清虚热:当归六黄汤(二)祛暑剂概述祛暑剂:香薷散 (191)第38 讲祛暑剂:清暑益气汤温里剂概述温中祛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一) (195)第39 讲温中祛寒:吴茱萸汤(二)回阳救逆:四逆汤 (200)第40 讲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204)第41 讲补益剂概述补气: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一) (208)第42 讲补气:补中益气汤(二)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一) (213)第43 讲补气:完带汤(二)补血: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一) (218)第44 讲补血:当归补血汤(二)归脾汤 (222)第45 讲气血双补:炙甘草汤补阴:六味地黄丸(一) (228)第46 讲补阴:六味地黄丸(二)左归丸大补阴丸 (233)第47 讲补阴:一贯煎补阳:肾气丸(一) (236)第48 讲补阳:肾气丸(二)右归丸阴阳双补:地黄饮子固摄剂概述 (241)第49 讲固表止汗:牡蛎散敛肺止汗:九仙散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245)第50 讲涩精止遗:桑螵蛸散固崩止带: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一) (250)第51 讲固崩止带:易黄汤(二)安神剂概述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滋养安神: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 (255)第52 讲开窍剂概述凉开:安宫牛黄丸紫雪 (259)第53 讲凉开:至宝丹温开:苏合香丸 (263)第54 讲理气剂概述行气: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 (267)第55 讲行气: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降气:苏子降气丸(一) (271)第56 讲降气:苏子降气丸(二)定喘汤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276)第57 讲理血剂概述活血祛瘀: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281)第58 讲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 (286)第59 讲活血祛瘀:温经汤生化汤失笑散 (290)第60 讲活血祛瘀:桂枝茯苓丸止血:十灰散咳血方 (295)第61 讲止血: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 (299)第62 讲治风剂概述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 (304)第63 讲疏散外风:牵正散玉真散消风散平熄内风概述 (309)第64 讲平熄内风: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一) (314)第65 讲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二)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 (319)第66 讲治燥剂概述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 (324)第67 讲轻宣外燥:清燥救肺汤滋阴润燥:增液汤麦门冬汤(一) (330)第68 讲滋阴润燥:麦门冬汤(二)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祛湿剂概述燥湿和胃:平胃散(一) (335)第69 讲燥湿和胃:平胃散(二)藿香正气散清热祛湿:茵陈蒿汤(一) (339)第70 讲清热祛湿:茵陈蒿汤(二)八正散三仁汤(一) (345)第71 讲清热祛湿:三仁汤(二)甘露消毒丹当归拈痛汤 (349)第72 讲清热祛湿:二妙散利水渗湿:五苓散猪苓汤(一) (354)第73 讲利水渗湿:猪苓汤(二)防己黄芪汤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 (359)第74 讲温化寒湿:真武汤实脾散(一) (363)第75 讲温化寒湿:实脾散(二)萆薢分清饮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一) (368)第76 讲祛风胜湿:独活寄生汤(二)祛痰剂概述燥湿化痰:二陈汤温胆汤(一) .. 373 第77 讲燥湿化痰:温胆汤(二)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一) (378)第78 讲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二)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 (383)第79 讲化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消食剂概述消食化滞: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健脾消食概述 (387)半夏白术天麻汤 (387)第80 讲健脾消食:健脾丸驱虫剂概述乌梅丸涌吐剂概述 (392)第81 讲中医方剂学学习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一) (396)第82 讲中医方剂学学习和运用中的若干问题(二) (402)第01 讲绪言总论:方剂学发展简史(一)绪言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邓少东 下篇-第一、二章 中药与方剂基础——中医学课件PPT
❖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
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
❖ 煅——使药物酥脆易碎,充分发挥药效
❖ 煨——去油、减毒、增效。
❖ 烘焙——使之干燥而利于贮藏或粉碎。
❖
煮——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
❖
清蒸——软化药材,便于切
❖
蒸
制或干燥保存。
❖ 水火共制 辅料蒸——改变药性。
❖
潬——除去非药用部分,便于
涩精止带——遗精带下——金樱子、芡实
涩与酸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出血等病证。
咸 软坚散结——瘿瘤、积聚——牡蛎、鳖甲 泻下通便——便秘——芒硝
通泄——热结便秘——大黄 泄 降泄——咳嗽气喘——杏仁 苦 清泄——胃火炽盛——黄连
燥 燥湿——湿邪内阻——苍术 坚 坚阴——阴虚火旺——黄柏
❖ 药 植物—占绝大多数,使用最普遍。 ❖ 物 动物 ❖ 的 矿物 ❖ 来 化学制品 ❖ 源 生物制品
麻黄
杏仁
太子参
西洋参
牛黄
人工牛黄
熊胆
❖
龟板
牡蛎
石决明
朱砂
雄黄
一 中药的炮制
❖ 炮制—是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 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 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称 “炮炙”、“修治”、“修事” 。
❖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
❖ 病情的需要。(改性)
❖ 如: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
❖
阴生津)
❖ 熟地黄(甘、微温,补血滋阴。)
❖ 生首乌(甘、苦、平,截疟,解毒,
血,固
❖
肾乌须)
❖ 4、便于贮藏和制剂(改变药物的某些性 状)。
中药与方剂—方剂的基本知识(中医基础课件)
治法
•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记载有很多关于治法的理
论和具体方法。到了《伤寒杂病论》时,张仲景创立了
六经辨证一整套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从而大大的丰富
和提高了治法的内容。以后,许多后世医家又创立了很
多新的治法。但这么多的治疗方法,一般可概括为汗、
吐、和、下、温、清、消、补八法。
“八法”的内容
• 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 等作用,是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 治法。
1.增强药力—增效
•
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能增强治疗作用,
这种配伍方法在组方运用中较为常用。这也是我
们常说的“对药”,如:桑叶、菊花,共同能增
强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桃仁、红花,同
用增强活血祛瘀的功用。
2.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减毒
•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毒副作用,通过药物
相互配伍能降低、减弱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如:
①随证加减:在主药和主证不变的情况下,
加入某些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根据次要症状或兼 证变化而进行加减,即减去某些与病情不相适应的 药物,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加入相适应的药物。
②增减方中药味,主药、主证随之改变,方
名亦变。
如:桂枝汤+饴糖(主药)、倍芍药→小建中汤
麻黄汤去桂枝+石膏→麻杏石甘汤(主证变了), 是在主药不变的前提下,随着配伍药物的不同,而 出现不同的方名、功效、主治等。
中药的煎煮方法
• 首 次: 加凉水没过手背,泡30-60分钟, 大火烧开,小火煮20分钟,出汤。
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强某种疗效。如:中
医常说“附子无姜不热”,附子与干姜配伍,
能增强温壮阳气的功效
4.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目录01、绪言、总论02、发展简史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08、方剂的配伍(一)09、方剂的配伍(二)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12、剂型更换的变化13、总论小结。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18、止嗽散(二)。
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
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
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31、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38、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邓中甲讲稿全文汇总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外感风寒证病机发展主要方向1卫阳被遏→营阴郁滞2肺卫受邪→肺失宣降3表寒郁闭→入里化热中医经常把疾病分为两类─外感,内伤。
外感病的一大类的治法和代表性方剂。
所以这是一个大章,很重要的。
解表剂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辛温解表,适合于外感风寒证为主的。
第二类辛凉解表。
第三类扶正解表。
分别适合于针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类的,以及体虚外感。
我们第一节讨论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针对外感风寒证。
这种外感风寒证的基本表现,恶寒发热,恶寒偏重,这是共性的。
可以有汗或无汗。
根据表虚表实的情况不同。
脉呢,浮脉,舌呢,舌苔一般薄白。
没有设及到整体的气化,没有影响到整体性的气血变化,一般舌质舌苔不变的。
这是外感风寒证的共性。
外感风寒证,它主要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也就是涉及到它一种兼证的出现方面,哪些方面。
风寒外感以后,由于受到寒邪,首先郁遏体表的阳气。
典型的风寒多是这样。
郁遏体表阳气,造成卫阳被郁遏。
那寒性收引凝滞,导致营阴,营为血中之精气,营阴郁滞,那就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所以第一个从病机发展来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之后,引起的疼痛这个方面,是外感风寒里常见的病机发展的一个可能性。
第二个外感风寒以后,外邪束表,肺卫首当其冲,造成肺气不能宣发,以致引起肺气失于宣降,导致以轻则咳嗽,重则气喘,为主要表现的这种风寒引起肺失宣降证。
这是第二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由于外邪要入里,入里过程邪正都能化热,形成外寒内热证。
这又是一类,这常见的。
麻黄汤《伤寒论》学习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麻黄汤这个方,很多方剂学教材也好,参考书也好,都放在第一个。
为什么放在第一个?有很多方剂首先要了解,学这张方的目的是什么?说它是个基础方。
同时,它有学习的另外一些特定意义。
所以我们很多方有的要标出来,它学习的典型性意义。
它出在《伤寒论》,学习麻黄汤典型性意义有两个。
一个方面,历来把这个方,叫做“伤寒正局”。
古人说它“伤寒正局”,“伤寒”是外感风寒,提到“伤寒”是指的风寒中间重于寒,侧重于寒邪。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讲解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讲解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中医药方剂的组成、制备、应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中医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方剂的分类、药性归经、方剂的组成、调剂原则、用药禁忌等方面。
方剂的分类主要有经方、方剂、散方、丸、散、茶、酒等。
经方是指历代名医所著的方书,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
方剂是指由多味药物按一定配方比例组成的药物剂型,如清热解毒剂、补益剂等。
散方是一种松散的剂型,具有易于吸收、剂量易调等特点,如桑菊饮、小柴胡散等。
丸、散是将药物研磨后加入蜜、糖、水或酒等粘合成丸或散,如丹参丸、牛黄解毒片。
茶、酒是指将药物加入茶或酒中,煮出后服用的剂型,如三七茶、当归酒等。
药性归经是指中药材性味、归经、药性的归纳总结。
其中性味是指中药材的寒热、苦甘酸辣咸五味属性,归经是指中药材所归属的经络,药性是指中药材的功效作用。
药性归经是中医药理论的基础,对于中药材的选择和方剂的调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剂的组成包括主药、副药、佐药、使药四种药物。
主药是指方剂治疗病证的核心药物,副药是指协同主药发挥作用、增强功效的药物,佐药是指调和剂型、减轻主、副药毒副作用的药物,使药是指加强方剂疗效、促进吸收、调节体内平衡的药物。
调剂方剂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辨证、因病制宜、取舍得当、药性相宜。
辨证是指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因病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剂型,取舍得当是指根据药物的药性和用量合理选择药物,药性相宜是指药物的性味、药效与病情相符合。
用药禁忌是指在方剂调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与患者身体状况、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不相符的药物,以保证方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
杏仁
太子参
西洋参
牛黄
人工牛黄
熊胆
❖
龟板
牡蛎
石决明
朱砂
雄黄
一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 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 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称 “炮炙”、“修治”、“修事” 。
涩精止带——遗精带下——金樱子、芡实
涩与酸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出血等病证。
咸 软坚散结——瘿瘤、积聚——牡蛎、鳖甲 泻下通便——便秘——芒硝
通泄——热结便秘——大黄 泄 降泄——咳嗽气喘——杏仁 苦 清泄——胃火炽盛——黄连
燥 燥湿——湿邪内阻——苍术 坚 坚阴——阴虚火旺——黄柏
2.性和味都有多种,两者结合,可反映药物 的多种作用和性能。 发散风热 辛—辛寒 透发肌热 清敛肺气 酸—酸寒—清敛 清热涩肠
(二)五 味
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 滋味, 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
发散解表——表证——麻黄、薄荷 辛 行气———气滞证——木香、香附
活血———血瘀证——桃仁、红花
补益——虚证——人参、熟地 甘 缓急——痛证——饴糖
和中,调和诸药——甘草 淡:渗湿利尿——水肿——茯苓、猪苓。
固表止汗——虚汗外泄——五味子 酸 涩肠止泻——久泻不止——石榴皮、乌梅
纯净处理——去掉灰屑、杂质及 非
药用部分。
修制 粉碎处理——粉碎药物及符合制 剂
及其它炮制法之需
❖ ❖ ❖
❖ 水制
❖ ❖ ❖ ❖
洗——除去杂质。 淋——使其清洁或软化。 泡——使其软化。 润(闷、伏) 漂——去除腥味,盐分或有毒
成份。 水飞——使药物细腻,内服易
吸收,外用少刺激。
❖ 火制:
❖ 清炒——便于粉碎、缓和药性,便于
❖ 病情的需要。(改性)
❖ 如: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
❖
阴生津)
❖ 熟地黄(甘、微温,补血滋阴。)
❖ 生首乌(甘、苦、平,截疟,解毒,
❖
润肠通便)
❖ 制首乌(甘涩、微温,补益精血,固
❖
肾乌须)
❖ 4、便于贮藏和制剂(改变药物的某些性 状)。
❖ 5、便于服用(矫臭、矫味)。
炮制的方法:
可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 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类型。
❖
有效成份的煎出。或增强收
❖炒
敛止血作用。
❖
减少药物刺激性,增效。
❖ 固体辅料炒
❖
使药物酥脆易煎便服。
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 炙 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
酒炙——升提、通经活血。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 煅——使药物酥脆易碎,充分发挥药效 煨——去油、减毒、增效。 烘焙——使之干燥而利于贮藏或粉碎。
❖
四气
❖ ❖ ❖
❖ 四气
❖ ❖ ❖ ❖ ❖
寒(甚于凉,大寒)
性质基本一致
凉(次于寒,微寒)
(属阴)
热(甚于温,大热)
性质基本一致
温(次于热,微温)
(属阳)
平 —— 不凉不温之谓,但按药性皆偏之
理,实际仍有偏凉或微温,不过其
寒热偏性不显著而已。
❖ 中医学认为,病证寒热根本上讲是 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引起的。四 气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 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 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 是指中药的特性和功能。 ❖ 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及升降浮沉及毒
性。
❖ 中药的性能
❖
征:四气、五味、归
性 —— 性 质 、 特
❖性 能
经、升降浮沉、毒性。
❖ (药性) 能——作用:功效,主治。
❖
气味——苦寒。
❖
性 归经——心、胃、大肠经。
❖
升降浮沉——沉降。
❖ 如黄连 里湿
功效:清热燥湿(清里热、燥
说明:
1.一药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味,但有主次之 分。
2.若一药具两个以上的味,主要之味起主 要
作用。
气和味的关系
1.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
的作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较成
完整的药性,从而发挥协同作用。
温(祛寒)—辛温—发散风
辛
寒—风寒表证
(发散—表证)
凉(清热)—辛凉—发散风
热—风热表证
❖ ⑴ 与中医学的关系:
❖ 中医:脏腑 寒热 表里 虚实 痰
❖ 中药:归经 四气 升降 补泻
❖ ⑵ 与方剂学和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 辨证、立法
❖
组方
临床实践
❖ 中药理论
❖
俗语云:“识医不识药,
❖
十医九不着”
❖
❖
❖ 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 和生物制品,但以植物药为主,故又称“本草” 。
❖
煮——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
❖
清蒸——软化药材,便于切
❖
蒸 制或干燥保存。
❖ 水火共制 辅料蒸——改变药性。
❖
潬——除去非药用部分,便于
❖
干燥。
❖
淬——便于粉碎,易煎出,增药
❖
效。
❖
制霜 榨油取霜以减毒
❖
风化取霜
❖ 其他制法
日晒夜露制霜
❖
发酵 改变药性,生产新药
❖
发芽 生产新药
❖
二、中药的性能
❖
姜半夏——镇吐
❖
乌头碱(有毒)——浸泡、煎熬
❖ 乌头
可去毒。
❖
消旋去甲乌药硷——耐热故可保
❖
留。
❖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 (增效)
❖
生药水煎液溶出甚少。
❖ 如延胡索 (生物碱)醋炒后水煎液溶出增加,止痛
❖ 又如:明矾——枯矾——燥湿、收敛
❖
槐花——槐花炭——止血
❖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
❖
能
(一)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 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属于 寒性或凉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多属于 热性或温性。
胃热——石膏、黄连——寒凉性 胃寒——干姜、吴茱萸——温热性 还有一些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的药
物称平性药。如山药、党参、甘草。
中药与方剂基础
第一章 中药
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 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 用的药物。
目前记载的中药有5600余种,临床常用 的有500多种。
❖中药的重要性
❖ 1.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辩证论治:理、法、方、药
❖ 2. 药是治病的武器,是方剂学和 临床各学科的基础。
炮制前后药物成份质和量会有所变化、药理作 用及临床疗效可因之而不同。故炮制是否得 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宜当重视。
一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目的: 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2、增强药效 3、改变药物性能 4、利于贮存 5、便于服用
❖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
❖ 药安全。(减毒)如:
❖ 半夏 生半夏——刺激胃粘膜——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