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实验三

合集下载

实验3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3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3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二、原理说明电路中为了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一点为参考点,把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

参考点的电位一般选为零,所以,参考点也称为零电位点。

电位用ϕ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在一个确定的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改变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如图6-3-1,设C 点为电位参考点,0=C ϕ,AC A U =ϕ,BC B U =ϕ,DC D U =ϕ。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该两点间的电位之差,即:B A AC U ϕϕ−=, D A AD U ϕϕ−= 等。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井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在电路中参考电位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量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

三、实验设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台直流数字毫安表 1块万用表 1块 直流数字电压表 1块 电压、电位测定实验电路板 1块 四、实验内容1.实验线路如图6-3-2所示。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以图6-3-2中的A 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的电位值ϕ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将测得数据列于实验表6-3-1中。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实 验 目 的 03. 实 验 原 理 04. 实 验 步 骤 05. 实 验 结 果 分 析 06. 实 验 总 结 与 展 望
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了解三相交流电路 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掌握三相交流电压、 电流的测量方法
系统。
无线测量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 术的发展,未来 将实现三相交流 电路的无线测量, 简化测量流程, 提高测量效率。
汇报人:XX
了解三相交流电路 中的相位差和功率 因数
掌握三相交流电路 的功率计算和测量
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掌握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和传输 方式
理解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 流的测量方法
了解三相交流电路在电力系统 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和计算方法
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应用场景
工业生产:电机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 电力系统:输电、变电、配电等 建筑行业:电梯、空调、照明等 交通领域:地铁、动车、高铁等
对比法: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计算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相关参 数,如功率因数、效率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图表法: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表, 直观展示数据变化趋势
误差分析法: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 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提高实验精度
误差分析
测量设备误差:设备精度限制,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操作误差:实验操作不规范,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因素误差:外部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等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理论误差:理论计算过程中存在的近似处理,导致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
电压、电流的 有效值与幅值

电工学实验三 RC、RL电路的暂态分析及其应用

电工学实验三 RC、RL电路的暂态分析及其应用

二、实验设备
实验板 函数发Leabharlann 器 示波器 铁心电感器一块 一台 一台 一个
三、实验内容
四、注意事项
(1)使用示波器时,应先打开电源 开关预热3~5min,然后调节聚焦旋 钮,是扫描线跳到最清晰为止。为 避免示波器的荧光屏烧坏或过早老 化,辉度不宜调得过大。
(2)使用函数发生器时,应注意在 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输出端短接。
实验三 RC、RL电路的暂态 分析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和分析RC串联电路在
矩形脉冲信号作用下的暂态过程,学习时间 常数的测量方法。 (2)定性了解RL串联电路在矩形脉冲信号作 用下的暂态过程。 (3)定性了解RLC串联电路在矩形脉冲信号作 用下的暂态过程。 (4)学习示波器及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电子设备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数据,验证电路分析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并分析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奥姆定律应用于电路分析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电路元件的基本原理;2. 验证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3. 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4. 通过实验探究奥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1. 实验一:验证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选取一个电阻为常量的电路,接入电源,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测量电流值,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制作电流-电压曲线图。

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电源电压如何变化,所测得的电流值始终符合欧姆定律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这验证了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

2. 实验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构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值,并结合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验证所得的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显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得到的电流值与测量得到的电流值相符,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3. 实验三: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构建一个并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流值,并结合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验证所得的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表明,基尔霍夫定律所计算得到的电流值与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4. 实验四:探究奥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一、实验目的⑴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一般分析方法⑵熟悉中规模集成组合电路编码器、译码器等器件的基本逻辑功能和简单应用二、预习要求⑴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⑵复习全加器、编码器、译码器三、实验器材⑴直流稳压电源、数字逻辑实验箱⑵ 74LS00、74LS48、74LS51、74LS86、74LS138、74LS148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全加器的功能测试将74LS86(异或门)、74LS00和74LS51(与或非门)按图3-1连线。

输入端A i、B i、C i-1分别接3个逻辑开关,输出端S i、C i分别接2个发光二极管。

改变输入端输入信号的状态,观察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状态,把结果填入自制的表中,并写出输出函数S i、C i的逻辑表达式(化简)。

图3-1 全加器的测试电路答:(1)真值表:A iB iC i-1S i C i0 0 0 0 00 0 1 1 00 1 0 1 00 1 1 0 11 0 0 1 01 0 1 0 11 1 0 0 111 1 1 1 1(2)逻辑表达式(化简):S i=C i-1⊕(A i⊕B i); C i=A i B i+C i(A i⊕B i)3.译码器的功能测试⑵将BCD码到七段码译码/驱动器74LS48按图3-4接线。

用逻辑开关输入BCD码的编码信号D、C、B、A,通过七段数码管的显示,观察电路的输出状态,并把结果填入表3-3。

图3-4 BCD码-七段码译码/驱动电路表3-3D C B A a b c d e f g0 0 0 0 1 1 1 1 1 1 00 0 0 1 0 1 1 0 0 0 00 0 1 0 1 1 0 1 1 0 10 0 1 1 1 1 1 1 0 0 10 1 0 0 0 1 1 0 0 1 10 1 0 1 1 0 1 1 0 1 10 1 1 0 0 0 1 1 1 1 10 1 1 1 1 1 1 0 0 0 01 0 0 0 1 1 1 1 1 1 1 1111111五、思考题如何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画出逻辑原理图) 答:A2 A1 A0 U CC A3Y0 Y1 Y2 Y3 Y4 Y5 Y6Y774LS138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74LS138 ● ●● ● ●。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同组者 日期 一、 实验目的
⒈ 学会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方法。

⒉ 验证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二、 实验器材
三、 实验电路及实验预习
⒈ 实验箱操作板部分K O ~K 7是 ,将K O 往上拨时对应的输出插孔输出 电平,往下拨时输出 电平。


实验箱操作板部分L O ~L 7是 ,LED 亮表示 ,LED 灭表示 。

⒊ 实验电路
Z
图3-1
图3-2 n
n
C B A n
n
图 3-3
四、实验记录
表3-1
表达式:
电路的逻辑功能:
表3-2
表达式:
电路的逻辑功能:
表3-3 表达式:
电路的逻辑功能:
五、实验分析与总结
⒈ 总结用实验来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功能的方法。

2输入四与非门74LS00 六反相器74LS04/05(OC)
2输入四异或门74LS86。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三:二阶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三:二阶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二阶电路三要素
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二阶电路三要素法来分析和研究二阶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实验装置与材料
1. 直流电源
2. 电阻、电容、电感器
3. 示波器
4. 万用表
5. 手持电源计
实验步骤
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直流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器以及示波器。

2. 调节参数:设置合适的电压和频率,并记录下实验开始时的初值。

3. 测量电压: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电
压值。

4. 记录数据:根据测量结果记录下电压和频率的数值。

5.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通过二阶电路三要素法计算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数值,并进行分析。

6. 写报告:整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二阶电路的电阻、电容和电
感的数值,并进行了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二阶电路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对电路的频率响应具有重要影响。

2. 电路参数的变化会导致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发生变化。

3. 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我们可以调节电路的频率响应和滤波特性。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究并掌握了二阶电路三要素法的基本原
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了对二阶电路特性
和性能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测量误差的存在,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无。

电路理论实验报告册(3篇)

电路理论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报告册共分为以下八个实验部分: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三:电路的叠加原理与齐次性验证实验四:受控源特性研究实验五: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六: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七: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实验八:RC移相电路实验三、实验原理1.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通过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分析元件的特性。

2.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验证电路节点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 电路的叠加原理与齐次性验证:验证电路的叠加原理和齐次性,即在电路中某一支路电流为零时,其他支路电流也为零。

4. 受控源特性研究:研究受控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的特性,分析其控制作用。

5. 交流电路的研究:研究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分析电路的阻抗、导纳、功率因数等参数。

6.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测量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分析三相电路的特点。

7.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测量三相电路的功率,分析三相电路的功率分配。

8. RC移相电路实验:研究RC移相电路的特性,分析电路的相位移动和幅值变化。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试(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调节信号源,测量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3)记录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验证(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测量电路节点处的电流和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 实验三:电路的叠加原理与齐次性验证(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2)断开某一支路,测量其他支路电流。

(3)验证电路的叠加原理和齐次性。

4. 实验四:受控源特性研究(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受控源。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逻辑表达式:
将相应的Dn、Cn的值填入表4-4中,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全减器的逻辑功能。
表4-4
输 入
输 出
An
Bn
Cn-1
Dn
Cn
0
0
0
0
0
0
0
1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0
0
1
1
1
1
1
(5)分析四位奇偶校验器的逻辑功能
逻辑表达式:
将相应的Q值填入表4-5中,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奇偶校验器的逻辑功能。
2.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其结论
(1)分析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逻辑表达式:
将相应的S、C值填入表4-1中,与理论值进行标胶,验证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表4-1
输 入
输 出
A
B
S
C
0
0
0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2)分析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逻辑表达式:
将相应的Sn、Cn的值填入表4-2中,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万用表 1块
74LS00 四二输入与非门 3片
74LS86 四二输入异或门 1片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方法:
1、分析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1)用两片74LS00(引脚见附录)按图4-1接线。74LS00芯片14脚接+5V,7脚接地。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性负载对脉冲及移相范围的要求。

二、预习内容要点(1) 熟悉实验电路(包括主电路、触发控制电路)。

(2) 按实验电路要求matlab仿真,用示波器观察移相控制信号α的情况。

(3) 主电路接电阻负载,用示波器观察不同α角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波形,并用电压表测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为使读数便利,可取α为30°、60°、90°进行观察和分析(4) 主电路改接电阻电感负载,在不同控制角α和不同负载阻抗角θ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5) 特别注意观察上述α<θ情况下出现较大的直流分量,此时L 固定,加大R直至消除直流分量。

三、实验仿真模型图1.1 单相交流调压阻感性电路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对单相交流调压带电阻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并记录分析改变脉冲延迟角时的波形(至少3组)。

(1)器件的查找以下器件均是在MATLAB R2017b环境下查找的,其他版本类似。

有些常用的器件比如示波器、脉冲信号等可以在库下的Sinks、Sources中查找;其他一些器件可以搜索查找(3)参数设置1.双击交流电源把电压设置为220V,频率为50Hz;2.双击脉冲把周期设为0.02s,占空比设为80%,延迟角设为30度,60度,,90度,由于属性里的单位为秒,故把其转换为秒即,(30/360)*0.02;3.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4.双击示波器把Number of axes设为6;仿真波形及分析当α=30°时,当α=60°时,当α=90°时,2.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阻感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并记录分析改变脉冲延迟角时的波形(至少3组)。

参数设置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电感为0.01H;其余参数不变。

当α=30°时,当α=60°时,当α=90°时,五、实验总结1、在交流调压电路中,当负载为阻性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随相控角增大而减小。

实验三 线性网络定理

实验三 线性网络定理
将R3用二极管代替,重复上述步骤,填表3—3。
六、数据处理
表3-1 戴维南定理测量数据
Uoc
Isc
UR
R
Ro
Uoc/Isc
(Uoc/UR-1)R
理论值
2K
测量值
表3-2 叠加定理数据表格
UR1
UR2
UR3
UR4
UR5
E1+E2(V)
E1(V)
E2(V)
表3-3选作实验数据表格
UR1
UR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D
UR4
UR5
(1)测量E1、E2共同作用时UR1;
(2)测量E1单独作用时UR1;
(3)测量E2单独作用时UR1。
再依次测出UR2——UR5,填入表3-2中。
注意:
按照绕行方向测量各电阻上的电压;
测出的数据可能有正有负,如实记录;
不起作用的电源先拔下来再短接,以免烧坏电源。
接线时,务必将电源负极接在一起。
3. *选作实验
五、实验内容
1、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
按图3-1连接电路。测量Uoc、Isc、UR以及R的值。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3-1中,用两种方法计算R0,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图3-1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图
2.叠加定理验证:
按图3-2连接电路,带载调试电源E1、E2;
图3-2 叠加定理电路
测量顺序:
八、实验体会
1、电路分析实验箱
2、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1、 戴维南定理:
任何一个含源线性二端网络,就端口特性而言,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Uoc和一个电阻Ro相串联的形式。理想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单口网络在负载开路时的电压;其电阻(又称等效内阻)等于单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所得单口网络的输入端等效电阻。

实验3实验报告 -单管低频放大电路

实验3实验报告 -单管低频放大电路

专业班次电子信息类工科组别题目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电子仪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2.了解半导体基本放大电路各元件的作用及电路的调试方法。

3.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影响,测算共射极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二、实验设备放大电路实验底板一块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交流数字毫伏表一台直流微安表(0~100μA)一个直流稳压器一台直流毫安表(0~10mA)一个双踪示波器一台万用电表一个三、注意事项1、若工作点Q偏高,在信号的正半周时放大器进入“饱和”状态,造成饱和失真;若工作点Q过低,在信号的负半周时,放大器进入“截止”状态,造成截止失真;若输入信号幅度过大,也会引起失真,输出的波形上下都可能有一部分被削掉。

此外,VCC及RC的变化,会引起负载线的位置或斜率变化,从而引起静态工作点变化,也会对输出电压波形有影响。

2、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Vo/Vi,它只有在不失真情况下才有意义。

而且,是否带有负载以及有没有引入交流负反馈,Au值都是不同的。

3、所有仪表指针不能超过满标值。

四、实验原理及计算下图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在VCC和RC确定之后,改变IB就可以改变静态点Q,若Q点过高则会引起饱和失真,过低则是截止失真。

调节RB1,可获得适当IB,使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波形失真得到改善。

若输入信号振幅过大也会失真,波形上下可能会被切掉,此外VCC及RC的变化也会对输出波形专业班次电子信息类工科组别题目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姓名(学号)日期有影响。

对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Vo/Vi 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而且对于是否有负载以及是否有引入交流负反馈,Au都是不一样的。

1、测量静态工作点按照下图检查实验底板并接入测IB、Ic的微安表和毫安表,接上12V的直流稳压电源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万用表直流档测量Vce、Vbe,对于Ic可以从串入的毫安表读出。

I E =I B+I C; r be=200+(1+β)26(mV)IE(mV)2、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电压放大倍数将信号源Vi(由函数信号发生器供给,f=1kHz建议Vi在40mV内)接入实验底板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入和输出信号电压的波形并观察其相位(输出波形不失真)3、观察工作点变化和输入信号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1)放大器输入端仍接函数信号发生器(f=1kHz),输出端接示波器,Vi取适当大小,确保V0不明显失真,保持Vi不变,调节RB1,观察IB,使BJT进入饱和区,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失真情况。

数电实验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

数电实验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

1. 测试用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如果不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而能够实现将两个 1 位二进制数相加的电路,称为半加器,
半加器的符号如图 3-2 所示。
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为:
S = AB + AB = A B CO = AB
12
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可知,半加和 S 是输入 A、B 的异或,而进位 CO 则为输入 A、 B 相与,故半加器可用一个集成异或门和二个与非门组成,电路如图 3-3 所示。 (仿真图,并把仿真结果填入表中)
2. 用卡诺图或代数法化简,求出最简逻辑表达 式。
设计要求 逻辑抽象
真值表
3. 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
若已知逻辑电路,欲分析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 逻辑表达式
则分析步骤为:
代数法化减
卡诺图 卡诺图法化减
1. 由逻辑电路图写出各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2. 由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
最简逻辑表达式
实验三 组合逻辑电路
姓名: 赖馨兰 班级: 光信 1802 学号:1810830225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调试,掌握采用小规模(SSI)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
辑电路的方法。
2. 用实验验证所设计电路的逻辑功能。
3. 熟悉、掌握各种逻辑门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组合逻辑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之一,可以用一些常用的门电路来组合成具有其他功
要求: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画出完整的控制电路图,并在实验以上选择相应的器件对 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测试,记录实验结果。 (仿真图)(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 1.列真值表 设 0 为开关切断,1 为接通。L=0 为灯泡不亮,L=1 为灯泡亮,初始状态为三个开关都为断 开状态,且灯泡不亮。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RC电路三要素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使用瞬态响应测量电路的方法;3.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和测量设备1.函数信号发生器2.直流电源3.示波器4.万用表5.电阻(10kΩ)6.电容(1μF)7.电感(可选)三、实验原理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可以把RC电路分为充电、放电、稳态三个阶段。

1.充电阶段:当RC电路接通电源时,电容开始充电,电流逐渐变小。

2.放电阶段:当电压达到峰值后,电容开始放电,电流逐渐变大。

3.稳态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达到稳态,电容的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

通过测量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可以了解RC电路的特性。

四、实验内容1.搭建RC电路:按照实验方案搭建RC电路。

2.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幅值,使电压波形适合测量。

3.设置示波器:将示波器接入电路,调节示波器参数,观察电压和电流波形。

4.测量曲线:分别测量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并记录数据。

5.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值。

五、实验步骤1.搭建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按照实验方案连接起来。

2.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幅值,并输入到电路中。

3.设置示波器:将示波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示波器参数,使得波形清晰可见。

4.测量曲线:观察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并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电流数据。

5.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值。

六、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绘制RC电路的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

根据曲线拟合的结果,计算出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值。

七、实验讨论2.如何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精度?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RC电路三要素法的基本原理,学会了使用瞬态响应测量电路的方法,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对RC电路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提高了实验技能。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并会绘制三相交流电路图。

3.学会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基本仪器,完成三相交流电路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1.三相电源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三相电源由三个单相电源组成,每个单相电源的相位相差120度,三个单相电源连接后,就构成了三相电源。

三相电源连接后,可以得到三相电流,三相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受到电路阻抗的影响,三相交流电压与三相电流之间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设三相电压为U1、U2、U3,三相电流为I1、I2、I3,三相电阻为R,则三相交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U1=I1R,U2=I2R,U3=I3R三、实验仪器和设备示波器、万用表、三相交流电源、三相交流电路板、电阻、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1.按图一将三相交流电路板连接起来,使用示波器测量R1、R2、R3三个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下来。

2.使用万用表测量三相电源的电压,记录下来。

3.设置示波器,将三相电源接入示波器,调节合适的时间/电压基准,调节示波器,设置好观测通道。

4.分别测量U1、U2、U3三相电压,并记录下来。

6.分别在电路中加入电感、电容,测量并记录三相电流I1、I2、I3的大小和相位差,计算出三相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

五、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认真检查电路一切连接是否可靠。

2.使用仪器时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在测量电压、电流时,要做好开关的操作,避免电流过大、造成仪器损坏、人身安全事故等。

六、实验数据分析1.测量电阻阻值电阻 | R1 | R2 | R3------|----|----|----阻值(Ω)| 10 | 47 | 683.测量三相电压4.测量电路总电流R1、R2、R3并联时,电路总电流为:I=0.994A。

5.测量三相电路功率和功率因数加入电感后,三相电路的功率为P=34.35W,功率因数为cos(Φ)=0.54。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掌握了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三电位、电压的测定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三电位、电压的测定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三电位、电压的测定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测定电位和电压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使用万用表来进行测量。

先将万用表的旋钮旋转到电压或电位的档位,然后将红色测试笔插入待测量点的正极,黑色测试笔插入待测量点的负极,即可读取所需的电压或电位数值。

绘制电路电位图的方法是先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在纸上画出电路的图形,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逐一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位差或电压值。

最后,按照电路的链接方式将各个元件的电位或电压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电路电位图。

延伸:电路电位图是电路中各个元件电位或电压的图示表示,是电路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工具。

电路电位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电路的性能特点和故障原因,也可以通过对电路电位的调整来改善电路性能。

因此,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电路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三:波形产生电路

实验三:波形产生电路

四、 实验内容
2) 对图 3.5.4 电路进行修改,使之变成矩形 波和锯齿波振荡电路,即 vO1为矩形波, vO2 为锯齿波。要求锯齿波的逆程(电压 下降段)时间大约是正程(电压上升段) 时间的20%左右。观测vO1、vO2的波形, 记录它们的幅度、周期(频率)等参数。
下次实验内容
题目: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
1)电阻R3= R4=10K,测出下面情况时vo 的波形 电位器RW阻值依次为0 , 10K, 15K, 20K
2) 调整电位器RW使vo 为正弦波(不能失真)且 幅值最大,用示波器测出vo 的频率和峰值。并 测出电位器 RW 的阻值,分析电路的振荡条件。 3)将两个二极管断开,观察输出波形有什么变化。
实验三 波形产生电路
一 、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由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振荡 电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由运放构成的方波(矩形 波)和三角波(锯齿波)振荡电路的原理 与设计方法。 3*.了解运放摆率对振荡波形跳变沿的影 响。
二、 实验任务
正弦波、三角波及脉冲方波的产生。 实验要求: (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内容, 起评分70分 ( 2 )在( 1 )的基础上另作多谐振荡电路的方波 及三角波的产生 起评分85分 (3)在(2)的基础上另作多谐振荡电路的矩形 波及锯齿波的产生 起评分100分
三、实验电路在实验性上的位置
实验用元件为两只A741,已经插在实验向上。
四、 实验内容
1. RC桥氏正弦振荡电路
R2 16k R1 16k C2 0.01F D1 D2
vf
C1 0.01F
+ A

vo
a
R3 10k
RW b 47k
R4 10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时间: 2014.10.28
实验台编号: 01
实验三、KCL和KVL定律验证
一、实验内容
1.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练习。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带两个以上网孔的电路,该电路包含两个电压源。

电源电压分别取8V和3V。

3.测量每条支路的电流,和网孔某一巡行方向形成的闭合回路上各段的电压。

做好记录。

4.验证所测量的数据是否符合KCL和KVL定律。

二、实验设备
三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面包板、三个1KΩ的电阻
三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组成:
输出电压电流显示屏、输出参数数值调节旋钮、三路输出端口、参数位选调节、功能按键、数字键盘和ESC键、电源开关、通道选择位移按钮
三、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0;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0。

运用上述定律必须注意电流的正方向以及回路的绕行方向,(方向可以预先设定)。

利用能够在面包板上连复杂电路的功能,用万用表测电阻,电压,电流,画出电路图,验证KCL、KVL。

四、实验步骤
1.用万用表测量所要用到的电阻的实际阻值,计算电阻实际阻值与额定值的误
差。

2.设计包含两个电压源,含两个网孔以上的电路,两个电压源的电压分别取8V 和3V。

3.调节三路输出直流稳压电源,设定两个电压源的值分别为8V和3V,为以防烧坏仪器,电流设定小于0.1A.
4.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检查电路安全后,将电压源接入电路中。

5.用万用表测各个电阻的电压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并验证KCL和KVL定理。

注意事项:
1.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时候要尽量把各个元件固定在面包板上,不要让它晃动,不然容易发生接触不良或者因为不小心的触碰而影响结果。

2.在接入电压源以前要检查电路是否安全,安全才可以接入,不然容易烧坏仪器。

3.在测量电阻两端电压以及各支路电流时,要正确使用万用表。

测量电压时要是万用表与电阻并联;测量电流时要将万用表连入电路中,使它与要测量的支路串联。

测量电流时注意调换表笔孔,而且可以用导线将电流引出测量。

五、实验电路图
六、实验数据与分析
额定阻值测量阻值误差R1 1KΩ0.9998KΩ0.02% R2 1KΩ 1.0029KΩ0.29% R3 1KΩ 1.0019KΩ0.19%
验证KCL 和KVL U1 4.32V i1 4.33mA U2 3.66V i2 3.66mA U3 0.66V i3 0.63mA
计算结果
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理想结果误差KCL i1-(i2+i3) 0.04mA 0mA 0.9% KVL①U1+U2-8.00V -0.02V 0V 0.25% KVL②U1+3.00V-U2 0V 0V 0
分析:实验误差<10%,遵循基尔霍夫定律。

误差分析:1.人为测量有误差。

2.仪器设备存在一定的误差。

七、电路仿真
KVL 定理 U1 U2 U3 计算公式 结果 误差 4.333V 3.667V 0.667V U1+U2-8V 0
U3+3V-U2
KCL 定理 i1 I2 I3 计算公式 结果 误差 4.334mA 3.667mA 0.667mA i1-(i2+i3) 0
仿真总结:
电路仿真,几乎没有误差,各个元件都是理想元件远远比实验室中人工测量的准确的多。

这样以后一些电路的测量都可以通过仿真测量与实际测量进行比较,对于电路的改进起到很大的作用。

八、实验总结
这次实验是我们第一次使用面包板搭接电路,感觉得很新奇、很有趣,而且第一次使用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意识到现在技术的强大,我自己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明白要好好的掌握技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也许以后我也能制作出这样的软件供大家使用,一切皆有可能,现在要努力积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