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
”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工过细 B .利益内耗 C .管理僵化 D .外部竞争2、“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
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 .周天子与诸侯政治权利平等B .盟约是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的根本纽带C .周初政体易于导致分裂割据D .周初政治状态的基础是分散的小农经济3、从1888至1919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
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
这一现象A.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4、邓小平说:“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
…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是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邓小平的这段话A.奠定了拨乱反正的思想基础B.提供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依据C.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想D.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5、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试卷不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这里的“新”的含义(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由“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判断题干指向的史实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故A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故B项正确;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故C项错误;题干与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2.1871年4—5月的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
这些措施有利于(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B.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维护劳动者利益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考点】巴黎公社【解析】由“1871年4—5月”和措施的内容可判断这一政权为巴黎公社政权,材料中采取的措施,不能看做从根本上打碎旧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故A项错误;措施中未体现“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禁止克扣工资、给工人房屋、社会救济等措施都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利益,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为一个城市政权,其措施也只是针对一个城市,不能看作建立国家,故D项错误。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潍坊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山东省潍坊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
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
”材料反映的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朝制2.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置刺史,其共同目的是A.服务皇帝加强监察B.协助皇帝管理军务C.辅佐皇帝处理政务D.代替皇帝掌管律令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
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
上述举措旨在A.弱化三省之间的相互牵制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D.抑制相权加强皇权4.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选官制度A.最早替代了“世卿世禄”制度B.明确了士大夫为官的主要标准C.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相权成为争夺的焦点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兼职州郡长官势力膨胀6.清代的军机处A.是内阁的协理机构B.提高了行政效率C.掌军政要务决策权D.与内阁分权制衡7.下列对雅典民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贵族阶层政治权利被剥夺B.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C.公务人员大多由抽签产生D.公民大会行使集体治权8.古代雅典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另有100名候补)。
山东省潍坊市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能力测试2016.4 本试题卷共12页,4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合乎要求的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试题解析】材料“礼经人为理性化”得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故A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到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故B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D项错误。
【答案】C25.《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凶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材料表明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材料“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高三地理2015.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据此完成l~3题。
1.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A.加尔各答 B.伦敦C.悉尼D.开普敦2.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A.锋面雨带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D.赤道低气压带影响3.该地区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冬季严寒,不利于害虫越冬C.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D.阴雨天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2015年9月23日(秋分),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该校附近高5米直立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6题。
4.电线杆影子最短的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国际标准时间为12:00B.悉尼(150°53′E)的夜景十分美丽C.伦敦正值早班交通高峰时段D.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大于全球一半5.该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在国庆节假期中,对当地昼夜状况进行了观测,符合事实的是A.昼长夜短,昼渐长B.昼短夜长,昼渐短C.昼长夜短,夜渐短D.昼短夜长,夜渐短6.该校所在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B.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C.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D.商品率高地质剖面图能直观的显示岩层的分布状况,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及该地某日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丁、乙、甲B.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C.乙地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D.若在图示地区修建南北向隧道,应选择乙地8.该日A.甲乙两地之间吹偏东风B.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C.乙地昼夜温差小于丙地D.甲地一定为晴朗天气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历史试题2024.9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出奔”在《春秋事例》中解释为“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邻,不以礼出也”。
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接受贵族出奔者次数为:鲁国37 人次,楚国33人次,晋国38人次,宋国20人次,郑国19人次,齐国36人次,卫国18人次。
这反映出当时A. 统治秩序的变动B. 华夏认同的增强C. 宗法观念的淡化D. 新兴阶层的壮大2. 西汉初期,政府多次颁布禁酤酒法令,文帝后元元年“朕忧水旱之灾⋯⋯禁秣马酤酒贮积”,景帝中元三年“夏旱,禁酤酒”。
上述法令主要目的是A. 增加财政收入B. 营造戒奢尚俭风气C. 维护社会治安D. 缓解国家用度不足3. 图1为南宋洪迈《夷坚丁志》中的故事。
该故事的流行反映出当时A.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B. 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C. 士人价值取向改变D.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4. 明代士人陈梅认为:“欲以县令人之身,半理数万户口赋税。
其可得乎!愚故为之说曰:以县治乡,以乡治保,以保治甲,视所谓不过[t人者而加倍焉,亦自详密,亦自易简,此斟酌古今之一端也。
”这表明陈梅主张A、加强地方自治权力 B. 简化郡县行政管理制度C.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D. 恢复占代乡里宗族组织5. 1905 年以前,出国留学者“大都商人子,为谋生计耳” 1905年后,“学上大月魁儒巨子以至幕府之宾、瓦牖之士,莫不争自濯磨,冒重洋,越万里以求文明于外国”。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潍坊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自主命题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4.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25.“以一个政府之力统治全国,秦始皇是有此魄力。
或亦可以说是有此公心,替天下废除封建,汉高祖却无有了。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秦始皇创立了郡县制 B.汉高祖废除了封国制C.秦汉制度的本质相同 D.汉制是对秦制的否定26.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
无欲无为,又焉有理?”这里戴震抨击了( )A.道家的无为而治B.程朱理学的理欲观C.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D.佛教徒的禁欲主义27.图8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
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这反映出清代(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28.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
”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A.民众利益至上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实行贵族政治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29.“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象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得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
”这表明( )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30.1943年2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新华社社论认为,“收复缅甸,不仅可以恢复中印英美的海上交通,而且可以拿它作为太平洋上的反攻基地……收复缅甸,是真正准备大陆反攻的重要步骤。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材料反映了()A.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B.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C.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D.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解析】分封制下诸侯世代只有封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并非其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分封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封国唯一的继承人,故B项错误;“以祠其始受封之人”,反映出继承人与最初受封者的宗法血缘纽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受封者安土重迁,不愿意轻易迁移,故D项错误。
【答案】C2.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人相于秦”。
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
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
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A.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B.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C.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D.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法律制度【解析】材料中“商鞅受之,人相于秦”,反映出商鞅善于借鉴魏国李悝变法的法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法规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法规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经济立法在所有法律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A3.《续汉书·百官志》载后汉光武帝的诏书,说“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1.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
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
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这反映了( ) A .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 B .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 .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 D .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与周分封制不同,故A 项错误;封国制下的诸侯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 项错误;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故C 项错误;材料信息“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
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可知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故D 项正确。
【答案】D 2.《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提倡精耕细作 D .善于积累经验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解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 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 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 项错误。
【答案】C 3.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
这反映了明朝( ) A .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B .皇权专制不断削弱 C .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 .皇帝昏庸懒于朝政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材料强调“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说明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故A 项正确;皇权专制不断削弱没有体现,故B 项错误;“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没有涉及,故C 项错误;皇帝昏庸懒于朝政不能体现,故D 项错误。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含解析 精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青衣唱腔流派纷呈:梅派雍容华贵,婉曲逶迤,(透露/流露)着大气;尚派阳刚挺拔,顿挫分明,(喻/寓)峭险于深厚;荀派俏丽轻盈,清秀俊美,泼辣谐趣;而程派幽咽婉转、跌宕起伏的唱腔则是京剧界公认的旦行中的最高水平。
这些,谁又能?唱青衣的人很多,喜欢青衣的人也很多;然而真正懂得青衣意蕴的人却不多。
青衣不同于花旦,也不同于老旦一暮秋水的波澜不惊。
青衣有着细腻柔婉的闺中情愫,又有绵长如缕的缱绻愁思和哀怨。
岁月的风霜(消磨/消耗)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与了她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雍容华贵意蕴B.清秀俊美情愫C.跌宕起伏缱绻D.波澜不惊赋与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透露寓消磨B.透露喻消耗C.流露寓消耗D.流露喻消磨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绚烂妩媚的三月繁花B.吃得准、悟得深、讲得透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C.吃得准、讲得透、悟得深绚烂妩媚的三月繁花D.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成效,美国及其盟友的空袭效果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B.在南京青奥会男子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浩然屏气凝神,目不交睫地盯着靶标,丝毫不理会观众的叫好声C.关于帕特农神殿和守护神雅典娜的各种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希腊人有着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象力D.不知是曾几何时,微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抒发怀旧心情的文章,慨叹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不单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南开大学原新教授表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国家将继续向违规生育者征收社会抚养费B.中国重申在《中日韩合作展望》中所作承诺,努力实现包括建立区域市场在内的推进经济一体化的长期目标,将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C.10月31号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发布消息,一架从沙姆沙伊赫飞往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坠毁,22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D.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历史经验证明,群众路线践行得好不好,与党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有直接关系二、(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山东省平度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5.1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10 DDCCA ABBAB11-20 CDACB DBDDD21-28 CDADB DA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4分。
(29题19分,30题10分,31题15分)29.(19分)(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
(1分)途径:新航线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
(2分)(2)文化创新:科技方面,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运用;沈括和《梦溪笔谈》。
思想方面,理学的兴盛。
文学方面,宋词的创立和繁荣。
艺术方面,人文山水画的繁荣和风俗画的出现。
(4分)原因:政治:封建专制巩固,缺乏制度创新;经济:小农经济的阻碍,土地兼并严重;思想上: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3分)(3)解释1:唐朝可能已经出现了夜市。
《唐六典》属于政府法令,规定“市”的时间是中午到日落,但这一规定不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现实社会有可能突破了政府法令,出现了诗人所述的“夜市”。
(4分)解释2:唐朝可能始终未出现夜市。
政府法令严禁民间自由贸易,妨碍市场发育,诗歌虽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但毕竟是文艺作品,只可参考,不能当做史料对待,且孤证难立,材料不充分。
(4分)(两种解释可同等得分,言之成理即可)(4)特点:被动开始;经济现代化先行;政治近代化滞后。
(3分)成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引发了中国的近代化;封建专制制度、儒家思想等传统因素阻碍政治民主化进程。
(2分)30.(10分)(1)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致,不利于商品流通和国家的统一;秦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宋: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四川地区交通阻隔,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2分)(2)变化:从16世纪银价偏高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
(2分)原因: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山东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首发】山东省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案卡一并交回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改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共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右图《西周分封形式图》,得到的有效信息不准确的是A.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B.封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C.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D.分封对象出现了多样化2.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一次将清明节等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清明节主要是国人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
中国古代与这种观念密切相关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君主制3.随着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以下关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血缘与政治相结合C.采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D.等级秩序森严4.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主要是因为郡县制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C.减少决策失误D.中央任命官员5.西汉中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置了A.中朝B.刺史C.枢密院D. 按察使司6.“它设计出了一种君逸臣劳的宰相制度,集体议事能够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种制度既能保证政府对全国政务的处理,又抑制了相权的过分膨胀,它在皇权与相权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
”这种制度是指A.三公九卿制B.内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二府三司制7.1572年,明穆宗去世,其子继位为明神宗,神宗年方十岁,由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
山东省泰安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考试历史试题2015.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秦国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A.重视农业发展B.推行重农政策C.发展小农经济D.保护农民利益2.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从“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
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A.明确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B.鼓励土地买卖C.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D.禁止开垦荒地3.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该表反映了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封建自然经济衰落4.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注:缉同绩)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5.《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6.史载,在江南某地区,明中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50分。
DBCCA,BDDBB,CDBAA,BACCC,CCDBA
二问答题
26(1)北宋局部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科举考试完善,用人标准放宽;商业和城市繁荣。
(8分)
(2)理学兴盛,对中国政治、教育、道德影响深远,并传播到日韩等国。
宋词繁荣,丰富发展了传统文学;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几大发明外传推动文化的传播和欧洲的变革,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8分)
27 (1)美苏国家利益冲突,社会制度对立;两强势均力敌;各采取对抗措施。
(6分)
(2)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多个力量中心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组织的促进。
(8分)
28 (1)根源:农耕经济、男权社会。
(4分)
原因:政治方面: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对封建思想和势力的冲击,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经济方面:自然经济解体,近代工业的发展,小脚女人不利于工作就业;思想文化方面:西学的传入,受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8分) (2)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战后福利国家的出现。
(8分)。
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016 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高三上学期10 月联考历史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90 分钟,满分1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种类(A 或 B) 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期间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取代过去的食邑制度。
推行俸禄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 .推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必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使了分封制的崩溃D.有益于国家选拔人材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体制看,好多皇帝固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成立在集体议论、决策的基础之上。
”切合资料看法的是A .官僚制度对皇权有限制作用B.君主专制也表现民主性C.皇帝权益常常遇到权臣控制D.中央集权遇到严重削弱3.有美国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制对由名气大、能力强的人的统治不感兴趣,他们倾慕关注的是保证每一个公民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讲话权。
这表示A .雅典的民主制是排挤精英的政治B.陶片放逐法有效保护了民主制度C.雅典的民主制存在多半暴政弊端D.雅典特别着重提升公民政治修养4.《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本质反应了A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私田开垦愈来愈多C.国君认可了土地全部权变化D.铁农具和牛耕推进生产效率提升5.《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
”资料认为A .小农经济应为经济主体B.西周推行“工商食官”C.政府应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工、商并举6.飞钱又称“便换”,是中国早期的汇兑业务。
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皇帝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治国初期的国王不能直接控制管理较大的地区,使用的手段是国王和诸侯建立契约关系,扩大国家的疆域,符合题意的是分封制。
因此选择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
……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明朝太祖时罢黜丞相。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太祖时罢黜丞相3.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体现了罗马人的A.公平理念 B.尚武精神C.仁政意识D.法治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时期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防止了贵族随意曲解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精神,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4.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违制是指诏令必须由政事堂决议的制度。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统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统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
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B.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2.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
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B.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3.《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4.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
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
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B.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C.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5.据1936年司法统计,各省律师人数如表所示:当时上海律师人数为1313人,是国内城市中最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015.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材料反映了A.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B.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C.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D.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2.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人相于秦”。
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
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
由此可知秦国立法A.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B.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C.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D.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3.《续汉书·百官志》载后汉光武帝的诏书,说“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材料反映出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A.注重恩荫B.多元选拔C.公平竞争D.科举考试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若论制度,宋代大体都沿袭着唐旧。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知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他们种种措施,自始就不断有人反对。
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这一论述的主旨是A.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B.学术中衰导致人才缺乏C.宋初承袭五代的积弊D.宋朝政治制度没有建树5.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6.雅典民主城邦的政治精英们在公民大会和法庭上表演时,凭借的主要手段是言辞。
言辞在雅典具有很高的地位,这使得与言辞有关的演说术和修辞术在那里极为发达,各种演说和修辞策略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实际的政治表演。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A.演说是获得城邦政治权威的唯一途径B.雅典民主政治推动了演说术的发展C.演说和辩论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D.城邦民主是以表演为主的虚假政治7.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法那样,在新政府中没立独立的内阁机构。
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
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A.内阁地位提高会削弱总统权力B.美国内阁的政治地位比较低C.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遭到破坏D.1787年宪法规定的立国原则8.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A.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B.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C.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D.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9.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
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
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B.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C.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D.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10.1902年杨延栋在《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中指出:“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该观点的实质是A.领事裁判权撤废关系到中国主权的恢复B.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国家权益C.通过修订不平等条约以废除领事裁判权D.通过改正条约实现救亡图存11.1917年l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仅为一时之现象。
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的社论却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
《民国日报》报道的变化表明中华革命党A.认为彼得格勒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B.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符合国情C.希望借助苏俄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D.认为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暴乱12.1944年,几乎所有在延安的西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个中国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
延安使人感到未来的中国已经在今天出现。
”西方记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中共的坚持抗战赢得尊重D.国共两党之问的精诚合作13.“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
”材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B.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D.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14.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的工商业,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饮食、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整容、饭馆、面馆、酒馆、膳食馆铺、娱乐服务业等。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15.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上表说明了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人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6.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
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
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农产品日益商品化B.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17.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
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B.关锐收入在逐年增加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提倡节俭、发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
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日本侵华不断扩大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革命根据地的兴起D.政府与媒体的倡导19.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
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B.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的知识界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20.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包括①美元的国际信用动摇②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③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④经济的滞胀程度加深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21.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一工业联合公司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C.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D.注重运用价值规律22.1949年5月27日上海刚解放时,100元人民币可换1块银元,6月2日涨到660元,6月4日1400元,6月7日1800元,很快又升到2000元。
据人民银行的汇报,每天早上发出去的人民币,到了晚上几乎又全部回到银行来了。
材料表明A.上海人民拥护新生政权B.当时人民币的发行量供过于求C.中共缺乏经济管理经验D.中共掌握市场领导权的必要性23.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
”这反映了作者A.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B.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C.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D.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24.2015年5月15日,某机构批准给中国提供两笔贷款共计2.5亿美元,用于焦作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改善项目和云南红河州滇南中心城市交通项目.为两地居民提供更安全、便利和高效的交通服务。
该机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70年前,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建立,开启了人类合作的新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逢之歌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接受各国代表的签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