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软件专用技术规范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5篇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5篇网络传输的安全与传输的信息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信息内容的安全即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希望大家喜欢!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篇1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浏览、复制、传播反动及黄色信息,不得在网络上发布反动、非法和虚假的消息,不得在网络上漫骂攻击他人,不得在网上泄露他人隐私。
严禁通过网络进行任何黑客活动和性质类似的破坏活动,严格控制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2、网络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全单位网络(包含局域网、广域网)的系统安全性。
3、良好周密的日志审计以及细致的分析经常是预测攻击,定位攻击,以及遭受攻击后追查攻击者的有力武器。
应对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审计,审计内容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等内容,对网络设备日志须保存三个月。
4、网络管理员察觉到网络处于被攻击状态后,应确定其身份,并对其发出警告,提前制止可能的网络犯罪,若对方不听劝告,在保护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可做善意阻击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5、每月安全管理人员应向主管人员提交当月值班及事件记录,并对系统记录文件保存收档,以备查阅。
6、网络设备策略配置的更改,各类硬件设备的添加、更换必需经负责人书面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前需经过技术验证,必须按规定进行详细登记和记录,对各类软件、现场资料、档案整理存档。
7、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并进行分析、修复,网络设备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能被利用,所以定期根据厂家提供的升级版本进行升级。
8、对于需要将计算机外联及接入的,需填写网络外联及准入申请表(附件十、《网络外联及准入申请表》)。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篇2为了保护学校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促进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用户的使用权益,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1.校园网络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总册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发布××××-××-××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概述 (2)4.1 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4.2 系统建设目标 (2)4.3 系统管理范围 (2)5 系统体系结构 (4)5.1 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管理结构 (4)5.2 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5.3 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5.4 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5.5 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6 系统技术要求 (6)6.1 系统总体要求 (6)6.2 软件技术要求 (7)6.3 管理能力要求 (7)6.4 性能要求 (7)6.5 系统安全要求 (7)6.6 DCN要求 (8)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 SDH接口规范;(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 WDM接口规范;(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电信网络维护与升级技术规范
电信网络维护与升级技术规范第一章电信网络维护概述 (2)1.1 维护目的与任务 (2)1.1.1 维护目的 (2)1.1.2 维护任务 (2)1.2 维护策略与流程 (3)1.2.1 维护策略 (3)1.2.2 维护流程 (3)第二章网络监控与管理 (3)2.1 监控系统架构 (3)2.2 监控数据采集 (4)2.3 网络管理策略 (4)2.4 管理软件与工具 (4)第三章网络设备维护 (5)3.1 交换设备维护 (5)3.2 路由设备维护 (5)3.3 传输设备维护 (6)3.4 网络安全设备维护 (6)第四章网络功能优化 (6)4.1 网络功能评估 (6)4.2 网络功能分析方法 (7)4.3 功能优化策略 (7)4.4 优化工具与技巧 (7)第五章网络故障处理 (8)5.1 故障分类与等级 (8)5.2 故障处理流程 (8)5.3 故障处理方法 (9)5.4 故障处理案例分析 (9)第六章网络安全防护 (9)6.1 安全策略制定 (9)6.2 安全设备配置 (10)6.3 安全事件处理 (10)6.4 安全防护技术 (10)第七章网络升级规划 (11)7.1 升级需求分析 (11)7.2 升级方案设计 (11)7.3 升级实施流程 (12)7.4 升级风险与应对 (12)第八章网络设备升级 (13)8.1 交换设备升级 (13)8.2 路由设备升级 (13)8.3 传输设备升级 (13)8.4 网络安全设备升级 (14)第九章网络软件升级 (14)9.1 软件版本管理 (14)9.2 升级策略制定 (14)9.3 升级实施流程 (15)9.4 软件升级测试 (15)第十章网络服务升级 (15)10.1 服务需求分析 (15)10.2 服务升级方案 (16)10.3 服务升级实施 (16)10.4 服务升级评估 (16)第十一章网络运维管理 (17)11.1 运维团队建设 (17)11.2 运维流程优化 (17)11.3 运维工具应用 (18)11.4 运维绩效评估 (18)第十二章电信网络维护与升级发展趋势 (18)12.1 5G网络维护与升级 (18)12.2 云计算与网络维护 (19)12.3 人工智能与网络维护 (19)12.4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 (19)第一章电信网络维护概述1.1 维护目的与任务电信网络维护是保障电信网络正常、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与任务如下:1.1.1 维护目的(1)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网络可靠性;(2)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3)保障通信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4)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完整版)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网络路由器采购标准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规范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路由器通用物资采购的统一技术规范书,由通用部分、专用部分、投标人响应和使用说明等四个部分组成,适用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路由器通用物资集中采购采购。
2. 通用部分包括一般性技术条款,原则上不需要项目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
如通用部分相关条款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通用部分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技术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本标准规范的专用部分主要包含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工程概况、使用条件、技术参数要求等内容,项目单位和设计单位在招标前应结合技术发展并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填写。
4. 本标准规范的投标人应答部分主要包括技术参数应答表、技术偏差表、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主要部件列表、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培训及到货需求一览表等内容,由投标人填写。
5. 本标准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本规范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做出修编,各使用单位注意查询最新版本,以免物资采购出现差错。
目录1 总则 (1)1.1 一般规定 (1)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文件 (1)1.3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1)1.4 标准和规范 (1)1.5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2)1.6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2)1.7 备品备件 (2)1.8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2)1.9 到货、验收 (2)2 其他要求 (3)3 试验 (3)4 质保、技术服务 (3)4.1 质保 (3)4.2 技术服务 (3)1总则1.1 一般规定1.1.1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路由器通用技术规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路由器作为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共享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网络路由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制定一套通用的技术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一、外观与接口网络路由器的外观应设计简洁、美观,便于安装和使用。
其外壳应采用耐用的材料,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接口方面,常见的接口包括以太网接口(RJ45)、USB 接口、无线接口等。
以太网接口应支持 10/100/1000Mbps 自适应速率,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USB 接口可用于连接存储设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
无线接口应支持常见的无线标准,如 80211ac、80211ax 等,并具备足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二、性能参数1、处理能力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应具备足够的CPU 处理能力和内存容量,以应对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并发连接。
一般来说,路由器的 CPU 主频应在 1GHz 以上,内存容量应不低于 256MB。
2、数据转发速率数据转发速率直接影响网络的传输效率。
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协议(如 TCP/IP)下,应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转发,确保数据包的低延迟和高吞吐量。
对于有线网络,转发速率应不低于 1Gbps;对于无线网络,5GHz 频段的转发速率应不低于 867Mbps。
3、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对于具备无线功能的路由器,其无线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在室内环境中,无线信号应能够覆盖常见的房间布局,并且在不同位置保持稳定的连接。
信号强度应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估,如 dBm 值。
三、功能特性1、网络地址转换(NAT)NAT 功能是路由器实现多设备共享一个公网 IP 地址的关键。
它应能够准确地进行 IP 地址转换,确保内部网络的设备能够正常访问外部网络,同时保障网络安全。
技术需求(技术规范书)
技术需求(技术规书)移动互联网网络监测子平台开发——硬件平台搭建2015年11月12日一、总则1.概述1.1 本文件为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以下简称招标人)对移动互联网网络监测子平台——硬件平台搭建软件采购中的设备供应商(以下简称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规书。
本规书将作为谈判的基础。
1.2 投标人所提供的软件系统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如下:(1)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如ITU-T、CCSA、IEEE、OIF、ISO、ETSI、IETF 等),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2)若投标人的系统包含自己的专用技术和协议,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3)本文件中未给出,但相关组织已有建议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投标人均应满足其最新规定;(4)待新标准(中华人民国通信行业标准及相关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出来后,投标人应免费修改其系统以满足要求;1.3 投标人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提供报价和详细的技术建议。
投标人提供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应完全符合招标人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招标人指出的要求。
对于本文件未规定的有关系统功能及性能,投标人应提出建议,并述其理由。
1.4 投标人应根据本文件的要求提供建议书,建议书要求采用中文书写;要求必须提供建议书的电子文档。
1.5 本项目执行期间,产生的所有知识产权,归招标人所有1.6 本项目的执行期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2.投标人的技术部分文件要求2.1 投标人技术部分文件的容格式要求投标人所提供的技术部分文件应按照以下容格式进行编制:附件—工程技术建议书——参与方背景资料——硬件介绍、数据库软件介绍等——投标人应列出其建议书中所提供系统在国的应用情况。
以及投标人为说明建议方案所给出的其他图纸附件二技术文件清单技术文件清单,应包含本次提供的技术文件的种类、数量及简要容介绍附件三硬件功能清单附件四工程安排及分工界面附件五测试及验收(提供验收测试方案)附件六售后服务附件七培训附件八投标人承诺2.2投标人在建议书中应说明给最终用户提供的技术文件、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的次数、围和程度。
移动网网络管理OMC系统功能技术规范V
目 录 1范围 (2)引用标准 (3)符号和缩略语 ..................................................................................................................... 4 系统管理 ............................................................................................................................. 4.1 功能概述和分工 ................................................................................................. 4.2 用户界面管理功能 ............................................................................................. 4.3 OMC 软件管理 ...................................................................................................... 4.4 OMC 系统维护功能 .............................................................................................. 4.5 系统高可用性 ..................................................................................................... 4.6 系统可扩展性 ..................................................................................................... 4.7 系统稳定性 (5)故障管理 ............................................................................................................................. 5.1 故障管理综述 ..................................................................................................... 5.2 告警定义 ............................................................................................................. 5.3 告警呈现 ............................................................................................................. 5.4 告警操作 ............................................................................................................. 5.5 多模基站告警管理(仅适用于TD-SCDMA 和TD-LTE 网络) ................... 5.6 告警前转支持接口 (6)配置管理 ............................................................................................................................. 6.1 通用管理功能 ..................................................................................................... 6.2 配置管理对象 ..................................................................................................... 6.3 SON 功能 .. (7)性能管理 ............................................................................................................................. 7.1 性能管理综述 ..................................................................................................... 7.2 测量任务的管理 ................................................................................................. 7.3 性能测量数据管理 ............................................................................................. 7.4 性能门限管理 ..................................................................................................... 7.5 自定义性能指标管理 ......................................................................................... 7.6 对象模板管理 ..................................................................................................... 7.7 自定义性能测量数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规范标准)中国移动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WLAN网管系统技术规范(讨论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2年9月目录1前言 (1)2范围 (1)3引用标准 (1)4缩略语 (2)5中国移动WLAN网络结构及业务概述 (3)5.1中国移动WLAN网络结构 (3)5.2中国移动WLAN组网结构 (4)5.3中国移动WLAN业务描述 (4)5.3.1互联网无线宽带接入 (4)5.3.2虚拟专用网业务(VPN) (4)5.3.3多媒体数据业务 (4)5.3.4基于WLAN的增值业务 (4)6WLAN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5)6.1WLAN网管系统的建设原则和目标 (5)6.2WLAN网管系统的管理范围和对象 (5)6.3WLAN网管系统功能及要求 (5)6.3.1数据采集功能 (5)6.3.2性能管理 (5)6.3.3故障管理 (6)6.3.4配置管理 (7)6.3.5安全管理 (7)6.3.6拓扑管理 (8)6.3.7计费管理和业务管理功能 (8)6.4WLAN网管系统组成和组网结构 (8)7数据采集层 (9)7.1数据的采集内容 (9)7.1.1配置数据采集的内容 (9)7.1.2告警数据采集的内容 (16)7.1.3性能数据采集的内容 (18)7.2方式 (44)7.3要求 (44)8数据处理层 (44)8.1配置数据处理层 (44)8.1.1配置参数 (44)8.2告警数据处理层 (45)8.2.1告警参数 (45)8.3性能数据处理层 (45)9数据应用层 (61)9.1实时监测功能 (61)9.1.1实时性能监测功能 (61)9.1.2实时告警监测功能 (62)9.1.3网元状态监测功能 (62)9.2报表系统 (62)9.2.1AP的性能统计报表 (62)9.2.2AC的性能统计报表 (62)9.2.3AS的性能参数统计报表 (63)9.3拓扑图系统 (64)9.3.1拓扑图呈现网元的范围 (64)9.3.2拓扑图分类 (64)9.3.3网络拓扑浏览 (64)9.3.4拓扑图网络监视 (65)9.3.5拓扑图编辑 (65)9.4网络树图管理 (65)9.4.1网络树图种类 (65)9.4.2网络树图功能 (66)9.5实用工具 (66)10安全管理 (66)10.1WLAN网管系统的安全目标 (66)10.2应用系统安全 (66)10.2.1权限控制 (66)10.2.2日志管理 (67)10.3网络安全 (67)10.3.1与外界网络的互连 (67)10.3.2IP地址和域名的使用 (67)10.4网管设备安全 (67)10.4.1口令保护 (67)10.4.2设备使用安全 (67)10.5数据安全 (68)10.5.1数据保护 (68)10.5.2备份 (68)11网管系统自身管理 (68)11.1主机监控 (68)11.1.1服务器的性能监视 (68)11.1.2系统进程的监视 (68)11.1.3系统进程的操作 (68)11.2数据库监测 (69)11.3网络监视 (69)11.3.2状态监视 (69)11.3.3登录用户监视 (69)11.4IP地址配置管理 (69)11.5系统日志管理 (69)11.5.1系统日志内容 (69)11.5.2系统日志的格式 (69)11.5.3系统日志的查询、统计和删除 (70)11.6应用软件版本管理 (70)1前言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以下简称WLAN)是一个全国性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支持移动特性的无线宽带接入方式,为中国移动开展移动数据业务提供了有效的补充,而有效管理WLAN网是中国移动提高用户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传输网设备(ASON)(非新建平面)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2023版)
(ASON)俳新建平面)技械范书(专用部分)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2月ASON设备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书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和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
2.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分为总则、工作范围、应遵循的主要标准、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及验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企业VI标识、技术文件要求、0 监造、包装、储存、运输、安装及质量保证、和设计联络会和技术培训等内容。
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为统一格式及内容,原则上不得更改。
3.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分为工程概述、设备详细技术要求、投标方技术偏差和设计图纸提交要求等内容。
4、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中红色字体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需求进行修改;其它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原则上不得更改。
ASON设备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 (2)一、工程MiS (4)1.1工程概况 (4)1.2使用条件 (4)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 (4)2.1专用技术条件 (4)2.2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 (6)2.3.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17)2.4投标设备板件通用情况表 (32)三、投标方技术偏差 (34)3.1投标方技术偏差 (34)3.2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34)四、设计图纸提交要求 (34)1.1光纤路由方案 (36)1.2业务承载 (36)1.3时钟同步 (36)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如表1.1所示。
工程方案说明详见本规范附录A,投标方需根据附录A工程情况提供详细技术方案。
1.2使用条件投标单位根据“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第4章使用条件相关要求进行应答。
表1.2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投标方填写)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2.1专用技术条件2.1.1本工程所投ASON设备安装机柜必须无特制要求,设备(含子框和扩展上框)能够安装于一面2200 X 600 X 600或2200 X 800 X 600标准机柜中。
2.1.2本工程配置的ASON设备须包含ASON功能的所有软硬件及永久软件授权,投标方需免费配合开通ASON功能。
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一、总则1.1.概述1. 本技术条件书合用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软件项目,以及相关的功能、性能、安装部署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 本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 本招标文件提出了本项目需求的广度、深度和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供投标方编写投标文件之用。
4. 投标方应充分考虑并承担项目建设内容、技术联络会、培训、验收及服务的要求,提供详细、完整的解决方案,给出详细的分项报价。
该方案应彻底满足或者高于本招标文件要求,对于本招标文件中的某些部份,投标方如不能满足要求,或者有其它替代方案,或者有其它修改建议,应在方案中指出其必须进行修改的理由以及与原要求的差别,否则,招标方即认为投标方可以满足本招标文件的要求。
5. 所有招标方认为是本招标文件范围所要求而被遗漏的项目,都被认为是包含在本次招标范围内,投标方的报价被视为包含此遗漏项目的报价。
投标方可以就投标方认为的遗漏项目提请招标方注意,并详细说明理由,招标方将就此进行澄清。
6. 投标方应保证所提供的所有资料真实、完整、准确无误,否则招标方将有权取销投标方的中标资格,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投标方承担。
1.2.定义招标方: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投标方:指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
中标人:经过评标,被授予合同的投标方。
1.3.遵循标准除本招标书另有说明外,投标方提供的所有设备均应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设计、创造、检验和安装。
所用的标准必须是最新版本。
如果这些标准的内容有不同之处时,应按照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者按双方商议允许的标准执行。
如果投标方选用本条件书以外的标准时,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相当于或者优于本条件书规定的标准的说明。
标准如下:[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公通字 [2022]43 号)[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GB/T 22239-2022 )[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GB/T 20984-2022 )[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ISO 27001 )[5]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 GB/T20271-2022 )[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 ( GB/T 20279-2022 ) [7]《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电监信息 [2022]62 号);[8] 《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国能安全〔2022〕317 号); [9]《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发改委 14 号令) [10]《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 [11]《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12]《南方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2022年修编版) [13]《南方电网公司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平台技术规范》[14]《南方电网公司内外网数据安全交互规范》1.4.投标方要求1 )投标方必须在国内设有技术支持及服务部门,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包括有关的软件和专业技术人员。
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通用技术规范
110kV变电站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通用技术规范110kV变电站调度数据网设备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 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目录1 总则 (1)2标准规范 (2)3 路由器技术要求 (2)3.1 系统概述 (2)3.2 网络技术要求 (2)3.3 设备技术要求 (3)4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4)4.1 环境要求 (4)4.2 机箱尺寸 (4)4.3 接地要求 (4)4.4 基本功能 (4)5 验收试验 (5)5.1 概述 (5)5.2 现场验收试验(SAT) (5)6 质量保证及管理 (5)7 技术服务 (6)8 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 (6)9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 (6)10 设计联络会及培训 (7)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为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中数据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技术规范和说明,包括设备的功能、性能、结构、硬件、软件、验收、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服务等要求。
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系统目录1 网络系统方案 (2)1.1网络概况: (2)1.1.1 系统概述 (2)1.2设计规范和标准: (3)1.3系统构成 (4)1.3.1 网络拓扑见图4-1 (4)1.3.2 网络设备的选择和系统 (4)1.3.3 网络结构连接特性 (13)1.3.4 网络安全及管理 (15)1.3.5 网络系统特点 (16)2 设备功能和产品介绍 (20)2.1主干核心部分: (20)2.1.1 Catalyst 4006系统产品说明 (20)2.2楼层部分 (30)2.2.1 Cisco Catalyst 2950G产品说明 (31)2.3宽带接入、远程拨号接入以及地铁其他网络接入。
(37)2.3.1 产品说明 (38)2.4网络管理系统 (48)2.5检验验收内容 (51)2.6服务和保修 (51)2.7产品明细表 (52)1 网络系统方案1.1 网络概况:1.1.1 系统概述某车辆段和行车调度指挥中心位于深圳福田区竹子林段,深南大道、侨城东路和白石州路间,占地总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是某一期的核心工程。
其主要建筑包括:运营综合楼、行车调度指挥中心、车辆段综合楼、维修中心综合楼、运用库、检修库等。
其中运营综合楼位于该工程地段的东北角,为2栋联体的六层建筑,功能划分为:2-1至2-8轴为地铁运营办公楼,3-1至3-8轴1、2层为段公安局,3层为地铁培训中心,4-6层为公寓。
一期工程网络建设范围包括运营楼、培训公寓楼,提供这两栋楼内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同时网络中心还预留了OCC中心、段综合楼、地铁大厦等的接入端口。
网络主干为1000M,各楼层100M到桌面。
网络机房设在运营楼的二楼,各楼层数据点分布情况如下:表4-1 楼层数据点分布根据这个点数的分布和整个网络的容量,主干交换机配置要能满足相应的点数和交换要求,同时提供第三层交换功能。
1.2 设计规范和标准:网络设备支持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并且主要技术符合ISO/IEEE/IETF 等标准规范。
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规范
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的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确保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连续发展,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本规章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全部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管理、软件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重要职责1.公司管理层负责订立和监督执行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规范;2.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执行各项管理制度;3.各部门负责依照规定履行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的责任;4.全体员工负责乐观搭配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各项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系统使用管理第四条信息系统使用权限管理1.信息系统使用权限由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依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需求授权给相应的员工;2.员工在离职时,应当自动向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申请注销其所拥有的信息系统使用权限;3.员工不得将其所拥有的信息系统使用权限转让或授权给他人使用。
第五条信息系统使用行为规范1.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订立的各项规章制度;2.员工不得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活动,不得传播、复制和使用含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3.员工不得利用信息系统从事有损公司声誉和利益的行为,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4.员工不得私自更改、删除、销毁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文件。
第六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1.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设置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2.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并及时排出发现的安全隐患;3.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系统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可靠性和可恢复性;4.各部门应当搭配信息技术与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及时报告安全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章数据管理第七条数据备份管理1.各部门应当依照规定的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进行分级管理;2.数据备份应当定期进行,备份时应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3.备份数据应当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进行访问权限的掌控和保护。
硬件软件网络管理规定
硬件、软件和网络管理规定为了提高我院工程设计效率和保障设计质量,计算机及网络的广泛应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硬件管理1. 购置1.1 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年末提出本部门次年度须购置硬件设备的计划,报企业事务部。
企业事务部负责协调汇总并提出意见后,报院办公会议审批。
1.2 硬件的购置由企业事务部按院年度购置计划执行,申请部门提出功能要求后报企业事务部,由企业事务部进行综合询价后择优采购。
凡涉及硬件设备的报销都应由企业事务部负责,其他部门不得私自购置及报销,财务部负责监督执行。
一旦完成报销手续,财务部和企业事务部及时办理登记入库手续。
2. 管理2.1 指定院设备管理员负责硬件设备管理,其他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拆卸更换设备。
2.2 各部门兼职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内机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有关情况及时向院设备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通报。
2.3 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更换配件或维修时应由院设备管理员负责。
3. 档案3.1 企业事务部应建立设备档案,硬件一旦购置、调拨、报废应及时归档,现有硬件设备应及时上网公示。
3.2 院内的硬件调拨由企业事务部建议、部门间商定后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双方部门领导签字认可后报企业事务部和财务部办理调拨手续。
院外的硬件调拨需经过院长审批。
3.3 硬件管理人员应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确认不能使用后,应及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送企业事务部和财务部并报院长审批。
二.软件管理1. 引进软件管理1.1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年末提出本部门次年度须引进软件的预算计划,报企业事务部。
企业事务部负责协调汇总并提出意见后,报院办公会议审批,批准后纳入次年度软件引进计划。
1.2引进软件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年度预算计划,填写《引进软件请示单》,明确引进软件的用途、功能、数量和报价。
1.3院技术质量部对需引进的软件,应从先进性和使用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依据软件在同类产品中的先进性、需求状况,结合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设计使用标准化、软件使用频率、软件的使用环境、使用保障需求等因素。
网络信息安全与规范
网络信息安全与规范计算机网络为公司局域网及广域网提供网络基础平台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由技术组负责计算机连网和网络管理工作。
为保证公司网络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公司员工提供服务。
现制定并发布《网络信息安全与规范》。
技术组成员:一、条款说明1、所有网络设备(包括光纤、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服务器等)均归技术组所管辖,其安装、维护等操作由技术组工作人员进行,其他任何人不得破坏或擅自维修。
2、所有公司内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扩展必须经过技术组实施或批准实施,未经许可任何部门不得私自连接交换机、集线器、服务器等网络设备,不得私自接入网络。
技术组有权拆除用户私自接入的网络线路并进行处罚措施。
3、各部门的联网工作必须事先报经技术组,由技术组做网络实施方案。
4、网络配置由技术组统一规划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配置。
5、接入网络的客户端计算机的网络配置由技术组部署的DHCP服务器统一管理分配,包括:用户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DNS 和WI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配置。
任何接入网络的客户端计算机不得安装配置DHCP服务。
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并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6、网络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对在通过网络从事任何有悖网络法规活动者,包括扫描、攻击计算机网络及外部网络,盗用、窃取他人资料、信息等,任何违法行为将视其情节轻重交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理。
7、任何人不得在局域网络和互联网上发布有损企业形象和职工声誉的信息。
8、为了避免或减少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数据造成的影响,接入局域网及广域网的所有用户必须遵循以下规定:8.1、任何接入网络者不得制作计算机病毒;不得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不得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
8.2、采取有效的计算机病毒安全技术防治措施。
建议客户端计算机统一由技术部安装相应杀毒软件及360安全卫士对病毒和木马进行查杀。
ITSM服务管理软件通用技术规范
ITSM服务管理软件通用技术规范ITSM服务管理软件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ITSM服务管理软件通用物资集中采购。
2.通用部分包括一般性技术条款,原则上不需要项目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
如通用部分相关条款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通用部分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技术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本标准规范的专用部分主要包含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工程概况、使用条件、技术参数要求等内容,项目单位和设计单位在招标前应结合技术发展并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填写。
4. 本标准规范的投标人应答部分主要包括技术参数应答表、技术偏差表、产品部件列表、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培训及到货需求一览表等内容,由投标人填写。
5. 本标准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本规范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做出修编,各使用单位注意查询最新版本,以免物资采购出现差错。
目录1 总则 (4)1.1 一般规定 (4)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及相关证明文件 (4)1.3 投标人响应要求 (5)1.4 供货与进度 (5)1.5 到货、安装、调试、验收 (5)1.6 文档交付 (6)2 需求说明 (6)2.1 软件一般性需求 (6)2.2 其他需求 (7)3 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7)3.1 技术支持 (7)3.2 售后服务 (7)4 培训 (8)4.1 培训总则 (8)4.2 培训要求 (8)4.3 培训费用 (8)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mec标准定义
mec标准定义MEC标准定义:MEC,全称为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即多接入边缘计算,是一种将计算和存储功能移到网络边缘的技术架构。
它将计算资源从传统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向用户接入网络的边缘位置推进,以实现更低的时延、更高的数据处理效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MEC标准定义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框架,以确保不同设备和网络间的互操作性和协同工作。
这些标准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边缘计算、容器化和云原生等。
首先,SDN允许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提供了更灵活、可编程的网络控制和管理。
通过使用SDN,MEC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分配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其次,NFV将网络设备的功能从专用硬件中解耦出来,以软件的形式部署在通用的服务器上。
这样,MEC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部署和调整网络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边缘计算是MEC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将计算和存储功能移到离用户更近的位置,以减少网络时延和拥塞问题。
这也意味着MEC能够更好地支持实时应用,如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自动驾驶等。
此外,容器化和云原生技术使得MEC能够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可靠。
它们允许应用程序以容器的形式部署,以便更快地启动和迁移,同时提供高可用性和资源利用率。
总结而言,MEC标准的定义涵盖了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边缘计算、容器化和云原生等技术,旨在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边缘计算服务。
通过推进MEC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应用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管理软件专用技术规范目录1、标准技术要求 (3)1.1 网络管理软件选型技术要求 (3)1.1.1 数据采集 (3)1.1.2 数据分析处理 (7)1.1.3 统一告警 (9)1.1.4 策略的配置及管理 (9)1.2集成接口的功能及性能要求 (10)1.2.1 与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数据总线的接口 (10)1.2.2 与统一信息库接口 (11)1.2.3 与统一展现的接口 (12)1.3 系统自身管理功能 (12)1.3.1 系统自身管理 (12)1.3.2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12)1.3.3 操作日志管理 (13)1.3.4 安全控制 (13)2、项目需求部分 (13)3、投标人响应部分 (13)3.1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13)3.2销售方式表 (13)3.3用户使用情况证明表 (14)3.4投标人提供的试验检测报告表 (14)1、标准技术要求1.1 网络管理软件选型技术要求1.1.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来自各级电网公司信息网上所有网络设备的配置、运行、性能、告警等数据,通过对采集的数据的分析处理,为企业提供一体化信息系统监测管理的自动化手段。
采集的数据在自身产品中存储、缓存时,需明确说明数据存放格式及数据库或文件类型。
应答人提供产品支持采集的网络设备、数据库、中间件、通用应用等的最大承受量,以及产品能够支持采集对象的类别范围。
1.采集方式采集产品需要支持以下两种采集方式,并根据工程经验给出两种采集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建议和配置方案。
1)Agent采集a)功能通过在被管对象上安装agent方式,在各种API、系统和应用层次的调用中收集数据,对日志文件进行解析,并连线其它专有数据存储。
所收集的信息被反馈到中央监控服务器上,把结果归类制成表格,检测阈值和报警,再把结果传送给最终用户。
数据采集要求支持以下主要功能:●支持动态采集策略定义根据使用情况自动或者手动调整数据获取的周期、范围和方式等策略。
●采集器支持汇聚采集具有灵活的分布式部署机制,可以实现汇聚采集也可以进行单独采集。
●高效的采集设计尽可能少的占用被管对象资源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预处理采集器经过预加工实现数据的过滤加工。
●支持自定义采集脚本开发不修改代码的前提,实现非标数据的自定义采集●数据的缓存实现一定时间窗口内的性能数据实时缓存,提高系统效率b) 性能Agent采集方式实时可靠,对网络的带宽要求也较少,对主机的影响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内:CPU占用不超过3%、内存占用50M以内、磁盘占用100M以内。
c) 数量明确说明对单台主机设备上的配置数据、性能数据、数据库相关数据、中间件相关数据采集时,agent的部署方式和数量。
2)无代理采集a) 功能无需安装任何程序,通过标准的接口或者协议方式获取部分监测数据。
中央管理服务器在基础架构中取样调查,通过公布的API、系统和应用界面来收集可用性和性能的信息。
同基于代理的方案一样,通过系统管理控制面板,把实时和历史统计数据、警报和衡量尺度传送给最终用户。
数据采集要求支持以下主要功能:●支持动态采集策略定义●根据使用情况自动或者手动调整数据获取的周期、范围和方式等策略。
●采集器支持汇聚采集●具有灵活的分布式部署机制,可以实现汇聚采集也可以进行单独采集。
●数据预处理●采集器经过预加工实现数据的过滤加工。
b)性能无代理采集通过轮询等方式实现,实时性能较低,未部署于监管设备的运行方式,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也相对提高。
同时对被监管设备资源的占用也基本可忽略。
2.监管范围1)网络设备以SNMP、Syslog、NetFlow等标准协议方式,采集网络设备的性能、配置、告警数据、网络拓扑和流量数据。
●支持SNMPv1、v2、v3标准,采集器通过查询(Polling)和自陷(Trap)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被管设备的性能数据、事件数据、配置数据和网络拓扑。
●支持标准格式的Syslog数据采集,并通过自定义开发支持非标的网络设备。
●通过Netflow、Sflow 等流量采集机制,采集网络设备的流量数据。
●支持Telnet、SSH和FTP等无代理方式的数据采集。
通过脚本开发实现可配置的数据采集。
2)对设备的采集和解析要求详细罗列现产品可采集分析的设备种类、型号清单,尽可能减少现场二次开发实施工作量。
3)配置数据采集要求采集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数据,送入数据总线。
4)性能数据采集要求网管监控管理模块能够定时采集网络设备的性能信息,并提供接口将原始数据转发至数据总线。
5)事件数据采集要求Syslog、SNMP方式采集的网络设备事件数据,提供接口将原始数据送入数据总线。
6)网络拓扑采集要求●采集、计算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三层IP和二层物理连接拓扑图,还可以生成网络应用层的多种拓扑视图,包括VLAN、HSRP、OSPF等视图。
●迅速搜索整个网络内的所有节点、自动勾画出设备间的冗余连接、备份连接、均衡负载连接等,对网络拓扑图实时更新。
●通过监听监听动态路由协议信息的方式实现动态路由协议的视图生成。
●拓扑发现的条件包括:特定网段条件,网元类型条件等。
●支持物理拓扑发现和逻辑拓扑发现。
●对于已经发现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子网能够进行再次发现。
提供拓扑图元数据结构,并提供开放的拓扑数据接口供展现层使用。
7)主机、数据库、通用应用和中间件对主机、软件与通用应用的采集要遵循以下技术指标:●面向对象的IT组件模型数据采集层应该以面向对象方式提供统一的,描述、收集、存储和提供IT基础设施组件信息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属性形式暴露IT组件的信息和组件间的关系,通过方法暴露IT组件支持的功能操作(如开/关端口),以事件形式通知IT组件状态变化,从而向基于它的上层应用隐藏IT组件所支持管理协议的差异。
●统一的数据获取接口通过统一的接口提供IT组件的信息,隐藏各具体管理协议的细节,上层应用可以方便地使用接口获取数据而无需关心具体协议的细节(如用户名、口令等)。
●多管理协议支持可以支持使用SNMP、WMI等多种管理协议从IT基础设施环境中获取IT组件的信息,便于用户根据环境选择相应的数据采集方式。
●可扩展的IT组件支持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配置方便地扩展出对新类型IT组件的支持,对于IT组件的性能属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取数方式扩展出对应的数据提供者,并且不影响已部署应用。
IT组件模型提供采集扩展体系框架(Plugin Framework),符合数据插件要求的数据采集器,均可以部署到系统中,完成相应的采集任务,数据插件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接口。
●支持分布式数据采集贴近管理对象的分布式管理数据采集对管理的效率与功能的提升有极大意义,减低网络和管理服务器的负载。
分布式数据采集将被监控的对象分成若干个集群,每个集群都有负责采集监控信息的可分布布署的数据采集器,每个可分布布署的数据采集器分布监控集群中的IT组件,按照一定的频度,从负责的监控集群中采集监控信息。
●智能化网络访问控制数据采集层能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整数据获取的网络请求发送,根据访问概率、信息性关联等进行数据预取和缓存控制,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灵活的采集调度数据采集层支持灵活的采集事件调度,支持根据上层应用策略从10秒级别到1小时的自适应数据采集周期,并能够自动重用、合并已获取的性能数据,减低网络负载。
●提供开放API及函数接口允许用户通过网管(综合网管)系统提供的API、函数进行二次开发,将应用软件的报警信息发送到统一监控中心,实现统一报警采集的范围:●主机的性能、配置和告警数据。
●应用的性能、配置和告警数据。
●数据库的性能、配置和告警数据。
●中间件的性能、配置和告警数据。
8)业务应用应用监测数据采集实现业务应用的可用性和性能状态,与底层IT平台部件和业务部件关联起来,可以把业务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以业务为中心,驱动I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提高IT效率的同时推动业务价值的形成。
需采集的业务数据主要包括:业务系统的KPI数据,包括业务可用性、业务性能指标业务系统的关键质量指标KQI数据,包括业务系统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9)应用拓扑●获得对业务应用及其支持性跨层基础架构的全面可视性●自动创建和维护各种应用地图,这些地图可以表达各种配置项(CI)、其深层配置以及运行时刻相互关系●利用无代理发现技术,快速取得结果●利用开放应用编程接口(API),与多种操作管理解决方案高效共享应用地图1.1.2 数据分析处理1.事件数据分析处理事件处理是实现对基础设施事件、应用系统事件的集中处理,包括基础设施监控事件、应用系统监控事件的集中处理。
2.性能数据分析处理1)性能统计分析性能数据存储在系统中,系统应能对定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合信息网中管理资源的构成情况,将收集到的性能数据通过一定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此来反映信息网的性能质量。
2)流量分析网络支撑业务应用的运行,需要提供足够的带宽资源以支持关键应用的运行,因此对网络带宽、性能、可预测的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网络的应用流量分布,从而掌握网络上运行的详细数据,为网络优化和扩容提供依据。
3)性能监测管理系统应提供被管理对象的性能参数的外部查询接口,支持不同间隔的查询,查询条件包括:A.被管对象(指定的设备,如网络设备可具体到设备端口);B.监测周期;C.要监测的性能参数如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等;系统应支持随时启动、停止对被管对象的性能参数监测,提供阻塞式和非阻塞式查询接口,以便上级系统的灵活、主动查询。
4)性能数据管理在每次性能报告周期到达后,系统应能够获取到相应的性能数据,并应将性能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性能数据包括如下内容:a.测量对象;b.具体测量属性及其值;c.测量周期;d.本次测量间隔的结束时间。
性能上报到系统以后,系统需要对各类性能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提供以下数据管理功能:a.性能数据查询:可查询所有采集的各类性能数据。
系统应提供性能数据的历史记录,支持通过逻辑名称进行查询和统计,保证历史记录数据的连续性。
b.性能数据备份: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性能数据定期或按照要求导出备份到指定的外围存储介质中。
备份的性能数据应可以用来制作性能报表,或系统遭到破坏时用于系统恢复。
c.性能数据删除:可将已备份的或不再需要的性能数据进行删除,可以指定要删除的数据的条件。
5)性能门限管理●设置性能门限设置性能门限是管理员设置相关性能数据的门限,当收集到性能数据后,应自动根据当前性能指标值或其运算值与预先定义的性能门限进行比较,当超越定义的门限时,会向用户发出相应的越限告警;一旦回到正常值范围,这个告警会被自动地清除。
●查询/修改性能门限用户可查询/修改性能门限参数。
●越限告警的上报当收集到的性能数据值超越定义的门限时,会向指定人员发出相应的越限告警,告警参数包括:告警源、告警时间、告警级别、告警原因、逾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