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双基限时练 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练习谏太宗十思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练习谏太宗十思疏

课时分层练习(十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 B .夫在殷.忧 殷:深 C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D .简.能而任之 简:挑选,选拔C [C 项,冲:谦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人君当神器之.重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 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 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 B [B 项均为目的连词,来。

A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

C 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D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A B [A 、B 两项都是使动用法。

C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D 项形容词用作动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B.则思知足..以自戒C.则思虚心..以纳下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A项,古义,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今义,走路。

C项,古义,使心虚;今义,谦虚。

D项,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省略句)B.虽董之以严刑(宾语前置句)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D.震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B[B项,状语后置句。

]6.名句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推理,引出正题,浅显易懂。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苏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苏教版必修3第四个话题告诫太宗十大思想【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问题1至5。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得好,太平).b.人君当神器之重(处于).c.能克终者盖寡(能够).d.则纵情以傲物(自己以外的人).【解析】选b。

当:主持、承担。

为[分析]选择d。

和:但是,转动连词。

a、它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和助词。

b、它是:所以,代词/么地,副词。

c、作者:观看暂停,辅助词/??人,代词。

3.在“和平思考危险”中,与“危险”相同的用法之一是()A.永远保持无限。

B.看起来有礼貌,但不确信。

C.去今天的坟墓埋葬它。

D.也展示了死亡和生命的伟大【解析】选d。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译为“重大的意义”。

4.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作者用“夯根求源”的比喻来说明,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必须“积蓄德性和正义”。

所以用心爱心专心1“德与义”是君主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

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

c、作者认为,仅靠“严惩”和“威胁与愤怒”来治理国家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以德行和正义赢得民心,最终消除民心中的“怨恨”,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节选的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选择b进行[分析]。

魏征的用意是提醒太宗“守成”要注意积累“德义”,而不是说太宗力量不足。

5.翻译下列句子。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我听说要使一棵树长高,我们必须加固它的根;要使泉水长流,必须疏通源头;为了国家的稳定,我们必须积累更多的道德、仁义。

高中语文 4.17 谏太宗十思疏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17 谏太宗十思疏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3

17 谏太宗十思疏(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6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根深蒂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B.渊远流长恃才傲物戒奢以俭C.择善而从载舟履舟施惠于人D.鸣琴垂拱文武争驰是可而止解析B项,渊一源;C项,履一覆;D项,是一适。

答案 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求木之长.者长:高。

B.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C.虽在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在路上行走。

解析D项,行路:路人,彼此没有关系的人。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闻求木之.长者人君当神器之.重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C.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D.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解析B项,均为连词,来。

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

C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答案 B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B.必固.其根本C.则思知止以安.人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解析A项中“乐”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中加点字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 A5.名句默写。

(4分)(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______,________。

(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________,________。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二、课内精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课文选段,完成6~9题。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专题《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专题《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

测评训练:一、解释下列重点词语必浚.其泉源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凡百..而道著..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人君当.神器之重役.聪明之耳目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则思虚心以纳下..虑壅蔽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二、古今异义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地)3、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义:今义:谦虚的美德)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 今义:认为)三、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词语1、必固.其根本2、载舟覆.舟3、何必劳.神苦.思4、则思虚.心以纳下5、择善.而从之6、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7、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9、亏.无为之大道哉10、貌.恭而不心服11、乐.盘游四、指出句式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五、一词多义1、胜(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2)沛公不胜杯勺《鸿门宴》(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5)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6)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2、安(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2)沛公安在? 《鸿门宴》(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3、其(1)必固其根本(2)必浚其泉源(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4)则智者尽其谋(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其皆出于此乎(7)其可怪也欤六、默写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 , __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2、怨不在大,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5课 谏太宗十思疏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5课 谏太宗十思疏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5课 谏太宗十思疏应用体验之旅训练 苏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求木之长. 长:高凡百元首.. 元首:帝王B.⎩⎪⎨⎪⎧ 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深挖承天景.命 景:大 C.⎩⎪⎨⎪⎧ 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夫在殷.忧 殷:深重 D.⎩⎪⎨⎪⎧ 将有作. 作:作为所宜.深慎 宜:应该解析:D 项,作: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

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则智者尽其.谋B.⎩⎪⎨⎪⎧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失其所.与,不知 D.⎩⎪⎨⎪⎧ 则思知止以.安人虽董之以.严刑解析:A 项,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代词,他们的。

B 项,表假设,那么,就/表判断,相当于“是”。

C 项,均为所字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在一起相当于名词。

D 项,连词,来/介词,用。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国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A.①③④ B.②③⑥C.①④⑤ D.②⑤⑥解析:①根本,古义指“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④以为,古义为两个词,即“以之为”,意为“把它当做”;今义为一个词,认为。

⑤纵情,古义为“放纵情怀”,今义为“尽情”。

答案:C4.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解析:A项“安”,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安定”。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苏教必修3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苏教必修3苏教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苏教必修3苏教谏太宗十思疏一.根底检测〔20分〕1.以下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木.(chǎng)之长者浚.(qùn)其泉源B.虑雍.(yōng)蔽正身黜.(chù)恶C.克终者盖.(gài)寡董.(dǒng)之以严刑D.垂拱.(gǒng)而治仁者播.(bō)其惠2.以下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念高危,那么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那么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以下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那么必不善哉.C.恩所.加,那么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那么..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4.以下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二.阅读欣赏〔50分〕〔一〕完成5-9题〔25分〕5.以下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春华秋实.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叶徒相似,其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振.长策而御宇内流.水不腐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源不深而望流.之远6.以下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而.况于明哲乎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臣闻求木之.长者青取之于.蓝7.以下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

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课后训练: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

谏太宗十思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必浚.其泉源(jùn)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yōng)C.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zǎi)项,“载”应读“zài”。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董之以严刑督责承天景命大B.则思慎始而敬终慎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C.能克终者盖寡能够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修养D.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永保无疆之休休养项,休:美好,福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伐根以求木茂焉用亡郑以陪邻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山峦为晴雪所洗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

B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项,代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助词,与“为”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

D项,连词,那么/副词,就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项,元首:今指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古代指帝王。

C项,根本:今作副词,或名词,表示基础的东西、重要的东西;古代指树根。

D项,行李:今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指外交使节。

5.与“虽董之以严刑”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厌之有B.震之以威怒C.为巡船所物色D.终苟免而不怀仁项和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的倒装句。

A项,宾语前置的倒装句,“何厌之有”即“有何厌”。

C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D项,省略句,省略“免”的宾语“刑罚”。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译文:没有不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

B.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语文:4.1.2《谏太宗十思疏》测试(4)(苏教版必修三).doc

语文:4.1.2《谏太宗十思疏》测试(4)(苏教版必修三).doc

恩两加,则思无因以谬赏山峦为晴雪所洗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 D.文武并用,垂拱而不求闻达于诸.塞源而欲流长》。

A.无纠怒而滥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咅正确的一项是:A.杏(chang)之长者没(jun)其泉源B.虑雍(yong)蔽C.克终者策(gai)寡D.垂拱(gong)而治正身尉(chu)恶重(dong)之以严刑仁者描(bo)其惠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宏兹九德,冏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用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裁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寥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寧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今治水军八十力众()填空题:5.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懈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惧谗邪,_____________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魏征(580—643),字________ ,唐太宗封之为 _____________ ,文集有《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专用文体。

()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0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高中语文 4.2 谏太宗十思疏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2 谏太宗十思疏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谏太宗十思疏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谗.邪(chán)谄.媚(xiàn)殷.忧(yīn)浚.其泉源(jùn)B.壅.蔽(yōng)佣.金(yōng)谬.赏(miù)未雨绸缪.(móu)C.黜.恶(chù)拙.笔(zhuō)谥.号(yì)溢.美之词(yì)D.木之长.(cháng)长.者(zhǎng)慎.重(shèn)嗔.目而视(chēn)解析:A项,“谄”应读chǎn;B项,“佣”应读yòng;C项,“谥”应读shì。

答案:D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董.之以严刑董:督责承天景.命景:重大B.则思慎始而敬.终敬:谨慎人君当.神器之重当:掌握,主持C.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则思谦冲以自牧.牧:约束,修养D.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永保无疆之休.休:休养解析:D项,休:美好,福祉。

答案:D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解析:B项,形容词作动词,其余各项都是使动用法。

答案:B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译文:没有不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

B.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译文:做君主的人,能够诚实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就要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文: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D.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译文: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

解析:B项,“诚能见可欲”应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谏太宗十思疏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浚.其泉源(jùn)正身以黜.恶(chù)B.求木之长.(chánɡ)无因喜以谬.赏(miù)C.莫不殷.忧而道著(yǐn)宏兹.九德(zī)D.虑壅.蔽(yōnɡ)载.舟覆舟(zài)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B.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C.江海下.百川下:奔流直下D.谦冲以自牧.牧:修养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B.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4.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二、课堂练习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练习《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一、选择题:(75分)【】1.下列加点词形、音、义全正确的一项是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wéi 给予;必浚.其泉源 jùn 疏通B.虑壅.蔽 yōng 受蒙蔽;想谗邪. yé邪恶C.礼节甚踞. jù傲慢;使人遗.赵王书 wèi 留给D.相如持其壁睨.柱 nì盯;范增数.目项王 shuò屡次【】2.下列加点词形、音、义全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秦王不怿. yì愉快;相如虽弩. nú愚笨B.肉袒.负荆 tǎn 袒露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qián 兵器C.沛公奉卮.酒为寿 zhī酒器旦日飨.士卒xiǎng 安慰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lù并力目眦.尽裂zì眼眶【】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安定太平C.均.之二策均:平均D.良乃入,具.告沛公具:详细【】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其怒,不敢献会:适逢B.人君当.神器之重当:主持C.相如引.车避匿引:拉(车)D.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同【】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B.秦王竟.酒竟:到…终了的时候C.虽董.之以严刑董:督察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准备【】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B.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严肃D.简.能而任之简:选拔【】7.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 B.则思正.身以黜恶C.且庸人尚羞.之 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8.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特点不同的一组是A.臣请完.璧归赵 B.毕.礼而归之C.吾得兄.事之 D.既东封.郑【】9.下列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A.张良出,要.项伯 B.舍.相如广成传C.大王必欲急.臣 D.沛公军.霸上【】10.下列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 B.项伯杀人,臣活.之C.窃计欲亡走.燕 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11.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同义复词的一项是A.莫不殷忧..而自牧..而道著 B.则思谦冲C.相如引车避匿..之.. D.闻大王有意督过【】12.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之家..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吾长见笑于大方C.璧有瑕,请指示..之力不及此..王 D.微夫人【】1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缻..也 B.于是相如前进C.夫在殷忧,必竭诚..者也..以待下 D.未尝有坚明约束【】1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行李..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高中语文:4.1.2谏太宗十思疏单元测试(3)(苏教必修三)

高中语文:4.1.2谏太宗十思疏单元测试(3)(苏教必修三)

高中语文:4。

1.2谏太宗十思疏单元测试(3)(苏教必修三)高中语文:4.1.2谏太宗十思疏单元测试(3)(苏教必修三)1.名句默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2〕不念,,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5〕,择善而从之,则,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B 、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 C 、简.能而任之〔精简〕 D 、宏兹.九德〔此〕 3.下列句子断句停顿的切分,恰当的一项是〔 〕A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B 、虽董\之\以严刑C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D 、代\百司\之职役哉4.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5。

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乐.盘游 B 、则思正.身以黜恶 C 、宏.此九德 D 、何必劳.神苦思 6.对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泉不深却希望水流得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B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C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最终只能使人们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有仁慈之心,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并不心里佩服D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14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 善始.者实繁 则思慎始.而敬终 臣虽.下愚 虽.董之以严刑 不念居安思.危 总此十思.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4课谏太宗十思疏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4课谏太宗十思疏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必修3-含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B.夫在殷.忧殷:深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冲:前进,进取D.简.能而任之简:挑选,选拔解析:选C C项,冲:谦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则智者尽其.谋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失其所.与,不知D.{则思知止以.安人虽董之以.严刑解析:选C C项,均为“所字结构”,与后面的动词结合在一起相当于名词。

A项,副词,表反问,难道/代词,他们的。

B项,表假设,那么,就/表判断,相当于“是”。

D项,连词,来/介词,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属于同一类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②必固.其根本③则思知止以安.人④不念居安.思危⑤则思江海下.百川⑥则思虚.心以纳下⑦貌.恭而不心服⑧宏.兹九德A.①②⑤B.②③⑥C.⑤⑦⑧ D.④⑤⑧解析:选B ①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③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

④安,形容词用作名词,安乐的环境。

⑤下,名词用作动词,居于……之下。

⑥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谦虚。

⑦貌,名词用作状语,在表面上。

⑧宏,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大,弘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B.则思知足..以自戒C.则思虚心..以纳下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解析:选B A项,古义,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今义,走路。

C项,古义,使心虚;今义,谦虚。

D项,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董之以严刑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B.震之以威怒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解析:选B A项是省略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D项是判断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8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8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18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及答案18谏太宗十思疏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浚其泉源()载舟覆舟()盖在殷忧()正身黜恶()虑壅蔽()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思谦冲以自牧江海下百川思慎始而敬终正身以黜恶宏兹九德 3、解释下列加点的“以”字知足以自戒因喜以谬赏董之以严刑二、语段精读 (一)臣闻(①)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②)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③)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 (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D) 4、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填上所缺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欲②思③求 D.①思②求③欲 C.①求②欲③思 D.①求②思③欲 5、将文中抽出的句子“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放回原文中,正确的位置是①A ②B ③C④D6、阅读语段(一),分析各层次论述问题的角度,以及各层之间的关系。

答: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必”字,其作用何在? 答:8、作者向太宗提出“十思”,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其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答:9.翻译下列句子(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三、拓展延伸书吴道子画后苏轼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故诗至于杜子荚,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高中语文 4.9.2《谏太宗十思疏》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9.2《谏太宗十思疏》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3

谏太宗十思疏默写填空题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_________________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所宜深慎。

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则智者尽其谋,勇者,,。

4.______________,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_______________。

5.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1)克.终者盖寡( )A.克服B.能够C.攻克(2)善始者实繁.( )A.多B.繁荣C.茂盛(3)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A.作为B.动作C.建造,兴建(4)人君当.神器之重( )A.应当B.当作C.主持,掌握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致其性.焉尔(本性)凡植木之性.(方法)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生长)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表因果关系连词,所以)其培欲平,其上欲故.(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作为)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为)7.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8.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貌恭而心不服B.振之以威怒C.仁者播其惠D.必浚其泉源9.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期肤以验其生枯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①③④⑦/②/⑤⑥⑨/⑧ B. 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 ①②③⑦/10.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B.必固.其根本C.则思知止以安.人D.宏.兹九德11.翻译下列句子(1).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2).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之长.(zhǎng)者浚.(jùn)其泉源B.虑雍.(yōng)蔽正身黜.(chù)恶C.克终者盖.(gài)寡董.(dǒng)之以严刑D.垂拱.(gǒng)而治仁者播.(bō)其惠★解析:木之长.者“长”应读cháng答案:A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解析:“百司”指官职。

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解析:A项都作“因为”解释,B项第一个表疑问语气,第二个表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是所字结构,第二个和为连用表被动;D项第一个为“于是”,第二个为“就是”。

答案:A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项王曰:“沛公安.在?”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解析:B项都作“讲信用”;A项是“安定”与“哪里”;C项是“要求”与“寻求”;D 项是“治理好”与“整编”。

答案:B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①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时训练:专题四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试卷及答案

最新语文苏教版必修3课时训练:专题四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试卷及答案

专题四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课时跟踪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可以尽豫游之.乐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则思知止以.安人 C.⎩⎪⎨⎪⎧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董之以严刑 D.⎩⎪⎨⎪⎧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况于明哲乎解析:B 项,两个“以”都是连词,。

A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C 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

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

答案:B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译文:没有不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

B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译文:做君主的人,能够诚实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就要想到知足自我克制。

C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文: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D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译文: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

解析:B 项,“诚能见可欲”应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D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解析:A 项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事物的根或最重要的部分。

B 项古义:骄傲。

今义:尽情。

C 项古义:使……谦虚。

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D 项满溢:古今都是太多而漫出的意思。

答案:D4.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解析:根据对联含意和四位文学家的成就可确定B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限时练(十四) 谏太宗十思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奢侈(shē) 堵塞.(sè)殷.忧(yǐn) 载.舟覆舟(zài)B.懈怠.(dài) 壅.蔽(yōnɡ)谗.言(chán) 源远流长.(chánɡ)C.邪恶.(è) 狩.猎(shòu)谄.媚(xiàn) 敷衍塞.责(sè)D.恐吓.(xià) 苟.且(ɡǒu)谬.误(miù) 毕恭.毕敬(ɡōnɡ)解析A.殷—yīn;C.谄—chǎn;D.吓—hè。

答案 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兴建,这里指兴建宫室一类的事情)B.则思谦冲以自牧.(牧:修养)C.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滥:过度,无节制)D.信者效.其忠(效:效仿)解析D项中“效”在此为“献出”之意。

答案 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②人君当神器之.重③源不深而.望流之远④貌恭而.不心服A.①②意义和用法不同,③④意义和用法相同。

B.①②意义和用法相同,③④意义和用法不同。

C.①②意义和用法相同,③④意义和用法相同。

D.①②意义和用法不同,③④意义和用法不同。

解析①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②中的“之”也是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相当于“的”。

③和④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答案 A4.下列用“/”表示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D.永保/无疆之休解析C项正确的停顿应该是: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选项中的停顿破坏了句子的内部结构。

答案 C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必固.其根本C.则思知止以安.人 D.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解析A项中“乐”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中加点字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 A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

__①__,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

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__②__,使读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哈哈镜”观察历史。

近些年来,__③__,已经在读者尤其是在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答案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7.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改成一个长单句。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

他是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受到人们崇敬的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

8.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

①②当你越过平衡点后以为还会越走越高却惊讶地发现在走下坡路了。

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

答案①当你开始上坡,走在平衡点之前时,以为你可以越走越高。

③当你退回平衡点时,你会发现原来平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身:使自身端正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使心虚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认为D.何必..劳神苦思何必:不必解析C项中“以为”是两个词语。

“以”是“把”的意思;“为”是“作为”“当做”的意思。

答案 C10.下面关于文段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主的个人欲望。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谈的是君主的行为问题。

D.做到了“十思”,君主就不必再劳神费力地去采取其他措施,国家会“鸣琴垂拱”。

解析D项明显夸大了“十思”的作用。

答案 D11.选出“十思”中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组( )①见欲思戒②有作思止③高危思牧④满溢思下⑤盘游思度⑥忧懈思终⑦虑蔽思虚心⑧惧谗思正身⑨恩加思谬⑩罚及思滥A.①⑤⑥ B.①③④C.②⑦⑧ D.③⑥⑨答案 B12.简要概括该语段句式上的特点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多用对偶句式,气势雄健,说理有力。

1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1)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

(2)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三、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魏徵,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武德末,为太子洗马。

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徵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

徵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

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

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

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

”太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

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

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师,知门下事如故。

徵自陈有疾,太宗谓曰:“太子,宗社之本,须有师傅,故选中正,以为..辅弼。

知公疹病,可卧护之。

”徵乃就职。

寻遇疾。

徵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

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

后数日,薨。

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

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

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

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殂殁,吾失一镜矣!”因泣下久之。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B.⎩⎪⎨⎪⎧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C.⎩⎪⎨⎪⎧ 故选中正,以为..辅弼则思三驱以为..度 D.⎩⎪⎨⎪⎧ 魏徵往者实.我所仇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解析 A 项,“经常/每次”;B 项,“用尽”;C 项,“把(它)当做”;D 项,“确实”。

答案 A15.下列各句全部属于唐太宗重用魏徵原因的一组是( )①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②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③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 ④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 ⑤(太宗)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⑥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A .①②⑥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③④⑥解析 ②⑤分别写太宗信任魏徵的言行,而非重用的原因,据此可排除含②或⑤的选项,故答案为D 。

答案 D16.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魏徵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他前后共进谏二百多件事,每件事都有称赞太宗的意思,所以深得太宗器重。

B .魏徵为能遇上像太宗这样知己的国君而高兴,他说是太宗引导他劝谏,他才敢直谏,不然,他也不敢去冒犯皇帝的。

C .太宗认为魏徵挑拨他与隐太子的关系,其罪甚于射中齐桓公带钩的管仲,因而他对魏徵的信任也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

D .太宗认为魏徵正直无私,因此选他来辅导帮助隐太子建成,并且允许身患疹病的魏徵躺着教育太子。

解析 A 项,“称赞太宗”一说有误,原文中“皆称朕意”中“称”的意思是“适合,合乎”。

C 项,所表述的因果关系不能成立,且不符合原文意思。

D 项,辅导的不是隐太子,该项将“太子”与“隐太子建成”混淆了。

答案 B17.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能够提拔重用他,自比古人应无愧色!魏徵常常不顾情面恳切劝谏,不允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器重他的原因。

(2)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天下兴亡和朝代更替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