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普通天文学知识点之名词解释.doc
天文学常用名词
天文学常用名词一、天球(Celestial sphere):是在天文学和导航上想出的一个与地球同圆心,并有相同的自转轴,半径无限大的球。
天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当成投影在天球上的物件。
地球的赤道和地理极点投射到天球上,就是天球赤道和天极。
天球是位置天文学上很实用的工具。
二、天球坐标系统天文学上用来描绘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标系统。
有许多不同的坐标系统都使用球面坐标投影在天球上,类似于使用在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系统。
这些坐标系统的不同处只在用来将天空分割成两个相等半球的大圆,也就是基面的不同。
例如,地理坐标系统的基面是地球的赤道。
每个坐标系统的命名都是依据其所选择的基面。
天球坐标系统有:地平坐标系(地理平面为基面)、赤道坐标系统(赤道平面为基面)和黄道坐标系统(公转黄道面为基面)。
1、地平坐标系(Horizontal coordinate system)又作地平座标系,是天球坐标系统中的一种,以观测者所在地为中心点,所在地的地平线作为基础平面,将天球适当的分成能看见的上半球和看不见(被地球本身遮蔽)的下半球。
上半球的顶点(最高点)称为天顶,下半球的顶点(最低点)称为地底。
地平坐标系统使用高度角(Altitude, Alt)和方位角(Azimuth, Az)表示位置:高度角是天体和观测者所在地的地平线的夹角,方位角是沿着地平线测量的角度(由正北方为起点向东方测量)。
2、赤道坐标系统又作赤道座标系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天球坐标系统。
与地理坐标系统非常相似,因为两者使用相同的基准平面和相同的极点。
地球的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就称为天球赤道,相同的,地理极点在天球上的投影就是天极。
赤道坐标系统使用赤经(Right ascension)、赤纬(Declination)表示位置信息。
天球上的赤经,与地理座标中的经度相同。
赤经和经度都是沿着赤道向东或西方向量度,零点也是赤道上随意选择的。
经度的零点是本初子午线;赤经的零点是春分点,这是太阳在3月下旬运行至北天球时所通过的点,也是地球的升交点。
天文百科知识之部分专业术语解释
天文百科知识之部分专业术语解释编辑:零度星系时间:2012年1月17日- 2月15日说明:1.本文按感觉(随机)排序,以此带来不便,请大家谅解。
2.由于本文为个人编辑未经审核,因此难免会出现字词编辑错误,若发现文中出现错误,请与本人联系。
一、部分关键专业术语1.光行差:光的有限速率和地球沿着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引起的恒星位置的视位移。
在一年内,恒星似乎围绕它的平均位置走出一个小椭圆。
这个现象在1729年由詹姆斯·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发现,并被他用来测量光的速率。
2.吸收星云:太空中的冷气体尘埃云,只因为它阻挡更远恒星的光而能被发现。
3.近日点进动:水星绕太阳的轨道并非每次遵循相同的路径,而是依次有微小的位移。
每次的轨道都是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
在每个轨道上水星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近日点),椭圆向旁边位移一个很小的量。
近日点的这种进动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但不能用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引力理论来解释。
4.弱人择原理: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所有量的观测值,不是同等可能的;它们偏爱那些英应该存在使碳基生命得以进化的地域以及宇宙应该足够年老以便做到这点等等条件所限定的数值。
5.强人择原理:宇宙必须具备允许生命在其某个历时阶段得以在其中发展的那些性质。
6.阿波罗小行星群:轨道的近日点都在地球轨道之内而远日点都在地球轨道之外的一群小行星,所以它们太阳运动时穿过地球轨道。
它们的名称来源于1932年走到离地球不到0.07个天文单位时被发现的第1862号小行星阿波罗。
阿波罗本身的线大小约1.4公里。
这样一个天体如果与地球相撞,将会造成大范围的破坏。
7.巴纳德星:已知自行最大的恒星,由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E.E,Barnard)于1916年发现。
巴纳德星运动极快,仅仅180年就在天空相对于背景恒星扫过半度距离(从地球上看的月亮角直径)。
巴纳德星离我们1.8秒差距(约6光年),是离太阳系第4颗最近的已知恒星,但它是红矮星,太暗,肉眼看不见,属于到目前为止(2008年)探测到的最暗恒星,其绝对星等仅相当于太阳亮度的1%。
天文学 专业术语
1111
1. 天体:指宇宙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等。
2. 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的学科。
3. 星系:由恒星、星际物质和暗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
4.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天体,能够自行发光。
5.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通常具有固体表面。
6.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7. 彗星: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天体,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8.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状天体。
9. 黑洞:极度密集的天体,其引力极强,甚至连光也无法逃脱。
10. 红移:由于宇宙膨胀,天体的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的现象。
11. 蓝移:由于天体向我们靠近,天体的光谱线向蓝端移动的现象。
12. 引力透镜:由于引力场的作用,使得遥远天体的光线发生弯曲的现象。
13. 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电磁波辐射,是研究宇宙早期演化的重要证据。
14. 暗物质:一种不发光、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物质,是宇宙中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15. 暗能量:一种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未知能量,约占宇宙总能量的 70%。
以上只是天文学中的一部分专业术语,还有许多其他的术语和概念。
如果你对天文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天文百科知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天文百科知识之部分专业术语解释1.光行差:光的有限速率和地球沿着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引起的恒星位置的视位移。
在一年内,恒星似乎围绕它的平均位置走出一个小椭圆。
这个现象在1729年由詹姆斯·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发现,并被他用来测量光的速率。
2.吸收星云:太空中的冷气体尘埃云,只因为它阻挡更远恒星的光而能被发现。
3.近日点进动:水星绕太阳的轨道并非每次遵循相同的路径,而是依次有微小的位移。
每次的轨道都是以太阳为一个焦点的椭圆。
在每个轨道上水星最接近太阳的地方(近日点),椭圆向旁边位移一个很小的量。
近日点的这种进动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但不能用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引力理论来解释。
4.弱人择原理: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所有量的观测值,不是同等可能的;它们偏爱那些英应该存在使碳基生命得以进化的地域以及宇宙应该足够年老以便做到这点等等条件所限定的数值。
5.强人择原理:宇宙必须具备允许生命在其某个历时阶段得以在其中发展的那些性质。
6.阿波罗小行星群:轨道的近日点都在地球轨道之内而远日点都在地球轨道之外的一群小行星,所以它们太阳运动时穿过地球轨道。
它们的名称来源于1932年走到离地球不到0.07个天文单位时被发现的第1862号小行星阿波罗。
阿波罗本身的线大小约1.4公里。
这样一个天体如果与地球相撞,将会造成大范围的破坏。
7.巴纳德星:已知自行最大的恒星,由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E.E,Barnard)于1916年发现。
巴纳德星运动极快,仅仅180年就在天空相对于背景恒星扫过半度距离(从地球上看的月亮角直径)。
巴纳德星离我们1.8秒差距(约6光年),是离太阳系第4颗最近的已知恒星,但它是红矮星,太暗,肉眼看不见,属于到目前为止(2008年)探测到的最暗恒星,其绝对星等仅相当于太阳亮度的1%。
巴纳德星在天空上的路径有微小摆动,可能是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引力影响所致。
天文学名词解释整理
天文学名词解释整理星等:对于从恒星或其他发光天体接收到的光线的数量的一个衡量标准。
绝对星等:在标准距离下(10秒差距)测定的视星等为绝对星等。
极限星等:在一定条件下,用特定的望远镜能观察到的最昏暗的亮级。
视星等:表示天体明暗程度的相对亮度并以对数标度测量的数值为视星等。
光度:恒星或其他天体发出的电磁辐射的比率。
光度级:.一种特定光谱型的恒星按照自身发光度进行分级。
远日点:行星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一点。
远地点:人造卫星和月球的运行轨道上离地球最远的一点。
视太阳日: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横过子午线的时间间隔。
视太阳时:以视太阳时角所推算的时间称为视太阳时小行星:(在火星与土星之间的)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成千上万的岩石质的类似行星的小天体。
小行星带: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集中在带宽1.6天文单位距离的区域里。
其形如环带,故名。
天文单位:定义一个日地平均距离作为一个天文单位。
天文学:研究地球大气之外的物体和现象的一门自然科学的分支。
天体物理学:天文学中研究天体和现象的物理性质的部分。
极光:在地球的极区,由地球上部大气中的原子和离子辐射产生的光。
春分,秋分,春分点,秋分点: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
目镜:用于观察由望远镜聚焦产生的图像的放大透镜。
河外星系:位于或来自于银河系外的。
春分点:太阳从南向北经过天赤道时,在黄道上的位置(赤经、赤纬,黄经、黄纬均为0)。
春分点西移:岁差作用引起的黄道上春分点缓慢的朝西运动现象。
秋分:太阳从北向南经过天赤道时,在黄道上的位置(秋分点:赤纬0°,赤经12h,黄纬0°,黄经180°)。
夏至点:黄道上的一点,此时太阳在北方离天赤道最远。
二至点:天球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90°的两点,在这两点上,太阳达到了(北或南方向)离天赤道最大的距离。
其中在天赤道以北的称为“夏至点”;在天赤道以南的称为“冬至点”冬至点:黄道上的一点(黄经270°,赤经18h,赤纬为-23°26ˊ),视太阳(12月22日前后通过冬至点)距天赤道以南最大的点。
天文术语
1冲日冲日依照选择天球座标的不同,可分为黄经冲与赤经冲,而前者为常用冲日之定义(太阳与天体的黄经相差180°)。
冲日前后是观测天体的好时机,因为天体在冲的位置时,当太阳下时天体则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至午夜时份天体的地平位置最高,至翌日的日出前天体才西下,所以天体整夜皆可见,这时天体与地球的距离也是在一年中最接近,视直径最大,是最亮的(最亮的定义只适用于行星与小行星等)。
2合日合日即天体视位置跟太阳为同一方向(以视黄经相等定义),此时天体与太阳同升落,受太阳影响不能见到该天体,但是在日食发生时却可以看到。
3半影月食半影月食是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通过地球的“半影”内的一种特殊天象。
月球进入地球半影的天文现象,这时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时昏暗一些,“如果使用望远镜观测月亮,变暗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3位置预报各类天体预报位置,如日、月、行星、行星卫星、小行星位置天体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的更替月球与地球相对位置:朔─上弦─望─下弦、月球过远(近)地点内行星视运动:上合(外合)─东大距─留─内合(下合)─留─西大距─上合(外合)看不见→昏星→看不见→晨星→看不见外行星(小行星)视运动:留─冲日─留─合日4东大距东大距就是地内行星(就是水星和金星)从地球上看上去离太阳最远的那一点如果从地球上看距离太阳最远时水星或(金星)在太阳西面(就是早晨可以看到)就是西大距;反之就是东大距对于水星这样难得一见的行星(与太阳最大角距28度)大距时观测它是最好的时机这里的“距”是角距的意思就是与太阳的角距离有时候虽然角距离比较大但是由于水星与太阳的赤维比较近(可以理解为垂直的距离比较近)也不一定能都观测到水星以地球为中心,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地球和太阳连线之间的交角在黄道上的投影称为行星的距角。
距角为0°时称为"合",这时行星、太阳、地球基本成一直线,行星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
普通天文学知识整理大全
普通天文学知识整理大全*普通天文学:它观测和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研究它们的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物理状况、化学组成和起源演化规律*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苍龙七宿大致对应的西方星座:角:室女座亢:室女座氐:天秤座房:天蝎座心:天蝎座尾:天蝎座箕:人马座朱雀七宿大致对应的西方星座:井:双子座鬼:巨蟹座柳:长蛇座星:长蛇座张:长蛇座翼:巨爵座轸:乌鸦座白虎七宿大致对应的西方星座:奎:仙女座、双鱼座娄:白羊座胃:白羊座昂:金牛座毕:金牛座觜:猎户座参:猎户座玄武七宿大致对应的西方星座:斗:人马座牛:摩羯座女:宝瓶座虚:宝瓶座、小马座危:飞马座、宝瓶座室:飞马座壁:仙女座、飞马座*星座的命名1.每个星座中的恒星从亮到暗顺序排列,以该星座名称加一个希腊字母顺序表示。
如猎户座α(中名参宿四)、猎户座β(中名参宿七)、……。
2.如果某一星座的恒星超过了24个希腊字母,就用星座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如天鹅座61星,天兔座17星等。
*星图:将天体球面视位置投影于平面而绘制成的图,用来表示天体的位置、亮度和形态等。
*星表:记载天体各种参数(如位置、运动、星等、光谱型等)的表册。
恒星在星表中的编号相当于恒星的名字。
如:GC2104,NGC2632,M31等。
*天球的性质: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只反映天体视方向的投影天球半径可以任意选取,通常当作数学上的无穷大天球上任意两天体的距离用其角距(球心角)表示,线距离没有意义地面上两平行方向指向天球同一点天顶Z :过天球中心做一直线与观测点的铅垂线平行,交天球于两点,位于观测者头顶的一点称天顶。
天底Z’:与天顶相对的另一交点为天底。
真地平:过天球中心做一与铅垂线垂直的平面(天球地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真地平(天球地平圈)。
垂直圈:过天顶垂直于地平圈的大圆。
天轴:过天球球心,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直线。
天极:天轴与天球的两个交点(北天极P和南天极P’)。
普通天文学知识点之名词解释
普通天文学知识点之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绪论1、天文学: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观测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研究它们的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物理状况、化学组成及起源演化规律。
2、宇宙: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
宇宙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就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观测和理论都确切地表明,空间和时间不仅跟物质不可分割,而且空间和时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时空,这才是辩证唯物的科学宇宙观和时空观。
3、天体:宇宙各种物质客体的总称。
第一章天球和星空1、视星等:星等一般对应于星的观测(”视“)亮暗程度。
2、星座:为了识别星而把星空划分为一些区域。
3、星图:观测星空的地图。
4、天球仪:直观展示星座和恒星在天球上的分布的仪器。
5、星表:载有一系列天体的准确赤道坐标、星等、视差(距离)、光谱型等资料的表册。
6、天文年历:载有很多重要的天象资料的工具书。
7、真太阳时:以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周期——昼夜(一天或一日)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8、平太阳时:在天球上以真太阳赤经平均变化速度作均匀运动所产生的一个周期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9、恒星时:以地球相对于遥远恒星的自转周期(恒星日)作为时间计量标准,简记为ST。
10、世界时:国际上采用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圈为本初子午圈(即零子午圈),以格林威治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世界时,简记为UT。
11、北京时间:我国同一采用东八时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
12、历书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简记为ET。
13、原子时:以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是一秒为基准,简记为TAI。
14、太阴历:以太阴(即月球)圆缺变化(朔望)周期为基准——称为月。
15、太阳历: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回归年)为基准,也称为阳历。
第二章天体的运动和距离测定1、内行星:相对于地球轨道而言,轨道半径小的水星核和金星。
天文术语
天文术语1.绝对零度: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下物体内能为零。
2.加速度:物体速度改变的速率。
3.人择原理: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
4.反粒子:每个类型的物质粒子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反粒子。
当一个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碰撞时,它们就湮灭,只留下能量。
5.原子:通常物质的基本单元,是由很小的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以及围着它转动的电子所组成。
6.大爆炸:宇宙开端的奇点。
7.大挤压:宇宙终结的奇点。
8.黑洞:空间——时间的一个区域,因为那儿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
9.强德拉赛卡极限:一个稳定的冷星的最大的可能质量的临界值,若比这质量更大的恒星,则会坍缩成一个黑洞。
10.能量守恒:关于能量(或它的等效质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的科学定律。
11.坐标:指定点在空间——时间中的位置的一组数。
12.宇宙常数:爱因斯坦所用的一个数学方法,该方法使空间——时间有一固有的膨胀倾向。
13.宇宙学:对整个宇宙的研究。
14.电荷:粒子的一个性质,由于这性质粒子排斥(或吸引)其它与之带相同(或相反)符号电荷的粒子。
15.电磁力:带电荷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他是四种基本力中第二强的力。
16.电子:最早发现的粒子,带负电,是电量的基本单元,常用符号e表示。
17.弱电统一能量:大约为100吉电子伏的能量,在比这能量更大时,电磁力和弱力之间的差别消失。
18.基本粒子:被认为不可能再分的粒子。
19.事件:由它的时间和空间所指定的空间——时间中的一点。
20.事件视界:黑洞的边界。
21.不相容原理:两个相同的自旋为1/2的粒子(在测不准原理设定的极限之内),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
22.场:某种充满空间和时间的东西,与它相反的是在一个时刻,只存在与空间——时间中的一点的粒子。
23.频率:对一个波而言,在1秒钟内完整循环的次数。
24.伽玛射线: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是由放射性衰变或由基本粒子碰撞产生的。
天文相关的名词解释
天文相关的名词解释引言:天文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常常涉及一些专有名词。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些名词可能会令人困惑。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天文学名词进行解释,以便读者对天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恒星:恒星是指能够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天体,它们在空中闪耀着明亮的光芒。
恒星通过核聚变反应将氢融合成更重的元素,如氦和碳等,同时释放出庞大的能量。
恒星的大小和亮度因其质量和年龄而异,有的只有地球的几倍大小,而有的则比太阳大上千倍。
二、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运动的天体,没有自身发光。
它们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目前已被发现的行星有八颗,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和巨大行星两种类型,类地行星更接近地球的大小和结构,而巨大行星则通常比较庞大且气体丰富。
三、卫星:卫星是绕行星运动的自然或人造天体。
自然卫星指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月球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制造并发射至太空中的人造物体,用于进行通信、天气观测等任务。
自然卫星和人造卫星在天文学研究和人类工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彗星:彗星是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天体,它们绕恒星椭圆轨道运行。
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的辐射会使冰体融化,形成一条明亮的尾巴。
彗星的轨道通常很长,它们的出现往往为天文学家研究太阳系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星系: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等组成的巨大天体聚集体。
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是一个具有数百亿颗恒星的星系,而它又与其他星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星系群。
在宇宙中,星系以各种形状和尺寸存在,它们是研究宇宙演化和宇宙学的重要领域。
六、黑洞:黑洞是一种异常强大的引力场,它形成于恒星死亡后的残骸。
在黑洞中,引力极其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逸。
黑洞的大小和质量可以有很大差异,从小到大可以由“微型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等不同类型。
黑洞是天文学中最神秘的领域之一,研究黑洞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普通天文学知识点之名词解释(最新整理)
名词解释绪论1、天文学: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观测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研究它们的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物理状况、化学组成及起源演化规律。
2、宇宙: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
宇宙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就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观测和理论都确切地表明,空间和时间不仅跟物质不可分割,而且空间和时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时空,这才是辩证唯物的科学宇宙观和时空观。
3、天体:宇宙各种物质客体的总称。
第一章天球和星空1、视星等:星等一般对应于星的观测(”视“)亮暗程度。
2、星座:为了识别星而把星空划分为一些区域。
3、星图:观测星空的地图。
4、天球仪:直观展示星座和恒星在天球上的分布的仪器。
5、星表:载有一系列天体的准确赤道坐标、星等、视差(距离)、光谱型等资料的表册。
6、天文年历:载有很多重要的天象资料的工具书。
7、真太阳时:以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周期——昼夜(一天或一日)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8、平太阳时:在天球上以真太阳赤经平均变化速度作均匀运动所产生的一个周期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9、恒星时:以地球相对于遥远恒星的自转周期(恒星日)作为时间计量标准,简记为ST。
10、世界时:国际上采用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圈为本初子午圈(即零子午圈),以格林威治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世界时,简记为UT。
11、北京时间:我国同一采用东八时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
12、历书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简记为ET。
13、原子时:以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是一秒为基准,简记为TAI。
14、太阴历:以太阴(即月球)圆缺变化(朔望)周期为基准——称为月。
15、太阳历: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回归年)为基准,也称为阳历。
第二章天体的运动和距离测定1、内行星:相对于地球轨道而言,轨道半径小的水星核和金星。
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
天文学一些基本名词任何一门学科,一个知识体系都是由一些较基本较抽象的新的概念和名词组成的。
天文学也一样。
下面为了能够初步接触一下天文学,先介绍几个天文学的基本名词,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它们分别是天球,周日视运动,子午圈,中天,黄道和目视星等。
1、天球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我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2、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所以地面上的观测者看到的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3、子午圈过观测者的天顶和南北天极的大圆。
4、中天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一次(一般是晚上的那一次)叫上中天。
另外那一次叫下中天5、黄道简单的说就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
由于运动的相对性,所以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6、目视星等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伊巴谷)将恒星按照其亮度分为六等。
亮度越大,星等越小。
后来发现,一等星比六等星约亮100倍,所以定义"星等"每差一等,亮度差2.512倍。
如果比一等星还亮2.512倍为0等,比0等星还要亮2.512倍的为-1等... ...?依次类推。
下面是一些较亮天体的目视星等天狼星(大犬座α)-1.45等金星(大距时)-4.4等木星-2.7等满月-12.7等太阳-26.74等天体的视亮度不仅与天体本身的发光强度有关,还和天体离我们的距离有关。
为了能够反映天体本身的真实发光强度,我们把天体假想置于距离地球10秒差距处所得到的目视星等就是该天体的绝对星等。
太阳的目视星等是-26.74等,但如果假想把太阳移到离我们10秒差距处,我们将发现它只不过是一颗非常普通的五等小星。
太阳的绝对星等是+4.85等。
根据天球的理论,我们将地球的赤道面无限延伸,令其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为天赤道。
天文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新月(朔日),以天文学的术语是在绕行的轨道上,介于和地球之间所呈现的,因此是在的阶段之后从地球上所看见的月相。
在此刻,月球的黑暗面(未被照亮的)几乎完全朝向地球,因此仅以肉眼是看不见月球的。
最大满月:是指月亮满月时刻与近地点时刻很接近的时间"超级月亮"是(或)与近点月同时发生的月。
这是描述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着地球公转,行经近地点之时,同时又在日地联线上的通俗名词,并非天文学的专业术语。
此种结合的超级月亮并不会引发海洋、地壳和潮汐的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
残月(亏眉月),左侧的1-49%可见,可见时段:曙光前到清晨,中天标准时间 (中间相位) 9am。
亏凸月是月球的一种月相分类,亏凸月在北半球左侧的51-99%可见,南半球右侧的51-99%可见。
可见时段为入夜之后到清晨,中天标准时间 (中间相位)为上午3时。
天蝎座(:Scorpius,:♏),是一个位于的之一,面积496.78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1.204%,在全天88个星座中,第三十三。
每年6月3日子夜天蝎座中心经过。
天蝎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62颗,最亮星为(),视星等为0.96,是全天第十五亮星。
心宿二(天蝎座α,α Sco, Scorpii),是在的一颗,也是夜空中(如果的四合星系统中两颗较亮的星被分别标示时,它通常会被列为第15亮星)。
它与、、和是靠近最亮的四颗恒星,也是天蝎座内最亮的恒星,代表着"蝎子的心脏"。
它是一个光变明显但缓慢的半规则,平均是+1.09。
并与一个蓝色主序星组成一个系统。
心宿二还是。
心宿二是最靠近我们的的成员中最亮、质量最大、和已演化的恒星,属于上天蝎次集团的成员,其中包括成千上万颗平均年龄110万年的恒星,距离约为145秒差距(470光年)。
在中国,它是东方苍龙七宿中心宿的第二颗星,所以称为心宿二,又称为大火。
过去用来确定。
“”即是大火星西行,天气将寒之意。
天文单位(AU)是距离单位,定义为地球在整个轨道上(一年内)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最全的天文学术语
最全的天文学术语绝对星等(Absolute magnitude) :假定把恒星放在距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的地方测得的恒星的亮度。
吸收线(Absorption lines):某一波段的光被冷气体吸收时在光谱中形成的暗谱线。
吸积盘(accretion disk):是一个受恒星或黑洞引力作用的物质盘,最终将落到中心的恒星或黑洞中去。
活动星系(Active galaxy):能量极高的星系,中心是一个超大黑洞。
高度(Altitude):以角度度量的天体距地平线距离。
弧分(Arc minute):1度的1/60称为1弧分。
1弧分又分为60弧秒。
星群(Asterism):是一群明显的恒星,如北斗星,它组成一个星座的一部分。
小行星(Asteroids):绕太阳运行的小的石质天体,主要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量度距离的一种单位,符号是AU,规定日地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即9300万英里(1.5亿千米)。
方位角(地平经度)(Azimuth):自北点沿地平圈向东度量的天体的距离。
大爆炸理论(Big bang):这种理论认为,宇宙膨胀开始于150亿年前的一个小点。
物理双星(Binary star):两个互相环绕运行的恒星。
黑洞(Black hole):是非常致密的天体,光都逃不脱它的引力作用。
CCD:即电荷藕荷合器件。
由一块硅晶片把光变成电流,然后再形成图象。
天赤道(Celestial equator):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天极(Celestial poles):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在天球上的投影。
天球(Celestial sphere):是一个假象的保卫地球的空心球,恒星看似镶嵌在这个球上。
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 这是一类变星,其代表是仙王座δ星,它们的亮度呈脉动变化。
造父变星越亮,它的脉动就越缓慢。
昌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这是恒星核不能维持白矮星的质量极限。
天文知识点总结
天文知识点总结天体和天球:天体是指宇宙中的星体,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系、星团、星云等。
天球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
人们看到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是其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天文现象与运动:天体因地球自转而产生周日视运动,即天体在一天中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小圆转过一周。
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时,叫做中天。
由于地球的自转,天体一天要穿过子午圈两次,其中离观测者天顶较近的一次(通常是晚上)叫上中天,另一次叫下中天。
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中的运行轨迹,实际上是地球公转轨道与天球的交线。
观测与实验:天文学的观测手段包括光学、射电、红外、紫外等天文学领域的各种望远镜和探测器,用于观测恒星、行星、星系、射电波和微弱的宇宙背景辐射等,从而收集到关于天体的位置、运动、光度、频谱等数据。
天文学实验在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观测方法无法获取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天文学家设计和建造装置来模拟天文现象,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模型。
理论与模型:天文学研究依赖于理论模型的建立和预测。
根据已有的观测和实验数据,天文学家使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来构建理论模型,以解释天体物体的行为和性质。
理论模型还可以用于推测未观测到的天体现象,进一步指导观测和实验研究。
天文学的应用:天文知识在航海、航空和航天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通过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位置来确定航行方向和位置。
天文知识还在文化传承、时间测定、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历史与发展: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天体的运动,推测它们的周期和规律,建立了一套基本的天文学理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天文学已经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如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研究领域也从太阳系扩展到了整个宇宙。
总之,天文学是一门涉及广泛、历史悠久的科学,它不仅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天文名词解释
时间长河是无限的,只有确定每一日在其中的确切位置,我们才能记录历史、安排生活。
我们日常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
年、月、日是历法的三大要素。
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论上应当近似等于天然的时间单位——回归年、朔望月、真太阳日,称为历日、历月、历年。
为什么只能是“近似等于”呢?原因很简单,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日的整倍数,一个回归年也不是朔望月的整倍数。
但如果把完整的一日分属在相连的两个月或相连的两年里,我们又会觉得别扭,所以历法中的一年、一个月都必须包含整数的“日”。
为了生活的便利,学术、理论必须往后站,没办法,只能近似了!历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继续改革。
如何在精确、方便二者之间找到更好的结合点,过去是、将来还会是历法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理想的历法,应该使用方便,容易记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朔望月。
实际上这些要求是根本无法同时达到的,在一定长的时间内,平均历年或平均历月都不可能与回归年或朔望月完全相等,总要有些零数。
因此,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几种历法,实际上没有哪一种称得上是最完美的。
任何一种具体的历法,首先必须明确规定起始点,即开始计算的年代,这叫“纪元”;以及规定一年的开端,这叫“岁首”。
此外,还要规定每年所含的日数,如何划分月份,每月有多少天等等。
因为日、月、年之间并没有最大的公约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非常复杂,不仅需要长期连续的天文观测作为知识基础,而且需要相当的智慧。
人们想尽办法来安排日月年的关系。
在历史上,在世界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就其基本原理来讲,不外乎三种:即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
三种历法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
天文名词解释恒星时:天球的周日旋转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我们就利用太阳、恒星或天球上假想点的周日运动来建立时间系统。
天文知识概念
天文知识概念天文知识概念由资料整理黑洞有的天体的质量十分巨大,因而引力极强,没有任何东西能从该处逃逸,甚至光线也不例外。
没有光线返回,眼睛无法看到物体,所以称之为“黑洞”。
黄道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黄极天球上与黄道角距离都是90度的两点,靠近北天极的叫“北黄极”。
黄极与天极的角距离等于黄赤交角。
北黄极在天龙座与两星联线的中央。
黄道带天球上黄道两边各8度(共宽16度)的一条带。
日、月和主要行星的运行路径都处在黄道带内。
古人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把黄道分为十二段,叫“黄道十二宫”。
从春分起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和双鱼。
过去的黄道十二宫和黄道十二星座一致。
由于春分点向西移动,两千年前在白羊座中的春分点已移至双鱼座,命名与星座已不吻合。
三垣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分:东方七宿,西方七宿,南方七宿,北方七宿。
二十八宿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
“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辅官或辅座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内,称为辅官或辅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绪论1、天文学: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观测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研究它们的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物理状况、化学组成及起源演化规律。
2、宇宙: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
宇宙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就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观测和理论都确切地表明,空间和时间不仅跟物质不可分割,而且空间和时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时空,这才是辩证唯物的科学宇宙观和时空观。
3、天体:宇宙各种物质客体的总称。
第一章天球和星空1、视星等:星等一般对应于星的观测(”视“)亮暗程度。
2、星座:为了识别星而把星空划分为一些区域。
3、星图:观测星空的地图。
4、天球仪:直观展示星座和恒星在天球上的分布的仪器。
5、星表:载有一系列天体的准确赤道坐标、星等、视差(距离)、光谱型等资料的表册。
6、天文年历:载有很多重要的天象资料的工具书。
7、真太阳时:以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周期——昼夜(一天或一日)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8、平太阳时:在天球上以真太阳赤经平均变化速度作均匀运动所产生的一个周期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9、恒星时:以地球相对于遥远恒星的自转周期(恒星日)作为时间计量标准,简记为ST。
10、世界时:国际上采用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子午圈为本初子午圈(即零子午圈),以格林威治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世界时,简记为UT。
11、北京时间:我国同一采用东八时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
12、历书时: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简记为ET。
13、原子时:以铯 133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9192631770个周期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是一秒为基准,简记为TAI。
14、太阴历:以太阴(即月球)圆缺变化(朔望)周期为基准——称为月。
15、太阳历: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回归年)为基准,也称为阳历。
第二章天体的运动和距离测定1、内行星:相对于地球轨道而言,轨道半径小的水星核和金星。
2、外行星:相对于地球轨道而言,轨道半径大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3、合:内行星和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时。
4、下合:内行星介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5、上合:内行星和地球分别在太阳两侧。
6、东大距:上合之后,内行星向太阳东侧运行,成为昏星,与太阳的角距逐渐增大,达最大角距时称为“东大距”。
7、西大距:下合后,内行星向太阳西侧运动,成为晨星,与太阳的角距逐渐增大,达最大角距时称为“西大距”。
8、位相变化:内行星在视运动中我们只看到行星被太阳光照射的部分的变化。
9、凌日:若内行星在下合时又恰在黄道面附近,地球上就可以看到它从太阳圆面前经过,日面上出现一个移动的小黑点。
10、冲日:外行星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时,称为“冲日”或“冲”。
11、会合运动:地球上观测到的行星公转和地球公转的复合运动。
12、会合周期:地球上观测到行星的连续两次上合或冲的时间间隔。
13、开普勒定律:第一,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定律)。
第二,连接太阳到行星的直线(向径)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面积定律)。
第三,行星公转周期P 的平方与轨道半长径 a 的立方成正比。
14、牛顿运动三定律:第一,无外力作用于物体时,它保持静止或匀速支线运动状态(惯性定律)。
第二,物体受外力 F 作用,就在外力方向得到加速度a,加速度的大小跟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 m成反比,即 F=ma。
第三,第一个物体受到第二个物体的作用力,同时第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有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和方向相反的。
15、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F 跟它们的质量( 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
16、同步自转:卫星的自转周期跟它们绕行星轨道运动的周期相同,卫星的自转轴大致垂直于其赤道面。
显著例子是月球。
17、白道:月球轨道面交于天球的大圆,即月球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18、朔(新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之时,月球未被太阳光照的暗半球对向地球,“视而不见” 。
19、娥眉月:朔后,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逐渐增大,向东偏离太阳,日落后在西方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小部分呈右弯镰刀形。
20、上弦月:当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达90°时,我们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半球的一半而呈半圆形。
21、望(满月):当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达180°时,我们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全部半球呈圆形。
22、下弦月:当月球与太阳的黄经之差达270°时,我们看到被太阳照亮的月球另半球而呈半圆形。
23、残月:下弦月后在黎明前看到呈左镰刀形。
24、掩:离我们近的天体经过远的天体前面而完全遮挡住远的天体。
25、凌:在掩时,若近的天体没有远的天体视面大,就不能完全遮住远的天体。
26、天文单位( AU):日地平均距离(更确切地说,地球公转椭圆轨道半长径)。
27、秒差距( pc):与周年视差 1”对应的距离。
28、光年( ly ):光在一年内所经过的路程。
第三章天体辐射和天文探测工具1、大气“窗口”:由于地球大气有选择性地吸收天体辐射,只透过光学和射电波段的天体辐射而到达地面,因此,地面观测到的只是通过大气“窗口”波段的天体辐射。
2、光谱的基尔霍夫定律:(1)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征谱线;(2)每种元素都可以吸收它能够发射的谱线。
3、黑体(绝对黑体):发射电磁辐射的效率最高且可以吸收入射到它的一切波长的全部电磁辐射的理想辐射体。
4、热辐射:当吸收与发射的能量达到动态平衡时,黑体就处于热动平衡温度,它的辐射只与温度有关。
5、非热辐射:辐射源不处于热动平衡状态的辐射。
6、回旋加速辐射:在外磁场中沿圆轨道或螺旋轨道运动的非相对论性(速度远小于光速)电子产生的辐射。
7、同步加速辐射:在外磁场中沿圆轨道或螺旋轨道运动的相对论性(速度接近光速)电子产生的辐射。
8、辐射流量(辐射通量):单位时间经过某面的辐射能量。
9、大气消光:星光经过大气而发生的减弱几颜色变化。
10、色指数:同一颗恒星在不同波段的测光星等之差。
第四章行星地球和月球无第五章行星和卫星无第六章小行星彗星陨石行星环1、彗星:可以呈现扫帚形态的天体。
2、近核现象:从彗核的几个活动区喷发出物质,形成“喷流”和“包层”。
3、流星体:除了小行星和彗星以外,行星际众多独立绕太阳公转的小物体的统称。
第七章太阳1.太阳光度:整个太阳在各波段的总辐射流(总功率),它是由太阳总辐照测量结果推算的。
2. 太阳总辐照:太阳垂直照射在离它1AU处每平方米面积上的总辐射流。
3.太阳活动:在太阳的一些局部区域常发生规模不同、有时很剧烈的扰动变化。
4.太阳震荡:太阳表面不断地做周期性的上下起伏运动,有人也称之为“日震”。
5. 太阳大气:可以直接观测的太阳表面以上层次,一般按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来划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等层次。
6. 光球层:从温度极小向下 500 公里到向上高度约200 公里,是太阳大气的底层,也是太阳大气密度最大的层次和温度最低的层次。
日面上常出现暗斑(黑子)和亮斑(光斑),还有米粒存在。
7.临边昏暗现象:太阳圆面的亮度(更确切说,辐射强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弱,尤其边缘部分减弱更严重的现象。
PS:临边昏暗现象主要呈现于可见光及近紫外、红外波段。
而在波长短于 160 纳米的远紫外和 X 射线波段以及射电波段,则是呈现“临边增亮现象”。
8.米粒:在太阳像上看到的许多米粒状的较亮小斑。
米粒是一种对流现象,光球层处于较高温度的对流层上面,热的对流元胞上升,将多余热量辐射掉后,变冷的气体就分开而沿米粒边缘向下返流回去。
9.色球层:光球之上到高度约2000 公里,按温度随高度升高情况再细分色球为低、中、高三层。
是稀疏透明的气体,连续光谱辐射很弱,主要发出发射线辐射,尤其氢的谱线(尤其 Ha 很强,因而使色球呈红色)。
色球层是很不均匀的,有亮暗斑组成的网络结构、针状物(日芒)、冲浪、暗条和日珥、耀斑等特征和活动现象。
10. 针状物(日芒):从宁静色球网络射向日冕的细长喷流。
PS:位于色球边缘,具有很多“火焰”特征,始与色球中层、向上延伸可达10 000 多公里,宽度约800 公里,寿命约 5~10 分钟,向上运动速度 20~25 公里 / 秒。
针状物的数目随高度增加而减少,估计色球中层约有 25 万个。
11. 冲浪(日浪):实际是形状呈笔直的或稍弯尖峰的一种物质抛射现象。
PS:冲浪爆发区的大小为几百到 5 000 公里,抛射速度可达50~200 公里 / 秒,最大高度达 10 000~20 000 公里,先加速度上升,达最高点后又加速返回,寿命多为10~30 分钟,其抛射常在约 1 小时间隔在原地重复。
12.色球 - 日冕过度层:从色球层顶部到日冕底部之间为过渡层,它是色球层和日冕之间质量和能量流动的分界层,温度从几万 K 陡升至百万 K。
PS:色球层尤其是色球 - 日冕过渡区的温度随高度增高,加热原因是个很重要但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13.日冕:太阳大气最外层,延展到几倍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PS:日冕物质极其稀疏,但温度却高达百万K, 主要由质子、高次电离的粒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很透明。
PS:平时肉眼看不到日冕,只能在日全食时看到。
在日全食时,月球遮住太阳光球的强烈辐射,在日轮周围显露出广延的白色微弱光辉,这就是日冕。
14.太阳风:1958年帕克(E.N.Parker)研究高温日冕膨胀的理论模型,得出日冕气体连续外流而形成“太阳风”。
PS:太阳风的主要成分是电子和质子,还有α 粒子等一些重离子。
15.日球:将太阳风限制于内的一个巨大磁层。
16.黑子:用望远镜呈太阳放大像在投影屏上时看到的暗黑斑点。
PS:黑子的大小不一,小黑子不到 1 000 公里,而大黑子达 20 万公里。
大黑子有复杂结构,由中央很黑的“本影”和外面较暗的“半影”构成。
17. 光斑:用白光或连续光谱观测日面时,在边缘部分(主要在 0.6~1R ? 区域)见到亮些的不规则斑块。
PS:光斑常伴随黑子,它们彼此密切联系。
18.谱斑:用 Ha 线或( CaⅡ的) H、K 线进行太阳的单色光观测,可看到色球有很多亮区和暗区,分别称为亮谱斑和暗谱斑。
常把Ha 线看到的谱斑称为氢谱斑,而把H和 K 线看到的称为钙谱斑。
19.耀斑:用氢的 Ha 线或( CaⅡ的) H、 K 线进行太阳的单色光观测,有时可看到色球局部区域急骤增亮 10 倍以上的现象,也曾称“色球爆发”。
PS:耀斑是太阳高层大气(很可能在色球 - 日冕过渡区或低日冕)的一种急骤不稳定过程,在短时间(约 100~1 000 秒)内释放出很大能量( 1022 ~10 26焦耳),引起局部瞬间加热,不仅谱线辐射而且各种电磁辐射(从γ到 X 射线、远紫外到可见光及射电波段)及粒子辐射都可能突然增强,对日地空间环境和地球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