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染色具体步骤终极版
染色的流程合集

染色的流程合集
1. 预处理:
退浆与煮练:去除织物上的天然杂质、浆料以及纤维内部的杂质,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渗透性。
漂白:对于某些需要白色或浅色染色的织物,进行漂白以去除原有色素并提高织物对染料的吸收性能。
丝光处理(针对棉类):通过浓碱处理使棉纤维发生形态变化,提高其光泽度、尺寸稳定性及对染料的吸附能力。
2. 染前准备:
浸渍:将织物充分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以便于后续染料的渗透。
调制染液:根据需要的颜色深度和色牢度要求,精确计算并调配染料溶液。
3. 染色过程:
染色浴:将预处理过的织物放入已配好的染液中,通过控制温度、时间、PH值和机械作用等方式,使染料均匀地附着在纤维上。
固色(如需):对于一些活性、直接等需要固色剂固定的染料,会在染色后加入固色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染料与纤维紧密结合。
4. 后处理:
清洗:染色完成后,要经过多次清水冲洗,以彻底洗去未固着的浮色,保证色泽稳定。
烘干:将清洗后的织物进行烘干,保持合适的湿度,防止霉变或
皱缩。
定型:根据需要,对织物进行热定型处理,使之具有稳定的尺寸和形状。
5. 检验与包装:
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色差、色牢度、手感、强度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质检的织物,进行整理、折叠、打包,然后入库或发货。
革兰氏染色步骤6则

革兰氏染色步骤6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革兰氏染色步骤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革兰氏染色步骤(1)革兰氏染色步骤步骤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2分钟后,自来水冲洗。
干燥,镜检。
染色后,革兰氏阳性菌都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都呈红色。
细菌分类: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属(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等)、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为临床重要等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埃希氏菌属、枸橼酸菌属、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等)、莫拉菌属(卡他莫拉菌等)、奈瑟菌属(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罗菲不动杆菌等)、克雷伯菌属(主要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等)、黄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军团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血杆菌属(杜克雷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产气杆菌属、霍乱弧菌、阴沟肠杆菌等。
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2)详细阐叙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浏览次数:174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1-5-25 17:44 |提问者:肖箫2011shaw最佳答案革兰氏染色一、目的:在细胞发放之前,利用标准的革兰氏染色法对即将发放的细胞悬液进行检测,判断细胞悬液中是否含有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
二、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方法

实验方法步骤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2分钟后,自来水冲洗。
干燥,镜检。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
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主要步骤是先用结晶紫进行初染,再加媒染剂—碘液,以增加染料与细胞间的亲和力,使结晶紫与碘形成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然后用脱色剂(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
凡细胞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剂的颜色(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如被脱色后有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
一般乙醇脱色的时间为30s,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能被脱去颜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相反,如果时间不够,革兰氏阴性菌未被完全脱色而被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
染色时间一般控制在1min。
革兰氏染色液的配制:第1液:结晶紫溶液结晶紫乙醇饱和溶液100 mlA液:结晶紫 2.5 g95%乙醇25.0 mlB液:1%草酸铵溶液将结晶紫研细后,加入95%酒精,使之溶解,配成液;将草酸铵溶于蒸馏水,配成B液。
两液混合即成。
第2液:路(卢)戈碘液碘化钾 2 g碘 1 g蒸馏水300 ml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溶解时可稍加热,最后补充蒸馏水量。
第3液:脱色剂(1)95%乙醇或丙酮乙醇溶液100 ml95%乙醇70 ml丙酮30 ml第4液:番红花红染色液2.5%番红0 (Safranin 0)95%酒精溶液10 ml蒸馏水90 ml。
装片染色方法

装片染色方法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装片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微观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装片染色方法,以供参考。
一、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1.装片准备: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切成薄片,粘贴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苏木精染液对装片进行初染,约5-10分钟。
b.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c.使用1%的盐酸酒精分化,约30秒。
d.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分化液。
e.使用伊红染液复染,约1-3分钟。
f.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g.晾干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二、免疫荧光染色1.装片准备:将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适当浓度的封闭液,室温封闭1小时。
b.加入一抗,室温或4℃孵育过夜。
c.用PBST(磷酸盐缓冲液+吐温-20)清洗装片,重复3次。
d.加入荧光二抗,室温孵育1小时。
e.用PBST清洗装片,重复3次。
f.晾干装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
三、银染法1.装片准备:将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银染液进行初染,室温孵育5-10分钟。
b.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c.使用显影液进行显影,约1-3分钟。
d.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显影液。
e.使用定影液进行定影,约3-5分钟。
f.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定影液。
g.晾干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四、甘油醛-苏丹黑染色(Golgi染色)1.装片准备:将细胞或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
2.染色步骤:a.使用甘油醛溶液进行初染,室温孵育5-10分钟。
b.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c.使用苏丹黑溶液进行复染,室温孵育1-3分钟。
d.用清水冲洗,去除多余染料。
e.晾干装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总结:以上为几种常见的装片染色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样本。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染色流程

染色步骤流程
实验室染色流程图
染色步骤说明及规范:
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掌握各种染液的不稳定性,以便调整染色时间,并熟悉各种染液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颜色。
1.染色目的:使细胞核结构清晰显示,各种染色反映的细胞能恰当地显示胞浆分色,使细胞透明度提高,结构清晰。
2.染色步骤:95%乙醇固定(10分钟以上,最长不超过24小时)---- 清水漂洗(浸提2-3次)---- 苏木素5-10分钟(细胞核着色)----清水漂洗(浸提2次)---- 盐酸酒精0.5% (分化1-3秒)---- 清水漂洗(浸提2次)---- 氨水1% (反蓝10秒)---清水漂洗(浸提2次)---- 95%酒精(1分钟)---- EA50( 胞浆着色2-4分钟)---- 三步95%乙醇---- 三步100%无水乙醇(脱水)---- 封片
封片
实验室封片流程
封片步骤说明及规范:
1、将染色好的玻片自二甲苯中充分透明后,按照制片后放入染色架的顺序依次取出封片,将树脂胶少量的滴在离心细胞区域的中下三分之处后将玻片自下而上缓慢的压制在细胞上。
2、注意树脂胶过多的出现在玻片的周围会影响美观;玻片于盖玻片之间不能够出现气泡,防止阅片人员在阅片时因为气泡而使其在镜下变得模糊而不能做出相应的诊断;另外在各种染色,制片过程中,需要注意勿令玻片干燥,并且须特别注意如加树脂胶的时候,应该将滴管提起,悬空滴下,不能够使滴管尖端碰到玻片,导致玻片上的细胞可能被粘去,沾染其他的标本,造成错误。
将封好的玻片晾干后,阅片。
实验常用的染色方法

实验常用的染色方法实验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染色方法,并附上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费托染色法费托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染色方法,适用于奥林匹克焦磷酸胶原的标本染色。
具体步骤如下:1)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用甘油将样品漂浮于载玻片表面。
2)将标本置于75%的乙醇中浸泡1分钟,使细胞固定。
3)用氧化锇酸染液浸泡标本1-3分钟,然后将标本漂洗干净。
4)用甘油将标本封闭,并固定封片。
注意事项:- 费托染色法需要使用甘油和乙醇等试剂,请注意安全操作。
- 染液的浓度和时间可以根据样品特性进行调整。
2. 伊氏染色法伊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和组织染色方法,常用于裂殖原细胞的观察。
具体步骤如下:1)将样品放在载玻片上,并用乙醇固定细胞或组织。
2)将标本漂浸于伊氏染色剂中,染色时间根据需要来确定。
3)用纯水洗涤标本,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用甘油来固定封片。
注意事项:- 伊氏染色法在染色剂的选择和染色时间上需要一定的经验。
- 染过的载玻片应妥善保存,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注意避免破坏样品。
3. 傅氏染色法傅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DNA染色方法,常用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或组织中的DNA。
具体步骤如下:1)将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用沙漏酸进行固定。
2)用荧光染料傅氏染料与标本进行染色。
3)用缓冲液洗涤标本,以去除多余的染料。
注意事项:- 傅氏染色法中染料的选择要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荧光染料对应不同颜色的发光。
- 染色时间和染料浓度对结果有影响,可以进行优化。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实验染色方法,但还有其他多种染色方法,例如格里姆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等。
每种染色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样本和特点,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选择。
在进行染色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染色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正确解读实验结果和实现研究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染色方法总结

染色方法总结AgNOR染色法:1、试剂配制:(1)AgNOR染色液:甲液:明胶2 g 溶于双蒸水至99 ml,在60℃使之完全溶解,再加入纯甲酸1 ml 摇匀待用。
乙液:硝酸银50 g 溶解于双蒸水中至100 ml,4℃冰箱保存。
(2)AgNOR工作液取甲液10 ml,乙液20 ml 临用前混合。
2、步骤:(1)切片脱蜡至水(2)双蒸水洗2次(3)AgNOR 工作液中(25℃)浸染30分钟(暗处进行)(镜下观察)(4)双蒸水洗3次(5)脱水,透明,封固3、结果:油镜观察,细胞核及胞质背景为淡黄色,AgNOR呈棕黑色颗粒状。
B鞭毛染色法:1.试剂配制:甲液:丹宁酸5克氯化铁(FeCl3)1.5克福尔马林(15%)2.0毫升氢氧化钠(NaOH)1%1.0毫升乙液:硝酸银(AgNO3)2克蒸馏水100毫升制备乙液时,待硝酸银溶解后,取出10毫升备用,向余下的90毫升硝酸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铵,先呈很浓厚的沉淀,再继续滴加至刚刚溶解沉淀成澄清液为止。
再将备用的硝酸银溶液慢慢逐滴加入澄清液中,先呈现薄雾,但轻摇则消失,继续边滴加边摇动,待澄清液呈现略有轻微不消散的薄雾状为止。
如雾重,则银盐沉淀,不宜使用。
2.染色方法:(1)将待检菌接种在新制备的肉汤琼脂斜面上,置37°培养16—20小时,备用。
(2)在载玻片的中部相隔一厘米处,用接种环各沾一滴蒸馏水,然后用接种环挑取湿润处的菌苔少许于一端的水滴中,倾斜玻片使培养物流至另一水滴中,两水滴自然相通,菌体从上位自然扩散到下位水滴中,待干燥后染色。
(3)在干燥涂片上加甲液3—5分钟,用蒸馏水冲洗。
将残水沥干或用乙液冲去残水后,加适量乙液保持30—60秒钟。
染色时在酒精灯上稍加热,使染液出现蒸汽即可,用蒸馏水冲洗。
(4)镜检:菌体及鞭毛皆染成茶色。
3.注意事项:(1)染液最好随用随配,存放至次日效果则差。
(2)一定要充分洗净甲液后再加乙液,否则背景较脏。
(3)防止水及培养物沾有氯化物。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精编版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一,过程1.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l一2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染色(1)初染加草酸铰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3)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一30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用番红液染1一2分钟,水洗。
(5)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6)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Gram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一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肤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各种布料染色方法

各种布料染色方法一、染色方法:染色剂染色染色剂染色是最常见的布料染色方法之一。
染色剂是一种能溶解在水中并能与纤维结合的化学物质。
染色剂染色的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染色剂和布料,根据染色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准备工作,如调配染液、调整pH值等。
2. 染色过程:将布料放入染液中,保持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使染料能均匀地渗透到纤维内部。
染色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浸染、轧染、喷染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 染后处理:染色完成后,需要对布料进行染后处理,如洗涤、漂白、定型等,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布料的品质。
染色剂染色的优点是染色效果鲜艳、色牢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纤维,如棉、麻、丝、毛等。
但染色剂染色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染料对环境的污染、染色剂的价格较高等。
二、染色方法:草木染色草木染色是一种传统的染色方法,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来提取染料进行染色。
草木染色的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植物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染色的植物材料,如蓝莓、菊花、茶叶等。
不同植物材料所提取的染料颜色也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
2. 染料提取:将选好的植物材料进行处理,如研磨、煮沸、浸泡等,以提取染料。
染料提取的方法可以根据植物材料的特性进行选择,如水煮法、浸泡法、蒸馏法等。
3. 染色过程:将布料放入染料中,调节温度和时间,使染料能均匀地渗透到纤维内部。
染色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如浸染、轧染、喷染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4. 染后处理:染色完成后,需要对布料进行染后处理,如洗涤、漂白、定型等,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布料的品质。
草木染色的优点是染料来源广泛、环保健康,染色效果自然、具有独特的质感,适用于天然纤维的染色。
但草木染色也存在染色效果不稳定、染后色牢度较低等问题。
三、染色方法:酶法染色酶法染色是一种利用酶解作用来实现染色的方法。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加速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反应,使染料更好地与纤维结合。
染色方法生物

染色方法生物
1.革兰氏染色法:
-通过一系列步骤(初染、脱色、复染)区分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利用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后,乙醇脱色过程中,两类菌对染料的保留能力不同,最后用稀释复红复染。
2.单染色法:
-使用一种染料直接染色,以观察微生物的整体形态和分布,不区分不同类型微生物。
3.乳酸酚棉蓝染色法:
-主要用于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的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孢子、菌丝体及细胞壁结构。
4.抗酸染色法:
-如齐尼染色或荧光抗酸染色法,用于鉴别结核杆菌等抗酸性菌。
5.芽孢染色法:
-用于突出显示某些细菌如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产生的内孢子,如孔雀绿染色法和石炭酸复红染色法。
6.荚膜染色法:
-例如印度墨水染色或荚膜染色,用于检测细菌表面的荚膜结构。
7.鞭毛染色法:
-如暗视野染色或Leifson's染色法,用于观察细菌的鞭毛结构。
8.死活染色法:
-包括LIVE/DEAD染色、美蓝染色等,用来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
9.细胞化学染色法:
-如偶氮偶联法、联苯胺法、普鲁士蓝法、雪夫反应(PAS反应)、金属沉着法等,主要用于血液细胞、组织切片或特定生化成分的定位和定量分析。
临床检验——微生物 常见染色操作

临床检验微生物—常见染色操作
一、涂片制备
1、涂片
用接种环或接种针从肉汤增菌液、半固体斜面或平板上挑取适量菌液或菌落于洁净破片上(固体菌种先加1小滴或1环生理盐水于玻片上),将挑取的增菌液直接涂布于玻片上(菌落均匀涂片于盐水中),涂片要薄而均匀,临床标本如脓、痰、分泌物等可直接涂片。
2、干燥
涂片最好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或将玻片涂菌面朝上,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适当位置慢慢烘干,切不可放在火焰上直接烤干。
3、固定
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上迅速通过3次(涂菌面朝上),加热固定。
固定的目的一是杀死细菌,二是使细菌附着于玻片上,不易被水冲掉。
1、初染:初染剂结晶紫,染色10秒钟,适量流水洗掉。
2、媒染:媒染剂碘液,染色10秒钟,适量流水洗掉。
3、脱色:脱色剂丙酮—酒精,脱色约10—20秒钟,至无紫色脱出为止,适量流水洗掉。
4、复染:复染剂复红,染色10秒钟,适量流水洗掉,自然干燥后镜检。
结果判断:革兰阳性呈蓝紫色,革兰阴性呈红色。
1、初染:加石碳酸复红染液,室温染色10分钟或更久,细流水冲洗,甩干。
2、脱色:酸性酒精脱色至无红色为止,细流水冲洗。
3、复染:亚甲基蓝复染30秒钟,细流水冲洗,待干镜检。
结果判读:抗酸染色阳性呈红色,抗酸染色阴性呈蓝色。
1、标本处理:取脑脊液2ml经3000r/min离心10min。
2、涂片:取沉淀物1环涂布于洁净玻片上,然后加适量墨汁,加盖玻片后用暗视野镜检观察。
3、结果判读:镜下背景呈黑褐色,菌体为无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一,过程1 .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l 一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 .染色( 1 )初染加草酸铰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 2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 3 )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 %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 一30 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 4 )复染用番红液染1 一2 分钟,水洗。
( 5 )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 6 ) 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 一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肤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青霉素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包含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水洗、媒染、水洗、脱色、复染、水洗、干燥观察共11步,应注意把握涂片的薄厚、加热温度,脱色时间及各染液质量。
1.涂片:在灭菌后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待检样品,用烧红冷却后的接种环将液体铺匀。
2.干燥:载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水分蒸发。
3.固定: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快速过2至3次,用2至3秒后待冷却。
4.初染:滴加1至2滴草酸氨结晶紫染液,染色时间约一分钟。
5.水洗:用小水流冲洗载玻片,冲洗至水呈无色。
6.媒染:滴适量革兰氏染液,染色时间约一分钟。
7.水洗:同步骤5。
8.脱色:在载玻片上滴加95%乙醇,至流下乙醇不呈紫色,大约用时半分钟后水洗。
9.复染:滴加1至2滴沙黄染液,染色时间约一分钟。
10.水洗:同步骤5。
11.干燥、观察:待标本片干燥后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

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1.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2min,水洗,沥去多余的水分,吸干或烘干,镜检。
2.革兰氏染色法(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min,水洗。
(2)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s---1min,水洗。
(4)加碱性复红液(或沙黄或稀释石炭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
(5)吸干或烘干,镜检。
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抗酸性染色法(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缓缓加热,至发生蒸汽即止,维持微微发生蒸汽,经3—5min,水洗。
(2)用3%盐酸酒精脱色,直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
(3)用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min,水洗。
(4)吸干或烘干,镜检。
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以下方法也可:即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用1%美蓝染色液复染约20s,水洗。
对光观察,标本务必全呈蓝色,在火焰上烘干、镜检。
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和背景呈蓝色。
4.瑞氏染色法(1)抹片自然干燥后,滴加瑞氏染色液于其上,为了避免很快变干,染色液可稍多加些,或看情况补充滴加,经1—3min,加约与染液等量的中性蒸馏水或PBS 液,轻轻晃动玻片,使与染液混匀,约3min左右,直接用水冲洗(不可先将染液倾去),吸干或烘干、镜检。
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等物呈其它颜色。
(2)另一方法抹片自然干燥后,按涂抹点大小,盖上一块略大的清洁滤纸片,在其上轻轻滴加染色液,至略浸过滤纸,并看情况进行补滴,维持不使变干;染色3--5min,直接用水冲洗,吸干或烘干、镜检。
此法使染色液经滤纸过滤,可大大避免沉渣粘附于抹片上影响镜检观察。
5.姬姆萨染色法(1)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色液原液,即稀释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氏染色液。
革兰氏染色技术操作方法

革兰氏染色技术操作方法
1、将待染细胞涂片在室温下空气干燥;
2、固定:在干燥细胞涂片上加入固定液,室温下静置10分钟;
3、洗涤:用蒸馏水冲洗干燥细胞涂片;
4、染色:加入革兰氏染色剂液,室温下静置1分钟;
5、洗涤:用蒸馏水冲洗干燥细胞涂片;
6、脱色:滴加脱色液,室温下轻轻晃动,直至出现清晰的紫-蓝-紫三色带;
7、洗涤:用蒸馏水冲洗干燥细胞涂片;
8、除水:在空气中干燥细胞涂片。
注意事项:
1、固定液和脱色液均为有毒溶液,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并注意通风保护;
2、染色时间和脱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细胞结构模糊或丢失;
3、洗涤和除水时要充分清洗,否则会影响染色质量;
4、在使用前要检查染色剂液的pH值,若过酸或过碱会影响染色效果。
染色流程

染色流程1.配布——将织厂来的毛胚依照染厂生产计划排缸流程卡,将布放入布车等待后道工序处理。
作用:①一般放置12-24小时,消除织造时的张力,防止染色时因胚布张力造成染色茈点。
②将没有开幅的毛胚进行开幅。
例如要进行水洗,预定等布种。
2.水洗——主要用于含OP布的工序,通过水洗机来完成(也叫精练)。
作用①祛除织物上的油剂,脏污,土污。
②松弛织物张力及内应力。
3.预定——由于织物中含氨纶,在织造时氨纶易收缩易产生储存折痕折皱且氨纶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上油的工序,在染色时要尽量考虑将油去除,通过胚布的预定,①能基本消除储存折痕、折皱②通过预定高温使织物内部油蒸发到织物表面在经过前整精练将油去除更好。
③消除氨纶布的边缘回缩,提高前整染色质量。
4.精练——涤纶弹性针织物,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受力不匀,则经常会出现因氨纶收缩产而引起折痕、皱痕,所要释放织物张力,进行松弛收缩,但由于没有松弛机械,只能在染缸精练松弛。
由于在染缸中精练,而染机有一定的张力,没有能保证织物在无张力条件下均匀收缩,所以在加工氨纶针织时,产生异常较多。
5.染色——主要重点包括以下几点:①.领料——进水——化料——加助剂——进料——调整升温曲线②.易产生的异常:A、操作不良,染色若发生打结,易产生严重色花。
B、升温过快,短时间内上色过快;保温时间不够,匀染时间不够。
C、因水质供应造成某段期间之硬度偏高因素。
D、PH值调节不当,特别是用高牢度染料做超细含OP布时容易发生色花或色差。
E、色配方之配伍性不佳,染料在高温时稳定性差、重现性差,容易发生色花或色差。
F、染色排缸变换色相时染缸未作好清缸,导致染色时布面沾染色油渍或块状色花状况。
G、喷嘴大小不适宜,亦容易产生条状色花。
H、胚布含油大,去油不干净,染色时易在去油不净处产生色花状。
I、染色容缸量太大或布在缸内过长。
J、染色布速过慢。
K、染色使用的助剂有效性不稳定或染料因素与助剂之相容性差。
L、松弛精练效率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matoxylin-Eosin stains
1 脱蜡至水(30min)-流水冲洗
2 苏木精染核20min左右-流水冲洗-镜观
3 盐酸酒精分化10 —15s-流水冲洗
4 弱氨水返蓝10 —15s -流水冲洗
5 伊红染色20min左右—流水冲洗
6 系列酒精脱水
7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8 树胶圭寸固
结果:细胞核呈紫蓝色,细胞浆、基底膜、胶原纤维、肌纤维成粉红色,可观察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HE染色可充分显示肾小球的细胞增生,但不能区分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种类。
可显示中性多核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由于上皮细胞的被覆,肾小球基底膜呈略厚的假象。
苏木素小体呈淡紫红色。
纤维素样坏死呈深粉红色。
碎核呈深蓝色细胞核碎片。
微血栓呈粉色。
HE染色可以很好的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肾间质水肿以及炎细胞浸润。
Periodic acid-Schiff reacti on
1 脱蜡至水-流水冲洗
2 1%过碘酸溶液10min -流水冲洗-吹干
3 雪夫试剂37度孵浴-镜观-流水冲洗
4 苏木精染核5min -流水冲洗
5 盐酸酒精分化10 —15s-流水冲洗
6 弱氨水返蓝10 —15s—流水冲洗
7 系列酒精脱水
8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9 树胶圭寸固
结果:细胞核呈蓝色,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细胞浆、肾小球系膜基质、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等呈红色。
PAS与HE染色一样可显示肾小球内的细胞增生和浸润,因其可很好的显示基底膜,可依细胞的位置区分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
尚可观察基底膜是否增厚、皱缩和毛细血管塌陷。
可观察肾小囊和肾小管基底膜是否增厚。
尚可观察肾小球硬化、系膜基质增生、系膜溶解。
PAS 阳性的蛋白滴可见于蛋白尿患者的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浆内。
可显示细动脉硬化时的玻璃样变。
细胞性排异反应的肾小管炎在PAS染色中也可很好显示。
注意:第四步染色时间过长容易,颜色过深不容易分辨,所以一定要把握时间!!!
PAsM染色(六胺银套马松三色混合染色)
1 脱蜡至水-流水冲洗
2 1%过碘酸溶液10min -流水冲洗
3 六胺银溶液65度1h-镜观(注:如果六胺银溶液染色过深就要用氯化金分化)
4 3%硫代硫酸钠定影—水洗
5 苏木精染核20min左右-流水冲洗
6 盐酸酒精分化10 —15s-流水冲洗
7 弱氨水返蓝10 —15s —流水冲洗
8 Mass on 染色:
Masson溶液染色1min左右—1%冰醋酸洗—镜观亮绿
橘黄剂溶液染色10S左右—1%冰醋酸洗
9 高浓度系列酒精脱水
10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11树胶封固
结果:基底膜、网状纤维和IV型胶原呈黑色,细胞核呈蓝黑色,背景呈粉红色,免疫复合物呈红色,III型胶原呈蓝色或者绿色。
由于基底膜可清楚而精确显示,所以免疫复合物定位精确,而对于肾小球内增生的胶原成分可区分III型(蓝色或者绿色)和IV型(黑色)
Masson染色
Mass on's trichrome sta ins
1 脱蜡至水-流水冲洗
2 媒染剂染30min (媒染剂配方:10%重铬酸钾+10%三氯醋酸。
二者等量混合,有色融入无色里)-流水冲洗
3 苏木精染核20min左右-流水冲洗
4 盐酸酒精分化10 —15s-流水冲洗
5 弱氨水返蓝10 —15s —流水冲洗
6 Mass on 染色:
Masson溶液染色1min左右—1%冰醋酸洗—镜观亮
绿橘黄剂溶液染色10S左右—1%冰醋酸洗
7 高浓度系列酒精脱水
8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9 树胶圭寸固
结果:细胞核呈红色,免疫复合物呈红色,基底膜、胶原纤维呈蓝或者绿色(染色液III中若为甲苯胺蓝则显蓝色,若为亮绿则显绿色)
该方法优点是显示各部位的免疫复合物,呈红色或者嗜复红蛋白。
可区分肾间质水肿和肾间质纤维化(山型胶原),前者呈淡蓝色,后者显深蓝色并可见蓝色胶原纤维。
直接免疫荧光
1 冰冻切片(3um)
2 风扇吹干2h f 4度冷藏过夜-风扇吹干1h左右(或者4度冷藏过夜-风扇吹干2h)
3 加稀释抗体
[Antibody : PBS 液(A=1 : 30、M=1 : 90、C s=1 : 80、C4 =1 : 30、C i q=1 : 60、F=1:10、G=1 : 80)]
4 37度孵浴1h左右
5 生理盐水I、II各洗片5min
6 甘油稀释液封片
结果:异硫氰荧光素显绿色,罗丹明显红色
7 4度冷储
间接免疫荧光
1 冰冻切片(3um)
2 风扇吹干2h f 4度冷藏过夜-风扇吹干1h左右(或者4度冷藏过夜-风扇吹干2h)
3 1抗
4 37度孵浴1h左右
5 生理盐水I、II各洗片5min
6 2抗
7 37度孵浴1h左右
结果:异硫氰荧光素显绿色,罗丹明显红色
8 生理盐水I、II各洗片5min
9 甘油稀释液封片
10 4度冷储
结果:异硫氰荧光素显绿色,罗丹明显红色
高锰酸钾刚果红染色
1 脱蜡至水-流水冲洗(切片厚度5 um )
2 高锰酸钾一硫酸混合液处理3min -流水冲洗
(高锰酸钾一硫酸混合液配制:5%高锰酸钾+0.3%硫酸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3 5%草酸3min处理—水洗
4 苏木精染核2min -流水冲洗
5 碱性刚果红染色10 —20min -无需水洗直接镜观
(碱性刚果红配制:0.3ML1%NaOH+30ML80% 酒精氯化钠+饱
和刚果红)
6 快速高浓度酒精脱水
7 二甲苯I、II分别透明10min左右
8 树胶圭寸固
注意:刚果红染色是在阴性的基础上做此染色(去掉2、3步骤), 检测鉴别蛋白质的性质,若为阳性(系膜区和小动脉有砖红色物质沉积)则加上2、3步骤从新做此染色。
PAsM染色快速法
1组织固定:把肾穿标本组织完全浸入10%中性甲醛中微波固定
20S (微波处理600W)
2 组织脱水:80% — 85% — 90% — 95% —100% —100%乙醇中进行微波(600W)脱水各15S,共计90S
3 透明:二甲苯I、II在微波(600W)中各15S,共计30S
4 浸蜡:常规浸蜡,蜡缸I、II分别10min
5 包埋、切片、烤片:切片厚度为2um , 94度烤烤箱中95min
6 常规脱蜡至水,已备染色
7 染色:HE。
PAS按常规染色。
PASM染色采用微波600W, 90S < 与步骤与常规PAM套Mass on染色相同。
Explanation
1文中说左右意思是时间可以随情况把握,苏木精和伊红可以适当
延长时间,不必拘泥于课本。
2 PAM染色第3步,洗片时候:蒸馏水、蒸馏水、3%硫代硫酸钠、氯
化金
3系列酒精脱水浓度依次:
70% —80% —90% —95% —100% —100% 4高浓度系列酒精脱水:
90% —95% —100% —100%
5六胺银溶液配制(顺序依次由上到下):
25ML3%六次甲基四
胺
2.5ML5%硝酸银22.5ML蒸馏水
4.5ML5%四硼酸钠数滴硼酸
6 Mass on染液的配制方法:
3.2g磷钨酸
4ML冰醋酸
400ML蒸馏水
2.4g变色液2R
1.2g亮绿
7 冰醋酸(1%)洗掉Mass on液和亮绿液
乙肝二抗浓度之比(抗体:PBS液= 1:10 )8肌酐的浓度值与新月体形成有关
9光镜组织固定液为10%的中性甲醛
10 电镜液为2.5%的戊二醛
11缓冲甘油的浓度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