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国内外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综述[摘要]论述国际图联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图书馆组织都制定有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方针,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规划、馆藏建设与管理、读者服务与馆员教育;国内图书馆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备的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发展纲要性文件或法规,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集中于对国外研究情况的介绍,对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意义、对象、措施及具体实践情况的探讨;指出导致国内外研究存在异同点的根源是国内外不同的多元文化环境。

[关键词]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代图书馆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背景。

图书馆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开展无差异的信息文化服务、如何建立适应外来移民文化需求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

本文对国内外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研究及实践工作。

1 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提出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一词,最早由加拿大于1922年提出,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再度提出此词,以强调移民带来世界各地的文化丰富了加拿大本地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取代以往“同化”移民文化的观念。

中国虽未提出“多元文化”一词,但历史源远流长,汉、满、蒙、回、藏等民族大融合,历史上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就是多民族融合和多文化的展现。

多元文化即指一国之内由于历史的民族融合,或当代移民的因素,或不同文化地域背景的人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因素,而由不同的民族/种族(races)或文化族群(ethnic groups)所呈现的多元文化面貌。

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综述作者:张善华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2期摘要: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由计算机、人组成的,能进行图书信息管理,借阅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的信息系统。

它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图书资源方便快捷的传播,在有效时间内让图书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求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图书管理;借阅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31-01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图书管理系统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过了3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图书馆已经把计算机应用到了图书的管理当中。

图书馆已经发展到计算机系统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操作模式。

根据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国内图书管理系统设置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参考咨询、联机检索、公共查询等子系统,其功能覆盖了图书馆的全部业务环节。

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资源在子系统之间具有高度的共享一致性,数据资源具有较高的集成性。

图书管理系统提供基于HTTP的WWW检索,以及对Z39.50协议的支持。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图书馆业务的深入开展以及新业务的增加要求图书管理系统能考虑到现实情况,适应时代变迁。

图书管理系统都有自己各自的特色,基本表现在对网络化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加强。

这主要通过提供网际应用,支持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联机编目、馆际互借、馆际文献查询等方面来体现。

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国内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主要介绍较为常用几个系统:(1)丹诚图书馆集成系统。

丹诚图书馆集成系统采用了目前最具特色的非结构化数据库环境支持,是一套建立在前沿技术基础之上的完整图书管理系统应用平台。

该系统应用Windows推荐事件的驱动方式来创建用户界面系统功能模块,用户界面更加完美,更具灵活性。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和共享性,也符合现代社会信息共享的理念。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障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这种开放可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开放,也可以是全面的开放。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起源于美国。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外开放,允许社会公众进入图书馆查阅文献。

此后,这一做法逐渐得到推广,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也逐步展开,但发展相对较慢。

近年来,随着信息共享理念的普及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推广。

政策法规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对外开放。

例如,美国通过《高等教育法》等法规要求高校向社会公众开放图书馆。

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定和实施。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加强管理。

一方面,要保证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政策和措施,确保对外开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对外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技术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查询、文献传递等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数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加强社会服务宣传和推广是吸引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校园内外宣传、网络推广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兴趣。

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政策是保障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持续性的关键。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研究综述

2 0 8 ・
科教 文 化
国 内外 图书馆信息服 务发展演变研 究综述
刘 琳
( 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o 4 0 )
摘 要 :本文从 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演变及 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 演变两个方面论述 了国内外 图书馆信 息服 务发展 演变研 究对 图书馆服务 的理念从 无到有 、 从简单到 复杂 、 从机械到科 学、 从 片面到全 面的全过程 , 从而进一步对高校 图书馆信 息服 务创 新研 究并且充 分发挥 高校 图书馆为社会服 究综述

1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
围内看 , 公元前 6世纪到公元前 8世纪 , 图书馆经历 了产生 、 发展 、
图书馆信息服务观念随着 时代 的演 变不 断发展 、 完善 。我 国是 繁荣的过程 。 例如 , 希腊在雅典创建了第 一个 图书馆 , 亚述帝 国在尼 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 的文明古 国, 纵 观历史 , 图书馆服务 的理 念从 尼微建立 了皇宫 图书馆 , 阿拉伯文化 鼎盛 时期 , 巴格达城 图书馆 的 无到有 、 从简单到复杂、 从 机械 到科学 、 从片面到全面主要经历 了以 数 量高达 3 0 多所等等 。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 改革运 动开展 时期 , 下几个发展阶段 : . 也就是 西方 近代 图书馆起源时期 。 嗍 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 , 迫于机器 1 . 1 “ 公开藏书” 服务观念的萌芽 生产需要高素质工人 的实际情况 , 教育开始在欧洲 广泛普及 , 从此 由于受 到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 早期 的藏书楼将藏书保 文献需求度大大增加 , 致使原来封 闭的图书馆 向社会大众开放 。于 存起来 , 作为其工作的主要职能。起初 的藏 书通 常只允许封建统治 此 同时 ,近代大学 图书馆和专业性质的图书馆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 者使用 , 平 民百姓无从阅览。 在欧洲 中世 纪之前 , 西方并没有“ 大学 ” 这一概念 。 这一 时期之后 , 大 到宋朝以后 , 一些个别藏书者同意平 民百姓借 阅图书。为 了扩 学随之出现。叫旦是 , 西方早期 的大学并没有设置图书馆 , 但是 教授 大藏书 的流通范围及传播力度 , 明末的曹荣 在其 著作 中提 出了要用 可 以拥有 自己的私人藏书 。所 以, 学生只能向书商买书或者向 自己 传抄 和刊刻的方法促使书籍实现传播 、 流通 , 但是在 当时的社会反 的老师借书。到 1 5世纪与 1 6世纪之交 的时候 , 西方大学图书馆迅 响力并 不是很大 。到 了道光年 间 , 出现 了以藏 书楼 为原型 的“ 共读 速发展 , 并且服务 内容与规模也 随之发展 。 楼” 。 ‘ 共读楼” 的作用是可 以允许少 量读者进入其 中进行 阅览 。 其 英 、美等西方国家的公共 图书馆形成 于 1 9 世纪末 、 2 0 世纪初 。 管理者 内阁中书 国英还制定 了借 阅细则 ,在细则 中规定 了开馆 时 在 当时 , 公共 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 二 战之后 , 信息技术在欧 间、 借阅数量 、 管理办法等。 这个借阅细则是当代图书馆工作准则的 洲等发达 国家发展迅速 , 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 , 使 图书馆 向 自 动化 、 最早形 态 , 也是早期较为完善 的借书规则 。古代公开藏书的 目的是 集成化 、 现代化迈进 。 全新 、 先进 的技术使 图书馆传 统的服务方式得 启迪大众 的智慧 , 所 以古代信息服务 的特点为 : 第一 , 服务局限性较 以改变 , 因而 , 图书馆在各各方 面有 了本质的飞跃 。2 0世纪 的 2 0至 大, 服务对象仅仅是少数有文化 的人 , 但对平 民百姓 的服务却 十分 3 0年代 , 这一时期是 图书馆理论发展 的重要 时期 , 也 是世界图书馆 匮乏 。第二 , 空间局限性较大 , 阅览范围仅限于室 内 , 室外阅览无从 发展史 上的重要时期 。 因为 , 印度图书 学家阮冈纳赞 出版 了《 图书 提及。第三 , 出现了早期借书制度和规则。 馆学五定律》 , 这一定律为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指明 了方 向。在 2 0世 1 . 2 “ 面 向大众” 服务观念产生 纪的 4 0至 6 0年代 ,也发生 了对图书馆发展来 说较 为有 意义 的事 在1 9 0 1 年至 1 9 0 5 年期间 , 书刊借 阅活动及有关借 阅方面的宣 件。 诸如 , 《 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 正式通过 , 情报学的 传活动被 大力 开展 , 其 主张扩大读者服务范 围, 并采取积 极热情 的 诞生 , 计算机技术在图书情报界 的应用等 等。到了 2 0世纪 7 0 年代 服务态度 , 体现 了进步、 新潮的服务思想 。到 1 9 0 9年 , 《 京师 图书馆 至 8 0年代 , 国外 图书馆的发展 由于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 , 几乎呈停 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 由清政府颁布 , 它的宗 旨是全面开放 , 供人 滞状态。到了 9 O年代 , 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 数字 图书馆的出现无 阅览 。 1 3 ] 五四运动后 , 革命先驱李大钊提出 自己对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论对 当时 、 现在 、 乃至未来 , 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的理解 , 他认 为图书馆不单单是存放书籍 的地方 , 而且是 教育人 的 3结 论 地方 。李大钊提倡将 图书馆 的藏书进行对外开放 , 让更 多的人享受 当今 的时代 是一个知识 经济时代 , 是一个 创新 的时代 , 信 息的 阅读 书籍 的快乐。有了先进思想 的指导 , 当时的图书馆 服务 工作 开 数量越来越 庞大 , 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 时空化对信 息的整序 和有效 展迅 速 , 少数 图书馆可以不定时地延长开馆 的时间 , 为读者提供更 管理 的要求越来 越高 。 国内外 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演变研究对图书 多的阅读空间等等。 值得一提 的是 , 在 当时 , 有些 图书馆还设 置了流 馆服务的理念从无到有 、 从 简单到复杂 、 从机械到科学 、 从片面到全 通代理处等设施和场所 , 并开展种类繁多的阅读指导活动。读者服 面进行 了完整的剖析 , 从而进一步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务工作 随近代 图书馆的产生而产生 , 它的服务工作 特点是 : 第一 , 服 并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

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

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

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集散地,一直是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随着双创(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推进,图书馆服务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对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国外,图书馆服务“双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如何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资源。

在这方面,美国的图书馆研究较为深入。

针对创业者和创新团队,美国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比如创业指导、商业数据库、专业期刊和网络资源等。

一些大学图书馆还开设了创业训练营和创业导师课程,通过图书馆的资源和现代技术设备,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美国图书馆还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可视化和人工智能等,来服务创新创业者。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还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合作机会。

美国图书馆还注重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共享资源和经验,形成联合推动“双创”服务的局面。

相比国外,国内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在一些城市,图书馆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和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分享经验和资源。

一些大学图书馆也在积极拓展数字资源,如在线数据库、电子期刊和专业图书,以满足创新创业者的信息需求。

国内图书馆还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方式,与创新创业者建立联系,为其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支持。

国内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研究和实践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方面,一些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创新创业者的多样化需求。

一些图书馆在推进“双创”服务时,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导致服务水平和效果有限。

国内图书馆需要加强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土特点的“双创”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效果。

三、未来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将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在线化服务,满足创新创业者的信息和资源需求。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

智慧图书馆,作为传统图书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还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明确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随后,通过综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评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服务模式、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揭示智慧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述评,我们希望能够为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推动智慧图书馆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增多,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界定、特点分析、构建策略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如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等。

同时,构建智慧图书馆的策略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包括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智慧管理平台的开发、智慧环境的营造等。

技术应用方面,国内智慧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这些先进技术,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管理运营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实践探索方面,国内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智慧化改造和升级的实践探索。

这些图书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提升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对比分析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对比分析
阅 、咨”一体化读者服 务模式 开始形成 …。随之 ,读者服 务工作开始贯穿于 图书馆各个 职能部 门,服务 的方法 、内
等作为 检索 式 ,在 中 国文 献 总库 中进 行 检索 ;以 “b r lry ia a rc”作为 检索 式 ,在 E s0 ]vl n 8v del e BC 、E e e 中进行 检 索 , s l" 获取相关文献。通 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 ,到 目前利用为止 ,
sv rltpc : seicra esrsac ,sri rci , e tcn lg fsrie sri u t vlao eea i o s p c6 ed r eerh evc pa t nw h o y 0 evc , evc q  ̄ y e a t n, e e c e o e ui rfr ee-
涌现。为此 ,本 文在 搜集 和整 理相 关研 究文 献 的基础 上 ,
对 中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内容进 行系统梳理 ,以为 国内 相关 研究 提供参 考。
1 国外 高校 图书馆 服务研 究 内容
00 21 年 l 月, 1 笔者以 “ 参考咨询、读者服务、用户服
务 、高校 图书馆 ad n 咨询服务、图书馆 a 资源 a ( n d n 利用 d
Co a a ie An ls fUnv ri b a i e vc t me a d Ab o d mp r t ay i o ie st Li r re S r ie a v s y s s Ho n r a
Ha n qn Hu n n Yo g ig ag
pI h ie ne sa hme o ,r ex ot t,r er hrc r ̄ a hm n bod neddt p v e a dt d r csi r er t d e a hcn n e e fe ne c h s c es e a hca t i ∞ t o eadar ,i n e r i s c ao s a t o od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
年 年会 “ 图书 馆服 务 的公 益 性 与社 会 化 ” 主题 讨 论 的重 分
要 议题 。
较 分析 , 为对我国的高校 图书馆社会服务法律制度建 认
设 、 务理 念建 设 、 务 人 才建 设 与服 务 内容 内涵 建 设方 服 服
面有 一定 的启示 。
随着 教育 部 与 中 图学会 等 部 门 、组 织 对 高校 图书 馆 社 会开 放 的政 策 引 导 ,高校 图 书馆 社会 化 服 务研 究 在 我 国图书 馆界 迅速 升 , 国图书馆 学者 分别 就对 各 大高 我
L u Y n o g( i ayo ai oy c n nv r t , a a , io ig 1 3 ) i a h n Lb r f l nP lt h i U i s y D l n La nn , 10 4 r D a e c ei i 6
Ab ta t L b ay s r ie o t ec mmu i ir re n C i a i e e t e r ,h tp c h n s y o d c t n o h n a lo s r c : i rr e vc st h o n t l a i si h n n r c n a s o i ,t e Mi it fE u a i fC i a h s as y b y o r o
囤素 .知 占 阵

实 践 zz ̄ ・ t -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 比较与启示
刘艳 红 ( 连 业 大学 图书馆 大 辽 宁大 连 163 0 4) 1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服务是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热议的话题, 我国也在教育部与中图学会等部门机构的政策引导下进行了相关的理
证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基础上 向社会公众服务 。本文试 图 在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即服务推进 回顾与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摘要】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是图书馆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和趋势。

在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深度化,涉及到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国外图书馆管理研究则更加关注信息科技的应用和国际合作。

未来,图书馆管理研究应该继续关注数字化转型、服务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展望未来,有必要深化理论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以促进图书馆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国内、国外、热点问题、趋势、总结、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仓库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管理研究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创新、用户需求变化、信息共享与开放等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图书馆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了图书馆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管理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研究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图书馆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图书馆运作和服务的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为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的概述,可以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管理研究的现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为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Deborah J. Grimes指出:组织始终都是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关系到管理方式与管理水平的。

合理的组织结构方式,是目标、政策、程序与实践,以及内外部环境结合而成。

起初是无序繁杂的,后来变为井然有序;起初定义为工作,后来变为一种责任;起初是简单的分工,后来发展成合作,积极团结工作人员来一起完成计划目标,提出个人的局限性,发挥合作的优势,而这也是现阶段图书馆工作人员合作共同实现图书馆目标的总要工作。

Roy M Mersky指出:图书馆管理模式与传统相比有了一定的创新,但是如今的优势却不一定能在未来一直延续,时代的发展是迅速的,社会的进步也是一刻不停,新的技术革命早晚会来临,并且人们的习惯也会随之改变,现有模式在未来不一定适合时代发展需要,不一定被人们喜欢喝接纳,所以,图书馆管理一定要不断的创新,不选的探讨出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制定出更有效可行的管理方案,确保计划顺利完成。

2国内研究现状成骥对于重视馆藏轻视应用这种传统模式做了系统的探索,并且之处传统模式中主要问题是过度追求硬件大、全,却忽略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仅仅去重视图书馆规模上的扩大以及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忽视馆舍内部的正确规划和合理设计布局;馆舍内对读者在建设方面的需求考虑有欠缺;服务方面的管理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服务理念上的欠缺、服务主动性的缺失和服务层次的弱势。

服务的方式相对闭塞,具有被动、封闭等特点,管理方面,分割现象严重。

这种管理模式对提树冠的服务职能拓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刘萍研究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北京之下,高校图书馆怎样建设管理服务模式。

管理服务模式的关键是人,因此,未来图书馆应该是信息馆员、知识馆员、网络馆员。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思维的深入人心,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服务平台,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建立创客空间,提供创新服务,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这些创客空间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融合了3D打印、电子制作、编程教育等现代科技元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交流、创新于一体的平台。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相对成熟,研究也更加深入。

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已经将创客空间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这些图书馆创客空间不仅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还注重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书馆创客空间在国内外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总结不够充分等。

未来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化,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推动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1. 创客空间的概念与发展背景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其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平台,旨在为创客们提供工作、交流、学习所需的场地、设备、工具及网络资源。

在这个空间里,创客们不仅能够共享知识和技术,还能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思想,实现创意的产生、转化和实现。

创客空间所倡导的创新、合作、分享的精神,与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创造的高度重视和追求不谋而合。

创客空间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创新创造的需求和热情日益高涨。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务工作方面 由于各种原因。 存在着差异 。 以对国内外图 所
给有需要 的人 : 第二、 什么是合法的少数群体 , 多社 在很 会问题由他们引起的情况下 。图书馆是否还能对少数人 种忽视 ; 、 第三 在资源减少或停止增长 的情况下 , 应该通 过什么方式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 os t no E R s Ak s 7 i n] 认为图书馆
欧 亮 万慕 晨 ,
( . 庆教 育 学 院 图 书 馆 , 庆 40 52重 庆交 通 大 学 图书 馆 , 庆 4 o 4 1重 重 0 6 ;. 重 o7 )
摘 要 : 书馆 信 息 服 务 在 图 书馆 工 作 中处 于 核心 地 位 , 其 的研 究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图 书馆 信 息 服 务 的原 则 、 图 对 从 图
作 者 简 介 : 亮 (9 4 )男 , 理 馆 员 , 欧 18 一 , 助 重庆 教 育 学 院 图 书馆 ; 万慕 晨 (9 6 ) 女 , 理 馆 员 , 庆 交 通 大 学 图 书馆 。 18 一 , 助 重

1 0・ 6
询的使用率 . r i s a 和 BKC oduy 】 Y Siv a 0 na R ..huh r[通过研 均
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 可以相互借鉴。 吸取 各 自的优点 。 发现 自己的缺点。 从而更好 的为图书馆工作
服务
信息服务用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 而不创造收入, 同时其
提出图书馆的作用应该是帮助用户获得某个位置.并且
2 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图书 馆信息服务的原则、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 图书馆信息
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图书 馆 信 息 服 务 的 方 法 、 书馆 信 息 服 务 对 象 、 图 图书 馆 信 息 服 务 的评 价 等 方 面研 究 了国 外 的 研 究 现 状 。 数 字环 境 下 的 图书 馆 信 息服 务 。 从 图书 馆 信 息 服 务 模 式 , 图书 馆 信 息 服 务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 国外 图书 馆 信 息 服 务 等 方 面研 究 了国 内的研 究现 状 . 以期 对 图书馆 工 作 有 所 帮 助 。 关键词 : 图书馆 信 息 服 务 ; 息 服 务 ; 息 服 务研 究 信 信

浅析图书馆管理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图书馆管理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馆员队伍知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图书馆管理
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 业务流程逐渐从书本位到人本位, 按照知识流重新设
计, 对管理的弹性和适应性要求越来较高。 管理从固定的组织系统向富有弹性 的组 织系统发展 。 它 需要 图书馆组织为 流程 而定 , 突破 部室 职能分 工界 限, 按照 图书馆特定的目标和任务。 把全部业务流程当作整体, 将有关部室管理职能进 行集成和组合, 强调全流程绩效 , 实现全过程、 连续性的管理和服务。 这种管理 方 式将弱 化部 室主任层 次 的领导 作用 , 缩短 管理 路线 , 建立 管理 中心下 移的 体
管理技术的自动化是以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墓础, 以提高管理效益为 目的, 朝着 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图书馆事业
是计算 机应 用最早 的领 域之一 , 在 国外 先进 的国家 中 , 图书馆 使用计 算机 已是
相当普遍的事情了。 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 近年来, 我国图书馆在图书馆活动 的一系列领域内开始了自动化试验, 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 、 书刊订购管 理、 图书编目、 书刊流通管理、 行政管理以及工作统计等等 。 有些馆已建成计算
[ 摘 要]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 电子图书馆 、 数字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将成为新世纪图书馆的重要标志。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管理的国内外现状, 对 图书馆 管理 的 发展趋 势进 行 了探讨 。 [ 关键词] 图书馆 管 理 , 国 内外 现状 , 发 展趋 势 中图 分类 号 : G 2 5 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0 3 — 0 2 7 8 — 0 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了解,掌握学科服务难点,分析学科服务影响因素,提出学科服务体系原则,并通过对国外高校学科服务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内部分高校学科服务的总结,得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结果,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打下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27-03为满足不同读者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文献信息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咨询服务部门或团队,提出了学科咨询服务,目的是用于提升读者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满足不同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1学科服务基本问题研究1.1学科服务现状分析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先开展学科服务,随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为学校科研开展学科服务,很多学校图书馆把学科服务作为深化读者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方式。

但目前学科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①部分高校图书馆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开展学科服务。

②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服务,但效果很不理想。

③部分高校图书馆保持观望态度。

1.2学科服务的难点造成上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不尽如人意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在当前的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建立了学科服务,但仍对其疑虑重重,他们认为在现有环境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学科服务存在许多困难。

有许多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也表示学科馆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得不到用户的认可,整个学科服务过程无法深入到教学或科研过程中,服务结果不能满足预期理想。

学科服务研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学科服务成果都不明显,甚至更多的仍然只是纯粹的图书馆,而不能作为学科服务查新站等。

每个学校图书馆都有各自的学科服务难点,找到学科服务的难点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才是重点。

初景利教授总结出图书馆学科服务难点在于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确立学科服务的基点、学科馆员的角色等方面,并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了五点针对学科服务难点的解决方案:①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

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和其他相关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满足读者需求,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定义与功能图书管理系统,简称LMS(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是指用来管理图书馆资源、服务读者的计算机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图书馆馆藏管理、读者借阅管理、文献检索与利用、统计与分析等。

图书管理系统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实现了图书的数量统计、借还流程管理、图书的检索和查询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国内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设计与开发国内的图书管理系统研究者在系统功能设计和开发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他们积极探索如何优化馆藏管理、读者服务、文献检索与利用等功能模块,以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 技术应用与创新国内图书管理系统研究者还在系统技术应用和创新上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他们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图书管理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功能,提升了系统的综合能力和用户体验。

3. 评估与改进在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中,评估和改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国内的研究者通过用户反馈和评价,对已有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并进一步推动系统的发展。

三、国外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国外的图书管理系统研究同样具有丰富的成果和创新,对国内的研究者也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借鉴的地方。

1. 用户体验与可用性国外的图书管理系统注重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的提升。

他们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应用,使图书管理系统更加便捷和直观,提高了用户对系统的接受度和满意度。

2. 跨机构协作与共享在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中,国外的研究者积极探索图书馆资源的跨机构协作与共享。

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

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

图书馆服务“双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图书馆服务在“双创”活动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纷纷展开相关研究。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图书馆服务在“双创”活动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进展在国外,很多图书馆都积极参与“双创”活动,为创业者提供资源支持和服务。

美国的图书馆在这方面发展较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关注创业者的信息需求和服务,如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就成为了MIT启动中心的合作伙伴,为校园创业者提供资源支持。

美国的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在鼓励和支持当地的创业活动,为创业者提供基础设施、培训课程、商业数据库、市场研究等资源和服务。

在欧洲,瑞典的图书馆在创业支持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瑞典的一些公共图书馆开设了创业中心,为当地居民提供创业资源和咨询服务。

瑞典国家图书馆还提供了名为“Business and IP Centre”的服务,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和商业数据库等资源。

而在亚洲,日本的一些大学图书馆也开始提供创业相关的资源和服务。

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成立了名为“Entrepreneurial Support Library”的服务项目,为校内的创业者提供商业信息和咨询服务。

中国香港的一些图书馆也开始为创业者提供相关资源和服务,例如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就设立了创业资源中心,为校内外的创业者提供支持和指导。

国外图书馆在“双创”活动中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创业者提供商业信息和研究资源;二是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三是提供创业活动场地和基础设施;四是开展创业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这些服务有效地支持了创业者的创新和创业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在国内,随着“双创”政策的提出和推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关注并介入“双创”活动。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图书馆服务“双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国内学者主要从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和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综述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综述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综述1.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殿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学科建设而言,高校图书馆更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服务。

从宏观背景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的支持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聚集地和创新的高地,理应走在服务创新、支持创新的前沿,通过优化信息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资源保障,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也是满足师生信息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形势下,师生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师生的不同信息需求。

通过服务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实现与高校其他部门的互利共赢。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既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满足师生信息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1.1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概念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指的是高校图书馆围绕教学和科研需求,以学科资源为核心,构建服务于学术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体系化服务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不仅仅是知识的存储和借阅场所,更成为了知识传播、学术交流、科研支持的重要平台。

服务学科建设涉及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学科服务的专业化发展等多个方面。

国内外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比较研究

国内外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比较研究

第22期2023年8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22August,2023基金项目:吉林动画学院 学研产一体化研究 专项;项目名称:嵌入 平台项目制 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022㊂作者简介:王智迪(1990 ),男,吉林长春人,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图书馆学㊂国内外本科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比较研究王智迪,海㊀涛,王春月(吉林动画学院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12)摘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专业建设,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与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㊂文章梳理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㊁服务内容㊁服务方式,比较两者差异,参考借鉴外国学科知识服务的模式与优势,以优化㊁提升自身学科知识服务保障能力㊂关键词:学科服务;知识服务;国内外学科知识服务中图分类号:G252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为教学㊁科研服务㊂教育部2015年颁发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主要任务:一是建设全校的文献资源体系,为教学㊁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1]㊂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是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阵地和支撑㊂学科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主动性㊁多元化㊁科学化的教学与科研助力服务,研究学科知识服务能使图书馆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质量,为学校学科建设助力㊂1㊀国内学科知识服务1.1㊀学科服务与知识服务㊀㊀学科服务是指以学科馆员为主体,以解决用户信息问题㊁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的特点是从 碎片化 转变为 知识化 ㊂学科服务最初是1998年被清华大学引入国内,随后向全国高校推广[2]㊂学科服务的构建应是优先满足重点学科㊁特色专业的资源与服务体系㊂知识服务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搜集㊁组织㊁重组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㊂1999年,国内图情界学者任俊为[3]在‘图书情报知识“发表题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论文,第一个将 知识服务 的概念引入国内图书情报界㊂2000年,张晓林[4]在‘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一文中提出:建立 知识服务 核心能力,重新定位市场和地位㊂2019年,南开大学柯平等[5]提出图书馆服务从前知识服务时代进化为创新成为常态的后知识服务时代㊂1.2㊀学科知识服务㊀㊀学科知识服务是以学科发展㊁专业建设㊁科学研究㊁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科馆员为载体,以 知识化 服务为目标,以嵌入式㊁合作式㊁项目式为手段,直接融入教学㊁科研环节,提供直接支撑作用的知识应用服务㊂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到服务能力㊁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的转型变革,就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在发生改变[6]㊂纵观国内图情界学者关于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论述,学科知识服务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㊁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不断深化演变,最终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学科服务为实现形式,以知识服务为承载内容,为用户解决在教学㊁科研中实际问题的直接服务㊂1.3㊀国内学科知识服务现状㊀㊀国内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对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国内研究型本科高校图书馆为代表的高水平学科知识服务,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知识服务理念㊁方法㊁手段起到了示范与参考作用㊂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在学科知识服务开展的途径和服务内容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㊂通过调研清华大学[7]㊁北京大学[8]㊁浙江大学[9]等高校图书馆主页发现,它们的学科知识服务建设水平较高,服务类型与服务内容丰富㊁多元㊂清华大学的学科知识服务内容分为学习支持与科研支持两个模块㊂学习支持包括教参服务平台㊁外国教材中心共享版教材㊁图书馆学与文献检索系列课程㊁信息专题培训讲座㊁信息素养微课堂等内容;科研支持包括图书馆学科服务清单㊁科技查新㊁检索证明㊁高水平论文简报㊁学科发展态势分析㊁研究领域热点及前沿分析㊁机构学术竞争力分析㊁人才学术产出评估㊁知识产权(培训讲座㊁专利分析㊁专利简报㊁资源导航)㊁开放科学㊁期刊投稿导引等内容㊂北京大学的学科知识服务分为学习支持和科研服务两个模块㊂学习支持包括图书与期刊检索㊁学位论文与特殊文献检索㊁馆际借书㊁新书通报等内容;科研服务包括科技查新㊁学科课题咨询/情报订阅㊁学术规范与投稿指南㊁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㊁学科前沿报告㊁知识产权培训与咨询㊁专利分析报告与资源导航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㊁北大开放数据㊁机构知识库㊁北大期刊网等内容㊂浙江大学的学科知识服务内容包括信息共享空间㊁查收查引㊁学科服务㊁文献传递㊁教学与培训㊁情报服务㊁图书资产管理㊁科技查新㊁知识产权服务㊁投稿指南等内容㊂2 国外学科知识服务2.1㊀国外学科知识服务发展现状㊀㊀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开展较早㊂20世纪50年代,作为美国重要的公立大学系统和学术研究机构之一,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图书馆首先开展了学科服务,并在馆内设立学科馆员[10]㊂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步入黄金发展时期,各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立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在国外图书馆进入普遍发展时期㊂近年来,随着实践教学的积极开展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基本贯穿融合了实践教学思想,因此,用户对知识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以及学科馆员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㊂国外高校实践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产业㊁高校㊁科研机构三方合作,企业通常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㊁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即高校通过创办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为企业与公司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吸引企业与公司的投资,而这些企业与公司也成为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创业基地,形成了高校㊁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学生的实习与创业㊁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㊂2.2㊀国外学科知识服务内容㊀㊀高校图书馆主要为教㊁学㊁研究中心提供学科服务㊂通常涵盖学科课程指南㊁学术资源利用㊁研究咨询㊁学术出版㊁数据管理㊁成果储存㊁全学科专家馆员㊁政府政策文件㊁法律材料㊁产业市场情报㊁风险投资评估㊁商业资讯㊁项目支持等服务内容,提供前沿发展动态㊁知识服务与智力支持㊂国外大学图书馆的资源㊁人才㊁人工智能等优势,是学科知识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重要因素㊂国外知名大学图书馆的免费订阅资源㊁数百数据库更是为学生㊁教师㊁附属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㊂百名学科馆员可以保证每位馆员一一对应所要负责的院系㊁研究所,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与服务㊂可视化分析㊁知识图谱分析㊁数据分析,以及近两年兴起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与教师的学习㊁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㊂本文通过调研麻省理工学院[11]㊁剑桥大学[12]㊁东京大学3所国外知名高校图书馆主页发现均含有学科知识服务内容㊂麻省理工学院学科知识服务的服务类型有专家指导㊁引文写作㊁数据服务3个模块㊂专家指导包括各学科专家图书馆员预约咨询㊁学科专业指南定制㊁117个主题目录与117位专家馆员对应指导;引文写作包括引文管理与编辑工具㊁文档编辑工具㊁引用添加工具与指南㊁引用样式指南㊁尾注使用指南㊁在线论文写作与提交工具㊁PDF阅读与注释组织工具㊁学术剽窃与学术诚信;数据服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㊁数据管理服务㊁统计服务㊁硬件培训与服务㊁可视化分析㊁GIS与数据实验室等内容㊂剑桥大学学科知识服务的类型有学科主题㊁活动讲座㊁参考咨询3个模块㊂学科主题包括图书馆主导的合作与研究活动㊁图书馆数字资产的保护与保存㊁开发与参与CDH学习计划㊁自助摄影与扫描㊁数字化资料与研究成果㊁提供古老与高价值手稿与印刷品等内容;活动讲座包括展览品㊁读书俱乐部㊁朋友活动㊁谷歌艺术与文化㊁年度讲座㊁经典图书推荐等内容;参考咨询包括支持和咨询㊁阅读列表㊁信息素养培训㊁学术体验等内容㊂东京大学学科知识服务的类型有数字资源查询㊁参考咨询㊁活动讲座3个模块㊂数字资源查询包括447个数据库㊁在线文库㊁电子书等在线资料㊁东京大学图书馆OPAC㊁CiNii东京大学图书馆账号登录资料检索㊁东京大学学术论文㊁毕业论文㊁研究成果检索等内容;参考咨询包括图书㊁杂志及图书馆利用指南㊁附属图书馆㊃学部图书室㊃研究所的在线指导㊁ASK咨询与检索服务㊁Literacy学术情报㊁MyOPAC个人专用资料与情报服务㊁学科馆员支持等内容;活动讲座包括资料展㊁论文㊃企业情报㊁信息素养培训㊁各类学科讲座等内容㊂3 结语㊀㊀通过对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比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服务对象㊁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大体相同,但是国内大学图书馆存在服务主体单一以及服务方式常规化的问题㊂国内图书馆缺乏与教学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图书馆需要通过学科馆员与各院系合作开展教师信息素质教育,开展小规模㊁常态化的专题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13]㊂从服务内容上进行比较,国内的学科服务重视学术发表,国外则是对服务对象的知识产权提供法律支持与援助㊂国外的学科馆员受人才短缺影响,多是由多名甚至上百名的专家㊁专业馆员担任,学科针对性极强;相较而言,我国学科馆员较少,且1名学科馆员往往负责多个院系的学科服务,图书情报和对口专业的馆员较少㊂未来,提高我国大学图书馆学术知识服务能力需要建立学科知识服务制度,扩大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方式并不断完善服务内容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 (2002-02-21)[2023-05-31].. 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3/tnull_ 221.html.[2]兰英. 双一流 驱动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3(8):50-53. [3]任俊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1999(1):28-30.[4]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5]柯平,邹金汇.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1):4-17.[6]初景利,赵艳.图书馆从资源能力到服务能力的转型变革[J].图书情报工作,2019(1):11-17. [7]清华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与科研支持[EB/ OL].(2023-05-31)[2023-05-31].https://lib. /xxzc/jcjc.htm.[8]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EB/OL].(2023-05-31)[2023-05-31].https:/// portal/cn/fw/xkfw/xuekeguanyuan.[9]浙江大学图书馆.服务[EB/OL].(2023-05-31) [2023-05-31].https:///55979/ list.htm.[10]Libraries|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Teaching &Learning[EB/OL].(2023-05-31)[2023-05-31]. https:///instruction-unl-libraries.[11]MIT Libraries.Research support[EB/OL].(2023-05-31)[2023-05-31].https:/// research-support/.[12]University of Cambri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EB/OL].(2023-05-31)[2023-05-31].https:// /teaching-and-learning. [13]海涛.基于学科特色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与思考 以吉林动画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8(21):39-45.(编辑㊀何㊀琳)Comparative study of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librariesWang Zhidi Hai Tao Wang ChunyueLibrary Jilin Animation Institute Changchun130012 ChinaAbstract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and majors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industry especially for the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ability and level of libraries.Sort out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service content and service methods of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y librarie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d refer to the models and advantages of foreign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s to optimize and enhance their own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guarantee capabilities.Key words disciplinary service knowledge servi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ubject knowledge service。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国内外实践论文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国内外实践论文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国内外实践论文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国内外实践论文一、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QualitymanagementandqualityassuranceVocabulary)中,定义全面质量管理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出发,可以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图书馆以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信息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图书馆全体员工参与为基础,通过对先进管理理念、信息设备和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对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把控,以实现不断提升读者满意度的长期目标。

二、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国内外实践1.国外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波音公司图书馆在1988年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最早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图书馆之一,随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图书馆、英国女王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纷纷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美国波音公司图书馆在1988年就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针对图书馆增值服务面向的用户制定了“部门任务分析计划”(DepartmentalTaskAnalysis,DTA)。

在这个计划中,用户向图书馆提出自己的需求,而图书馆则通过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

具体实施过程总共分为九个步骤:(1)明确任务和责任;(2)确定用户;(3)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的要求;(4)明确业务活动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5)确定供应者;(6)确定对供应者的要求;(7)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8)发展反馈机制;(9)确定评价服务质量的方法[2].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波音公司图书馆大大节约了服务成本,在1992年节约成本40万美元,在1993年更是节约成本超过了85万美元,而且还改进和提高了服务质量。

2.国内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图书馆界开始关注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与图书馆管理相结合。

图书馆管理服务相关理论综述

图书馆管理服务相关理论综述

图书馆管理服务相关理论综述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分化,文章阐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概念,介绍了关于图书馆管理的几种观点,总结了国内外图书馆管理服务相关理论及其发展,并为今后关于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理论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理论一、图书馆管理概述黄宗忠认为,“图书馆管理是根据图书馆满足社会读者需求的目的,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行动,最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图书馆的效率,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目标,完成图书馆任务的动态过程。

”潘寅生认为,“图书馆管理是遵循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规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等手段,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已达到预期目标,满足读者知识信息需求的一种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近来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管理及服务模式的论文、著作、科技报告以及访问国外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网站,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的文章为数不多。

主要研究集中在图书馆馆藏资源、图书馆学习教育、图书馆人力资源等方面,缺乏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管理体系的具体研究,因而难以用理论指导图书馆开展多样化服务工作。

国内外的具体研究情况概括如下。

1.国外研究综述与国内图书馆发展的历程一样,国外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古代图书馆发展时期,它以收集和保存图书为目的,图书馆学的知识都是在文献整理,尤其是在文献编目的基础上首先积累起来的。

古代图书馆的管理者大多具有渊博的知识,重视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也积累了一定的保管文献的方法,在图书分类、编目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后世图书馆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19世纪末欧美杰出的图书馆管理者的经验与思想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学的基础。

法国图书馆学家G.诺德于1627年撰写的《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意见》一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理论意义的图书馆学著作。

1821年德国人F.A.艾伯特第一次提出“图书馆管理学”一词,他还撰有《论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获取的重要场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了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最新研究,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管理与服务的最佳实践。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应用。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例如,智能图书馆系统的引入,使读者可以更便捷地查找图书、借阅图书,并在线续借。

此外,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电子书籍、在线期刊、学术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丰富使得用户能够更全面地获取信息。

在国外,许多高校图书馆也提供了类似的服务,并且不断创新。

例如,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试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这些图书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推荐书籍或学术资源。

这种个性化的服务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还促进了图书馆资源的更好利用。

除了技术的应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这包括合理安排馆藏书籍的购买与扩充,以及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整理。

此外,也应该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整合,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

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提供图书借阅的地方,也应该成为学生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持机构。

因此,图书馆需要提供学术指导和学习辅助服务,如学术写作指导、文献检索培训等。

此外,图书馆还应与教师合作,为教学提供支持,如提供参考书目和教学资源。

另外,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也是图书馆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定期进行调查,图书馆可以了解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和需求,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

在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还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概念,试图将图书馆打造成学生学习与交流的中心地带。

这些图书馆在布局上进行了优化,设置了多个学习区和讨论区,并提供了便利的设施,如自助借还机和电子阅览区。

这样的设计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提升了图书馆的使用率。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研究既面临挑战,也有着无限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未来,高校图书馆可以进一步拓展数字资源建设,如开发移动端应用程序、推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等。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展览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都得到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和教师,推动
学术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希望国内外学者能够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