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卷地理考点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湖南卷)

干热风、土壤养分、低温 冻害影响树干的整体
一、选择题
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
,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
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完成
12~14题。
谷坡生长缓慢
14.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
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
16.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阻挡 C.气温变化
B B.东南风影响
D.摩擦力作用
同一区域地形、摩擦力差别不大;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河谷地区温差更小
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业的区位条件
18题 19题
伊朗北部——里海区域的湿地 四川贡嘎山中华斑羚与中华鬣羚的主要栖息地分布
河流的特征、湿地的演变
生物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2024年湖南省选考真题“稳”中有“变”。
“稳”——2024年是湖南省新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历经三年的尝试、积 累与创新之后,经过三年自主命题的具体实践与经验积累后,如今湖南省选考已 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破旧有桎梏,从国内外的最新地理文献研究中挑 选适合作为高考地理测试的素材;大胆突破创新,通过变更高考地理测试的题型与 分值设定以更加符合实际的考情和学情。2024年湖南省选考试题基本延续了2023 年湖南卷的风格。
A.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
C.宣传有力
D.物美价廉
B
术的人才;也有豆制 品的相关产业,产业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一)一、新课标的特点1.平稳应该说经过几年的新课改之后,整个新课标的试卷出的相对来说是比较成熟的。

试卷的平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整个试题的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第二个就是考察的内容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物地理仍然是注重与区位,区域地理仍然是考虑这个地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第三就是考察能力,考察学生提取信息,读图,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像化,刚开始有地理的就是通过记述,这是地理的第一语言,就是文字。

第二个语言就是地图,通过图的形式给大家展示,这就是我们文科中的理科,非常重要的体现。

3.去热点化。

一带一路,apec蓝,在新课标当中完美的规避了,可以说新课标卷在题目的设置上非常好,去热点化考察学员的这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典型题目解析我们讲一下第四题和第六题,他说这个甘德曾经是最繁忙的航空枢纽,航班都在这里补充燃料。

如今不再经过这个地方。

我们反复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们说评价一个地方,分析一个地方,首先第一步是分析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这道题要求考生有一个很好的空间地理的思维。

一边是北美,一边是欧洲,所以你会发现从北美往欧洲走,这个地方是一个中间的离欧洲最近的地方。

如果是从美国西部飞,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正好可以补给,然后再飞到这个地方。

当时科技部足够进步,所以在这个地方停一下补充材料,所以繁忙是因为位置很重要。

所以第四题答案就是A,位置。

第六题考的特别多,说一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速度飞行,一小时后纬度是多少。

我们可以通过延京线走,往南走的话和沿着往北走,是纬度的最大的范围,那我就算如果往南最低飞多少,如果往北最高飞多少,那这道题我就可以解出来了。

那你告诉我6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我们说一小时以后应该飞跃150千米,我们说一度是10左右,那么走了650千米,大约是6度。

你会发现甘德这个地方大体来说是北纬,材料没给的话大体来说就是北纬四十八九度,加六度应该是54,减六度应该是42,所以最低应该是42,最高不能超过54左右。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全国卷,解析版)【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全面,在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比2020年的难度和分值都增加了,总体难度还是适宜。

选择题部分,以考查自然地理部分为主,有7道题,考查人文地理部分只有4道,1-2题和8-9题,命题抓住地理学科特点,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综合题以我国南疆地区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来命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在第39题命题中,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进行综合命题,知识面跨度大,难度也相对较大。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图1示意2020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答案】1.B 2.D【解析】1.根据四个国家人口和图中煤炭消费量,可以推出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美国。

从图中可以读出每年这四个国家的消费总量,再根据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数(这点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中国大概13亿、美国3亿、印度10亿、日本就算1.3亿吧),只是略算而已,很容易找到答案。

2.借助图示资料四国的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可以得到各国煤炭的缺口,既而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能源不仅是煤炭,还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其它能源,单位GDP能耗和能源进出口量是没法推算,碳排放量除了煤炭燃烧排放,还包括化石能源的排放。

【考点定位】考查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费。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TU NAN DIAN突难点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方法技巧〕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

WU DIAN LI悟 典 例(2018·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米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毫米,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B ) A .地表蒸发 B .植物截留和蒸腾 C .地下径流D .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B ) A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 .山地草原带 C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 .荒漠带 【思维过程】设问信息:1.据水循环的环节分析水量支出;2.甲地的位置及自然带类型。

(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

(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一、考试概述:高考地理考试是全国性的考试科目之一,主要测试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考点进行解析,并分析各考点的分值分布。

二、考点解析:1. 自然地理:考生应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地球的构造、气候与气象、水文地貌、地震地质等。

这些考点通常都有较高的分值,占考试总分的50%以上。

2. 人文地理:此部分考点主要涉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资源与环境等。

考生需了解各个考点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例,并能分析其影响和解决方案。

这些考点的分值在考试中占比较大。

3. 城市地理学:此部分考点主要涉及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生活、城市问题等。

考生应了解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城市规划的原则,能够分析城市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考点的分值在考试中通常占比较小,但也需掌握。

三、分值分布:根据往年高考地理试卷的分析,不同考点的分值分布如下:- 自然地理考点:占考试总分的60%- 人文地理考点:占考试总分的30%- 城市地理学考点:占考试总分的10%四、备考建议:为了在地理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 注重自然地理考点的研究,重点掌握相关知识点和实例分析;- 加强对人文地理考点的了解和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城市地理学考点进行必要的了解,并熟悉城市规划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的备考,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取得理想的分数。

以上为(完备版)高考地理考点解析及分值分布,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导出日期:[当前日期]。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11小题,每题4分,满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4分)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2.(4分)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3.(4分)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如图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

4.(4分)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 .东北部5.(4分)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 .狭窄B .曲折C .坡大D .路面凹凸B .西北部C .东南部D .西南部恩克斯堡岛(如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 2月 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 6~8题。

6.(4分)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7.(4分)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8.(4分)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C.大气质量优良B.对全球变暖敏感D.人类活动影响少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一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重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2卷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2卷文综(地理部分)解析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答案】1.D2.D3.A【解析】1、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地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故答案A,B、C错误,选D。

2、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故答案D。

3、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16时-17时 B .17时-18时C.18时-19时 D. 19时-20时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4.C5.B【解析】4、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空气迅速代替暖空气,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

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及答案(精选)

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2及答案(精选)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答案】1.C 2.D 3.D【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的。

2.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此为界。

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2020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Ⅱ)(word版+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Ⅱ)(word版+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全国Ⅱ)一、选择题。

(共4题;共44分)1.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2.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

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3)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3.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4.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新课标卷:适用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新课标卷:适用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

题号 背景材料
泰北山地制 36 作和饮用酸 (28分) 茶的文化习
俗、泰北地 区酸茶产业 发展
考查范围
设问角度
考查知识点
(1)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 区域认知、 解释泰北山地民族吃酸茶 地域文化 习俗的形成原因。(8分)
考查能力素养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湖水中溶 37 解性有机 (28分) 物相关信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 区域气候特征对地理
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环境的影响、
中国地理、(6分)
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 区域气候特征对地理
水圈和水 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 环境的影响、
整体分析
➢ 从考查内容上看,强调地理原理的关键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 理在新课标Ⅱ卷中比重大致相当,其中,人文地理部分重心放在“区位条件分析”上,涵 盖产业区位条件、交通区位条件,辩证探讨区域发展方向和途径;自然地理中涉及喀斯 特地貌的发育、区域土壤和植物相互关系、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影响因素等常规知识点, 侧重于区域认知、地理事象的原因和过程性分析,强调对地理原理的运用能力,优化 “五育”融合,着力创新精神培养。
试题分析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 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下图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 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4.图1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 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 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 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封前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答案】1.B 2.C2.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考点: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和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

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规模B .劳动力成本C .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C .劳动力素质高D .基础设施水平高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答案】3.B 4.A 5.D考点: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

【分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分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水文成因分析导练案

【关键字】分析水文成因分析考点一、河流补给方式及其水文水系特征一、导思1、【真题剖析】(2014全国卷Ⅱ)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6分)2、【参照答案】(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答案剖析】(1)答案与题目链接: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之含沙量的影响因素。

所以解题时必须抓住关键词“分析......原因”,对比分析河流含沙量多少的原因。

(2)答案与材料链接①文字材料信息:题目材料中第一句话“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可以知道河流含沙量的形成条件。

②图像信息:信息1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流速慢,河流的沉积作用明显,含沙量较少。

信息2叶尼塞河及其支流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势起伏变化较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多。

4、【地理思维】(1)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2)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3)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4)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依据位置,确定不同河段所在地区补给类型,推断流经地区的降水、蒸发,下渗,用水多少、植被覆盖率等状况,进而推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

二、导练1、【案例拓展】1、[2016·全国丙卷·T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解析卷)

2009年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Ⅱ)(解析卷)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3题.1.(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A.原料产地B.销售产地C.能原产地D.研发基地2.(4分)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3.(4分)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如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4~5题4.(4分)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5.(4分)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如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6.(4分)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7.(4分)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B.18℃C.21℃D.24℃8.(4分)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9~11题.9.(4分)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B.初五C.初八D.十一10.(4分)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B.初五C.初八D.十一11.(4分)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6分)12.(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如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苏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材料二(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操已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托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桨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如图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但是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材料三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28.247.923.9 1978年甲地513019 2007年全国11.348.640.1甲地29.733.536.8(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44分。

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试题评析

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试题评析引言高考是评价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引导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思路和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试题进行全面评析,包括试题的特点、考点分布、题型设计等方面,以期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试题整体评价总体来看,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试题在难度和区分度上较为适中。

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试卷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同时,试题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点分布及特点1. 自然地理:在自然地理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如地球运动、地质构造、环境污染等知识点在试题中均有涉及。

同时,试题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通过分析自然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原因。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通过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探究其发展规律和趋势。

3.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部分在试题中的占比有所增加,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如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三、题型设计及特点1. 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题型设计灵活多样,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实际应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同时,选择题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如通过对比、推理等方式选择正确的答案。

2.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题型多样,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绘图题等,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TU NAN DIAN突难点)1.时间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每个步骤要注意所坚持的规则。

(2)区时的计算(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 地起飞,经过m 小时飞行,降落在B 地,求飞机降落时B 地的时间。

需建立如下关系图。

计算公式:降落时B 地时间=起飞时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原则为东加西减。

〔方法技巧〕 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 和B ,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2.日界线(1)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2)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

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3)确定日期范围的方法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例如:①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③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高考地理核心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核心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核心知识点汇总临考前一定要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构建知识体系,纲举目张,便于调动运用。

地理主干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等。

复习时,要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弄清、弄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进而将着眼点放在其迁移运用上,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知识只有通过理解、总结,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武器”。

一、把握高频考点某些考点因其独特的学科地位而成为高频考点。

抓住高频考点,既可避免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又能提纲挈领,抓住主干,突出重点,更便于综合思维。

以全国卷为例,综合考查区域是历年的重点和热点,且分值较高,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试题往往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背景,这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与地理学科的特性——综合性、区域性密切相关。

另外,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也是高频考点。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略偏向人文地理是高考的基本趋势。

下面以“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这一高频考点为例,归纳其知识体系及考查角度。

1.农业(1)知识体系(2)考查角度①考查大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林业——山地与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海洋;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②考查局部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2.工业(1)知识体系(2)考查角度①考查区位分析:自然因素——是否有建工厂所需的良好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源;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要考虑理想的区位条件和现实区位条件(是否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环境因素——根据不同工业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

②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工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角度:为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布局要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

地理高考试卷及考点分析表

地理高考试卷及考点分析表
选择题2
选择题5-6
选择题5
选择题4-5,综合题36(2)、(3)
综合题3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题36(3)、(4)
综合题37
必修三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选择题7-9,综合题37(3)
综合题37(1)
选择题11,综合题36(4)
选择题3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选择题5-6,综合题36(2)
选择题5
选择题4-5,综合题36(2)、(3)
综合题37(1)、(2)、(3)
选择题6-8,综合题3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综合题36(3)
综合题36(3)
选择题7-9,综合题36,综合题37(2)
选择题10-11,综合题36,综合题37
综合题37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选择题9-11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昼夜长短的变化
选择题4
黄赤夹角
地球公转和太阳视运动
选择题4
地球的自转和自转对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影响
地理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运动、板块学说
综合37(1)、(2)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和构造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考Ⅱ卷地理考点分析
一、考点分布
结论:考点主要集中在自然和人文地理部分,结合世界和中国区域图,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二、自然地理考点分布
结论:自然地理占分值较大,而且分布稳定,试题集中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核心概念主要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的成因、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因素、天气系统、流水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水源的补给与相互转化、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三、人文地理考点分布
结论:人文地理考点集中于人口与城市、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

核心概念有:人口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

四、区域地理考点分布
结论:区域地理主要结合区域图,重点考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核心考查:某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工业生产条件和区域的生态建设。

五、考卷整体分析
命题方式:原理在选择,区域在综合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和规律多以选择题的模式命题;区域地理:如区域的生态建设、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城市化和工业化等可持续发展内容,多采取非选择题的模式命题。

能力考查:思辨判断,综合分析
选择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能力以及对正确选项的判断能力;非选择题则考查考生综合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原理和规律来探究和论证地理、组织语言和表达能力。

呈现形式:生活材料,图文结合
突出学科特色和有用地理,常选具有学科特色的案例材料,并多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以此考查地理学科突出要求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六、核心考点:
(依据2012-2014全国二卷,考试分值及核心概念分布确定;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环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人文地理核心考点:
1.人口与城市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考点:
1.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环境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七、核心考点突破策略
1.夯实基础,构建联系
2.经典试题分析,构建思维模型
3.加强训练,提升获取、解读、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