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第五单元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 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讨论
课堂小结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 生和发展,而媒介产生和发展之后又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报纸、影视、互 联网等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希望 每个同学能将每种媒介发展的历程简 单概括出来。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响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
形
19世纪中前期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72年
《申报》
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成
的中文报刊
1873年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戊戌变化时期 辛亥革命
发 新文化运动时期
时务报 民报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表现:
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宣传革命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宣传民主、科
学思想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 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 办。梁启超任总主笔。他主编的《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 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 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新青年
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 的重大启蒙作用
展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
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繁 荣
改革开放后
以党报党刊为主导 其他报纸也纷纷创办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
时沟通
A、①② C、③④⑤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一、是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的新闻类节目;
二、是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 赛;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三、互联网的兴起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 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www网 站1 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1999年底,上 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 www网站有15153个, 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 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而位 居世界第五。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 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 到2000年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 加到2000年的8 725种。
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形成与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 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1895.2,法 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为他们发明的“连 续摄影和放映的机 器”申请了专利
1、电影业的发展
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无声京剧影片 《定军,山中》国电影业诞生。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 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 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 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章炳麟
朱执信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是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之女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国歌。
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 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 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 辉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张艺谋 冯小刚
陈凯歌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1905年 《定军山》
影响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风云儿女》
建国后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 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中国的电视事业发展缓慢,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电视事业的发 展出现了停滞。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 中的普通电器;
(2)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 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 影题材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
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2、电视事业
(1)发展:
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 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于1958年5月1日试验 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 报纸停办。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 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 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 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 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 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 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
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 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的重要阵地;
但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 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 《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 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 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 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 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 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 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 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 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 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 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 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 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 前夕,该报终刊。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害处大还是益处大?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
获取信息
互联网害处: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 潜在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3)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
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 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 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 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 000 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
思考: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
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 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出我国报刊业。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表现: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 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的第一份报纸为外国人 创办?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 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 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
飞鸽传书 烽火传信……
那么我们今天呢?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 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 报.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课堂练习
1、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 束的是 (D)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2、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 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 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为什么?
A、 报刊 B、 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3、“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D )
(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材料一
1978年 2000年
报纸 186 2007
刊物 930 8725
材料二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 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元,连续 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 报业集团有31家。
成就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 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 《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 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 世纪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 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 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 共睹。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 成为电影主题。
讨论
课堂小结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 生和发展,而媒介产生和发展之后又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报纸、影视、互 联网等媒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希望 每个同学能将每种媒介发展的历程简 单概括出来。
3、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
阶段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响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
形
19世纪中前期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1872年
《申报》
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
成
的中文报刊
1873年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戊戌变化时期 辛亥革命
发 新文化运动时期
时务报 民报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表现:
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宣传革命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宣传民主、科
学思想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 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 办。梁启超任总主笔。他主编的《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 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 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新青年
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 的重大启蒙作用
展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
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繁 荣
改革开放后
以党报党刊为主导 其他报纸也纷纷创办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
时沟通
A、①② C、③④⑤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一、是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的新闻类节目;
二、是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 赛;
三、是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三、互联网的兴起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 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截至1996年10月31日,上网电脑29.9万台,www网 站1 500个,上网人数62万人,到了1999年底,上 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 www网站有15153个, 上网人数890万个。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 达到1580万,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而位 居世界第五。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 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 到2000年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 加到2000年的8 725种。
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形成与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 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1895.2,法 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为他们发明的“连 续摄影和放映的机 器”申请了专利
1、电影业的发展
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无声京剧影片 《定军,山中》国电影业诞生。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 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 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 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章炳麟
朱执信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是曲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之女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国歌。
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 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 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 辉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张艺谋 冯小刚
陈凯歌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1905年 《定军山》
影响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风云儿女》
建国后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 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中国的电视事业发展缓慢,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中国电视事业的发 展出现了停滞。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 中的普通电器;
(2)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 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 影题材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2)特点: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
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2、电视事业
(1)发展:
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 台)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于1958年5月1日试验 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 报纸停办。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 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 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 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 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 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 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
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 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的重要阵地;
但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和近 代文化的载体,传播了西方文化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 《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 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 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 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 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 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 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 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 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 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 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 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 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 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 前夕,该报终刊。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害处大还是益处大?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
获取信息
互联网害处: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 潜在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 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3)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
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 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 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 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 000 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
思考: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
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 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
1、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 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 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
2、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 陶冶情操
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出我国报刊业。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表现: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 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的第一份报纸为外国人 创办?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 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 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
飞鸽传书 烽火传信……
那么我们今天呢?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 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 报.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 “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课堂练习
1、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 束的是 (D)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2、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 如果你欣赏一场精彩的球赛,你 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为什么?
A、 报刊 B、 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3、“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D )
(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材料一
1978年 2000年
报纸 186 2007
刊物 930 8725
材料二
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 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元,连续 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 报业集团有31家。
成就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 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 《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 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 世纪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 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 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 共睹。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 成为电影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