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运用精读素材找出疑问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借鉴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素材中查找有效信息,便于他们产生疑问。
比如在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学中,笔者就要求学生围绕“鸦片战争产生的原因及国际背景”阅读课本,带着问题查找其中有价值的信息。
笔者利用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鸦片战争前清朝和英国的综合国力对比材料,让学生知道尤其是清朝的外贸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于是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通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事件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军民的反抗情况。
学生带着“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的中国为什么却被打败?”“《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从历史教材中探寻答案。
初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设计一定的导学方案,围绕课程知识要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等来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有整体理解。
选择富有情趣的历史小故事,让学生从趣闻轶事的阅读中发现更多的学习乐趣。
多鼓励学生朗读、默读、角色扮演等,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鼓励学生运用笔记形式找出学习难点,引导他们有效探讨这些难点并加以理解消化。
二、任务协作破解难题法,增强互动与丰富体验
为学生组建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小组,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解模式,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有效破解难题,将识记转化为主动探索。
创设可探究任务,帮助学生在群体合作过程中相互讨论学习,能有效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历史课堂更加富有情境与趣味。
三、任务协作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线,突出合作探讨
比如在《洋务运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口号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与同桌从“洋务运动的概述”中找出运动实施的时间、做法、目的等,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19世纪60~90年代,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同时,笔者要求学生围绕“怎样评价洋务运动的改革思想?”“透过‘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你能读出什么?”“洋务运动在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有哪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摆脱失败的厄运,但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很大,为什么?”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探讨洋务运动发生的时间、过程、结局及其影响的过程中全面深化理解掌握知识。
笔者还要求学生以穿越时空的办法采访曾国藩、李鸿章、奕䜣等人,活化历史。
任务协作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明确学习思考的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有效深化感知。
教师设计的历史导学任务应该突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帮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选择机会。
多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组间辩论等,让他们在交流中产生学习动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总结追问反思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温故而知新。
运用总结反思法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学习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思维更加丰富,认知视野更加宽阔。
总结能培养学生有效的归纳概括能力,反思使得学生有不断修正的时间和空间。
四、总结反思能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多彩
比如在《难忘九一八》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真相的基础上,总结日本的蓄意用心以及对中国的侵略,认识到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分析其必然性。
学生在总结中能够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影响,得出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曲”的结论。
通过总结使学生在历史事件由表及里的分析中洞察出其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帮助他们在反复研读中掌握历史思维方法。
引导总结反思应结合课程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拓展。
关注学生的不同表达,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述学习理解过程,让过程更加具体、认知更加全面。
如前所言,历史不仅需要读,更需要学生带着激情和疑问去深思感悟。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知的过程中发现历史的精彩,更能够拓宽他们的认知思维,促进其知识技能生成。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使历史教学更有吸引力和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