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碑文和墓志铭文选(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碑文和墓志铭文选(二)
碑文和墓志铭文选
兵部尚书程信⑴墓志铭
大明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致仕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赠太子少保、谥“襄毅”,程公墓志铭成化已亥秋九月二十七曰,南京致仕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休宁程公,卒于正寝。
有司以讣闻,诏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官谕祭、营葬。
朝绅咸曰:“一代人豪,而今已矣,可惜!”虽然朝廷于其生加以穹秩,于其休褒以玺书,于其没优以恤典,且有象贤⑵之子昌大其业,是公虽死犹不死,可谓无遗憾矣!既而其子敏政,恸谓予曰:
“先生交先君子,三十余年。
仆又曾聆先生一日之教,兹墓中志铭,敢以为托。
”乃志曰。
公讳信,字彦实。
其先闻臣大儒,载在简册,可考。
至讳祉者,仕宋为徽之休宁尉,子孙因家焉。
高祖,讳社,仕元为承奉班都知。
曾祖,讳长吉,妣吴氏。
祖,讳杜寿,国朝洪武间,谪居河间;考,讳晟,俱以公贵,赠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
祖妣汪氏、张氏,俱赠夫人。
公以易经中正统辛酉顺天府乡试,明年第进士,授吏科给事中。
已巳,英庙北征,公偕廷臣上疏谏止,不报。
已而师溃“土木”,虏遂南侵,京师严戒,命公守西城。
上言五事,曰:新号令以振军威,募勇敢以备急用,召勤王以遏南侵,设武备以防内变,养锐气以备战守。
皆见采纳。
虏酋也先,自西山一带进薄都城,都督孙镗御之失利,乞领众入城。
公坚持不可,躬督诸军,自城上以火枪、炮石鼓噪为镗声援,虏引去。
景泰元年,命公充副使,持节册封华阳王妃,凡王府有馈遗,悉却之。
归,升左给事中。
辛未九月,英庙还自迤北,居南宫。
公复上中兴固本十事,言皆
剀切。
其敬天一事:则当时天象屡变,请景皇帝隆孝友之实,以答天心之仁爱,闻者壮之。
壬申,升山东右参政,总理辽东边饷。
巡抚、都御史寇深,奏仓官吏卒盗粮一石以上者死。
乃造新斛,视旧加二寸,付公。
公立碎而火之。
曰:“使彼真盗,死不足恤,今故为此斛,置人于死地,岂情也哉?”辽卒至今能道其事。
会以忧去。
转四川分巡,所至问民疾苦。
松潘夷人作乱,公偕侍郎罗绮进攻,破其黑虎,三捷诸寨。
天顺丁丑,英庙复辟,公奉表入贺。
时方录景泰间上言之人,遂留公为太仆卿。
辽东巡抚缺员,升公督察院左佥都御史,赐敕以行。
守将海宁伯董兴,姻联曹钦,公一切裁之以正。
又造战车,创义仓,行赎罪法,社月轮簿,凡百号令一新。
建州夷酋董山,潜结朝鲜。
公使土官佟成,授以成算,往廉之,得朝鲜授董山中枢院使制书,以还。
公疏曰:“乘其未发,急遣二使问之,可伐其谋。
”朝延乃命一给事往朝鲜,一锦衣译者往建州,两酋初不肯承,出制书示之,咸相顾愕然,入贡谢罪。
虏酋孛来聚众欲入寇,公自率师巡边,营于境外者凡三月,得风湿之疾自此始。
都指挥夏霖事多不法,与董相结纳,佥事胡鼎按其罪四十,公以状闻,诏中官及锦衣郭指挥,逮霖而籍之。
不意中途受赂,乃奏虚实相半,寇都御史,因并劾公听胡佥言事妄奏,调南京太仆少卿。
刑部缺堂上官,廷臣言非公不可,召升右侍郎。
后以忧还河间。
成化纪元,今上皇帝即位,起复公于兵部,又转左。
丁亥,四川贵州山都掌蛮,据大霸山箐之险,叛服不常。
升公尚书,提督军务,与襄城伯李瑾,统番汉兵讨之。
公至永宁,自督大军入金鹅池,又分四路兵,期会于大霸。
将士依公方略,用神铳劲弩攻贼,贼不能支,连破二十余寨,获铜鼓数十,斩首五千级,生擒二千余。
贼复走入深洞,公命军士以土石窒其门,以兵围之。
月余,贼死洞中,臭闻十余里。
又阴察九姓土僚之附于赋者,还师扑之。
未及一载,都掌悉平,又布置衙站,边事以定。
凯旋,进兼大理卿,有白金、彩币、袭衣之赐。
前此,公营大霸凡两月,淫雨不时,瘴疠荐兴,旧恙复作。
至是,公四上疏请老,不允。
辛卯春,上以雨雪不降,求言。
公复上言兵事
可更张者五,兵弊可申理者五,诏下所司,执政者难之。
未几,三边有事,悉如公所料。
南京缺参赞机务大臣,廷臣交章,荐公为宜,上允所请。
公至南京,适彗出轩辕,乃与六卿合议,复上言兴利除害三十余事,多见诸行。
他若汰贪纵,循旧典,可书者尚多。
在南京参赞已四载,复疏乞休。
上重违公志,赐敕还乡,有“疾若去体,其勿久安于家”之语。
明年,公还休宁里第,又四年谢世。
距其生则永乐丁酉闰五月十六,得寿六十有三。
葬邑东南南山之原。
配林氏,累封夫人。
子男三:长即敏政,成化丙戌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累升左春坊谕德,学行为时所嘉;次敏德,太学生;次敏行,邑庠生,早卒。
女一,许聘忠义卫指挥子凌云汉。
孙男三:埙、圻、埴;女三,俱幼。
呜呼,公仪观魁伟,性资刚果,六籍百子无不涉猎,为诗文略不经意,而雄浑可传。
事亲孝,少时尝力耕以养,居忧庐墓侧。
有芝产之瑞,教子弟严而有方。
待内外亲族,恩义兼尽。
遇故人子,矜恤振拔,惟恐不及。
凡百玩物,一不以挂目。
为谏官,知无不言,言必达大体,而疾恶太甚。
佐两藩及法司,必以敬正辅长官,不隐忍坐视以为贤。
掌两京兵政及征伐,俱有成绩又能任怨。
南京参赞,或欲预钱谷词讼,公曰:“守备机务,所以谨非常。
若此,乃有司之事也,断不可预。
”论者以为得体。
征川贵时,诏以便宜之权付公,公自养兵至凯旋,不爵一人,不杀一人。
同事者以为言,公曰:“刑赏,人主之大柄。
惧阃外事不集,而假之人。
若幸而事集,又窃弄之,岂人臣之道也。
”
论者又曰:“此古名臣之心,名臣之言,可以为后世法。
”
今若敏政辈,进进不已,能昌大其业。
安知天之报公,不在此耶?
晚号“晴洲钓者”,有《晴洲集》若干卷,藏于家。
铭曰:
于惟襄毅,晋臣之系,宋儒之裔;豪杰其才,刚大其气。
于昭襄毅,科第高登,禄位驯致;兵刑聿司,留匙是寄。
果哉襄毅,车辙所至,吾民获利;威震蛮夷,名扬当世。
无忧襄毅,文事武备,有人承继;诞昌前烈,引而弗替。
无憾襄毅,善始令终,皇恩特异;归于南山,垂休千祀。
注:⑴程信:字彦实,安徽休宁人。
正统七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明史》有本传。
⑵象贤:旧时称能效法先人之德贤。
此处指程信之子程敏政
户部郎中李炯然⑴墓志铭
奉政大夫、户部郎中,李汉章墓志铭成化丁酉夏,汉章诣某曰:“走奉命南首,将以促漕舰之未至者,顾先生有以教我。
”某曰:“贵在随其可,而决耳。
”汉章曰诺,乃别。
呜呼,讵意此别,永毕之别也!
汉章即集公事,便道省墓于家。
适凤阳、徐淮告灾,上命户部臣慎柬各属郎中之廉干者五人,往赈民饥。
汉章乃得风阳,敕既至,即日上道。
凡凤阳被灾之所,靡不遍历。
验民丁数若干,尽发仓廪济之。
舍廪不足,又假于邻邑之有余者;邻邑不足,又假于巨室之有蓄者。
与凡一切公私债负,悉与蠲除。
其寒无衣者,出官价易布衣之。
官吏有毒民者,自五品而下,问之如律。
城隍民居圮塞者,命工浚茸。
用是民生小康,地方以宁。
汉章素清癯,兼此忧劳,遂成疾。
巡行至宿州,麦垂成,霖雨杀之。
叹曰:“呜呼,天乎!何苦斯民至此极也?”
疾愈重。
时已得请,许五人者返节。
吏部国泰,户部谷琰,兵部张谨,偕汉章北到沛之沽头闸,卒于舟中。
方病革时,泰辈问以家事,不答,惟曰:“诸公尽心所事,吾死不足惜。
恨不获殚忠以报国耳!”为之棺敛如礼。
阅其囊行,书数卷而已,卧茵下遗一诗,曰:强颜人世已多年,一事集成馆遽捐。
仕路那知终粉署,宦囊谁信只青毡。
死生有命吾何恨,俯仰无惭世谩怜。
寄与故园诸子弟,好将清白继家传。
盖绝笔云。
计其日,实戊戌五月二十二曰也。
子梦龙,以同乡同
部主事官汝清状,征铭。
阅状:汉章,讳炯然,别号憨庵。
系出拢西之裔,八世祖让,元金牌千户,徙青之蒙阴洞仙乡,遂世为蒙阴人。
曾大考,讳烨,元沂水县簿;大考,讳升,赠监察御史,晋陕藩参议,历官有冰蘖声。
妣徐,赠恭人,庆阳经历选之姊。
汉章正统丁卯,以春秋经领乡荐。
天顺丁丑第进士,授户部主事。
于平准出纳之际,公明果断,吏不敢欺。
时有权要家,侵保定民田,佥谓非汉章不能直。
权要预以赂属,且以危言骇之。
汉章一不以介意,至则正其疆界,卒归于民。
又有真定奸民,诈以民田为闲地,投献亲藩牧马,以奸利。
民疏诉于朝,命汉章偕御史往按之,果民田,乃逮奸民于法。
淮安仓,例有中官协理,同事者往往被其掣肘,汉章往并督之,辨其不可者数事,彼乃服焉。
时久雨,江南民运粮艘沓至,漕兵候支运者,亦集彼此留滞。
汉章曰:“吾虽不便宜行事,苟利兵民,何辞罪焉?”即令漕兵就于民艘兑之,兵民大利。
事竞以闻,从之。
虏酋加思兰寇延绥,朝廷命将出师讨之。
侍郎陈公俊督军饷,复选部属才干者四人,分董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粮饷。
汉章独董山、陕二省,多方设法,不事鞭朴,民争先输纳。
侍郎、总戎诸公,咸称曰“能”,一应军前出纳文移,皆以属汉章。
虽甚纷纭,而泛应皆当。
虏既退,陈侍郎及余都御史,连章荐之,升郎中,仍专督军。
榆林远在绝塞,转运甚艰。
汉章相其便宜,凿山刊木,开路百余里,车行无滞,公私两便。
前此刍秸甚贵,束银叁钱,汉章疏,乞令军民采取野刍,运屯要害,报下行之,省费无算。
会王督御史于红盐池捣破贼巢,贼悉北遁,凯旋论功,晋四品禄。
湖广、陕西缺参政,吏部疏其名入,俱不报。
嗣是朝每大用缺人,缙绅未曾不属意,惜其用之弗究也。
距其生宣德戊申七月十又七日,得年五十一。
配郭,芜湖县丞荣之女,先卒,赠宜人;继安,新郑知县恒之女,封宜人。
子男四:长即梦龙,乡贡进士;次梦麒、梦麟,皆邑庠生;次梦熊。
女二:长适乡贡进士官贤,次适儒士王尚鲁。
三子二女,郭出;惟梦熊,安出。
孙男三,女一。
是岁某月某日,启郭宜人之窆,合葬于富家山西麓之原。
惟汉章生而颖敏,八岁能属文,少长习《春秋》经,日记千言。
为文以理为主,而词次之。
居家孝敬,初参议公得疾,医弗效,汉章忧形于色,取所吐痰啖之,焚香吁天,顾减已年以益亲寿。
既卒,水浆不入口三日。
哀毁逾礼,凡百一依家礼而行。
先是母丧,亦如是。
抚育诸弟,曲尽友爱,率底于成就。
小子由科第者,多其门人。
视诸不义财,轻于鸿毛,常禄之外,无余资。
故宾祭之须,时假于人。
始自淮而归,持二笼,人以为远方奇货,发之,乃当归、黄连,盖旧疾所须药也。
铭曰:
故人心,今人身,丰材伟行超群伦,休声芳躅流三秦,宜公宜卿宜秉均。
奈何五品官、四品禄,了此君。
我铭玄宅垂千春。
注:⑴李炯然:字汉章,号戆庵,山东蒙阴洞仙乡人。
天顺元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
吏部尚书崔恭⑴墓志铭
资政大夫致仕,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庄敏”,崔公墓志铭皇明成化乙亥冬十二月四日,致仕南京吏部尚书崔公卒于家。
疏闻,诏遣官谕祭、营葬,赠太子少保,谥“庄敏”。
同朝旧臣无不交相叹惜。
惟某与公相知三十五年,谊宜志而铭。
状谓:公讳恭,字克让。
其先博陵人,汉侍御史朝之裔。
朝十一世孙曰伯谦者,徙柏乡,至曾祖讳至刚,仕元为镇抚,再徙顺德广宗,因家焉。
妣,某氏。
祖,讳文秀;考,讳斌,俱以公贵,累赠南京吏部尚书。
祖妣,张氏,继喻氏,俱赠夫人。
公年二十七,中顺天府乡试,正统丙辰第进士,授户部主事,即有能誉。
提督延绥边储,出纳有法。
居无何,用杨文定公荐,知东莱。
东莱号难治,公至,举行六事,尤加意学校。
先是府库坏圯,烂过海布若干万,守库之民苦之。
公命工别构三十间,复疏于朝,量布及楮币之过海者,余悉折军士月粮。
不逾年用,尽归守库之民八百余。
戊辰,莱大旱蝗,公躬督捕,发郡县仓,劝富民粟赈之。
又奏免胶州、即墨诸处逋民粮草,民赖以全活者,无虑千余。
昌邑童子史奇、李春,坐流言系狱。
佥事古镛必欲置之死地。
公曰:“童子何知?”力辨其枉,又遣为邑庠第子员。
高密商人寓于掖县,盗窃其货以去,捕者疑其家孙消息所为。
同知吴佑执孙考讯,诬服。
公以未获贼,疑之。
祷于城隍祠,阳令机兵于军营搜检,阴使人于四门城楼侦之。
已而,盗果委其货于外,侦者擒其人来,孙获免。
又如辨即墨寡妇之执翁奸,潍县民妇之误人为盗,其迹尤奇。
已巳,虏酋也先,率丑类犯京师。
公闻之,泣曰:“此臣子效力之秋也。
”乃多方集民兵若干,各给器械,委官统领,先期勤王。
虏既退,公卿大臣皆以为忠。
六载之间,威惠大行,美政播在人口,不可枚举。
百姓爱之如父母,军士长之如神明。
莱人有“古之杨,今之崔”之谣。
盖杨震旧为莱州刺史云。
景泰壬申,升湖广右布政使。
初,湖藩自布政以下,鱼、菜、油、烛、茶、果之类咸取办于下,公一切革去之。
苗贼侵武冈,公督馈饷,训饬民兵往剿之,贼闻其来,相率归服。
岳州报:公安、剑利流民擅相杀害,公曰:“为今之计,惟镇之以静而已。
愿附籍者收之,不愿者秋成遗归。
”事行,上下称便。
未几,调江西左布政。
将行,悉以廨舍中器物归之有司,一毫不以自随。
箧中惟《大明律书》数卷,衣数袭而已。
奸民有冒关广济库官物余五十万者,公廉得其实,言于都宪韩公谳裁之,连坐布政使失职,列郡官吏,为之肃然。
理问所狱囚,动二三百计,多死于臭腐蒸湿之气,公乃市旁地,而廓其制,复苏活人命无算。
又作量地之要法,计役之轻重而为之,任一岁之劳者,有九年之逸,至今行之不改。
天顺戊寅,升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巡抚苏、松等府。
所至进耆老,俾言其利害,及所行当否,人以为得体。
昆山生龚某,以不赂御史欧某,黜为民。
讼于公,公试其文,喜曰:“科目中人也!”檄复学,后皆中科第,得显官。
无赖民王凯,利别籍王氏田庐,自受为军。
清军御史郭观信之,连坐隐蔽者二十四人,悉配苏州卫。
众诉于公,公委所司核之,事遂
白,竟坐凯以罪,而释其二十四人者。
都督徐恭,奏浚仪真漕河,公命兼理其事,役军夫六万有奇。
公设法劝粟若干石给军,未久工毕,尚余二千石,发济扬州饥民。
镇江以南,河久淤塞,舟行屡罹大江风涛之险,前巡抚皆未能为。
公按其地形,相其远近,起夫十万浚之,经划有道,不告劳而大通焉。
常熟民钱穆,告其兄晔不法事,或劝公宜避嫌,公曰:“苟欲避嫌,则凡富者皆将视其死于不辜,而不为所乎?”卒以正法处之。
庚申,升吏部左侍郎,置“劝惩簿”以录天下人材贤否,贤者必言于王忠肃公,用之;否者必指其实,黜之。
时号称得人,无怨言。
成化已丑,升尚书,殿试充读卷官。
寻转南京。
南京属官中,恃才放恣,交通贿赂者多。
公黜其郎中方嵩、门相等十数人,士风为之一新。
南雍先历事满,必抵北京纪选而还卒业,其中贫乏者病于往复,率多淹滞。
公疏其不便,南士得纪选于南部者,实自公始。
癸已,山东大饥。
莱之父老相语曰:“前崔公尚在,我辈何至此极耶?”具公善政,请于巡按御史,立“去思碑”于杨震祠中。
甲午,敕公参赞守备机务,公与成国公开心见诚,协力政令,军民皆翕然畏服,城中恃以为安。
丙申,两抗章乞休,制以公老成,不允。
明年夏,以不视事者三月,复起归田,词极恳切。
上特赐玺书,以荣其归。
翌日昧爽,剑裳北逝。
文武士践于国门外者千人,道旁观者十里不绝,啧啧共言其贤。
归二年,足迹不入城府,一庵,教子孙读书而已。
疾急,谓诸子曰:“吾平生无益于国,勿乞恩烦。
”渎竟不及家事。
距其生永乐已丑四月二十四日,得寿七十有一。
配杨氏,继李氏,亦俱赠夫人。
子二:珂、璇。
珂本从子。
璇生之明年,公以为后,荫国子生。
君子又谓“公不私其子”云。
嗟夫,公为人宽平坦易,中无芥蒂,好善恶恶,出于天性。
遇后生必谈政事,刚而能断。
然仁爱之意,未曾不行乎其间,爱惜人才,奖拔后进惟恐不及。
初,广宗地僻,士不见全书。
公多出资市书,及五经、四书、时义之工者,贻之。
后广宗之士,科不乏人。
居官四十
佘年,德泽在人,声誉在士。
夫公论,以为老成人物如公者,一代岂可多得哉。
墓在邑东比苏村之原。
铭曰:
有伟庄敏,逢时之隆,克廉克慎,维平维公。
发自地曹,登于大府,潘省旬宣,帮畿巡抚。
帝曰汝贤,汝佐铨司;粤暨太宰,汝往攸宜。
参赞南都,古留后任,政通人和,声名益振。
归乘大化,士类同嗟,天恩终始,存没之华。
苏村有阡,龟卜其食,勒德玄堂,过者必式。
注:⑴崔恭:字克让,广东顺德人。
正统元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明史》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