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聚落的划分依据、分类、对比分析两种聚落形态的差异;
2、了解聚落形态、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通过了解聚落的形态、形成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使学生明确保护传统聚落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要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点:
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特点、聚落的形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具体分析聚落的形态、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它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本节课所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通过对聚落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环境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课程地理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都从日常生活、课外书籍、电视电影等媒体上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设计思路:
按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我的教学主旨是突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为了构建开放式课堂,变感性知识为理性,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设计了三大板块:
自主探究:通过自读课文了解聚落的定义、分类。
结合亲身体会谈谈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区别。
合作探究一:以旬阳县城为例,谈谈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堂小组合作对资料整合,得出结果。
合作探究二:以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分析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