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大附中2018一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少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土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C. 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D. 库仑用扭称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由此称他为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A错误;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土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故B 错误;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C正确;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故D错误。

2.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A.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
B.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A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做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那么速度也就一定在变化,但是合力不一定改变,所以加速度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B.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C. 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D. 作用力不做功,反作用力一定也不做功
【答案】B
【解析】
人走路时受到地面给的静摩擦力,对人做功,故A错误;推动水平面上的箱子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负功,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做加速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正功,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有可能两个力均会做正功,或均做负功,C错误;若物体在一个静止的物体表面上滑动,则由于静止的物体没有位移,则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对静止的物体不做功,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一个力做功,另一个力不做功,D错误.
4.如图,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
A、B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与B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B. 小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大轮的2倍
C. 质点加速度
D. 质点加速度
【答案】CD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两轮边缘上线速度大小相等,故,故A说法正确;根据,又因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可得,即小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大轮的2倍,故B 说法正确;根据:,可知:,故C说法错误;C点角速度与A点角速度相同,
则有:,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可得:,故D说法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D
5.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在圆周运动过程中,绳的拉力始终不做功
C. 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故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 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向心力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之和,取决于小球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故A说法错误;绳子拉力始终指向圆心,时刻与运动方向垂直,故始终不做功,故B说法正确;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在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解得:,故C说法正确;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拉力一定大于重力,故D说法正确。

6.某人先后两次由斜面体顶端的O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第一次的落地点为斜面体上的a点,第二次的落地点为斜面体上的b点,且,两次物体的初速度分别用、表示,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用、表示,下落的高度分别用、表示,落地瞬间小球的速度与斜面体斜面的夹角分别用、表示。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根据结合几何关系可知,两物体下落的高度比为,C正确;水平位移之比为
,两次物体均做平抛运动,根据得,则,B错误;由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可知,则,A错误;两次物体均落在斜面体上,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定值,故有:,又,因此位移与斜面体斜面的夹角相同,所以α=β,D错误。

7.质量为m=1kg的小球以初速度=1m/s从距地面高度h=5m处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
v=5m/s.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计,g=10m/s²,则
A. 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数值为12J
B. 小球的水平位移为1m
C. 小球落地时间大于1s
D. 小球的轨迹为抛物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该过程由动能定理:,代入数据:=38J,故A错误;由于存在空气阻力,故小球的水平位移不一定为1 m,因为空气阻力所以落地的时间应大于1s,小球的轨迹不再为抛物线,故BD错误,C正确。

8.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轨道1、2、3上的运行周期:
B. 在轨道1、3上经过Q、P 点时的加速度:
C. 在轨道2、3上
的P 点时,卫星动能D. 在轨道2上,卫星由P点到Q点的过程中,引力做负功【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因为,即,故A错误;由万有引力
提供向心力:,解得:,因为,所以,故B错误;卫星从轨道2变到轨道3必须做离心运动,在P点需要加速,可知在轨道3上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P 点的速度,所以卫星动能,故C正确;在轨道2上,卫星由P点到Q点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故D错误。

9.如图所示,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b从静止开始运动,a自由下落,b 沿光滑的固定斜面下滑.最终它们都到达同-水平面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 a与b两物块运动位移和时间均相等
B. 重力对a与b两物块所做的功相等
C. 重力对a与b两物块所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D. a与b两物块运动到水平面前瞬间.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不相同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降的高度相等,但是位移不同,设高度
为h,对a:运动的时间,对b:加速度a=gsinθ,根据,解得:
,可知a、b的运动时间不等,故A错误;两物体下降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则重力做功相等,故B正确;根据知,重力做功相等,运动时间不等,则平均功率不等,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知,解得到达底端的速度,可知两物块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根据P=mgv y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故D正确。

10.模拟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假设王跃登陆
火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火星的密度为
B.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C.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
D. 王跃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得到:,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重力加速度的,即为g。

选项B正确;设火星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解得:,火星的密度为:
.故A正确;由,得到,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故C错误;王跃以v0在地球起跳时,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出可跳的最大高度是:,由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王跃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
星上起跳时,可跳的最大高度h′=h,D正确。

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11.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m
B. 0~6s内拉力做的功为70J
C. 合外力在0~6s内做的功与0~2s内做的功相等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N
【答案】ABC
【解析】
A项: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x==30m.故A正确.
B项:在0~2s内,物体的加速度a==3m/s2,由图,当P=30W时,v=6m/s,得到牵引力F==5N.在0~2s内物体的位移为x1=6m,则拉力做功为W1=Fx1=5×6J=30J.2~6s内拉力做的功W2=Pt=10×4J=40J.所以0~6s内拉力做的功为W=W1+W2=70J.故B正确.
C项:在2~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合力做零,则合外力在0~6s内做的功与0~2s内做的功相等.故C正确.
D项:在2~6s内,v=6m/s,P=10W,物体做匀速运动,摩擦力f=F,得到f=F==.故D错误.
点晴: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0~2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速度图象的斜率求出加速度,2~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由P=Fv求出摩擦力,再由图读出P=30W 时,v=6m/s,由F=求出0~2s内的拉力,由W=Fx求出0~2s内的拉力做的功,由W=Pt求出2~6s内拉力做的功.
12.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小物体A、B,A、B间用
细线沿半径方向相连。

它们到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 A=0.2m、R B=0.3m。

A、B与盘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重力的0.4倍。

g取10m/s2,现极其缓慢地增大圆盘的角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体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2 N
B. 当A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圆盘的角速度为4 rad/s
C. 细线上开始有弹力时,圆盘的角速度为
D. 某时刻剪断细线,A将做向心运动,B将做离心运动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增大圆盘的角速度,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正确;设小物体A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圆盘的角速度为,此时细线的拉力为T,则:对A:,对B:,求得,B错误;当细线刚开始要有拉力时,对B:,得
对A:,得,可见B要开始滑动时A还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因此细线上开始有弹力时,圆盘的角速度为,C正确;剪断细线,A随圆盘
做圆周运动,B将做离心运动,D错误;故选AC。

考点:圆周运动。

【名师点睛】此类问题要明确A、B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分析那个物体先发生滑动,这样才能知道细线开始产生弹力的角速度,判断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进行计算。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如图乙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如图丙,小明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
(3)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 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___的图象.
(4)以下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人相应的字母)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实验中,应满足M<<m关系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答案】 (1). 1.60 (2). 平衡摩擦力过度 (3). (4). C
【解析】
【详解】(1)运用逐差法可得:
(2)由图线可知,当F=0时,a不等于0,可知平衡摩擦力过度。

(3)因为实验的结论是a与M成反比,若作a与M的关系图线,为曲线,无法得出a与M的定
量关系;而a 与图线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就比较容易判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应该做a 与图线。

(4)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故A 错误;实验中,应满足m <<M 关系,故B 错误;改变小车的质量,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 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D 错误。

14.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1)小车会受到阻力,但可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

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 .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3)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应选________段(选填“AB”或“CD”)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答案】 (1). D (2). D (3). CD
【解析】
试题分析:(1)“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需要平衡滚动等摩擦,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2)由于橡皮筋是变力做功,难以求出,通过橡皮筋的根数使得做功成倍增加,所以A 错。

为了让做功成倍增加,所以必须从同一个地方静止释放,B 错。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操作正确,D 对。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关系,C 错。

(3)小车橡皮经做完之后,应该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匀速阶段找速度,即CD阶段。

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需要通过平衡摩擦,
并保证做功成倍增加,要清楚在纸带匀速区域求速度等。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
15.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80kW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
=20m/s.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设汽车行驶中的
阻力不变求:
(1)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2)起初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3)3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
(4)汽车在匀加速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答案】(1)N (2)t=5s (3)W (4)J
【解析】
【详解】(1)当速度最大时,

代入数据解得:N .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牵引力F=N
所以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m/s
与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5s
(3)3s末时汽车还在匀加速运动状态
所以3s末汽车速度:=6 m/s
所以3秒末汽车的瞬时功率W (4)根据位移一时间公式得:=25m
则牵引力做的功W=Fs=J
16.如图甲所示,长为4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 =0.5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在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取g = 10m/s2.求:
(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刚滑上圆弧轨道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答案】(1)v B=2m/s(2)90 N(3)7.5J
【解析】
(1)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1x1-F3x3-μmgx=mv B2
即20×2 J-10×1 J-0.25×1×10×4 J=×1×v B2
得v B=2 m/s.
(2) 滑块刚滑上圆弧轨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mg=,可得F N=9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对轨道压力为90 N
(3)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
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g·2R=mv C2-mv B2
代入数值得W =-7.5 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7.5 J
17.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物块的质量m=1.0kg,以初速度=5m/s冲上长木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求:
(1)若长木板固定,为使物块不滑离长木板,长木板至少为多长?
(2)若长木板不固定,为使物块不滑离长木板,长木板至少为多长?
(3)若长木板的长度L=2.5m,在物块冲上长木板的同时,给长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为使物块从长木板上滑下,求F的大小范围.
【答案】(1)L=6.25m (2)=5m (3)当F<10N时,物块从长木板右端滑下;当F>10N 时,物块从长木板左端滑下。

【解析】
【详解】(1)对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当物块滑到长木板最右端时,速度刚好为0,则:
代入数据解得:L=6.25m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m:
对M:
代入数据:,
设历时,m与M共速,此时物块刚好滑到长木板的最右端,则
m的位移:,
M的位移:

代入数据解得:=5m
(3)当F较小时,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长木板的最右端时,两者刚好共速.
对m:
对M:
历时共速,则
m的位移:
M的位移:
代入数据:F=10N
故当F<10N时,物块从长木板右端滑下
当F较大时,物块从长木板左端滑下,此种情况下,物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与长木板共速,此后,物块相对长木板向左滑动,直至从左瑞滑离长木板.
在物块相对长木板向左滑动过程中:对m:,摩擦力方向向右;
对M:
要使物块滑离长木板,则,代入數据:F>10N
故当F>10N时,物块从长木板左瑞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