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反思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晓》教学反思15篇
《春晓》教学反思1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

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小学教学方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

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
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

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

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

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

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
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

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集体反思的提出及意义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

为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教师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培训,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我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而在众多自我完善的方式中,教学反思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种。

但教师的个人反思活动属于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反思内容及程度均较低。

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引入“集体反思”非常必要。

“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

“集体反思”能够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

它能够集思广益,在交流和碰撞中可以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到“集体反思”中,个体反思才有更广泛的价值,个体从“集体反思”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同时,“集体反思”能够在教师教
育教学培训和自我完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集体培训与个人成长有效整合,共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春晓》教学反思2 《春晓》是语文版教材一年级下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

对于这首诗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得我的小时候,我们会恶搞这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也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还是蛮合辙押韵的,那时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是带有一片欢笑。

今日以教师身份观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诗却让我觉得陌生之极,迟迟不敢动笔去写教案,无从下手……
想来想去,这首诗唯一的落脚点就是让熟悉的故事变得有新鲜感。

这是我这节课的着手点。

于是,认真地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教学视频,期待从中受到些许启发。

最后反复琢磨了好久,课上下来,自己还是非常满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诵之感。

一直认为,古诗是最接近中国人性灵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有些古诗湮没在洪流里,有些古诗虽保留却面目全非,徒有其表。

所以,在我的课上,我要从孩童抓起,让学生进入古诗,还原古诗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选择了带领孩子画分平仄,再依据平仄而吟诵。

看着孩子们时而皱眉标注,时而放
声开唱。

我不得不承认,这和朗诵相比,不甚好听。

但我也不得不直言,这越听越有味道,“难听,是因为你不懂它。


二、觉与不觉、知与不知中的品读。

孩童对于古诗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并不打算把古诗拆分了投给学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诗的气味,揉碎在学生的记忆里。

说起来很浪漫,实际上就是从高度去理解,给学生的不是古诗的文字,而是古诗的感觉。

所以在课上,重点带领学生理解了,诗中的“觉与不觉”“知与不知”。

孟浩然在这样的`一个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么?没有感受到什么?
孟浩然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特别是最后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们讨论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

孩子们出现了两种观点:
不知道,因为他问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为他看见了满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叹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最后我们达成观点:他不知道具体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这里既有疑问又有疼惜。

古诗是我钟情的东西,我希望能够让我的孩子们含英咀华,吟诵作诗,这节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说是
失败,总之,古诗教学,我们在路上!《春晓》教学反思3 《春晓》这首古诗,对于大部分幼儿来说,并不陌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很多幼儿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所以学习这一课时,我把学习重点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了解故事的大意。

上课开始,我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了诗歌《春天》,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引出古诗《春晓》。

请幼儿听磁带朗诵以后,我马上让幼儿分别背诵,给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幼儿表现的机会。

幼儿背诵完以后,大家的心才平静下来。

幼儿的背诵虽然很流畅,但是缺少诗的朗诵节奏与感情。

我示范朗诵了两遍,让幼儿试着学了几遍。

我没有急于让幼儿学会朗诵,而是觉得应该在了解诗的大意以后,幼儿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我先讲解“春眠不觉晓”的意思,要知道“觉”是知道的意思,“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然后逐句解释每句诗的意思。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句,书上还设计了诗句和图画的.连线。

通过连线练习,幼儿结合老师的讲解,找出对应的图画,形象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加深了幼儿的记忆。

幼儿对诗中描写的意境有了理解,就可以更好地朗读古诗了。

再次范读古诗,让幼儿注意老师的语速和语调。

在老师教读几遍以后,幼儿就能带着感情朗诵古诗了。

再通过朗诵比赛对幼儿进
行激励,幼儿的朗诵水平就有了更快地提高。

这次教学活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春晓》教学反思4
《春晓》可能是家长们最早教孩子们背的几首古诗之一,估计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自学后,检查发现有好多字音根本读不准。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

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跟着老师念一句理解一句,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课堂上的那一刻,我心里着急起来,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

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学生自读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对于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向很感兴趣,各抒己见,如:“觉”读撅嘴音,“处”是翘舌音,“声”是后鼻音等等。

我相机让学生组词,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些难字。

跟着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晓”是什么意思?“不觉晓”呢?学生不明白的诗句意思,我让他们用符号标出来,再次阅读诗句,猜测诗意。

二、从表演启发诗的大意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大意,才能接着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才不会在读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念。

因此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所写是
春天这个季节的所受所见所想,我让学生看着我,边观察边跟着演一演,学生的兴致高涨,通过直观的演和说,学生对诗意有了大概的了解。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并激发他们自行创编动作加以表演读,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刚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而现在却能把诗读得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声情并茂。

我相信他们对这首诗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了。

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活力和潜力,我知道课堂小主人们的主动权一旦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十分浓厚,我也相信对每一个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新的尝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春晓》教学反思5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喜春、惜春的美好情感。

《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种情调。

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已经悠远。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美好意境,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欣赏动画朗诵的诗歌,学生对诗歌的基调有一个大致了解。

如教学
《村居》时我这样设计:看课件播放动画,听朗读。

说一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在教授“处处闻啼鸟”一句时,播放清脆的鸟叫声,说说“鸟叫声从哪里传过来的.?”,让学生
理解“处处”的意思。

在有了朗读基调后,我让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诗最讲究诵读,也许此时的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古诗的全部意思,但反复的诵读仍然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又是一番味道。

《春晓》教学反思6
很快的一节课就结束了,上公开课时往往觉得时间变得格外珍贵,之前设计好的内容还没有全部完成,下课的铃声便已经响起。

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节课我教给了学生多少东西,他们又掌握了多少?生字仅仅认识了六个,从字形到字义,再到巩固生字的词卡,古诗的朗读与背诵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并不多,因为这之前我已经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发现这首诗很多孩子幼时都背过,所以课堂上读诗的步骤较少,即使如此,一节课的时间还是觉得各个教学环节紧紧张张,时间不够用。

应该说这节课上学生对六个生字的认识还是比较好的,从字形到字义通过扩词扩大了学生对生词的积累,过后通过复查我发现班中百分之九十六的人记得牢固,这也让我再次明白,充足而又精心的'备课,激情洋溢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本节课我觉得不足之处便是在古诗含义的理解上,一年级古诗教学不强调生硬讲解,可以借助插图,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古
诗所表达的含义,然而由于课堂组织能力较差,心理素质也不够好,在教学时思维混乱,讲课时有些丢三落四,仅仅通过插图以及小问题重点理解了后两句的大致含义,并通过朗读体会,对于古诗的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的感悟较浅。

没有组织好语言让学生真正走近诗人,这是一大遗憾。

课堂组织能力决定了能否顺利地将各个教学环节完美地实施,就因为在生字认识上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来的写字指导没了时间,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生字多的课文,仅仅是字的学习,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的理解再到巩固就需要一节课,学得放心扎实可教学进程却跟不上。

若匆匆走个过场势必有很多学生掌握不了。

《春晓》教学反思7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

这篇讲读课文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

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

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村居》展现的是在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春光中,儿童放学归来,放飞风筝,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这首古诗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近古诗,体验春天的美,感受村居生活的情趣。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比较、辨别,理解诗意;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感悟诗境;通过动手拼图,培养想象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想象拼图,口语训练环节,让学生在理解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构建自己心目中的“村居图”,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大古诗学习的外延。

《春晓》教学反思8
这一环节确实起到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兴趣极高,课堂气氛一下子烘托出来,但与此同时因为孩子们先天智力方面的障碍在启发中也占用了一定的时间。

对这首古诗的学习,我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解读课题,
走进作者。

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形象具体的感知,为学习这首古诗打下感情基础。

其次,看图,了解图意。

在这一环节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你们能从图上看出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除了花还有什么?作者有可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诗人正在观察这些景色······,从图画入手便于培智学生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为学习古诗打下感性认识。

第三步,听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

学生闭眼冥思,感受春天早晨景色的美丽:雨后的早晨,诗人从甜美的梦中醒来,推开窗户,扑进来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更有那清脆的鸟鸣,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春意。

那飘落的花瓣,令人惋惜;那被春雨浸润着的芳草绿叶,令人振奋。

那湿润的落花,那鲜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春雨送到了窗前。

美妙的配乐朗读,不仅对学生起到了对古诗整体感捂的作用。

也唤起了学生的朗读欲望。

第四步,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理解晓、眠、处处、闻等字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
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然后进一步对照大屏幕理解句意。

在讲授本课的过程中,我更加清醒的意识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还是很有限的。

回答问题虽然比较积极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缺乏生本有效形式;师生之间缺乏常态课时的有效互动;预想和现实差距太大。

讲课之前,我预想了很多讲课环节,但是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

《春晓》教学反思9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

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

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

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春晓》教学反思10
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在学习之前我就估计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自学后,检查发现其实好多根本读不准。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

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跟着老师念一句理解一句,
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课堂上的那一刻,我心里着急起来,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

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学生自读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对于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向很感兴趣,各抒己见,如:“觉”读撅嘴音,“处”是翘舌音,“声”是后鼻音等等。

我相机让学生组词,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些难字。

跟着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哪个字告诉你不明白意思?“晓”是什么意思?“不觉晓”呢?学生不明白的诗句意思我让他们用符号标出来,再次阅读诗句,猜测诗意。

二、从表演启发诗的大意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大意,才能接着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才不会在读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念。

因此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所写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所受所见所想,我让学生看着我,边观察边跟着演一演,学生的兴致高涨,(我以睡得不想醒来的表情为开头,跟着表演了看到窗外地上的落花,知道下了一夜的春雨,配上白话的诗意解释),通过这样直观的演和说,学生对诗意有了大概的了解。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并激发他们自行创编动作加以表演读,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刚才我还担心他
们读不懂诗呢,而
现在却能把诗读得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声情并茂。

我相信他们对这首诗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了。

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活力和潜力,我知道课堂小主人们的主动权一旦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十分浓厚,我也相信对每一个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新的尝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春晓》教学反思11 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初读这首小诗似觉平淡无味,反复读之,以下是“古诗春晓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

他从听觉角度着笔,写出了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

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再加上“处处”二字,鸟叫声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感觉满眼春色无限,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这些虽然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

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我们古典
诗文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突破:
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古诗内容以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古诗的画面,这时候伴以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的描绘,在学生在脑海感受画面美的同时,享受到语言的美。

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无限的`美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配乐,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中品味诗句的语言。

3.由读到唱,感受诗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领会诗的难以言传的意境,最佳的途径就是反复吟诵。

可以有意或拖长腔调或大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在反复吟诵以后,我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学生很快就忘我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

当我关上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

这样的唱诵,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4.能将课内外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前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