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视角下的中国饮食词汇意义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视角下的中国饮食词汇意义和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分。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有关饮食的词汇的形成不仅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然结果,同时还是饮食文化形成的必要过程。
这些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词汇,在自身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扩展,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丰富充盈的语义集合。
这些具有多重表意与内涵的饮食词汇不仅是承载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符号,更重要的是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的词汇体系与语言体系。
汉语饮食词汇,指的就是用汉语言描述和记录的有关饮食的词汇的总称,一般分为饮食方式类词汇、饮食器具类词汇、烹饪方式类词汇、饮食感觉类词汇、饮食味道类词汇以及饮食名称类词汇六大类。
从本质上来讲,语言就是一种具有表意功能的符号系统,它不仅是人们用来沟通和交流的表意工具,更是社会文化产生、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文化意义。
因此,将汉语饮食词汇放置在语言学学术视野下进行讨论与研究不仅可以运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对相关词汇的性质、特点、意义等问题进行归纳、概括与阐释,进而能够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更为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还能够开阔语言学学科的学术视野,丰富语言学研究的内容,推进汉语言发展史、汉语言词汇研究等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楚艳芳著写的《汉语饮食词汇研究》一书,正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中国饮食词汇置于汉语言文学研究视角下,对其进行全面的语言学讨论的。
该书首先综述了汉语饮食词汇的研究现状以及文献记载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饮食方式、饮食器具、烹饪方式、饮食感觉、饮食味道、饮食名称6个方面对汉语饮食词汇作了整体概述,随后通过运用相应语言学研究方法对汉语饮食词汇的意义、词义繁衍、词汇结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类与归纳,最后还以对汉语饮食词汇的语言学研究为思考的起点,对词的核心义、词语的意义、语素研究的价值以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等重要的语言学学科议题进行了理论意义上的延伸和展望。
通过对该书的阅读,不仅可以对汉语饮食词汇的
意义与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对语言学研究
所关切的问题、所运用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以及语言这一
符号系统的功能与意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1)汉语饮食词汇的意义延伸和隐喻繁衍。
语言最
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表意功能。
作为构成语言三大要素
之一的词汇,其词义自然也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词汇
的意义不只在其本意,一个词所能够传递和表达的意义
往往会随其本意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而延伸和繁衍出更
多意义,而词汇意义的延伸和隐喻繁衍甚至是词汇研究
中更为关键的部分。
对于汉语饮食词汇来说,许多词汇本身就有本义上
的变迁历史,例如该书中提到的“锅”这一单音词,其早期
意义并不代表炊具,而是“盛膏器”。
从另一个侧面讲,早
期汉语言中指代炊具的也不是“锅”,而是“鼎”“镬”“釜”“锅”各有其用,直到唐朝“锅”才开始指代普通炊具,大概
从元朝开始“锅”才逐渐成为意指普通炊具的词。
一旦“锅”的基本意义确定了下来,由此产生的意义延伸就开
始了,在这个过程中加之隐喻、转喻的参与,词汇的内涵
与外延也都会得到丰富和扩充。
该书以“锅”“味道”以及“炒”族词语为例,分别从单音词、复音词、词族3个方面,
1
4
2
F O O D&MA C H I N E R Y第39卷第8期总第262期|2023年8月|
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举例分析了汉语饮食词汇的意义延伸和隐喻繁衍。
再以单音词“锅”为例,通过词义发展,“锅”在元朝逐渐成为指代普遍炊具的词,即在现代汉语中,“锅”的本义是一个炊具的典型成员,而在词义发展中“锅”逐渐形成围绕其本义的多种延伸意义———作为基本炊具因此代表生活之源,例如“上锅”可以代指烹煮食物,“清锅冷灶”指的是没吃没喝,此时“锅”便指义生计,“锅”还常常传达一些抽象概念,例如“砸锅”指义失败,“连锅端”指义解决彻底、全部清除等等;锅或锅底的黑色
特征使得“锅”获得一些隐喻,例如“黑锅”指义冤屈之事,而“背黑锅”指义代替别人受过;从锅的功能来看,其功能是烹饪,由此其词义也延伸到被烹煮时那种紧张、危急的状态,例如“热锅上的蚂蚁”指义处境危急、心态焦躁。
由此便可以看出,对词汇意义延伸、隐喻繁衍的研究,不仅能够梳理饮食词汇的词义变迁,说明饮食词汇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更是可以从语言学角度提炼和阐释语言、文化、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2)汉语饮食词汇的基本特点研究。
汉语言词汇数量庞大,分类标准众多,每一类词汇都有着自己的性质与特点,饮食词汇自然也不例外。
该书对汉语饮食词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认为汉语饮食词汇具有3个基本特点:历史悠久;数量大、分布范围广;隐喻、转喻用法繁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饮食作为人们生存之必需,围绕饮食产生的词汇亦古早有之,无论是殷商甲骨还是《说文》,其中都包含着大量与饮食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有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的还与祭祀活动相关。
例如殷商卜辞中有大量“受年”“受禾”等与农业有关的词汇,《说文》一书“以形为主”,记载了大量“禾”部、“米”部、“食”部等汉字与词汇,这些汉字与词汇的产生正是饮食词汇历史悠久且词义丰富的体现。
与此同时,汉语饮食词汇数量庞大,加上中国自古幅员辽阔,随着各地之间的人员往来与商业贸易,因此饮食词汇往往容易跨域使用,典型用法也具有全民性,使用场景丰富且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隐喻、转喻众多,许多饮食词汇通过意义延伸和隐喻繁衍获得了生动表示抽象事物的词义。
除了上述提到的举例之外,还有类似“吃得开”一词就代表游刃有余、“煎熬”一词代表的是心理上的焦虑和折磨等一系列指义抽象意义的词汇。
而发生隐喻和转喻后的汉语饮食词汇,表义内容往往会具有抽象性、新颖性,形式和结构简单但表义复杂等特征,例如一些饮食词汇还可以与其他语素相结合,例如“吃惊”“沉醉”“喝西北风”等,其词义已经与饮食没有任何关系。
汉语饮食词汇的这3个特点,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汉语饮食词汇的总体特征。
(3)汉语饮食词汇研究的理论延伸。
对汉语饮食词汇结构、意义和特点的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
要组成,但若将研究仅仅停留在实证部分,只对语言现象
的事实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并不能很好地将研究成果
转化为学理上的思考,也不能推动语言学学科理论的发
展和研究方法的革新。
因此,从实证研究出发作理论性
的进一步思考是语言学视角下对汉语饮食研究的关键一
环。
该书在对汉语饮食词汇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全面
的描画之后,在书的最后一章对汉语饮食词汇的研究视
角和理论延伸做了较为深入的学理上的探讨———通过对“点心”和“饮”核心义的分析,阐述了词的核心义对词义发展以及词语繁衍的制约性特征;结合瑞典语言学家索
绪尔“共时”与“历时”范畴以及汉语饮食词汇的具体实
例,通过对词语历时兴替的不完全性和语义场变化的论
证,认为词语的意义是历时积淀的共时呈现;结合汉语“语素清晰,词不清晰”的特点,从对饮食词汇内部语素搭配的选择性、不平衡性特征入手,以醉酒类词语的变化发展为例,论述了语素研究对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烹饪”这一饮食词汇结构的细致分析,强调了对词语结构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明确词语结构是准确理解词义的津梁;将汉语词汇研究纳入汉语言研究的总体框架中,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以“炒作”义“炒”族词语多含贬义的由来分析和载德之“玉”质饮食器具词义的梳理为例,阐明了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词语意义的引申和构造新词语两个方面。
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始终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针对汉语饮食词汇的研究目前仍不充分。
《汉语饮
食词汇研究》一书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文献资料
为基础,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形式研究与内容研究相
结合,对汉语饮食词汇的来源、结构、意义、成因、特点等
方面进行了语言学方法的剖析与论述,并且在实证研究
的基础上做了学理上的思考和延伸,不仅丰富了汉语饮
食词汇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对汉语饮食词汇进行系统研
究的必要性,强调了词汇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
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将汉语饮食词汇研
究纳入汉语史整体研究以及结合方言、外语等对汉语饮
食词汇做类型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等,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
(作者:郭园园,女,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2
4
2
信息窗I N F O R MA T I O N总第262期|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