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
(一)答苏迈书①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如此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
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如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
(3)顾既.在官( )
(4)又少.读书之光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
(二)海鱼马嘉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如此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X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如此颊X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如此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
(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
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

当我们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马嘉鱼的故事。

不看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一味地往前冲,这样莽撞的行为,受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回环的余地,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1.解释如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春夏乳.子( ) (2)两舟引.X之( )
(3)必钻触求进.( ) (4)致不可脱.( )
2.如下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罹烹醢之酷
3.用现代汉语写出如下句子的意思。

(1)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如此悠然逝矣。

(2)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该段有什么作用?
(三)孙膑赛马
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与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如此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④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⑤。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忌曰:“君第⑥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与诸公子逐射千金。

与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⑦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孙膑: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②庞涓: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③黥 ( qíng):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④田忌:齐王的宗族。

③驰逐重射:赛马赌博。

⑥第:只,只管。

⑦下驷:下等马。

【阅读指津】
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是:避实就虚,牵制敌方的主要力量,使用智力去求取胜利,此种方法远较以蛮力强行取胜来得高明。

孙膑关于“上驷〞“中驷〞“下驷〞的推理和议论,正是其智慧的表现,因此,他最后能成为威王之师也是顺理成章的。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史记》与、、并称“前四史〞。

2.解释如下加点字。

(1)君第.重射( ) (2)窃.载与之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田忌信然之〞中“然〞词类活用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骑手
..植也
耻劳
..形
5.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孙膑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四)戴高帽
俗以喜人面谀①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②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③。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⑥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选自俞樾《春在堂全书》) 【注释】①谀:奉承。

②辄:就。

③龃龉(jǔ yǔ):下牙齿不齐。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子盾。

④直途:正直的方式。

事:对待。

⑤欤:呢。

句末疑问语气词。

⑥颔首:点头。

⑦止:同“只〞。

【阅读指津】
戴高帽也叫扣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

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喜欢戴高帽〞。

后人用“好戴高帽〞来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文中的教师被京官几句恭维的话迷惑了,失去了自己的原如此。

文章借此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否在局中也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呢?希望本文能给你有益的启示。

1.解释如下加点的词。

(1)俗以喜人面.谀者曰( ) (2)外官.不易为( )
(3)汝言.亦不为无见( ) (4)语.人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2)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3.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其修辞方法是。

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展了透视。

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双清溪水
数日阴雨。

苦甚。

至双清庄,天稍霁①。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②。

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石篑③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④,邀石篑起。

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⑤茗数碗,即同行。

(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释】①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精:精致讲究。

③石篑:作者的朋友,陶石篑。

④茗糜:茶与粥。

⑤啜:喝。

【阅读指津】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某某)人。

“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选文是一篇游记,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描写双清庄的溪水。

文中既没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也没有逼真的形象,作者只描写溪水的响声,而且是通过石篑听觉上的感受从侧面介绍给读者的。

作者落笔于人物,却实于景物,写得清新自然、别有情趣。

1.解释如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数日阴雨,苦甚.( ) (2)遂不能寐.( )
(3)邀.石篑起( ) (4)响者乃.溪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2)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
“石篑大笑〞的“笑〞非常传神,试分析石篑笑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要竭力刻画友人石篑的情绪变化?
(六)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假如思得之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尺牍·精华》)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阅读指津】
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积累了大量的治家经验,希望子孙们世代遵守,以保长久的幸福安宁。

周怡在这里所谈的是“奢〞与“俭〞的关系问题。

古人常说“勤俭持家〞,不知道衣食得之不易,很容易犯铺X浪费的毛病,所以作者要对他的子侄说明俭朴的重要。

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告诫儿侄要“居安思危〞,必须“未雨绸缪〞,切不可到穷途末路时才知追悔。

1.解释如下加点的字。

(1)何必图.好吃好着( )
(2)莫.待无时思有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鲁恭治中牟
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

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

其人随恭行阡陌⑤,俱坐桑下。

有雉⑥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与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⑦白⑧安。


(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地名,今某某省境内。

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

③袁安:某某郡大守,是鲁恭的上司。

④阴:暗中。

⑤阡陌:田间小路。

⑥雉(zhì):野鸡。

⑦状:报告。

⑧白:给。

【阅读指津】
鲁恭(32年一113年),字仲康。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

鲁恭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76年一84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与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本文所记的就是他任中牟县令时,他的上级袁安因怀疑他的道德教化而派人视察时发生的“鲁恭三异〞之事。

1.解释如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疑.其不实( ) (2)儿言雉方.雏( )
(3)久留徒.扰贤者耳( ) (4)吾将速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如下句子的意思。

(1)其人曰:“儿何不捕之?〞
(2)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3.鲁恭任中牟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4.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
谈你的理解。

(八)X板桥知潍县
X板桥,乾隆间知①某某潍县。

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

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如此右窭子而左富商③。

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捽⑦头黥面⑧,逐之出。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如此无算⑨。

(选自《板桥全集》) 【注释】①知:掌管。

②平粜(tiào):平价出卖粮。

③右窭(jù)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

④监生:此指儒生。

⑤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

这是骂人的话。

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

⑦捽(zuó):揪住。

⑧黥(qí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

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

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

⑨无算:无数【阅读指津】
X燮,字克柔,号板桥。

某某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

官某某潍县知县。

X板桥常说“难得糊涂〞,其实他一点也不糊涂。

他心中一直秉持儒家“穷如此独善其身,达如此兼济天下〞的理念。

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哪怕是触怒权贵,丢掉官职也在所不惜。

同海瑞一样,他的清廉也天下闻名,应为天下为官者的楷模。

1.解释如下加点的字。

(1)以工代赈.( ) (2)尽.封积粟之家( )
(3)辄.坐大堂( ) (4)一时豪富咸.惮之( )
2.“贫民赖以存活者〞中的“赖〞,解释为(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值岁连歉。

(2)一时豪富咸惮之。

“监生〞如此责骂与侮辱?
参考答案
(一)答苏迈书
1. (1)弊病(2)很(3)已经(4)缺少
2.(1)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
(2)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罢了。

3.《论语》孔子
4.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译文】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所在了。

(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教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教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时拜求教师的方法。

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罢了。

(二)海鱼马嘉
1. (1)哺乳,生养(2)牵引,拉(3)前进,向前移动(4)脱离,逃脱
2. D( A、B、C三项都是代词,指“马嘉〞; D项是助词,“的〞)
3. (1)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

(2)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
4.议论。

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懂得进退,不要一味地前进。

只知进而不知退,必将酿成大涡。

(意思对即可)
【译文】大海中有种鱼叫马嘉,银色的皮、燕尾式的尾巴,其中大的像周岁婴儿那么大。

把它的肉切成碎片,用火熏烤,香味可以传到非常远的地方。

它时常潜入深水里不易捕捉,在春夏之季生养幼鱼,就随潮水冒出水面,渔民利用这个时候布设帘网捕捉它们。

帘网是那种网格做得很疏的网。

纵横几十寻,两只小船牵引着将它X开,坠上铁块。

将网垂入水底。

过往的鱼,必定钻撞网想继续前进,网就越拉越紧,网越紧就越束缚鱼,鱼越被束缚就越发怒,就腮颊X开鱼鳍展开,被钩在网眼中,导致不能脱身。

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

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
(三)孙膑赛马
1.纪传体《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 (1)只管(2)偷偷地
3. (1)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2)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

4. C(C与例句均为意动用法。

A为动词做名词;B为名词做状语;D为使动用法)
5.嫉妒孙膑的才能,怕他得到重用。

善于用兵。

【译文】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

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又)得以被惠王封为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叫人把孙膑叫来。

孙膑来了后,庞涓担心他的才能高于自己,嫉妒孙膑,就用刑法将孙膑的膝盖割掉,并在脸上刻字,想把他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

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

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

田忌常与齐国的贵族们赛马,并下很大的赌注。

孙殡看见他们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同时马的能力相差不远。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只管和他们赌重金,我有方法可以使你取胜。

〞田忌听信孙膑的意见,和齐威王与贵族们下了千金的赌注进展比赛。

等到临场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

〞三次比赛完毕后,田忌以一败两胜,终于拿到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

因此孙膑也出了名,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并拜他为军师。

(四)戴高帽
1. (1)当面(2)做官(3)话,语言(4)告诉
2. (l)我们以正直的原如此做事待人,为什么要这样啊!
(2)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3.阿谀奉承比喻
4.示例:①人们大多喜欢听顺耳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所以能闻过如此喜的人是罕见而伟大的。

②爱听好话,喜欢奉承是人们的通病。

(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戴高帽〞。

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教师告别。

他的教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慎重些。

〞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

〞教师生气地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如此做事待人,为什么要这样啊!〞那人说:“天下像教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教师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个人出来后时别人说:“我原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五)双清溪水
1. (1)很(2)睡觉(3)招呼(4)是,表判断
2. (1)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响声,整晚在枕边作响。

(2)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去呀?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了!
“风日甚美〞,可以出游;二是对夜间“愁极,遂不能寐〞的自嘲。

4.作者竭力刻画友人的情绪变化,使文章富有情趣,并且天目山的美在友人的情绪从期盼到失望又到兴奋的变化中,已呼之欲出了。

【译文】一连几天的阴雨,让人十分苦闷,到了双清庄的时候,天色微微放晴。

双清庄在山脚下,有很多僧人住于此处,僧房很是干净整洁。

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响声,整晚在枕边作响。

石篑睡梦之中以为又下雨了,愁闷至极,于是不能安睡。

第二天早上,僧人准备了茶饭,来叫石篑起来。

石篑叹气道:“下了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去呀?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了!〞僧人说:“天已经晴了,风和日丽十分美丽,那响声是溪水的声音,不是雨声。


石篑开怀大笑,急忙披了衣服起来,喝了几碗茶,便一起走了。

(六)勉谕儿辈
1.(1)贪图(2)不要
2.(1)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2)生活中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好的穿好的呢?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译文】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东西)的困难,(就)不敢轻易地花费钱财了。

一餐吃肉喝酒,可以用来做儿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

生活中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好的穿好的呢?经常在有好东西的时候想着吃不上饭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才想有好东西吃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会常常享受温饱了。

(七)鲁恭治中牟
1.(1)怀疑(2)正,正在(3)只,仅仅(4)同“返〞,返回
2. (1)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逮着它?〞
(2)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

3.围绕“袁安听说鲁恭以德化民,对百姓不用刑罚,对此深表怀疑〞回答。

(或“探察鲁恭重德化,不用刑罚的情况是否属实〞;或“考察鲁恭的政绩〞)
“看到当地有‘三异’(蝗不犯境、爱与鸟兽、儿童有仁心)现象;地方百姓善良、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鲁恭不用刑罚,用道德教化百姓效果明显;考察目的已达到〞回答。

(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译文】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来感化人民,不采用刑罚的方式。

某某尹袁安听说
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便暗地里派人前往中牟县去视察。

那个人跟随鲁恭行走在田间小路一起坐在桑树下休息,突然,从远处飞来一只野鸡,在他们旁边落下,野鸡旁还有一个小孩。

那个人问那个小孩:“你为什么不抓它?〞小孩说:“这个季节正是野鸡培育它们的鸡雏的时候。

抓了它,小鸡们就没法活了。

〞那个人感到惊讶起身,和鲁恭告别说:“我此次前来,是来检查你的政绩的。

现在蝗虫不侵犯中牟县境,这是第一个让人惊异的地方;教化的恩泽施之于鸟兽,这是第二个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慈的心,这是第三个让人惊异的地方。

这就够了,我不在这里久留了,我在这里久留,只能起到打扰贤者的作用。

我会赶紧回去,把这些情况都报给袁安听的。


(八)X板桥知潍县
1. (1)救济(2)全(3)就(4)都
2. A
3. (1)正逢连年歉收。

(2)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X板桥。

“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

【译文】X板桥,乾隆年间担任某某潍县知县。

正逢连年歉收,X板桥积极开展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给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又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

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如此维护贫民的利益而抑制富商。

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如此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睛大骂着说:“驮着钱的骡子有什么要说的?〞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涂抹他们面部,然后赶出去。

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很怕X板桥,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