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练习答案要点或参考答案
冯谖客孟尝君
(王树基执笔)
一、如果说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是自信的表现,那么形成他这种自信的主
客观原因何在?
答:冯谖之自信,从主观方面看,既源于他卓越不凡的见识与才具,也源自于他对主人好客养士以巩固其地位的心理的准确把握。
从客观方面看,他所投靠的孟尝君素以好客著称于世,冯谖此举即使不奏效,也不至引起祸端。
二、联系“毛遂自荐”“伯乐相马”一类故事,试析实行“唯才是举”(曹操)、“不拘一
格降人才”(龚自珍)等主张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答:毛遂生于乱世,当时天下急需人才。
他向平原君自荐之时,恰是秦攻赵的危机时刻。
千里马卓荦不群,却被当作凡马视之,它之所以被发现,恰是因为有伯乐这样的善于相马之人。
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安定局势需要人才,而人才得以充分发挥才干,需要有识才之人,需要爱才、用才之人。
因此,实行“唯才是举”也好,“不拘一格降人才”
也好,都需要:1.政治上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2.公平、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3.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4.社会上普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四点,是人才成长和得以施展才干的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从选择、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谈谈“狡兔三窟”的双重性意义。
答:课文中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原文以狡兔三窟比喻避害之策应尽量想得周全,应进退有路。
从设计人生道路的角度看,有“三窟”可以有选择、有比较,那“窟”更好,更适合自己,就到那“窟”去,即所谓“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从满足个性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好事。
但“三窟”终究有别,其人事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及具体岗位肯定有差别,由于受教育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不可能身通百技,事事兼通,况且精力有限,人生短暂,想在“三窟”中都游刃有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这就是这一问题的二重性。
四、谈谈本文是如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主要有:
(1)抑扬互用,蓄势待发,在波澜起伏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即用抑法。
冯谖因“贫乏不能自存”愿为孟尝君食客,但一“无好”,二“无能”,被“笑而受之”,是抑;左右“贱之”,“食以草具”,是抑;“无鱼”、“无车”、“无以为家”,左右皆“笑之”、“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进得门来已是三抑。
冯谖自荐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本来已到扬处,可孟尝君又“不悦”,竟出言“先生休矣”,可谓抑到了极处了。
常言道,物极必反。
此后,当孟尝君亲身体验到了“市义”之益时,文章才顿时扬了起来,且一发而不可收。
从接连不断的“抑”,我们看到了冯谖的老辣与练达;从此后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扬”,我们又领略了冯谖的远见、谋略与胆识。
文章正是在先抑后扬,抑扬互用之中,造成了起伏波澜,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2)精心组织情节,推动人物性格发展。
随着情节的发展,冯谖的形象由隐而显,最后活现于读者眼前。
全文故事情节分三折写来,即弹铗而歌、焚券市义和复凿二窟。
三折戏顺次展开,
触及的生活面愈来愈宽阔,冯谖也就愈来愈能够在广阔的天地中施展他的才能,人物也完成了由寒士到代表下层百姓利益的政治家到自觉为贵族服务的策士的转变。
(3)主次人物互相衬托。
本文在人物的刻画上一宾一主,相互映衬。
就人物关系来说,孟尝君是主,冯谖是奴,孟尝君对冯谖的支配地位是明显的。
但作者的艺术构思恰恰相反,冯谖凭着他的智慧和才干,不仅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且发挥着对孟尝君的主导作用,它是文章中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在许多地方,孟尝君都不过是配角。
(4)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使得“冯公须眉浮动纸上”。
《冯谖客孟尝君》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是借助于他的语言,用人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如“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这一段议论,便是全文的枢纽,作者写得周密而不啰嗦,对于刻画冯谖的性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冯谖多谋善断、熟谙权术的性格特征。
总之,《冯谖客孟尝君》所写的具体事件,或者不无虚构之处,这完全是作者为了夸张士人的作用。
但作为一篇散文,在刻画人物的技巧上,确实为后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史伯对桓公问
(欧怒执笔)
一、史伯所说的“专同”,与专制统治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题要点:“以它平它谓之和”,即是允许发表不同意见,“言者无罪,闻者足诫”是民主社会的基本准则。
西方社会民主原则承认“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同时,也强调“保护少数人原则”,不能因有不同意见而打击迫害,这是民主的重要精神,如果搞“一言堂”,众口一词,异口同声,那么这不是真正的民主,是抛弃正确的“和”的原则而实行“专同”的专制统治,是“天夺其明,欲无弊得乎?”专制统治的特征正是一切以统治者的意志为出发点,统治者的意志就是众人的意志,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也就是史伯所说的“专同”。
二、就“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谈谈你对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认识。
答题要点包含着多种元素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一种元素,即所谓“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合理性,并正确对待矛盾。
以同裨同的方式来消灭矛盾是不可行的,违背了世界是多元统一的原则。
只有存在矛盾统一体,世界才是完整的,也只有在矛盾的作用下,世界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如果一切都以同为标准,等于取消了矛盾,取消了多样化,最终的结果会限制事物发展。
所以,“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要承认矛盾,承认不同,正确对待矛盾,而不是消灭不同,消灭矛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李安松执笔)
一、分别说明词中所用典故的涵义,并细味稼轩词“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
答:词的开头把陈亮比作元龙、孟公,既是赞扬陈为豪爽慷慨之士,又写明陈、辛是
意气相投的同志。
“硬语盘空”是借喻不合当政的激烈言辞回旋天空。
“汗血”、“骏骨”比喻人才处境困顿,备受压抑,更讽刺当政者摧折人才。
“中宵舞”说明作者并非一味悲痛失落,有力地展现了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形象。
“补天裂”用女娲补天事,期待陈亮大显身手,完成统一大业。
以上所用典故,分别出自《三国志》、《左传》、《汉书》、韩愈的《荐士》诗、《史记》、《战国策》、《晋书》和《淮南子》等著作,以自己强烈的感情融汇典史,化为词人的语境,体现出作者“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艺术特色。
二、谈谈词中描写到的自然景物是怎样呈现出浓厚强烈的主观色彩的?
答:上片写两人鹅湖相会,高歌痛饮,描写到的自然景物有“惊散楼头飞雪”,此句用浪漫的笔调呈现出同志欢会、兴高采烈的浓郁色彩。
盘空硬语,慷慨激昂,有谁来听?“只有西窗月”,孤月窥窗,饱含了孤寂、冷清之情。
下片的“正目断、关河路绝”,表面状眼前大雪封山之景,实际上是感叹中原恢复之难。
张中丞传后叙
(冯国晨执笔)
一、体会并说明本文记叙与议论并重的特色
记论叙述相结合。
前部分侧重议论,推理严密,层层深入,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后部分侧重叙事,散淡中见生动。
前之议论为后之叙事的纲领,后之叙事为前之议论提供佐证。
二、韩愈写作本文的起因是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朝廷论功行赏。
对于张巡与许远,有人利用他们后代的幼稚无知,竭力散布他们降贼有罪的谣言,制造舆论,为自己贪生怕死开脱,为割据势力张目。
韩愈十分愤慨,为说明事实真象,驳斥小人谬论,弘扬正气,打击邪恶,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具体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如南霁云乞师断指射塔明志,张巡的须冉若神、记忆力超凡等堪称神来之笔。
正反人物品格互相对比,英雄人物性格互相映衬,张巡的胆识、许远的宽厚、南霁云的刚烈相映生辉,起到了塑像立碑作用。
念奴娇.过洞庭
(李安松执笔)
一、此词作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在:其一是写洞庭月色,表里俱澄澈,物心交融,显现了人格魅力;
其二是写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光明磊落,突现了人格魅力;
其三是写奇特景象,豪气溢天地,顶天立地,强化了人格魅力。
二、简析这首词物镜与心境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答:词的上片没有停留在洞庭月色、月光如水的景物描写上,而是附上了小舟,引入了作者,表里俱净,妙处难说,把写景与写情、物镜与心境结合起来;下片的肝胆皆冰雪与
上片的表里俱澄澈相照应,物镜与心境融二为一,达到高度统一。
三、“尽吸(挹)西江”三句的豪纵气概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答:“尽挹西江”三句,奇峰突起,可谓神来之笔。
它借用禅宗语写饮酒的豪迈胸襟,见《景德传灯录》卷八。
“细斟北斗”,把天上的星斗想象为人间的酒斗,作者奇特的构思在于把洞庭月色的景物幻化了,像着了魔似的听主人使唤,天地万物成了宾客,应邀前来细斟畅饮,热闹非凡。
这种豪迈气概,表明作者早已把人间的荣辱抛到了九霄云外。
品质
(刘阳执笔)
一、格斯拉是个怪人吗?他的行为不符合历史的潮流,作者为什么歌颂它的品质?谈谈你对格斯拉这个人的看法。
格斯拉虽然穷困,但是恪守职业尊严。
作为一个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
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
二、“我”与格斯拉共见了几次面?作者对这几次见面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通过作者与格斯拉兄弟的见面描写,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
小说开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格斯拉的手艺。
作者细致地描绘橱窗陈列的样品,称赞格斯拉高超的制鞋手艺。
从介绍“我”和格斯拉的具体交往中,写出格斯拉的信誉好,靴子的质量高。
从他接待顾客的方式来看,显然他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制作靴子上。
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自信,对自己制作的靴子也有把握。
面对大公司粗制滥造的时髦靴子,格斯拉的生意持续下滑,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展现出来,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最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从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准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三、“我”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经穿的靴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文价值观立场?
与格斯拉的对话以及作者去做靴子的细节描写,倾注了真挚的情感。
在一次次的交往中,“我”对格斯拉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不断地称赞他的手艺的同时,引导读者注意他的命运;而最好的手艺,最悲惨的命运形成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作者赞扬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四、你认为格斯拉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悲剧?
悲剧原因
1.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
2.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
机器生产,工
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
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
这是一个必然的悲剧,因为格斯拉先生恪守的原则恰恰是被这个追求利益讲究表面浮华的虚荣的虚伪的社会所遗落的东西,格斯拉先生明知自己要失业了,也不愿意偷工减料,反而将靴子越做越结实经穿,格斯拉先生的一切做法都与这个社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的死是必然的悲剧。
谏太宗十思疏
(邱晶执笔)
一、结合本文的中心论点,说明国家安定、积聚徳义、获取人心、厉行“十思”这四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答:明确:厉行“十思”,方能“积其德义”;只有“积其德义”,方能深得人心;只有深得人心,方能“垂拱而治”,长治久安。
四者之间,因果分明,关系密切,思路完整,环环相扣,逻辑谨严,表现出魏徵十分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理性思维。
二、正反对举论证方法:
求木之长必固根本,欲流之远必浚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三、语义相反相成对偶句:
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听听那冷雨
(邬春立执笔)
一、这篇散文比较长,通读以后,请想一想作者究竟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哪些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表现主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主题:一种无法断裂的乡愁,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
以“雨”为中心意象,全面调动人的感知系统和思维系统,集中表现在“听雨”部分的意境美上,通过意境美的营造形象生动地强化深入了“还乡”主题。
二、为表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也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比如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化等手法。
这样的写法当然可以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请尝试设想,假如不使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的阅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答:不能让读者体验到汉语言的丰富独特的魅力,不能深化散文的意境之美,使文章流于平淡,不利于表达“还乡”主题。
蒹葭
(杨聪凤执笔)
一、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答:《蒹葭》的中心意象可以理解为“在水一方”的“伊人”,亦即一种理想化的爱情或事物。
这样理解其象征意义非常丰富,起码有以下几种:
(一)理想化的东西是美好的,是一个人不畏艰难险阻、锲而不舍的动力。
(二)理想化的东西是诱人的,也是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并非唾手可得。
(三)正因理想的东西是美好的,求之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美好的。
(四)追求者坚韧程度与理想化的东西的美好程度是成正比的。
二、《蒹葭》这首诗怎样体现了诗歌的朦胧美?
答:意境朦胧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表现为:追寻目标的身份不坐实,是男是女难以推断;追寻目标行踪飘忽不定,引人遐想;追寻目标与追寻者之间有着无法消失的距离,悠渺难测;稳重画面虽追随者不断延伸,山阻水隔的情势不断加重,牵人情思。
所有这一切造成了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菉竹山房
(冯国晨执笔)
一、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中二姑姑身世的悲剧意义
二姑姑由一个纯洁的少女,被摧残成一个精神扭曲、行为怪异的老妇,完全是封建礼教造成的。
作家从人类解放的宏观角度出发,切入妇女问题,用现代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文化对人性的压抑、精神的戕害、生命的摧残,激励人们推翻封建主义制度,建立平等美好的现代社会。
二、试析这篇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江南农村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与菉竹山房的内部环境、人文环境形成对比,揭示出封建社会的阴暗、腐朽。
山房内的景物:蛛网、蝙蝠、壁虎、交加的风雨、摇晃的灯光、低幽的念经声,再加上狰狞的钟馗捉鬼图,制造并渲染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衬托出主人公鬼一样的生活。
三、为什么说这篇小说主要采用的是侧面渲染和烘托的表现手法
作品没有用主要的笔墨叙写和描述二姑姑的一生经历和心灵发展史,而只截取几个生活片段,对人物性格淡加勾勒。
却用大量笔墨制造气氛,进行细致的渲染与衬托,让读者从中感悟到主人公虽生犹死的悲剧命运。
不仅有力的揭示了主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春江花月夜
(王树基执笔)
一、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请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答:春江花月夜这首歌行体古诗,从内容上看,包含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描绘春江花月夜幽美、恬静的景色,并由此引发对人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第二部分描写游子思妇别后相思和对团圆的企盼。
全诗的情感委婉,缠绵,有伤感,有欣慰,有哀怨,有企盼,情致十分复杂,但总体上看,作者写月夜美景深邃、清幽,令人赏心悦目。
写天人之思,流露出的情感欣慰多于哀叹。
写人情,突出了夫妻情感中相恋、相依,彼此忠贞,企盼重逢的美好情愫。
诗人化哲思为形象,对人月起于何时的古老命题,得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答案。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都是感伤宇宙永恒而人生苦短,情调低沉、哀伤,而本诗的作者却颇有辩证的眼光,它不仅注意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从个人讲,固然值得感伤),但作者更注意到人生代代相续,乃至无穷的事实。
“无穷已”的人类,自可与年复一年的明月长相伴守下去。
从情感看,欣慰、乐观多于忧伤、感叹。
本诗最后写思妇、游子的部分,思妇与游子彼此忠贞乃是这部分的主调。
月圆而人不圆的感伤,人归而己未归的失落,有情人天各一方的缺憾,固然令读者深感怅惘,然而游子思妇彼此的深深的思念与对团圆的企盼所显露的男女真情,又令人感到人生的美好与可贵。
总之,这首笔调轻灵、情致缠绵的诗歌,虽然内在诗情深沉、热烈,但笔调却柔婉似水,平和自然,用“哀而不伤”概括本诗基调,应该说是准确的。
二、月光是否是全诗的灵魂?为什麽?
答:月光是全诗的灵魂,这样讲有三点理由:
1.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以月为中心,以月为统摄,湖水、波光、花林等其它景物,都是在月光下得以显现和铺展,从而形成清丽、深邃的画面。
如果没有月,便难有此赏心悦目的图景。
2.从全诗看,月光是诗歌发展的外在线索,作者以月生、月挂中天、月落为线索,来结构全诗。
3.作者借月光引发、渲染、暗示思妇游子的情感,月光成为丰富本诗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月徘徊之引发,卷不去之双关、暗示,“斜月沉沉藏海雾”的渲染,以及结句“落月摇情满江树”的引人遐思,月光不仅丰富了诗情,而且牵动着读者的情感。
三、本诗哪些地方用了暗示手法?
答:“可怜楼上月徘徊”明写月影移动,实际上暗示楼中人夜深不寐。
“应照离人妆镜台”化用诗经《伯兮》诗义,暗示游子去后,思妇容光顿减,懒于梳妆,因而镜台尘封。
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无时无处不在困扰着思妇。
“江水流春去欲尽”暗示夫妇分离日久,青春岁月白白蹉跎,以致春欲尽,人将老。
这些暗示手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本诗的意蕴。
前赤壁赋
(杨聪凤执笔)
一、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
答:文章紧扣泛舟赤壁的水与月进行艺术构思,展开叙事、写景和抒情议论。
全文由游起兴,情因景生,随景而变,由景入理。
前段描写江水、清风、明月三种自然景物,借景生情,苦中求乐,并进一步产生了“羽化而登仙”、忘却尘世的飘逸之感。
接着随情感的变化而引起主客议论,借景喻理,由此生发“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
文章说理形象,抒情意深韵足,情、景、理融于一炉,体现出理趣之美。
二、你是否赞同作者所作的“变”与“不变”的分析?
答:文中“变”与“不变”的观点是借苏子之口说出的,意即要是从“变”的一面去看,天地的存在也是极其短暂的;要是从“不变”的一面去看,则“物”与“我”都是无穷尽的,人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这种观点是似是而非的。
第一,它否定了事物的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只抓住了事物之间相对的共同性的一面,并加以夸大,推向绝对化,抹杀了事物之间的区别。
第二,认为客观事物的变与不变取决于人的主观看法,陷入了主观主义的相对论。
苏子的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庄子,本质上是庄子的“万物齐一”的思想。
三、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待的?人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最好采取什么态度?
答:苏轼的人生观在文章里主要通过对“变”与“不变”、“有”与“没有”的议论来体现的。
通过这些议论可看出苏轼接受并改造了儒、道、佛的传统思想,以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这些思想虽然本身似是而非,但文章通过泛舟赤壁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值得肯定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遭遇困难挫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乐观豁达、善于自我排解便成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
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中学生感恩节主题教育活动总结5篇)中学感恩节活动总结范文1一、活动目的如今虽然很多人注意到生活礼仪,谢谢常挂在嘴边,但是大家或许是因为羞于表达或许出于缺少机会而省略了对于身边亲人、朋友和老师的感谢。
随着这次感恩节的到来,我们中文系学生会外联部为提高我校学生的感恩意识,唤起大家感恩的心,特举办此次感恩节
免费发放明信片的活动。
二、活动之前的准备
1、根据活动的要求,我们做出了这次活动的策划书;
2、在感恩节前一周,我们外联部到校外寻找有意向的厂商,拉得赞助;
3、在感恩节前几天,我们外联部与邮局协商并买到明信片,然后在饰品店买到红丝带等部分活动用品,并制作感恩信箱;
4、在感恩节前一天晚上,在中文楼贴了海报。
三、活动基本情况。